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学探秘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_第1页
敦煌学探秘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_第2页
敦煌学探秘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_第3页
敦煌学探秘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_第4页
敦煌学探秘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敦煌学探秘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敦煌学探秘有关景教的历史记录,以西安碑林的()最为重要。

A:《大秦景教三威蒙度赞》B:《大秦景教宣元至本经》C:《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D:《大秦景教大圣通真归法赞》答案:《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伯希和中亚考察队的收集品按语种分类时,只有粟特文材料没有单列。

A:错B:对答案:错姜亮夫《敦煌——伟大的文化宝藏》是很长时间里惟一的一本敦煌学入门书。

A:错B:对答案:对对宦官官制的研究,赵和平已有初步研究,并将全文录入()。

A:《敦煌表状笺启书仪》B:《唐代宦官权势之研究》C:《唐代的内诸司使及其演变》D:《记室备要》答案:《敦煌表状笺启书仪》关于婚姻和丧葬方面的研究,周一良撰有(),赵和平《敦煌写本书仪中看到的部分唐代社会文化生活》等利用书仪研究社会史的文章,均收入两人合著的《唐五代书仪研究》。

A:《敦煌表状笔笺启类书仪辑校》B:《敦煌写本书仪中所见的唐代婚丧礼俗》C:《敦煌写本书仪研究》答案:《敦煌写本书仪中所见的唐代婚丧礼俗》敦煌文书对于河西特别是敦煌地方史的研究最为重要,特别是保存了丰富的吐蕃统治时期和归义军统治时期的文书档案资料。

A:错B:对答案:对飞天就是佛经中所说的()和()。

A:天人B:神仙C:诸天D:东王公答案:天人###诸天1760年,改沙州卫为敦煌县,隶安肃道。

A:对B:错答案:对显庆三年(658)五月,唐朝迁安西都护府于龟兹,并设立龟兹、于阗、焉耆、疏勒四镇,镇守西域广大地区。

A:错B:对答案:对敦煌吐鲁番发现的律令格式残卷录文,有山本达郎、池田温、冈野诚合编的()第1卷《法制文书》。

A:《敦煌吐鲁番唐代法制文书考释》B:《唐代公文书研究》C:《敦煌吐鲁番社会经济史文书》D:《西域文化研究》答案:《敦煌吐鲁番社会经济史文书》敦煌的寺院是属于一个教团的,由都教授或()统以以下各级僧官管理。

A:僧政B:都法律C:都判官D:都僧答案:都僧关于石窟封闭的的观点,斯坦因为()的代表

A:“车库改造说”B:“避难说”C:“排藩思想说”D:“废弃说”答案:“废弃说”清泰二年(935),曹议金卒,其子曹元德即位。沙洲入朝中原的使臣在甘州被劫,归义军与甘州于阗关系破裂。

A:错B:对答案:错两晋之际,佛教已经从大月氏人建立的贵霜王朝,经敦煌地区传入中原。

A:错B:对答案:错公元()年,唐朝分陇右道,设河西道,并置河西节度使,治凉州,统辖河西地区的军政。

A:701B:710C:702D:711答案:711敦煌和吐鲁番发现的正史类书,有《史记》、()

A:《汉书》B:《三国志》C:《战国策》D:《晋书》答案:《汉书》###《三国志》###《晋书》敦煌、吐鲁番写本中保存的《唐律》和《唐律疏议》的写本最多,从内容上讲,有《名例律》、《职制律》等十章的大部分内容。

A:对B:错答案:错在更东的()、(),斯坦因攫取了敦煌藏经洞,而科兹洛夫则获取了黑城宝藏。

A:楼兰B:宁夏C:甘肃D:高昌答案:甘肃###宁夏上山大峻通过对吐蕃统治时期前后佛教高僧昙旷和法成的详细研究,大大丰富了敦煌佛教史的内容。

A:对B:错答案:对莫高窟艺术是以()三位一体的艺术

A:壁画B:彩塑C:绘画D:石窟营造答案:壁画###彩塑###石窟营造1961年,藤枝晃发表(),主要利用汉文文书和托马斯翻译的藏文文书,对吐蕃统治的敦煌史做了初步的整理研究。

A:《吐蕃统治敦煌研究》B:《敦煌的历史》C:《中亚发现的古藏文契约文书》D:《吐蕃统治时期的敦煌》答案:《吐蕃统治时期的敦煌》大历十一年(776),()进围沙州。

A:回纥B:吐蕃C:南诏D:突厥答案:吐蕃与英国的斯坦因相对,俄国探险队的成果,主要是在西域北道,所获同样丰富。

A:对B:错答案:对“式以轨物程事”,敦煌发现了唐开元()残卷。

A:水部式B:兵部式C:户部式D:刑部式答案:水部式根据斯坦因的记载,藏经洞中一类是(),另一类是“正规的图书包裹”。

A:“卷轴包裹”B:“杂包裹”C:“绘画包裹”D:“废包裹”答案:“杂包裹”有深厚佛学功底的法国汉学家是()。

A:戴密微B:沙畹C:马伯乐D:魏礼答案:戴密微蒋斧撰有《摩尼教流行中国考略》,是第一篇敦煌学的专文。

A:错B:对答案:对乾符三年(876),西州回鹘攻占(),使归义军丧失了一个重要的城镇。

A:伊州B:肃州C:河州D:西州答案:伊州吐蕃对敦煌的统治一直延续到848年,所以,和中原地区相比,敦煌避过了唐朝的()对佛教的破坏,是佛教教团和寺院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A:开成灭佛B:会昌灭佛C:大中灭佛D:大和灭佛答案:会昌灭佛1909-1910年,()率领俄国第一次中亚考察队赴新疆考察。

A:科兹洛夫B:别列佐夫斯基C:奥登堡D:科卡诺夫斯基答案:奥登堡从1893年至1935年,()斯文·赫定先后四次到中亚考察。

A:瑞典人B:德国人C:英国人D:瑞士人答案:瑞典人唐代第()窟的两组双飞天,是敦煌唐代飞天的典型代表。

A:321B:320C:220D:217答案:320隋唐时期,虽然儒释道三家仍然占据了思想领域的主导地位,但由于国家开放,产生或流行于西亚的三种宗教,()、摩尼教、景教也都在此时广泛流传或正式传入中国。

A:祆教B:东正教C:基督教D:伊斯兰教答案:祆教丝绸之路从疏勒西行,越葱岭,至()。

A:大宛B:罽宾C:条支D:悬渡答案:大宛五十年代,由于日本“西域文化研究会”对大谷文书的整理,这批吐鲁番文书中关于田制和赋役制的材料,由西村元佑、西嶋定生、小笠原宣秀、仁井田陞等人做了细致的研究,成果汇集在()第二、三卷《敦煌吐鲁番社会经济资料》上下两册中。

A:《敦煌吐鲁番社会经济史文书》B:《中国古代籍帐研究》C:《敦煌吐鲁番唐代法制文书考释》D:《西域文化研究》答案:《西域文化研究》从敦煌道教写本的数目来看,北朝末年成书的()和隋唐初增补成书的《太玄真一本际经》,是广为流传的两部道经。

A:《老子化胡经》B:《升玄内教经》C:《升玄经》D:《老子道德经》答案:《升玄内教经》敦煌彩塑历经了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时代。

A:错B:对答案:对唐长孺的弟子对唐代兵制方面的贡献有()。

A:《汉唐烽堠制度研究》B:《唐开元二年的西州府兵》C:《唐西州差兵文书跋》D:《唐代行军制度研究》答案:《唐开元二年的西州府兵》###《汉唐烽堠制度研究》###《唐西州差兵文书跋》唐朝在上元二、三年(675-676),把丝路南道上的两个重镇——典合城和且末城,改称石城镇和寿昌镇。

A:错B:对答案:错隋唐时期,佛教进一步盛行的同时,()景教以及新兴的伊斯兰教都在此时正式传入中国内地。

A:摩尼教B:基督教C:祆教D:东正教答案:祆教###摩尼教在敦煌藏经洞发现的佛典写本中,以唐朝流行最广的五部大经数量最多,即玄奘译《大般涅盘经》、鸠摩罗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义净译《金光明最胜王经》、罗什译《妙法莲华经》和罗什译《维摩诘所说经》。

A:错B:对答案:错中古时期的敦煌社会,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僧尼人数相当多,教团及其依附人口占沙州总人口四分之一以上。

A:对B:错答案:错在1890年前后,有三件事引发了西域古物收集的热潮,接着而来的是西域的考古时代。引发这股热潮的三个国家分别是:英国、法国和()。

A:美国B:德国C:日本D:俄国答案:俄国陈万里作为中国第一位科学考察敦煌千佛洞的学者,著有()。

A:《西行日记》B:《吐鲁番考古记》C:《万里校碑录》D:《敦煌千佛洞三日间所得之印象》答案:《西行日记》###《敦煌千佛洞三日间所得之印象》###《万里校碑录》汉代西域,其北道经渠犁、()至疏勒。

A:姑墨B:且末C:焉耆D:龟兹答案:焉耆###龟兹###姑墨关于敦煌文书反映的家庭结构问题,杨际平、郭峰、张和平合著的()有详细的分析。

A:《八世纪初敦煌的氏族》B:《五——十世纪敦煌的家庭与家庭关系》C:《五——十世纪敦煌的家庭与家庭结构》D:《唐代氏族志研究——关于残卷》答案:《五——十世纪敦煌的家庭与家庭结构》敦煌壁画不仅仅表现了佛教的内容,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诸多场面。

A:错B:对答案:对斯坦因1913-1915年的第三次中亚考察的正是考古报告是()。

A:《西域考古图记》B:《古代和田》C:《沙埋契丹废址记》D:《亚洲腹地考古记》答案:《亚洲腹地考古记》唐长孺对唐代兵制方面的贡献主要有()。

A:《唐开元二年西州府兵》B:《唐西州差兵文书跋》C:《吐鲁番文书中所见的西州府兵》D:《唐先天二年(713)西州军事文书跋》答案:《唐西州差兵文书跋》###《吐鲁番文书中所见的西州府兵》###《唐先天二年(713)西州军事文书跋》公元()年,一个叫乐僔的沙门,开凿了莫高窟的第一所佛窟。

A:366B:376C:377D:367答案:366敦煌发现的字书抄本,这些字书除了与普通的字书具有同样的功能外,有两点最重要,一是有些是专门解释口语词汇的书,如()。

A:《碎金》B:《字宝》C:《字样》D:《玉篇》答案:《碎金》蒙元时期,北方草原之路连接了大都、()和中亚,敦煌被弃置一旁。

A:和林B:河州C:宁夏D:甘州答案:和林斯坦因根据所见写本和绢画题记的情况,推测洞窟的封闭是在()初叶。

A:十世纪B:十二世纪C:十三世纪D:十一世纪答案:十一世纪唐朝前期,敦煌大家族的势力圈并未受影响,但安史之乱以后,大家族受到了制约。

A:对B:错答案:错敦煌发现的字书抄本,这些字书除了与普通的字书具有同样的功能外,有两点最重要,一是提供了唐朝一些字样书,如()。

A:《碎金》B:《俗务要名林》C:《字样》D:《玉篇》答案:《字样》隋唐时期丝绸之路的三条道路,分别以()为门户,但“总凑敦煌,是其咽喉之地。”

A:伊吾B:高昌C:疏勒D:鄯善答案:伊吾###鄯善###高昌国学门的机关刊物《国学月刊》,成为发表敦煌学研究成果的主要刊物。

A:对B:错答案:错关于石窟封闭的的观点,斯坦因为()的代表,伯希和为()的代表。

A:“废弃说”B:“避难说”C:“排蕃思想说”D:“车库改造说”答案:废弃说###避难说敦煌彩绘用的颜料是(

)颜料。

A:油彩B:矿物C:水彩答案:矿物《国学季刊》的创刊号,即刊出()和()都应当是敦煌经籍辑存会和北大研究所国学门收集敦煌资料的第一步成果。

A:《伦敦所藏敦煌卷子经眼目录》B:《伦敦博物馆敦煌书目》C:《巴黎图书馆敦煌书目》D:《摩尼教入中国考》答案:《伦敦博物馆敦煌书目》###《巴黎图书馆敦煌书目》大中五年,敦煌使者抵达长安,唐朝设立归义军,以张议潮为节度使,兼沙、瓜、()西、鄯、河、兰、岷、廓等十一州观察使。

A:雍B:甘C:伊D:肃答案:甘###肃###伊元朝于1277年,重设沙州,隶(),归元朝中央政府管辖,授当地百姓田种、农具。

A:凉州B:甘州C:肃州D:瓜州答案:肃州汉代西域分南道、北道,南北两道的分叉点在()。

A:景泰B:武威C:楼兰D:金城答案:楼兰在音韵学方面,敦煌文献主要有两个贡献,一方面是《切韵》及《切韵》系韵书的发现,另一方面是提供了考察唐五代西北方音的材料。

A:对B:错答案:对1908年,大谷光瑞派遣橘瑞超、()二人再次前往中亚。

A:野村荣三郎B:堀贤雄C:渡边哲信D:本多惠隆答案:野村荣三郎顾颉刚与顾廷龙积数十年的工夫,收集整理成(),把敦煌、吐鲁番和日本传存的抄本影印出来,供学者对比研究。

A:《尚书文字合编》B:《古文尚书》C:《今文尚书》D:《尚书释文》答案:《尚书文字合编》敦煌发现的字书抄本,这些字书除了与普通的字书具有同样的功能外,有两点最重要,一是有些是专门解释口语词汇的书,二是提供了唐朝一些字样书。

A:错B:对答案:对中国现存最早表现神仙思想的帛画是()时期的。

A:商朝B:汉代C:唐朝D:战国答案:战国曹氏归义军在莫高、()两地,修建或改造了许多洞窟。

A:榆林B:西州C:张掖D:沙洲答案:榆林斯坦因在长城烽燧所发现的汉简,交法国汉学家()考释出版。

A:马伯乐B:葛兰言C:戴密微D:沙畹答案:沙畹吐蕃崇佛的政策,造就了强大的敦煌佛教教团,汉族高门出身的()领导的敦煌僧尼大众,参加了张议潮领导的起义。

A:无可B:洪䛒C:景云D:齐己答案:洪䛒敦煌写经中带有寺院标记的写本,无疑以()最多。

A:龙兴寺B:灵图寺C:开元寺D:三界寺答案:三界寺“北新道”开通了敦煌北上至()的线路。

A:伊吾B:龟兹C:高昌D:楼兰答案:伊吾道教在敦煌的发展演变,有姜伯勤《道释相激:道教在敦煌》一文详述。

A:对B:错答案:对1906-1907年,()则率考察队到库车地区考察。

A:奥登堡B:科兹洛夫C:科卡诺夫斯基D:别列佐夫斯基答案:别列佐夫斯基魏晋南北朝时期,敦煌的汉文化水平,并不亚于中原北方甚至东晋南朝,这里涌现出一大批著名学者,如宋纤、郭瑀、()、阚骃、()、张湛等。

A:宋繇B:嵇康C:王戎D:刘昞答案:刘昞###宋繇斯坦因三次中亚考察所获汉文、()、()、()等材料,编为Or.8210—8212三个总号。

A:粟特文B:突厥文C:龟兹文D:回鹘文答案:粟特文###突厥文###回鹘文伯希和根据洞中无西夏文书,而藏汉文本及绢画、壁衣、佛像、石碑杂沓堆置,因而认为是1035年西夏入侵敦煌时为避外寇而仓皇封闭的。

A:对B:错答案:对敦煌保存的宇内行记,它们都是巡游佛教圣迹的记录,其中尤以罗浮山为多。

A:对B:错答案:错1952年,伯希和出版《拉萨宗教会议》一书,详细阐释了《顿悟大乘正理决》及相关的敦煌文书,改写了有关汉地禅宗入藏传播的历史。

A:错B:对答案:错德国在研究吐鲁番出土的梵文、吐火罗文、()、()、()方面一直居领先地位。

A:粟特文B:中古波斯文C:回鹘文D:突厥文答案:中古波斯文###粟特文###回鹘文对于敦煌佛教教团的僧伽组织和寺院经济的研究,出自谢和耐或姜伯勤的有()。

A:《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僧尼的社会生活》B:《中国五——十世纪的寺院经济》C:《中国佛教社会史研究》D:《唐五代敦煌寺户制度》答案:《中国五——十世纪的寺院经济》###《唐五代敦煌寺户制度》1944年,中央研究院与北大合组“西北科学考察团”,向达任历史考古组组长,此次敦煌考察,同样获得很多收获,向达陆续撰有()等。

A:《敦煌史地杂考》B:《两关杂考》C:《罗叔言补证》D:《莫高榆林二窟杂考》答案:《两关杂考》###《罗叔言补证》###《莫高榆林二窟杂考》公元()年,西夏占领沙洲,归义军政权基本结束。

A:1038B:1036C:1026D:1028答案:1036敦煌本《毛诗》类著作,有《毛诗故训传》、《毛诗正义》和所谓《毛诗定本》,而最重要的发现,是两种久佚的()。

A:《毛诗序说》B:《毛诗原解》C:《毛诗音》D:《毛诗要义》答案:《毛诗音》在()年前后,有三件事引发了西域古物收集的热潮,接着而来的是西域的考古时代。

A:1880B:1898C:1889D:1890答案:18901902年8月,大谷光瑞率领随行人员渡边哲信、堀贤雄、()、()自伦敦出发,经布哈拉,萨马尔干,越帕米尔,到达喀什葛尔。

A:橘瑞超B:本多惠隆C:野村荣三郎D:井上弘圆答案:本多惠隆###井上弘圆“格以禁违正邪”,敦煌文书中保存了不同时期的()格文残卷。

A:刑部格B:留司格C:金部格D:散颁格答案:刑部格早在四世纪初叶,敦煌就有了以粟特商人为主体的自治聚落,而且伴随有祆教祠舍。

A:对B:错答案:对目前为止,确切属于敦煌藏经洞出土的最早写经,是S.797()。

A:《无量寿经》B:《仁王般若经》C:《十诵比丘戒本》D:《大般涅盘经》答案:《十诵比丘戒本》和田出土的大量梵文、回鹘文写本佛教文献,为研究西域佛教提供了重要素材,也为中国佛教典籍的来源提供了探索的根据。

A:错B:对答案:错诗歌总集有《玉台新咏》,但更使人振奋的是发现了崔融编()、蔡省风编《瑶池新咏集》以及另外几种。

A:《珠英学士集》B:《白氏长庆集》C:《唐人选唐诗》答案:《珠英学士集》从印度和西域传来的人物画技法(即“西域式晕染法”),在新疆的()石窟、敦煌石窟和()石窟的早期壁画中都可以看到。

A:炳灵寺;龙门B:克孜尔;炳灵寺C:炳灵寺;克孜尔D:克孜尔;云冈答案:克孜尔;炳灵寺池田温撰(),对于敦煌的《氏族志》编纂的目的以及唐朝的氏族政策等问题,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A:《唐朝氏族志研究——关于残卷》B:《八世纪初敦煌的氏族》C:《关于敦煌氾氏家传》D:《唐五代敦煌的家族与家族关系》答案:《八世纪初敦煌的氏族》###《关于敦煌氾氏家传》###《唐朝氏族志研究——关于残卷》敦煌藏经洞出土的各种文物总计约()件。

A:4万B:5万C:3万D:10万答案:5万斯坦因三次西域考察,特别是对西域北道的发掘,获得了大批文书。

A:对B:错答案:错郑炳林连续发表(),对敦煌的粟特人作了细致的研究。

A:《唐五代敦煌粟特人与归义军政权》B:《唐五代敦煌的粟特人与佛教》C:《吐蕃统治下的敦煌粟特人》D:《与研究》答案:《与研究》###《吐蕃统治下的敦煌粟特人》###《唐五代敦煌的粟特人与佛教》###《唐五代敦煌粟特人与归义军政权》1913-1930年间供职于英博的(),可以说是二十世纪英国最著名的汉学家。

A:崔维泽B:巴瑞特C:魏礼D:翟林奈答案:魏礼五十年代初,在京都,由菊池英夫发起成立了“西域文化研究会”。

A:错B:对答案:错石泰安的弟子司马虚是把法国佛教研究引入美国的重要人物。

A:对B:错答案:错有关景教的历史记录,以西安碑林的()最为重要。

A:《大秦景教三威蒙度赞》B:《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C:《大秦景教大圣通真归法赞》D:《大秦景教宣元至本经》答案:《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伯希和中亚考察队的收集品按语种分类时,只有粟特文材料没有单列。

A:错B:对答案:错姜亮夫《敦煌——伟大的文化宝藏》是很长时间里惟一的一本敦煌学入门书。

A:对B:错答案:对对宦官官制的研究,赵和平已有初步研究,并将全文录入()。

A:《记室备要》B:《敦煌表状笺启书仪》C:《唐代的内诸司使及其演变》D:《唐代宦官权势之研究》答案:《敦煌表状笺启书仪》关于婚姻和丧葬方面的研究,周一良撰有(),赵和平《敦煌写本书仪中看到的部分唐代社会文化生活》等利用书仪研究社会史的文章,均收入两人合著的《唐五代书仪研究》。

A:《敦煌写本书仪研究》B:《敦煌写本书仪中所见的唐代婚丧礼俗》C:《敦煌表状笔笺启类书仪辑校》答案:《敦煌写本书仪中所见的唐代婚丧礼俗》敦煌文书对于河西特别是敦煌地方史的研究最为重要,特别是保存了丰富的吐蕃统治时期和归义军统治时期的文书档案资料。

A:对B:错答案:对飞天就是佛经中所说的()和()。

A:天人B:神仙C:诸天D:东王公答案:天人###诸天1760年,改沙州卫为敦煌县,隶安肃道。

A:对B:错答案:对显庆三年(658)五月,唐朝迁安西都护府于龟兹,并设立龟兹、于阗、焉耆、疏勒四镇,镇守西域广大地区。

A:错B:对答案:对敦煌吐鲁番发现的律令格式残卷录文,有山本达郎、池田温、冈野诚合编的()第1卷《法制文书》。

A:《敦煌吐鲁番社会经济史文书》B:《敦煌吐鲁番唐代法制文书考释》C:《西域文化研究》D:《唐代公文书研究》答案:《敦煌吐鲁番社会经济史文书》敦煌的寺院是属于一个教团的,由都教授或()统以以下各级僧官管理。

A:都判官B:都法律C:僧政D:都僧答案:都僧关于石窟封闭的的观点,斯坦因为()的代表

A:“车库改造说”B:“排藩思想说”C:“避难说”D:“废弃说”答案:“废弃说”清泰二年(935),曹议金卒,其子曹元德即位。沙洲入朝中原的使臣在甘州被劫,归义军与甘州于阗关系破裂。

A:对B:错答案:错两晋之际,佛教已经从大月氏人建立的贵霜王朝,经敦煌地区传入中原。

A:对B:错答案:错公元()年,唐朝分陇右道,设河西道,并置河西节度使,治凉州,统辖河西地区的军政。

A:710B:701C:702D:711答案:711敦煌和吐鲁番发现的正史类书,有《史记》、()

A:《三国志》B:《战国策》C:《晋书》D:《汉书》答案:《汉书》###《三国志》###《晋书》敦煌、吐鲁番写本中保存的《唐律》和《唐律疏议》的写本最多,从内容上讲,有《名例律》、《职制律》等十章的大部分内容。

A:对B:错答案:错在更东的()、(),斯坦因攫取了敦煌藏经洞,而科兹洛夫则获取了黑城宝藏。

A:甘肃B:高昌C:楼兰D:宁夏答案:甘肃###宁夏上山大峻通过对吐蕃统治时期前后佛教高僧昙旷和法成的详细研究,大大丰富了敦煌佛教史的内容。

A:错B:对答案:对莫高窟艺术是以()三位一体的艺术

A:绘画B:壁画C:彩塑D:石窟营造答案:壁画###彩塑###石窟营造1961年,藤枝晃发表(),主要利用汉文文书和托马斯翻译的藏文文书,对吐蕃统治的敦煌史做了初步的整理研究。

A:《敦煌的历史》B:《中亚发现的古藏文契约文书》C:《吐蕃统治时期的敦煌》D:《吐蕃统治敦煌研究》答案:《吐蕃统治时期的敦煌》大历十一年(776),()进围沙州。

A:南诏B:突厥C:回纥D:吐蕃答案:吐蕃与英国的斯坦因相对,俄国探险队的成果,主要是在西域北道,所获同样丰富。

A:错B:对答案:对“式以轨物程事”,敦煌发现了唐开元()残卷。

A:水部式B:刑部式C:兵部式D:户部式答案:水部式根据斯坦因的记载,藏经洞中一类是(),另一类是“正规的图书包裹”。

A:“绘画包裹”B:“废包裹”C:“卷轴包裹”D:“杂包裹”答案:“杂包裹”有深厚佛学功底的法国汉学家是()。

A:沙畹B:魏礼C:戴密微D:马伯乐答案:戴密微蒋斧撰有《摩尼教流行中国考略》,是第一篇敦煌学的专文。

A:错B:对答案:对乾符三年(876),西州回鹘攻占(),使归义军丧失了一个重要的城镇。

A:肃州B:河州C:西州D:伊州答案:伊州吐蕃对敦煌的统治一直延续到848年,所以,和中原地区相比,敦煌避过了唐朝的()对佛教的破坏,是佛教教团和寺院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A:大中灭佛B:大和灭佛C:开成灭佛D:会昌灭佛答案:会昌灭佛1909-1910年,()率领俄国第一次中亚考察队赴新疆考察。

A:科卡诺夫斯基B:科兹洛夫C:奥登堡D:别列佐夫斯基答案:奥登堡从1893年至1935年,()斯文·赫定先后四次到中亚考察。

A:瑞典人B:英国人C:德国人D:瑞士人答案:瑞典人唐代第()窟的两组双飞天,是敦煌唐代飞天的典型代表。

A:220B:321C:320D:217答案:320隋唐时期,虽然儒释道三家仍然占据了思想领域的主导地位,但由于国家开放,产生或流行于西亚的三种宗教,()、摩尼教、景教也都在此时广泛流传或正式传入中国。

A:祆教B:伊斯兰教C:东正教D:基督教答案:祆教丝绸之路从疏勒西行,越葱岭,至()。

A:条支B:罽宾C:悬渡D:大宛答案:大宛五十年代,由于日本“西域文化研究会”对大谷文书的整理,这批吐鲁番文书中关于田制和赋役制的材料,由西村元佑、西嶋定生、小笠原宣秀、仁井田陞等人做了细致的研究,成果汇集在()第二、三卷《敦煌吐鲁番社会经济资料》上下两册中。

A:《西域文化研究》B:《敦煌吐鲁番社会经济史文书》C:《中国古代籍帐研究》D:《敦煌吐鲁番唐代法制文书考释》答案:《西域文化研究》从敦煌道教写本的数目来看,北朝末年成书的()和隋唐初增补成书的《太玄真一本际经》,是广为流传的两部道经。

A:《升玄内教经》B:《老子化胡经》C:《升玄经》D:《老子道德经》答案:《升玄内教经》敦煌彩塑历经了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时代。

A:对B:错答案:对唐长孺的弟子对唐代兵制方面的贡献有()。

A:《唐代行军制度研究》B:《唐西州差兵文书跋》C:《汉唐烽堠制度研究》D:《唐开元二年的西州府兵》答案:《唐开元二年的西州府兵》###《汉唐烽堠制度研究》###《唐西州差兵文书跋》唐朝在上元二、三年(675-676),把丝路南道上的两个重镇——典合城和且末城,改称石城镇和寿昌镇。

A:对B:错答案:错隋唐时期,佛教进一步盛行的同时,()景教以及新兴的伊斯兰教都在此时正式传入中国内地。

A:祆教B:摩尼教C:东正教D:基督教答案:祆教###摩尼教在敦煌藏经洞发现的佛典写本中,以唐朝流行最广的五部大经数量最多,即玄奘译《大般涅盘经》、鸠摩罗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义净译《金光明最胜王经》、罗什译《妙法莲华经》和罗什译《维摩诘所说经》。

A:错B:对答案:错中古时期的敦煌社会,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僧尼人数相当多,教团及其依附人口占沙州总人口四分之一以上。

A:错B:对答案:错在1890年前后,有三件事引发了西域古物收集的热潮,接着而来的是西域的考古时代。引发这股热潮的三个国家分别是:英国、法国和()。

A:日本B:俄国C:美国D:德国答案:俄国陈万里作为中国第一位科学考察敦煌千佛洞的学者,著有()。

A:《西行日记》B:《吐鲁番考古记》C:《敦煌千佛洞三日间所得之印象》D:《万里校碑录》答案:《西行日记》###《敦煌千佛洞三日间所得之印象》###《万里校碑录》汉代西域,其北道经渠犁、()至疏勒。

A:姑墨B:龟兹C:且末D:焉耆答案:焉耆###龟兹###姑墨关于敦煌文书反映的家庭结构问题,杨际平、郭峰、张和平合著的()有详细的分析。

A:《五——十世纪敦煌的家庭与家庭结构》B:《唐代氏族志研究——关于残卷》C:《五——十世纪敦煌的家庭与家庭关系》D:《八世纪初敦煌的氏族》答案:《五——十世纪敦煌的家庭与家庭结构》敦煌壁画不仅仅表现了佛教的内容,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诸多场面。

A:错B:对答案:对斯坦因1913-1915年的第三次中亚考察的正是考古报告是()。

A:《古代和田》B:《西域考古图记》C:《沙埋契丹废址记》D:《亚洲腹地考古记》答案:《亚洲腹地考古记》唐长孺对唐代兵制方面的贡献主要有()。

A:《唐开元二年西州府兵》B:《吐鲁番文书中所见的西州府兵》C:《唐先天二年(713)西州军事文书跋》D:《唐西州差兵文书跋》答案:《唐西州差兵文书跋》###《吐鲁番文书中所见的西州府兵》###《唐先天二年(713)西州军事文书跋》公元()年,一个叫乐僔的沙门,开凿了莫高窟的第一所佛窟。

A:377B:366C:376D:367答案:366敦煌发现的字书抄本,这些字书除了与普通的字书具有同样的功能外,有两点最重要,一是有些是专门解释口语词汇的书,如()。

A:《字样》B:《碎金》C:《字宝》D:《玉篇》答案:《碎金》蒙元时期,北方草原之路连接了大都、()和中亚,敦煌被弃置一旁。

A:甘州B:和林C:河州D:宁夏答案:和林斯坦因根据所见写本和绢画题记的情况,推测洞窟的封闭是在()初叶。

A:十一世纪B:十三世纪C:十二世纪D:十世纪答案:十一世纪唐朝前期,敦煌大家族的势力圈并未受影响,但安史之乱以后,大家族受到了制约。

A:错B:对答案:错敦煌发现的字书抄本,这些字书除了与普通的字书具有同样的功能外,有两点最重要,一是提供了唐朝一些字样书,如()。

A:《俗务要名林》B:《玉篇》C:《碎金》D:《字样》答案:《字样》隋唐时期丝绸之路的三条道路,分别以()为门户,但“总凑敦煌,是其咽喉之地。”

A:高昌B:伊吾C:疏勒D:鄯善答案:伊吾###鄯善###高昌国学门的机关刊物《国学月刊》,成为发表敦煌学研究成果的主要刊物。

A:对B:错答案:错关于石窟封闭的的观点,斯坦因为()的代表,伯希和为()的代表。

A:“车库改造说”B:“废弃说”C:“排蕃思想说”D:“避难说”答案:废弃说###避难说敦煌彩绘用的颜料是(

)颜料。

A:水彩B:油彩C:矿物答案:矿物《国学季刊》的创刊号,即刊出()和()都应当是敦煌经籍辑存会和北大研究所国学门收集敦煌资料的第一步成果。

A:《伦敦所藏敦煌卷子经眼目录》B:《伦敦博物馆敦煌书目》C:《巴黎图书馆敦煌书目》D:《摩尼教入中国考》答案:《伦敦博物馆敦煌书目》###《巴黎图书馆敦煌书目》大中五年,敦煌使者抵达长安,唐朝设立归义军,以张议潮为节度使,兼沙、瓜、()西、鄯、河、兰、岷、廓等十一州观察使。

A:甘B:雍C:伊D:肃答案:甘###肃###伊元朝于1277年,重设沙州,隶(),归元朝中央政府管辖,授当地百姓田种、农具。

A:凉州B:瓜州C:甘州D:肃州答案:肃州汉代西域分南道、北道,南北两道的分叉点在()。

A:景泰B:楼兰C:金城D:武威答案:楼兰在音韵学方面,敦煌文献主要有两个贡献,一方面是《切韵》及《切韵》系韵书的发现,另一方面是提供了考察唐五代西北方音的材料。

A:错B:对答案:对1908年,大谷光瑞派遣橘瑞超、()二人再次前往中亚。

A:堀贤雄B:野村荣三郎C:渡边哲信D:本多惠隆答案:野村荣三郎顾颉刚与顾廷龙积数十年的工夫,收集整理成(),把敦煌、吐鲁番和日本传存的抄本影印出来,供学者对比研究。

A:《古文尚书》B:《尚书释文》C:《今文尚书》D:《尚书文字合编》答案:《尚书文字合编》敦煌发现的字书抄本,这些字书除了与普通的字书具有同样的功能外,有两点最重要,一是有些是专门解释口语词汇的书,二是提供了唐朝一些字样书。

A:错B:对答案:对中国现存最早表现神仙思想的帛画是()时期的。

A:战国B:唐朝C:汉代D:商朝答案:战国曹氏归义军在莫高、()两地,修建或改造了许多洞窟。

A:榆林B:沙洲C:西州D:张掖答案:榆林斯坦因在长城烽燧所发现的汉简,交法国汉学家()考释出版。

A:葛兰言B:戴密微C:马伯乐D:沙畹答案:沙畹吐蕃崇佛的政策,造就了强大的敦煌佛教教团,汉族高门出身的()领导的敦煌僧尼大众,参加了张议潮领导的起义。

A:无可B:洪䛒C:景云D:齐己答案:洪䛒敦煌写经中带有寺院标记的写本,无疑以()最多。

A:龙兴寺B:开元寺C:灵图寺D:三界寺答案:三界寺“北新道”开通了敦煌北上至()的线路。

A:龟兹B:楼兰C:伊吾D:高昌答案:伊吾道教在敦煌的发展演变,有姜伯勤《道释相激:道教在敦煌》一文详述。

A:错B:对答案:对1906-1907年,()则率考察队到库车地区考察。

A:奥登堡B:别列佐夫斯基C:科兹洛夫D:科卡诺夫斯基答案:别列佐夫斯基魏晋南北朝时期,敦煌的汉文化水平,并不亚于中原北方甚至东晋南朝,这里涌现出一大批著名学者,如宋纤、郭瑀、()、阚骃、()、张湛等。

A:刘昞B:嵇康C:宋繇D:王戎答案:刘昞###宋繇斯坦因三次中亚考察所获汉文、()、()、()等材料,编为Or.8210—8212三个总号。

A:回鹘文B:龟兹文C:突厥文D:粟特文答案:粟特文###突厥文###回鹘文伯希和根据洞中无西夏文书,而藏汉文本及绢画、壁衣、佛像、石碑杂沓堆置,因而认为是1035年西夏入侵敦煌时为避外寇而仓皇封闭的。

A:错B:对答案:对敦煌保存的宇内行记,它们都是巡游佛教圣迹的记录,其中尤以罗浮山为多。

A:错B:对答案:错1952年,伯希和出版《拉萨宗教会议》一书,详细阐释了《顿悟大乘正理决》及相关的敦煌文书,改写了有关汉地禅宗入藏传播的历史。

A:对B:错答案:错德国在研究吐鲁番出土的梵文、吐火罗文、()、()、()方面一直居领先地位。

A:粟特文B:突厥文C:中古波斯文D:回鹘文答案:中古波斯文###粟特文###回鹘文对于敦煌佛教教团的僧伽组织和寺院经济的研究,出自谢和耐或姜伯勤的有()。

A:《中国佛教社会史研究》B:《唐五代敦煌寺户制度》C:《中国五——十世纪的寺院经济》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