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北川中学高三下学期高考语文押题卷试题_第1页
四川省北川中学高三下学期高考语文押题卷试题_第2页
四川省北川中学高三下学期高考语文押题卷试题_第3页
四川省北川中学高三下学期高考语文押题卷试题_第4页
四川省北川中学高三下学期高考语文押题卷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北川中学2018级高考语文押题卷试题命题、审题:2018级语文备课组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使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准确填涂自己的考号。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填空题和解答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我们传承传统文化,不仅要关注经典,还要关注文化仪式、文物等,在多重印证中建构当代价值。德国杨·阿斯曼提出“文化记忆”的概念,将语言交往记忆、对物的记忆以及模仿性记忆融汇于此空间当中。换言之,传统文化不仅投射在经典文本(语言交往记忆)上,还投射在文物(物的记忆)和文化仪式(模仿性记忆)上。首先,对话经典,建构记忆。经典无疑是走进传统文化最核心的途径。以“孝”为例,孔子高度推崇“孝悌”:“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今天我们理解这个概念,更需要多角度思考。“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这是讲人伦标准;“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是讲赡养之孝;“恭敬”与“色难”是讲敬慕之孝;“无违”是讲礼仪之孝;“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则是讲继志之孝。所以,《论语》从人伦、赡养、敬慕、礼仪、继志等多个层面,创造了多层次“孝”的概念。只有当我们立足经典文本,对之加以条分缕析,才能由我们普通人理解的“孝”,走向孔子有着丰富伦理内涵的“孝”的概念,进而为继承和践行中华传统美德“孝”提供依据和可能。其次,参与仪式,体认记忆。美国人类学家大卫·科泽提出,文化仪式如同转换器,一端是社会政治秩序的外部道德约束和类分,另一端是个体行为者的内在情感和想象。孔子早就洞察到“仪式”对育人的重大意义:他在“礼崩乐坏”的时代,坚持用规范性的、不断重复的“习礼”,达成当时人们对儒家思想的体认。用孔子的话讲,即“不学礼,无以立”。礼仪背后蕴含着深层的文化意蕴,这就把价值观念熔铸于“习礼”的行动当中。通过“力行”礼仪,达成知行合一的育人目标。最后,关注文物,丰富记忆。文物超越了普通物的实用和审美特性,使得原本隐而不显的时间和文化变得清晰可见。无论是玉礼器、青铜器等文物,还是孔府、孔庙等文化遗址,都是承载彼时思想的文化想象,是当代人们丰富文化记忆的重要途径。如曲阜“三孔”遗址,孔庙、孔林、孔府等都是孔子思想及其历史发展的具象化体现,也是体验和感受孔子“诗礼之教”的重要文化场域。如孔庙里有“金声玉振”坊,古人奏乐以击钟(金声)为始,以击磬(玉振)为终,以金声玉振象征孔子对后世的“滋养”,与孔子“礼乐”教化思想正好吻合。又如孔林有“子贡手植楷”石碑,形象地传达了弟子的“继志”之思。看到这些实物,再来读《论语·公冶长》中子贡之言:“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感受必然不同。这些真实的文化物象对丰富当代人的文化记忆无疑独具价值。(摘编自赵晓霞《由器见道》,《光明日报》2019年10月)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们的传统文化投射在经典文本上的较多,投射在文化仪式和文物上的则相对较少。B.孔子推崇“孝悌”思想,他从人伦、赡养、敬慕等多个层面阐释了“孝”的丰富内涵。C.孔子洞察到“仪式”对育人的作用,坚持以“习礼”达成当时人们对儒家思想的体认。D.文物和文化遗址是承载当时思想的文化想象,也是当代人的文化记忆和重要文化场域。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基于对杨·阿斯曼“文化记忆”概念的认同,提出了传承传统文化的三条途径。B.文章意在从建构记忆、体认记忆、丰富记忆三方面区分经典、仪式、文物的不同功能。C.文章多处引用《论语》原文,语句内涵丰富,角度有别,有力地支撑了三个分论点。D.文章在论证思路上,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分条并列展开论述,总分结构,条理清晰。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们通过对话经典、参与仪式、关注文物等方式传承传统文化,目的是在多重印证中建构当代价值。B.如果不认真涵咏经典文本,条理清晰地分析其要旨,就很难准确全面地理解古人的思想内涵。C.“习礼”可以使社会政治秩序的外部道德约束和类分转化成个体行为者的内在情感和想象。D.到了“金声玉振”坊、“子贡手植楷”等场域中,人们就能直观地感受到孔子的思想及其历史发展。(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大树对泥土的情谊——记解放军总医院百岁军医、老年医学专家牟善初卢晓琳1917年,牟善初出生在山东日照一个农耕家庭。1943年,牟善初从南京中央大学医学院毕业,当时毕业生有“军用”和“民用”两个去向,由自己抓阄选择其中一个。牟善初抓到了“民用”,这让立下“奔赴战场驱赶日寇,还我河山”志向的牟善初非常失望,恰好位抓到“军用”的同学因种种原因不能从军,于是二人私下进行了调换。第二年,牟善初如愿奔赴云南腾冲抗日前线,当上了手术队上尉军医。在炮火纷飞的战场上,他和战友们抢救了一个又一个抗日军人的生命。桃李不言,下自成蹊1974年,牟善初调入解放军总医院工作。该院老年心内科名誉主任叶平深感牟老为祖国医学事业培育人才的赤诚之心,“牟老指导过无数学生的论文,无论多忙都对论文仔细修改和把关,但从不在文章中署名第一作者,他说要多把机会让给年轻人。”健康管理研究院主任曾强这样描述牟善初对学生的指导:“实验数据若有不准确,必须重算;实验动物缺失一只,必得补齐;论文中的每一个英文单词他都细心校正。”“病人有事,随时叫我”我国名医孙思邈曾云:“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徳逾于此。”牟善初的学生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心内科主任医师李小鹰永远忘不了1992年春节前的一次抢救。患者因肺心病心力衰竭,憋喘明显,经过几个小时的抢救仍无明显起色。血生化和动脉血气报告提示,复杂的酸碱平衡紊乱可能是重要诱因。心中没有把握的李小鹰拨通了牟善初家的,时已深夜两点钟,窗外大风卷着漫天雪花肆虐。“我马上就来。”牟善初在里说。当病区的电梯门打开时,李小鹰仿佛看到了“圣诞老人”:75岁的牟善初大步跨出电梯,羽绒服上落了一层厚厚的雪花,急切出门都没来得及换上棉鞋的牟善初,脚上的一双布鞋已然湿透。“老师见我第一句话是‘病人怎么样了’,他仔细检查完病人后就指导我们抢救,直到病情稳定下来,就这样在病房守了一夜。”令老年肾内科护士长张瑞芹非常震撼的是,牟善初一直到95岁,每天8点准时上班,每周周三、周五去病区查房、会诊,每次在病房里一站就是两三个小时,每两周还去一次药房了解新药。“我和患者就像大树对泥土的情谊。”在牟善初90岁生日上,老人说的这句话让秘书周桂芳感慨不已。在临床,时间全给病人“治病救人不是索取,更不是交易,知识和技能是人民培养的,解除病人的痛苦是我应尽的职责。”牟善初在回忆文章《暮年忆旧》里的话语铿锵有力,“我的座右铭是伟大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去在牟善初的二女儿牟小芬眼里,双休日里爸爸极少在家,更别提工作日下班后的时间了,她数不清有多少个深夜爸爸被急救叫到病房抢救病患。当记者想看看近期的“全家福”照片时,牟小芬有些无奈地笑着拿出唯一一张20世纪60年代初期拍下的“全家福”。面对记者的不解,牟小芬说:“爸爸除了忙临床的事,还要带研究生,好不容易有点空闲,也都用在了图书馆和他的书房。记得有次我生病了,希望爸爸带我到医院看病,他说病房刚刚收治了一位病危患者,要去抢救,让我自己到门诊找某某医生。”生活上极尽简朴的牟善初至今还穿着带补丁的衬衣和袜子,但他对待群众从不吝啬。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牟善初就拿出5万元钱为家乡建希望小学中国工程院颁发给牟善初15万元的奖金,他分文未取,全部捐给医院设立了“牟善初医疗保健科研奖励基金”,为年轻人的成长进步铺路架桥……(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相关链接:①牟善初在解放军总医院工作40余年,多次获得国家级奖项。但他对此看得很淡,不仅“支持”家人当旧物处理掉自己多年获得的荣誉证书,就连评选院士的机会也不在意。②20世纪70年代末,牟善初组建了全军第一个老年医学研究室,成果众多,享誉军内外、国内外。他主编、参编著作10余部,发表论文百余篇,涉及的老年疾病有几十种。这些著作和论文,对预防和治疗老年疾病有很强的指导和推动作用。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牟善初早就立下“奔赴战场,驱赶日寇,还我河山”的志向后如愿以偿赶赴抗日前线。B.牟善初对学生论文的修改和把关从不马虎,具体到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实验动物数量的完整性等。C.牟善初75岁那年,在接到医院的求助后,不顾深夜漫天飘雪,连忙赶到医院指导抢救。D.牟善初一心扑在工作上,多在医院,极少在家,更别提陪家人了,面对家人的埋怨他毫不在意。5.下列对材料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牟善初有着赤诚报国的坚定信念和医者本色,也有大爱精神,如拿出资金建希望小学等。B.牟善初一直关注老年人的健康问题,组建了第一个老年医学研究室,成果累累,享誉国内外。C.牟善初编写医学著作,发表论文,涉及几十种老年疾病,因此获得多个国家级奖项。D.这则通讯大量引用牟善初周边人对他的描述,增强了文章的可信度和文学性。6.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大树对泥土的情谊”的内涵的理解。(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一场不算严重的蝗灾多丽丝.莱辛那天晚上理查德说:“政府发出预警说,要闹蝗灾了,从北方的滋生地下来。”直到有一天,他们在路上回家午休时,老史蒂芬停了下来,抬起手指头,指了指。“看,看哪!”他大喊:“它们在那儿!”玛格丽特听见他的喊声,跑了出来,和他们一起朝山上望去。仆人们也从厨房里出来了。他们都站着,凝望着。在山的一层层岩石上空,是一带铁锈颜色的空气。蝗虫!它们到那里了!整个农场上响起了“嘡嘡”的锣声,劳工们从场院里涌出来,指着山,激动地喊叫。他们很快就来到了家里,理查德和老史蒂芬在向他们发布命令:快,快,快。玛格丽特在看那山峦。现在有一片长长的低垂的云在移动,还是铁锈的颜色,在她看的时候,这云块在向前、向外膨胀。铃响个不停——邻居们说,快,快,蝗虫来到这儿了!老史密斯家的庄稼已经给吃成平地了。到了这会儿,蝗虫像是冰雹一样落在厨房的屋顶上。听起来像是一场猛烈的暴风雨。玛格丽特朝外面看看,看见空中的蝗虫遮天蔽日。她咬紧牙,朝着蝗虫冲了过去;男人们能做什么,她就能做什么。头顶上,空气是厚重的——到处是蝗虫。蝗虫朝她扑打过来,她把它们扒拉开——这些沉重的、红棕色的小东西,用那晶亮的珠子一样的老人眼看着她,一边用坚硬的、带锯齿的腿钩住她。她恶心地摒住呼吸,又破门冲进了屋里。屋里则更像是在下大暴雨。铁皮屋顶在发出回响,而地里传来的敲打铁器的喧响则像是打雷。她向外面望去,所有的树都是怪怪的,静静的,上面粘着蝗虫,枝丫都压得贴到了地上。到处爬的都是蝗虫,弄得大地似乎也在动,田地她是一点儿都看不清了,蝗虫的大军黑压压的一片。朝山上望去,就像是看倾盆大雨,甚至在她看的时候,猛地又冲来一群蝗虫,把太阳的光线都遮住了。天多半像是黑夜,黑魆魆的一片。突然从灌木丛中传来清脆的“咔啪”一声响——一条树枝折断了。接着是另一条树枝折断了。一棵树顺着斜坡缓缓地倾斜下来,重重地摔到地上。从冰雹似的蝗虫群中,冲出一个人来。还是要茶,还是要水。玛格丽特给他们烧水,泡茶。她不停地往火里加煤,往罐子里灌水,现在是下午四点钟了,蝗虫在头顶上蜂拥而至,横扫过天空,已经有好几个钟头了。老史蒂芬又走上来了——每走一步脚下都“咔吃咔吃”响,都要踩死蝗虫,他浑身上下粘的都是蝗虫——他一边咒骂,一边用他那顶旧帽子朝空中扑打。走到门口,他突然停下来,飞快地拉掉那粘着的蝗虫,把它们扔掉,接着急忙冲进免遭蝗虫侵袭的客厅。“所有的庄稼全都完蛋了。一点儿都没剩下,”他说。“情况会很糟糕吗?”玛格丽特害怕地问。老人家语气重重地说:“我们全完了。这一群也许会过去,可是它们已经开始了,就会从北方一群接一群地飞过来。然后就会有蚂蚱。这一闹恐怕就是三四年呐。”五点钟。再过一个钟头太阳就要落山了。那时蝗虫就会落下来。头顶上还是那么厚厚的一层。树木成了闪着棕色光芒的粗糙的大堆。吃过了中午饭,男人们去地里了。所有的庄稼都得重种。要是运气还有点儿好的话,再来一群蝗虫不要这样子过来。不过他们希望不久能下场雨,这样能长出一些嫩草来,要不那些牛就会饿死;农场上连一片草叶也没有留下。至于玛格丽特呢,她在试图习惯要闹三四年蝗灾的想法。从现在开始,蝗虫就像是天气一样了——随时都会发生。她感觉就像是一场战争的幸存者;如果这满目疮痍、面目全非的乡野不是废墟——唉,那么,什么才算是废墟呢?不过,男人们吃晚饭时胃口还是很好。“本来可能会更严重的,”这就是他们说的话,“本来可能会严重得多的。”(选自2018年《中外名篇小说选》,有删改)7.下列有关的内容分析和概括中,错误的一项是(3分)A.农场就是整个故事发生的社会环境,作者通过描绘“农场”这一社会环境,简洁洗练交代故事主人公的生存环境,向读者透露了故事中人物的社会关系。B.“现在有一片长长的低垂的云在移动,还是铁锈的颜色,在她看的时候,这云块在向前、向外膨胀。”这里运用了比喻、夸张的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了蝗虫过境时的农场景象,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C.蝗虫过境后的农场正如莱辛所描绘的那样,一片草叶都没有剩下,将故事的氛围渲染之极点,也让读者感受到蝗灾的破坏性之强。D.“她感觉就像是一场战争的幸存者”通过玛格丽特的心理感受,表现了蝗灾造成的严重灾难,含蓄地表达对她软弱性格的批判。8.小说中展现了严重的蝗虫灾害,为何却以“一场不算严重的蝗灾”为题目?请结合文章内容简析。(6分)9.有人评价,玛格丽特是近乎失声的角色,是一个旁观者,读者却能从她的视角和行动中感受到蝗灾的严重。试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样写法的理解。(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屈原者,名平。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王怒而疏屈平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时秦昭王与楚婚,欲与怀王会。怀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奈何绝秦欢!”怀王卒行。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怀王怒,不听。亡走赵,赵不内,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其存君兴国,一篇之中三致志焉。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屈原曰:“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沈汨罗以死。太史公曰: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沈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王怒而疏屈平/B.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王怒而疏屈平/C.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王怒而疏屈平/D.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王怒而疏屈平/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迁,有移动、搬换、转变之意,在古代也可指变动官职,在文中意指调任。B.父,在古代常用作对男性长辈的称呼,如文中的渔父,就是指打鱼的渔翁。C.太史公,一般指我国古代官方史料的专职记录者,在文中是司马迁的自称。D.《天问》,通过对天地和人世等事物现象的发问,表现诗人探索真理的精神。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屈原富有才华,受到怀王赏识。在担任左徒时,屈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入朝辅助怀王商议国家大事,对外接待宾客,应对诸侯,深得怀王信任。B.屈原明辨形势,反对秦国之行。怀王欲到秦国与昭王会面,屈原洞察秦国的虎狼实质,直接反对子兰鼓动怀王前往秦国,但怀王不听,结果遭遇凶险。C.屈原品格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对于自己的艰难处境,屈原有着清醒的认知,他不认同渔父要随世俗一同变化的看法,最后宁死守义,以身殉道。D.屈原以死明志,感动后世之人。屈原自沉于汨罗江,以死殉国,他的作品感动了后人,他的殉国之事让后人流泪叹息,他高洁的品行让后人敬慕神往。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亡走赵,赵不内,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5分)(2)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念奴娇①黄庭坚八月十七日,同诸甥步自永安城楼,过张宽夫园待月。偶有名酒,因以金荷酌众客。客有孙彦立,善吹笛。援笔作乐府长短句,文不加点。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万里青天,姮娥②何处,驾此一轮玉。寒光零乱,为谁偏照醽醁③。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曲。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注】①作于词人谪居戎州之时。②姮娥:嫦娥。③醽醁:美酒。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净秋空”运用了倒装句法,突出了烟消云散、玉宇澄清的动态感和清新的美感。B.月色并不十分明亮,“驾此一轮玉”的嫦娥是词人的想象,凄美的形象惹人怜爱。C.“共倒”“相属”等与李白的“飞羽觞而醉月”异曲同工,写觥筹交错的宴饮之乐。D.孙郎感遇有知音,于是用笛子演奏,用那悠扬的乐声呼应了词人的“最爱临风曲”。15.作者自诩此篇“或可继东坡赤壁之歌”,你是否同意这一说法?请联系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试作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中国古代建筑追求优美柔和的形式美感,杜牧的《阿房宫赋》中以生动的比喻勾画出曲折的连廊与翘起的屋檐的两句是“,”。(2)为官之德在于清廉,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运用反问句告诫为官者,在优厚的物质面前要保持理性的思考和淡泊的情怀的两句是“,”。(3)劳动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过程,是人类特有的基本社会实践活动。《观刈麦》一诗中描写妇孺支持家人田间劳作的两句诗是“,”。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7—19小题。印象最深刻的是,恒星即使在两个旋臂之间,也像流水一样漂浮在我们的四周_______的自身发光的星球,有些像肥皂泡一样脆弱,有些小如一座城池。有些双星紧靠在一起,星体物质在他们之间______,多数双星都像木星与太阳一样分离开来。有些恒星——超新星——的亮度跟他们所在的整个星系的亮度一样;有些恒星——黑洞——在几公里以外就看不见了。多数恒星主要是以可见光或红外光放出光芒;其他恒星也是X光或射电波的光源。发蓝光的恒星是_____的星,会发热;发黄光的恒星是常见的星,它们已经到了中年;发红光的恒星常常是垂亡的老年星;而发白光或黑光的恒星则已奄奄一息。银河里大约有超过4千亿个各种各样的恒星,运转不仅复杂而且巧妙。对于所有这些恒星,_____目前,地球上的居民比较了解的却只有一个。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气势磅礴络绎不绝年轻截止B.器宇轩昂川流不息年轻截至C.器宇轩昂络绎不绝年青截止D.气势磅礴川流不息年青截至18.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有些恒星——超新星——的亮度”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A.几个妇女相约去看望部队上的丈夫,其中一个说: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B.对应和序列的原理已渗入全部数学——不只是数学,实际是精密思想的全部领域——之中,编织在数学的天衣上。C.每年——特别是水灾、旱灾的时候,这些在东阳厂里的带工,就亲自去游说那些没钱又不忍他们的儿女饿死的同乡。D.“珊珊——,我来了!”他大喊着,但不知道是委屈还是别的,小女孩竟然当着众人的面“呜——呜——呜”地哭了起来。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银河里大约有4千亿个各种各样的恒星,它们的运转不仅复杂而且巧妙。B.银河里大约有各种各样的4千亿个恒星,运转既复杂又巧妙。C.银河里大约有4千亿个各种各样的恒星,它们的运转既复杂又巧妙。D.银河里有大约4千亿个各种各样的恒星,运转不仅复杂而且巧妙。20.下面是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流程图,请你根据这个图转写成一则广播稿,供服务中心负责人播报。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60个字。(6分)21.请就下面的新闻内容,写一段评论性文字,90字左右。(5分)教育部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3个重要时间。必要睡眠时间: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初中生应达到9小时,高中生应达到8小时。学校作息时间:小学上午上课时间一般不早于8:20,中学一般不早于8:00。有条件的应保障必要午休时间。就寝时间:小学生一般不晚于21:20,初中生一般不晚于22:00,高中生一般不晚于23:00。通知中还明确提出要加强对线上培训网课平台、网络游戏的规范管理,采取技术手段对其进行监管,确保线上直播类培训活动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1点,每日22点到次日8点不得为未成年人提供游戏服务。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有圣哲说:“生活中,总是有毒蛇在引诱着我们。”所以你的世界一直在教你说“不”,以免那些毒蛇会来侵害你。可是渐渐地,你说“我不听”,学会了放纵;你说“我不关心”,学会了倨傲;你说“我不想跟你做朋友”,学会了无情;你说“我不想读书了”,学会了退缩……对,你可以说“不”,你有这个权力。也许你觉得这很酷,但是,孩子,你也要明白,你也有倾听、实践、承受的义务。其实生活是个大花园,连毒蛇也喜欢在花底下晒太阳。因此,我们有时候不该说“不”,说“行”反而更可贵。我多么希望你对那些建议、期待、友谊、责任、困难说“行”啊。孩子我们谈谈吧。这是一位妈妈写给孩子的信。假如你是这位妈妈的孩子,读了信之后,你想跟她谈些什么呢?请据此写一封回信。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四川省北川中学2018级高考语文押题卷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1.C(A.“传统文化投射在经典文本上的较多,投射在文化仪式和文物上的则相对较少”表述错误;B.《论语》不能完全等同于孔子,选项中表达为孔子推崇“孝悌”思想,将二者等同是不当的。D.根据原文第四段“无论是玉礼器……是当代人们丰富文化记忆的重要途径”,文物和文化遗址本身并不是当代人的文化记忆。)2.B(“从……方面区分经典、仪式、文物的不同功能”,表述不当。文章第二三四段开头分别为“首先,对话经典,建构记忆”“其次,参与仪式,体认记忆”“最后,关注文物,丰富记忆”,在阅读各段文字后发现,每个段落分别表述,呈并列结构,却并没有特别区分三者的不同功能。)3.D(“……人们就能直观地感受到孔子的思想及其历史发展”,表述错误。文章第四段说:如曲阜“三孔”遗址……是体验和感受孔子“诗礼之教”的重要文化场域。只是表达到过这些遗址是感受孔子思想及其历史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4.D(“面对家人的埋怨他亳不在意”错,无中生有)5.A(B项,“一直关注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文中无明确信息,且应是组建军中第一个老年医学研究室。C项,因果关系不当。D项,大量引用周边人的描述,并未增强文章的文学性。)6.①这是牟善初形容自己与患者的关系的句子,他说他离不开病人,他也是这样做的。牟善初是医林中的参天大树,患者就是泥土。(2分)②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患者供给牟善初水分和养料,成就了他;牟善初也用自己的医术医德来回馈患者,(2分)“病人有事,随叫随到”,“捧着一颗心,解除病人的痛苦”,发表的论文中涉及的老年疾病对预防和治疗老年疾病有很强的指导和推动作用(2分)7.D(“表达对她软弱性格的批判”错,于文无据)8.①“严重的蝗灾”是指从读者的角度和内容上看的,体现在蝗虫铺天盖地而来,“农场上连一片草叶也没有留下”。“不算严重的蝗灾”是指在当时的生活中,这样的蝗灾时常发生,本次蝗灾持续时间短,之前的蝗灾经常是“习惯要闹三四年蝗灾”。②标题的内容反映出农民生存环境的恶劣,以及生活的艰难,人与自然斗争已经成为了常态。③标题是农场男人们经过紧张而激烈的抗蝗斗争后的评价,表现了人们因蝗灾短暂而带来的庆幸心理,也反映了人们经历太多蝗灾的乐观心态。④与女主人公劫后余生的感受,以及千疮百孔的灾难场景形成鲜明对比,引人思索,给读者留下深长的思考空间。(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给6分)9.①从旁观者的角度看,玛格丽特观察到的蝗灾侵袭的场景和人们紧张的抗灾过程,视野更广,让人感受到蝗灾的肆虐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②从动作行为上看,玛格丽特在抗蝗灾过程中,不由自主地开展一系列的紧张活动,动作熟练,如咬紧牙冲向蝗虫,屏住呼吸冲进屋里,不停地烧水泡茶,加煤灌水,充分展现了蝗灾之严重,以及对抗灾的无声支持。③从心理变化上看,玛格丽特面对蝗虫侵袭过程的细致心理变化展现了蝗灾之严重,她面对蝗灾时先是咬紧牙、恶心、后是害怕,蝗灾过去后她有劫后余生之感,并做好面对灾难反复斗争的心理准备,这些都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④总之,这篇文章虽然玛格丽特的语言描写不多,但通过女主人公的所见所闻所感,强烈地传达了蝗灾带给人们的灾难以及人们面对灾难的抗争精神。(前三点为得分点,每点2分,共6分)10.A(上官大夫见到之后想要夺为己有,屈原不给他。于是上官大夫进谗言说:“大王你让屈平制定法令,众人都知道,每一次法令公布后,屈平就夸耀自己的功劳。”楚王很生气,就疏远了屈原。)11.A(迁,在文中意指贬谪。)12.B(“直接反对子兰鼓动怀王前往秦国”文中没有体现。)13.(1)怀王逃跑到赵国,赵国不接纳,又回到秦国,最终客死秦国而归葬楚国。(划线处各1分,共5分)(2)屈原来到江边,披散着头发在水边缓步悲吟(句式),脸色憔悴,身体外貌如干枯的树木(十分憔悴)。(划线处各1分,共5分)14.B(“凄美”“怜爱”表述错误,上阙的嫦娥形象是词人的想象之笔,打上了词人强烈的主观色彩,此处嫦娥的形象应该是“兴高采烈”“光彩照人”的,能激发人的兴致的“乐景”。)15.答案示例:(1)赞同。①景象特点相近:苏词选用“乱石”“惊涛”“千堆雪”等磅礴之景,描绘了雄阔的古战场,黄词选用“秋空”“万里青天”等阔大的意象,描绘明净、壮阔的秋景。②表现手法相似:两首词都运用了借景抒情和虚实结合的手法。③情感相近:两人虽同遭贬谪,但能以乐观的精神面对人生的不如意,两首词都流露出了豪迈乐观的情感。(2)不赞同。①题材不同:苏词为怀古词,描写赤壁古战场上的人和事,黄词为即景抒情词,描写了雨后新晴,赏月喝酒的聚会之事。②手法不同:苏词以古人与自己作对比,即以周郎的年轻有为与自身的功业未成作对比,黄词则没有对比。③情感不同:豪迈乐观情感中,苏词还借古抒怀,寄寓了人生短促、不能及时建功立业的苦闷。(表明态度1分,分析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5分,共6分)16.(1)廊腰缦回,檐牙高啄。(2)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3)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每句1分,有错字则改句不得分)17.D(气势磅礴,形容气势雄伟壮大。器宇轩昂,形容人精力充沛,风度不凡。川流不息:像水流那样连续不断。络绎不绝:形容过往人马或车船等前后相接,连续不断。前者用比喻义,后者的应用范围比前者广,还有川流不息用的地方似乎可以没有目的地,但络绎不绝则可以使有目的地的。“年轻”指年纪不大(多指十几岁至二十几岁),强调相对来说年龄处于较小的状态。但它所指的年龄不大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可用于二十岁左右至三十岁左右的人,也可以用于四五十岁以上的人。截止:(到一定期限)停止。截至:截止到(某个时候)。截止:表示到某个时间停止,强调“停止”,“截止”不能带时间词语(做宾语)。“截止”一般用于时间词语之后。截至:表示停止于某个时间,强调“时间”,“截至”后面须带时间词语(做宾语)。)18.B(题干中的破折号表夹注,相当于括号的用法。A项,表示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C项,表示意思的递进。D项表声音的延长。)19.C(原句有三个错误,一是“大约”和“超过”矛盾,二是“复杂”和“巧妙”是并列关系,非递进关系。三是“运转”的主体是“恒星”。)20.答案示例:各位接种人员(广播稿语气1分):请大家先到候诊区排队并查看注意事项;随后按顺序到登记区预检,接受医生询问并签名确认(1分);如有接种禁忌或需要暂缓接种,请听取医学建议后离开(1分),如正常请到接种区完成“三查七对一”验证后接种疫苗,接种后打印接种凭证,并请预约好下次接种时间(1分);最后请到留观区留观30分钟,如有异常请及时告知医护人员(1分),无异常即可离开。(1分)21.答案示例:教育部下文加强中小学生的睡眠管理,这是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2分)文件既出,落实就成了关键。(1分)扫除孩子睡眠路上的“拦路虎”,治标更需治本,期待家长、学校、社会共同努力。(2分)(概述新闻材料内容2分,表明观点1分,评述2分。共5分)22.参考2020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题目提供的真实情境是一位妈妈给孩子人生道路上的谆谆教诲,情深意切,语重心长,寄托着妈妈对孩子的担忧和期望。材料先用一个转折连词“可是”传达出母亲的隐忧,生活里有毒“蛇”孩子逐渐学会说“不”,同时孩子也学会了放纵、倨傲、无情、退缩。接着材料再用一个转折,让孩子明白,生活不仅仅有毒蛇,生活是个大花园,孩子也应该有倾听、实践、承受的义务。最后这位母亲表达了自己的期待——我们有时候不该说“不”,说“行”反而更可贵;并且妈妈具体地交代在什么情况下说“行”:我多么希望你对那些建议、期待、友谊、责任、困难说“行”。这是材料的题旨所在。“假如你是这位妈妈的孩子”,这句话限定了写作身份,锁定了交流的主体对象是“妈妈”,写作时一定要有“女儿”或“儿子”的身份意识,要有和“妈妈”的交流意识;“读了信之后,你想跟她谈些什么呢?”这是写作内容限定,要回应妈妈的信中的问题,思考针对妈妈的期待如何回答。“请据此写一封回信”,限定了写作的体式为书信,一定要有书信体的格式和书信体的情景意识。面对毒蛇的引诱时当然应该大胆说“不”,但是不能因此“放纵”、“倨傲”、“无情”、“退缩”,对那些建议、期待、友谊、责任、困难说“行”反而更可贵,这也限制了考生的价值取向,引导考生思考自己如何接受他人的建议,如何直面人生中的困难,如何担当责任和义务等等。扣住材料中的“我们有时候不该说‘不’,说‘行’反而更可贵,考生可以思考在什么情况下“说‘不’”,在什么情况下“说‘行’”,为什么说“行”更可贵;扣住材料中“我多么希望你对那些建议、期待、友谊、责任、困难说‘行’”考生也能引发许多的联想,比如抗疫的时候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我们不能说“不”;他人善意提醒,虽忠言逆耳,但我们不能说“不”,说“行”更可贵……切题立意:1.让说”行”的勇气伴我成长。2.说“不”是我的权利,说“行”是我的责任。3.且听且纳,起而“行”之。4.始于说“不”,成于言“行”。5.对毒蛇说“不”,对责任说“行”。6.说“不”是我的权利,说“行”更可贵。7.明辨是非,且“行”且成长……偏题立意:1.说“不”不是逃避,不是放纵。(审题出现偏差)2.母亲之爱,儿已自知。(泛化写作,走向话题)……谨记“行”之贵,劈波开前路亲爱的妈妈:读过您写给我的信后,我才发现自己认知上的错误,也对您所说的“行”有了一些体会,现在,我想就此与您谈谈。妈妈,生活中,的确有许多场合需要我们说“不”。因为“生活中,总是有毒蛇在引诱着我们”,不良社会分子的诈骗引诱,校园里的霸凌事件,社会生活中的违规行为,都需要我们学会拒绝。但读了你的信,我明白了,我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