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023年北京重点校初二(上)期末历史试卷汇编: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_第1页
2021年-2023年北京重点校初二(上)期末历史试卷汇编: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_第2页
2021年-2023年北京重点校初二(上)期末历史试卷汇编: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_第3页
2021年-2023年北京重点校初二(上)期末历史试卷汇编: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_第4页
2021年-2023年北京重点校初二(上)期末历史试卷汇编: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1-2023北京重点校初二(上)期末历史汇编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一、选择题1.(2023秋·北京东城·八年级统考期末)1895年签订的将中国领土台湾割让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马关条约》2.(2023秋·北京西城·八年级统考期末)下图是近代中国某次战争形势图,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西征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2023秋·北京怀柔·八年级统考期末)某同学梳理了近代一场战争的过程:平壤战役——黄海海战——辽东半岛战役——威海卫战役。这场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护国战争 D.北伐战争4.(2023秋·北京东城·八年级北京二中校考期末)以下示意图从某个角度反映了中国近代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其中①处应为A.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B.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C.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5.(2023秋·北京东城·八年级北京二中校考期末)有学者研究认为,甲午战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甲午战后则变为“投资+特权”。下列各项对此变化的理解,正确的是甲午战后()A.列强由商品输出转为资本输出B.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C.列强占领的港口和城市增加D.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迅速崛起6.(2023秋·北京东城·八年级北京二中校考期末)在某次战争之后,列强欣喜若狂,声称“第二次发现了中国”。英国一家报纸评论道:“中国为东方一团大物,势已动摇……今欧洲之人,虽田夫野老,无不以瓜分中国为言者。”这次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7.(2023秋·北京密云·八年级统考期末)下图是著名历史时事漫画《时局图》,该漫画反映的是A.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B.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C.八国联军在天津大沽口登陆D.巴黎和会拒绝归还中国山东主权8.(2022秋·北京门头沟·八年级统考期末)下图是著名历史时事漫画《时局图》,该漫画反映的是(

)A.八国联军在天津大沽口登陆 B.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C.巴黎和会拒绝归还中国山东主权 D.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9.(2022秋·北京海淀·八年级统考期末)1899年,日本驻华公使照会总理衙门,要求清政府不得将福建割让或租借给其他国家。在日本的威逼下,清政府妥协屈服并发表声明:“福建省内及沿海一带均属中国要地,(除日本外)无论何国,中国断不让与或租给。”这一声明发表的背景是(

)A.太平天国控制长江沿岸城镇 B.中国被迫五口通商C.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D.武昌城内新军起义10.(2022秋·北京朝阳·八年级统考期末)以下表格反映出近代西方列强(

)1842年《南京条约》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东南沿海)五处为通商口岸1858年《天津条约》增开汉口、南京(长江中下游地区)等十处为通商口岸1895年《马关条约》开放沙市、重庆(长江上游地区)、苏州,杭州为商埠A.侵略势力不断深人中国腹地 B.不断割占中国领土C.逐渐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勒索中国大量赔款11.(2022秋·北京丰台·八年级统考期末)在1894年的黄海海战中,邓世昌指挥的致远舰不幸被击沉。如图是2015年中国水下考古发现的“致远舰”的舷窗残骸。它为研究甲午中日战争的战况提供了(

)A.口述史料 B.文献史料 C.实物史料 D.档案文书12.(2022秋·北京延庆·八年级统考期末)以下示意图反映出(

)A.列强勒索的赔款数额逐渐增多B.列强割占的领土面积越来越大C.允许列强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D.列强经济侵略从沿海向内地延伸13.(2022秋·北京大兴·八年级统考期末)黄海海战结束后,光绪帝为海战中壮烈殉国的海军将领垂泪写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位海军将领是A.左宝贵 B.林则徐 C.邓世昌 D.丁汝昌14.(2022秋·北京顺义·八年级统考期末)清朝海军中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的北洋舰队在甲午海战中立下战功,却也没能摆脱灭亡的结果。直接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是A.平壤战役 B.黄海大海战 C.辽东半岛战役 D.威海卫战役15.(2022秋·北京顺义·八年级统考期末)下图漫画创作于19世纪末期,图中英文为“CHINA”。它能够反映的当时的中国A.是世界的强国 B.被列强瓜分C.与列强平等对话 D.反抗列强侵略16.(2022秋·北京大兴·八年级统考期末)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马关条约》知识卡,其中_______处应填写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A.割香港岛给英国 B.俄国割占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C.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D.允许列强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17.(2022秋·北京通州·八年级统考期末)下侧是《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在华强租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情况表。它反映了(

)国别强租租借地“势力范围”德国胶州湾租借地山东沙俄旅大租借地长城以北、新疆、东北法国广州湾租借地广东、广西、云南英国九龙租借地、威海卫租借地长江流域日本福建①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②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③中国已经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④清政府已经沦为洋人的朝廷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18.(2022秋·北京顺义·八年级统考期末)某同学搜集了以下研究材料,据此可以判断他的研究主题是英国强租威海卫法国强租广州湾沙俄强租旅顺和大连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A.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B.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D.中华民族的空前觉醒19.(2022秋·北京西城·八年级统考期末)以下示意图中①处应填(

)A.金田起义 B.洋务运动 C.黄海海战 D.公车上书20.(2022秋·北京海淀·八年级统考期末)在中国近代史上,涌现了很多抵抗外来侵略的英雄人物。下列英雄人物与英勇事迹对应正确的是①林则徐——虎门销烟

②左宗棠——收复新疆

③邓世昌——黄海海战

④左宝贵——威海卫战役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21.(2022秋·北京门头沟·八年级统考期末)某同学梳理了近代一场战争的过程:平壤战役一黄海海战一辽东半岛战役一威海卫战役,由此判断这场战争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2.(2022秋·北京石景山·八年级统考期末)这场战争,也刺激了列强的侵华野心,从而引发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这场战争”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3.(2022秋·北京门头沟·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是中国近代史上时事漫画的杰作,它将19世纪末中国面临的社会状况深刻形象地展示在人们面前。它反映了A.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B.中国领土主权完全丧失C.列强在华利益冲突消失 D.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24.(2022秋·北京门头沟·八年级统考期末)“左图右史”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图可以用来研究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5.(2022秋·北京延庆·八年级统考期末)把握关键词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主权丧失、遗患至今”“巨额赔款、口岸设厂”“列强瓜分、山河破碎”,以上三组关键词反映的是A.《尼布楚条约》的影响B.《南京条约》的签订背景C.《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D.《马关条约》的严重危害26.(2022秋·北京东城·八年级统考期末)2015年,“丹东一号”清代沉船水下考古调查项目入选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水下考古发现大量遗物,证明这艘沉船是在黄海海战中沉没的北洋水师致远舰。在这次海战中牺牲的“致远”舰管带是A.丁汝昌 B.林永升 C.邓世昌 D.左宝贵27.(2021秋·北京东城·八年级统考期末)“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下列人物在1894年黄海海战中与同舰官兵壮烈殉国的民族英雄是(

)A.陈化成 B.关天培 C.邓世昌 D.谭嗣同28.(2021秋·北京西城·八年级校考期末)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中日《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英国和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这些条款的共同目的是A.勒索战争赔款 B.控制中国海关C.打开中国市场 D.割占中国领土29.(2021秋·北京昌平·八年级统考期末)1895年,英国的讽刺杂志“PUNCH”上刊登了一副名为《“巨人”中国与“杀手”日本》的漫画,这幅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抗日战争30.(2021秋·北京延庆·八年级统考期末)据清史稿记载,光绪二十年(1894年)九月,“丁武昌率北洋兵舰与日本战于大东沟,失致远、经远、超勇、扬威四舰”,以上史料可以用来研究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参考答案1.D【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895年春,日本马关、中方李鸿章与日方伊藤博文,双方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D项正确;《南京条约》签订于1842年,排除A项;《北京条约》签订于1860年,排除B项;《天津条约》签订于1858年,排除C项。故选D项。2.C【详解】根据材料关键信息“丰岛、平壤、威海卫及时间”可以判断出这是甲午中日战争,C项正确;英国对我国发动鸦片战争,图片没有涉及,排除A项;图片没有涉及太平天国西征,排除B项;图片没有涉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排除D项。故选C项。3.B【详解】中日甲午战争经历了平壤战役、黄海海战、辽东半岛战役、威海卫战役,B项正确;AC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项。【点睛】4.B【详解】根据示意图“1842年,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1858年,增开牛庄、登州、台湾、淡水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可知,示意图是通过“开放通商口岸”的角度来看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2年,《南京条约》开放五处通商口岸位于长江以南的沿海地区,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58年,《天津条约》增开的十处通商口岸遍及整个沿海地区和长江沿岸地区,列强进一步侵犯中国主权,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1895年,《马关条约》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外国的侵略势力由沿海扩张到了内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因此,①处应为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故选B项;AC项也是《马关条约》的内容,但不符合题意,排除AC项;D项是1901年《辛丑条约》的内容,排除D项。5.A【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前,列强侵略的主要目标是打开中国大门,开放通商口岸,通过倾销工业产品、掠夺原材料的方式来侵华,即商品输出;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根据条约,日本人可以在中国开办工厂,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根据片面最惠国待遇,也可享受在中国进行投资的特权,这样,甲午战后,列强的侵华方式就由原来的商品输出转变为了资本输出。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能够区分商品输出与资本输出。6.C【详解】材料反映了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是受到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列强并没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发生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之后。故答案选C。7.B【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时局图展示的是中国领土被列强瓜分殆尽的史实,这一现象出现在甲午战中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B项符合题意;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在地图上只涉及俄国侵占我国北方领土的信息;八国联军在天津大沽口登陆不涉及割占领土的内容;巴黎和会拒绝归还中国山东主权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ACD三项均与题干不符,不符合题意;故选B。8.B【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时局图》中的各种动物分别代表不同的国家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将中国瓜分殆尽。所以,该漫画反映的是甲午战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B项正确;地图中的列强遍布全国各地,与八国联军在天津大沽口登陆无关,排除A项;山东是德国势力范围,地图不仅仅与德国有关,且巴黎和会拒绝归还中国山东主权引发了五四爱国运动,排除C项。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在美俄的支持下发动的侵略战争,与图中众多国家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9.C【详解】根据题干可知,“福建省内及沿海一带均属中国要地,(除日本外)无论何国,中国断不让与或租给。”表明福建成为日本的势力范围,体现了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的瓜分中国的狂潮,C项正确;太平天国于1864年失败,且与日本驻华公使照会总理衙门的内容无关,排除A项;中国被迫五口通商指的是1842年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中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为通商口岸,与日本提出的照会无关,排除B项;武昌城内新军起义指的是1911年的武昌起义,排除D项。故选C项。10.A【详解】根据题干材料“1842年《南京条约》,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东南沿海)五处为通商口岸”“1858年《天津条约》增开汉口、南京(长江中下游地区)等十处为通商口岸”“1895年《马关条约》开放沙市、重庆(长江上游地区)、苏州,杭州为商埠”可知,西方列强的侵略势力不断深人中国腹地,A项正确;不断割占中国领土、逐渐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勒索中国大量赔款题干材料未体现,排除BCD项。故选A项。11.C【详解】通过材料“水下考古发现的‘致远舰’的舷窗残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属于实物史料,C项正确;ABD项题干没有涉及,排除ABD项。故选C项。12.D【详解】根据示意图可知,《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都在东南沿海地区,《天津条约》中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开始延伸到长江流域,《马关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已经深入中国腹地。所以示意图反映出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从沿海向内地延伸,D项正确;ABC项在示意图中无法看到,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13.C【详解】1894年9月,清政府北洋舰队在黄海大东沟海域,遭到日本舰队袭击,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舰冲锋向前,激战中,致远舰多处中弹,邓世昌下令,开足马力,直冲敌舰,日舰躲避,同时施放鱼雷,击中致远舰,邓世昌与全舰官兵壮烈牺牲。“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纪念的是1894年在黄海海战中牺牲的海军将领邓世昌。C项正确;左宝贵在平壤战役中牺牲,排除A项;林则徐是鸦片战争中官员,排除B项;丁汝昌在威海卫战役中殉国,排除D项。故选C项。14.D【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直接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是1895年的威海卫战役,D项正确;平壤战役、黄海大海战、辽东半岛战役均发生在1894年,排除A、B、C项。故选D项。【点睛】15.B【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漫画创作于19世纪末,图中一些外国人正在切分中国。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末,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漫画反映的是当时的中国被列强瓜分,B项正确;中国当时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不可能是世界强国,也不可能与列强平等对话,排除A、C项;材料未体现中国反抗列强侵略,排除D项。故选B项。【点睛】16.C【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1895年签订中日《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C项符合题意;《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排除A项;中俄《瑷珲条约》俄国割占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排除B项;《辛丑条约》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排除D项。故选C项。【点睛】17.A【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的狂潮,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A项正确;《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已经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④清政府已经沦为洋人的朝廷,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③④与题意不符,排除BCD选项。故选A项。【点睛】18.A【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结束后,列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的狂潮。其中,英国强租威海卫,法国强租广州湾,沙俄强租旅顺和大连,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因此这位同学研究的主题是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A项正确;材料考查的是英国、法国、俄国、美国对中国瓜分,没有涉及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排除BC项;材料没有涉及中华民族的觉醒,排除D项。故选A项。【点睛】19.C【详解】根据所学,黄海海战是甲午中日战争中的一次战役,在黄海海战中,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海面展开激战,重创日舰。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壮烈牺牲。李鸿章命令舰队躲进威海卫军港,日军趁机夺取了制海权。C项正确;A项与太平天国运动有关,排除A项;洋务运动兴起于19世纪60年代,排除B项;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排除D项。故选C项。【点睛】20.A【详解】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林则徐在鸦片战争前夕进行虎门销烟,左宗棠于19世纪70年代收复新疆,邓世昌在甲午中日战争的黄海海战中为国捐躯,①②③正确;左宝贵于甲午中日战争的平壤战役中为国捐躯,④错误。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21.C【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战争包括平壤战役一黄海海战一辽东半岛战役一威海卫战役,故选C;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与平壤战役无关,排除A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发生在京津地区,与平壤战役无关,排除D。【点睛】22.C【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94年到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刺激了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野心。选项C符合题意;ABD项战争的影响与题意不符。故选C。23.A【详解】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时局图》是中国近代时事漫画的杰作。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清政府同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在《马关条约》的刺激下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19世纪末中国面临的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的严重危机,A符合题意;中国领土主权完全丧失与史实不符,B排除;列强在华利益冲突消失表述与史实不符,C排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是在鸦片战争后,D排除。故选择A。24.C【详解】依据题干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的图片作战双方是日和清,地点是黄海大东沟,由此可知是甲午中日战争,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学生善于观察图片的内容,通过国家和地点确定为甲午中日战争,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和分析图片的能力。25.D【详解】依据题干关键词“主权丧失、遗患至今、巨额赔款、口岸设厂、列强瓜分、山河破碎”可知,此内容与《马关条约》有关。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规定割台湾及附属岛屿给日本,引起三国干涉还辽;规定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使外国投资设厂“合法化”,不仅能榨取更多的利润,更为严重的是沉重打击了中国的民族工业;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使列强在中国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故D符合题意;《尼布楚条约》的影响、《南京条约》的签订背景、《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与题干无关,故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26.C【详解】依据课本所学,甲午中日战争的黄海大战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领全舰官兵英勇抗敌,在舰艇受重创的情况下,他下令开足马力向日舰吉野号冲过去,日舰慌忙躲避,同时放炮,击沉致远舰,邓世昌与二百余名战士壮烈牺牲。他大无畏的爱国主义气概和为国牺牲的壮举值得后人纪念。C符合题意;丁汝昌在威海卫战役中自杀殉国,A不合题意;林永升是“经远”舰管带,在黄海大战牺牲,B不合题意;左宝贵在平壤战役中壮烈牺牲。D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不合题意,选择答案C。27.C【详解】结合所学可知,黄海海战中,民族英雄致远舰管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