江苏高考选考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讲义 第40讲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_第1页
江苏高考选考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讲义 第40讲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_第2页
江苏高考选考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讲义 第40讲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_第3页
江苏高考选考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讲义 第40讲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_第4页
江苏高考选考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讲义 第40讲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明♦专题导引

印象画派兴起

伽利略第一次瓦特制法拉第发现实主达尔文发

提出自由经典力工业革成改良浪漫主义文学浪漫主现电磁感义文学、表《物种人类进入电影

落体定律学建立命开始蒸汽机浪漫主义音乐义美术应秒象美术起源》“电气时代”诞生

1........J....1II1....j..............1...

1604年1687年1765年1785年1789年1831年1859年1866年1895年

发电机

产生

普朗克盖西方现代爵士乐

黑出爆摇滚乐苏联解网络技

希提•主义文学电视诞生术发明网络技术发展与普及

子假说盛行冻文学

.L___________________J__________1_________1______11I____4_________1..

1900年1916年1927年1929年1945年1950年1969年2000年2019年

有声电

影出现

囹》

本专题主要讲述了近代以来世界科技、文学艺术的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主要包括以下

两条线索:

线索一:近代以来的科学技术

近现代物理学的发展经历了牛顿经典力学、相对论的创立、量子论的诞生的历程,人类

的认识从宏观世界深入到微观世界。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论,打破了对基督教神学的迷信,

对后世影响巨大。从工业革命开始,人类经历了“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的发展

历程,推动了社会生产力及人类生产生活的巨大变化。

线索二: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

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名家辈出,杰作纷呈,出现了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现代

主义等各种流派。电影和电视艺术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推动了社会进步。近现代

世界的文学、美术、音乐、影视艺术的发展演变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及社会生活交织在一

起,流派纷呈,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多元化的特色。

第40讲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

⑨等一必备知识自主学习,拓展拾遗,夯基础提知能♦

汪河洞酒〉

一、物理学和生物学的重大发展

(一)物理学的成就

1.经典力学一近代物理学的成就

⑴背景

①文艺复兴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科学研究产生重要影响。

②伽利略开创近代科学,为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2)创立标志: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3)主要内容

①牛顿的运动三定律:惯性定律、加速度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律。

②万有引力定律是人类认识史上的飞跃。

(4)意义

①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

②使力学和天文学在理论上达到了相当完备的程度,同时也在生产和科学实验中得到广

泛的应用和验证(牛顿力学和热学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③牛顿用数学方法精确描述宇宙运行的自然法则,为启蒙思想和唯物主义哲学奠定了科

学基础,打击了神学,促使人类思想不断解放。

名家论史|

牛顿经典力学的影响

由于牛顿证明了地上的力学也能应用于天上的星球,从而昭示了一种简单而统一的自然

规律的存在……于是传统的宗教信仰被动摇了,唯物主义思潮开始盛行。

——马克在主编《世界文明史》

核心论点:牛顿力学推动了理性认识的发展。

2.相对论和量子论——现代物理学的成就

项目相对论量子论

(1)人们对物质的认识深入原子内部

二匕皇19世纪,经典力学面临挑战(2)微观的粒子运动不能用经典力学的理论

来说明

20世纪初,德国物理学家爱

标志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登朗克提出量子假说

因斯坦提出

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1)爱因斯坦利用量子理论成功解释她效

成就

论应

(2)玻尔提出有关原子的量子理论

(1)否定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

(1)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取得革命

双,深刻揭示了时间和空间

性的进步。与相对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

的本质属性

意义学的基础

(2)将经典力学概括在相对论

(2)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

力学之中,推动物理学发展

的角度和方式

到一个新高度

(二)追寻生命的起源

1.近代生命科学的成果

(1)两条研究路线

①群体研究路线:以林耐为代表,主要运用观察和分类的方法。

②个体研究路线:以哈维为代表,主要运用解剖和实验的方法,建立了血液循环理论。

(2)近代生命科学的成果

①巴斯德:通过实验证明了微生物不能自然产生,为微生物学奠定了基础。

②拉马克:提出了生物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进化的观点,为达尔文创立进化论奠定了基

础。

2.达尔文的进化论

(1)基础: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提出生物进化观点,肯定了环境对物种变化的影响。

(2)诞生:1859年,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

(3)内容:物种从低级到高级不断进化发展;物竞天择和适者生存成为进化规则。

(4)意义

①达尔文的进化论给上帝创造万物说以致命的一击。

②证明了整个有机界都是长期发展进化过程的产物。

3.造物主的落寞——进化论的发展与传播

(1)赫胥黎与威尔伯福斯主教的大辩论:焦点是《物种起源》一书。这场辩论以进化论

者的胜利告终。

(2)进化论的进一步传播:1863年,赫胥黎发表《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论证了“人

的构造和其他动物一样”,使人猿同祖论进一步得到了确立,促进了进化论的传播。

二、三次科技革命

(一)“蒸汽时代”

1.历程

(1)1705年,纽可门等人制造出大气活塞式蒸汽机。

(2)1782年,瓦特研制连杆曲柄传动装置,使蒸汽机得到广泛使用,成为生产部门和交

通运输部门“万能的原动机”。

2.影响

(1)“万能的原动机”:是人类继发明用火之后,在驯服自然力方面的最大成果。

(2)工厂大量出现:历史跨入了“蒸汽时代”o

(3)交通工具的改进:1803年富尔顿制成汽船,1814年,史蒂芬孙制成蒸汽机车。

(4)机器制造业诞生:19世纪初,机械加工制造业诞生,近代工业生产体系最终确立。

名家论史I

工业革命的特点

工业革命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使生产力迅速提高。不过,起始之时主要依靠那些

能工巧匠根据自己劳动的实践创造发明了一些机器,把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到瓦特发明的蒸

汽机正式运用到生产中去,用来带动机器之时,工业革命才进入了科技阶段。

——刘其、朱汉国《历史学习精要》

核心论点:(1)蒸汽机的广泛使用大大加快了工业革命的进程。

(2)工业革命前期,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二)“电气时代”

1.电力的发明和应用

(1)1831年,英国的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提出发电机的理论基础。

(2)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发明,为电力工业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2.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

(1)19世纪80年代前期,德国人卡尔・本茨和戴姆勒各自独立地制成以汽油为燃料的内

燃机。

(2)1887年,狄塞尔发明了柴油机。

(3)以内燃机为发动机的汽车、远洋轮船、飞机等交通工具陆续出现,这也推动了石油

开采、石油化工和化学工业的发展。

3.化学工业:1867年诺贝尔发明了炸药。

(三)交通和通信的进步

1.立体交通的诞生

(1)交通工具的发明

①1885年,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和戴姆勒分别独立制成了最早的汽车。

②1887年,人们把内燃机装配到轮船上。

③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发明飞机。

(2)影响:推动人类从平面交通时代迅速步入水、陆、空立体交通时代。

2.穿越大洋的电波

(1)1837年,美国人莫尔斯发明了有线电报机。

(2)1876年,贝尔发明了—机。

(3)意大利人马可尼1902年和1916年试验无线电通信技术成功。

3.改变世界的网络

(1)互联网技术:是电子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2)影响

①大大缩小了全球空间距离,使全人类进行快速的信息交流与共享。

②通过“信息高速公路”使信息实现高效率的传输。

③以人们无法预料的速度、深度和广度,改变着人类文明的进程。

厢酒湎瘴〉

【教材补遗】

1.科学革命:科学革命指在科学探索中获得了新的发现,取得了重大理论突破,使人

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产生了质的飞跃。近代以来,科学革命可以划分为四次:第一次发生于

16〜18世纪,以天文学的突破为开端,以牛顿经典力学为中心;第二次发生在19世纪,物

理学、生物学、化学等都取得了重大成就;第三次发生在20世纪上半期,是在物理学新发

现基础上爆发的一次革命,包括相对论、量子论等;第四次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中期以后,

出现了信息论、控制论等。

2.技术革命:技术革命和科学革命相对应,第一次技术革命发生在18世纪到19世纪

上半叶,包括纺织、蒸汽技术和交通运输业的革新;第二次发生在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上

半叶,以电力、内燃机的应用为主要标志,兴起了电气、石油、化学、飞机、汽车工业等;

第三次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以后,以原子能、航天技术、计算机的应用为标志。

3.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的关系:科学革命是技术革命的先导,技术革命是科学革命发

展的产物。工业革命及其以前,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科学和技术

开始紧密结合,互相促进。

【特别提醒】

牛顿力学体系与近代自然科学兴起

近代自然科学革命首先从天文学领域开始,哥白尼的日心说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兴

起,牛顿力学体系是近代自然科学理论体系中最先成熟和完善的核心理论体系,标志着近代

科学的形成。

【漫画说史】相对论

信息提取:在物体高速运动时,会发生钟慢效应。

【图解历史】达尔文的进化论

[生物不断进化解放了

h思想

[生物进化规律卜

主要历史冲击了

[万物同祖卜观点意义封建神学

“生物学领

然选择卜域的牛顿”

信息提取: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沉重打击了封建神学,破解了生命起源之谜;推动近

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冲击了封建专制统治。

【知识拓展】社会达尔文主义

“社会达尔文主义”认为达尔文主义特别是它的核心概念一生存竞争所造成的自然

淘汰,在人类社会中也是一种普遍的现象,这种思想常被利用来强调人种差别(如白种人与

黑种人之间的不平等)、阶级存在的合理性(人类社会的发展演化而导致阶级的存在)和战争的

不可避免(侵略及掠夺)等。19世纪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社会达尔文主义”这一思想相

当盛行。但是把“生存竞争”作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那便是混淆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

本质属性。“生存竞争”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必然会出现的一种现象,而人类社会的发展却必

须是“以人为本”。因而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自然界的演变是有本质区别的,所以“生存竞

争”之于二者也是不同的。

【构图解史】

物理学发展与三次工业革命的关系

信息提取: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广泛应用,这是牛顿力学和热力学发展的结果。第

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电力的广泛应用,这是电磁现象重大突破的结果。第三次科技革

命产生了一系列高新技术,这都离不开20世纪以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为主要内容的近代物理

的突破。

【漫画说史】网络的两面性

网络的两面性:一面是天使,

一面是魔鬼。

>©@——f师生共研,素养解读,练准点抓高分

重点一人类进步的引擎一近代科学的发展

史料实证一

牛顿力学体系和生物进化论

史料一这些哲人受牛顿证实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他们相信不仅存在着控制物

质的自然法则,也存在着控制人类的自然法则。正如伏尔泰所说的,“整个自然界,所有行

星竟会服从永恒的法则……这是非常奇异的”。寻找决定人类事物的这些永恒法则,是法国

革命之前的所谓的启蒙运动的实质。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史料二西方神学认为:各种生物是按上帝的旨意和计划创造出来的,创造出来后就永

恒不变。19世纪初期,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提出生物是由低级向高级进化的观点。1859年,

达尔文《物种起源》出版。他用大量事实论证了自然界各种生物的物种是不断进化的,是不

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

【史料解读】

(1)史料“永恒的法则'’指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反映了牛顿经典力学为启蒙思想家探

求人类社会的法则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

(2)史料二说明近代生物学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具有重大影响。

【问题思考】

(1)据史料一,概括牛顿力学体系的特点,简要分析“这些哲人”借用万有引力定律的

原因。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永恒的法则”在人类文明史上产生的历史作用。

试答:........................................................................

(3)依据史料二,简要指出生物学经历了怎样的演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演变产

生的影响。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1)特点:注重实验观察;以数学为表达形式。原因:万有引力定律具有理

性的自然法则;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自

然科学成果为启蒙思想家反对旧制度提供依据。

(2)历史作用:构成了近代力学体系,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

合,成为17世纪科学革命的主要成就;促进了近代物理学的进一步发展;促进了工业革命

的开展与启蒙运动的兴起。

(3)演变:经历了从神创论到生物进化论的演变。影响:这一革命性的变化沉重打击了

封建神学,破解了生命起源之谜;推动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冲击了封建专制统治。

【历史追问】依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牛顿和达尔文科学成果被应用于其他领

域的主要区别。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①合理性不同:万有引力定律应用于其他领域具有合理性;达尔文生物进化

论学说被异化为“弱肉强食”的社会达尔文主义。

②目的不同:应用万有引力定律是为了反对封建旧制度;异化达尔文学说的目的是维护

社会的不公平现象和为列强对外扩张寻求合法性。

③作用不同:万有引力定律促使启蒙运动兴起,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冲击了欧洲封建专

制统治。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异化激化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加剧列强对外扩张。

图证历史---

牛顿力学体系与相对论

(牛顿力学罐当相对格原理)

I发展

【解读】1687年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出版,书中提出了力学的三大

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从而使经典力学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该书发表标志着经典力学

的成熟。1905年相对论的提出,打破了牛顿以来传统的绝对时空观。相对论并非全盘否定

牛顿力学。牛顿力学反映的是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客观规律,而狭义相对论反映的是物体高

速运动的客观规律,是对牛顿力学的继承和发展。牛顿力学是相对论的一种特例(物体低速

运动状态),包括在相对论体系中。

【结论】经典力学、相对论、量子论三者之间的关系

(1)经典力学的创立为相对论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2)相对论是对经典力学的继承和发展,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将经典力学概

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3)量子论和相对论弥补了经典物理学的不足。量子论和相对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

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4)三者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一起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

历史解释---

近代科技发展的原因

项目原因

资本主义的发展为科技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这是近代自然科学创立发展的

社会原因

社会基础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为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

思想基础

基础

欧洲资本主义国家保护、奖励科技发明,改革教育制度和专利制度,组织科

制度基础

研机构,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创立和发展

中国的四大发明、阿拉伯文化和希腊自然哲学传入西欧,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外在因素

并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主观原因科学家的努力探索,促进了科学的发展

唯物史观一

客观看待近代思想解放与近代科学技术产生、发展的关系

1.思想解放促进了近代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I)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从思想上解放了人和人性,把人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

来,激发了人对宇宙、自然和人自身的探究热情。近代天文学革命就是在文艺复兴时期以人

文主义为武器反对封建神学的斗争中开始的,文艺复兴运动直接为打破地心说提供了思想动

力和精神基础。

(2)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为人们思想的解放及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条件。

2.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新的思想解放

(1)近代天文学革命打破了中世纪神学世界观的支柱之-----地心说,给神学以极大冲

击。

(2)牛顿用数学的研究方法描述宇宙运行的自然法则,为启蒙思想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

对启蒙运动的开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3)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生物学领域掀起了一场革命,进化论的观点开始挑战基督教

神学所宣扬的神创论,极大地冲击了基督教神学思想,促进了人类思想的解放。

重点二文明进程的动力——三次科技革命

时空观念一

三次科技革命

从工业1.0到工业40

口哈七

工业

工业1.0工业3.04.0

创造了机器工厂的应用电子信息技术进一步开始应用信息物理

“蒸汽时代”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融合系统(CPS)

工业2.0

将人类带入分工明确

大批量生产的流水线

模式和“电气时代”

18世纪末代20ttt纪初1970年代初今天

【结论】图片中的文字信息分别介绍了蒸汽驱动机械制造设备、电子驱动大规模生产、

制造流程的进一步自动化、基于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四个阶段的生产方式的变化,反映出科技

发展带来生产方式变化。蒸汽机的发明推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蒸汽

时代”;发电机和其他电力技术发明的出现,促进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人类社会进入

“电气时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迅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人类社会

进入“信息时代”。

史料实证一

科技革命的影响

史料一科学开始对工业没什么影响,我们迄今所提到的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冶金工

业和运输业方面的科技发明。极少是由科学家们作出的,相反,它们多半是由非凡才能的技

工完成的。不过1870年以后,科学开始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它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

的一个组成部分。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

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

——《全球通史J500年以后的世界》

史料二第三次科技革命呈现出许多鲜明特点:科学技术本身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

科技成果商品化的周期越来越短,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越来越快……科学技术的社

会化趋势大为增强……第三次科技革命所形成的新的技术能力,对人类社会产生了空前巨大

而深刻的影响。

【史料解读】

(1)史料一前两句话主要说明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发明主要是靠技工的经验和技巧。第

三、四句话说明电气时代的发明主要依靠精密的实验,且发明者主要是科学家。

(2)史料“发展速度”“周期”“转化速度”“社会影响”等方面说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

影响远远超过第一、二次科技革命。注意史料的省略号,可据此分层并逐层概括层意。

【问题思考】

(1)根据史料一,概括指出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试答:........................................................................

(2)根据史料二,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1)第一次工业革命:科学对工业生产影响不大,科技发明多半由技工完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科学发挥了更加重要的作用)。

(2)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

产力的速度加快;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

【历史追问】依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次科技革命的结果带给我们的启示。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

产力;要树立“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

历史解辱一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与影响

1.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1)技术革命群体化,形成一个多层次、紧密联系、统一整体的高技术群体。规模大、

范围广,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都受影响,所有科技领域和生产领域都有重大突破,各学

科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2)科技社会化和大科学时代的开始,技术革命与社会的结合更加紧密。科学技术日趋

社会化,科技组织规模扩大,经费增加,国家重视。

(3)开辟了用机器部分代替人的脑力劳动的时代。

(4)发展进程高速化。科学与技术发展的加速化和一体化,科技成果转化为直接生产力

的速度加快。

(5)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

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1)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手段改变。

(2)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人们的衣食住

行等日常生活发生了变化。

(3)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各地的联系更紧密;强化国家资本主义和科技竞争;

扩大了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唯物史观一

辩证看待科技革命“双刃剑”的影响

1.积极影响

(1)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

(2)使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3)政治上要求进一步民主化,使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群众普遍获得了一些政治权利。

(4)第一次工业革命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形成了垄断组

织,部分地克服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第三次科技革命中互联网产生,更加方便了

人们的生活。

(5)扩大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并提高了征服能力。

2.消极影响

(1)资本主义国家加紧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加剧了当地的贫穷与落后。第三

次科技革命进一步扩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

(2)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3)如果无限制地发展工业,必然会造成资源浪费和枯竭。

(4)互联网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信息泛滥、垃圾信息、网络犯罪等,都给社会经

济的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一些青少年沉溺于网络不能自拔,对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工作

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历史解释一

科技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1.牛顿经典力学和热力学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为法

国启蒙思想和唯物主义哲学奠定了科学基础。

2.进化论传入中国,成为维新变法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思想武器,推动了中国社会的

进步。

3.蒸汽机的发明,解决了工业革命的动力问题,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电气技术

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工业生产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4.相对论为人们提供了辩证地看世界的途径,量子论带来了许多划时代的技术创新,

直接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5.信息技术推动了“新经济”的诞生,推动了全球化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通---命题动向高考研析,经典感悟,通技法提考能.

考查主干高考真题素养立意

以1919年5月29日英国皇家学会科考队证实的物理现象为切入点,考查现代物

相对论2019•江苏卷•T19

理学的发展,考查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

以人们对电子运动轨迹的认识为切入点,考查现代物理学的发展,考杳历史解

量子论2018•江苏卷・T17

释等核心素养

经典力学2017•江苏卷•T15以某理论体系承袭的传统切入,考杳近代科学的发展,考杳再认再现历史知识

的能力和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以对科学革命的评述为切入点,考杳近代科学的发展,考杳解读材料信息做出

牛顿与科学革命2015•江苏卷•T15

判断的能力和历史解释的核心索养

蒸汽机的发明和

电气技术的应用近三年未考查

及现代信息技术

备考近几年来,高考江苏卷对本讲的考查频率适中。备号时要注意掌握经典力学与启蒙思想的内在联系,注意三次

分析科技革命的成果、诞生背景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研真题•引领航向]

一、延伸知识长度

1.(2019・高考江苏卷119)1919年5月29日,英国皇家学会科考队在几内亚湾普林西比

岛拍摄的日食照片和随后的计算证实了如下观点:引力是因质量的存在而引起的时空连续场

的弯曲。本次科考活动支持了()

命题点:现代科学的发展

A.经典力学B.相对论

C.进化论D.量子论

解析:选B。根据材料“引力是因质量的存在而引起的时空连续场的弯曲”等并结合所

学知识可知,本次科考活动支持了相对论,故B项正确。

二、转换思维角度

2.(2018・高考江苏卷117)牛顿认为宇宙是按照可测量的、可描述的机械原理进行运转

的。1927年,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提出了测不准原理:没有人能够确知一个电子的运动轨

迹,因为通过光来观测电子这个行为本身将会扰乱电子的位置。与这一认识变化相关的是

()

命题点:现代物理学的发展

A.经典力学的诞生

B.进化论的传播

C.电气革命的出现

D.量子论的提出

解析:选D。人们认识电子的运动轨迹以及光与电子运动规律间关系的基础,是20世

纪初期普朗克提出的量子论,量子论揭示了微观世界物质的运动规律,D项正确。牛顿力学

诞生于17世纪,揭示了宏观物体的运动规律,排除A项;进化论属于生物学范畴,排除B

项,电气革命不属于理论物理学的范畴,排除C项。

三、拓展知识广度

3.(2017・高考江苏卷-T15)英国哲学家培根倡导一丝不苟地记录经验性的实验,促进科

学的发展;法国哲学家笛卡尔主张用数学法则作为表述人类理性的最高法则,从事科学研究。

17世纪一位科学家承袭了他们的传统,他创立的理论体系()

命题点:近代科学的继承与发展

A.揭示了基本的宇宙法则

B.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理论基础

C.确立了太阳中心说理论

D.阐明了时间空间的本质属性

解析:选A。牛顿力学体系是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故材料中“17世纪

一位科学家”说的就是牛顿,牛顿创立万有引力定律,揭示了基本的宇宙法则,故A项正

确;经典力学属于近代物理学,故B项错误;太阳中心说是哥白尼的理论,故C项错误;

阐明时间空间的本质属性的是相对论,故D项错误。

四、挖掘知识深度

4.(2015・高考江苏卷・T15)“科学革命引发了观念形态的革命:宗教神秘主义的面纱和

覆盖真相的无知之幕被理性之手撩开一角,传统的权威受到撼动,人类第一次从对自然恐惧

的阴影下走出来,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和能力。”此处“科学革命”的代表人物是()

命题点:近代科学革命的代表人物

A.牛顿

B.达尔文

C.爱因斯坦

D.普朗克

解析:选A。牛顿提出了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建立了经典力学体系,标

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这是人类认识史上对自然科学规律的第一次理论性的概括和综合,故

答案为A项。依据材料中的“第一次",可排除B、C、D三项。

[练模拟•能力提升]

1.(命题点:伽利略成就的影响)有论者指出,伽利略要用因几何学而变得真实的世界

来代替真实的经验世界,并用不可能的世界来解释真实的世界。这反映出伽利略的科学研究

()

A.否定了以往对世界的认识

B.具有近代科学的特点

C.模糊了对真实世界的认识

D.丰富了数学研究成果

解析:选B。近代科学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的逻辑体系,注重系统的观察和

实验,故选B项;伽利略用实验否定以往的经验,而不是否定以往对世界的认识,排除A

项;伽利略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其研究成果使我们加深了对真实世界的认识,排除C

项;材料没有涉及数学研究问题,排除D项。

2.(命题点:牛顿的经典力学)17、18世纪的人类揭开了天体面纱的一个革命性的解释:

自然界好像一个巨大的机械装置,按照通过观察、实验、测量和计算可予以确定的某些自然

法则进行运转。人类的各门知识都可分解为有理性的人所能发现的少量简单的、始终如一的

定律。这一“解释”()

A.开创了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

B.预见了启蒙运动发生的必然性

C.弥补经典力学对时空认识的不足

D.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解析:选A。据材料“通过观察、实验、测量和计算可予以确定的某些自然法则进行运

转”可知,经典力学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依据的近代科学,故A项正确。

3.(命题点:经典力学的影响)17世纪,一位科学家“在数学、天文学、光学尤其是力

学方面的成就,使科学不再是一些杂乱孤立的事实和定律,他为我们留下了一个统一的科学

体系,这个体系能解释大量的自然现象,也能用来做准确的预测”。这位科学家()

A.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B.阐明了微观世界的发展演变

C.构建了现代物理学的理论体系

D.概括了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

解析:选D。由材料“17世纪,一位科学家'在数学、天文学、光学尤其是力学方面

的成就……这个体系能解释大量的自然现象,也能用来做准确的预测'”可知,这位科学家

应该是牛顿。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包括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概括了物体运动

的基本规律,故选D项。

4.(命题点:早期进化论)对下图理解正确的是()

A.落后的民族要被世界淘汰

B.进化论思想得到新发展

C.动物经常用的器官较弱小

D.人类进化与环境密不可分

解析:选D。依据题图分析可知,图片主要强调的是人类演变的过程,而不是强调淘汰

落后民族,故A项错误;依据题图分析可知,人类形成后,工具不断变化改善了人类的生

活方式,而不是强调进化论的影响,故B项错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人类使用的工具改

进,大脑越来越发达,故C项错误;从猿到人,借助工具解放了双手,由于计算机的发明

人类通过电脑进行办公,据此可知,人类的进化与环境密不可分,故D项正确。

5.(命题点:进化论的影响)在启蒙理性鼓舞下,工业革命所显示的巨大力量,将上帝

从最后的一块领地上(生物界和有机界)赶了出去。这一结果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牛顿物理学成功地解释了自然现象

B.达尔文确立了有机界的“发展”观

C.启蒙思想家揭露了宗教神学的虚假

D.浪漫主义思潮激发了对未来想象

解析:选B。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提出,否定了上帝创世说,从而将上帝从生物界和有

机界驱逐出去,故选B项;牛顿物理学中三大定律能够解释自然界是无生命物体的运动现

象,将神从无生命领域驱逐出去,因而将上帝从生物界驱逐的不是牛顿物理学,排除A项;

有很多启蒙思想家依然坚持宗教信仰,更没有否定上帝创世说,排除C项;浪漫主义产生

在工业革命与法国大革命后,是对理性主义的否定和发展,这与题意无关,排除D项。

6.(命题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二战后有西方学者认为,发达的工业社会让人们

满足于眼前的物质享受,工人和老板可以享受同样的电视节目,漫游同样的风景胜地,技术

的进步控制了人们的身心,人们不再具有否定、批判和超越的向度,成为单向度的人。此观

点重在强调()

A.物质享受降低人的工作积极性

B.福利政策有利于缓和劳资矛盾

C.国家应减少对社会经济的干预

D.技术发展可能会导致人的异化

解析:选D。材料“技术的进步控制了人们的身心,人们不再具有否定、批判和超越的

向度,成为单向度的人”,体现了技术发展对人们身心、思维的控制和异化作用,故选D

项。

©©——高效作业强化集训,夯实基础,练重点提素能.

(建议用时:45分钟)

一、选择题

1.(2020•苏州、无锡等四市调研)有学者说:“工匠传统与学者传统的结合,有力地推

动了科学的发展,伽利略的科学工作就是这一传统结合的典范。”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A.伽利略非常注重于实验测量

B.伽利略重视严密的逻辑推理

C.伽利略兼顾实验事实与逻辑

D.伽利略做出了众多科学发现

解析:选C。材料的关键信息是“工匠传统与学者传统的结合”,工匠对应实验事实,

学者对应逻辑,故选C项;伽利略注重实验测量体现工匠传统,排除A项;“逻辑推理”

对应学者传统,排除B项;“科学发现”体现不了工匠精神,排除D项。

2.(2020•徐州期中)“他所建立的体系不仅能说明已有的理论已经说明的现象,而且能

说明并解释已有的理论不能说明的现象,更重要的是,他的理论能预见新的物理现象和物理

事实,并能以天文观测或实验证实它们的正确性。”这一理论体系是()

A.自由落体定律B.经典力学理论

C.光电效应理论D.量子理论

解析:选B。材料体现了该理论的预见性,故A项错误;只有经典力学体系符合题干

理论的预见性并为天文观测所证明,故B项正确;光电效应体现的是量子理论,与“天文

观测”无关,故C项错误;量子理论是现代物理学的成就,与“天文观测”无关,故D项

错误。

3.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太阳急速老化,人类在逃离太阳系去往新家园过程中遭遇

木星引力吸引,险些与木星相撞的故事。这一情节涉及的近代自然科学原理是()

A.哥白尼的“日心说”

B.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

C.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D.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解析:选D。根据材料“人类在逃离太阳系去往新家园过程中遭遇木星引力吸引,险些

与木星相撞的故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可解释材料中的现象,故选

D项。

4.(2020•扬州期末)“它问世后200多年间,一直是全部天文学和宇宙学思想的基础。

天体的运行、潮水的涨落和彗星的出没,所有这一切都可以用同一规律来解释。这确实给人

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至于它的影响超出了天文学和物理学的范围。”“它”的问世()

A.揭示了宇宙的基本法则

B.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理论基础

C.确立了太阳中心说理论

D.阐明了时间、空间的本质属性

解析:选A。根据材料“天体的运行、潮水的涨落和彗星的出没,所有这一切都可以用

同一规律来解释”可知,“它”指的是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故选A项。

5.(2020・扬州调研)1783年剑桥大学学监约翰・米歇尔在《伦敦皇家学会哲学学报》上发

表的一篇文章中提出:“一个质量足够大,并且足够紧致的恒星可能具有如此强大的引力场,

以至于连光线都不能逃逸,任何从恒星表面发出的光,还没到达非常远的距离即被恒星的引

力吸引拉拽回来。”这被现代物理学家称作黑洞。约翰・米歇尔的这篇文章()

A.标志着经典力学体系建立

B.从引力论预言出宇宙的黑洞

C.科学回答了时空的本质属性

D.建构了现代物理学理论基础

解析:选B。根据材料“任何从恒星表面发出的光,还没到达非常远的距离即被恒星的

引力吸引拉拽回来”可知,约翰・米歇尔从引力论预言出了黑洞,故选择B项;《自然哲学的

数学原理》的出版标志着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A项;爱因斯坦

的相对论科学回答了时空的本质属性,故排除C项;量子力学与相对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

理学理论基础,故排除D项。

6.19世纪的物理学领域建立了“一座庄严雄伟的建筑体系和动人心弦的美丽殿堂”,

但仍存在“乌云”,后来出现了“驱走乌云的太阳”。其“太阳”指的是()

A.牛顿经典力学B.马克思主义学说

C.达尔文进化论D.爱因斯坦相对论

解析:选D。牛顿经典力学产生于17世纪,故A项错误;马克思主义学说不是物理学

领域的成就,故B项错误;达尔文进化论是生物学领域的成就,故C项错误;材料“存在

'乌云'”是指经典力学无法解释研究中的新问题,材料“驱走乌云的太阳”反映的是相对

论发展了经典力学,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故D项正确。

7.(2020•榆林一模)“把能量的变化看成是跳跃式的进行,成功地解释了经典理论无法

解释的某些现象,打破了经典物理学中一切过程都是连续变化的观念。”这一理论的诞生

()

A.证明了光、电等的传播载体以太的存在

B.建立在对低速运动的物质的研究之上

C.为人们提供了辩证地看待世界的途径

D.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有了革命性的进步

解析:选D。从材料“把能量的变化看成是跳跃式的进行”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普朗克

提出的量子论,它没有证明以太的存在,故A项错误;“建立在对低速运动的物质的研究

之上”的理论是牛顿经典力学,故B项错误;相对论为人们提供了辩证地看待世界的途径,

故C项错误;量子论是研究微观世界的理论,故D项正确。

8.英国哲学家培根认为:科学是一个用来为了“生命的利益和价值”的工具,应该为

改善人类的条件提供帮助。爱因斯坦说:“我们大脑的创造物对人类将是一种祝福,而不是

一种诅咒。”他们都认为()

A.应该理性运用科学技术

B.科学技术能够改变世界

C.科技进步推动社会发展

D.科学发展引领人类未来

解析:选A。由材料可知,二人均认为科学技术的应用应该造福人类,要理性运用科学

技术,故选A项;材料强调的是要用理性使科学技术对世界产生积极改变,排除B项;只

有理性的科技应用才能推动社会发展,反之将会成为社会发展的阻力,排除C项;材料强

调的是对待科学的态度而非科学对未来的引领,排除D项。

9.(2020•徐州二模)英国早期著名的启蒙思想家霍布斯(1588〜1679年)认为数学语言是

唯一一种理性的话语形式。之后,数学语言被科学家莱布尼茨和牛顿当作新的物理语言来使

用,这使得数学语言成为理性象征。这一现象()

A.直接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产生

B.标志着近代科学体系最终形成

C.反映科学发展与思想解放相互推动

D.说明了英国成为欧洲启蒙运动中心

解析:选C。材料分两层,一是英国启蒙思想家霍布斯认为数学语言是唯一一种理性的

话语形式,第二层是科学家莱布尼茨和牛顿在物理中使用数学语言,这说明启蒙思想推动了

科学发展,故选C项。

10.“1859年11月24日清晨,雾霭中,伦敦几家书店的门口人声鼎沸,人们争先恐后

地排队购买刚出版的新书……初版1250本书在发行的当天就被销售一空。……书中的观

点震撼了世界。”材料中所提书籍是()

A.《社会契约论》B.《资本论》

C.《物种起源》D.《共产党宣言》

解析:选Co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一书,在书中他提出了生物进化论,有

力地挑战了封建神学的“创世说”,震撼了世界,故选C项。

11.(2020•苏州、无锡等四市二模)李卜克内西评价说,1859年某生物学著作的出版“如

同马克思主义登上历史舞台一样,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差别只在杠杆是应用于另一点而

已”。下列属于这本著作的影响是()

A.引领早期资产阶级革命B.打破天主教会一统天下

C.促进马克思主义的诞生D.推动科学界的思想解放

解析:选D。材料体现的是1859年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冲击了神创论,推动了思想

解放,故选D项。

12.从神学向科学的转变,以及由此引起地从精神因果论向物质因果论的转变,始于此

前的科学革命,但是19世纪的一些理论学说极大加快了这一转变步伐。其中最重要的是

A.牛顿的经典力学B.普朗克的量子理论

C.达尔文的进化论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解析:选Co由材料“19世纪的一些理论学说极大加快了这一转变步伐”可知,1859

年达尔文的进化论有力冲击了封建神学创世说,推动了从精神因果论向物质因果论的转变,

故选C项。

13.(20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