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白银市2023-2024学年中考化学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_第1页
甘肃省白银市2023-2024学年中考化学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_第2页
甘肃省白银市2023-2024学年中考化学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_第3页
甘肃省白银市2023-2024学年中考化学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_第4页
甘肃省白银市2023-2024学年中考化学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甘肃省白银市2023-2024学年中考化学考前最后一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下列各组离子可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H+SO42-K+CO32- B.Mg2+Cl-OH-Na+C.Fe3+SO42-H+Cl- D.Na+Ba2+NO3-SO42-2.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空气中只含氧气和氮气B.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C.空气中的CO2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D.酸雨的产生与空气污染有关3.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但盲目类推又可能得出错误结论。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酚酞试液遇碱性溶液变红,所以碱都能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B.溶液中有晶体析出,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C.化合物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D.碳酸盐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钠盐一定是碳酸钠4.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错误的是A.灼烧法鉴别棉花和羊毛B.用稀盐酸鉴别黄铜和金C.外观鉴别磷肥和氮肥D.酚酞溶液鉴别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5.芯片是电脑、智能家电的核心部件,它是以高纯度的单质硅(Si)为材料制成的。硅及其氧化物能发生如下反应:①②③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③属于置换反应B.Na2SiO3中Si为+4价C.Na2CO3和CO2均属于有机化合物D.Si和Si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6.“河北省第二届园林博览会”于2018年7月16日在秦皇岛开幕,是中国北方地区的一次传播园林文化、弘扬生态文明的盛会。下列措施不符合秦皇岛园博会绿色发展理念的是A.园区建设与生态修复工程同步规划,同步建设B.采用装配式建筑方式,充分利用城市中水,实现全园雨水收集C.用煤发电,以保证充足的电力供应D.积极种植花草7.下列天于碳及其化合物说法正确的是()A.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大,是由于构成它们的原子内部结构不同B.一氧化碳中的杂质二氧化碳,可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去除C.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性质不同,是由于其分子构成不同D.一氧化碳转化为二氧化碳,只能通过与氧气反应实现8.如图所示的我国古代文物中,制作材料中不含金属材料的是()A.铁狮子B.金缕玉衣C.翠玉白菜D.司母戊鼎9.下列选项中涉及的原理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B.用烧碱溶液除去二氧化碳C.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变黑 D.二氧化碳溶于水制汽水10.下列四组实验中,不能体现酸的通性的是()A. B.C. 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近年来,我国在科技方面创新发展。(1)“上天”—2018年,我国航天航空事业进入了新时代。①硅是天宫一号动力源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构成材料。单质硅是由石英(SiO2)与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制得,同时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②太阳能电池实现了将____转化为电能。(2)“入海”—2017年,航母下水,开拓中国新蓝海。①航母舰体材料为合金钢,由生铁炼钢时,硅(Si)与氧化亚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硅和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②国产航母使用的“超级钢”具有极佳的抗压性和焊接性,合金钢是_____(填标号)。A有机合成材料B金属材料C无机非金属材料③航母升降机可由铝合金制造,用石墨作电极在高温条件下电解熔融氧化铝,在阴极和阳极区分别得到Al和O2,阳极区使用的石墨易消耗的原因是______。④航母螺旋浆可由铜合金制造,铜合金比铜的硬度______(填“大”或“小”),铜比铁在海水中耐腐蚀的原因是_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实验技能训练中,小亮同学向氧化铜和稀硫酸充分反应后的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发现无明显现象。小亮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反应后的废液进行了实验:他分别取50g废液,并向其中逐渐加入等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三组实验的数据与其中一组的图象如下:实验组数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g5010080产生沉淀的质量/g0.982.942.94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所得(1)废液中的溶质有_____(填化学式)。(2)计算废液中硫酸铜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写出计算过程)(3)若三组数据中,只有某一组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与废液恰好完全反应,则该实验为第_____组,下图中a的数值为____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将50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配制成10%的稀硫酸。请写出配制该溶液的主要操作步骤。请描述测定该稀硫酸pH的方法。14.发生下列情况时,应采用什么方法灭火?说明理由:(1)图书馆内图书起火_____。(2)由于电线老化短路而起火_____。(3)炒菜时油锅着火_____。(4)做实验时,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____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残缺并且瓶盖没有完全密封的无色溶液(如图),化学小组的同学询问老师后知道是NaCl、NaOH、Na2CO3、NaHCO3中的某一种溶液。为确认原瓶中是何种溶质的溶液并判断其是否变质化学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的探究活动:猜想a:原溶液的溶质是NaCl猜想b:原溶液的溶质是NaOH猜想c:原溶液的溶质是Na2CO3猜想d:原溶液的溶质是NaHCO3常温下,有关物质的相关信息如表物质NaClNaOHNa2CO3NaHCO3常温下的溶解度/g3610921.59.6常温下稀溶液的pH713119从物质的相关信息可知原溶液的溶质一定不是NaHCO3,因为_____。取少量样品测得溶液的pH大于7,则原溶液的溶质肯定不是_____。下列检测溶液pH的实验操作方法中,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A将pH试纸直接插入待测液中B将pH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C将pH试纸湿润后放在表面皿上,用千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D读数时将pH试纸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同学们另取样品又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过程如图:①生成白色沉淀A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②通过实验可以判断样品无色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和_____(填化学式)实验完成后,最终得到的结论:原瓶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且已变质。16.实验课上,某小组的同学用块状生石灰进行“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实验时发现:向块状生石灰样品中加入适量水后没有明显的温度变化。为确定其原因,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实验验证一。[提出问题]生石灰是否变质?其成分是什么?[查阅资料]氢氧化钙溶解过程中无明显温度变化,与盐酸反应无气体生成。[猜想与假设]同学们认为块状生石灰样品已变质,并对其成分作出了如下4种猜想。猜想1:氧化钙和氢氧化钙:猜想2:氧化钙和碳酸钙:猜想3:______________;猜想4: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钙。[进行实验]同学们将少量样品研碎后,按如图所示过程进行实验。(1)在溶解过程中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发现温度计示数升高,说明样品中应该含有______________。[结论]猜想3不成立。(2)滤渣B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变质过程中生成该物质的反应_____________。[结论]①块状生石灰表面发生变质:②猜想1不成立。(3)为验证滤液C的成分,进行后续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滤液中溶质为氢氧化钙②猜想4成立,猜想2不成立[反思与评价](4)有的同学认为上述实验过程不能得出猜想4成立、猜想2不成立的结论,理由是______________。[注意:答对15题以下小题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不超过60分]实验验证二:为了进一步确定块状生石灰样品的成分及质量,实验小组利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夹持仪器省略)进行实验。查阅资料:氢氧化钙加热至580°C、碳酸钙加热至825°C分别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5)①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②控温电加热器使装置B中反应完全,再通一段时间空气,测得反应前后装置C、D分别增重18.0g和22.0g,将装置B中反应后剩余的固体氧化物加入足量水中溶解,蒸发所得固体(不含水)增重36.0g.求原块状生石灰固体样品中各成分为______________,各物质的质量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C【解析】能大量共存,即离子不会相互结合生成水、气体或沉淀。A、氢离子与碳酸根离子会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而不能大量共存;B、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会结合生成氢氧化镁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C、不能结合成水、气体或沉淀,能大量共存;D、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会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故选C。点睛:离子的共存问题实际就是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即离子不会相互结合生成水、气体或沉淀。2、A【解析】

选项A空气的成分除了氧气和氮气外,还含有二氧化碳、稀有气体等其他气体,所以选项A不正确;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得到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选项B正确;水和CO2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选项C正确;选项D酸雨的产生与空气污染物SO2、NO2有关,选项D正确。故选A。3、C【解析】

A、酚酞试液遇碱性溶液变红,但碱不一定都能是酚酞试液变成红色,例如氢氧化镁不溶于水,不能使酚酞变色;故选项错误;B、溶液中有晶体析出,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减小,例如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溶剂,溶质质量减少,但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错误;C、化合物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故选项正确;D、碳酸盐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钠盐不一定是碳酸钠,可能是碳酸氢钠;故选项错误;故选:C。4、D【解析】

A、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灼烧棉花有纸燃烧的气味,羊毛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可以用灼烧法鉴别,不符合题意;B、黄铜属于铜锌合金,黄铜中的锌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有气泡产生,金不与稀盐酸反应,无明显现象,可以用稀盐酸鉴别黄铜和黄金,不符合题意;C、磷肥为灰色粉末,氮肥为白色晶体,可以用外观鉴别磷肥和氮肥,不符合题意;D、酚酞在中性和酸性溶液中都不变色,不能用酚酞溶液鉴别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符合题意。故选D。5、C【解析】

A、反应③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B、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硅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2+x+(-2)×3=0,则x=+4价,故选项说法正确。

C、Na2CO3和CO2均属于无机化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D、Si+O2SiO2、SiO2+2CSi+2CO↑,Si和Si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6、C【解析】

A.园区建设与生态修复工程同步规划,同步建设不会产生建筑垃圾,选项正确;B.采用装配式建筑方式,充分利用城市中水,实现全园雨水收集,实现了水资源的充分利用,选项正确;C.用煤发电会产生更多的废气与烟尘,加重空气污染,选项错误;D.积极种植花草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选项正确,故选C。7、C【解析】

A、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大,是由于构成它们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选项A不正确;B、一氧化碳中的杂质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一氧化碳与氧化铜粉末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要除去一氧化碳中混有的二氧化碳,将混合气体通过炽热的碳层,故选项B不正确;C、一氧化碳由一氧化碳分子构成,一个一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二个氧原子构成,所以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性质不同,是由于其分子构成不同,故选项C正确;D、一氧化碳转化为二氧化碳,既能通过与氧气反应实现,还能用一氧化碳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得到二氧化碳,故选项D不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碳和碳的氧化物之间的转化,对所学知识必须熟练掌握,才能进行解答。8、C【解析】

A.铁狮子的材质是金属,属于金属材料,选项错误;B.金缕玉衣中的金属于金属材料,“玉”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选项错误;C.翠玉白菜,“玉”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选项正确;D.司母戊鼎,是青铜——铜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选C。9、A【解析】

A、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是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B、用烧碱除去二氧化碳,是因为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C、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变黑,是因为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D、二氧化碳溶于水制成汽水是因为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就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10、C【解析】

A、稀盐酸、稀硫酸都会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故A正确;B、稀盐酸、稀硫酸都会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故B正确;C、稀硫酸会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稀盐酸不会与氯化钡反应,故C错误;D、稀盐酸、稀硫酸都能使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变无色,故D正确。故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太阳能B阳极产生氧气,石墨在高温下与氧气反应而使石墨消耗大铁比铜更为活泼,在海水中更容易锈蚀【解析】

(1)①单质硅是由SiO2与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制得,同时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推知,可燃性气体为CO,故方程式为;②太阳能电池实现了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2)①硅与氧化亚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硅和铁,化学方程式为;②合金钢是金属材料,故选B。③石墨是碳的一种单质,在阳极,石墨与氧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所以阳极区使用的石墨易消耗;④合金的硬度大于其组成金属的硬度;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铜比铁的活动性更稳定,所以铜比铁在海水中耐腐蚀。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H2SO4、CuSO49.6%三127.06【解析】

由于开始加入的50g氢氧化钠溶液得到的沉淀质量小于第二次加入的,所以应该是废液中的溶质有H2SO4、CuSO4。

第一阶段是和硫酸反应,第二阶段是和硫酸铜反应

设废液中硫酸铜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x=9.6%

只有第三组是恰好完全反应,右图中a的数值为50g+80g-2.94g=127.06g

故答案为:

(1)H2SO4、CuSO4。

(2)9.6%。

(3)三;127.06。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1)计算、量取、混匀、装瓶;(2)用玻璃棒蘸取该稀硫酸并滴于pH试纸上,将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解析】

(1)将50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配制成10%的稀硫酸,利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采用加水稀释的方法,其操作步骤是计算、量取、混匀、装瓶。(2)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取一片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14、用干粉灭火器,CO2不支持燃烧,也可减少损坏图书先切断电源,再使用灭火器灭火,防止触电用锅盖盖熄灭,隔绝空气用湿布盖住燃烧的部位,隔绝空气【解析】

(1)图书馆内图书起火,可以用干粉灭火器灭火,干粉灭火器产生的CO2不支持燃烧,也可减少损坏图书;(2)由于电线老化短路而发生火灾,可以采取的方法是:先切断电源,再使用灭火器灭火,防止触电;(3)炒菜锅中食油起火,可以用隔绝空气的方法:用锅盖盖熄灭,隔绝空气;(4)做实验时,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起火,可以选择降低温度、隔绝空气的方法:用湿布盖住燃烧的部位,隔绝空气。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碳酸氢钠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在该温度下不能达到10%NaClBDNa2CO3+BaCl2=BaCO3↓+2NaClNaOH、Na2CO3NaOH【解析】

根据计算可以知道在20℃时饱和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8.8%<10%,所以能够排除碳酸氢钠;故填:碳酸氢钠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在该温度下不能达到10%;(1)测定溶液的pH大于7,氯化钠溶液呈中性,pH等于7所以不可能是氯化钠,故填:NaCl;(2)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溶液中检测溶液的pH,否则会污染试剂;将pH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试纸不能先用水润湿;故填:BD;(3)①足量的氯化钙可以检验并除尽碳酸钠,碳酸钠可以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Na2CO3+BaCl2=BaCO3↓+2NaCl。故填:Na2CO3+BaCl2=BaCO3↓+2NaCl;②滴加无色酚酞,滤液变红,说明溶液呈碱性,还有氢氧化钠,实验可以判断无色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NaOH、Na2CO3;故填:NaOH、Na2CO3。该瓶原来装的无色溶液的溶质是NaOH,现溶液中的Na2CO3是NaOH变质生成的,实验证明现溶液中还有NaOH,所以是部分变质。故填:NaOH。【点睛】本题综合利用了物质的溶解度、溶液的酸碱性及物质的变化规律对未知物质进行鉴别,还考查学生溶质质量分数公式进行计算的能力,难度不大,可依据相关物质的性质逐渐分析得出结论。16、氢氧化钙和碳酸钙氧化钙碳酸钙取适量滤液C于试管中,向其中通入适量二氧化碳滤液变浑浊因为样品中有氧化钙,加水后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无法证明生石灰样品中含有氢氧化钙防止空气中的CO2和H2O进入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