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第2版)宏观经济政策_第1页
经济学基础(第2版)宏观经济政策_第2页
经济学基础(第2版)宏观经济政策_第3页
经济学基础(第2版)宏观经济政策_第4页
经济学基础(第2版)宏观经济政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宏观经济政策本章学习目标掌握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运用掌握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及工具理解内在稳定器的内容掌握赤字财政政策与公债的应用了解货币主义的货币政策、各派别在宏观经济政策问题上的争论【经济学家箴言】宏观经济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标明如何能够运用中央政府的财政工具和货币工具来稳定经济。——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J.托宾10.1宏观经济政策概述宏观经济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为了增进社会经济福利而制定的解决经济问题的知道原则和措施。它是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而对经济活动有意识的干预。【问题导入】中国房价与宏观调控中国房价何时会崩盘?这是很多中国人,也包括外国经济学家所深切关注的命题。让我们来回顾一下中国的房产发展史与政府的宏观政策是怎样的吧。第1阶段:理论的突破与试点的起步阶段:1978年在理论界提出了住房商品化、土地产权等观点。1980年9月北京市住房统建办公室率先挂牌,成立了北京市城市开发的总公司,拉开了房地产的综合开发序幕。1982年国务院在四个城市进行售房试点。1984年广东、重庆开始征收土地使用费。第2阶段:非理性炒作与调整推进阶段(1992至1995年):1992年房改全面启动,住房公积金制度全面推行。1993年“安居工程”开始启动。房地产市场在经历一段时间的低迷之后开始复苏。第3阶段:相对稳定协调发展阶段(1995至2002年):随着住房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住房成为新的消费热点。1998以后,随着住房实物分配制度的取消和按揭政策的实施,房地产投资进入平稳快速发展时期,房地产业成为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第4阶段:价格持续上扬,多项调控措施出台的新阶段(2003-2008年):2003年以来,房屋价格持续上扬,大部分城市房屋销售价格上涨明显。随之而来出台了多项针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政策。小结:中国房地产价格走势,1998年开始起到2003年,这一轮的上扬达到高峰。2003-2007年都在头部横盘整理,2004年调控供给,2005年调控需求,2006年调控结构,2007年继续调控,2007年底基本调控完毕,2008年奥运会东风作用,中国新一轮的房地产,把头部转化为底部以后,又一波上扬。第5阶段:应急与投机催生房地产大泡沫(2009至2011):2009年从年初的黯淡,到3月转入大阳春,5月之后有越来越多的投资客进入房地产市场,象征着房地产市场步入炎夏。而到年末,12月16日《福布斯》评选7大金融泡沫,中国房地产成为位列第二位的近在眼前的金融泡沫。2010年中国房地产价格持续走高,尤其是二三线城市增幅创历年新高。2010年以来,中国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措施,将政策由此前的支持转向抑制投机,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其中包括土地、金融、税收等多种调控手段。2011年为稳定房地产市场发展,国务院、银监会等相继出台多项政策对稳定房地产市场发挥了重要作用。毫无疑问,稳健调控成分2011年房地产调控的一个主旋律,不论是限购还是房贷利率等措施都让房价得到了控制。但是主题还是继续涨。第6阶段:临界点中国的2012年:2012年时,是史上中国房地产最疯狂的一年,开盘就卖完,一天一个价,地产商、购房者、地方政府都疯了,同期的海南也是处在2011年房地产最疯狂的回落期,货币持续大量增发,2012年,中国的M2余额是美国的2.58倍,是日本的8.34倍,是欧元区总共的3.68倍。第7阶段:2013-2016年上半年宏观调控下行时期紧接着,在2013年我们就迎来了狂欢之后的钱荒,一切又都变了。这一年,房地产高涨、李嘉诚们开始离开、外资开如撤离、工厂大批迁至东南亚。。。中国经济进入典型分明的红(房地产、金融)与黑(实体经济)时代。2013年,金融调控,房地产增速下降;2014年,房地产增速继续下降;2015年,顶不住了,解除限购、限贷,降息,降准,界定首套房,二手房免税;2016年上半年,怎么房地产还不火?去库存,再降息降准,降首付,降二套房首付,二手房交易大面积户型也免税,央行开年就放水,怎么深圳上海这么疯涨?深圳上海继续加强限购政策,社保2年改5年、贷款政策变化等。第8阶段:2016年下半年,房地产突然开始疯涨。

中国房地产未来趋势如何?我们的宏观政策该如何软着陆?10.1.1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持续增长国际收支平衡宏观经济政策四大目标是相互联系与相互制约的完整统一。充分就业保证了社会的稳定,人力资源的最大投入,它需要建立在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基础上。通货膨胀带来的负面效应,引起实际收入的下降,严重破坏了经济的稳定,因此,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务必加强宏观调控,防止经济过热引起恶劣的通货膨胀。10.1.2宏观经济政策工具需求管理

需求管理是指通过调节总需求来达到一定政策目标的政策工具。这是凯恩斯主义特别重视的政策工具。

供给管理

供给管理是指通过对总供给的调节来达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的政策工具。

对外经济管理对外贸易政策、汇率政策、对外投资政策以及国际经济关系协调

10.1.3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凯恩斯及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现代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学派新凯恩斯主义10.1.3.1凯恩斯及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

(1)凯恩斯经济理论概要

传统经济理论认为“供给总能创造对自己的需求”,凯恩斯则认为,市场机制的自动调节作用是有限的,会存在失业。失业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主要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构成,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不足又源于三大基本心理规律: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及流动偏好规律。这三大基本心理规律是不易改变的,要增加有效需求就只能依靠政府的作用,通过扩大有效需求以实现充分就业。(2)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

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也被称之为“美国凯恩斯主义”、“新古典综合派”。其主要人物有萨缪尔森、汉森、托宾、索洛等人。返回10.1.3.2现代货币主义现代货币主义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美国出现的一个重要的经济学流派,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弗里德曼是该学派最著名的代表人物。该学派的最重要特征是将货币看作为最重要的宏观经济变量,基于货币的角度来展开宏观经济理论分析,反对凯恩斯主义的政府干预,主张经济自由。现代货币主义提出的经济政策主要有以下几项:①“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②“收入指数化”方案。③负所得税政策。④实行浮动汇率制。返回10.1.3.3理性预期学派理性预期学派,也被称为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是20世纪70年代从现代货币主义学派中分离出来的一个经济学流派。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卢卡斯、萨金特、巴罗和普雷斯科特等人。该学派的特点是基于人们的理性预期来进行理论分析,反对政府干预,比现代货币主义更为激进地强调经济自由。返回10.1.3.4新凯恩斯主义新凯恩斯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一个主张政府干预经济的新的学术流派。其代表人物有斯蒂格利茨、阿克洛夫、费尔普斯、曼昆、罗默等人。新凯恩斯主义继承了凯恩斯政府干预的基本思想理念,以对工资粘性和价格粘性的分析,论证了市场常处于非出清状态,因此,尽管存在理性预期,政策干预仍是有效、必要的。新凯恩斯主义认为需求和供给方面的因素都会对经济总水平产生冲击。由于工资粘性和价格粘性,经济在受到冲击后,从非均衡状态回复到均衡状态,要经历一个缓慢、痛苦的过程。因此,政府干预是必要的。返回10.2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变动支出和税收以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在短期内,财政政策主要影响产品和劳务的总需求,这是刺激或减慢经济发展的最直接的方式。10.2.1财政政策的内容与运用财政政策的产生与发展财政政策的内容财政政策的效果和“挤出效应”财政政策的手段和运用10.2.1.1财政政策的产生与发展财政政策是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而不断发展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奴隶主和地主阶级的财政政策主要为巩固其统治地位的政治职能服务在资本积累阶段和资本主义形成时期,统治者一般都推行掠夺性财政政策,以加速资本积累的过程。早期的资本主义国家,一般都实行简政轻税、预算平衡的财政政策,以利于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日益激化,政府的经济职能逐渐增强,财政政策不仅为实现国家政治职能服务,而且成为政府干预和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工具。社会主义国家由于建立了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国家集中了全体人民的意志,代表着人民的根本利益,能自觉地根据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制定财政政策。10.2.1.2财政政策的内容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中性财政政策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是指财政制度本身存在一种内在的、不需要的政府采取其他干预行为就可以随这经济社会的发展,自动调节经济运行机制。这种机制也被称为财政自动稳定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包括个人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累进所得税自动稳定作用。另一方面,是政府福利支出的自动稳定作用。相机决策的财政政策相机决策的财政政策是指政府根据一定时期的经济社会状况,主动灵活选择不同类型的反经济周期的财政政策工具,干预经济运行行为,实现财政政策目标。相机抉择财政政策具体包括汲水政策和补偿政策。汲水政策是指经济萧条时期进行公共投资,以增加社会有效需求,使经济恢复活力的政策。补偿政策是指政府有意识的从当时经济状况反方向上调节经济景气变动的财政政策,以实现稳定经济波动的目的。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

中性财政政策

将财政政策划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是根据财政政策调节国民经济总量和结构中的不同功能来划分的。①扩张性财政政策(又称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的总需求;增加国债、支出大于收入,出现财政赤字来实现;②紧缩性财政政策(又称稳健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减少和抑制总需求;③中性财政政策是指财政的分配活动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保持中性。10.2.1.3财政政策的效果和“挤出效应”由于政府支出增加,私人投资减少,社会总需求不变,这种由政府支出“挤出”私人投资的现象,称为“挤出效应”。挤出效应仅仅适用于结构性赤字。如果经济衰退导致周期性财政赤字上升,政府支出的增加就不一定提高利率,减少国内私人投资,产生“挤出效应”对财政政策效果的影响①LM曲线的斜率既定,财政政策效果的大小与IS曲线的斜率正相关。

当政府支出增加ΔG,IS1移至IS2,若没有货币市场的作用,产出变动ΔY=Y1Y4=ΔGKg

但由于货币市场的作用,产生了挤出效应,实际产出只有Y1Y2,对应于IS3移至IS4时,产出为Y1Y3,Y1Y2<Y3Y4。由于IS的斜率为1/dKi,当d越大,IS的斜率越小,投资对利率越敏感,扩张的财政政策产生的“挤出效应”越大,财政政策的效果越小。“挤出效应”对财政政策效果的影响②IS曲线的斜率既定,财政政策效果的大小与LM曲线的斜率负相关。LM曲线的斜率为K/h,当LM曲线的斜率较大,h较小,货币需求对利率反映不灵敏,这意味着一定的货币需求增加将使利率上升很多,从而对私人部门的投资产生的挤出效应较大,所以,财政政策的效果较小。10.2.1.4财政政策的手段和运用(1)预算收支政策。预算收支政策主要通过预算收支规模及平衡状态的确定、收支结构的安排和调整来实现财政政策目标。(2)税收政策。税收政策主要通过税种、税率来确定和保证国家财政收入,调节社会经济的分配关系,以满足国家履行政治经济职能的财力需要,促进经济稳定协调发展和社会的公平分配。(3)财政投资政策。财政投资政策通过国家预算拨款和引导预算外资金的流向、流量,以实现巩固和壮大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调节产业结构的目的。(4)财政补贴政策。财政补贴政策是国家根据经济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和一定时期的政策需要,通过财政转移的形式直接或间接地对农民、企业、职工和城镇居民实行财政补助,以达到经济稳定协调发展和社会安定的目的。(5)国债政策。国债政策是国家按照有偿原则,筹集和使用财政资金的一种再分配手段包括在国内发行公债和专项债券,在国外发行政府债券,向外国政府或国际金融组织借款,以及对预算内资金实行周转有偿使用等形式。财政政策内容和手段的选择是由财政政策的性质及其目标所决定的。财政政策的阶级性质和具体目标不同,所采取的方式也不同。10.2.2内在稳定器“内在稳定器”是指这样一种宏观经济的内在调节机制:它能在宏观经济的不稳定情况下自动发挥作用,使宏观经济趋向稳定。财政政策的这种“内在稳定器”效应无需借助外力就可直接产生调控效果,财政政策工具的这种内在的、自动产生的稳定效果,可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自行发挥调节作用,不需要政府专门采取干预行动。10.2.2.2内在稳定器的内容(1)累进的所得税制。如果当初政府预算收支平衡,税率没有变动,而经济活动出现不景气,国民生产就要减少,致使税收收入自动降低;如果政府预算支出保持不变,则由税收收入的减少导致预算赤字发生,从而“自动”产生刺激需求的力量,以抑制国民生产的继续下降。(2)公共支出尤其是社会福利支出。如果国民经济出现衰退,就会有很多人具备申请失业救济金的资格,政府必须对失业者支付津贴或救济金,以使他们能够维持必要的开支,从而使国民经济中的总需求不致下降过多;同样,如果经济繁荣来临,失业者可重新获得工作机会,在总需求接近充分就业水平时,政府就可以停止这种救济性的支出,使总需求不致过旺。(3)私人储蓄和公司储蓄。一般家庭在短期内收入下降时,一般不减消费,而是动用过去的储蓄;在收入增加时,也不立即增加消费,而是增加储蓄,使消费保持相对的稳定。公司也是如此,在收入减少时,不轻易减少股息,而是减少保留利润;在收入增加时,也不轻易增加股息,而是增加保留利润。10.2.2.3内在稳定器的作用内在稳定器自动地发生作用,调节经济,无需政府作出任何决策,但是,这种内在稳定器调节经济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它只能减轻萧条或通货膨胀的程度,并不能改变萧条或通货膨胀的总趋势;只能对财政政策起到自动配合的作用,并不能代替财政政策。因此,尽管某些财政政策具有内在稳定器的作用,但仍需要政府有意识地运用财政政策来调节经济。10.2.3赤字财政政策与公债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认为,财政政策不仅必要,而且可能。第一,债务人是国家,债权人是公众。国家与公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政府的财政赤字是国家欠公众的债务,也就是自己欠自己的债务。第二,政府的政权是稳定的,这就决定了债务的偿还是有保证的,不会引起信用危机。第三,债务用于发展经济,使政府有能力偿还债务,弥补赤字。这就是所谓的“公债哲学”。10.3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宏观货币政策的一般应用方式:萧条时期,扩大货币供给量,以降低利息率,刺激总需求(扩大的货币政策);膨胀时,缩小货币供给量,以提高利息率,抑制总需求(缩小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主要工具(1)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买进有价证券实际上就是发行货币,从而增加货币供应量。卖出有价证券实际上就是回笼货币,从而减少货币供应量。(2)贴现政策贴现是指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贷款的方式。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进行贴现所付的利息率称为贴现率。贴现政策包括变动贴现率与贴现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变动贴现率。中央银行降低贴现率或放松贴现条件,使商业银行得到更多的资金,这样就可以增加对客户的放款,放款的增加又可以通过银行创造货币的机制增加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降低利息率;反之,则反。(3)准备金规定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中用作准备金的比率称为准备率。中央银行变动准备率可以通过对准备金的影响来调节货币供应量。

货币政策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货币主义的货币政策10.3.1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凯恩斯主义关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所要说明的是有关货币政策工具通过怎样的途径和作用机理发挥作用,最终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问题。它是中央银行确定了政策目标后,从选用一定的政策工具并付诸实施开始,到实现其最终目标为止,其间所经过的各种中间环节相互之间的有机联系及其因果关系的总和。货币政策是要通过对货币供给量的调节来调节利息率,再通过利息率的变动来影响总需求。所以,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的直接目标是利息率,最终目标是总需求变动,因而凯恩斯主义强调货币政策政策传导机制是间接的。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的基本思路假定货币供给(Ms)相对于货币需求(Md)突然增加,首先发生变化的是利率(r)下降,利率下降后,资本边际效率提高,投资(I)就会增加,投资的增加必然影响总支出(E)和总收入(Y).在这一传导过程中,利率变动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由于利率的下降,才导致了投资的增加和收入的增加。如果做相反的假设,则是在货币供给减少后,由于利率的上升导致投资下降和收入的下降。

10.3.2货币主义的货币政策货币主义关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货币主义者认为,在货币政策的传导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货币供给量,而不是利率。货币供给量能够不通过利率而直接影响收入的变动。基本思路是:增加货币供给量,在开始时会降低利率,但不久就会因货币收入增加和物价上涨而使利率上升,至于实际利率,则有可能回到并稳定在原先的水平。货币供给量增加没有导致利率下降的原因还在于:在名义货币供给量增加的过程中,人们可能将增加的货币转向价格尚未上涨的金融资产和实务资产,资产需求的增加引起资产价格的上升,必然使生产者增加生产,从而增加名义收入。资产价格的上升、生产增加以及收入增加的结果是,增加的货币供给量被由此引起的货币需求所吸收,而利率不发生变化。因此,货币供给的变动,不是通过利率间接影响支出和收入,而是通过货币实际余额直接作用于实际资产,引起支出和收入的变化。因此,货币主义者认为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直接的,其中起关键性作用的货币的供给量.

10.3.3财政--货币政策的相互配合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政策种类对利率的影响对消费的影响对投资的影响对GNP的影响财政政策(减少所得税)上升增加减少增加财政政策(增加政府开支)上升增加减少增加财政政策(投资津贴)上升增加增加增加货币政策(扩大货币供给)下降增加增加增加财政--货币政策的配合使用效果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搭配使用的政策效应政策组合产出变动利率变动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