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常见问题及意见_第1页
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常见问题及意见_第2页
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常见问题及意见_第3页
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常见问题及意见_第4页
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常见问题及意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常见问题及意见2024/3/27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常见问题及意见

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工作流程

评审备案流程:申报→受理→评审→修改→报备→备案→登记相关方的责任:矿业权人:提供真实、齐全且合法取得的地质资料、权属文件和承诺函等其他支持性文件。编制单位:依法依规编写符合规范要求的报告,提供资质文件和承诺函。评估师: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对报告的合理性作出评价,实行回避制度。评审机构:按规定组织评审,并客观依据评审结果出具评审意见书,必要时组织现场调查。备案机关:监督管理评审工作,并对评审意见书及相关材料进行合规性审查。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常见问题及意见

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工作流程

部备案审查环节的审查要点(也是报告编制、送审、评审应关注的问题):1.附件规整:齐全、清晰、合法、有效2.权属清晰:(1)权属无争议,范围明确、有效;(2)储量计算范围清晰;(3)矿业权范围、储量计算范围、评审范围三者空间对应关系合理、合规。3.程序合法

(1)评审、备案权限合法;(2)受理、评审、修改、评审意见书出具、备案的时效合法;(3)评审专家组组成合法;(4)评审过程合法。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常见问题及意见

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工作流程

部备案审查环节的审查要点(也是报告编制、送审、评审应关注的问题):4.技术合规:(1)工业指标使用合规;(2)综合勘查、综合评价合规;(3)储量类型划分合规;(4)勘查阶段确定合规;(5)其他。5.数据自洽:(1)勘查历史清楚;(2)储量估算数据对比清楚,变化原因说明清楚,依据充分;(3)核实储量与矿山储量台帐、储量年报自洽;(4)核实储量与登记统计台帐自洽。

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常见问题及意见

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工作流程

备案审查环节的审查要点(也是报告编制、送审、评审应关注的问题):(以下是实际备案时的有关要求)6.符合一证一报告原则资源储量报告原则上以矿业权范围为单元、以矿业权人为申报单位,按照一证一报告的原则编写、送审、评审和备案。确需分区(或分段)、合并编制提交报告进行评审备案的,应有充分的依据,并经部储量司同意。7.评审意见书的评审结论中,要回答:达到何勘查程度;是否能足够满足评审目的的要求。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常见问题及意见

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工作流程

对评估和专家个人书面意见的建议:

实际工作中常见,有的评估师和专家将个人意见的主要成绩部分省略掉,首先,不符合要求,其次,从责任上讲,略掉就意味着,凡存在问题中未涉及的内容,都认为符合规范要求,这对个人是有风险的,应慎重对待。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常见问题及意见一、评审备案依据

(一)文件依据1.《关于颁布〈矿产资源储量评审认定办法〉的通知》(国土资发〔1999〕205号);

评审认定制度虽然取消,但该文件并未废止,通过该文件建立起来的分类分级评审制度、承诺制、回避制度、提交评审机构评审矿产资源储量提交资料要求、专家组组成规定、时限要求等仍然有效。2.关于印发《矿产资源储量评审认定工作有关规定》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0〕54号)规定;

进一步明确了申报时限(提前20日申报)、受理时限(15日作出决定)、申报材料要求(增加申报表、勘查资格证书)、申报表格式、承诺书格式、评审意见书格等,明确属于国土资源部认定的矿产资源储量,除放射性矿产外,由部评审中心组织评审,属于省(区、市)认定矿产资源储量,由属地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机构评审。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常见问题及意见一、评审备案依据

3.《关于调整矿业权价款确认(备案)和储量评审备案管理权限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166号);

【上市报告由部管评审备案,其他哪一级发证由其相应负责评审备案。】

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常见问题及意见一、评审备案依据

4.《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规范探矿权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09]200号)

【(1)以申请在先、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取得的探矿权,探矿权人申请探矿权转让的,应持有探矿权满2年,或持有探矿权满1年且提交经评审备案的普查以上工作程度的地质报告;(2)以协议方式取得探矿权的,5年内不得转让;(3)探矿权人申请变更勘查矿种,应提交勘查过程中新发现矿种的地质勘查报告。由低风险类矿种变更为高风险类矿种的,或在低风险类矿种之间变更的,可以依法申请办理变更登记手续。由高风险类矿种变更为低风险类矿种的,原则上不允许变更,确系勘查过程中新发现的,由省级以上登记管理机关组织的专家论证和社会公示后,可允许变更勘查矿种,但需评估补交探矿权价款;登记管理机关应组织专家对其分立方案进行论证,审查及论证通过的,经登记(3)探矿权人申请探矿权分立的,勘查项目应达到普查以上工作程度,省级以上管理机关同意后,准予变更登记(对“勘查项目应达到普查以上工作程度”如何掌握?】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常见问题及意见一、评审备案依据

5.《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完善采矿权登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11〕14号)

【(1)以协议方式出让(采矿权)的,凭登记管理机关同意以协议方式出让采矿权的文件,编制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经评审、备案后,凭相关文件申请划定矿区范围。(2)按矿产资源开发整合要求设立或变更采矿权的,申请人可凭依照规定批准的矿产资源整合方案,申请办理矿区范围的资源储量核实、评审、备案;凭评审备案文件申请划定矿区范围。《关于矿产资源开发整合中采矿登记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7〕65号):参与整合的矿山,原采矿许可证均是在省厅办理的,整合后矿山的采矿登记手续仍由省厅办理;原采矿许可证凡有在部办理的,整合后矿山的采矿登记手续由部办理)。(3)采矿权人申请采矿权延续登记,大中型资源储量规模的,凭近三年经评审备案的资源储量报告(无报告的应编审报告)确定剩余查明资源储量;。(4)申请变更主要开采矿种的,应提交相关的储量评审备案文件;申请扩大生产规模的应提交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未明确是否提交评审备案文件,但国土资发[2007]68号文规定开发利用方案的编制要用评审意见书的结论,推定应评审备案,实践中也在评审备案)(5)已设采矿权利用原有生产系统申请扩大矿区范围的,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矿产资源规划和矿业权设置方案,扩区范围的地质工作程度应满足设立采矿权的要求;不能满足的,应申请探矿权。满足设立采矿权要求的,申请人应在完成资源储量评审后,申请划定矿区范围;依据划定矿区范围批准文件,申请资源储量备案。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常见问题及意见一、评审备案依据

5.《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完善采矿权登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11〕14号)

【(6)划定矿区范围依据的矿产资源储量的勘查程度,应符合现行规程规范要求,大中型煤矿应达到勘探程度;非煤矿山、小型煤矿原则上应达到勘探程度;简单矿床应达到详查程度并符合开采设计要求;第三类矿产应达到矿山建设要求的地质工作程度。(对“原则上应达到勘探程度”如何理解?实际工作中存在将理解为除简单矿床外的所有矿床,以至于对只能达到普查(最终)或详查(最终)程度的报告不知如何掌握的问题。鉴于普终报告、详终报告客观存在,现行勘查规范发布实施以前,这两类报告为原勘探规范中规定的内容,是作为勘探报告对待的,个人认为:应将普查(最终)或详查(最终)程度的报告作为“原则上应达到勘探程度”之外的特殊情况对待,其资源储量可以作为申请划定矿区范围的依据。但要求该两类报告对矿石加工选冶性能、开采技术条件的研究要达到勘探程度要求。——尚未得到部认可,仅做探讨;对“简单矿床”存在不同理解,实际工作中,有的专家认为指第Ⅰ勘查类型的矿床,有的专家认为指开采技术条件简单的矿床,有的专家认为第一、第二类矿产都不能算简单矿床。不同的理解,会对矿床勘查研究程度有不同的要求。个人认为:“简单矿床”,应理解为详查程度即可作为矿山建设设计依据的、开采简单的矿床,如投资风险小,开拓方案和采矿方法简单的矿床。具体可结合矿山设计单位提供的意见判定。——尚未得到部认可,仅做探讨】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常见问题及意见一、评审备案依据

5.《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完善采矿权登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11〕14号)

【(7)已设采矿权利用原有生产系统申请扩大矿区范围的,扩区范围的地质工作程度应满足设立采矿权的要求。(此规定的设立采矿权的要求,是否指前(6)的要求?,另据国土资发[2007]68号文:“已设采矿权的生产矿山利用原有生产系统申请在其深部和外围区域扩大开采的,扩大区范围内资源勘查程度原则上应达到详查”;据国土资发[2007]40号文:“扩大(延深)勘查的工作程度应根据矿井的生产、开拓水平与扩大区的相对关系来考虑。若扩大区直接作为开拓水平使用,其性质大致相当于勘探的第一水平;如近期不作为开拓水平使用,而是为了矿井生产能力增大之后有足够的资源储量,则其性质大致相当于勘探的第二、三水平,基本上以估算推断的资源量为主”,三个文件不一致,本人认为68、40号文规定较合理,但有待管理部门进一步明确)(8)矿权人拟以部分勘查区块申请采矿权的,应在全区地质工作程度达到详查以上并申请探矿权分立后,按规定申请划定矿区范围(对“全区地质工作程度达到详查以上”应如何掌握?)。】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常见问题及意见对全区达到普查或详查程度的掌握问题

勘查许可范围挖空区

普查报告,勘查许可范围很大,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很小。勘查许可范围内、资源储量估算范围,进行了1:5000地质填图,开展了物化探工作。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内的矿体,施工一个钻探(见矿)工程。能否做出全区达到普查查程度的评价?若不能如何下结论?

资源储量估算范围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常见问题及意见对全区达到普查或详查程度的掌握问题

详查报告,勘查许可范围很大,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很小。勘查许可范围内、资源储量估算范围,进行了1:2000地质填图,开展了物化探工作,发现异常,但未全部验证。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内的矿体,地表有探槽控制,深部有穿脉平硐和钻探(见矿)工程控制。能否做出全区达到详查程度的评价?若不能如何下结论??

采矿权一资源储量估算范围Ⅰ资源储量估算范围Ⅱ采矿权二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常见问题及意见一、评审备案依据

关于对国土资发[2009]200号和国土资发〔2011〕14号规定的全区达到普查或详查程度的掌握问题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2002)规定,普查在预查提出的矿化潜力较大的地区进行,详查在普查圈出的详查区进行,未对探矿权范围全区普查或详查程度的要求做出规定。实际上,按照地质规律、地质工作规律和目前的勘查方法和手段,除煤炭等少数沉积型矿种外,也很难做出规定,特别是对于较大的探矿权范围更难做出规定。按现行有关文件规定要求,需对探矿权范围全区做出是否达到普查程度或详查程度的评价。如何评价,是摆在矿产储量评估师、评审机构面前的难题。本人认为,实际工作中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把握(管理部门尚认可,仅做探讨):1.普查重在找矿,圈出详查区,其工作部署应做到点面结合,体现面上展开、点上突破、以点带面的原则;详查重在评价详查区的工业价值,圈出或划分勘探区(井田)范围,其工作部署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体现系统控制、矿体分布范围清楚的原则。勘查方法、勘查手段的选择要合理,工作量、研究程度要达到规范规定的最低要求。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常见问题及意见一、评审备案依据

2.考虑到有关文件要求对全区进行评价的目的之一是为了防止“跑马圈地”、“圈而不探”,而针对这一问题国土资源部发出了《国土资源部关于规范矿产资源勘查实施方案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0〕29号),要求“申请探矿权新立、延续、变更(扩大勘查范围、变更勘查矿种),需提交经评审通过的矿产资源勘查实施方案和评审意见书”,“矿产资源勘查实施方案由登记管理机关组织或委托有关单位按照《矿产资源勘查实施方案审查要求》进行评审,出具《矿产资源勘查实施方案评审意见书》”。因此,在对探矿权范围全区进行是否达到普查或详查程度评价时,其工作部署的合理性和最低工作量,可结合矿业权登记管理机关组织或委托有关单位审查通过的矿产资源勘查实施方案和出具的《矿产资源勘查实施方案评审意见书》进行衡量。对于按勘查实施方案确定的勘查方法和勘查手段开展了勘查工作,完成了勘查实施方案安排的勘查工作量,普查阶段对探矿权范围内矿化潜力较大地区的工作程度达到了普查程度,详查阶段对探矿权范围内详查区工作程度达到了详查程度,其余地段根据目前投入的有效工作量尚未发现矿体的,可对全区做出达到普查或详查程度的评价。但必须说明和标示截至目前未发现矿体的区域,以便探矿权的后续管理。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常见问题及意见一、评审备案依据

6.《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关于探矿权采矿权价款有偿取得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财建〔2008〕22号);

【关于剩余资料储量的核实问题:对(2008年2月底以前)由国土资源部登记发证的矿业权,与矿权有偿处置有关的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工作,国土资源部委托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办理。】7.《国务院关于第六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国发〔2012〕52号);

【附件2中下放管理层级的行政审批项目第14项:矿山闭坑地质报告审批,由国土资源部或省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部门实施下放至由省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部门实施】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常见问题及意见一、评审备案依据

8.《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建设项目压覆重要矿产资源审批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137号文)。

【“凡建设项目实施后,导致其压覆区内已查明的重要矿产资源不能开发利用的”都应按规定报批;建设项目压覆区与勘查区块范围或矿区范围重叠但不影响矿产资源正常勘查开采的,不作压覆处理。矿山企业在本矿区范围内的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不需审批;建设项目压覆重要矿产资源由省级以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压覆石油、天然气、放射性矿产,或压覆《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附录所列矿种(石油、天然气、放射性矿产除外)累计查明资源储量数量达大型矿区规模以上的,或矿区查明资源储量规模达到大型并且压覆占三分之一以上的,由国土资源部负责审批。】9.《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煤炭矿权审批管理改革试点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143号)。

【涉及应由部进行的储量评审、储量登记,授权试点省厅备案;对于储量评审仍按原渠道委托评审——原渠道评审、省厅备案】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常见问题及意见一、评审备案依据

10.《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勘查开采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土资发〔2009〕165号)。

【探矿权人在对其他矿种进行勘查活动时,应对共、伴生的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进行综合勘查评价,并单独估算资源储量。否则,地质储量报告不予评审、备案】11.《关于全面开展矿山储量动态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87号)

【石油、天然气(煤层气)、放射性矿产以外矿种储量动态监督管理,由各省(区、市)国土资源管理部分负责。据此规定,部储量司解释:动检报告、正常的矿山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不论是否属于部发证,均由省(区、市)评审备案】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常见问题及意见一、评审备案依据

12.《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地质勘查单位从事地质勘查活动业务范围规定〉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86号)。

【地质勘查单位必须取得地质勘查资质,并按批准的地质勘查资质类别和资质等级从事相应的地质勘查活动。甲级资质:预查、普查、详查和勘探阶段的地质勘查活动;乙级资质:预查、普查、详查阶段的矿产勘查活动;丙级资质:预查、普查阶段的矿产勘查活动。】

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常见问题及意见一、评审备案依据

13.《关于印发〈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规定〉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26号);【(1)委托人应提供全面、真实的核实所需的资料,并对资料的真实性负责。(2)由具有相应地质勘查资质的单位承担,并对委托人提供的资料进行必要的现场检查和核实,对核实报告的真实性、规范性和科学性负责。(3)采空区必须现场核实和边界勘定。(4)对于改变矿床工业指标或采用不同于规范推荐的一般工业指标、改变开采对象、改变矿产工业用途的矿产资源储量核实,应由具有设计资质的单位进行工业指标论证。(本次报告与最近一次报告相比,工业指标发生了变化就要论证,即使由非一般工业指标变为一般工业指标,也要论证,但交价款的除外。(5)涉及向国家交纳价款的资源储量核实,按一般工业指标估算资源量。】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常见问题及意见一、评审备案依据

13.《关于印发〈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规定〉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26号);有关说明及实际执行情况:a)核实报告编写规定比较适合金属、非金属矿产b)核实报告编写规定不适合煤炭报告,但留有开口,在适用范围中明确:“煤炭矿产资源储量核实工作及报告编写适用本技术要求的基本原则”。c)实际评审备案中,核实报告要反映的内容,较规定要求的内容丰富得多。总体来说,按勘查报告编写规范,增加设计开采和资源利用情况、探采对比等内容要求,附图、附表适当减少。d)部备案要求:持采矿证、划定矿区范围批复、整合方案、矿业权设置方案的提交核实报告;持勘查许可证的一般提交勘查报告,因上市融资评审备案权限发生变化或工业指标发生变化,未投入大量工作的量的,也核实报告。e)报告编制单位资质要求,同勘查报告(符合国土资发〔2010〕86号文规定)。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常见问题及意见一、评审备案依据

14.《关于加强煤矿建设项目管理的通知》(发改能源〔2006〕1039号,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督局联合发布)

【提交的井田勘查地质报告应达到规范要求。评审单位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评审,对煤炭储量、构造、瓦斯、水文等开采技术条件等是否满足煤矿设计需要提出明确的评审意见,并对其评审结论负责】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常见问题及意见一、评审备案依据

15.《关于全面实施〈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国家标准和勘查规范有关事项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68号);【(1)在矿床(井田)勘探工作进行前,应根据已有地质勘查成果,由矿山设计部门提出先期开采地段(或首采区、第一水平)范围,先期开采地段要有保障一定服务年限的资源量,主要由探明的、控制的资源量组成。(2)申请设立采矿权(含划定矿区范围),大中型煤矿应达到勘探程度;非煤矿山原则上应达到勘探程度,简单矿床应达到详查并符合开采设计要求(《矿产勘查开采分类目录》中第三类矿产除外)。已设采矿权的生产矿山利用原有生产系统申请在其深部和外围区域扩大开采的,扩大区范围内资源勘查程度原则上应达到详查。(3)事实压覆的矿产资源,不必履行压覆审批手续,但应在资源储量报告中分割出压覆的矿产资源范围,估算内蕴经济资源量或预测资源量。(4)各类资源储量报告均应在报告的正文开头加附不超过400字的文字摘要,主要内容应包括勘查区(矿区)地理区位、面积、勘查单位、工作时间、主要工作量、勘查(核实)投入、地质矿产特征、基本认识及主要成果、主要结论、主要建议等。(4)有关确定固体矿产资源储量类型的具体技术处理,参照中国矿业权评估师协会发布的指导意见执行。煤炭资源勘查开发遵循《关于印发〈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实施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40号)】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常见问题及意见一、评审备案依据

16.《关于发布〈中国矿业权评估师协会矿业权评估准则-指导意见CMV13051-2007固体矿产资源储量类型的确定〉的公告》(中国矿业权评估师协会公告2007年第1号)等;

【(1)煤炭不适用;(2)详查以上阶段勘查境界内应对矿床整体有总体控制,矿产资源储量赋存情况基本查明或查明,不应有预测资源量;(3)在普查阶段,对分布面积较大的层状矿床,可采用2~3倍控制的工程间距(视矿床稳定程度)估算推断的资源储量。(4)对无风险的地表矿产,简单勘查或调查即可达到矿山建设和开采要求的,可直接确定为111b或122b;(4)已通过开发利用方案审查、矿山设计,或在建、正常生产矿山,即使未开展过可行性研究工作也应属于技术经济可行的项目。可以确定为经济基础储量】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常见问题及意见一、评审备案依据

17.《关于印发〈〈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实施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40号);【控制程度要求(1)规范中凡涉及到安全的条款都是强制性的。(2)规范规定的各勘查阶段控制程度及查明程度,是基本要求。矿业权人的要求,不应低于规范规定的该勘查阶段工作程度的要求。(3)勘探阶段的工作重点是先期开采地段(或第一水平)和初期采区,但同时必须注意全井田的工作程度。先期开采地段(或第一水平)和初期采区范围应由具有煤炭矿井(或露天矿)设计资质的单位确定。(4)预、普查阶段资源储量估算垂深,一般为1000m,最大不超过1200m。在详、勘探阶段,在具备开采利用条件时,可估算至垂深1500m。(5)拟建大、中型矿井的井田,在勘探阶段对主要可采煤层的工作程度,原则上不应有预测的资源量。(6)井田内或邻近生产矿井已有筛分、浮沉试验资料可供利用时,可少采或不采此类煤样,钻孔简选样亦可少采;动力用煤、民用煤只需确定风化带的下界;炼焦用煤、气化用煤和液化用煤还需确定氧化带的下界。】

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常见问题及意见一、评审备案依据

17.《关于印发〈〈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实施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40号);【报告编制注意事项:(7)可采煤层包括全区可采煤层、大部分可采煤层、局部可采煤层(无零星可采煤层一类)。全区可采煤层指在勘查评价范围内(一般为一个井田或勘查区,下同),煤层全部或基本全部可采;局部可采煤层指在勘查评价范围内,大致有三分之一左右分布比较集中的面积可采;大部分可采介于前两者之间。不可采煤层指在勘查评价范围内,都不可采或可采面积很小,或者虽然占有一定的面积,但分布零星,不便或不能被开采利用的煤层。不可采煤层是否计量,根据具体情况确定。(8)煤层结构分为:简单、较简单、复杂、极复杂。(9)在勘探阶段,如未进行预可行性研究或可行性研究时,不单独估算煤柱煤量。对在矿井设计和生产中可能划出的煤柱,设计部门如有明确的划分方案,可以单独估算和统计。但在划分资源储量类别时,不能因将来可能划为煤柱而改变或降低其类别。(10)对于有多个煤类的煤层,原则上应分煤类估算资源储量。但对在井田内分布范围小、煤类接近、工业用途相同,且资源储量较少的煤类,可不单独估算资源储量,但应在报告中说明。(11)划定工程见煤点连线以外1/4~1/2的距离范围时,其外侧还应有工程见煤点控制。(12)地质可靠程度划分条件中不包括水文地质条件及其它开采技术条件等方面的勘查、研究程度要求。】

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常见问题及意见一、评审备案依据

18.《关于加强矿产资源储量评审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03〕136号);

19.《煤层气资源/储量规范》(DZ/T0216-2010);20.《关于加强煤炭和煤层气资源综合勘查开采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96号);

经勘查,煤层中吨煤瓦斯含量高于国家规定标准的大、中型煤炭产地,在进行小井网抽采煤层气试验的基础上,提交煤炭和煤层气综合勘查报告,并按规定程序进行储量评审(估)、备案。具备规模化地面抽采条件的,煤炭探矿权人应按照“先采气,后采煤”的原则,统一编制煤炭和煤层气开发利用方案,依法向国土资源部申请煤层气采矿权,并申请划定煤炭采矿权矿区范围。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常见问题及意见一、评审备案依据

(二)规范依据1.综合规范(1)《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2)《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2002);(3)《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12719-91);

(4)《矿产资源综合勘查评价规范》(GB/T25283-2010);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常见问题及意见一、评审备案依据

(5)《地质矿产实验测试质量管理规范》(DZ/T0130.6-2006);

(6)《地质岩心钻探规程》(DZ/T0227-2010);(7)《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DZ/T0033-2002)等;

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常见问题及意见一、评审备案依据

2.技术标准规范主要是现行17个矿类(种)地质勘查规范注意几个较新的规范:《煤炭地质勘查报告编写规范》(MT/T1044-2007);

《煤炭地质勘查钻孔质量标准》(MT/T1042-2007);《地勘时期煤层瓦斯含量测定方法》(GB/T23249-2009);《煤层气含量测定方法》(GB/T19559-2008)

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常见问题及意见二、评审申报(申报材料要求)

1.矿产资源储量评审申报表(2份);【国土资厅发〔2000〕54号)规定,并据实际需要做了适补充、修改】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常见问题及意见二、评审申报(申报材料要求)

2.申报单位对提交资料真实性的承诺书(2份);【国土资发〔1999〕205号)和国土资厅发〔2000〕54号)规定。】

【内容符合要求,有矿业权人法定代表人签字,并加盖矿业权人公章】承诺书

承诺下列提交资料真实、客观、完整,无伪造、编造、变造、篡改等虚假内容:1、《》(包括附图、附表及附件)的内容,及其中涉及的原始勘查资料和基础数据等;2、许可证(证号:)复印件;3、许可证范围与矿产资源储量估算范围的叠合图(包括矿产资源储量估算范围拐点坐标);4、评审机构认为应当提交的与评审工作有关的其它资料。自愿承担由上述送审资料失实产生的后果。

法定代表人签章:(矿业权人印章)年月日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常见问题及意见二、评审申报(申报材料要求)

3.报告编写单位对提交资料真实性的承诺书(2份);【部储量司《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工作规程》要求》】【内容符合要求,有报告编写单位法定代表人签字,并加盖报告编写单位公章;承诺书要与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书等相关材料中所涉及的报告名称对应】承诺书

承诺下列提交资料真实、客观、完整,无伪造、编造、变造、篡改等虚假内容:1、地质勘查资质证书(证号:)复印件;2、《》(包括附图、附表及附件)的内容,及其中涉及的原始勘查资料和基础数据等;3、许可证范围与矿产资源储量估算范围的叠合图(包括矿产资源储量估算范围拐点坐标);4、评审机构认为应当提交的与评审工作有关的其它资料。自愿承担由上述送审资料失实产生的后果。

法定代表人签章:(报告编写单位印章)年月日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常见问题及意见

二、评审申报(申报材料要求)

4.勘查许可证(或采矿许可证、划定矿区范围批复、矿业权设置方案、登记管理机关同意以协议方式出让采矿权的文件、整合方案等)复印件(2份);

【国土资发〔1999〕205号)、国土资厅发〔2000〕54号)规定、国土资发〔2011〕14号)规定】【目的:检查权属是否无争议,范围是否明确、有效;要求:证件清晰、合法有效。以勘查许可证为依据的,同时应附发证机关出具的勘查许可范围拐点坐标证明】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常见问题及意见

二、评审申报(申报材料要求)

5.勘查许可范围(采矿许可范围、划定矿区范围、矿区设置范围、协议出让范围、整合范围等)与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叠合图(2份);【目的:审核资源储量估算范围是否清晰;矿业权范围、资源储量估算范围、评审范围三者空间对应关系是否合理、合规;为发证服务。问题:资源储量估算范围是否包括无矿区(估算结果为零)、采空区范围?】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常见问题及意见

二、评审申报(申报材料要求)

6.报告编写单位的地质勘查资质证书复印件(2份);【国土资厅发〔2000〕54号)规定】7.负责坐标转换单位的测绘资质复印件(2份);【部储量评审中心要求】8.矿产资源储量文字报告及附图、附表、附件;

【国土资发〔1999〕205号)和国土资厅发〔2000〕54号)规定。】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常见问题及意见二、评审申报(申报材料要求)

9.有资质的设计单位出具的工业指标论证报告(对工业指标进行论证的提供)(2份);

【预查、普查阶段或以价款处置为目的的报告,应采用一般工业指标。详查、勘探阶段的报告可采用一般工业指标,也可由有资质的单位结合预可行性研究或可行性研究,依据当时的技术经济条件论证。资源储量核实报告采用的工业指标与最近报告不一致的,应附有相应资质单位的论证报告。应符合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基本原则。

——储量司领导讲话】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常见问题及意见

二、评审申报(申报材料要求)

10.有资质的设计单位出具的先期开采地段说明(煤炭勘探报告、申请划定矿区范围或采矿许可证依据的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提供)(2份);【(国土资发〔2007〕68号)要求】11.最近一次报告的备案证明(审批、认定文件)(2份);12.非正在生产矿山提交基础储量的,应提供(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开发利用方案),若经审查、核准,还应提供审查、核准文件(1份);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常见问题及意见二、评审申报(申报材料要求)

13.上市融资证明材料(以上市融资为评审目的的报告提供),包括董事会决议、证券公司证明、上市主体向储量评审中心出具的“关于认可×××报告评审结果的函”、“关于同意上市主体将我公司×××矿业权纳入上市融资资产的函”(上市主体非矿业权人时提供)、国有资产管理局同意上市的证明(国有企业或国有企业占有股份的提供)(各2份);【储量司要求】14.根据具体报告情况,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常见问题及意见三、其它问题

1.报告名称不规范实际工作中,常有报告将公司名称加入报告名称中;或者不加矿种名称;或者在报告名称前加“地质”二字,都是不规范的。另一问题是核实报告与勘查报告定性不准。近年来出现了补充普查、补充详报告。

《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将勘查报告的名称格式规定为:××省(市、自治区)××县(市、旗或矿田、煤田)××矿区(矿段、井田)××矿(指矿种名称)××(勘查阶段名称)报告《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规定》将核实报告的名称格式规定为:××省(市、自治区)××县(市、自治县、煤田)××矿区(矿床)××矿段(井田)××矿(矿种)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注意:共生矿产名称应在报告名称的矿种体现。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常见问题及意见三、其它问题

2.封面落款不正确

报告由矿业权人提交,编制单位受矿业权人委托编报告,因此,封面落款应为与矿业权证明文件载明的矿业权人完全一致的矿业权人名称。有的报告落款为报告编制单位,或者是矿业权人名称的简称,都是不正确的。曾出现过,矿业权人名称与矿业权证明文件载明的矿业人名称不一致或不完全一致的现象,这时就需要矿业权人更正或进行变更。

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常见问题及意见三、其它问题

3.报告扉页不规范

(1)报告编制单位排在矿业权人前面,喧宾夺主。(2)缺少法定代表人。(3)不加盖公章。(4)相关责任人不签章,或机打责任人姓名。

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常见问题及意见三、其它问题

4.缺少摘要或摘要不规范《关于全面实施〈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国家标准和勘查规范有关事项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68号)的要求。【各类资源储量报告均应在报告的正文开头加附不超过400字的文字摘要,主要内容应包括勘查区(矿区)地理区位、面积、勘查单位、工作时间、主要工作量、勘查(核实)投入、地质矿产特征、基本认识及主要成果、主要结论、主要建议等。】

(1)缺少摘要。(2)摘要太长。(3)内容不全。(4)与报告内容不一致。

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常见问题及意见三、其它问题

5.评审目的不明确不少报告,在报告的目的任务中,或者不交待有关目的,或者只说明勘查的技术目的,如作为矿井初步设计的依据、编制矿区总体规划的依据等,却不谈评审目的(或者说是行政管理目的),如申请划定矿区范围的依据、上市融资的依据、登记统计的依据、转让的依据等。要求必须明确评审目的。不同的评审目的,在评审把握上是有差别的,比如作为上市融资依据的报告,只要求客观反映,如实评价;而作为申请划定矿区范围依据的报告,除要求客观反映,如实评价外,还必须要求达到国土资发〔2011〕14号规定的条件(达到相应的勘查程度)。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常见问题及意见三、其它问题

6.报告编制任务不确切核实报告的核实任务不确切,将勘查阶段的任务归为核实的任务,与实际情况不符,一般来说,核实的任务主要是收集、调查、研究、汇总问题。有些勘查报告在叙述报告编制任务时,用词很随意,没有注意规范用词,如普查报告用详查报告的素语,应认真研究规范,规范用词。

【68号文规定:探矿权人应在新标准规范要求的基础上,合理确定矿产勘查工作程度和要求,并在勘查合同或委托书中加以明确。】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常见问题及意见三、其它问题

7.缺少自然地理、经济状况一节或有关内表述不清楚

(1)有些报告不设置自然地理、经济状况章节。

(2)有关内表述模糊应准确说明矿业权范围的地面最高、最低海拔标高,作为填报登记书的依据之一。应准确交待地表水体与勘查区的位置关系,说明主要河流的最低侵蚀基准面、丰(枯)水期的流速、流量,最高洪水位等。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常见问题及意见三、其它问题

8.矿业权设置情况交待不清楚编写规范将其放在位置、交通介绍,因为非常重要,实际工作中,要求单独设置一节说明,因而也就不应在位置、交通介绍重复介绍。有的报告介绍了矿业权的历史沿革情况,列出几个矿业权范围拐点坐标,甚至对与本次工作无关的矿业权也进行交待,但看不出本次工作与哪个矿权有关。应开宗名义交待清楚。不少报告按矿业权证明文件,或者只列出了1954北京坐标系坐标,或者只列出了1980西安坐标系坐标,未将两个坐标系坐标对照列出。目前矿业权管理用的是1980西安坐标系坐标,资源储量管理用的是1954北京坐标系坐标,因此,要求对照列出两个坐标系坐标。所谓对照,即要求1954北京坐标系与1980西安坐标系拐点坐标对应,编号相同。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常见问题及意见三、其它问题

8.矿业权设置情况交待不清楚有些报告,矿业权信息介绍不全面,如不说明发证机关、准采标高、有效期等。有些内容与矿业权范围不符。应以矿业权范围为单元介绍矿体特征、矿石质量特征等有关内容。矿业权范围拐点坐标与资源储量估算范围拐点坐标,值不同,但编号相同,反映在图上,不明确,可读性差。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常见问题及意见三、其它问题

9.以往工作介绍不到位(1)对于已往工作的定位:最近一次报告(经审批、备案的报告)及以前的工作为以往工作,之后的工作计入本次工作。(2)以往工作应是与本次工作范围有重叠关系的工作。(3)应说明历次以往工作与本次工作的范围关系(定性说明即可)。(4)应按时间顺序说明以往历次工作情况,提交的主要成果,备案(认定、审批)情况,包括备案(认定、审批)时间、机关、文号等。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常见问题及意见三、其它问题

10.本次工作情况介绍不清楚、不全面应说明本次工作的起止时间。列表反映本次工作利用的以往、前期主要工作量及本次工作完成的主要工作量。对于核实报告应说明对矿业权提供资料的现场检查、核实情况;采空区现场核实和边界勘定情况,并将核实的具体工作量交待清楚,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常见问题及意见三、其它问题

11.有的报告缺少区域地质一章

对于预查、普查报告来说是重要的一章,有助于研究成矿地质条件、成矿规律、成矿远景。编制规范要求要有区域地质一章,不能缺章节。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常见问题及意见三、其它问题

12.矿区(床、井田)地质介绍不到位煤炭规范要求,普查阶段就要确定勘查区的地层层序,详细划分含煤地层,而有些报告达不到这一要求,没有详细划分含煤地层。不同阶段有不同填图比例尺要求,有的报告填图达不到精度。对地层、构造、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围岩蚀变与矿化的关系简述不够。对构造的论述介绍不清楚,不谈控制情况、不评价勘查研究程度,产状要素和断层特征说明不全,不说明构造对矿体(层)的控制、破坏和响情况,断距介绍模糊(煤炭报告关注落差)。

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常见问题及意见三、其它问题

13.矿体特征描述不到位

共圈出多少矿(层)叙述不清楚,内容不全面【赋矿岩石、空间位置、形态、产状、规模、厚度及厚度变化系数、品位及品位变化系数、沿走向和倾向的变化规律、连接对比的依据和可靠程度、成矿后断层对矿体连接的影响;煤:层位、间距、厚度、结构、可采性、顶底板】。

14.矿体规模、分布标高描述不准确

不少报告对矿体的走向长,倾斜深、分布标高描述不严谨。若矿体未圈边,或者未封底,应准确说明为走向控制长、倾斜控制深,说明控制标高,以告诉读者,外围或深尚有远景,也是呼应存在问题与建议中相关内容需要。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常见问题及意见三、其它问题

15.忽视对矿体连接对比的依据和可靠程度评述

(1)金属、非金属报告多缺少相关内容。(2)有些煤炭报告,评述过简,论据不充分、没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料。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常见问题及意见三、其它问题

16.矿体品位的描述问题清晰的描述应是,矿体单样品位最低值~最高值,平均值,品位变化系数,矿体平均品位。这里要注意3个问题:(1)统计数据必须是圈入矿体中的数据,不应将围岩和夹石的数据统计在内;(2)品位变化系数一定要用圈入矿体内的单样品位进行计算。实际工作中,不少报告用单工程品位计算变化系数,由于经过一次平滑,品位变化系数一般会变小,不能很好地反映有用组分的分布情况;(3)实际工作中矿体特征中描述的平均品位,有的描述的是用单样品位计算的平均品位,有的是单工程品位计算的平均位,有的是与估算结果一致的矿体平均品位,究竟描述哪种平均品位,没有明确规定,个人认为应描述与估算结果一致的矿体平均品位,这样才能较好反映矿体的实际情况,与通常的理解一致。若坚持描述其他含义的平均品位,则应加限制词准确说明。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常见问题及意见三、其它问题

17.对矿体厚度的描述问题

这个问题在对煤层厚度描述方面较突出,主要表现在:(1)不全面,按编写规范应同时说明全层厚和可采厚,不少报告只说明其一,而且多只说明全层厚度。事实上,从评价煤的厚薄及使用的角度看,可采厚度更有意义,因此,不应忽略对可采厚度的描述;(2)对厚度概念的使用较为混乱,目前报告中出现的厚度有:煤层厚度、煤层有益厚度、最低可采厚度、全层厚度、可采厚度、自然厚度、纯煤厚度等。【前三者在《煤矿科技术语煤田地质与勘探》(GB/T15663.1-1995)中有明确定义】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常见问题及意见三、其它问题

17.对煤层可采程度评价出现困惑(探讨)。根据《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实施指导意见,煤层的可采程度是根据煤层的可采面积占勘查评价范围(一般为一个井田或勘查区)的比来衡量的,虽然有规范定义,而在实际工作中却仍难以把握。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常见问题及意见三、其它问题

18.煤层可采程度评价中的点可指数指标应用问题点可采指数勘查评价范围内可采点数与见煤点数的比值。这一指标在见煤点和可采点分布均匀的前提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煤层的可采程度,反之,不但不能很艰地反映煤层的可采程度,还造成一定的假象。

假如见煤点数为a、可采点数为b,则a≥b,点可采指数m=b/a。若勘探阶段在先期开采地段内增加c个控煤点,均为可采点(在先期开采地段内一般情况都是可采点),则点可采指数m′=(b+c)/(a+c)。因为:m′-m=(b+c)/(a+c)-b/a=(a-b)c/a(a+c)≥0,所以m′≥m。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常见问题及意见三、其它问题

工作阶段见煤点数(个)可采点数(个)点可采指数(%)备注普查阶段402870.0%

详查阶段604880.0%在有利地段增加20个控煤点(均为可采点)勘探阶段907886.7%在先期开采地段增加30个控煤点(均为可采点)点可指数计算表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常见问题及意见三、其它问题

19.矿石质量中有些概念不够清晰如矿石矿物和脉石矿物,不少金属报告,简单地将金属矿物统归为矿石矿物,将非金属矿物简单地统归为脉石矿物,如将铁矿石中的黄铁矿、磁黄铁矿都归为矿石矿物。所谓矿石矿物是指可以直接利用的或者可以从中提取有用组分的矿物,因此对于铁矿来说,黄铁矿、磁黄铁矿不是矿石矿物(如果硫可回收,则另当别论)。对于矿石的矿物成分描述,不少报告,采用金属矿和非金属矿物进行叙述,简便易行,不存在原则问题,未尝不可。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常见问题及意见三、其它问题

再如,矿石自然类型与矿石工业类型,一些报告将矿石自然类型与工业类型混淆,有的还将矿床工业类型当作矿石工业类型。表现出概念不够清楚或者是粗心。矿石自然类型是指根据矿石的物质组分、结构、构造划分的矿石矿物组合类型,如块状矿石、浸染状矿石、磁铁矿石、赤铁矿石等;矿石工业类型是根据工业上矿石选、治方法及工艺流程的不同而划分的矿石类型,如炼钢用铁矿石、炼铁用铁矿石、需选铁矿石等;而矿床工业类型主要是指具有重要工业意义的矿床成因类型。“三带”划分应有物相分析作为基础,要将三带的发育情况、特征简述清楚。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常见问题及意见三、其它问题

还有,伴生有用组分和伴生有益组分概念问题。新版《矿产资源工业要求手册》,将二者视为同物,个人认为不如旧版《矿产工业要求参考手册》的定义清晰。旧版《矿产工业要求参考手册》的定义是:伴生有用组分是指在矿石中对主要有用组分进行采、选、治加工过程中,可以顺便或单独提取具有单独的产品和产值的组分;伴生有益组分是指在矿石中有利于主要有用组分进行选、冶加工的组分,以及在主要有用组分加工时能提高产品质量的组分。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常见问题及意见三、其它问题

20.对矿石质量的评述不全面不少金属报告,缺少光谱分析、化学全分析、组合分析、物相分析内容,有的虽进行了说明,但不反映做了多少,统计结果如何。这对金矿、铁矿、钼矿等是非常重要的,关系到选矿方法和选矿工艺流程;有些报告不谈组合分析情况及结果,有些报告虽然说明做了组合分析,但对伴生矿产进行评价时,却不采用。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常见问题及意见三、其它问题

21.选矿试验问题不少报告叙述过简,不谈采样种类、采用方法、采样位置、配矿情况。类比评价时,不论述相似性(可比性),有的甚至连试验单位都不提。有的试验结果,不说明尾矿品位情况,缺少精矿多项分析内容,特别是不谈伴生组分的流向,回收情况,不足以支持伴生矿产的工业指标和算量的合理性。

1)应有原矿品位、精矿品位、尾矿品位、选矿回收率等相关内容;

2)生产矿山要明确列出矿山实际生产指标,并对伴生矿产回收利用情况进行说明。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常见问题及意见三、其它问题

22、对含煤性的介绍不到位含煤性中重点说明区内含煤地层是那些地层,共含多少层煤,其中可采煤层有几层。强调要用数据进行说明(可列表),包括每层煤的控煤点数、见煤点数、可采点数、全层厚度、可采厚度、面积可采系数等。有些煤层虽然属不可采煤层,但可采点数较多,应说明可采点的分布情况,如连片分布或孤立分布,为是否算量提供依据。稍带介绍一下含煤系数即可。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常见问题及意见三、其它问题

23.可采煤层和局部可采煤层并列叙述可采煤层包括全区可采煤层、大部分可采煤层和局部可采煤层,从逻辑上看,局部可采是可采煤层的一个划分,因此,诸如某某组含可采和局部可采煤层的表述是不严谨的。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常见问题及意见三、其它问题

24.煤质部有关问题有些报告煤质指标的统计点数远多于可采点数或远少于可采点数,查其原因有多种:(1)是用大范围的统计数据代替工作区内的数据;(2)用样品数据代替点数据;(3)测试分析结果未出来;(4)采样数量不够。前3种情况应修改,第4种情况,能补则补,不能补应作存在问题提出。动力用煤不反映Qnet,d数据,与工业指标不配套。Qnet,d大于Qgr,d;同一简选样,指定浮煤灰分值低时比高时易选,不符合逻辑或介绍不严谨。可选性评价的浮煤灰分指定值过低或过高,不具实际意义。直接用测试结果,而不是通过绘制曲线计算δ±0.1含量,不符合规范要求.。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常见问题及意见三、其它问题

25.勘查类型确定问题不少报告,勘查类型确定论述不到位,或者将所有矿体的特征罗列在一起,或者不明确哪些是主要矿体,有的还没有评价结论。正确的做法应是说明哪些是主要矿体,按五个地质因素,反映主要矿体的特征,并逐一进行评价,最后进行综合,得出矿床勘查类型的结论。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常见问题及意见三、其它问题

26.勘查工作及其质量评述不全面不少报告只介绍了本次工作及其质量情况,未反映利用的以往工作及其质量情况,不全面。报告中应综述以往主要工作及其质量情况,对于存在的问题则应详细说明。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常见问题及意见三、其它问题

27.地质可靠程度确定问题有些报告不分主要和次要矿体,不考虑各矿体的具体情况,一旦根据矿床勘查类型确定勘查工程间距后,全部矿体都按同一勘查工程间距确定地质可靠程度,这是不正确的,还应考虑各矿体的具体情况。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常见问题及意见三、其它问题

27.地质可靠程度确定问题值得学习:有些报告在确定了矿床勘查类型和勘查工程间距后,还对有条件的矿体确定了矿体的勘查类型(有些矿体只有单工程或单剖面控制,不具备确定勘查类型的条件),再根据矿体勘查类型,由相应的勘查工程间距,确定地质可靠程度,值得提倡。建议今后引入矿体勘查类型的概念,二者功能不同,矿床勘查类型是决定总体工程布置,评价工程布置合理性的依据,矿体勘查类型是确定各矿体地质可靠程度的依据。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常见问题及意见三、其它问题

27.地质可靠程度确定问题必须强调,不论矿床勘查类型,还是矿体勘查类型,都是经验的总结,是一般性认识,在确定勘查工程间距和布置勘查工程时,还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局部地段变化大的,该加密控制的还应加密控制。勘查类型和勘查工程间距是手段,达到规定的勘查研究程度才是最终目的。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常见问题及意见三、其它问题

28.采样测试分析情况介绍不全面采了哪些样、采了多少样、如何采的、做了哪些分析、分析了哪些项目等均应介绍清楚。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常见问题及意见三、其它问题

29.内、外检问题(1)反映不清楚。有的报告只说明做了多件内、外检,但不说明内、外检率,不做评价结论;多数报告不分批次,而是笼统介绍内、外检情况,有用总的内、外检情况掩盖批次内、外检情况之嫌。建议报告中列表统计、反映各批次原分析数量、内检和外检数量、内检和外检率、内检和外检合格率、外检正负偏差占比、评价结论(内检是否存在偶然误差,外检否存在系统误)。(2)未按新标准评判内、外检质量。应按2006年发布的《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DZ/T0130.1-2006),采用相对偏差评判内、外检是否合格。报告中应说明评价方法、相对充许限的计算公式及选取的系数等。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常见问题及意见三、其它问题

30.对开采技术条件类型不做结论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是几类几型,环境地质条件是良好、中等,还是差,应有明确的结论。31.工业指标问题要求说明工业指标确定的依据,与一般工业指标的关系。表述应准确,如煤灰分、硫分、发热量,应注明符号。米百分值或米克/吨值、伴生矿产指标,要有具体数据。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常见问题及意见三、其它问题

31.工业指标问题“米百分值和米克吨值是对厚度小于最低可采厚度,但品位又较高的单工程的圈矿指标,指最低可采厚度与最低工业品位的乘积。理论上,当矿山开采到以米百分值和米克吨值圈定的矿体处时,由于矿体达不到最低可采厚度,势必将矿体周边至最小可采厚度的围岩一并采出,造成矿石贫化,而按米百分值和米克吨值圈定的矿体,贫化的矿石品位仍能达到最低工业品位。实际工作中,有些报告将米百分值和米克吨值扩展到最低可采厚度与边界品位的乘积,即所谓的“边界百分值”和“边界米克吨值”,作为划分矿与非矿的单样指标。这种做法不妥,应予制止”。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常见问题及意见三、其它问题

32.资源储量估算对象和范围说明不全面应说明参加估算的矿体、估算范围、估算标高,并对照列出资源储量估算范围的1954北京坐标系和1980西安坐标系的坐标。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外许可证内的区域,要说明勘查工作情况及资源赋存情况.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常见问题及意见三、其它问题

33.厚度计算公式错误或不计算真厚度有的同志认为,采用剖面法,不需要计算真厚度,这是不对的,描述矿体特征时要用真厚度,工业指标中的最小可采厚度指的是真厚度,不管用什么方法都应计算真厚度。34.采用剖面法估算资源储量,块段或矿块平均品位计算不正确应采用剖面面积加权,采用与块段法相同的单工程厚度加权是不正确的。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常见问题及意见三、其它问题

35.特高品位处理问题认定:二次分析、矿体平均品位的6~8倍。处理:影响块段、单工程、圈富矿带反映:列表说明二次检查,富矿带内仍需做特高品位处理。36.小体重值的问题

代表性:类型、数量

取值:算术平均、回归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常见问题及意见三、其它问题

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常见问题及意见三、其它问题

38.资源储量分类论述不全面不少报告仅论述各别资源储量的勘查工程间距,没有说明相应的勘查研究程度,更不谈可研轴和经济轴是如何确定的,不全面。分类依据:可行性评价报告、开发利用方案、生产矿山的实际情况。

【68号文规定:预可行性研究应在评审通过的详查报告或勘探报告基础上进行;可行性研究报告应在评审通过的勘探报告基础上进行。小型及以下规模的矿床、砂石粘土等普通建筑用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已通过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审查的,可以不做可行性研究。】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常见问题及意见三、其它问题

39.资源储量估算结果应按保有、累计动用、累计查明顺序规范表述。

申办采矿证的和生产矿山的要提交基础储量。

事实压覆的压覆资源储量的类别划为内蕴经济资源量,计入资源储量总量,同时要明确说明;选矿方法不同的,如氧化矿与原生矿应分别统计;有些矿分品级的,要分品级说明。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常见问题及意见三、其它问题

40.低品位矿、预测资源量和高硫煤问题按部备案要求,低品位矿、预测资源量和高硫煤应单列,计为另有,不计入总量。特殊情况(高硫煤的规定):开发利用方案利用的或主管部门批复设计利用的;2003年3月1日前取得采矿许可证开发利用方案未明确不利用的高硫煤计算总量。

高硫煤的资源储量估算按照煤层的平均硫分(St,d)圈定。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常见问题及意见三、其它问题

41.共伴生矿产的资源储量估算及分类问题

1)共生矿产的资源储量估算要求与主矿产相同。伴生矿产达到规范推荐的综合评价指标的,均要估算资源储量;如果伴生矿产在现实技术经济条件下尚不能对其回收利用的,要明确说明,列入另有;

2)伴生有用组份未达到规范推荐的一般工业指标(伴生有益组分评价指标)要求、但是在实际生产中能够回收利用的,应对其估算资源储量。3)当伴生矿产进行了基本分析,且其质量、赋存状态、分布规律、回收利用的加工选冶试验研究达到与主矿产相同的查明程度;可行性评价中对伴生矿产综合回收的经济意义做出了相应评价,则其资源储量类型可与主矿产相同。4)虽做了基本分析,但未能满足其他条件的,应降低类别。5)只进行了组合分析,归类为推断的资源量。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常见问题及意见三、其它问题

42.资源储量估算超范围从目前掌握的情况,送审报告对资源储量估算的平面范围都给予了重视,但对垂向标高范围重视不够。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应从平面和垂向的立体空间把握,凡在矿权立体空间范围外的都应扣除。43.资源储量变化情况

资源储量变化对比是对保有资源储量的对比,要用文图表说明资源储量变化情况及变化原因。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常见问题及意见三、其它问题

44.关于推断的资源储量的勘查工程间距问题(探讨)

《总则》强调:不同地质可靠程度、不同勘查类型的勘查工程间距,视实际情况而定,不限于加密或放稀一倍;地表或浅部沿走向有工程稀疏控制,沿倾向有工程证实,并结合地质背景、矿床成因特征和有效的物、化探成果推断,不受工程间距的限制。此规定是原则性规定,实际操作过程中,差距较大。鉴于推断的资源储量没有参考勘查工程间距规定,实际工作中不好把握,有必要提出统一要求。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常见问题及意见三、其它问题

44.关于推断的资源储量的勘查工程间距问题(已写入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业务交流会议纪要)

“鉴于推断的资源储量没有参考勘查工程间距规定,实际工作中不好把握,有必要提出统一要求。《中国矿业权评估师协会公告》(2007年第1号)规定,在普查阶段,对分布面积较大的层状矿床,可采用2~3倍控制的工程间距(视矿床稳定程度)估算推断的资源储量。考虑到分布面积较大的层状矿床的勘查工程间距要比非层状矿床的勘查工程间距大得多,不同矿种不同勘查类型的勘查工程间距已结合了自身特点,因此,可将“2~3倍控制的工程间距”扩展到其它类型矿床,在符合控矿地质条件的前提下,推断的资源储量的勘查工程间距也可按控制的勘查工程间距的2~3倍(视矿床稳定程度决定)考虑”。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常见问题及意见三、其它问题

45.外推距离问题(已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