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数学下册第七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1页
人教版一年数学下册第七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2页
人教版一年数学下册第七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3页
人教版一年数学下册第七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4页
人教版一年数学下册第七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一年数学下册第七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第七单元找规律单元解读

一、链接课标

1.教材编排特点

基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及上一轮教材实验的结果,修订后的教材对本单元的内容进行了重

新编排,具体体现为如下几点。

(1)结的材,重“规律”含义的理解。

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很多能够带给人以美感的有规律的实物,如节日里各种美丽的彩灯

彩旗等通常都是有规律地排列的,很多装饰图案也是有规律地排列的……这些都为学生从数

学的角度去探索规律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教材在编排时对这些素材充分加以利用。同时,教

材注重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最简单的规律(颜色)引入,通过口头描述规律、圈出规律的“核

心”创造规律等方式,让学生理解规律的含义,为后面“找”规律的教学打好基础。这里需

要提出的是,一般来讲,一组实物依次不断重复地排列(至少重复出现3次),就可以称为有

规律的排列。

(2)单的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厘清了层次,降低了教学的难度。

与实验教材相比,修订后的教材编排的层次更为清晰:从理解规律的含义,再到图形和

数字排列的同一规律的认识,然后是等差数列的排列规律,最后研究数组中的规律,更方便

教师把握每个例题的教学重点。同时,例题和练习中所教学的规律也都是简单的规律,如:

有循环组的规律仅包括“A、B”“A、B、B”等简单的循环规律;寻找数组中的规律时,虽然

涉及的关系对象变为3个,但由于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内容,前面的教学中也有所渗透,教学

难度并不大。

(3)以学生己有经验为基础,由易到难编排,从发现直观而明显的规律到发现抽象而隐蔽的规

律,更体现“数学味儿”。

由于学生在生活中对“规律”已经有了许多感性认识,在“分类与整理”单元因为要选

择分类的标准,学生对于发现规律的角度(如颜色、形状等)也有所积累。本单元的编排,注

意从学生已有的基础出发,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从最简单而直

观、明显的“颜色”的角度发现规律、理解规律,到发现数组(每组3个数)中的抽象而隐蔽

的规注,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又结合了数学学科的具体教学内容,具有浓厚的数学味

道。

二、单元目标

1.教学目标

(I)通过观察、实验、测等活动,使学生发现图形或数字排列的简单规律,理解规律的含

义并能描述和表示规律,同时会根据发现的规律进行推理,确定后续图形或数字的排列方式。

(2)在发现规律、描述和表示规律以及简单应用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

数学表征能力和推理能力。

(3)使学生感受规律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初步培养学生欣赏数学规律美的意识。

三、内容分析

1.教学内容和作用

“探索规律”作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函数思想的主要体现之一,是隶属于《标准(2022)》

中“数与代数”领域的正式教学内容,在第一学段和第二学段都有要求。其中第一学段要求

学生“探索简单情境下的变化规律”,并以两个例子进行了说明,同时结合例子分析了对于

学生的具体要求。从例子及分析中可以看出,第一学段的探索规律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的

“模式化”思想,发现“规律”就是发现一个“模式”,并能运用多种方法表达“模式”的

特点。①不仅强调能够发现(识别)规律,也强调对于规律的表征、强调对规律的运用(由前一

项得到后一项)。

为了体现《标准(2022)》的理念,教材从一年级上册就开始渗透探索规律的内容,如:通过

1个1个、2个2个、5个5个地数数,让学生体验、发现并描述数数过程中的规律;通过整

理20以内加法表,让学生探索计算中的规律;在认识图形中,也渗透了最简单的图形的排列

规律。在一年级下册中的“认识图形(二)”“100以内数的认识”等单元中,也渗透了探索规

律的内容,并设置了“找规律”单元进行教学。

所谓找规律,是指根据已经观察到的、一类事物的部分对象(特例)在排列上具有的某种

特点或属性,在没有遇到任何反例的情况下,推出这类事物的排列都具有该种特点或属性。

具本来说,找规律可以从许多角度(概念)进行,如颜色、数量、大小、形状、数字关系、方

向及其他性质等。而发现规律的“核心”有助于儿童开始意识到规律。有些规律的“核心”

是重复的(如例1中的“黄旗、红旗”,例2中的“2、3”“1、3”等),而有些规律的核心则

是发展的(具体参看下例。在本单元中不涉及)。同时用图数字来表示一个模式,则有助于

学生认识哽以系的多样化,并在“数”和“形”之间建立起联系(如例2、例3)。

121123211234321123454321

基于上述认识,本单元的知识结构如下。

例1例2例3

例5例4

四、课时安排

第1课时........................简单的图形和数字变化规律

第2课时........................稍复杂的数字变化规律

第七单元第1课时简单的图形和数字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学校授课班级授课教师

1.能找到简单图形的排尹规律,学会3-掌握找规律的方法。

学习目标2.通过观察、试验、猜测、推理等活为9发现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关系。

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J噌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ɪ点发现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

难点能用语言表述找出的规律。

学生学习规律的过程也是认识不断抽象和提升的过程。特别是例2的教学,

更是突出体现了这一点。因此,教学时应让学生体会到规律的“核心”,这是认识

学情分析规律的根本,它在例1和例2的体现是一个“循环组”。教师教学时可通过“把什

么作为一组?”“一组中的第一个数(或图形)是什么?”等问题反复让学生进行体

会,形成深刻印象,进而把握规律。

教学辅助教学课件(若有教具等教师自行增加)

教学流程

情境导入

【设计意图门

设计此类型的题,是让学生首先理解什么是规律,其目的就是引导学生轻松进入本节课的新知,降

低授课坡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建立归纳的能力。

L提示:先观察,再填一填。

1I3,57I∣911113∣15j|17|

5;∣15∣∣25I3545I∣55∣I7

学习任务一:探究简单的图形变化规律

【设计意图:】

例1从学生举行联欢会的情境引入,同时明确:图中的人和物都是按规律排列的。使学生初步感受规

律。让学生发现并表述情境图中的其他排列规律,以圈出重复部分的操作活动,突出规律的“核心”,加

深学生对于规律的理解。

一、学生跟学,教师指导

1.出示课件:

上图中的人和物都是按规律排列的

小旗的规律是1面红旗1面黄旗,又1面红旗1面黄旗

2.提示:上图中的人和物都是按规律排列的,请同学们列举都有哪些。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二、学生发言,教师总结

1.预设1:小旗的规律是按▼重复排列。

cy⅜∕vvvvvvvr

2.预设2:花朵的规律是1朵,1朵•

2个Φθ

3.预设3:灯笼的规律是1个7

(W∙ΦΦ∙ΨΨ

4.预设4:男女生的规律是1名疝1名

5.总结:找图形变化的规律:按照颜色、形状等重复特点来找。

学习任务二:探究简单的数字变化规律

【设计意图:】

例2主要是结合直观的图形的变化规律来教学数字的变化规律。这里,数字的规律是拥环排列的,

并且数字表示的是相对应的那种图形的个数,所以图形的排列有什么规律。数字的排列就有相应的变化

规律。同时,也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虽然图形和数字的形式不同,但它们可以表示相同的规律。进而有助

于学生认识规律中关系的多样化,并在“数"和''形"之间建立起联系。

一、学生跟学,教师指导

L提示:先观察碗的排列规律。

21找规律,填数。

⑴亨日亨日胃日力已

2.预设:碗的排列规律是按重复排列。

3.提示:你还发现它们有什么排列规律?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二、学生发言,教师总结

1.预设:我发现,也可以直接观察数字的规律,是以2和3为一组重复排列的,所以3的后面分别填2

和3o

3.提示:找规律,填数后面该填哪两个数呢?

,¥-•-,-•卫、,y一•-•卫、,1一•-71«

23232323

4∙预设:小鸡的排列规律是按重复排列。

4.预设:直接看数字就是1、3为一组重复出现。

,;U∕':3:⅛⅛⅛⅛⅛-ω⅛⅛

1313_]____3_

5.总结:数和图形的变化规律是相对应的,图形的排列有什么变化规律,数的排列有什么变化规律。

学习任务三:达标练习,巩固成果

【设计意图:】

第1题是数列排列规律的变式练习。需要学生整体观察、思考并验证,有一定难度。

第2~5题通过选出规律相同的两行排列,使学生感受到:虽然使用的符号“形式”不同,但表达的规

律是相同的。从而巩固学生对规律的认识。

【作业设计】

L完成教材P87第1~3题;

2.完成《分层作业》。

【板书设计】

第1课时简单的图形和数字变化规律

∙m∙∙∙

1fW∙WWWΦWW

第七单元第2课时稍复杂的数字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学校授课班级授课教师

6.从相邻两数的差或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去发现数字的变化规律。

学习目标7.运用规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能用比较完整的语言叙述数字变化的规律,升3成认真观察和爱动脑筋的好习惯。

ɪ点发现数字间的规律。

难点运用所学规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例3的教学由对图形排列规律的研究逐步过渡到对等差数列的研究,相应地,学生要

学情分析经历从直观到抽象的认知过程。教师应处理好直观演示和数列分析的对应关系,避免出现

过早抽象或过度依赖直观的现象。同时应借助方法的迁移,帮助学生完成这个过渡。

教学辅助教学课件(若有教具等教师自行增加)

教学流程

情境导入

【设计意图:】

设计次类型题其目的是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善于思考和分析的能力,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作铺垫。

1.提示:看看旧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哪些新问题呢?

仓出,前注2在睁J糠3髀/轿

唯TH唯T以’介怖m髀m蹩凸曝

学习任务一:探究稍复杂的数字变化规律

【设计意图:】

例3的第一小题仍然教学数字的变化规律,只是这里的规律不再是循环排列,而是递增排

列。与例2有两点不同:一是图形由实物抽象为儿何图形;二是图形和数字的变化规律要通过计算

相邻两项数量的差来找出。

一、学生跟学,教师指导

1.提示:找规律,填数。先观察,它们之间有什么规律。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6912

二、学生发言,教师总结

1.提示:根据它们的规律,你发现接着该填什么数?

2.预设:我发现,每两个图形间,后一个比前一个多3,所以,12后面应该是15.18.21.

3.提示:这组数的排列有什么规律?

4.提示:找规律,填数。先观察,它们之间有什么规律。

5.提示:仔细观察呀!你发现什么规律了吗?

6.预设:通过观察图形和数我发现它们的数量依次少2。

7.提示:后面该填什么数?

8.总结:数字的变化规律,要从相邻两个数的差或各部分之间的运算关系中去发现。

学习任务二:找出每组数据的规律写出下组数据中的数

【设计意图:】

与前面的例题相比,例4的规律最为隐蔽,也最为复杂,学生要研究每一个完整的数组中3

个数之间的数量关系,发现了数量关系即发现了规律。本例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加、减法和数的组

成的知识。为了降低难度,教材让一些数字保持不变,以方便学生观察和思考。

一、学生跟学,教师指导

1.找规律,填数,并说一说你发现的规律。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二、学生发言,教师总结

1.预设:我发现的(1-3)组左上角花瓣上的数等于另外两片花瓣上的数的和。

2.预设:我发现第四组左上角的数是已知两个数的和。第五组右上角的数是己知两个数的差。

3.总结:数字的变化规律,要从相邻两个数的差或各部分之间的运算关系中去发现。

学习任务三:探究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设计意图:】

例5所突破。在“阅读理解”中,关键是要发现珠子的排列规律,这也是对本单元知识的直接

运用。在“分析解决”阶段,还应确定从哪一侧开始继续串珠子,既可以从右侧开始,也可以从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