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学与胚胎学6-循环-学生_第1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6-循环-学生_第2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6-循环-学生_第3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6-循环-学生_第4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6-循环-学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组织学与胚胎学6-循环-学生目录CONTENCT循环系统概述心脏结构与功能血管结构与功能淋巴系统结构与功能循环系统胚胎发育过程循环系统相关疾病简介01循环系统概述心脏、血管(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和血液组成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到全身各组织器官,同时带走代谢废物,维持内环境稳定功能循环系统组成与功能途径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意义保证机体新陈代谢的进行,维持生命活动血液循环途径及意义动脉静脉毛细血管从心脏发出,管壁较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部位将血液从全身各部位输送回心脏,管壁较薄,弹性小,管内血流速度慢连接动脉和静脉的微小血管,管壁极薄,通透性大,是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血管分布与特点02心脏结构与功能心脏位于胸腔中纵隔内,约2/3位于正中线左侧,1/3位于正中线右侧。心脏呈倒置的圆锥形,前后略扁,可分为一尖、一底、两面、三缘及四条沟。心脏由心内膜、心肌层和心外膜组成,心肌层是心脏结构的主体。心脏位置、形态及结构80%80%100%心肌细胞类型及特点普通的心肌细胞,包括心房肌和心室肌,含有丰富的肌原纤维,执行收缩功能。具有自动节律性的细胞,位于特殊传导系统的各个部位。由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构成,包括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房室束等,主要功能是产生和传导冲动,控制心脏的节律性活动。工作细胞自律细胞心脏传导系统01020304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房室束心脏传导系统及其作用位于房间隔下部右侧心内膜深面,冠状窦口前上方。其作用是将心房传来的冲动传至心室,同时延搁心房的兴奋,使心房收缩与心室收缩先后有序,协调一致的完成泵血功能。连接窦房结与房室结的传导束,分为前、中、后三个结间束。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的界沟上1/3的心外膜深面,是心的正常起搏点。又称希氏束,起自房室结的前下方,分为左、右束支,分别进入左、右心室。其主要作用是将房室结的兴奋传至左、右心室。03血管结构与功能结构特点分类动脉血管结构特点及分类动脉血管壁较厚,由内向外可分为内膜、中膜和外膜三层。内膜由内皮细胞和内皮下层构成,中膜含平滑肌、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外膜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根据动脉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可将其分为弹性动脉、肌性动脉和小动脉三类。弹性动脉如主动脉和大动脉,具有较厚的中膜和丰富的弹性纤维,可缓冲心脏射血产生的压力波;肌性动脉如中动脉,中膜含大量平滑肌,可收缩和舒张以调节器官和组织的血流量;小动脉壁内平滑肌含量较少,主要起分配血液的作用。静脉血管壁较薄,由内向外可分为内膜、中膜和外膜三层,但各层均较动脉薄。静脉内膜的内皮细胞呈扁平状,中膜的平滑肌和弹性纤维较少,外膜较薄。结构特点根据静脉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可将其分为深静脉、浅静脉和交通静脉三类。深静脉位于深筋膜深面,与同名动脉伴行;浅静脉位于浅筋膜内,又称皮下静脉;交通静脉连接深、浅静脉之间。分类静脉血管结构特点及分类结构特点毛细血管是连接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管,管壁极薄,由单层内皮细胞构成,外面包绕一层基膜。内皮细胞间的连接处存在间隙,称为内皮窗孔,是血液和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功能毛细血管的主要功能是进行血液和组织之间的物质交换。通过内皮窗孔,血液中的营养物质、氧气等可以渗透到组织液中,供给组织细胞利用;同时,组织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和二氧化碳等也可以通过内皮窗孔进入血液中被运走。毛细血管结构特点及功能04淋巴系统结构与功能毛细淋巴管淋巴管淋巴干淋巴导管淋巴管道结构特点及分类以膨大的盲端起始,彼此吻合成网,其管壁仅由单层内皮细胞构成,无基膜,通透性较毛细血管大,故组织液中的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细菌和癌细胞等较易进入毛细淋巴管。由毛细淋巴管汇合而成,管壁内面有丰富的瓣膜,可防止淋巴液逆流。由全身各部的淋巴管经过一系列的淋巴结后汇合而成,全身共有9条淋巴干。全身9条淋巴干分别汇成两条大的淋巴导管,即胸导管和右淋巴导管,分别注入左、右静脉角。淋巴结脾胸腺淋巴器官组成及功能脾是体内最大的淋巴器官,位于腹腔的左上方。脾的主要功能是滤过血液、储存血液和进行免疫应答。胸腺位于胸腔纵隔内,是T细胞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胸腺还能产生多种胸腺肽类激素,具有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淋巴结大小不一,呈圆形或椭圆形,一侧凹陷为淋巴结门,有1~2条输出淋巴管从淋巴结门穿出。淋巴结的主要功能是滤过淋巴液和进行免疫应答。组织液进入淋巴管生成淋巴液组织液中的蛋白质及其代谢产物、漏出的红细胞、侵入的细菌等,均可通过毛细淋巴管管壁进入淋巴液。淋巴液的回流淋巴液在淋巴管内向心流动,经过一系列淋巴结的滤过和免疫应答作用后,最后汇入静脉。淋巴液生成与回流机制05循环系统胚胎发育过程

原始心血管系统形成过程胚内中胚层形成在胚胎发育的早期,中胚层细胞从内胚层和外胚层之间迁移,形成胚内中胚层。原始心血管系统的建立随着中胚层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它们开始形成原始的心血管系统,包括原始心脏和血管。心管的形成中胚层细胞在特定区域聚集,形成心管,这是未来心脏的基础。03心肌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心肌细胞在心脏发育过程中不断增殖和分化,形成致密的心肌组织。01心管的弯曲和分隔心管最初是直的,然后经历弯曲和分隔的过程,形成心房和心室。02心脏瓣膜的形成在心房和心室分隔的同时,心脏瓣膜也开始形成,以确保血液的单向流动。心脏发育过程及关键时期在胚胎发育的早期,中胚层细胞形成原始的血管丛,这是未来血管系统的基础。原始血管丛的形成动脉和静脉的分化血管网络的建立随着发育的进行,动脉和静脉开始分化,形成不同的血管类型。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等不同类型的血管逐渐形成复杂的网络,确保血液在胚胎体内的循环。030201血管发育过程及关键时期06循环系统相关疾病简介高血压病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发病机制高血压病的主要发病机制包括遗传、环境、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长期的精神紧张、高盐饮食、肥胖、缺乏运动等都可能导致高血压的发生。临床表现高血压病患者通常无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出现头痛、头晕、心悸、胸闷等症状。严重的高血压还会导致心、脑、肾等器官的损害,出现相应的并发症。冠心病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使心肌供血不足。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等都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冠心病患者可能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临床表现。心绞痛是冠心病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阵发性的前胸压榨性疼痛或憋闷感觉。冠心病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心室充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