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集合篇_第1页
2024年《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集合篇_第2页
2024年《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集合篇_第3页
2024年《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集合篇_第4页
2024年《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集合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2024年《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集合篇]《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1

百分数是学生学习了整数、小数、分数概念和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同分数有亲密的联系,在实际中有广泛的应用,如出勤率、合格率等。

百分数的意义比较抽象,而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又特别重要,干脆关系到后面要学习的百分数应用题,如何帮助学生理解百分数意义成了关键。我认为有必要先让学生多解读生活中的百分数,说一说每个数据的意思,感悟到“百分数是两个量在比较”,然后再概括出百分数的意义,效果可能会比较好。因此,上课前,我让学生搜集生活中各类百分数,并让他们请教家长初步弄清百分数的意义。上课时,我尽量让学生多沟通,希望在沟通中领悟百分数的意义,并引导他们用“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来叙述,但这对学生来说比较困难,他们大多不会讲,只是机械的跟随老师的引导,相反他们大多会用分数的意义来叙述,如:“这批产品的合格率是98%,表示把这批产品平均分成100份,合格产品占了其中的98份。”我想不论学生如何表达,只要理解了百分数的本质涵义都是可以的,不必强求统一的`叙述方式。

本节课我感觉比较满足的是在突破学习难点“百分数和分数的区分”时,并不是进行抽象的探讨,而是结合详细的练习题,把区分与联系放到详细的情境中进行探讨,进一步突出它们之间的异同点,难点得以突破,新知得以深化。最终,多样化的练习形式,都是围绕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设计的,体现了数学味与人文性,同时也使学生感觉到数学是好玩的。

《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2

分数的意义是解答生活中分数学问问题的关键,特殊是分数的两种形式(带单位和不带单位)在详细情景的敏捷运用,更是学习的难点。为帮助学生理解详细情境中的分数意义,我们常用画图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与体验,虽然画图时,有时要画精确,有时并不须要画得非常精确,但任何一种不精确的画法,都是建立在能精确画的基础上的,基于这相识,才有了以上动态生成的一幕,本片断体现了:

(1)老师要擅长捕获信息,增加对信息的敏感性。学生不仅是教学的主体,也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老师不仅是学问的呈现者,学习的指导者,更重要的是教学过程中信息的重组者。老师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对学生的每一个信息,刚好、精确地推断它的有效性、可利用性,对有价值的信息要组织学生“拾柴、浇油、扇风”把火烧旺。生4的`质疑是生成探讨空间,形成思维碰撞的生长元,老师刚好细心地捕获,以启发性的评价“这倒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把它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资源加以利用,才生成了生6、7、8精彩的思维火花。生4的质疑出乎老师的意料,对此,老师不加轻易的评判与说明,而是将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探讨、探究、展示,使学生在经验学习过程的同时,又体验到胜利的欢乐。

(2)敬重个体差异。同一问题由于各人的思索深度,广度及原有阅历基础的差异构成不同的体验与相识,这种不同的体验与相识在相互碰撞中得到提升。生6、7、8的奇思妙想在宽松的氛围中得到生成。一部分学生在冲突中不断创建自己的精确画法,使这部分人的潜能得到了充分的释放,演绎着他们对这些分数的独特理解,另一部分学生也从同学创建的画法中,不断加深着自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从而达到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3)开放评价主体,增加互动。关注评价活动的多边性,提倡师生、生生之间的相互沟通与评价。片断中,老师在关键处,能即时评价,给学生以启发性的引导(如面对学生的质疑),更注意留给学生相互评价的空间和时间。如面对不同的画法,让学生自由探讨,再作评价。所以也才有了学生大胆的质疑、尖锐的反问、由衷的赞美。

《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3

《分数的意义》是在学生已经对分数有了初步相识的根底上进展教学的,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能正确地相识单位“1”,理解分数的意义,并能对具体情境中分数的意义做出说明,有条理地运用分数的学问对生活中的问题进展分析与思索。进一步培育学生分析、综合与抽象、概括的实力,感受分数与生活的联系。上了《分数的意义》这节课以后,我有以下想法:

本节课胜利之处:

1、本节课综合运用启发式教学、情境教学法、活动教学法,让学生通过举例、分一分、自我创建分数等,来体验得到分数过程,感悟分数的意义,从而促进学生对新学问的内化和建构。

2、重视从学生已有学问阅历动身,抓住新学问的生长点,对单位“1”的相识和扩展,加深对分数的相识。紧紧抓住核心概念进行分数意义的教学,学问点讲得很透彻,深挖教材,教学目标达到的同时也突破了重难点,为今后的教学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3、作为数学老师,不但要教给学生学问,更要重视渗透数学这门学科本身的思想,本节课一大亮点就是渗透了数形结合和累加的数学思想。

4、重视让学生在应用中巩固和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本节课不足之处与改进措施:

1、备学生不够充分,市里的学生不管是语言表达实力,还是思维实力都比县里的.学生强太多了,试课的时候不应怕学生回答不出来问题而频繁地改动教学设计。

改进措施:要因地制宜的备学生。假如是去市里上课,多选择好的和活跃的班级试课;假如竞赛地是县城,就用各种班级试课。

2、没有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因为怕学生回答不出来,导致许多问题设置的不够开放,老师也不敢放手地让学生畅所欲言。比如:

(1)小组创建分数那里,学生只回答了平均分的份数不同,没有说表示的份数不同,老师没有让学生接着补充,而是自己说出来。

(2)概括分数的意义时,老师提示的太多,应当出示完3组分数的意义就让学生自己视察这些分数的意义,它们共同的意义是什么?这样一来,学生的概括就有了依据,有了凭借,就有话可说了。

(3)最终一题出示完其次组数据时应当问学生看到这组数据你有什么想法,或者一起先就让学生畅所欲言发觉问题,经过思维碰撞后总结出要充分考虑单位“1”,而不是老师说。

改进措施:老师要信任学生,留出充分的空间和时间给学生,该放手时要放手,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要把自己定位于那个穿针引线的人,用一个个细心设计的问题,把学生的思维奇妙的串起来。

3。老师语言不够幽默,课堂趣味性不够,没有从一起先到结束,让课堂气氛始终处于热情的气氛中。

改进措施:老师平常要注意培育自己的幽默感。本节课中间的练习应设置一些趣味性的,信封猜笔那个环节应当保留,结尾处可以加入《分数的历史》这种数学文化视频,也可以加入大格局的元素,来一段激情满满的演讲,这一段讲好了,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也可以掩盖课堂中的一些瑕疵。

4、整体教学设计比较务实,不够奇妙,亮点不够突出,有记忆点的东西不多。

改进措施:由于是去市区竞赛,可以考虑把崇义的特色加入到教学设计中,这样比较有记忆点。教学设计上还可以再奇妙些,最好是达到环环相扣的效果。

5、由于教学设计改来改去导致老师记的东西有点混乱,老师的语言不够简练,特殊是老师不能重复学生的发言,这是数学课堂之大忌,因为数学学科本身就要求明确严谨,假如语言太繁琐,则会造成学生理解上的模糊不清。

改进措施:由于此次打算时间紧,一起先就要去比较专业的学校试课,让老师们提出具有专业性并有可行性性的建议,可以少走弯路,另外老师要把详案烂熟于心,才能表演好。

6、有些学生上课小细微环节没有事先讲清晰,比如上课传递话筒习惯,回答问题习惯,后面上课的许多老师强调了这一点,上课的时候就不用走来走去,课堂会更流畅地走下去和节约时间。

改进措施:课前要充分考虑上课要留意的细微环节。

7、由于阅历不足,老师课堂驾驭实力不行。

改进措施:要不断地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的教学素养。

8、两位老师协作度不高,双师课堂形式没有突破。

改进措施:有待探讨。

《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4

六年级上学期数学其次单元是“分数除法”,其中第一小节是:“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在教学上,“分数除法的意义”好办,因为有分数乘法和小数乘法除法的意义做基础,在课堂上,只要按课文编排稍做说明学生就可明白。

对分数除法计算法则,我对课文编排讲解内容作了一下变动。这一小节有3道例题,分别讲“分数除以整数”、“整数除以分数”、“分数除以分数”。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如何得来,如何向学生讲得明白,始终是老师们所苦恼的问题。不讲嘛,好像是没有完成教学任务,讲吧,即使是老师认为自己讲得很明白,其实学生真正理解吗?我认为,学分数除法的关键是记牢、娴熟运用“计算法则”,至于这计算法则是如何得来的,可短暂忽视。我把这3道例题分为两节课讲解。第一课时讲“分数除以整数”,通过例1,“把6/7米铁丝平均分成2段,每段长多少米?”使学生明白,把一个数平均分成2份,既可以用除法“÷2”表示,也可以用乘法“×1/2”表示,也就是说“÷2”=“×1/2”,进而,把一个数平均分成3、4、5……,既可以用÷3、÷4、÷5……表示,也可以用×1/3、1/4、1/5……表示,而1/2是2的倒数、1/3是3的倒数……,从而得出“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在和学生学习过程中,尽管我用的是课本例1的教学素材,但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有意忽视被除数和除数究竟是分数还是整数的问题,只是强调被除数除以除数等于乘除数的倒数。教学完例1,就让学生做相应的练习(强化“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的概念)其次课时,同学生学习例2、例3。课文中例2“一辆车2/5小时行驶18千米,1小时行驶多少千米?”,是具体地讲解了为什么18÷2/5最终可以表达为18×2/5,而我只是依据题意列出18÷2/5后,让学生回想例1的学习过程和分数除法计算法则,让学生自己说出18÷2/5=18×2/5,然后计算得出结果,而省略了中间的讲解过程。接着学习例3“小刚3/10小时走了14/15千米,他1小时走多少千米?”“14/15÷3/10=14/15×3/10”。这两道例题是应用题(但在教材支配中,没有把它放在分数除法应用题范围内),我没有把留意力放在计算法则的推倒过程上,反倒是依据题意为什么这样列式花了些时间。

3道例题学习完(还包括相当量的练习),用了两节课,学生已经驾驭了“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的分数除法计算法则。依据学生状况的反馈,学生驾驭这一小节的学问是扎实的。

现在我还在想,既然乘法不强调被乘数与乘数,如,一本书5元,买3本要多少元?既可以5×3,又可以3×5,只要结果是15元就算对,(但我坚持认为5×3和3×5表达的意义是不一样的,不过,现行教材认为结果一样就行)那么,在学生不太明白算理而只驾驭计算方法,在教学上应当是允许的。或许我这样做有点离经叛道,不符合现在的教化教学观念,但要求肯定要让学生明白全部算理教学才算胜利,似有点不太实际。学生(包括成人)许多时候知道要这样做并且做对了,已经是完成学习任务了,又何必强求肯定要“知其所以言”呢?

《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5

这节课是分数除法教学的起绐课。分数除法的意义及计算方法是本单元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理解的困难之处。我是想作为分数除法的第一个学问点,利用折一折,算一算等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借助图形语言,利用已学过的'分数乘法的意义,解决有关分数除法的问题,从而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并从中总结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分数除以整数是学生学习了分数乘法和相识了倒数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之前已驾驭了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为本节课的新知学习起到了良好的铺垫作用。

在教学中注意以下几点。

1、强调学问的迁移和类推。

在教学中,先复习整数除法意义再进行分数除法意义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利用学问的迁移和类推很简单得出分数除法的意义。

2、以自主探究为主。

供应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给学生充分思索的空间和时间,允许并激励他们有不同算法,敬重他们的想法,哪怕是不合理的,甚至是错误的,让他们在相互沟通、碰撞、探讨中,进一步明确算理。

一节有效的课堂应当建立在有效的小组合作上,整节课下来我发觉在小组合作方面我还应多钻研,如何调动小组的主动性?如何让小组的每一位成员都乐于参加其中?将是我接下来主要的探讨方向,真正做到合作、沟通、共同探究!

《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6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一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主要驾驭如下两个内容:1.理解百分数的意义。2.理解百分数与分数意义上的区分。对学生而言,百分数并不生疏,在生活中可以找到百分数,但不理解百分数意义。所以在教学设计上,我从学生已有的学问背景和教材联系生活实际的特点设计了教学。

1.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教学材料的支配上,我大量的结合详细的生活素材,以孩子们原有的学问阅历为基础,让学生结合生活素材谈谈每个百分数的意义,进而总结概括出百分数的意义,并充分体会到百分数相识与我们的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

2.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孩子们供应了一个可供独立思索,开放的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在独立思索、合作沟通、比较分析、归纳整理的过程中,获得学问、提高学习实力。学生通过相互沟通收集到的百分数的意义,进而理解概括百分数的意义;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渐渐解除分数与百分数意义非本质上的区分,驾驭本质的区分。在教学过程中我以多种形式的教学,激励学生独立思索、合作沟通、大胆发言,以敬重学生特性,发展学生思维为目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素养。

3.在教学中有机地渗透情感、看法、价值观的教化。让学生在进行百分数数据的分析比较中了解我国的国情,增加环保的意识以及进行良好卫生习惯的培育等。

总之,一堂课下来,学生的收获颇多,学习爱好盎然。但也发觉了自己的一些不足之处:学生搜集的'百分数没有最大程度地开发出来,只是在上课初让学生说说你搜集了什么百分数?是从哪里搜集到的?其实这是一个很好的材料,学生对自己搜集的百分数是最感爱好的,在了解百分数的意义后,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手中的百分数的意义并进行沟通,我想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我却没有抓住这一点,失去了这么好的一个材料。

《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7

[案例:]

师:你对百分数已经有了哪些了解?你还想了解什么?

生:我已经知道了百分数的读写,我还想知道百分数的意义。

生:我知道,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百分数,我还想知道百分数的用途是什么?

生:我知道百分数没有单位名称,但我不明白它为什么没有单位名称?

老师依据学生的学习须要,要求学生边看书自学,边思索:

(1)请结合实例来说说百分数的意义。

(2)百分数与分数有什么区分和联系?

学生沟通。

生:我是这样理解百分数的。如,商店打八折,就是80%,这个“80%”就表示现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

生:因为百分数表示两个量之间的相比关系,所以百分数不表示详细的量,也没有单位名称;但一般的分数既可以表示两个量之间的相比关系,又可以表示详细的量。

[反思]

由于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已经接触过百分数,不少学生对百分数已有了肯定的了解,因此,在教学中就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对百分数已经有了哪些了解?还想了解些什么?这一说,把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为了主动学习,学习也由被动的客体变成了主动的主体,使原本枯燥的数学教学活动,充溢了人文气息。

在教学中,通过学生结合例来说说百分数的意义,敏捷地将教材内容由封闭、僵化,变为开放、生动和更具包涵性和现实意义,每个学生依据自己已有的学问和生活阅历,将抽象的百分数意义详细化为生活中的实际。这样教学,不仅很好地发展了学生自己的学习策略,而且还很好地体现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学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教化理念,也使每个学生在驾驭数学学问的同时,思维实力、情感看法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

在教学中,当了解各个层次的学生对新学问驾驭的“实际状态”后,就把学生的“实际状态”敏捷地变为学生的学习目标,以满意学生适应自己发展的认知须要。例如,学生有时搞不清晰“百分数与分数有什么区分和联系”,让学生通过仔细自学、主动思索、与同伴的沟通,获得深刻理解——因为百分数表示两个量之间的相比关系,所以百分数不表示详细的量,也没有单位名称;但一般的分数既可以表示两个量之间的相比关系,又可以表示详细的量,当分数表示详细的量时,它就有单位名称。这样教学,把原本单纯的认知、接受,变成了科学探讨、主动创建和大胆的“自我建构”,进而实现求知向个人爱好和爱好转化,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各方面的和谐发展。教学反思《《百分数意义》教学片断及反思》一文

《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8

《分数的意义》是一节概念教学课,它是在学生已对分数有了初步的相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是今后学习分数四则运算和分数应用题的重要前题,对发展学生的思维实力有重要作用。

本节课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的起先,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能正确地相识单位“1”和分数单位,理解分数的意义,并能对详细情境中分数的意义做出说明,有条理地运用分数学问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思索。

而分数的意义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是把分数的概念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起先,怎样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从详细的实例中逐步抽象归纳出分数的意义及相识分数单位是本节课所要解决的两个重点问题。怎样引导学生理解单位“1”是我们这节课的难点。因此,课中我牢牢抓住重点与难点,引导学生领悟单位“1”的含义,理解分数的意义,相识分数单位。为此本节课教学中,我留意了以下几点:

一、加强数学学习与生活的联系。

重视从学生已有学问阅历动身,抓住新学问的生长点,课一起先我由生活中的测量桌面长度得不到以米为单位的.整数结果问题导入,激发学生的新奇心和求知欲,明白分数产生的缘由及历史。

二、加强直观教学,降低认知难度

通过四分之一,唤起学生对分数学问的回忆,再从一盒巧克力既四块巧克力平均分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白再进行平均分时,先要把四块巧克力看成一个整体。然后通过在8颗棋子和12根棉签中找四分之一的活动,通过同桌间的探讨与合作,不仅加深学生对一个整体的意识,还引起学生对所分物体个数的关注。通过思索、视察、比较,使学生理解了也可以把很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进行平均分,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在这个操作活动中让学生发觉不同整体数量不同,相识到这些整体都可以看成单位“1”,通过举例,让学生真正理解到此时单位“1”不仅可以表示一个物体还可以表示一些物体,从单位“1”的数学意识到与自然数1的不同。多媒体演示及动手操作,加强直观教学更好地帮助学生驾驭概念,理解概念让学生加深对分数概念含义的理解,降低了对分数概念理解上的难度。

三、自主学习,培育创新实力

在做一做中,我由整数单位小数单位迁移到分数的单位,引发学生思索,促使学生主动地参加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来,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中,更好的驾驭分数单位。教学中通过闯关嬉戏,让学生在应用中巩固和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让学生在说一说信息中分数的意义时,深刻体会到生活中到处有分数。然后在精彩的分糖嬉戏中让学生主动主动的加入到分数的意义的拓展练习中来。

《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9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一单元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的起先。内容包括: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与假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最大公因数与约分,最小公倍数与通分以及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本单元教学的特点就是概念教学,教学的重点是概念的形成,教学的难点是概念的形成和运用。

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将引导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由感性相识上升到理性相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比较完整地从分数的产生,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等方面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进而学习并理解与分数有关的基本概念,驾驭必要的约分、通分以及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技能。这些学问在后面系统学习分数四则运算及其应用都要用到。因此,学好本单元的内容是顺当驾驭分数四则运算并学会应用分数学问解决问题一系列实际问题的必要基础。

一、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用好直观手段。

本单元的概念较多,且比较抽象。而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须要直观形象思维的支撑。因此,在引入新的数学概念时,适当加大思维的形象性,化抽象为详细、为直观。教学时加大思维的形象性(比如:图、线段图、集合图)

二、刚好抽象,在适当的抽象水平上建构数学概念的意义。

在充分绽开直观教学的基础上,抓住时机引导学生由实例、图示加以概括,建构概念的意义。

三、揭示学问与方法的内在联系,在理解的基础上驾驭方法。

比如:约分和通分,这两概念学生很简单混淆,因此教学时要提示学生,不管是约分还是通分都是依据分数的基本性质,使分数的大小保持不变,约分就是把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变小,而通分则是把几个异分母分数变成同分母分数。

①商不变的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联系

②分数的基本性质与约分、通分的联系

③用字母表示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的基本性质(0除外)

④因数——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约分

倍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通分

⑤单位换算——除法——分数——约分。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对最简分数、约分的意识淡薄。

学生对约分,结果保留最简分数的意识淡薄,教学时要加强。

《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10

本节课含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内容是分数除法的意义。其次部分是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在教学其次单元分数的乘法时,出现学生对分数乘法的意义理解不够,所以,在进行分数除法的意义教学时,没有匆忙带过,或干脆告知学生,而是由整数除法的意义引入,再引导学生通过改编成一组分数除法题,让学生视察、推理出分数除法的'意义。我留给学生时间去做,但还是有部分学生不得其要领。

其次部分内容通过例2引导学生用折纸的方法得出两种不同计算方法,再比较、归纳出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整数的倒数。这部分内容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所以动手操作是必要的。因为学生的动手操作实力较差,所以学生动手操作的时间花的比较多。大部分学生能理解为什么分数除以整数就是乘这个整数的倒数。但后面的练习就没有时间做了,所以,不值的学生驾驭的怎么样,是否能娴熟的计算分数除以整数。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所以不要拘束孩子,也不要拘束自己。

《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11

在小学数学里,相识分数是学生数概念的一次重要扩展。设计这节课之前,我虽然看了许多的视频、杂志和教学设计,但是看完后还是毫无思绪,缘由是没有读懂教材,更没有单元备课,不明白这节课在整个单元的作用。

磨课环节,发觉自己的设计根本不适应我们的学情,先后改了四次,周三晚上才确定下来版本,时间仓促,没有设计好板书,周五上课有点慌乱,教学效果很不满足。

本节课,我通过一根棒棒糖到一把棒棒糖,渗透一个整体的概念。但是假如在教学过程中,接着发挥这些棒棒糖的作用,效果会更好。

教材首先从历史的角度、从现实生活等重量的须要动身,生动形象的呈现了分数的现实来源。张奠宙先生在《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大道理》中指出,分数是一种有大小的数,是新的数,是自然数的扩充,是介于0和1之间的数。

教材在开头呈现了有几个人用等距离打了结的'绳子测量一个箱子的边长,并提出了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剩下的绳子不足一节,怎么记?”惋惜的是教材最终没有回答原委如何用分数表示这段绳子的长短。自己提出的问题没有解答,不得不说是较科书的一个缺陷。

基于此,我在导入环节插入了一个微视频,让学生了解分数的产生,渗透数学文化。但是张奠宙先生提出的问题,我在设计的时候不知道前后内容如何有效连接,加上制作PPT麻烦,最终还是没有解决,也是一个缺憾。

了解分数的产生后,我让学生通过你能选择手中的材料,折一折,摆一摆,画一画,涂一涂,表示出1/4。

学生课前打算了丰富的素材,但是汇报时,有点拘谨,声音很小。我是通过平板的拍照讲解功能把学生的作品投影到大屏幕上。事后听课老师提出,拍照转瞬即逝,对学生的视觉冲击不够,应当把图片张贴在黑板上。该怎么张贴到黑板上呢?既要大小合适,还能固定住?要不要让学生说出单位“1”和自然数1的区分呢?看到许多课例都用了,但是我们的学生却说不到要点,说不定还弄巧成拙。

理解单位“1”后,我把做一做的习题改成让学生把12个圆看作单位“1”,创建一个喜爱的分数,继而概括分数的意义。学生汇报的分数,我写在了电子白板上,造成板书太少。

汇报完,我立刻让学生用一句话概括分数的意义,对学生来说有点难。后来,我用华罗庚的话来引导学生,让数学的课堂有了语文的味道,这是一个亮点。由于第一节环节1/4的影响,学生创建的分数都是1/3,6/1等表示一份的数,不利于概括分数单位。假如在表示1/4时,我能够追问一句:这样的3份,用分数怎么表示?这样效果会不会更好?而且在讲解分数单位时,我讲的过于模糊,学生没有听明白。

练习巩固环节,由于时间不够,第4小题第2问,为什么同样是2/3,花的枝数不一样,没有时间处理。结束时,我设计好的小嬉戏也没发挥到价值。

这一节课让我深深意识到自己对教材的理解不够,不能敏捷驾驭课堂。许多名师都是用一生去备一节课,虽然公开课结束了,但我不能就此放弃,要接着完善这节课,既然付出了,就不能半途而废。要学习的东西还有许多,我会接着坚持、加油!

《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12

这节课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及难点,是在学习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不完全相同,须要加以扩展。

计算方法上一个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推导过程比较困难,学生较难理解。它也是今后学习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以及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基础,所以这部分内容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教材编排重视学生全面参加教学过程,扶放结合。

理解意义和方法时,都是由感性相识到理性相识,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围绕教学重点,以探究为主线组织课堂学习过程。通过视察、对比、探讨、沟通,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探究一个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学生原有的基础是已经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驾驭了计算方法。同时须要对分数的意义有较娴熟的口述基础。

学生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对分数乘法有了肯定相识,所以,本课教学中接着让学生探讨、沟通、试做,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探究一个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但相对有了肯定难度,因此学生的综合分析实力尤为重要,这一点也是班上学生比较弱势的,尤其是对于学困生,假如对意义都不理解,算式都列不正确更不要说计算了,因此巩固练习中,从基本练习到稍有难度的练习,并加以指导。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对于自己的不足进一步改进。

《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13

依据校教研工作支配,这个星期该我上公开课。可是始终到本周二还在赶教学进度,因为前一个星期我们五年级全体师生去实践基地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实践学习,落下的课只有抓紧时间补回来。

周一才确定上分数的意义,周二下午才起先备课和打算上课的材料,所以教学设计上可能不够精细,预设不是特殊充分,虽然教学思路是清楚的。

教学在一个小故事中拉开,不但由此突出“平均分”,还在学生的不同的平均分的状况中评价学生的公允、感恩的情感价值。这好像与数学教学无关,但教化与教学是不该分的,而我认为教学远没有教化对学生的意义更大。

在教学单位“1”的概念时,我从学生熟识的数字1引入,让学生说说1可以表示什么,从而归纳不但可以表示1个物体,1个图形、1个计量单位,还可以表示很多物体组成的1个整体,在此基础上得出1如此多的实际意义是数字1的'外延,并在1上加引号,由此定义单位“1”。然后让学生说说手边什么可以看作单位“1”。

在学生理解了单位“1”的基础上,我通过对折圆形的纸片引导学生依次得到分数21,41,81这些是学生以前学习过的,然后我通过问:把单位“1”平均分成8份,这样的1份是81,那么这样的3份呢?学生很简单得出83这个分数,然后问5份呢?7份呢?引导学生分别得出分数,于是我质疑:81,83,85,87这些分数,你发觉了什么问题?学生发觉分母都是8,引导学生发觉这是因为都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8份得到的,只是因为要表示的部分的份数不同。我并没有急着确定学生的发觉,而是让学生用课前打算的12根小棒分一分,用来表示一个分数,让学生在操作中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并引导学生用比较规范的语言叙述自己是如何得到这个分数的,使学生在开放的学习内容中得到不同的学习状况,并通过充分的沟通让学生发觉倾听别人的发言也是重要的学习途径。此时学生很简单总结出分数的分子、分母分别表示的什么意思。

关于分数单位,我选择让学生在阅读课本的分数意义概念后提出。然后抓紧练习说一说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和各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练一练的习题效果不错,于是我对练习中的相像习题省略,但数轴上的单位“1”和如何正确得出各分数相对应的点是比较难的,于是仅剩的时间我留着处理了这个习题。

教学必需从形象到抽象,返归数学的本真。

《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14

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地相识了分数,对分数有了肯定完整的相识。这个单元,学生学习了比较长的时间,这么多学问可以整理一下。从分数的意义到分数与除法关系,再把分数进行分类,然后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在此基础上学习了约分和通分,最终学习了分数与小数的互化。这些内容的支配是有逻辑依次的,而且又是相互关联的。

经过这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学生学习和的作业状况,总感觉有几个问题很难处理。

第一、学生的技能训练有点不太到位。

根据教材内容的进度,其中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也要6课时,那么整个分数的内容,连练习课在内也只有17课时的时间。而其中通分、约分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时间就更少。时间少了,那么对于学生的各个学问点的基本技能训练似乎不太扎实,特殊是求两数的最大公因数,因为在学生的练习中常常反映出约分不约或约分没有约尽,还有就是约得很慢。这些现象又导致了小数化分数时,出现“部分学生把小数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时,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