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六国论》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1页
【高中语文】+《六国论》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2页
【高中语文】+《六国论》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3页
【高中语文】+《六国论》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4页
【高中语文】+《六国论》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2

论------苏洵学习目标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李世民如何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诗、古为今用之目的。战国七雄,何以演变成秦国一枝独秀,且看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导入新课北宋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积弱的王朝,经常受到辽、西夏的威胁与袭扰,北宋朝廷不敢正面抵抗,而采取妥协退让、屈辱求和的政策,逐年向契丹和西夏缴纳绢匹银两,换取暂时的安宁喘息。以贿求和,对内加重了人民负担,损伤了自己的力量;对外则不断刺激敌人的胃口,使得他们贪得无厌。这同六国的“赂秦”而亡,本质上是一样的。苏洵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举贤任能,团结一致,抵御外侮,以维护和巩固国家的安全,于是写下了这篇《六国论》。文章背景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唐宋八大家之一。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人称“老苏”。与儿子“大苏”(苏轼)、“小苏”(苏辙)并称“三苏”。

苏洵少不喜学,27岁始发奋读书,文学创作成就主要是散文。大多是针对社会现实而作,议论锋利、结构严谨、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纵横捭阖,说服力强,以气势胜,颇有战国纵横家的雄辩之风。著有《嘉祐集》。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作者简介

1.六国:除秦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国。

秦—强楚—大齐—富2、“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题目解读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第一部分引论(1)第二部分(3)论证(2)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第三部分结论(4、5)总结历史教训讽谏北宋王朝文章结构为什么有人将《六国论》比作《过秦论》的姊妹篇?《过秦论》《六国论》

“过秦”(仁义不施)

“规汉”(攻守之势异)

“论古”(魏、楚、韩、齐、燕、赵---秦)

“讽今”(宋---西夏、契丹)文本解析:第一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兵:武器利:锋利善:好弊:弊端而:连词,表因果关系亏:亏损道:道理,原因文本解析:第一段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或:不定代词,有人互:交互率:全都,一概以:因为盖: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完:形—动,保全中心论点六国破灭

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不赂者以赂者丧正反故曰:弊在赂秦也总分总文本解析:第二段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国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以:凭借取:取得则:就邑:小城镇城:大城池所得:得到的土地而:连词,表因果关系其实:它实际数量。“其”代秦之所得则:那么欲:欲望患:忧患固:本来文本解析:第二段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思:回想厥:代词,他们的先: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祖父:古今异义,祖辈和父辈暴:通“曝”以:连词,表示结果,“因而”“以至”视:看待

举:拿芥:小草然后:古今异义,这以后寝:休息,睡觉而:可是,连词,表转折关系文本解析:第二段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然则:既然这样,那么……厌:通“餍”,这里指满足奉:献,送弥、愈:更加判:确定,断定至于:由上文引出下文结果,“以致”颠覆:灭亡

宜:应当,应该以:拿,介词事:侍奉,动词得:得当,适宜分论点1小邑大城得百倍失百倍大欲大患得难献易有限无厌奉繁侵急不尽不灭赂秦力亏,破灭之道六国秦国文本解析:第三段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继:随着、跟随迁灭:灭亡与:亲附、亲近既:已经免:幸免义:坚持正义。名--动斯:这以…为:把…作为速:招致文本解析:第三段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而:连词,表并列关系再:两次却:使动用法,使……退却洎:及,等到以:因为为:成为终:坚持到底革灭:消灭殆:几乎,差不多智力:古今异义,智谋和力量诚:确实文本解析:第三段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向使:以前假如爱:吝惜,爱惜附:亲附,依附不行:古今异义,不派出去数、理:天数,命运(互文:胜负存亡的命运)当:通“倘”或:或许量:判断分论点2不赂者以赂者丧齐国燕国齐国与嬴而不助五国以荆卿为计洎牧以谗诛智力孤危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文本解析:第四段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以:用封:封赏事:侍奉礼:礼遇。名--动并力:合力势:形势为……所:被日、月:名--状,一天天,一月月以:连词,引出结果,以致为1:治理无:通“毋”,不要为2:被承上启下拒秦方略为国方略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谈古论今文本解析:第四段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夫:句首发语词势1:势力而1:却可以:可以凭借势2:形势苟:如果以:凭借下:动词,采取下策而2:表顺承故事:古今异义,旧事是:这思考问题借六国的灭亡,得出历史教训,警示当朝统治者: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图存之道重用谋臣礼贤下士六国联合为秦所灭未做教训

苏洵为什么对其他的观点视而不见,只抓住“赂秦”这一点不放?第5段:得出了什么结论?

借古讽今,讽谏北宋王朝要以古为鉴,不要对契丹和西夏屈辱求和。借古(六国破亡)讽今(在六国下)结论: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一、本文论证结构

本文论证严密,请简析本文的论证结构

第一段开头第一句话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接着切分观点为两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不赂者以赂者丧”。

接下来的第2、3段承两个分论点展开具体分析。第4段以假设指出解决之策,第五段一合,得出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的论断。最后,借古论今,讽谏北宋统治者切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论证严密,是我们学写议论文的典范。二、本文论证方法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这样论证有什么好处?①举例论证。如“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通过列举具体史实,充分论述了“盖失强援,不能独完”的道理,从而论证了“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一分论点,用铁的事实说话,使论证更有说服力。②引用论证、道理论证。如“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作者用这道理,雄辩地论证了“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这一分论点。③对比论证。如“赂者”与“不赂者”对比,秦与诸侯双方土地得失对比,赂秦之频与“一夕安寝”对比,六国与北宋对比。作者通过运用对比论证,说明北宋如果赂敌而求安,实在是下策。这样对比,孰舍孰取,非常鲜明。赂秦力亏破灭之道大欲大患固不在战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强弱胜负不战已判各爱其地不赂失援不能独完齐人与赢终继迁灭燕用荆卿始速祸焉赵诛李牧用武不终智力孤危战败而亡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胜负存亡或未易量无使从六国故事无使为积威所劫论点分论点论据反证结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六国论对比赏析一.《六国论》《阿房宫赋》二篇文章有何异同?

1.相同点对比角度

对比内容评论内容都涉及六国灭亡,秦国统一这一史实写作意图都是为了借古讽今,规劝帝王论证方法都采用了对比手法文章结构都采用了逐层推进的结构语言运用都是整散结合,都结合运用了对偶、排比、设问等修辞手法

2.不同点篇目不同点观点《六国》《阿房》希望北宋统治者不要妥协投降论证六国失败的原因在于赂秦希望唐敬宗不要为了自己的享乐而劳民伤财警诫当世统治者不要荒淫奢靡,重蹈亡秦覆辙主旨二.与苏辙的《六国论》比较异同。(答案参考)

同:都重视韩魏两国在七国纷争中的地位。

异:

①六国破灭的原因不一样。

洵认为是以地赂秦;而辙认为是六国没有远略,背盟败约,自相残杀。

②写作目的不同。

洵是为了借古讽今;而辙是就史论史。

③结构布局不同。

洵将议论的出发点置于文最后;而辙将其放在文前。中心思想本文着重论述了六国破灭的原因——“弊在赂秦”。但作者并非为论史而论史,而是以此作为立论的依据,借古讽今,批评北宋王朝对辽、西夏的军事袭扰采取以贿赂求和、苟且偷安的退让态度,讽谏北宋的统治者要以六国为鉴,不为外族“积威之所劫”,要“礼天下之奇才”,上下团结一心,抵御外来侵扰,以维护和巩固北宋王朝的统治。01.知人论世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朱德题“三苏祠”01.知人论世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

大苏苏轼老苏苏洵小苏苏辙01.知人论世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眉山(四川眉山)人,北宋散文家。《三字经》: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将父子三人合称“三苏”,列入唐宋散文八大家中。——父凭子贵?01.知人论世有一个旷达淡泊而又有趣可爱的父亲苏洵天资聪颖,颇有任侠之气,常年游荡在外。苏洵的两个哥哥苏澹、苏涣都考中了进士。18岁时,苏洵也参加过进士考试,但没有考中。父亲苏序对大儿子苏澹和二儿子苏涣管教甚严,对于小儿子苏洵却是“纵而不问”,纵其嬉游山水。苏洵的幸运他认为,苏洵才智过人,不应为科举考试中的诗赋、句读等学所束缚;况且凭他的才华,只要下决心苦读,是不愁“大究六经百家之说”的。再者,饱览名山大川,拜师访友,本身也是一种学习。旷达的苏序给了苏洵自由成长的空间,让他烂漫洒脱的天性得以自由舒展。少时游山玩水,年壮尚不知书01.知人论世有一个任劳任怨又德才兼备的妻子27岁这一年,苏洵已经结婚了8年。这八年苏洵依然不治产业,有时候一走就几年,家里完全交给了妻子程氏,包括苏轼和苏辙两人的教育。苏洵的幸运她把苏洵在外面浪荡的时候弄来的古玩、字画尽数典当,换来的钱不知投进了哪个行业,没几年,苏家竟然因此变得富甲一方。等到苏洵打算读书了,她说:读书是你自己的事,你既然不想读,我永远也不会张这嘴。今天你既然张这嘴了,我可以告诉你,家里的事你就甭再管了,全由我来照应,你就安安生生地读书吧。少时游山玩水,年壮尚不知书能干体贴的妻子给了苏洵自主发展的空间,让他有了深沉的积淀和思考01.知人论世二十七始发愤,求功名终不得苏洵母亲史氏病故,让苏洵发现生命的有限与短暂,也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除了游玩山水是否应做有意义的事情。奔丧回来的二哥苏涣,早就听闻这个弟弟喜好山水,便让他写些文章,苏洵肚中似有千言万语却不知应该怎样表达。为了帮助苏洵,苏涣心生一计,决定让苏洵重修苏氏族谱。在编写族谱的过程中,苏洵了解到了先祖们勤学奋进、施展抱负的精彩人生,不禁备受鼓舞,顿觉自己荒废时间的可耻,这才决心发愤读书。有一年端午节,程氏见苏洵一大早就待在书房,怕他饿了,便给他送了几个粽子和一碟白糖。之后她进去收碟子时,竟然发现苏洵把粽子吃完了,糖碟却丝毫未动,而苏洵的嘴边一片黑一片白,又是墨汁又是糯米粒。原来是苏洵读书读得太入神,错把墨汁当成了糖。以墨当糖01.知人论世二十七始发愤,求功名终不得然而一直到39岁,苏洵都没考上。这期间他大概参与了3次科举考试,都遗憾落榜。他烧掉了十年中为科考所作的数百篇文章,继续埋头苦学。只是,从此他不再是考生苏洵,他要为自己读书、为解决问题写作。苏洵的人生目标从之前的考科举进士,转移到了两个新的目标:通过博览群书、研读经典,成为一个真正的学者、思想家和文学家;精心培养苏轼、苏辙两个儿子。在科考之路上屡试屡败的苏洵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吃惊的决定:不考了。清楚地认识到,自己不是为考试而读书的料。不打算为科举考试浪费自己的生命决心走自己的路。01.知人论世欧阳修《苏洵墓志铭》:乃大究六经、百家之说,以考质古今治乱成败、圣贤穷达出处之际。得其粹精,涵蓄充溢,抑而不发。……由是下笔,顷刻数千言,其纵横上下,出入驰骤,必造于深微而后止。盖其禀也厚,故发之迟;志也悫,故得之精。苏洵潜心研究了儒家的六经和百家学说,考证古今太平与动乱、成功与失败的变迁,考察圣贤们遭遇的挫折和顺利之事,出仕、退隐的原因,从他们的人生经历、著作当中获得思想精华,然后一层一层积累在心中,但抑制着并不表达出来。从此文思敏捷,顷刻之间下笔千言,文章纵横驰骋,思路开阖自如,必定达到深入细微的地方才停下来。直到此时,他被科举考试所累的才华才迸发得淋漓尽致。苦读七八年,大器终晚成苏洵对待儿子也是非常的用心,经常和儿子一同作文章彼此切磋交流。父子三人常常同题作文,互相切磋。流传至今的《六国论》就是一例。苏洵说的是“弊”(六国因赂秦而亡),苏轼说的是“士”(人才),苏辙说的是“势”(天下大势)。二子的《六国论》基本上是就史论史,而苏洵则借古讽今,有更强的现实针对性。同时,他还带领二子游历名山名寺,以拓宽眼界,提升气度。由此可见苏洵教导儿子亦是不俗,他主张言传身教,相互学习,彼此讨论,教学相长。01.知人论世苏洵接触社会较多,多次进京,眼界开阔,这使得他得以更深刻地洞察时弊和朝廷内部的矛盾,提高自身的政治认识,思想也更加独到。初次科举失败后,苏洵转而闭门研读《论语》《孟子》和韩愈等人的文章,此后的科举之路依旧不顺,他便潜心著述,写下了《权书》《衡论》《几策》等著名论著,苏洵的文章以论说文数量最多,成就最高,在思想上有独立见解,很少因袭前人,在艺术风格上格调高古,雄健奔放。但同时也存在着夸大不当,强词夺理之处,学习时应辩证看待。洞察时政弊,潜心著论述01.知人论世莫道岁月晚,奋起正当时苏洵48岁时,得到了益州知州张方平的推荐,得以带领二子苏轼、苏辙在嘉祐元年(1056年)赴汴京拜谒当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苏洵献上自己的文章,受到了欧阳修的赏识,认为其可与贾谊、刘向媲美(“虽贾谊、刘向不过也”),并竭力向朝廷推荐苏洵,苏洵的文章因此受到京城士大夫争相传阅,文名大盛,一时之间汴京的学者竞相模仿苏氏所作的文章。次年,苏轼、苏辙参加科举考试,同登金榜,轰动京师,父子三人才名远扬。苏辙也在52岁那年经推荐任秘书省校书郎,走上了仕途,实现了自己跻身庙堂、兼济天下的梦想。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率:_____________

(2)思厥先祖父

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暴秦之欲无厌

厌:_____________

(4)奉之弥繁

弥:_____________

(5)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判:_____________

全都,一概指示代词,相当于“其”满足更加断定课后练习(6)此言得之

得:_____________

(7)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与:_____________

(8)始速祸焉

速:_____________

(9)洎牧以谗诛

洎:_____________

(10)胜负之数

数:_____________

适宜,正确亲附、亲近招致及,等到天数、命运2.下列句中加色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不赂者以赂者丧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B.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子孙视之不甚惜C.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D.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答案:C

解析:A项,介词,因为/介词,用;B项,结构助词,的/代词,指诸侯的土地;C项,用在动词性结构前,跟动词构成名词性结构;D项,名词,起初/副词,才。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思厥先祖父

B.子孙视之不甚惜C.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D.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答案:B

解析:A项,祖父,古义:泛指祖辈、父辈。今义:指父亲的父亲。B项,子孙,古今义都是儿子和孙子,泛指后代。C项,颠覆,古义:指灭亡。今义:指采取阴谋手段从内部推翻合法的政府。D项,其实,古义:它的实际情况。今义: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多含转折意)。4.对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判断句)B.苟以天下之大(宾语前置句)C.其势弱于秦(状语后置句)D.洎牧以谗诛(被动句)答案:B

解析:B项为定语后置句。5.下列对相关文学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洵是北宋著名散文家,与儿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著称于世,合称“三苏”,并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长于策论,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文章见解精辟,雄奇遒劲,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B.“故事”,旧日的制度;例行的事。如“奉行故事”“虚应故事”。《六国论》中“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中的“故事”即此义。C.“嘉祐”是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般由皇帝发起,汉武帝首创年号,始创年号为建元,此后形成制度。D.“思厥先祖父”中的“先”表示已死的,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如称已死的皇帝为先帝,称已死的父亲为先考或先父。答案:B

解析:B项,《六国论》中的“故事”是“旧事”的意思。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提出中心论点之后,接着提出了两个分论点:第一个分论点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第二个分论点是“不赂者以赂者丧”。B.在论证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时,作者主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