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的人类学视界课件_第1页
音乐欣赏的人类学视界课件_第2页
音乐欣赏的人类学视界课件_第3页
音乐欣赏的人类学视界课件_第4页
音乐欣赏的人类学视界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蘇民歌鑒賞

一、民歌概述民歌就是民間的歌,老百姓的歌,它產生於民間,是最大眾化的音樂形式。人們喜愛民歌,世界上無論哪個國家、地區或民族的人們都有自己的歌。民歌代表著不同民族的音樂和文化傳統,它是民族文化的精粹,集中體現了民族精神、性格、氣質、心理素質、風土人情和審美情趣等。民歌的特點1、即興性和廣泛性。

2、簡明樸實,通俗易懂。3、地方色彩濃厚。二、江蘇民歌特點及分類江蘇自古山水秀麗,人傑地靈,素有魚米之鄉的美稱,因此江蘇民歌以歡快、活潑、歌唱美好生活為主題的歌曲比較多,如:“紫竹調”“采紅菱”“拔根蘆柴花”“楊柳青”等等。南北分類由於江蘇擁有著“吳韻漢風”的文化特點,因此在民歌上分為蘇南的吳歌,蘇北的楚歌,兩者風格迥然不同。江蘇民歌也有南北之分,蘇北的“拔根蘆柴花”、蘇南的“姑蘇風光”是最具有代表性的。1、蘇南的吳歌吳歌是指江蘇南部(蘇州、無錫、常州、南京、高淳)、浙江西部包括上海在內的整個長江三角洲,吳歌多詠唱愛情生活,歷來被認為是文學藝術史上的一絕。其主要特徵是“嗲”,素有“吳儂軟語”之稱。2、蘇北的楚歌楚歌的範圍,在江蘇北部地區,處於以高郵為中心的蘇中裏下河一帶,包括寶應、興華,輻射江都、儀征、泰州、泰興等這一南邊交會處,屬於江淮地域。其主要特點是“爽”。風格粗獷、樸實、熱烈流暢,非常生動活潑。3、蘇南民歌欣賞《姑蘇風光》——是一組由碼頭調、滿江紅、六花六節調、鮮花調、湘江浪調等五首江南流行的時調聯接而成的江南民歌套曲,又稱“大九連環”。它以一句著名的民間諺語“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為基礎,發展成為一組語言樸實、結構嚴謹的上下對局式曲體的女高音獨唱歌曲,熱情歌頌了一個古老而美麗的江南名勝蘇州,一年十二月的美妙景致和風俗民情。《小九連環》:

“九連環”屬於民間小調名,流行於江浙一帶,冠以“小”字是為和“大九連環”相對而言的,用蘇州話演唱。曲調簡短輕巧,親切抒情,內容為小兒女玩耍九連環,後半段連續的打“得兒”,反映出了小兒女的歡樂心情。

《紫竹調》:是江南地區的民歌小曲、愛情小調,也是上海地方戲滬劇與滑稽戲的基本曲牌、常用曲調(滬劇《羅漢錢·燕燕做媒》中小飛蛾和燕燕的唱段)。《紫竹調》輕鬆活潑,婉轉流暢,不僅悅耳動聽,而且歌唱性強,所以一直是上海人不同時期的“流行音樂”。樂曲生動地表現了一對小兒女兩情相悅的情景,富有感染力和生活情趣。《無錫景》.flv這是一首具有一定敘事性的民歌小調,全曲生動地介紹了無錫城的歷史、風光與特產,旋律細膩秀美富有江南特色。4、蘇北民歌欣賞《拔根蘆柴花.flv》

這是一首流行在江蘇北部的江都民歌。原是當地在水田勞動中唱的歌,屬“秧田歌”:歌中運用蘆柴花、芙蓉、牡丹、玫瑰等花名作襯詞,既美化了歌曲,又顯現了純樸的鄉土氣息,隱喻著美好的愛情。《楊柳青》.flv這是揚泰地區十分流行的小調,因其中一句唱詞“楊柳葉子青兒虐”的襯句而得名,因為唱詞從這句後全是虛詞襯句。用了“崩”“松”等活潑幽默的襯詞。江蘇民歌《撒趟子撂在外》.flv

又名(一根絲線牽過河)

這是一首流傳在江蘇北部的“秧號子”(田秧山歌)。大多傳唱於插秧,耘稻等秧田勞動中。它的旋律特別優美,反映了當時農村青年對美好純潔愛情的嚮往。因為“撒趟子撂在外”的獨特藝術魅力,它在198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認為“亞洲民歌”。

歌詞:1、一根(麼)絲線牽呀(麼)牽過了河(虐哥哥),郎買個梳子姐呀姐梳了頭(虐喲依喲呵咳)。(撒趟子撂在外),一見(麼)臉兒紅了哥哥明(呀)明(個)白白,就把相(呀)思來害(虐喲依喲呵咳)。2、梳子(麼)雖小紅又(麼)紅溜溜(虐哥哥),拿起個梳子想呀想起了哥(虐喲依喲呵咳)。(撒趟子撂在外),一見(麼)臉兒紅了哥哥明(呀)明(個)白白,就把相(呀)思來害(虐喲依喲呵咳)。三、江蘇經典民歌賞析視角1、從歌詞意境賞析

2、從發音特色賞析

3、從演唱藝術賞析

1、從歌詞意境賞析

曲例:《孟薑女.flv》這是流行全國的漢族民歌體裁代表曲目之一,它屬於長篇敘事歌,又名“孟薑女哭長城”“孟薑女十二月花名”。整個唱詞共有十二段,分別唱十二個月中孟薑女的苦境悲情。千百年來,人們用歌曲傳誦這這個動人的故事,傾注著對主人公深切的同情,也藉以抒發受壓迫者內心的悲怨。2、從發音特色賞析江蘇民歌大多採用蘇州、無錫、揚州、高淳等地方言演唱。如歌曲《太湖美.flv.》——用無錫方言演唱:這是一首著名的藝術歌曲,創作於1978年,由任紅舉作詞,龍飛作曲。它描繪了太湖兩岸優美的自然風光、豐盛的物產,歌頌了黨的恩情,在它的指導下,人民辛勤勞動,使太湖兩岸連年豐收。它於2002年被定為無錫市市歌。“拔根蘆柴花.flv”

——用揚州方言演唱就發音而言,毛阿敏版《拔根蘆柴花》將大體的吳方言特徵都照顧到了。如果完全是按揚州腔來演唱,估計很多詞都不容易聽懂,也不利於將該歌曲向非吳方言區的推廣。歌詞中所有的韻腳如“來、采、柴、開、猜、栽、苔、抬、賽、腮”等,都非常接近e了。使得歌曲吳儂軟語的“韻”味得以充分體現,但又“軟”而不綿,甜而不膩。3、從演唱藝術賞析

《茉莉花》“茉莉花”作為典型的中國民歌,江南小調的經典曲目,它有許多變體。

1987年香港回歸交接儀式上,中國軍樂隊演奏的第一首樂曲就是這首江蘇民歌“茉莉花”的旋律。十八世紀末葉,曾被傳到歐洲、南美等地,並廣泛流傳。影響最大的就是義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將“茉莉花”的曲調用作歌劇《圖蘭朵》中女聲合唱的素材。欣賞不同演唱風格的《茉莉花》江蘇民歌“茉莉花.flv”(張也演唱)中國民歌的“茉莉花.flv”(宋祖英演唱)河北南皮“茉莉花.flv”合唱“茉莉花.flv”(維也納男聲合唱團)欣賞不同演唱風格的《采紅菱》《采紅菱》:它最早起源於江蘇高淳,它是高淳女子的生活寫照。黑鴨子演唱組的“采紅菱.flv”莫文蔚演唱的“采紅菱.flv”結語

我們走近民歌、傾聽民歌、學唱民歌、傳唱民歌,什麼嗓子、唱法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藝術感受力和你對音樂、對民歌發自內心的愛。我們對待民族音樂要樹立起這樣的理念: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音樂無國界。願江蘇民歌在不斷的傳唱中獲得新的生命。

課堂互動教唱

人類音樂學

音樂人類學(Ethnomusicology),又稱民族音樂學,是一種觀念、一種思維和一種思想。音樂人類學將音樂作為對象,並從這一個特殊的角度來認識人類自己以及他的社會和他創造的文化來認識和理解音樂的觀念或思想。非物質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IntanDbleheritage):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所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各個群體和團體隨著其所處環境、與自然界的相互關係和歷史條件的變化不斷使這種代代相傳的文化遺產得到創新,同時使他們自己具有一種認同感和歷史感,從而促進了文化多樣性和激發人類的創造力。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一句話,那些無形的或視覺難於把握的所謂“非物質文化遺產”,是相對於像中國的長城、故宮等這些視覺可見的人類“物質文化遺產”而提出的一個保護範圍。一、江蘇非物質文化遺產概述

1、江蘇概況2、江蘇境內文化區域劃分

3、江蘇境內文化線路二、江蘇非物質文化遺產介紹

1、吳歌2、江南絲竹

3、海州五大宮調4、蘇州玄妙觀道教音樂

5、昆曲6、蘇劇

7、揚劇8、蘇州評彈

9、揚州清劇三、昆曲及其作品賞析

1、《牡丹亭》2、《十五貫》1、江蘇概況

江蘇位於長江、淮河下遊,黃海、東海之濱北接山東,西連安徽、河南,東南與上海、浙江接壤,是長江三角洲地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地形以平原為主,主要有蘇南平原、江淮平原、黃淮平原和東部濱海平原組成。2、江蘇境內文化區域劃分吳文化,以蘇、錫、常地區為中心;金陵文化(寧鎮文化),以南京、鎮江為中心;徐淮文化(楚漢文化),指徐州、淮安、宿遷以及連雲港、鹽城的部分地區;維揚文化,以揚州及泰州為中心;蘇東海洋文化,指南通、鹽城及連雲港的海岸區域3、江蘇境內文化線路:共五條(1)南北文化交流融合線路。江蘇歷史文化中的吳文化、六朝文化的形成均得益於南北文化的碰撞融合。(2)大運河遺產內容。江蘇13個省轄市中有8個市與大運河相關,全省運河沿線文化與自然遺產豐富。(3)佛教傳播線路。主要包括佛教南傳線路及造像研究、唐代鑒真大師東渡日本傳播佛教線路研究等。省內佛教遺跡遍佈,以南京、蘇州、揚州、徐州等地最為豐富。(4)鄭和七下西洋線路。鄭和每次下西洋,都是由南京下關啟航,到蘇州太倉劉家港集結出發,經過福建長樂太平港、福建五虎門出洋,是一種文化傳播與交流的壯舉。位於南京下關的龍江寶船廠遺址、靜海寺天妃宮遺址及天妃宮碑、蘇州太倉瀏河天妃宮及《婁東劉家港天妃宮石刻通番事績碑》都是江蘇著名的歷史文化遺址。(5)清代康熙皇帝六下江南、乾隆皇帝七下江南線路。康熙、乾隆二帝下江南曾歷經數省,在江蘇,康熙南巡的遺跡就有揚州平山堂的西苑與碑刻、揚州天寧寺及寺內所藏《南巡記》碑、禦碼頭以及蘇州的虎丘等;淮安的碼頭鎮、宿遷的皂河鎮龍王廟行宮為康乾二帝多次到達或駐蹕之地;徐州尚有乾隆行宮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帝王南巡的物證。

二、江蘇音樂文化的基本類別:

1、民間歌曲2、歌舞音樂3、戲曲音樂

4、說唱音樂5、民間音樂6、宗教音樂

三、江蘇非物質文化遺產介紹1、吳歌2、江南絲竹3、海州五大宮調4、蘇州玄妙觀道教音樂5、昆曲6、蘇劇7、揚劇8、蘇州評彈9、揚州清劇1、吳歌吳歌,是文學史上對吳地民歌民謠的總稱,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吳歌是吳語方言地區民眾的口頭文學創作,發源於江蘇省東南部,蘇州地區是吳歌產生發展的中心地區。吳歌口口相傳,代代相襲,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以表現男女愛情為主。吳歌,包括"歌"和"謠"兩部分。2006年5月20日,吳歌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申報城市為江蘇省蘇州市。2、江南絲竹中國傳統器樂絲竹樂的一種,流行於江蘇南部和浙江一帶。辛亥革命以後,在上海地區得到較大的發展,相繼成立了“鈞天集”、“清平集”、“雅歌集”、“國樂研究社”等組織。經常演奏的曲目有《歡樂歌》、《雲慶》、《行街》、《四合如意》、《三六》、《慢三六》、《中花六板》、《慢六板》八首,號稱“八大名曲”。此外,《老六板》、《快六板》、《霓裳曲》、《柳青娘》、《鴿飛》、《高山》、《流水》、《疊層樓》等樂曲也較流行。江南絲竹的樂隊編制一般為7~8人,少則3~5人。欣賞:三六與新韻3、海州五大宮調海州五大宮調歷史悠久,它是指流傳在連雲港市及周邊地區的以【軟平】、【疊落】、【鸝調】、【南調】、【波揚】等為基本腔調的一種用曲牌連綴體來演唱的藝術形式。海州五大宮調藝人自稱“玩友”,坐唱,不化妝,也無表演動作。海州五大宮調源於明代的時尚小令,明代沈德符在《萬曆野荻篇》中有所記述。它的形成和流傳,與鹽業生產的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繫。海州五大宮調是我國明清俗曲的一份珍貴遺產,它的發掘保護將對明清小調研究產生積極的推進作用。1980年後,由於社會環境發生變化,五大宮調等樂曲已漸呈瀕危狀態。2006年5月20日,海州五大宮調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4、蘇州玄妙觀道教音樂以玄妙觀道教音樂為代表的蘇州道教音樂屬於正一派道樂,是與齋醮法事的演道過程是渾為一體的整體藝術。它根據法事內容的需要而演唱不同的規定樂曲,從而為醮壇營造不同的氛圍。它包括器樂和聲樂兩大部分。蘇州道教音樂歷史悠久,具有文化上的歷史見證價值。其結構的完整、對比強烈、表現力多樣豐富以及音樂語彙風格的民族性、典型性與統一性,具有高度的藝術價值。它繼承了古代"巫以歌舞降神,祝以言辭禱神"的傳統,吸取了帝王廟堂儀典音樂、祀禮音樂等成分,還受到堂名音樂、江南絲竹、昆曲、吳歌等吳地文化的薰陶,形成了獨樹一幟的風格,深受群眾歡迎,活動十分繁盛。5、昆曲昆曲,發源於14、15世紀蘇州昆山的曲唱藝術體系,揉合了唱念做表、舞蹈及武術的表演藝術。現在一般亦指代其舞臺形式昆劇。昆曲以鼓、板控制演唱節奏,以曲笛、三弦等為主要伴奏樂器,主要以中州官話為唱說語言。昆曲在200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明朝漢族音樂以戲曲音樂為主。明代人稱南戲為《傳奇》。明以後,雜劇形漸衰落,《傳奇》音樂獨主劇壇,兼收雜劇音樂,改名昆曲。2001年5月18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巴黎宣佈第一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名單,共有19個申報專案入選,其中包括中國的昆曲藝術,中國成為首次獲此殊榮的19個國家之一。

6、蘇劇蘇劇由花鼓灘簧與南詞、昆曲合流而成,流行於蘇南浙北城鄉。其前身蘇灘原名對白南詞,俗稱"打山頭",是一種圍坐清唱的曲藝形式。由於蘇劇在文學、音樂方面都與昆劇有著淵源關係,許多蘇劇藝人兼能昆劇,在昆劇衰落時期也有不少昆劇藝人改演蘇劇,所以蘇劇表演藝術因得到昆劇的滋養而逐步形成樸實、細膩、注重內心體驗的獨特風格。7、揚劇揚劇是發源於江蘇揚州,成長於上海的戲曲劇種。它以古老的"花鼓戲"和"香火戲"為基礎,又吸收了揚州清曲、民歌小調發展起來,原名“淮揚文戲”,30年代中期稱為"淮揚戲",新中國成立後,改稱揚劇,主要流行於蘇北、江南、上海和安徽部分地區。8、蘇州評彈蘇州評彈是蘇州評話和彈詞的總稱。它產生並流行於蘇州及江、浙、滬一帶,用蘇州方言演唱。評彈的歷史悠久,清乾隆時期已頗流行。最著名的藝人有王周士,他曾為乾隆皇帝演唱過。嘉慶、道光年間有陳遇乾、毛菖佩、俞秀山、陸瑞廷四大名家。鹹豐、同治年間又有馬如飛、趙湘舟、王石泉等,之後名家流派紛呈,使蘇州評彈藝術歷經200餘年至今不衰。2006年5月20日,蘇州評彈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9、揚州清曲揚州清曲是中國江蘇既古老又有影響力的曲藝之一。清代康、乾年間是其鼎盛期,曾流傳於全國許多地區。揚州清曲大部分音樂源自本地小調,再次為“傳自四方”的各地小調,其音樂具有民間性及地域特性。曲詞題材極其廣泛,曲目十分豐富。四、昆曲及其作品賞析

1、昆曲曾有“昆山腔”(簡稱“昆腔”)、“昆調”、“南曲”、“南音”、“雅部”、“昆劇”等各種不同的名稱。在著重表達戲曲聲腔時稱“昆山腔”;在表達樂曲、尤其是脫離舞臺的清唱時稱“昆曲”;在特指一種表演藝術的戲曲劇種時則稱“昆劇”。2001年5月18日,昆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首批“人類口頭遺產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並在該批19個專案中位居榜首。是我國各文化藝術門類中第一個被列入“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的文化藝術專案。2、作品賞析1)《牡丹亭·遊園驚夢》又名《還魂記》,明代湯顯祖《玉茗堂四夢》之一,也是著名的四大傳奇之一。《牡丹亭》與《南柯記》、《邯鄲記》、《紫釵記》並稱“臨川四夢”,創作於1598年。最有影響力和感染力的一部戲,我國戲曲史上的顛峰作品之一。《遊園驚夢》

昆劇傳統折子戲,

《牡丹亭》中的一折。

2)《十五貫》著名昆劇劇碼,屬於“江湖十八本”的劇碼。故事收錄於明末馮夢龍《醒世恒言》的“十五貫戲言成巧禍”,被清代劇作家朱素臣改編為傳奇《雙熊夢》,後來被多番改編為京劇、粵劇、秦腔及河洛歌仔戲的劇碼。因為昆劇《十五貫》的首次演出轟動了全國,所以重振了昆劇的地位。

國家大劇院上演昆曲經典《十五貫》2008年06月25日21:24

來源:人民網人民網北京6月25日電(記者趙婀娜)今天,兩大“國寶級”昆曲表演藝術家計鎮華、劉異龍登臺國家大劇院,上演昆曲經典劇碼《十五貫》,兩位老人分別以65歲和68歲的近古稀之齡再度演繹我國昆曲藝術近代史上的經典劇碼。據瞭解,在昆曲藝術的近代史上,《十五貫》堪稱一大轉捩點。上世紀五十年代,昆曲這一民族藝術瑰寶一度面臨失傳、乏人問津,幾成絕唱。1956年,周傳瑛、王傳淞兩位昆曲老藝人傾盡畢生心血,排演了《十五貫》,出乎意料的獲得爆炸性成功。《十五貫》由上海北上進京,兩個月間連演47場,轟動全國,使昆曲重獲新生,創造出一臺戲盤活一個劇種的神話。

據瞭解,計鎮華、劉異龍兩位老藝術家演繹《十五貫》長達五十年。他們的藝術生涯伴隨著《十五貫》的“黃金時代”開始。1960年,當時還是“昆大班”學員的計鎮華、劉異龍來到浙江昆劇團學習了這出經典劇碼。從此,《十五貫》開啟了兩位藝術家的合作歷程,這對“黃金搭檔”一“搭”便是五十餘年,“首席老生”和“第一清醜”成為觀眾對他們兩人最喜愛的稱呼。

另據瞭解,《十五貫》在昆曲藝術上還有一獨特之處,即昆曲素來以才子佳人的題材居多,小生和旦這兩個行當一直是昆曲舞臺上最為常見的,老生和醜則常常是作為串場和配角出現。然而,《十五貫》卻恰恰相反,以老生和丑角作為主角,講述了一個引人入勝、充滿趣味與智慧閃光的“偵破推理劇”。

一、“文化中的音樂”文化的概念: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生活方式,通過幾百年來人們對自然和社會的適應而逐漸形成並流傳下來。音樂文化的概念:

表示一個群體的所有音樂內容——包括觀念、活動、體制、物質的東西——和所有與音樂有關的東西。第一節:世界民族文化與世界民族音樂二、音樂與非音樂

傳統概念中音樂的特性:

(1)節奏與節拍(2)旋律(3)和聲(4)曲式三、世界民族音樂的欣賞方法當我們接觸一種異文化時,該文化對我們來說可能是完全陌生的。在社會學中,把人們對待陌生事物的態度分為兩種類型:(1)好異型;(2)惡異型。在未來頻繁的跨文化交流中,我們首先需要發展一種對“陌生”音樂文化寬容的態度和一種“海納百川”的氣度,這樣才能具備一種文化理解和與他人相處的前提。第二節、世界民族音樂的九大區劃東亞音樂文化區東南亞音樂文化區南亞音樂文化區西亞、北非音樂文化區黑人非洲音樂文化區歐洲音樂文化區北美音樂文化區拉丁美洲音樂文化區大洋洲音樂文化區第三節:世界民族音樂經典作品欣賞

一、形形色色的音樂觀念

二、千奇百怪的民族樂器

三、風格各異的民族聲樂

四、風情萬種的民族舞蹈一、形形色色的音樂觀念:1、“吹禪”與“悟道”——日本尺八音樂在日本歷史上,虛無僧以及一些武士對於尺八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他們將吹奏尺八看做為悟“道”的方法之一,在他們眼中尺八更像是一種“精神工具”而不是單純的樂器。這種通過吹奏尺八進行的精神修煉方法被稱為“吹禪”。2、與神靈的對話——印度拉格

在印度,音樂與濕婆神緊密相關,舞蹈象徵著節奏的能量與創造的本能,同時也代表著生命從生到死的流程。聽眾可以從音樂的起伏之中,得到一種類似宗教的感覺

:在音樂中,體會到內在的自我,沉浸陶醉在Nada(梵文)之中,從而瞭解真正的自我。

3、人人都是音樂家——非洲音樂非洲人生活中無處不用音樂,使得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從小便開始音樂文化的薰陶,練就出一種音樂的本能,從而可以輕鬆自然,毫不費力的演奏,使他們可以隨意結合成有趣而複雜的樂音。二、千奇百怪的民族樂器:1、東亞音樂文化圈2、東南亞音樂文化圈3、南亞音樂文化圈:4、中亞、西亞、北非音樂文化圈:5、非洲音樂文化圈:6、歐洲音樂文化圈:6、歐洲音樂文化圈:7、北美音樂文化圈:8、拉丁美洲音樂文化圈:9、大洋洲音樂文化圈:三、風格各異的民族聲樂1、奇特的“一口雙音”——蒙古的浩林呼麥:又名“浩林·潮爾”,原義指“喉嚨”,即為“喉音”,一種藉由喉嚨緊縮而唱出“雙聲”的泛音詠唱技法。“雙聲”指一個人在演唱時能同時發出兩個高低不同的聲音。2、阿爾卑斯山的回音——約德爾唱法:約德爾(yodel)唱法及其歌曲最早產生於阿爾卑斯山北麓的瑞士德語區,後來傳播到全瑞士和奧地利及德國南部。傳統阿爾卑斯地區的牧人們嘗嘗用號角和叫喊聲來呼喚他們的羊群、牛群,也用歌聲向對面山上或山谷中的朋友、情人傳達各種資訊,從而發展除了一種十分有趣而又令人驚歎的唱法。四、風情萬種的民族舞蹈1、印度舞蹈:宗廟之舞——婆羅多舞(BharathaNatyam):是印度最古老的古典舞蹈,發源於南印度的泰米爾那都邦,是印度最具代表性的古典印度舞蹈。婆羅多舞的字根來源自Bhava(情緒)Raga(音樂)Tala(節奏)Natym(動作),表明了婆羅多舞的綜合表演元素。1、印度舞蹈:卡塔克舞:

卡塔克舞是印度北部的古典舞蹈,擁有2000多年的歷史。“卡塔克”意為“講故事者”。

卡塔克舞以優雅的上身曲線運動,優美而有力的快節奏舞蹈作為特點,強調舞者情緒和感受的真實流露。卡塔克舞多變的舞步是所有古典舞中最複雜的,配上100多粒腳鈴的鏘鏘聲,顯得更加嫵媚動人。

2、日本歌舞伎:

日本以舞蹈為中心的傳統藝能形式,融合歌唱、對白、器樂和舞蹈為一體的戲劇形式。樂器主要以三味線為主,還有太鼓、鼓、大鼓、笛、尺八、鐘及其他打擊樂器等。

3、西班牙弗拉明戈:是源於西班牙安達盧西亞山區的一種綜合性藝術形式,融舞蹈、歌唱、器樂於一體。過去流行在西班牙南部,現在已擴展到西班牙的廣大地區,並正在成為整個西班牙的代表性藝術之一,被稱為“吉普賽人的血液”。4、拉丁美洲舞蹈:第四節:“跨文化意識”的培養“跨文化意識”:(1)解釋自我受其他文化影響的能力;(2)解釋其他人受他文化影響的能力;(3)向他人解釋自我文化的能力。

早期的樂器1、絃樂器(1)里拉琴(2)基薩拉2、管樂器(1)阿夫洛斯管(2)潘管聆聽上帝

中世纪音乐-----格利高裏聖詠

器樂的奇葩

巴洛克音樂---巴赫

理性的王國

古典主義音樂----貝多芬

關於音樂劇的起源,國內外說法甚多,目前似無定論。一說起源於歐洲19世紀古典輕歌劇和喜歌劇;一說是起源於美國本土的由鄉村歌曲、黑人靈歌與爵士音樂和流行音樂拼裝而成的歌舞雜耍;一說起源於19世紀末英國人創造的“音樂滑稽劇”和“音樂喜劇”。當然還有一種“綜合起源說”,認為像音樂劇這種極為複雜的文化現象,不大可能僅從單一的文化源流中生成,它必須從多種文化成分中吸取養料來構築自己的藝術血肉。因此,它的來源必然是多元化的。第二章《演藝船》啟航:音樂劇使百老匯名揚全美

《演藝船》又譯《水上舞臺》或《畫舫旋宮》,奧斯卡.小哈默斯坦編劇、作詞,羅傑姆.科恩作曲,1927年在紐約百老匯首演,取得了連演572場的佳績。此後又於1929年、1936年、1951年被三次班上銀幕。此劇通過一艘密西西比河巡迴演出的演藝船及演藝人員曲折的演藝生涯,第一次正面接觸了當時美國社會存在的種族歧視問題。科恩在此劇的音樂創作中表現出出眾的旋律天才,居中打兩歌曲寫得極為動人,例如由著名黑人男低音歌唱家保羅.羅伯遜演唱的主題歌《老人河》深沉悱惻,悽楚哀怨,至今在全球傳唱不衰。

《演藝船》的出現使美國音樂劇擺脫了早期的原生性、粗糙和鄙俗,並將它提升到成熟的境界,為此後的輝煌鼎盛開闢了道路,而成熟的基本標誌是:歌、舞、劇協調發展,思想性、藝術性、商業性齊頭並進。《演藝船》的輝煌成就和巨大影響,真正確立了百老匯作為美國音樂劇創作、生產、演出、觀賞中心的地位,把百老匯演劇事業推向新階段,因此被公認為美國音樂劇史上的第一座里程碑。

從《演藝船》到《波吉與貝絲》近十年間,是百老匯音樂劇一個重要的發展時期第三章《俄克拉荷馬》:美國文化和美國精神

《俄克拉荷馬》是由被稱為“百老匯黃金搭檔”之一的作曲家R.羅傑斯和劇作家O.小哈默斯坦(即著名的“R.andH.組合)聯手創作的劇碼。它以熱烈、奔放而又幽默的筆調表現了美國西南部俄克拉荷馬地區一群純正勤勞的拾荒者質樸而狂放的生活、勞動和愛情,故事生動曲折、妙趣橫生,充滿鄉村氣息和生活情趣。該劇在百老匯音樂劇史上有著崇高的地位,被認為自有百老匯音樂劇以來,第一部對美國的生活方式及其獨有的美國文化和美國精神作了典型概括和充分表現的劃時代佳作。

20世紀40年代的百老匯音樂劇創作,還出現了許多優秀的作品,其中具有世界影響的即有《旋轉木馬》、《吻我吧,凱特》、《南太平洋》、《雨中曲》、《一個美國人在巴黎》、《紅粉金槍》、《出水芙蓉》、《綠野仙蹤》、《百老匯的巴克利夫婦》、《相逢在聖路易》等,有的曾在我國電影院或電視中播放過。

大概就從20世紀40年代開始紐約百老匯街理所當然的成了世界音樂劇的“首都”。第四章:戰後百老匯:令世界瘋狂的五六十年代

1945年,隨著德、意、日法西斯的徹底毀滅,宣告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結束,人類社會就此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歷史時期。在20世紀50-60年代,作為音樂劇的藝術創演中心和娛樂產業中心,紐約百老匯街早已舊貌換新顏,燈紅酒綠、繁花似錦,成為對音樂劇情有獨鐘的各色人等夢寐以求、心馳神往的聖地。在這個時期,美國音樂劇佳作迭出、大師輩出,音樂劇的天空群星璀璨、光芒四射、令人眼花繚亂、應接不暇。

在20世紀50-60年代,堪稱百老匯經典的傑作確實不少,例如1951年的《國王與我》、1954年的《康康舞》、1956年的《窈窕淑女》、1957年的《西區的故事》、1959年的《音樂之聲》、1964年的《屋頂上的提琴手》和《哈羅,道莉》、1966年的《來自拉曼查的人》等。第五章躁動的時代與躁動的百老匯

當歷史進入20世紀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時,大多數美國人的心情是躁動不安的。不僅從60年代即已爆發的越南戰爭非但沒有出現結束的徵兆,美國政府違背人民意願的越南反而使自己在戰爭泥潭中越陷越深;美蘇冷戰、政治低迷、經濟滑坡、失業率上升、種族歧視等等這些社會痼疾引發出一系列的社會問題。正是在這種宏觀背景下,美國人社會心態的普遍狂躁,也在音樂劇創作中反映出來了。

這時期的作品包括有:1967年首演的《毛髮》,它以越南戰爭為背景,寫的是美國國內一批年輕嬉皮士強烈的反戰情緒以及他們對現行體制的批判;1968年首演的以一支流行樂隊的年輕小夥子不知自律而搞同性戀為題材的作品《一幫流行樂小子》;1969年首演的一部以全裸表演為一大噱頭的作品《哦,卡爾庫塔》;1971年首演的《上帝之力》,該劇用搖滾風格也語言以及玩世不恭的態度來寫耶穌基督的最後七天;1972年首演的《奶油小生》,劇情描寫了美國高中生動盪而混亂的校園生活等。

處在動盪狂躁的20世紀70年代,縱然也有《群舞演員》、《艾維塔》等傑出的作品,但似乎更像一個垂死的老人回光返照,百老匯音樂劇已經出現滑坡的徵兆。美國音樂劇就此完結了嗎?第六章衰落與崛起:倫敦向紐約叫板

進入20世紀80年代的美國百老匯業已元氣大傷,猶如一個病入膏肓的老者,已無力回天,但頑強的美國人並非未作最後的努力,許多有志者力圖挽狂瀾於即倒,並且也確實取得可觀的業績,為百老匯注入了一絲生機。例如1980年《第42街》、1981年《年度女郎》、1982年《九》、1983年《梅林》、《我的唯一》、《喬治的夜總會》、1984年《溜冰場》、《喬治花園的星期天》、1985年《大河》等。

英國人對美國人音樂劇的紅遍世界,早已欽慕已久,多年來,他們一直在臥薪嚐膽、虛心學習,悄悄地積蓄力量,虎視眈眈地等待著有朝一日能夠揮師百老匯,取美國在音樂劇王國的霸主地位而代之。英國音樂劇最值得自豪的劇碼,是1960年在倫敦首演的《奧裏弗》,在倫敦上演了2618場,1963年又揮師百老匯,居然也創下演出744場的優異成績,並且一舉奪得當年第17界托尼獎之最佳音樂、最佳指揮兩項大獎。在百老匯歷史上,將托尼獎頒給一部外國劇碼,這還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在80-90年代整整20年百老匯變成了英國音樂劇的“殖民地”,讓包括美國人在內的全世界觀眾都來為英國音樂劇發狂。人類音樂劇歷史的嶄新一頁已經開始,美國時代已成為過去,英國人馳騁天下的時代也已到來。第七章:20世紀末輝煌的二十年:英國人征服百老匯

1981年5月1日,由勞埃德.韋伯作曲的《貓》在倫敦首演。它的故事取材於艾略特的詩集,劇情描述一只老娼貓如何獲得永生升入貓天堂。《貓》的首演,轟動了倫敦,轟動了英倫三島,也轟動了歐洲大陸。此後十餘年來,《貓》在世界數十個國家和地區常演不衰,累計上演場次高達四萬餘場。這個神奇記錄,是任何百老匯劇碼均無法望其項背的。此後《悲慘世界》、《歌劇院幽靈》、《西貢小姐》相繼在紐約登陸,在音樂劇的故鄉發動連番攻擊。1992年,韋伯又推出一部名曰《日落大道》的新劇並於倫敦首演,單門票預售一項即收入900萬美元,其反應之強烈、行情之看好由此可見一般。第八章整個世界為你瘋狂

綜觀20世紀80-90年代音樂劇領域的世界大勢,似可得出如下結論:

美國音樂劇在危機中頑強苦撐,力圖挽回頹勢,重鑄往日輝煌;

英國音樂劇正是如日中天,穩居世界音樂劇產業的霸主地位;

歐洲、南美、大洋洲各國的音樂劇已處在風起雲湧之中;

亞洲和非洲的音樂劇正在積蓄力量,以期來日一擊沖天,直上九霄……

音樂劇事業恰如春風中的小草,在世界每一塊土地上昂首搖曳。西洋歌劇簡史什麼是歌劇呢?歌劇是一種由戲劇、音樂、舞蹈、建築、美術等獨立綜合而成的舞臺藝術樣式,而戲劇和音樂又是歌劇構成元素中兩個最基本、最重要的元素;劇此,人們常常把歌劇稱為“戲劇的音樂形式”或“音樂的戲劇形式”。史上第一部歌劇——1597年

1597年某個子夜時分,義大利作曲家佩裏(Peir,1561——1663)的歌劇《達芙尼》在佛羅倫斯首演,當時觀眾並不多,如今殘留的也剩下四小片段。不過《達芙尼》可是宣告了“歌劇”的時代來臨,在佩裏的筆下,音樂與戲劇有了交集,所以一般音樂學者都認同《達芙尼》是史上第一部歌劇。義大利的佛羅倫斯、羅馬、威尼斯,是這時期的三大歌劇重鎮。可以列出一長串作曲家的名字,他們創作出了許多曇花一現的歌劇,只有威尼斯樂派的蒙特威爾第是必須注意的偉大作曲家,因為他把原本比較傾向文學性質的歌劇,加入了更多的音樂素材,像他的《奧菲歐》,就糅合了牧歌風格,而且繽紛多彩的旋律已褪去以往歌劇的沉悶無聊。歌劇百匯——1650年歌劇除了在意大利蓬勃發展之外,這種新興的娛樂事業很快開始風行於歐洲各地。法國早期歌劇大將呂利(Lully,1632——1687)結合了一切音樂與戲劇的素材,把悲劇、田園劇、義大利式歌劇,還有新鮮的法國歌劇,都融合成典型的“法式”歌劇,這種“百匯”式的歌劇大拼盤,影響到未來法國大歌劇那種奢華壯麗的創作手法。在英格蘭,有一位重量級的歌劇作曲家,那便是英國第一位擁有國際名聲的泊賽爾(Purcell,1659——1695),他的創作特質就是具有硬朗清新的英國牧歌風,最傑出的歌劇正是《狄朵與艾涅亞斯》。在泊賽爾過世以後,義大利式歌劇強力入侵,整個英國樂壇彌漫著意大利風味。閹人歌手——1700年早在蒙特威爾第的歌劇中,便有閹人歌手粉墨登場,而從1650年到1750年之間,更是閹人歌手雄霸歌劇舞臺的興盛年代。如今你或許很難想像一個男人穿著綴滿羽毛珠寶的戲服,開口竟是女兒聲的怪誕情景,但卻風靡了整個歐洲樂壇。為了讓閹人歌手能夠炫耀他神乎其技的歌聲,以神話英雄為題材的義大利式“正歌劇”也達到顛峰時期。歌劇奇葩——1750年正歌劇早已變成炫耀歌手才華的產品,當中充滿了誇張離譜的劇情、矯飾造作的花腔樂段。一些真的看不過去的音樂家也開始著手進行歌劇改革,其中代表人物便是德國的格魯克(Gluck,1714——1787)。在格魯克的努力下,正歌劇開始呈現嶄新的風貌,最重要的就是從浮華回歸純樸,創作符合劇情的音樂才是格魯克創作的唯一重心,他可謂是巴羅克正歌劇的“終結者”。格魯克進行歌劇革命,莫紮特(Mozart,1756-1791)則巧妙的擔任巴洛克歌劇與古典歌劇的潤滑劑。這位音樂奇葩對歌劇倒沒有什麼偉大的使命感,不過卻以他的天才在無形中開創歌劇的偉大時代。正歌劇、喜歌劇、以及德國傳統的歌唱劇,任何口味在莫紮特的揮灑下,都成為超越時空的佳作。也就從莫紮特以後,歐洲各地開始發展擁有本土特色的歌劇作品,歌劇的黃金時期來臨。莫紮特的代表作品《魔笛》、《費加羅的婚禮》、《唐璜》、《女人心》、《後宮誘逃》美聲時期--1800年歌劇走了200年的慢慢旅程,到了19世紀才真正的開花散葉,讓我們先從此時最具票房魅力的法國歌劇說起。法國大歌劇有超級豪華的布景戲服、超級絢麗的音樂旋律、超級搶眼的戲劇效果。歌劇作曲家凱魯比尼(Cherubini,1760-1842)的《美迪亞》,梅耶比爾(Meyerbeer,1791-1864)的《非洲女郎》都是個中好手,不過時過境遷之後,如今我們看這些當時讓觀眾目瞪口呆的大歌劇,卻多半只剩下冗長無聊。最後是由柏遼茲(Berlioz,1803-1869)的《特洛伊人》宣告了法式大歌劇的終結。在歌劇發源地義大利方面,由於此時的創作還是以歌手及演唱的歌曲為重心,作曲家不管歌劇是否能警世醒人,最重要的是譜寫出讓人永難忘懷的天籟,所以三位美聲大師:羅西尼(Rossini,1792-1868)(代表作品有《塞維利亞的理髮師》《威廉退爾》)、多尼采蒂(Donizetti,1801-1835)(代表作品有《夢遊女》、《諾爾瑪》)以及貝利尼(Bellini,1801-1835)(代表作《愛的甘醇》)的眾多大作,主宰了18世紀前期的歌劇舞臺。在德國,德國人以他們固有的傳統說唱劇,在加進義大利和法國歌劇的優點,構成他們特有的“浪漫歌劇”。其中最典型也最重要的首部“德式”浪漫歌劇,就是韋伯(Weber,1786-1826)的《魔彈射手》,他以德國民間傳奇為素材,為之後的德國作曲家指引一條康莊大道,藉以抵制意大利歌劇的入侵,終於也在下半個世紀開花結果。德意雙雄-1850年19世紀後半期,雖然歌劇作曲家依舊繁若天星,但是統治歐洲樂壇的卻是兩位同年誕生的歌劇巨匠:義大利的威爾第(Verdi,1813-1901)及德國的瓦格納(Wagner,1813-1883).瓦格納將百川歸於大海,進而創造出他自己想要的“複合藝術”亦即“樂劇”的誕生。代表作品有《黎恩濟》、《漂泊的荷蘭人》、《紐倫堡的名歌手》、《羅恩格林》、《尼伯龍根的指環》、《特裏斯坦與伊索爾德》、《帕西發爾》等。相對瓦格納的創新,分庭抗爭的威爾第則是義大利傳統的發揚光大。在89年的長壽生命中,威爾第譜寫出無數令人喜愛的歌劇作品,從早期的《納布科》、中期備受愛戴的《弄臣》、《遊吟詩人》、《茶花女》,到晚期的《奧賽羅》、《法斯塔夫》,一直雄踞整個樂壇。這種影響力,直接間接的讓身為晚輩的其他義大利作曲家,發展出一種用真實的題材以及地方方言所譜寫的“寫實歌劇”。如馬斯卡尼(Mascagni,1863-1945)的《鄉村騎士》、萊翁卡瓦羅(Leoncavallo,1857-1919)的《丑角》等。義大利歌劇得等到普契尼(Puccini,1858-1924)的出現,才又再現光華。同時期值得一提的作品還包括法國作曲家托馬斯(Thomas,1811-1896)《迷娘》、古諾(Gounod,1818-1893)《浮士德》、天才作曲家比才(Bizet,1838-1875)的《卡門》,這部作品真是震古鑠今的不朽名作。薄暮時分-1950年歌劇最重要的變化,或許就是“音樂劇”(musical)的誕生,它以更符合大眾的口味來求生存。音樂劇並非固定僵硬的表現模式,它可以適時的吸收所有可用資源,消化轉變以後,成為音樂劇本身的基礎,並隨著時尚的變化,發展與社會相契合的演出形態。歌劇的邊陲國家俄國:格林卡(Glinka,1804-1857),俄國民族樂派之父,代表作品為《為沙皇獻身》,是第一部真正的俄式歌劇。柴科夫斯基的抒情歌劇《葉普根尼.奧涅金》、鮑羅丁的《伊戈爾王》、裏姆斯基科薩科夫的傳奇歌劇《薩特闊》、穆索爾斯基的《鮑裏斯.戈都諾夫》等等。捷克:斯美塔那(Smetana,1824-1884)的喜歌劇《被出賣的新嫁娘》日薄西山-1900年一路走道20世紀,特別是普契尼的最後一部歌劇《圖蘭朵》登場後,歌劇似乎走倒了盡頭,不再有廣受大眾喜愛的通俗戲碼,或許這都是普契尼太過優秀。代表作品還包括《蝴蝶夫人》、《托斯卡》、《藝術家的生涯》等。同時期的作品還包括:理查.斯特勞斯《莎樂美》、《玫瑰騎士》;德彪西《佩利亞斯與梅麗桑德》;勳伯格《露露》、《沃采克》等等。廣義的民族音樂

是指一个民族在自身历史进程中创造的全部音乐。在我国,它既包括汉族音乐,也包括少数民族音乐;既包括传统音樂(民間音樂、文人音樂、宮廷音樂、宗教音樂),也包括現代音樂(由中國作曲家接受歐洲音樂影響創作的歌曲、器樂曲、交響曲、大合唱、輕歌劇、新歌劇等各種各樣的音樂作品),也就是說,凡是由中國人創作出來的、符合中國音樂總體風格的音樂作品,都可以算做中國的民族音樂。狹義的民族音樂

指的是扎根于各民族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具有该民族固有的音乐形态特征的传统音乐。

傳統音樂,是指具有一定流傳時間的、不是當代創作的音樂。在我國,常常把清代以前即已形成的音樂劃歸為傳統音樂的範疇。如果按使用的人群為分類依據的話,那麼大致可以分為四大類:宮廷音樂;文人音樂;宗教音樂;民間音樂。鑒於此,本課程涉及的應當是廣義的民族音樂概念,也就是教科書所稱的“民族民間音樂”。

在内容上,简要介绍中国传统音乐中的民族民间音乐的分类;

民族器樂部分,重點介紹中國民族樂器的發展概況、常規民族樂隊的構成與編制、民族器樂的種類及其代表性樂曲。第一節

民族音樂的分類

中國民族音樂大致可分為五類:

民間歌曲

歌舞音樂

說唱音樂

戲曲音樂

民族器樂一、民間歌曲民間歌曲,簡稱民歌。是中國各族人民在長期勞動生活和社會生活中集體創作出來的、最能直接反映現實、被人民群眾普遍掌握、廣泛流傳的一種短小的歌唱藝術。民歌按歌唱場合和藝術特點,又可以分為勞動號子、山歌、小調和長歌。二、歌舞音樂

歌舞音樂指的是伴隨著民間舞蹈的歌唱和器樂演奏。漢族地區有龍舞、獅舞、秧歌、花鼓、跑旱船、太平鼓、竹馬燈、高蹺等。三、說唱音樂

說唱藝術是說(白)、唱(腔)、表(作)三位一體的藝術。有鼓詞、彈詞、漁鼓、琴書、牌子曲、雜曲、走唱、板誦等類別。四、戲曲音樂戲曲,是演員在舞臺上綜合運用唱、念、做、打等藝術手段,裝扮角色(劇中人物)表演故事,以情、理、藝來動人、教人、娛人的戲劇藝術。五、民族器樂中國民族器樂:是指用中國傳統樂器以獨奏、合奏形式演奏的民間傳統音樂和吸收西方作曲技法法創作的音樂作品。第二節

民族器樂

民族器樂:

是我国各民族人民用民族乐器,演奏出来的具有不同民族特色或地方风格的音乐。吹管獨奏音樂;彈撥獨奏音樂;拉弦獨奏音樂;絲竹、吹打合奏音樂;打擊、彈撥合奏音樂;民族管弦合奏音樂。周代時時候,古人就按樂器製作材料的不同分為八類:金、石、土、革、絲、木、匏、竹,稱作“八音”分類法。按照中國民族音樂的演奏方式人們習慣將樂器分為“吹、彈、拉、打”四類。民族樂器的分類:(一)吹奏樂器

我國的吹奏樂器的發音體大多為竹制或木制。根據其起振方法不同,可分為三類:

第一類,以氣流吹入吹口激起管柱振動的有:簫、笛(曲笛和梆笛)、口笛等。

第二類,氣流通過哨片吹入使管柱振動的有:

嗩呐、海笛、管子、雙管和喉管等。

第三類,氣流通過簧片引起管柱振動的有:笙、抱笙、排笙、巴烏等。吹奏樂器的介紹:1:簫

(1)簫的由來:

簫在漢魏六朝時代稱為逐(加竹頭),逐(加竹頭)是從我國西北羌族地區傳到中原地區的,最初只有四個按孔,西漢京房(西元前77年--前37年)在背面加一孔,才有了五個按孔。晉代樂工列和在西元前247年左右所吹的笛(簫),已有六個按孔,與今天的簫差不多。在唐代有一種稱為尺八的吹管樂器,形制與今天的簫相似。2:笛

(1)笛的由來:

古称横吹、横笛。原流行于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汉代传入长安,后流行于全国,为民间常用的乐器之一.3:嗩呐

嗩呐的由來:最初的嗩呐是流傳於波斯、阿拉伯一帶的樂器,就連嗩呐這個名稱,也是古代波斯諾Surnā的音譯。嗩呐大約在西元三世紀在中國出現,新疆拜城克孜爾石窟第38窟中的伎樂壁畫已有吹奏嗩呐形象。在700多年前的金、元時代,傳到中國中原地區。代表作品:《百鳥朝鳳》(任同祥)、《打棗》等。4:管子

(1)管子的由來:

管子流行於我國北方,古稱篳篥或觱篥。約於西元581-618年(隋)由西域龜茲(今新疆庫車)傳入中原。隋唐的九部樂、十部樂中篳篥都是十分重要的樂器。唐代,隨著音樂文化的東漸,他也傳入朝鮮、日本。今日本奈良正倉院中仍珍藏著唐代的篳篥。宋以後,流入民間。《陽關三疊》5:笙(1)笙的由來:笙是一件十分古老的中國樂器。作為中國古老的簧片管樂器,早在殷代甲骨文(西元前1401--前1122)中就有關於笙的記載。種類:傳統笙、高音鍵笙、中音排笙、低音笙36—42簧鍵笙《陽關照耀著塔什庫爾幹》36簧中音排笙8:巴烏

巴烏的由來:巴烏為雲南地區彝、苗、哈尼等少數民族使用的單簧吹管樂器。9、葫蘆絲葫蘆絲的由來:葫蘆絲是流行於雲南地區傣、彝、阿昌等民族的樂器。10、塤

(1)塤的由來:

塤作為吹奏樂器。至少已有七千多年歷史。塤是我國特有的閉口吹奏樂器,在世界原始藝術史中佔有重要的地位。(二)拉絃樂器

拉絃樂器:大多為兩弦,少數用四弦如:四胡、革胡、艾捷克等。拉絃樂器的特色:

拉絃樂器主要指的是胡琴類的樂器,用於獨奏、重奏、合奏與伴奏。拉絃樂器具有的歷史雖然比其它民族樂器短,但由於音色美麗,表現力豐富而深受全國各族人民的喜愛。拉絃樂器的音色多變,有的優雅、柔和;有的清楚、明亮還有的剛勁、歡快、富於歌唱性。大多數拉絃樂器的琴筒用蛇皮、蟒皮、羊皮等蒙上;少數用木板如:椰胡、板胡等。少數是扁形或扁圓形如:馬頭琴、墜胡、板胡等。

1:二胡

(1)二胡的由來:

二胡又名胡琴或南胡,由胡琴发展而成,是中国民族乐器中历史悠久,流行普遍并具有代表性的拉弦乐,明清时,随着民间音乐和地方戏曲的发展,胡琴在各种不同的音乐风格中,逐渐形成了二胡,板胡,京胡,坠胡,粤胡等拉弦乐器。五四"時期傑出的作曲家、演奏家和革新家劉天華先生,設計了新規格的二胡,固定了定弦法則,首次創作出十二首二胡獨奏曲和四十七首練習曲等作品,把處於民間狀態的二胡趨於規範化,並使之進入高等學府的課堂,開創了二胡演奏藝術發展的新階段。代表作品及演奏家:

闻名的二胡演奏家有:刘天华、華彥鈞(瞎子阿炳)、閔惠芬、宋飛、鄧建棟等。作品:《二泉映月》2:板胡

板胡,又名椰胡、秦胡、胡呼、大弦、瓢等。它是伴隨戲曲梆子腔的出現,在胡琴的基礎上產生的樂器。是梆子腔等戲曲的主要伴奏樂器.3:革胡

4:馬頭琴

(1)馬頭琴的由來:

马头琴(蒙古语称莫林胡尔)是蒙古族拉弦乐器,因琴杆上端雕有马头而得名。相传公元十二世纪已在蒙古族中流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