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东省青岛市高考化学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3年山东省青岛市高考化学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3年山东省青岛市高考化学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3年山东省青岛市高考化学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3年山东省青岛市高考化学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山东省青岛市高考化学一模试卷

1.2022年中国十大科技新闻之一是物理化学科学家联合突破海水无淡化原位直接电解制

氢技术,向大海要水要资源又有新进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过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HQ、D0、70互为同位素

C.氢能源代替化石能源可缓解海水酸化

D.实验室电解水常加入少量稀盐酸增强导电性

2.叠氮化铅山用作水下引爆剂,可由以下方法制得

I:X:()\“•\〃;-.V-/.V;-V.;

II:V«,vt+Pb(_Xu\():i+Pb(N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的键角大于的键角

B..VX)为非极性分子

C.反应I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可能为3:5

D.反应I每消耗23g钠,共转移Imol电子

3.软包电池的关键组件结构如图所示。X、丫、Z、W、

M、Q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X元素最外层

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W和Q同主族。下列说法

错误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Q>A/>IV>A

B.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V>II>Q

C.常温下M单质可以置换出W单质

D.II:为V形分子,其沸点高于1/

4.黑磷具有与石墨相似的层状结构,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分析

错误的是()

A.黑磷中既存在非极性共价键又存在范德华力

B.黑磷的熔点高于白磷

C.黑磷中P原子杂化方式为

D.第三周期只有CI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P

第1页,共27页

①②③④⑤

A.②一③发生消去反应

B.②③中最多处于同一平面的碳原子数相同

C.⑤的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6种

D.Imol④与浓澳水反应最多可消耗:

6.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①②③④

A.①灼烧干海带

B.②检验铜与浓硫酸反应的氧化产物

C.③用CC/j萃取碘水中的碘,振荡、放气

D.④配制溶液定容后摇匀

7.根据实验目的,下列实验及现象、结论都正确的是()

第2页,共27页

实验目的实验现象结论

分别向丙烯酸乙酯和…氟基丙烯酸乙

探究有机物中官能团鼠基活化双键,使其更易

A酯中滴入水,前者无明显现象,后者快

之间的影响发生加聚反应

速固化

比较KMnOd、Ch向酸性/\.T/〃(九溶液中滴入」溶液,氧化性:

B

和F/+的氧化性紫红色溶液变浅并伴有黄绿色气体产生KA/nO4>Ch>FJ+

将脱脂棉放入试管中,滴入!*:硫酸捣

成糊状,30s后用NaOH溶液调至碱性,

C纤维素水解实验纤维素未发生水解

加入新制((〃八一悬浊液,无砖红色沉

淀产生

探究不同价态硫元素向和.V也S混合溶液中加入浓"价和2价硫可归中为

D

之间的转化硫酸,溶液中出现淡黄色沉淀0价

A.AB.BC.cD.D

8.吧噪布芬是抗血栓药物,结构如图所示。关于该有机物说法

错误的是()

A.分子式为Cix/NQ

B.存在对映异构体

C.Imol口引喙布芬最多能与2moiNaOH反应

D.不能使酸性/\",,(人溶液褪色

9.溟苯可用于生产镇痛解热药和止咳药,其制备、纯化流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革.液演饱和NaHSO,溶液

晶喷广尚一一画f等

帙粉

A.“过滤”可除去未反应的铁粉

B.“除杂”使用饱和.\%〃块小溶液可除去剩余的溟单质

C.“干燥”时可使用浓硫酸作为干燥剂

D.“蒸储”的目的是分离苯和漠苯

第3页,共27页

B.该反应过程中C原子杂化方式有变化

C.加G〃Q.Va可以加快该反应的反应速率

D.该过程正逆反应的决速步骤不同

11.纯磷酸,易吸潮,沸点261C)可由的磷酸减压蒸储除水、结晶得到。实验装置如

图。该过程需严格控制温度,高于10。(时会脱水生成焦磷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T

A.由毛细管通入.V」可防止暴沸,并具有搅拌和加速水逸出的作用

B.丙处应连接球形冷凝管

C.磷酸易吸潮是因为它可与水形成氢键

D.连接减压装置的目的是降低磷酸沸点

12.我国首创高钛渣沸腾氯化法获取/«力,以高钛渣,主要成分为/“Z,含少量V、Si

和A1的氧化物杂质)为原料采用该方法获取力并制备金属钛的流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流程中几种物质的沸点如表

第4页,共27页

物质TiClivoci3SiChAlCh

沸点/'(/p>

一定条件

A.“除机”反应为:八'("'/」•Al3VO(7j-1/((

B.“除硅、铝”过程中,可通过蒸馈的方法分离。「八中含Si、Al的杂质

C.“除锐”和除“硅、铝”的顺序可以交换

D.“反应器”中应增大湿度以提高反应速率

13.八铝酸钱,V〃山.1/,,、。”可用于染料、催化剂、防火剂等.该化合物可通过电渗析法

获得,工作原理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阴膜双板膜阳膜⑥

A.a连接电源正极

B.生成的反应为12//.T/火乂I川々

C.电解一段时间后,b极附近氨水的浓度减小

D.双极膜附近的()〃移向左侧

14.联氨的性质类似于氨气,将联氨加入CuO悬浊液转化关系如图。下列说法错

误的是()

A.二〃1的沸点高于

B.通入氧气反应后,溶液的pH将减小

C.当有1〃“'/一,〃|参与反应时消耗

第5页,共27页

D.加入NaCIO的反应为

T2+

|C«(AW3)J+2CIO-+20H-=CU(OH)2I+2CC+2N1Hi+2H。

15.25℃时,向।的、〃I〃("I溶液

(〃〃7.8)中通入HCI或加入NaOH调节pH,不考虑溶液体

积变化且过程中无气体逸出。含碳,:或氮)微粒的分布分数,5

如―⑴卡黑与PH关系如图。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溶液中存在:

«0犷)+-,刈)+c(CO1-)=+昕)

B.曲线M表示.V"「〃/3的分布分数随pH变化

C.〃(5的-1()

10-4-7

D.该体系中”.V〃j

c(OH-)+1(1_,7

16.研究金属原子结构及晶体结构具有重大意义。

,价电子轨道表示式为。

■2)原子发射光谱法是通过处于激发态的待测元素微粒回到基态时发射的特征谱线对其进行

鉴别的方法。下列状态的铁粒子处于激发态的是(填标号)。

A.:W1/

C.”

D.3/3

利用配合物的特征颜色可检验补铁药片中的,和/;「,部分配合物的结构如图:

[♦您•2*

OH2OH2NCS

SCN、|,NCS

HQ、H:OX|/OH?

FeFcFcbe

SCN,1、NCS

HQ/1、OH.HQ,1、OH,3

L'OH2”L*OH,LNCS」

4【1

四比0)6广[FiKOHHHjOh]F«SCN)6fFe"与邻二氧等配合物

几乎无色黄色红色橙红色

①取等量碾碎的药片放入两支试管中,试管1加盐酸溶解,试管2加等体积蒸僧水溶解。分

别滴加KSCN溶液,发现试管1溶液变红,试管2溶液不变色。依据图示信息,解释SC'.\'

检验须在酸性条件下进行的原因。

②配体SCN的空间构型为。

③邻二氮菲中N原子的价层孤电子对占据(填标号)。

第6页,共27页

A.2s轨道

B.2P轨道

C.sp杂化轨道

D.、“杂化轨道

,I)金属合金的结构可看作以('"I四面体♦相互共用顶点)替换立方金刚石结构中的

碳原子,形成三维骨架,在晶胞空隙处,有序地放置Mg原子(四面体的4个顶点代表Cu

原子,圆球代表Mg原子),结构如图所示。

£

①上=O

②若Mg原子A的原子坐标为W25.()25.().7rl,则C的原子坐标为

③晶胞参数为anm,则AB原子之间的距离为nm。

17.硫酸镇广泛应用于电镀、电池等工业。以红土银矿,:主要成分为NiO,含MgO、

FrQ、FeOOH、CUO、ZnO、等杂质)为原料制备,工艺流程如

破取银M体

已知:①相关金属离子,。厂।tUmolL「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范围如下:

金属离子F户+FJ+.W+Zn2+八俨

开始沉淀的pH6.31.83.46.26.9

沉淀完全的pHS33.24.7HI.!)8.2H.9

②当离子完全沉淀时,、

回答下列问题:

(I)为提高“酸溶”中镁的浸出率,可采取的措施有(写一条即可)。“滤渣1”的

主要成分为。

(2)写出“硫化除铜”过程中涉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o

(3)“氧化除杂”中加入〃式力和的作用分别是,溶液的pH应调节为

〜6之间。

第7页,共27页

⑷“氟化除杂”中,若心行)。仆,,取等体积的ATA溶液加入体系中发生

反应,则加入的NiA溶液的浓度至少为mol-L1»[已知

9

Kv(MgFi)=6.25xUF)

G称取mg硫酸锲晶体,(小〃”摩尔质量.'/"•,〃〃I样品溶于水,配成250mL溶

液。量取用广,•/.♦标准溶液滴定,反应为

2:

,V/-IhY-XiY•2//o重复三次,平均消耗EDTA标准溶液VmL,则样品纯度

为。

18.ZY12201是一款新型TGR5激动剂,目前已经在体外、体内实验上证明了对糖尿病

治疗的有效性。其合成路线如图:

已知:①RBr部RN,

②RSH+IfBrRS8

Ki(Ch

回答下列问题:

(1)0中官能团的名称为,G的结构简式为。

(2).4-。的化学方程式为,E-F的反应类型为

(3)符合下列条件的A的同分异构体有种。

。.含有苯环,且苯环上只有两个对位取代基;

,,遇溶液显紫色;

「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第8页,共27页

的合成路线。

19.三水合草酸合铁,酸钾{/'./,(('"儿•:,〃.",、¥均为整数}常用于化学光量计。

实验室用FC易潮解,易升华)和A为原料制备,实验步骤如图:

I.无水厂《心的制备:

S)仪器连接顺序为--(仪器不重复使用)。

(2)3中冷水的作用为。

II.三水合草酸合铁/山酸钾晶体的制备:

称取一定质量草酸钾固体,加入蒸锚水,加热。溶解。90〜95c时,边搅拌边向草酸钾溶

液中加入过量nch溶液。将上述溶液置于冰水中冷却至绿色晶体析出。用布氏漏斗过滤、

乙醉洗涤、干燥得三水合草酸合铁酸钾晶体。整个过程需避光。

「,)用无水配制所需「“工,溶液,下列仪器中不需要的是I填仪器名称L

」)乙醇代替水洗涤的目的是

III.晶体组成的测定及误差分析

第9页,共27页

取少量晶体配成溶液,用(M2对〃।标准酸性高镒酸钾溶液进行第一次滴定,达终点时

消耗网口后〃.标准液,向滴定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锌粒将还原为卜」。过滤,用该高

锌酸钾溶液进行第二次滴定,终点时消耗295,〃/.标准液・杂质不反应)。

(5)第二次滴定时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⑹儿日(心。儿•3〃。中!/。下列情况会导致V偏高的是o':填标号)。

A.样品中含有草酸钾杂质

B.第一次滴定前尖嘴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C.第二次滴定终点读数时仰视

D.第二次滴定终点时颜色为深紫红色

20.r〃i与「(入的干法重整,刀/n/i反应可同时转化两种温室气体,并制备co和〃主

要反应如下:

反应I:「小⑷+C%)=2CO(gH2H曲)A%;

反应II:「小⑷-3aM/)=」「()(g)+2〃。:〃△〃一;

反应III:coin)-HX)(fl)^('().(</}■//,(7)AH3

已知:反应I、II的自发均需高温条件.

,:1)上述三个反应的平衡常数/〈八、〃与温度T关系如图1所示.图中a点代表的是

(填“I”、“II”或“III”)反应的△〃,AHjkJ.mol

(2)向密闭容器中,通入加HCQ和1,加/。从,若仅考虑上述反应,平衡时CMCH、、

CO、〃一的物质的量随温度T的变化如图2所示.

900K时,C/h的物质的量分数为,用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表示反应III的平衡常数

A.到阳人,后随温度升高,〃)物质的量减少的原因为.

(3)DRM反应目前普遍存在的一个难题是积碳,该过程与两个反应有关

①':「+2〃一△〃>();

②<<».

目前积碳问题的解决方案主要有两种:.1提高原料气中(丫人的占比。.在常规的Ni催化剂

中添加MgO,使其在催化剂表面与Ni形成共熔物,试解释这两种方法可以有效抑制积碳的原

因(答出两条即可).

第10页,共27页

T)使用复合催化剂,可显著提高二氧化碳的转化率,实现碳氢分离,并得

到富含co的产物,催化机理如图3所示.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F-(九循环的原理.

第11页,共27页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该电解制氢过程是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该电解制氢过程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故A错误;

B.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之间互称为同位素,和八。均为分子不互为同位素,故B错

误;

C.化石能源燃烧产生大量溶于水使海水酸化,而氢能源是清洁能源,燃烧产物为水无污染,

因此氢能源代替化石能源可缓解海水酸化,故C正确;

D.为增强导电性,实验室电解水可加入少量NaOH溶液而不是稀盐酸,否则电解的是HCI而不

是水,故D错误;

故选:C。

A.该电解制氢过程是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B.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之间互称为同位素;

C.化石能源燃烧产生大量溶于水使海水酸化,而氢能源是清洁能源,燃烧产物为水;

D.为增强导电性,实验室电解水可加入少量NaOH溶液而不是稀盐酸。

本题是物质结构的综合考题,涉及同素异形体、原子结构等知识,需要学生具有扎实的基本功,

题目难度不大。

2.【答案】C

【解析】解:.1.氨气中氮元素采用杂化,三角锥形,键角约为11)7,硝酸根中氮的价层电子

对数=3+#5+1-2x3)-3,采用杂化,平面三角形,键角为120,故-的键角小于

的键角,故A错误;

B.等电子体理论认为与分子具有相似的结构,则其空间构型是直线型,.V、0原子采取

sp杂化,生成两个“键,两个三中心四电子万键),为极性分子,故B错误;

C.反应I中钠和氨气是还原剂,一氧化二氮是氧化剂,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元素守恒可配平多组

系数,故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可能为3:5,故C正确;

D.反应I中钠并不是唯一的还原剂,同时氨气也是还原剂,故每消耗23g即Imol钠,共转移电

子不是lmol,故D错误;

故选:Co

A.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进行判断;

B.等电子体理论认为与「3』分子具有相似的结构,为极性分子;

C.反应I中钠和氨气是还原剂,一氧化二氮是氧化剂,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元素守恒可配平多组

第12页,共27页

系数;

D.反应I中钠并不是唯一的还原剂,同时氨气也是还原剂。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考常见题型,把握反应中物质的性质及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

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3.【答案】A

【解析】解:.1.简单离子的层数越多,质子数越小半径越大,所以S」>()'>F>b,故

A错误;

B.电负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越强,>〃.S,故B正

确;

Cjr-2//>O1//F-()2,常温下A单质可以置换出。」单质,故C错误;

D.O.,分子看成一个。原子是中心原子,其他2个0原子为配原子,可以看成三原子分子,(入

的价电子对数2.((>2x2)x'3有一个孤电子对,则分子是v型结构,I匚是(力分子,

臭氧的相对分子质量比的大,则沸点比(小的高,故D正确;

故选:Ao

X、Y、Z、W、M、Q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X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

的一半,X为Li;通过结构可知Q有2个单键2个双键,故Q为S;W和Q同主族,W为0;Y

连接4个单键,丫为C,Z为N,M为F。

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性质,元素的推断等,属于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等,题目难度不大。

4【答案】D

【解析】解:.1.黑磷中P与P之间存在非极性共价键,层与层之间存在范德华力,故A正确;

B.黑磷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远大于白磷,范德华力较大,则黑磷的熔点高于白磷,故B正确;

C.黑磷结构中连接为空间立体结构,故P原子杂化方式为故C正确;

D.第三周期中Ar与CI的第一电离能都大于P,故D错误;

故选:D。

A.黑磷中P与P之间存在非极性共价键,层与层之间存在范德华力;

B.黑磷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远大于白磷;

C.黑磷结构中连接为空间立体结构,据此判断杂化方式;

D.第三周期中Ar与Q的第一电离能都大于P的第一电离能。

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化学键、晶胞以及离子的空间构型的判断,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

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相关知识的积累,难度不大。

第13页,共27页

5.【答案】B

【解析】解:.工对比②③结构可知,③多出一个碳碳双键,且少了一个I和邻位碳上的H,故发

生的为消去反应,故A正确;

B.②中与苯环相连的碳原子为饱和碳,与其所连的碳原子四个原子一定不共平面,③中与苯环相

连的碳原子为不饱和碳,与其所连的碳原子四个原子一定共平面且可与苯环在同一平面,故②③

中最多处于同一平面的碳原子数不同,故B错误;

C.有多少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就有多少种一氯代物,⑤中苯环上有6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

子,故其一氯代物有6种,故C正确;

D.苯环上酚羟基的邻对位容易被浓溪水取代,④中酚羟基邻对位均可被取代,Imol④最多可消耗

3moi漠单质,故D正确:

故选:B。

A,对比②③结构可知,③多出一个碳碳双键,且少了一个I和邻位碳上的H;

B.②中与苯环相连的碳原子为饱和碳,与其所连的碳原子四个原子一定不共平面,③中与苯环相

连的碳原子为不饱和碳,与其所连的碳原子四个原子一定共平面且可与苯环在同一平面;

C.⑤中苯环上有6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D.苯环上酚羟基的邻对位容易被浓溟水取代。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熟练掌握官能团的结构、性质与转化,注意利用等效氢判断一元

取代产物数目,题目侧重考查学生分析能力、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6.【答案】C

【解析】解:.1.①灼烧干海带需用用土另而不是蒸发皿,故A错误;

B.实验结束后烧瓶中的残留物还含有浓硫酸,因此检验铜与浓硫酸反应的氧化产物时,应将残留

物沿烧杯壁倒入水中,以免引起液体飞溅,故B错误;

C.③用CC/,萃取碘水中的碘单质,倒转分液漏斗用力振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最后关闭活

塞,把分液漏斗放正,故C正确;

D.④配制溶液定容后,应反复上下颠倒,摇匀,而不是摇动容量瓶,故D错误;

故选:C。

A.①灼烧干海带需用用土担

B.实验结束后烧瓶中的残留物还含有浓硫酸,不能直接加水;

C.③用(C7,萃取碘水中的碘单质,倒转分液漏斗用力振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

D.④配制溶液定容后,应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物质的制备、实验装置的作用、

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第14页,共27页

7【答案】A

【解析】解:.I.官能团决定有机物的性质,向丙烯酸乙酯和八氟基丙烯酸乙酯中滴入水,前者

无明显现象,后者快速固化,因为鼠基的作用使得双键活性增强,故其更易发生加聚反应,故A

正确;

B.向酸性/〈.,/〃(入溶液中滴入力溶液,紫红色溶液变浅并伴有黄绿色气体产生,可以证明

A氧化性大于n2,无法证明a?>FJ",故B错误;

C.将脱脂棉放入试管中,滴入。川;硫酸捣成糊状,30s后用NaOH溶液调至碱性,加入新制

(悬浊液,需加热,若已经水解则可观察到砖红色沉淀产生,故C错误;

D.向和混合溶液中加入浓硫酸,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溶液中出现淡黄色沉淀,

可能是浓硫酸氧化故D错误;

故选:A。

A.官能团决定有机物的性质;

B.向酸性溶液中滴入溶液,紫红色溶液变浅并伴有黄绿色气体产生,可以证明

/氧化性大于(;

C.将脱脂棉放入试管中,滴入,股;硫酸捣成糊状,30s后用NaOH溶液调至碱性,加入新制

灯悬浊液,需加热;

D.向5(人和X„,S混合溶液中加入浓硫酸,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反应与现象、难溶电解质为解答

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8.【答案】D

【解析】解:4根据该物质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式为故A正确;

B.该物质中含有手性碳原子如图所示:,该分子为手性分子,存在对映异

构体,故B正确;

C.该分子中含有一个竣基和一个酰胺基,lmol该物质可与2moiNaOH反应,故C正确;

D,与苯环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上有氢原子可使高镐酸钾褪色,则该物质能被酸性高锌酸钾氧化从而

使其褪色,故D错误;

故选:D。

A.根据该物质的结构简式可得分子式;

B.存在手性碳的原子为手性分子;

C.该分子中含有一个竣基和一个酰胺基;

D.该物质与苯环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上有氢原子,则该物质能被酸性高锌酸钾氧化从而使其褪色。

第15页,共27页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熟练掌握官能团的结构、性质与转化,题目侧重考查学生分析能

力、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9.【答案】C

【解析】解:.1.苯与液澳反应后剩余铁粉,不溶于苯,过滤可除去未反应的铁粉,故A正确;

8.\"〃,'(九可与。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使用饱和.V“〃S(A溶液可除去剩余的浪单质,故B

正确;

C.应加入固体干燥剂后蒸镭,不可用浓硫酸干燥剂,以防蒸储过程发生副反应,故C错误;

D.经过过滤、水洗、干燥后苯和澳苯的混合物,蒸储分离苯和澳苯,故D正确;

故选:Co

A.苯与液漠反应后剩余铁粉,不溶于苯;

可与小」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C.水洗后须加入固体干燥剂外(九后蒸储,不可用浓硫酸干燥剂;

D.经过过滤、水洗、干燥后得到的是苯和漠苯的混合物。

本题考查物质的制备,侧重考查学生物质之间反应和分离提纯知识的掌握情况,试题难度中等。

10.【答案】C

【解析】解:.1.该漠丁烷与乙醇反应的总反应为

,(‘〃,仆小•・('〃」('〃。〃^{CH^OCH^Hi+HBr,此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故A正确;

B.r///'/;/',('〃4'〃"〃中C原子的杂化方式为、”杂化,<11.碳原子杂化方式为

杂化,杂化方式不同,故B正确;

C.反应物为(('〃•与「〃('〃"〃,加入C〃-O.Va,对反应物浓度与反应过程中的过渡态

无任何影响,故不能影响反应速率,故C错误;

D.反应的决速步是由反应的慢反应决定,正反应的决速步由第一步反应决定,逆反应的决速步由

第二步反应决定,该过程正逆反应的决速步骤不同,故D正确;

故选:Co

A.根据取代反应的特征进行判断;

BJ〃〃/中C原子的杂化方式为卬।杂化,,碳原子杂化方式为

杂化;

C.反应物为(('〃山「。,•与「〃式,加入「一”。.%,对反应物浓度与反应过程中的过渡态

无任何影响;

D.正逆反应的决速步骤由反应速率慢的步骤决定。

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过程分析判断、物质性质的理解应用等,掌握反应过程中的原理是解题关键,

第16页,共27页

题目难度中等。

1L【答案】AC

【解析】解:.1.由毛细管通入.工,使磷酸溶液受热均匀,可防止暴沸,气体流通可加速水逸出,

故A正确;

B.丙处为冷凝装置,不需要回流,应连接直形冷凝管,不能使用球形冷凝管,故B错误;

C.磷酸分子中含有三个羟基,可与水分子形成氢键,故磷酸易吸潮,故C正确

D.连接减压装置的目的是降低水的沸点防止温度过高生成焦磷酸,故D错误:

故选:AC。

A.由毛细管通入、一,使磷酸溶液受热均匀;

B.丙处应连接直形冷凝管;

C.磷酸分子中含有三个羟基,可与水分子形成氢键

D.减压装置的目的是降低水的沸点。

本题考查物质的制备,侧重考查学生物质之间反应的掌握情况,试题难度中等。

12.【答案】CD

一定条件

【解析】解:”.粗八5中的VOC"与AI发生反应,31,0a.i+闻==3VOC12+A1C13,

故A正确:

B.riCh、SifZ、可可通过蒸储的方法分离TiCh,故B正确;

C.“除钥和除“硅、铝”的顺序不可以交换,会导致/<力中含有,《心,故C错误;

D.Na为活泼金属,可与水发剧烈反应,故D错误;

故选:CD。

,。2、口九、S0、⑷2a可与C、(4反应生成生成TiCh、VOCh,刖八4a3、

CO、等,尾气处理掉CO、CO.,得到粗九(7中的I与Al发生反应,经过除硅、铝,

得到纯人(力。

本题考查物质的制备,侧重考查学生物质之间反应的掌握情况,试题难度中等。

13.【答案】C

【解析】解:4由分析可知,a为阳极,连接电源正极,故A正确;

B.双极膜释放出氢离子向阴极移动和反应生成,生成.",,");,的反应为

-127/,1/以左+6〃。,故B正确;

C.电解一段时间后,b极附近生成的氢氧根离子和左侧迁移过来的钱根离子生成一水合氨,氨水

的浓度变大,故C错误;

第17页,共27页

D.阴离子向阳极迁移,双极膜附近的(〃/移向左侧,故D正确;

故选:Co

由图可知,b为阴极,水放电生成氢气和氢氧根离子,则a为阳极,水放电生成氧气和氢离子:

双极膜释放出氢离子向阴极移动和“八;反应生成。

本题考查电解池,侧重考查学生双极膜型电解池的掌握情况,试题难度中等。

14.【答案】B

【解析】解:.1.能形成分子间氢键的氢化物中,形成的氢键个数越多,其熔沸点越高,八能

形成分子间氢键个数大于所以沸点:.,/九>.¥〃」,故A正确;

B.Cuf.V//,,);和氧气反应过程中,Cu元素化合价由,1价变为2价,0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

2价,氧气得电子和水反应生成氢氧根离子,所以溶液的pH增大,故B错误;

C.转化中当有1〃血参与反应时,转移电子物质的量L〃“x2x[U21,〃〃,根据

转移电子相等得需要消耗(人的物质的量Imol,故C正确;

D.由图可知,加入NaQO时发生的反应为

\〃门;♦2(1()+2OH--()11\..'IX.Ih।-2('l.21h(),故D正确;

故选:Bo

A.能形成分子间氢键的氢化物中,形成的氢键个数越多,其熔沸点越高;

B.ru(.\7/t);和氧气反应过程中,Cu元素化合价由•1价变为,2价,O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

2价,氧气得电子和水反应生成氢氧根离子;

C.根据转移电子守恒计算消耗氧气的量;

D.依据转化关系图和原子守恒分析。

本题考查原电池原理、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计算等知识点,为高频考点,结合电解质溶液

书写电极反应式,题目难度中等。

15.【答案】AC

【解析】解:溶液中电荷守恒关系为

)+2c(CO;)tr(//CO;)-c(jVH;)+<-(//),物料守恒关系为

=w.v〃;)一“\〃「/〃)),则

c(Offi-.XII+,Uiro■..,,//),故A正确;

B.由上述分析可知,曲线M表示的分布分数随pH变化,右侧虚线曲线表示.〃Q的

分布分数随pH变化,故B错误;

C.由上述分析可知,〃的AZ-坐巽xIO—,〃乂'3的

第18页,共27页

图中pH=8.3时I,此时

C(HCO3)

A;1-A.<-H)-(111^1)2,则〃_/'。|的A;JKI10\故C正确;

D.由图可知,〃〃=93时「(.V〃「/〃力W.V〃1I,此时.V〃「〃0的电离平衡常数

"匕x)<(()"-)=IL”'一口17,体系中

心H\•H/J)

<•(XHHl,,\'//.,H,O)o.l-'华町)y、,则

Aft

……<>.!1057

D

“,।)=Kh+c(OH-)=lO-^'+cfOH-)'故错误;

故选:AC,

向、〃J〃XA溶液中滴加适量的盐酸时发生的反应为〃「(A-/r“I、";,溶液中「(〃(’",j

降低、增大:滴加适量的NaOH溶液时(〃/抑制〃「(九的水解,而后发生的反应为

HCO,\on('()]♦〃“、.¥〃;+OH-=N〃y,则溶液中d)先增大后减

小,「(.、.〃;)减小、"")和,”.V〃:〃0I均增大,则图中左侧为含碳微粒的分布分数5与pH

关系,右侧为含氮微粒的分布分数6与pH关系,并且,*.V〃i)越大,溶液pH越小,〃/力

越大,溶液pH越大,所以图中曲线M表示\/〃的分布分数随pH变化,”/6.:,时

eilhCO,)「,〃SJ,此时〃C(A的人=•,〃।,")=IO'」,〃(,(九的

代〃2c⑷1

!\'m•、…〃I,图中2日=8.3时,(〃,(力.:<-()-,I,此时

c(HCO^)

A.rA.J(H+)(MT*4/得到〃,Q的八%=KT"“,据此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混合溶液定性判断、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侧重考查图象分析判断及计算能力,明确曲

线上微粒成分及性质、电离平衡常数计算是解本题关键,注意掌握溶液中守恒关系的应用,题目

难度中等。

16.【答案】田王国王田BD用KSCN检验F户时,SL.V会与。〃竞争结合入»直

线形D2(0.75.0.25,0.25)等a

,3d

【解析】解:⑴F「u价电子为:“,轨道表示式为田王由王田,

故答案为:|t|f|3;d|山|;

基态铁原子价电子为基态「,」.价电子为:基态,价电子为:“尸,因此处于激

发态的为:WLlJ、:,/」/,为3d轨道电子跃迁到4s轨道,

第19页,共27页

故选:BD;

,3)①由图可知与都能与铁形成配位键,碱性状态下含有大量的()〃,阻碍.5('、

与铁的配合,

故答案为:用KSCN检验F”时,SCV会与。〃竞争结合;

②中中心原子为C,杂化方式为sp杂化,无孤电子对,故离子的空间结构为直线形,

故答案为:直线形:

③邻二氮菲中氮原子成一个双键,杂化方式为杂化,因此孤电子对占据“广杂化轨道,

故答案为:D;

T)①由图可知「人位于顶点、面心和四个四面体空隙,根据均摊法可得个数为

KxJ+(ix;*.IK,每个铜原子由两个四面体共用,因此铜原子个数为8x।x:饰,Mg

原子位于四个四面体空隙和八面体空隙中,八面体空隙有12x:•I1个,因此Mg原子共有8

个,由此可知化学式为AA/Cu」,即/2,

故答案为:2;

②由图可知,A原子位于左前上四面体空隙,C原子位于右前下四面体空隙,因此二者y坐标相

同,X、z坐标相加为1,即C坐标为他75.0.25),

故答案为:(().75/)25.0.25);

③由图可知,AB原子之间的距离为面对角线的一半,晶胞参数为anm,则AB之间的距离为

------a,

2

故答案为:--no

2

价电子为:w’‘,据此写出轨道表示式;

壮)基态铁原子价电子为:力基态「”价电子为&F,基态R',价电子为:

,:3)①由图可知(〃/与都能与铁形成配位键:

②SC'.V中中心原子为C,杂化方式为sp杂化;

③邻二氮菲中氮原子成一个双键,杂化方式为杂化;

♦I)①由图可知位于顶点、面心和四个四面体空隙,根据均摊法可得个数为

HXJ>«iX*.I8,每个铜原子由两个四面体共用,因此铜原子个数为NXIX116,Mg

oLL

原子位于四个四面体空隙和八面体空隙中,八面体空隙有12X'-I1个,因此Mg原子共有8

个;

②由图可知,A原子位于左前上四面体空隙,C原子位于右前下四面体空隙,因此二者y坐标相

同,x、z坐标相加为1;

第20页,共27页

③由图可知,AB原子之间的距离为面对角线的一半。

本题物质结构知识,涉及晶胞计算,VSEPR理论,杂化轨道理论,晶体类型判断等知识点,侧重

考查分析、计算能力,题目难度中等。

17.【答案】增大硫酸浓度或加热SiO2C/++&S

-//.sin+2r.-〃一s将/」氧化为「产,加入(〃我的作用为调节溶

eVM

液的pH除去「J•和.W.4.70.029

m

【解析】解")为提高酸溶中镇的浸出率,可采取的措施为增大硫酸浓度或加热。根据分析可知,

滤渣1为S")」,

故答案为:增大硫酸浓度或加热:

2滤液1中能与反应的物质有「小•、(•“一,离子方程式为+n2S=r“si+2〃.、

2F<1•ILS2HiSif2F(-,

故答案为:(,<>-'+HtS-CuSI'111.X」-%S=2H++Sl+2F-:

(3)氧化除杂中加入〃MZi将FJ氧化为FJ,加入.\,((〃八」的作用为调节溶液的pH除去

F「和4'和从表中可知,川“完全沉淀的pH为1.7,同时又不能使\产沉淀,因此pH应

调节为1.7〜6之间,

故答案为:将FJ-氧化为为产,加入的作用为调节溶液的pH除去FJ和川”;

1.7;

川设加入的的浓度为xmol,混合前两溶液的体积均为aL,且反应后.T/歹浓度为

1。7.,则反应掉的V/的物质的量约为他伍功”〃〃,根据离子方程式

V产+2F-M<)F.I,参与反应的F-物质的量为。.伍取〃〃",则剩余物质的量为

008

<2r«则混合后溶液中浓度为回二。-%“,//一丝半与“必/一,根

据从“UM产>«尸)2=6.25x10",则dM广)=—y代入数据得

,_6.25x10-9_ftn(w

8

-L2x-0.0082,则\md/A=0.025〃“,/1,解得/(>.029rno//L,

(2)2

故答案为:(M)29;

⑸已知消耗EDTA的物质的量为clx1()Sno/,根据方程式一〃/工NiY2+2"+可

知,消耗的N产物质的量为Wxltr%10t则mg样品中含有*10-W,该

〜LA,xxMqhnol-r\M..

样品的纯度为---------------------->1(阳丫——,•,

mgm

故答案为:’4。

m

第21页,共27页

红土银矿中加入水和硫酸,二氧化硅不能与酸反应,故滤渣1为、"()一,其余物质转化为相应的金

属离子,往滤液1中加入〃2,Cir与S?反应生成CuS,滤渣2为CuS,滤液2中加入双氧

水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再加入、,(。日)2调节pH促使F产、」1尸转化为「,(。”吏和

.3。〃口沉淀,滤渣3为和⑷(。耳)3,滤液3中加入生成滤渣4为1/,浜沉淀,

滤液4中加入萃取剂R萃取溶液中的Z〃」,水相中主要含有硫酸银,最后经过蒸发浓缩、冷却

结晶得到硫酸锲晶体。

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实验,为高频考点,把握流程中发生的反应、混合物分离提纯、氧化还

原反应规律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题干“已知”信息的应用,题目难

度中等。

18.【答案】酸键和默基+2C7/V次

第22页,共27页

—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