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新高考通用)考点巩固卷-政治制度(解析版)_第1页
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新高考通用)考点巩固卷-政治制度(解析版)_第2页
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新高考通用)考点巩固卷-政治制度(解析版)_第3页
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新高考通用)考点巩固卷-政治制度(解析版)_第4页
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新高考通用)考点巩固卷-政治制度(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20政治制度

考点巩固卷

口考点预览

考点()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TL5限时:8分钟)

考点02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T6-10限时:8分钟)

考点03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T1L15限时:8分钟)

考点()4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T16-20限时:8分钟)

考点。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I

I.(2023•海南•统考高考真题)据东汉《乙瑛碑》载,鲁相乙瑛向朝廷陈请,为孔庙增设一名百石卒史来

守庙并掌管礼器(流程如下图)。这一史实最适合用来说明,当时

(注:①Y)表示处理此事的先后步骤)

A.国家行政中枢权力的逐渐扩大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日益巩固

C.传统社会道德秩序的渐趋规范D.封建国家不同职能的有效履行

【答案】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

空是东汉(中国)。据材料可知,在鲁相乙瑛向朝廷陈请为孔庙增设石卒史这一事件上,朝廷各部门各司

其职,说明封建国家不同职能的有效履行,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将东汉中枢权力部门与之前的朝代做比

较,无法得出中枢权力扩大的认识,排除A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涉及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和皇权与相权

两对关系,材料不涉及中央与地方关系,排除B项;材料没有突出传统道德秩序走向规范,材料旨在通过

鲁相乙瑛向朝廷陈请为孔庙增设石卒史这一事件反映本质问题,排除C项。故选D项。

2.(2023,山东•统考高考真题)北宋理学家张载认为:“封建者,天下之事,分得简则治之精,不简则不

精,故圣人必以天下分之于人,则事无不治者。……为天下者,奚为纷纷必亲天下之事?”这表明张载主张

A.扩大地方权力B.恢复郡国并行制度

C.健全中央机构D.简化官员选任程序

【答案】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封建者,天下之事,分得简则治之精,不简则不精,故圣人必以天下分

之于人,则事无不治者。……为天下者,奚为纷纷必亲天下之事?”可知,张载认为,若一切都由中央朝廷

来管,必有许多事情管理不好,所以,要实行“封建”,扩大地方的权力,这与北宋时期地方的边防无力有一

定的联系,A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中央权力过大,而非主张恢复郡国并行制度,排除B项:材料描述的

是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分配,没有体现中央机构的健全以及官员选拔制度,排除C项和D项。故选A项。

3.(2023・湖南・统考高考真题)战国时期,关东六国国君任相多用其宗族及国人。数代秦王所用秦相,商

鞅为卫人,楼缓为赵人,张仪、魏冉、范雎为魏人,蔡泽为燕人,吕不韦为韩人,李斯为楚人。据此可推

A.秦国官僚制相对完善B.秦国用人政策不断改变

C.六国严格遵行宗法制D.法家人物在六国遭排挤

【答案】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时空是:战

国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与关东六国多用其宗族及国人不同,秦国的相主要来源于各诸侯国,说明

当时秦国的官僚体制相对完善,并非采取世袭制,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秦国的用人政策改变,排除B项;

战国时期宗法制遭到冲击,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六国的相的出身及派别,因此排挤一词无法得出,排除

D项。故选A项。

4.(2023•浙江•统考高考真题)春秋战国时期,“天下共苦战斗不休秦国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相继灭掉

六国,进而开创了“海内为郡县”“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的局面,这表明

A.分封制度的终结

B.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形成

C.宗法制度的湮灭

D.中华文明起源到早期国家形成的重大转变

【答案】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春秋战国至秦朝(中国)。

据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分裂动荡,秦统一六国,开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形成,B项正确;分封制度在之后的朝代中,仍有实行,排除A项;

材料强调的是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模式的基本形成,并不是突出宗法制度的湮灭,排除C项;秦朝并

不属于早期国家形态,排除D项。故选B项。

5.(2023•新课标卷高考真题)汉武帝时设置十三州部,州部可以推举秀才。东汉,“州里”“州闾”“州

党”等语汇逐渐行用,意为同乡,州刺史被尊称为“使君”。东汉后期,以州为中心的地域观念逐渐形成,

这在当时

A.推动了察举制度的形成B.不利于统一国家的巩固

C.有利于抑制豪强的势力D.强化了监察制度的效力

【答案】B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

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汉武帝时期至东汉后期(中国)。据本题材料“州部可以推举秀才“,“东汉后期,以

州为中心的地域观念逐渐形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灵帝中平五年(188年),刘焉上书认为天下无

法安定,原因在于刺史权力太轻,朝廷于是改部分资深刺史为州牧,至此刺史(州牧)开始成为一州的军

政长官,正式跃升为长吏、太守的上级,“州”开始正式作为行政区出现。东汉后期由于中央朝廷的持续衰弱,

原本的“十三州''监察区开始正式成为行政区划,而其行政长官虽名义上仍由皇帝任免,但实际上己经脱离朝

廷掌控,州刺史和州牧权力大增,对郡、县两级管理拥有绝对的管辖权。所以东汉后期,以州为中心的地

域观念逐渐形成,不利于统一国家的巩固,B项正确;察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它的确

立时间是汉武帝元光元年,排除A项;东汉后期各州刺史、州牧开始正式划地自治,全面掌握辖区内军政

财大权,而朝廷对此已经无能为力,不利于抑制豪强的势力,排除C项;材料此举增强了地方州长官的权

力,弱化了监察制度的效力,排除D项。故选B项。

考点02斜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6.(2023・湖南・统考高考真题)公元前27年,屋大维组织元首顾问议事会,成员包括执政官、行政长官等

官员以及多名元老。屋大维向元老院提出的重大议题,事先都经过这个议事会讨论。这一机构的设立

A.推动了民主进程B.颠覆了寡头统治

C.削弱了元首权力D.保留了共和因素

【答案】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可知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古罗马。

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屋大维执政时期,屋大维组建元首顾问议事会,参与国家大事的讨论,然后在元老

院议决。结合所学可知,公元I世纪末屋大维建立元首制,成为披着共和外衣的君主制。材料中元首顾问

议事会有权商讨国家大事,保留了某些共和因素,D项正确;这一机构加强了元首的权力,不利于民主进

程,排除A项;这一机构是罗马贵族寡头统治的产物,排除B项;这一机构加强了元首的权力,排除C项。

故选D项。

7.(2023•全国•乙卷高考真题)公元前6世纪中后期,庇西特拉图先后三次攫取雅典城邦的统治权。他依

照法律处理公共事务,关怀农民,支持平民反对贵族,时人称其统治时期为“盛世”。该“盛世”的出现,得益

A.梭伦改革的制度基础B.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

C.五百人议事会的产生D.贵族特权被彻底铲除

【答案】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公元前6世纪中后期(雅典)。根据材料“公元前6世纪中后期,庇西特拉图先后三次攫取雅典城

邦的统治权。他依照法律处理公共事务,关怀农民,支持平民反对贵族,时人称其统治时期为‘盛世并结

合所学可知,公元前594年,梭伦担任雅典“执政兼仲裁”一职后进行一系列经济、政治和社会改革,为雅典

民主政治奠定基础,在庇西特拉图主政时期,在政治、军事、外交、工业、文化等方面都有所建树,延续

了梭伦改革的路线,A项正确;克里斯提尼执政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确立起来,在公元前6世纪末,排除B

项;克里斯提尼执政时期,确立了五百人议事会,排除C项;“贵族特权被彻底铲除”的表述太过绝对,只

是打击了贵族特权,排除D项。故选A项。

8.(2023•全国•统考高考真题)共和之前的古罗马部分诉讼中,败诉方须将用于担保的牛羊祭神,以赎伪

誓之罪。担保的牛羊多超出诉讼物价值,且影响农牧生产。共和国早期,败诉方改向国家缴纳罚金,到公

元前3世纪末,罚金已无足轻重。这一变化表明罗马共和国时期

A.系统完备的罗马法体系形成B.法律注重保护公民的利益

C.法律事务受到神权严格控制D.贵族对法律的解释权扩大

【答案】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根据材料”共和之前的古罗马部分诉讼中,败诉方须将用于担保的牛羊

祭神,以赎伪誓之罪。担保的牛羊多超出诉讼物价值,且影响农牧生产。共和国早期,败诉方改向国家缴

纳罚金,到公元3世纪末,罚金已无足轻重。”可知,共和之前至罗马共和时期,败诉方承担的败诉成本越

来越少,更多的维护了公民的利益,故法律注重保护公民的利益,B项正确;公元六世纪,查士丁尼编纂

民法大全,系统完备的罗马体系形成,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法律事务受到神权严格控制,且神权对法律

事务的控制逐渐削弱,排除C项;罗马共和国虽维护的是奴隶主贵族的利益,但材料未涉及贵族对法律的

解释权扩大,排除D项。故选B项。

9.(2023・全国甲卷高考真题)1831年3月1日,英国辉格党格雷政府公布提案,取消衰败选邑,把原属

107个镇的席位转让给大城市和各郡,同时扩大选举制,实行财产资格制,农村、城镇中年收入达到一定标

准的农民或房产持有人都可以得到选举权。该提案

A.改变了城乡居民权利不平等的现状B.结束了新贵族长期把持政权的局面

C.回应了中等阶级对参与政权的需求D.旨在限制国王对英国议会的影响力

【答案】C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影响题和目的题。时空是1831年(英国)。

据材料“取消衰败选邑,把原属107个镇的席位转让给大城市和各郡,同时扩大选举制,实行财产资格制,

农村、城镇中年收入达到一定标准的农民或房产持有人都可以得到选举权”可知,在城市及农村实行财产选

举规则有利于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利,适应了新兴中等阶级参与政权的需要,C项正确:材料举措并

不能改变城乡居民权利不平等的现象,排除A项;1832年议会改革的实现结束了新贵族长期把持政权的局

面,排除B项;材料中并未反映约束国王的措施,排除D项。故选C项。

10.“权力通常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这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普遍现象,古希腊、古

罗马为限制贵族的专横,尝试的途径是

A.建立平民限制贵族特权制度B.召开公民大会取代元老院特权

C.以陶片放逐法打击政治寡头D.以万民法取代不成文法公民法

【答案】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古希腊、古罗马时期(欧洲)。根据材料“权力通常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结合

所学知识可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为防止出现这种现象,需要加强监督和监察,古希腊、占罗

马为限制贵族的专横,尝试建立平民限制贵族特权制度,A项正确;在古罗马,公民大会的召开和表决受

到元老院的限制,难以发挥作用,排除B项;陶片放逐法是雅典人民可以通过投票强制将某个人放逐,目

的在于驱逐可能威胁雅典的民主制度的政治人物,排除C项;万民法是适用于罗马帝国领域内的法律,其

维护的是罗马贵族的利益,排除D项。故选A项。

考点。3〕;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11.(2023•浙江•统考高考真题)观察下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组织机构关系”图,解读正确的有

①边区参议会、政府、法院并立制衡②边区政府委员由边区参议会选举产生

③边区政权建设适应了土地革命的需要④边区政权建设是抗日民主制度的体现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D

【详解】本题为组合选择题。时空范围为抗战时期的陕甘宁边区。②根据材料中“陕甘宁边区政府组织机构

关系”图可以看出,当时边区政权结构中有参议会、边区政府,而且边区政府的无源由边区参议会选举产生,

正确;④边区的政权结构这是适应当时民族解放战争需要,是抗日民主制度的体现,正确,D项正确;①

边区参议会产生边区政府,边区政府中产生边区法院,三者并非并立制衡关系,错误;③当时处于抗战时

期,而非土地革命时期,错误,排除A、B、C项。故选D项。

12.1930年6月至1933年11月,毛泽东三次到福建上杭县才溪乡进行社会调查。在之后的调查报告中指

出:“如果我们单单动员人民进行战争,一点别的工作都不做,能不能达到战胜敌人的目的呢?当然不能”。

毛泽东在这里强调的是

A.调查研究的重要性B.根据地建设的必要性

C.政权建设的紧迫性D.反围剿斗争的残酷性

【答案】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1930年至1933年的

福建地区。根据材料“如果我们单单动员人民进行战争,一点别的工作都不做,能不能达到战胜敌人的目的

呢?当然不能"及所学可知,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毛泽东通过社会调查认识到战胜敌人不仅要动员人民进行

战争,而且要重视党对革命根据地的建设,B项正确:“调查研究”是认识和研究问题的重要手段,材料并不

是强调调查研究的重要性,排除A项;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江西中央苏

区成立,定都于瑞京(中央苏区瑞金县),以中国工农红军作为国家的武装力量。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的建立,

是中国共产党人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宝贵探索与尝试。作为当时全国苏维埃革命的中枢,对统一领导与加

强全国苏区和红军部队的斗争及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政权建设的紧迫性”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C

项;材料未涉及反围剿斗争的残酷性,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13.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指出:根据地政权既不是资产阶级的“一党专政”,也不是无产

阶级的“一党专政”,而应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几党专政毛泽东的这一主张

A.体现了中共对自身建设的要求B.壮大了反抗国民政府的力量

C.助推抗日民主政权建设的探索D.宣告国共合作关系彻底破裂

【答案】C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和影响题。时空是抗战时期(中国)。据材料“抗

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儿党专政'“,可知这不仅满足了民族战争形势的需要,同时为“三三制'’原则的实践奠定

了思想基础,C项正确;材料重在强调中共政权建设是为了满足民族战争形势的要求,并未强调中共对自

身建设的要求,排除A项;当时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排除B项;国共合作关系彻底破裂,说法与史实不

符,排除D项。故选C项。

14.下表所示为1940年冀中地区村政权部分工作人员成分统计情况(单位:%)。这表明,当时敌后根据地政

权建设

工人贫农中农富农地主商人

大会代表7.541.737.97.80.34.8

村长、书记5.939.245.87.40.21.5

委员会主席7.640.140.26.70.15.3

A.适应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B.推进了社会主义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C.是党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首次尝试D.弱化了中共对敌后抗日政权的领导

【答案】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

1940年的中国。根据表格可知,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政权组织结构中包含了工人、农民、地主、商人,这有

利于团结社会各阶层参与抗战,适应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A项正确;此时还处于抗日战争时期,

还未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排除B项;在土地革命时期,党已经进行了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伟大尝试,排除

C项:该措施有利于加强中共对敌后抗日政权的领导,排除D项。故选A项。

15.1932年江西省工农兵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会议要求在苏区彻底废除包括缠足在内的“一切封建遗物及

封建制度”。同年,宁都县委制定的《妇女运动工作计划》指出,缠足者“不能参加很多重要的革命工作”,

因此“使每一个妇女不能绑脚,已经绑了脚的实行放脚”。这些要求

A.顺应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需求B.促使工农民主政权日益巩固

C.旨在扩大革命统一战线的规模D.导致女性社会地位空前提高

【答案】A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时空是1932年的苏

区。根据材料“苏区彻底废除包括缠足在内的‘一切封建遗物及封建制度”“使每一个妇女不能绑脚,已经

绑了脚的实行放脚”可知,废止缠足属于反封建斗争的表现,顺应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需求,A项正确;±

地革命有助于工农民主政权的巩固。材料未涉及工农民主政权日益巩固的相关信息,与题意不符,排除B

项;革命统一战线发生在国民革命时期(1924年至1927年),此时处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年至1937

年),排除C项;“女性社会地位空前提高“无法从题意得出,排除D项。故选A项。

考点。4,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16.下图为清末知识分子成立政治社团情况示意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清政府致力于政治社团的组建B.维新变法激发民族意识的觉醒

C.政治改革的组织基础逐步建立D.推翻满清统治的革命正在酝酿

【答案】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时空是清末(中国)。据图示信息可知,甲

午战后,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知识分子成立政治社团的数量在逐渐增长,为之后的政治改革创造了组织

基础,C项正确;清政府为了巩固统治,并不会致力于政治社团的组建,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政治社

团的相关信息,并不能得出维新变法对民族意识的影响,排除B项:政治社团为维新变法创造了组织基础,

并不是之后的辛亥革命,排除D项。故选C项。

17.1952年,湖南在领导爱国丰产运动中抓住关键问题,兴修水利、护林、造林,以避免或减少水、旱、

风、虫灾害,领导和帮助农民深耕细作、加工施肥、选种除虫、改进耕作技术等,在各项生产建设工作中,

都获得了显著成绩。湖南在生产建设工作中获得显著成绩的重要因素是

A.《中国土地法大纲》使农民在政治经济上获得解放

B.-土地改革解放了生产力以及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D.“四个现代化”目标激发了人民建设国家的积极性

【答案】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1952年(中国湖南)。据本题材料中的关键信息“1952年、丰产运动、农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

知,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农民从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中彻底解放

出来,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所以湖南在生产建设工作中获得显著成绩的重

要因素是土地改革解放了生产力以及提高了农民生产枳极性,B项正确;1947年中共中央制定《中国土地

法大纲》,掀起土地改革群众运动,使农民在政治和经济上获得解放,排除A项;改革开放后,家庭联产

承包责任制在全国推行,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排除C项;1962年,“四个现代化”目标提出,极

大激发了人民建设国家的积极性,排除D项。故选B项。

18.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教育改革着眼于创办语言、军事技术类型的新式学堂,而19世纪90年代

以后,教育改革重点在改革科举制度、建立教育行政机构、广设新式学堂。这一转变缘于

A.维新变法的成效B.中体西用的突破

C.经济结构的变动D.民族危机的加深

【答案】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19世纪60—90年代(清朝)。据本题材料“而19世纪90年代以后,教育改革重点在改革科举制

度、建立教育行政机构、广设新式学堂。’'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教育改革侧

重于为洋务运动服务,而19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转向制度变革,D项正确;维

新变法运动发生于1898年,涉及教育改革的信息,但并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项;“中体西用''是洋务运动

的指导思想,排除B项;教育改革与经济结构的变动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19.对于主持变法的王安石,南宋以后的学者多将他看作“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异端,

而近代资产阶级学者则把他捧到天上,好像在千年前他就是一个为资本主义世界设计的大人物。20世纪

50-70年代,史学界普遍接受列宁的评价“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进入80年代以后“抑王扬马”

的观点又流行一时。900多年来,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跌宕起伏、毁誉不一,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反映着900

多年的“社会气候'’下列对此理解最合理的是

A.南宋学者因距离变法的时间最近,故理解最为准确

B.近代学者因可供研究的资料较多,故观点更为合理

C.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可能会受到特定时代背景的影响

D.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标准应当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答案】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时空是北宋时期(中国)。据材料“南宋以

后的学者……异端……近代资产阶级学者则把他捧到天上,好像在千年前他就是一个为资本主义世界设计

的大人物……900多年来,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跌宕起伏、毁誉不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