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 课件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1页
第6课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 课件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2页
第6课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 课件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3页
第6课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 课件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4页
第6课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 课件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公元前公元前

2千纪2世纪2世纪3世纪6世纪1492年约16世纪18世纪19世纪中叶20世纪印欧人早期迁徙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欧洲人的殖民扩张华工出国经济全球化难民问题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了解各个历史阶段世界各地区不同规模和类型的人口迁徙,认识人口迁徙对人类文化变迁的影响,以及人口迁徙和移民社会中出现的文化认同问题。游牧世界曾三次对农耕世界发起冲击:1.公元前2千纪印欧人的迁徙;2.3-6世纪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3.14世纪蒙古人西征南掠。——吴于廑《世界历史上的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一、印欧人的迁徙及其对早期区域文化的影响1783年,英国政府派掌握28门语言的学者威廉·琼斯研究印度语言文化。他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印度梵语、希腊语、拉丁语、古英语、波斯语等语言,在语法形式等诸多方面都有系统的相似点。

他认为这些绝不是偶然的,这些语言必定衍生自同一种原始母语,他命名为“印度欧罗巴语系”,经过后世学者的补充和论证,“印欧语”、“印欧人”的概念被广泛认可。

1.何谓“印欧人”2、印欧人的迁徙概况发源地东欧平原约BC2000巴尔干半岛BC17世纪小亚细亚BC6世纪伊朗高原约BC1500恒河流域约BC2000日耳曼人约BC2000凯尔特人赫梯人波斯人希腊人雅利安人凯尔特人

【思考1】印欧人有几条迁徙路线?与当地人融合后成什么新族群?一、印欧人的迁徙及其对早期区域文化的影响【问题探究】根据所学,分析印欧人迁徙的特征。①时间:持续时间长,延续数百年甚至上千年。②空间:区域广泛,以南迁为主;③方式:武力征服或与被征服者融合;④影响:形成多种新族群,对早起区域文化发展影响深远;——《纲要》(下)p4——《选必》三p34对比两幅图,赫梯人在哪些方面改良了战车?赫梯人既不是马车的创造者也不是铁器的发明人,这两种技术最初都源自美索不达米亚,但是他们对已有技术不断创新和提高,使之迅速被其他民族所接受。特别是在公元前1200年帝国崩溃后,赫梯工匠向四处移民,把这种技术传遍了整个欧亚大陆。——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第5版),北京大学出版社,第65页。文明互鉴印欧人为什么能迁徙这么远?3.印欧人迁徙的原因【思考2】结合材料,分析印欧人迁徙的原因一、印欧人的迁徙及其对早期区域文化的影响宋元明末战国秦汉明中魏晋3.印欧人迁徙的原因【思考2】结合材料,分析印欧人迁徙的原因因为在公元前三千纪末以前就形成文明的地区中,小亚细亚离亚欧大平原最近,而公元前三千纪后半期正是公认的印欧语系各民族开始移民的时期。看来吸引他们的东西乃是毗邻的文明所具有的富庶,这种富庶使该地区很容易招致蛮族的劫掠。

——汤因比《人类与大地母亲》①技术保障:拥有驯化的马和轮式车;②自然灾害:气候变冷,食物匮乏;③生活习性:游牧生活需要逐水草而居;④民族性格:印欧人骁勇强悍;⑤外部吸引:毗邻文明的富庶容易招致蛮族劫掠。一、印欧人的迁徙及其对早期区域文化的影响一、印欧人的迁徙及其对早期区域文化的影响【思考3】印欧人迁徙对早期区域文化有何影响?迁徙地区影响新族群发展概括

南迁

小亚细亚

东迁

伊朗高原西迁巴尔干地区东迁印度河→恒河流域赫梯人波斯人希腊人雅利安人政治:赫梯帝国兴起和衰落。军事:对外扩张,扩大版图,与古埃及争霸;经济:最早发明冶铁术和使用铁器,并传播;政治:波斯帝国的兴起。军事:对外扩张,地跨亚非欧;思想:西亚文明和希腊文明交流;政治:城邦国家的兴起。思想:希腊文明形成;政治:印度列国时代。思想:形成印度文明(如:种姓制度和佛教)并对东南亚产生影响。匈奴势力强大,不断扩张。大月氏人西迁,建立贵霜帝国(55年—425年),势力一度到达印度北部。在雅利安人生活的故乡——阿富汗高原,曾经有一支印欧人曾不可思议地翻越了高耸入云的葱岭(今喀喇昆仑山脉)和遍地黄沙的塔里木盆地,来到了今天中国甘肃的祁连山下,历史上第一次在古印欧文明和中华文明之间建立了联系,在西方,他们又被称为吐火罗人;在中国古籍中被称为“大月氏人”。印欧人到过中国吗?一、印欧人的迁徙及其对早期区域文化的影响二、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对区域文化发展的影响第一阶段:公元前2世纪—公元2世纪①在中国北方,匈奴势力强大,不断扩张。大月氏人西迁,建立贵霜帝国,势力一度到达印度北部。②在欧洲,日耳曼人在与罗马帝国的接触中不断南迁。公元前5世纪到前2世纪初,大月氏人游牧于河西走廊西部张掖至敦煌一带,后被匈奴人赶出故地,流落至中亚一带。公元前1世纪中叶,大月氏人建立了贵霜帝国,鼎盛时期的疆域西起伊朗边境,东至恒河中游,北起锡尔河、葱岭、南至纳巴达河,被认为是当时欧亚四大强国之一,与汉朝、罗马、安息并列。5世纪,贵霜帝国灭亡。贵霜帝国铸造钱币的传统来自波斯和希腊。图中钱币上的铭文是希腊语,人物是贵霜国王。金币的设计既呈现了希腊化文化特征,又兼具印度和本地文化特色,充分体现了文化交融的特点。第二阶段:公元3世纪—6世纪①匈奴人逐步内迁,转向定居生活,并在中原地区建立政权。②鲜卑人、氐人和羌人等也逐渐迁徙到中原,形成中国北方的民族大交融。同时,部分北方人民因战乱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西北诸郡,皆为戎居……关中之人百余万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江统《徙戎论》“魏初人寡,西北诸郡皆为戎居。”

——郭钦《上豫防匈奴疏》③在欧洲,日耳曼人各支陆续进入罗马帝国并建立国家,灭亡了西罗马帝国。④7世纪,阿拉伯人开始扩张,征服西亚和北非广大地区。8世纪中期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帝国。日耳曼人的迁徙

410年,西哥特人攻陷罗马城。后在伊比利亚半岛建立西哥特王国。随后,日耳曼人其他部落汪达尔人、勃艮第人、苏维汇人、法兰克人、东哥特人、盎格鲁—撒克逊人也相继进入罗马帝国境内。476年,日耳曼雇佣军废除了西罗马皇帝,西罗马帝国灭亡。二、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对区域文化发展的影响分析认识: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对区域文化发展的影响,并举例说明。

①改变亚欧大陆的政治格局,一批新的国家先后崛起。【宏观】

例:大月氏西迁建立贵霜帝国,日耳曼人灭掉西罗马帝国,建立起一系列国家。②各个区域的文化在碰撞、交往和交融中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中观】

例:阿拉伯文化、中古西欧文化、拜占庭文化。③各民族在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促进了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微观】

例:北魏孝文帝改革、隋唐盛世、欧洲封建国家的发展等。

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冲击,为历史之发展为世界史带来了不少积极的影响。首先是两者之间扩大了通道,彼此都向对方学得自己所缺少的某些技术

。——吴于廑《世界历史上的有无世界与农耕世界》造成一定冲击,有利于两个世界的交流发展。P36【学思之窗】4世纪中后期,遭到匈奴进攻的西哥特人进入罗马帝国境内,并于410年攻占罗马城。奥罗修斯记载了西哥特人首领阿图尔夫说过的一段话。阿图尔夫这样说道:

最初,我强烈要求消除罗马这一名字,使罗马的全部土地成为哥特帝国的领土;我希望用哥特的替代罗马的;我阿图尔夫应成为凯撒奥古斯都。不过,众多的经验告诉我:桀骜不驯的哥特人从不遵守法律,而没有法律的国家将国不成国。因此,我选择了较为安全的道路,希望通过哥特的力量来恢复、增强罗马之荣光。在无法改变帝国形式的情况下,我希望能作为复兴罗马的发起者传诸后世。——摘译自《反异教徒历史七书》思考:据材料,分析阿图尔夫最初对罗马帝国是什么态度?后来为什么会发生转变?反映了什么本质问题?转变:用哥特风俗取代罗马制度到接受罗马文化,以复兴罗马自居原因:最初是没有认识到农耕世界或者罗马文明的力量,后来发现罗马的制度、法律、和文化有利于巩固统治,因而选择接受罗马文化,以复兴罗马自居。人口迁徙过程中出现的文化认同本质:游牧民族的农耕化认识理解:早期人口迁徙中的文化融合与认同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冲击,为历史之发展为世界史带来了不少有积极意义的影响。首先是两者之间扩大了通道,彼此都向对方学得自己所缺少的某些技术。

——吴于廑《世界历史上的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

P37【问题探究】结合相关史事,举例说明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是如何相互学习的?【答案提示】:(1)战国时期: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赵国逐渐强大起来;(2)埃及人从入侵者处学会使用马和战车,对外扩张;(3)五胡内迁和北民南迁推动了民族交融,江南地区开发,扩大了农耕区域。(4)五胡十六国在统治中学习中原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