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法理学之法与经济_第1页
解读法理学之法与经济_第2页
解读法理学之法与经济_第3页
解读法理学之法与经济_第4页
解读法理学之法与经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解读法理学之法与经济一、法与经济的一样关系(一)什么是经济(二)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1.法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是由经济基础决定。2.法不仅随着经济基础的全然变革而发生本质的变化,即使是在同一社会形状里,当经济基础发生局部变化时,也会引起法律的相应的变化。(三)法对经济的作用1.法关于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同时通过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法的这种反作用并不是自发实现的,而是在人们的自觉活动过程中进行和实现的,要受到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这一客观规律的制约和支配。2.法对经济作用的要紧表现:(1)确认经济关系;(2)规范经济行为;(3)爱护经济秩序;(4)服务经济活动。(二)我国法律对市场经济建设的作用1.由于中国的市场经济是自上而下由国家直截了当启动的,法的经济功能要紧表现为安排改革进程并重构社会。2.市场经济外部法律环境要紧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爱护政治稳固,建设政治文明;(2)进展科学教育事业,促进文化建设;(3)加强社会公共事务的治理等,从而为市场经济建设提供良好的外部基础和条件。3.我国法律在建设市场经济内部法律环境方面的功能,是法律直截了当作用于社会经济关系,发挥其经济功能的主体方面。要紧表达在:(1)确立市场经济的差不多走向和差不多原则;(2)确认和爱护各种市场主体的法律地位,规范市场主体微观经济行为;(3)通过法律培养市场体系,爱护市场秩序;(4)运用法律解决社会保证问题;(5)运用法律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矫正市场经济的弊端,引起市场经济良性运行。司法考试法理学之法的本体第一章法的本体第一节法的定义一、法律职业与法的定义1.法律方法和法律思维具有三个特点:(1)用说理的方法而非简单的暴力解决问题。(2)必须依照法律来说理及判定和解决法律问题。(3)必须在程序的范畴内,通过相应的法律程序确定和解决法律问题。这其中,依照法律说理是核心。关于法律职业者来说,是否能够忠于法律,确实是他最大的职业道德和操守问题。2.法律人忠于法律的前提是法律必须具有一种明确清晰的概念及其对象。(1)法律必须进展为独立的规范体系和制度形式,才可能成为法律职业者行为的准则。(2)法律职业者又必须提高自己的知识能力和法律思想水平,从而准确地把握法律。二、法的现象与法的本质1.以往的法律理论从方法论的角度看,能够分为三类:(1)从法本身明白得法律,认为法律产生、进展、变化的根源在于法的自身。(2)尽管是从法的外部结实法律的根源,又都直截了当或间接地把这种根源归结为某种精神力量,将法视为人类精神一样进展的产物。(3)从社会现象的交互作用的角度把握法的定义。2.从人类精神的一样进展角度概括法的有:(1)神意论。(历史上最早显现的观点)(2)意志论。(如黑格尔关于法是自由意志的表达)(3)正义论。(古罗马法学家塞尔苏士认为:法乃善良公平之艺术。)3.从法本身明白得法的有:(1)规则论。(一样认为法是一个逻辑上自我满足的规则体系。)(2)命令论。(这种观点与规则论相同之处在于都将法视为一种规则体系,所不同的是,规则论认为法律规则的效力来源于该体系内部,而命令论则认为法律规则的效力来源于权力。)(3)判决论或推测论。(这种观点认为法确实是对法官的判决的推测。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法不是写在规范性法律文件中的东西,而是法官的倾向和意见,法官关于案件的处理意见才是真正的法。)4.从法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角度明白得法律现象:(1)19世纪末,专门是20世纪初以来,西方法学界许多学者开始将法置于一定的社会现象领域交易研究。(2)这种观点总体上看,不再将法律视为鼓舞的、与社会脱节的想象,而是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作为一种与其他社会现象交互作用的产物。5.法的本质的展现过程,反映了法的本质的层次性:(1)法的本质最初表现为法的正式性:A.法的正式性表达在法总是公共权力机关按照一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定或认可的。B.法的正式性还表达在法总是依靠正式的权力机制保证实现。C.法的正式性也表达在法总是借助于正式的表现形式予以公布。(2)法的本质其次反映为法的阶级性:A.法所表达的国家意志,从表面看,具有一定的公共性、中立性。B.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由于国家形成于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历史时期,因此,它必定反映阶级对立时期的阶级关系。法所表达的国家意志实际上只能是统治阶级意志,国家意志确实是法律化的统治阶级意志。(3)法的本质最终表达为法的社会性:I马克思主义法律理论分析社会的特点在于:A.认为法律是社会的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关系的反映;B.社会关系的核心是经济关系,经济关系的中心是生产关系;C.生产关系是由生产力决定的,而生产力则是不断进展变化的;D.生产力的不断进展最终导致法律在内的整个社会的进展变化。II按照这种观点,国家不是在制造法律,而只是在表述法律。因此,法的本质存在于国家与社会的对立统一的关系之中。笔记资料《法理学》—法与人权一、人权的概念与层次(一)人权的概念1。人权的主体是人的个体(自然人)和群体(包括团体、集体等范畴)。2。人权的客体乃是人为了在自然界和社会生存、活动和进展所必需的诸种物质的和精神的条件,即各种物质和精神的需要和礼仪。3。自由是人权的内容要素,平等是人权的形式要素。4。人权不是天赋的,也不是理性的产物,而是历史地产生的,最终是由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二)人权的层次1。第一个层次:应有权益。人权第一是一种道德权益,属於应有权益的范畴,即基於人的本性和本质所应该享有的权益。2。第二个层次:法律权益。人权不同于公民权。人权是公民权构成的基础和源泉。公民权势由人权所派生,是它的重要的政治法律表现。公民权只是是一种更加政治化、法律化的人权而已,只是是人权的一个部分、一个层次、一种特定的表现方式。3。第三个层次:实有权益。二、法与人权的一样关系(一)人权能够作为判定法律善恶的标准人权对法的作用表达在:1。指出了立法和执法所应坚持的最低的人道主义标准和要求;2。能够诊断现实社会生活中法律侵权的症结,从而提出相应的法律救济的标准和途径;3。有利于实现法律的有效性,促进法律的自我完善。(二)法式人权的表达和保证1。与其他爱护手段比较,法对人权的保证具有如下明显的优势:(1)它设定了人权爱护的一样标准,从而幸免了其他爱护(如政策)手段的随机性和相互冲突的现象;(2)人权的法律爱护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因而具有国家强制性、权威性和普遍有效性。2。人权与法律权益的关系具体表现为:(1)一方面,人权的差不多内容是法律权益的基础,只有争得了最差不多的人权,才能将一样人权转化为法律权益;(2)某一方面,法律权益是人权的表达和保证。3。至於哪些人权能转化为法律权益,得到法的爱护,取决于以下因素:(1)一国经济和文化的法制状况。(2)取决于某个国家的民族传统和差不多国情。三、人权的法律爱护事件1。人权的法律爱护在实践中要紧表现为国内法的爱护。2。自“二战”以后,人权问题差不多大规模地进入了国际法领域。国际人权法大体包括四类:(1)人权宪章类;(2)防止和反对种族鄙视类;(3)专门主体(社会弱者)人权爱护类;(4)战时国际人道主义爱护类。笔记资料《法理学》—法与宗教一、法与宗教概述(一)什么是宗教1。一样说来,宗教由宗教教义、宗教礼仪和宗教组织三部分组成。2。目前世界上比较流行的士三大宗教: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二)法与宗教的联系和区别1。法与宗教的联系要紧表达为:(1)法在起源时期同宗教有着一致性关系,每一种法律体系确立之初,总是与宗教典礼和仪式紧密相关;(2)在人类早期时期,公共权力借助于神的力量的支撑,君主为了论证自己统治的合法性,往往把统治的渊源归结于上帝、归结于神;(3)宗教同法的价值有某些相通之处,两者的动身点和目的都包括“使人向善”,使社会有其秩序而不发生纷乱,甚至使人们精神上有所依靠与寄予;(4)法和宗教差不多上实现社会操纵的规范体系。2。法与宗教的区别表现为:(1)二者产生的历史条件不同。宗教的产生远早于法律,法律的产生是社会进展到更高时期的产物。(2)二者产生的产生方式不同。法律是社会系统强制性的产物,它以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为内容,又通过相应的国家机关制定和认可,其基础则是人的理性的自觉力量;宗教是在社会生活中自行萌发或对先知学说经典化的产物,是与科学相悖的社会异己力量,其基础是迷信和盲目的信仰。(3)二者的调控范畴和作用不同。法律只调整那些对社会生活秩序的稳固有较高价值的社会关系,而宗教规范则覆盖了几乎全部的社会关系;法律规范一样只规范人的外部行为;宗教规范不但规范人的外部行为,而且更侧重于规范人的内心活动。(4)二者的调整方式和实现的方式不同。宗教和法律尽管差不多上人们的行为规范,但法律是通过国家强制来进行调控;宗教要紧是通过操纵人们的良心来操纵、调剂人的行为,通过说教和内心感悟来达到社会调控的目的。(5)二者的形式不同。法律通过规定明确的权益和义务,给人们的行动指明方向,有权益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两种差不多形式;宗教规范则以强调人对神的服从义务为主,人在神的面前是没有权益可言的,因此宗教规范大差不多上义务性规范。二、法与宗教的相互阻碍(一)宗教对法的阻碍1。宗教能够推动立法。2。宗教阻碍司法程序。3。宗教信仰有助于提高人们守法的自觉性。(二)法对宗教的阻碍1。在政教合一的国家,法对宗教的阻碍是双向的:(1)一方面,法能够作为国教的工具和卫护者;(2)法又能够作为异教的破坏力量。2。现代法律对宗教的阻碍,要紧表现为法对本国宗教政策的规定。3。近代以来,世界各国相继把宗教信仰问题规定在法律上,而核心的问题确实是宗教信仰自由的法律化问题。4。中国现行的宗教政策要紧包括三个方面:(1)全面正确地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2)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的治理;(3)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相结合。笔记资料《法理学》—法与道德的区别1。生成方式上的建构性与非建构性。法在生成上往往与有组织的国家活动相关,由权威主体经程序主动制定认可,具有形式上的建构性。道德在社会生产生活中自然演进生成,不是自觉制定和程序选择的产物,自发而非建构是其本质属性。2。行为标准上的确定性与模糊性。法有特定的表现形式或渊源,有确信明确的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因而具体确切,可操作性强;同时,其被任意说明和滥用的余地小,易排斥恣意擅断。道德无特定、具体的表现形式,往往表达在一定的学说、舆论、传统和典型行为及后果中,其对行为的要求笼统、原则、标准模糊,只具一样倾向性,明白得和评判易生歧义。3。存在形状上的一元性与多元性。法在特定国家的体系结构差不多是一元的,法律上的决策一致是其本性和要求,而这种决策上的一致是通过程序上的正统性达致的。由於信念和良心是道德的存在方式,因而道德在本质上是自由、多元、多层次的。与此相关的士法律评判的共通性与道德评判的个体化。4。调整方式上的外在侧重与内在关注。法一样只规范和关注外在行为,一样不离开行为过问动机,其所有缜密的设置都要紧针对外在行为。道德第一和要紧关注内在动机,不仅侧重通过内在信念阻碍外在行为,且评判和声讨要紧针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