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变迁与启示的研究+任务书、开题报告、文献综述_第1页
关于我国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变迁与启示的研究+任务书、开题报告、文献综述_第2页
关于我国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变迁与启示的研究+任务书、开题报告、文献综述_第3页
关于我国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变迁与启示的研究+任务书、开题报告、文献综述_第4页
关于我国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变迁与启示的研究+任务书、开题报告、文献综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我国正在建立和发展内部控制审计制度,这一制度首先是在美国兴起并逐步确立起来的。回顾美国内部控制审计制度的起源、演化与最终确立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运用制度经济学理论分析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与目的、过程和方式以及制度变迁的特性,这将有助于深入理解内部控制审计制度的本质,有助于明确内部控制审计制度的发展方向,进而有助于促进我国内部控制审计制度的不断完善。关键词: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变迁;启示研究Abstractourcountryisestablishinganddevelopingtheinternalcontrolauditsystem,whichwasfirstestablishedintheUnitedstates.ReviewtheprocessofAmericanauditofinternalcontrolsystemoftheorigin,evolutionandfinalestablishment,basedonthecharacteristicanalysisofinstitutionaleconomicstheoryofauditofinternalcontrolsystemchangesthemotivesandobjectivesoftheprocessandthewayofinstitutionalchange,whichwillhelptounderstandtheessenceofthesystemofinternalcontrolaudit,contributetothedevelopmentofacleardirectiontheauditofinternalcontrolsystem,andhelptopromoteChina'sauditofinternalcontrolsystemofcontinuousimprovement.Keywords:internalcontrolaudit;institutionalchange;enlightenment目录TOC\o"1-3"\h\u摘要 IAbstract II目录 III一、引言 1(一)研究背景 1(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1(三)内部控制审计的相关概念 2二、内部控制审计制度的起源、演化与确立 3(一)内部控制审计制度的起源(1905-1940) 3(二)内部控制审计制度的演化(1940-2002) 4(三)内部控制审计制度的正式确立(2002) 6(一)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与目的 6四、完善我国内部控制审计制度的启示 9(一)我国内部控制审计的目标 9(二)内部控制审计的实施 10(三)内部控制审计中的责任 10参考文献 11关于我国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变迁与启示的研究一、引言(一)研究背景企业与投资者之间存在着一种信任关系,一旦企业出现了造假事件,那么投资者就会受到很大的负面影响,也会对企业失去信心,失去最基本的信任感。继续这种情况,美国出台了萨班斯法案。所谓萨班斯法案,其目的就是避免企业中的造假事件,其工作原理是从公司内部出发,有内部相应的组织以及人员对企业的情况进行监督与评价,并且记录。国际上对与内部控制也同样做出了要求,那么美国就国际标准对萨班斯法案又做出了进一步的改进,在2010年出台了((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简称指引),其相对于萨班斯法案来说,更加具体的做出了要求和指导。并且规定应用范围是次年的境内外上市公司和2012年的A股主板上市公司。SOX法案的颁布对企业的造假行为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相关专家研究表明,与此同时法案的执行还带来了很大的资金投入。专家发现,通过执行法案,审计费用的确明显的提高,已经远远的超过了预期目标。那么由于我国相关制度有了长足的发展,处于逐步的完善的阶段,我国的企业接受不同审计工作者进行工作评定,那么与此同时相关的费用就会相应的增加,所以公司中普遍会在年度报告中出现对这部分费用的披露。审计工作者对企业的工作评定所做审计报告,而评价报告由企业自身来发布,所以这就引出了下面要讨论的问题,即评价报告披露的信息与审计费用的关系。那么不仅仅企业内部会有审计费用的花费,企业外部的市场环境的变化是另一个影响审计费用的关键因素,比如周围的法律环境等等。(二)研究目的与意义对企业进行工作评论,审计工作者有一定的工作技巧,因为有风险导向原则的指导,所以企业内部控制的情况是审计工作进行的关键,因为内部控制与审计工作有一定的紧密的联系,如果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做得好,那么对自己内部工作的要求就会比较高,整个企业的诉讼等法律情况就会大大减少,相应的报告中造假的行为就会减少。综上所述,企业内部的控制工作是整治市场的关键因素。那么基于它的重要性,SOX法案已经将其纳入了法律体系,企业进行正确的内部控制工作已经是一项法律责任。另一方面审计工作的进行需要一定的费用支持,所以企业大多进行整合审计来进行企业的工作评定,同样大多数专家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时也是根据整个审计来进行的。我国企业对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的费用体现在报告中的情况并没有很多的资源,所以相关专家在进行内控费用的统计时难以进行,也少有专家进行研究。虽然如此但也基于情况对这部分费用提出的限制。本文对于这方面的费用做出的一定得研究,以填补研究领域的缺少的空白。企业会聘用不同的事务所对公司内部情况进行审计工作,那么内控审计的进行就会相应的增加其费用。那么内控审计费用的判定是根据企业内部出示的评定报告来计算,那么评定报告中披露的问题越少,那么相应收入的费用也就越少。根据这个原则,企业应当努力完善内部,努力减少评定报告中可能会披露的问题,以此来减少审计费用。这需要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相互配合进行工作。比如监管部门认真对公司各部分来进行监督。管理层仔细制定政策,减少错误的发生率等等。尽管这样一来企业内部的工作量会大大的增加,但是其最大的益处就是提高企业质量,节省开支。与此同时,与企业息息相关的投资者应当在决定投资之前,对企业进行全方面的了解,来确定是否值得投资,以及投资之后的风险。(三)内部控制审计的相关概念1、内部控制审计的定义内部控制审计是指注册会计师接受委托,就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特定日期(通常与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基准日一致)与财务报告相关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的评估报告进行审计,并发表审计意见。为了形成审计意见,审计人员必须计划和执行审计程序,获得合理保证,确定公司与财务报告有关的内部控制是否在管理当局评估的特定日期存在重大缺陷。财务报告相关的内部控制,是指由公司首席执行官、首席财务官或履行类似职能的人员设计或监督,并受公司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影响,为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以及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财务报表提供合理保证的一个过程。内部控制审计的范围对象有狭义和广义之分,这里是指为了合理保证财务报告信息的完整性和公允性而设计和运行的内部控制。是狭义的概念。内部控制审计的方法在内部控制审计中,注册会计师应当以风险评估为基础,运用自上而下的方法,选择拟测试的控制。自上而下的方法是注册会计师识别风险、选择拟测试的控制的基本思路。注册会计师在实施审计工作时,可以将企业层面和业务层面的测试结合进行。二、内部控制审计制度的起源、演化与确立(一)内部控制审计制度的起源(1905-1940)在最初的情况下,内控审计就是审计师在进行公司工作审计的时候对公司内部进行评定,因为这并不属于审计师的工作范围,也没有硬性规定,所以在这方面的评定审计师是自愿进行。但是后来就被硬性规定纳入审计的体系之中。在会计日常业务中,常常需要通过详细核对账目以实现账目的基本审计,主要是为了避免出现纰漏,该审计过程没有涉及有关内部控制的内容,彼此是互不干涉的状态。但是从1905年开始,账目审计改变了原来的目标,更加注重账目报表被公众的认可度表达,这种情况持续到1933年。随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经营范围持续扩大,会计部门的日常业务增多,在账目审计方面不再全部核对,而是采用抽样审计的方式。抽样审计也有弊端,就是无法保证全部账目信息的正确性。之后审计工作加入了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评价机制,以内部控制的评估结果为依据,对账目进行抽样审计,已达到减少操作时间,提高审计效果的目的。1905年迪克西在他的著作中提高了内部控制在会计审计工作中的重要性,他以理论的形式证明了提高企业内部严格检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计审计账目工作的效率。蒙哥马利也在1912年提出了企业内部控制的评价机制对会计检查企业负债报表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由于在实际操作中并没有大范围地使用相关的审计研究成果,因此很多企业还是对账目进行详细审计。在世界经济发展的浪潮中,企业资本不断累计,财务方面的徇私舞弊呈现严重趋势,终于在1929一1933年爆发了世界经济危机,这提醒人们要更加重视企业内部的财务信息的准确性。一年之后美国颁布了《证券法》和《证券交易法》,将会计业内的财务报表审计制度从法律的角度予以约束。于此同时,行业内部对于企业内部的财务往来进行了严格控制,目的是为了提高财务账目的审计效果。美国会计师协会也在1936年将企业内部控制因素加入到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中,要求企业要增强内部财务管控力度,以便缩小财务报表和核查范围。虽然该文件的制定有效提高了企业内部对于管控财务资金的重视,但是仅限于提倡性质。财务部审计报表的程序存在着严重的弊端,罗宾斯公司在1938年宣布破产,该事件对会计审计程序和企业内部控制必须严格规范执行的问题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美国会计师协会于1939年首次规定会计的审计工作要包括企业内部控制评价部分,美国证券交易会也在1940年做出了类似的规定,那就是把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环节增加到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程序中。因此在之后的会计审计工作中,必须先进行企业内部控制的评价程序,然后根据评价数据的结果进行针对性的财务报表具体审查工作,这种工作程序已经被确立为行业规范。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形成了企业内部控制和财务审计工作的相互结合的局面,我们把它归结为萌芽阶段。(二)内部控制审计制度的演化(1940-2002)在企业内部加强对财务资金的管理和控制可以有效地提高财务审计工作的效率,保证财务信息的准确性,人们在重视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同时对控制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推动了企业内部管控和财务审计体制的产生。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中外合资,跨国贸易等经济活动屡见不鲜,这也在另一方面为经济贸易中的徇私舞弊创造了条件,提供了便利。据有关数据显示,美国有400多家大型企业涉嫌不正当的海外资金交易,其金额数量高达30亿美元,令人惊讶。这种行为严重影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秩序,对公平竞争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为了有效地制止这种恶劣影响,国际市场上提出了要严格管控企业内部控制的评价机制。美国国会也将内部控制机制予以法律程序的制约,严格要求企业内部实行控制评价制度,有效抵御竞争中的舞弊现象。该法案颁布后,在很大程度上有效控制了不正当竞争行为,规范了市场秩序,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通过《反海外贿赂法》以及社会各界在财务舞弊方面所提出的遏制要求,注册会计师开始不断的深化其自身的责任意识。美国的注册会计师协会于1974年成立了一个专门用于研究审计师在财务舞弊方面的责任问题的组织,也就是科恩委员会。经相关研究后得知,审计师的工作效果和会计报表使用者之间的预期差距逐渐增大,也就是出现了期望差距的问题。科恩委员会指出,舞弊的查找是在审计师责任范围之内的,通常可以通过相关的内部评价来进行揭示这些舞弊现象。考虑到内部控制方面的重要性,管理层有必要单独的进行与内部控制相关的评价及报告,内部控制的审核方面审计师也是有责任去进行单独审核的。SEC就科恩委员会的意见给予了支持,并在1979年的4月份就公司报告内部会计控制规则发布了相关的提案。只是该提案引起了强烈的反对,美国的《注册会计师期刊》于1979年8月份就该提案进行了相关的讨论,有950个组织及个人寄来了相关的一件,大多数意见所指出的不足是评价内部会计控制要求下的相关方法及程序提案中并没有做出明确的说明,并且在5个要素的表述上有些模糊。在1980年的5月份,SEC只能宣布将该提案撤销。虽然撤销了提案但是SEC的立场仍在,于是在随后所发布出去的278号文件里指出,管理层以及审计师就内部会计控制系统所作的相关报告依旧是有效的,就内部控制方面的自愿性评价及审计予以鼓励。在1988年的7月份,SEC又一次发布了较为相似的议案,但是因为时机还未成熟所以议案仍旧没有实施。即使SEC的相关提案没有得到实施,然而自愿性内部控制审计得到了应用,并且社会各界在内部控制的相关研究方面也开始渐渐的完善起来。美国的注册会计师协会以及其他的5个职业团体予1985年共同组织建立起了反欺诈委员会,通过对舞弊行为的研究后得知,有一半的舞弊行为是因内部控制缺陷而起。随后,这5个职业团体有建立了COSO委员会,专门针对企业的内部控制问题进行研究,并在1992年发布了《内部控制—整合框架》。该框架就利益相关方对于内部控制的定义上进行了整合,在内部控制方面的内外部评价上提供了相关的标准及依据,并且为内部控制审计的相关实施打下了基础。在1990年初期,在内部控制的评价及审计方面的要求上得到了有效的进展,由于经济生活中银行业的地位较为重要且社会影响较为广泛,所以有得到了政府的高度管制。为了对银行业的舞弊行为进行有效的遏制,美国于1991年出台了《联邦储蓄保险公司改善法案》,其中要求了资产过5亿美元的银行要对其内部控制进行相关的评价及审计。经研究后得知,财务报告的信息质量在法案相关内部控制条款的影响下得到了提高。(三)内部控制审计制度的正式确立(2002)在21世纪初期,在美国发生了安然与世通等相关的财务舞弊案件,舞弊案件的特点就是在会计信息方面的严重扭曲,让投资人等相关利益人员受到了严重的损失,导致了人们对资本市场的信心开始动摇。对此,美国国会发布了萨班斯法案,法案中的302及404节里在内部控制要求方面有着较为集中的体现。在2003年的11月份,SEC发布了《最终规则》,在评价及审计内部控制的相关方面提出了有关意见,之后公众公司监督委员会便于2004年3月份发布了第2号审计准则,根据审计北部控制的评价报告做出了较为详细的规定,在2007年公众公司监督委员会就实际的执行情况对审计准则第2号进行了相关的修订,进而由第5号审计准则代替。进而将萨班斯法案作为相关代表的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得到了确立。三、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变迁的理论解释(一)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与目的在人们日常发生相互关系中制度起到了指导的作用,在人们日常的生活的结构中通过相关结构的提供来将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减小,将人们的选择集合进行确定与限制。在人类的交往过程中,是需要依赖某种信任的,这些信任又将某种秩序作为基础,如果要对这种秩序进行维护,就需要根据相关的行为规则,这些规则就是我们所说的制度。制度的创立及变化随着时间的迁移变化而被打破的现象被称为制度变迁。制度是有经济价值的并且提供服务的,在经济增长的过程里经济主体对该服务需求的变化中制度开始变迁。制度变迁最大的诱惑因素就是对最大潜在利润的获取期望,当获利能力在现有的安排结构里不能实现时,便会出现新的制度安排。由此可知,制度起源于人类追求文明进步的过程里有关秩序的渴望,制度发生变迁的根本目的就是秩序改善,从而让社会会的总体绩效得到推进。内部控制审计制度方面的变迁和社会总体绩效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它源于财务报表审计成本降低的需求方面。随着资本市场及上市公司的出现,人们的合作范围也开始扩大起来,然而合作里收益与成本是并存的,其中财务舞弊所造成的相关损失也在成本之内。财务信息是投资者进行相关决策的基础所在,它在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方面可以起到引导作用。当财务信息出现舞弊时,便会给投资者带来误导,从而造成资源无法合理充分的利用以及投资者与社会的出现一定程度的损失。所以,内部控制评价最开始是内化于审计活动之中的,因此它与财务报表在审计方面的目的是一致的。财务报表审计制度在发展的过程中,内部控制制度也在发展着。虽然二者是各自按照自己的历史进行发展的,但是在内部控制审计制度的发展中都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在内部控制制度的层面来看,该控制的目标是具有多面性的,不但追求对外部需求者的满足,而且还注重企业内部需求的满足,同时这两个目标是相互影响的。在企业规模的发展扩大下,内部控制制度在社会上开始有着广泛的影响。内部审计制度是两种制度一起发展起来的,纵观制度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和审计制度在目的上是一致的,审计的目的是为了不断满足使用者日益增加的审计的需要,并且要降低交易费用,以此来提高运营中的效率。内部控制审计制度的发展也会遵照这一规律,要有相关财务审计报表来保证财务信息的合理,所以,在内部控制审计制度的发展中,需要与财务信息有关的内部控制,不是采取外部控制的办法。在美国,明确确立内部控制审计制度的标志是萨班斯法案,然而,和反海外贿赂法在内部控制方面不同的是,反海外贿赂法解决的问题是公司之间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提出的目的是针对内部控制建设内容提出来的。萨班斯法案提出的目的是为了核实公司之间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同时对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提出了一些标准,并且完善了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审计的结果是为了实现和财务报告有关的内部控制。尽管内部控制审计制度的运行成本很高,但是可以实现巨大的社会效益,可以改善社会总体成绩,这样看来,收益是明显大于成本的。内部控制审计制度的发展和变化经历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从属于财务报表审计制度阶段、简单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估阶段、在某些行业进行的强制性审查阶段,在上面这些过程之后最终实现了在所有公司拟使用的强制实施的阶段。纵览这两方面的变化,我们大体归纳出下面两种方式:第一是诱致性制度变化,第二是强制性制度变化,第一个方式是指少部分人在制度不平衡的时候出现的自发性的变迁行为,后面的方式变化指的是政府组织的强制的行为。同时,这两种方式存在着一些联系,在诱致性变迁中会出现借助一些借力行为,这样的情况出现会使制度供给不是很充足,政府还要使用立法确保强制性制度的变迁,最终实现了这一制度的确立。内部控制审计制度的发展是从诱致性的制度发展而来的,一些审计单位在执行财务报表的审计过程中,成本不断增加,为了降低审计成本,需要审计师不断寻找有效的审计办法。同时,要从两个方面的内容出发进行对内部控制操作,这两个方面内容包含生成会计信息的有效性等。这样就可以减少审计工作任务,以此来提高审计的结果。所以,对财务内部控制进行评估是一种获得利益的机会,一般来说,制度的改变是随着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这样变化一般体现在分散的实验方面,在分散的实验过程中,需要有专业人员,理性来加以指导,在审计过程中,需要鼓励对内部进行自愿审计,并且要对民间资本进行整理,这样的举动是十分明智的,这样的改革既可以推动内部审计发展,又可以避免其他问题的产生。随着企业内部控制和审计工作的持续发展,由于审计工作中实行内部控制评价制度具有高于陈本的明显优势,导致了在诱致性质变迁过后迎来金融保险业等部分行业内部制度的强制性制定。该制度的发展变化需要付出一定的经济代价,包括费用和效益的计算在内,其经济代价非常大。正式因为21世纪初期美国的经济危机现象使得人们更加意识到了财务审计程序中企业内部管控的重要性,因此促进了强制性的企业内部控制和财务审计工作的制度形成。所谓强制性变迁是就国家法律层面而言的,这是一种来自国家政府的强制执行。如果现行的规章制度不足以制约现实环境中出现的经济行为,那么制度制定者就会利用国家和政治的力量强制性地给予立法约束。在这种强制立法的过程中,无可避免地会出现大范围的外部抵制,加剧矛盾和冲突产生,因此需要重新定义规章制度以便解决矛盾问题。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变迁的特性一种新制度的制定需要凭借一定的路径得以实现,因为新制度不仅要受到整体制度的限制还和各种其他制度具有相互补充的作用,因此在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变迁层面上,需要考虑到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路径问题,另一个就是于其他制度的相互联系,也叫耦合性。在路径选择方面,要追溯历史的发展历程,只有了解历史上制度的变迁过程,才能更好地制定现今需要的制度规则。关于诱致性制度变迁,其基本制度模式具有自发性特点,该特点维持了制度制定的持续过程,使得立法路径呈现自发性的变迁特点。该制度的路径特点形成离不开历史发展中经验的获取,也在适应新环境中有着明显优势,因此可以很大程度上节约立法程序中的信息成本。因此在新制度的强制性创立时,既要保持和整体制度环境的统一,又要兼顾和其他制度的互为补充。与其他制度的互补性就对整体制度的环境提出了或刚或内在统一的要求。内部控制审计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是美国以萨班斯法案的出台。纵观内部控制审计制度的发展和演变,我们可以发现该制度的确立,从最初的研究讨论、到coso框架建构,再到美国以萨班斯法案的正式颁布,这整个历程都体现了对此前研究成果的继承,不仅是对金融行业审计工作经验的继承,也是对财务报表审计与内部控制评价经验的继承,除此之外,该制度的确立只是对企业内部控制于财务审计工作范围给予强制性规范,并不是立足于针对整个企业内部控制机制而言的,因此具有立法路径的依赖特点,不但降低了制度制定的成本投入,还促进了该制度在企业内部的顺利执行。于此同时,在借鉴财务报表审计制度的经验同时,该制度的建立还兼顾了与其他相关法律制度的互为补充作用,这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发挥各种制度在整个经济市场中的互为辅助,互相协作的作用,整体上符合资本市场要求一致统一,完整独立的健康发展规则。可以说,无论从时间角度出发还是从空间角度出发,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制度的建立都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也与其他制度之间彼此和谐。四、完善我国内部控制审计制度的启示纵观我国目前的经济市场环境,虽然内部控制审计制度通过政府强制性变迁的路径得以建立,但却尚未形成健全的约束体制,由于不具备诱致性制度变迁的立法过程,又因为我国经济市场模式的形成较晚,因此距离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制度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还有一段距离,这还需要国家和企业双方进一步积极的探索,希望未来不会太远。(一)我国内部控制审计的目标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其实发展到如今已经产生了诸多变化,但是唯一不变的就是其所需要达到的目标始终如一,那就是要将财务报告相关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凸显出来,并不是涉及内部控制的整个方面。这其实并不关乎内部的审计成本这一问题,更为重要的其实是因为审计目的的本身要求。在不同的利害关系人上其实所涉及的关注重点是各不相同的,因为内部控制制度本身具备着多重目标,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其所需要达到的内部控制审计目标却是单一的,保证财务信息的有效性即可。我国在相关规范当中其实并没有十分清晰的涉及到内部控制的审计目标。在《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这一规定当中,其实就已经说明了注册会计师必须要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意见发布,对于其中所存在的重大缺陷一定要予以披露,不可放任。(二)内部控制审计的实施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其实如今与过去在财务报表审计过程中对内部控制的评价是存在着极为本质的不同。因为内部控制审计其实主要不是对于对结果进行审计,而是在整个过程当中就需要不断进行审计,将各个评价内部控制的证据收集起来,揭示出内部控制的缺陷,然后通过相关方式对其进行一一完善,最终使得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凸显出来。一般而言,发表适当的审计意见其实是较为困难的,因为这对于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以及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的基础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在专业胜任能力这一方面,审计师本身所具备的知识与经验已经无法适应整个时代的发展,所以进行内部控制审计的话也无法完全适用。作为审计师,本身就应该注重学习管理、控制等在内的多方面知识,特别是在执行审计中这一操作时,更加是需要将项目组人员配备以及具体儿的交流研讨机制建设起来。将企业内部的审计人员、管理人员全部都利用起来,最终集中众力众智将一些看似复杂的问题进行简单化处理。(三)内部控制审计中的责任内部控制审计制度的实施其实是需要建构一项切实的惩罚机制,规则与非正规准则其实就是针对于犯规与惩罚这两项的具体规定,而在制度方面则是更加要注重将功能性发挥出来,毕竟仅仅只是惩罚的制度是毫无用处的。美国萨班斯法案其实就针对于内部控制审计当中的管理层责任和注册会计师责任进行了相关的规范化处理,PCAOB也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说明。我国也针对于内部控制审计的相关文件却是没有进行了明确且阐述的责任问题阐述,仅仅在《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当中有这样说过,在进行审计工作这一基础之上对于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相关审计意见发表,这本身就是作为注册会计师的相关责任。然而对于管理层和审计师的责任却没有进行具体的明确的界定。这便会使得管理层与审计师会因此将应负的责任逃避开来,这将不利于我国内部控制审计制度的建设与发展。参考文献[1]廖荧坤.浅谈内部控制审计[J].财经界(学术版).2016(03)[2]李荣梅.国有企业实施内部控制审计的思考[J].工业审计与会计.2012(02)[3]王见.内部控制鉴证与内部控制审计的实践思路解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6(01)[4]李智勇.内部控制审计与会计信息质量相关问题分析[J].现代国企研究.2015(24)[5]谢小冰.探究内部控制审计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联性[J].现代经济信息.2016(06)[6]胡赟.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策略研究[J].经贸实践.2015(15)[7]张茵茹,周赛.浅析企业内部控制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品牌.2015(12)[8]牛腾飞.内部控制审计的成效以及面临的问题和应对策略[J].财会学习.2016(07)[9]任永宏.内部控制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财会学习.2016(08)[10]邓蒙.企业内部控制审计问题及对策研究[J].会计师.2016(04)[11]闫倩倩,郑凯丽.内部控制审计问题的探讨[J].经贸实践.2016(16)[12]赵宇红,孟庆霖,傅蓉.标准化内部控制审计策略及实践[J].大众用电.2015(01)[13]邱高松.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思维新探[J].工业审计与会计.2010(06)[14]李荣梅.国有企业实施内部控制审计的思考[J].工业审计与会计.2012(02)[15]周文娟.浅谈内部控制审计的强化推进的举措[J].商场现代化.2015(24)[16]黄昌义.内部控制审计现状及未来发展[J].改革与开放.2015(22)[17]徐晓峰.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几点建议[J].商.2015(47)[18]王见.内部控制鉴证与内部控制审计的实践思路解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6(01)[19]孙贤硕.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常见问题及解决[J].财经界(学术版).2016(01)[20]YangWang,XuedongZhang,JianbingLiu.TheoreticalFrameworkandResearchCaseoftheEnergyEnterpriseInternalAuditingManagementSystem’sInnovationandUpgrade[A].Selected,PeerReviewedPapersfromthe2014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EnergyScienceandAppliedTechnology(ESAT2014V733)[C].2014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学部:专业:财务管理姓名学号题目关于我国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变迁与启示的研究主要工作任务写作目的:对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变迁与启示的研究进行分析,找出其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应对措施写作要求:研究内容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符合实际情况,紧随时势发展。能够采用适当的研究方法,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充分论证和系统的分析。并形成结构合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文字简练,语句通顺,逻辑性强,格式完备的毕业论文。应完成的工作:对选题进行反复推敲,确定题旨;按照要求在图书馆、网上收集与论文有关的资料,消化理解文献;认真阅读相关专业书籍和报刊;完成开题报告和文献综述(字数3000字以上),论文正文1万字以上,要求论文能运用专业理论知识,能熟练对本专业基本理论问题及实践问题进行分析。进度安排2017年1月3日之前拟定论文题2017年1月3日2017年2月20日收集资料、整理文献综述、填写开题报告并拟定提纲2017年2月20日2017年4月14日完成论文初稿的撰写2017年4月14日2017年4月28日完成论文修改并定稿主要参考资料[1]李荣梅.国有企业实施内部控制审计的思考[J].工业审计与会计.2012(02)[2]王见.内部控制鉴证与内部控制审计的实践思路解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6(01)[3]李智勇.内部控制审计与会计信息质量相关问题分析[J].现代国企研究.2015(24)审核意见指导教师(签字):学部意见(签字):任务下达日期注:1.指导教师应填好此任务书,经学部审核签字后,正式给学生下达任务2.本页不够可另附。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论文题目关于我国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变迁与启示的研究(英文)Discussionontheequityinheritancesystem学部专业姓名学号指导老师

写作目的与意义对企业进行工作评论,审计工作者有一定的工作技巧,因为有风险导向原则的指导,所以企业内部控制的情况是审计工作进行的关键,因为内部控制与审计工作有一定的紧密的联系,如果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做得好,那么对自己内部工作的要求就会比较高,整个企业的诉讼等法律情况就会大大减少,相应的报告中造假的行为就会减少。综上所述,企业内部的控制工作是整治市场的关键因素。那么基于它的重要性,SOX法案已经将其纳入了法律体系,企业进行正确的内部控制工作已经是一项法律责任。另一方面审计工作的进行需要一定的费用支持,所以企业大多进行整合审计来进行企业的工作评定,同样大多数专家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时也是根据整个审计来进行的。我国企业对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的费用体现在报告中的情况并没有很多的资源,所以相关专家在进行内控费用的统计时难以进行,也少有专家进行研究。虽然如此但也基于情况对这部分费用提出的限制。本文对于这方面的费用做出的一定得研究,以填补研究领域的缺少的空白。企业会聘用不同的事务所对公司内部情况进行审计工作,那么内控审计的进行就会相应的增加其费用。那么内控审计费用的判定是根据企业内部出示的评定报告来计算,那么评定报告中披露的问题越少,那么相应收入的费用也就越少。根据这个原则,企业应当努力完善内部,努力减少评定报告中可能会披露的问题,以此来减少审计费用。这需要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相互配合进行工作。比如监管部门认真对公司各部分来进行监督。管理层仔细制定政策,减少错误的发生率等等。尽管这样一来企业内部的工作量会大大的增加,但是其最大的益处就是提高企业质量,节省开支。与此同时,与企业息息相关的投资者应当在决定投资之前,对企业进行全方面的了解,来确定是否值得投资,以及投资之后的风险。二、研究现状专家发现,通过执行法案,审计费用的确明显的提高,已经远远的超过了预期目标。那么由于我国相关制度有了长足的发展,处于逐步的完善的阶段,我国的企业接受不同审计工作者进行工作评定,那么与此同时相关的费用就会相应的增加,所以公司中普遍会在年度报告中出现对这部分费用的披露。审计工作者对企业的工作评定所做审计报告,而评价报告由企业自身来发布,所以这就引出了下面要讨论的问题,即评价报告披露的信息与审计费用的关系。那么不仅仅企业内部会有审计费用的花费,企业外部的市场环境的变化是另一个影响审计费用的关键因素,比如周围的法律环境等等。三、写作内容及写作方法本文的写作目标是通过对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变迁进行研究,以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加充分的完善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在日常生活和会计制度中的作用。回顾美国内部控制审计制度的起源、演化与最终确立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运用制度经济学理论分析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与目的、过程和方式以及制度变迁的特性,这将有助于深入理解内部控制审计制度的本质,有助于明确内部控制审计制度的发展方向,进而有助于促进我国内部控制审计制度的不断完善。写作方法:(1)理论经验借鉴和实践经验借鉴相结合的方法。在分析了国外成熟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又对国外在构建审计制度体系的过程中的具体实践进行了研究,使其对我国内部控制审计制度的构建的指导作用更加有效。(2)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对我国内部控制审计制度现状的描述中采用定量的方式更加直观的分析了我国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程度,另一方面又通过定性方式研究了我国市场经济中产生的作用。(3)运用了比较分析的方法。本文在对国外构建审计制度体系的经验借鉴上,是通过分析多个国家的内部控制审计体系特点,采用比较的方法,得出其共通的可取之处。四、写作提纲摘要Abstract目录一、绪论(一)研究背景(二)研究目的与意义二、内部控制审计制度的起源、演化与确立(一)内部控制审计制度的起源(1905-1940)(二)内部控制审计制度的演化(1940-2002)(三)内部控制审计制度的正式确立(2002)三、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变迁的理论解释(一)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与目的(三)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变迁的特性四、完善我国内部控制审计制度的启示(一)我国内部控制审计的目标(二)内部控制审计的实施(三)内部控制审计中的责任参考文献五、进度安排2017年1月3日之前拟定论文题2017年1月3日2017年2月20日收集资料、整理文献综述、填写开题报告并拟定提纲2017年2月20日2017年4月14日完成论文初稿的撰写2017年4月14日2017年4月28日完成论文修改并定稿六、参考文献[1]廖荧坤.浅谈内部控制审计[J].财经界(学术版).2016(03)[2]李荣梅.国有企业实施内部控制审计的思考[J].工业审计与会计.2012(02)[3]王见.内部控制鉴证与内部控制审计的实践思路解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6(01)[4]李智勇.内部控制审计与会计信息质量相关问题分析[J].现代国企研究.2015(24)[5]谢小冰.探究内部控制审计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联性[J].现代经济信息.2016(06)[6]胡赟.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策略研究[J].经贸实践.2015(15)[7]张茵茹,周赛.浅析企业内部控制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品牌.2015(12)[8]牛腾飞.内部控制审计的成效以及面临的问题和应对策略[J].财会学习.2016(07)[9]任永宏.内部控制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财会学习.2016(08)[10]邓蒙.企业内部控制审计问题及对策研究[J].会计师.2016(04)[11]闫倩倩,郑凯丽.内部控制审计问题的探讨[J].经贸实践.2016(16)[12]赵宇红,孟庆霖,傅蓉.标准化内部控制审计策略及实践[J].大众用电.2015(01)[13]邱高松.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思维新探[J].工业审计与会计.2010(06)[14]李荣梅.国有企业实施内部控制审计的思考[J].工业审计与会计.2012(02)[15]周文娟.浅谈内部控制审计的强化推进的举措[J].商场现代化.2015(24)[16]黄昌义.内部控制审计现状及未来发展[J].改革与开放.2015(22)[17]徐晓峰.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几点建议[J].商.2015(47)[18]王见.内部控制鉴证与内部控制审计的实践思路解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6(01)[19]孙贤硕.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常见问题及解决[J].财经界(学术版).2016(01)[20]YangWang,XuedongZhang,JianbingLiu.TheoreticalFrameworkandResearchCaseoftheEnergyEnterpriseInternalAuditingManagementSystem’sInnovationandUpgrade[A].Selected,PeerReviewedPapersfromthe2014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EnergyScienceandAppliedTechnology(ESAT2014V733)[C].2014.

文献综述一、绪论国外的学者主要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研究会计市场政府监管问题。他们综合运用管制经济学理论和会计监管理论,对会计意义上的市场失灵进行了研究,提出会计信息生产同样也具有公共物品、外部经济和信息不对称等特征,从而会导致会计信息供给缺乏,而会计信息市场化交易不仅不能解决市场不对称问题,而且会出现选择性会计信息商品供给的结果,所以政府为了公共利益必须对会计市场实施监管。研究发现,政府和公共机构通过颁布法律,制定会计信息披露标准、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等,可以约束会计信息的生成、加工、审计和披露行为,进而保证会计信息供给、抑制会计舞弊和审计不力等现象,提高市场根据会计信息进行资源配置的效率,维护市场公平。二、主体廖荧坤(2016)认为会计市场就是会计信息市场,其在《浅谈内部控制审计》一文中,首次提出“会计市场”这一概念,他认为“在交换过程中,会计信息供求双方平等协商,互相选择的场所就是会计市场”。李荣梅(2012)认为会计市场是注册会计师服务市场,“是注册会计师进行年度会计报表审计、提供会计咨询与会计服务的领域”。这一观点在当时乃至现在可以说是我国会计市场研究的主流认识,得到相当多学者的赞同。王见(2016)在其博士论文中对会计市场进行了系统研究,认为会计市场包括会计信息市场、会计服务市场和会计人才市场。李智勇(2015)指出会计市场应该包括以下五个部分:民间审计业务市场,会计咨询市场,会计软件市场,会计人才市场和会计教育市场。谢小冰(2016)则认为会计市场是指会计信息和会计服务交换关系的总和,包括会计信息市场和会计服务市场两个层面。胡赟(2015)从会计人才市场、会计信息市场、会计服务市场和会计教育市场四方面对会计市场进行了描述。张茵茹,周赛(2015)也认为会计市场应是会计资源市场,它不仅包括会计服务市场和会计信息市场,还应包括会计工具市场、会计教育市场和会计人才市场。从上述文献中可以看出,国内对会计市场的范围还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市场的外延在不断扩大。对会计市场失灵的研究,有助于理解政府监管会计市场的必要性,正是由于会计市场失灵的存在招致政府监管的介入。对会计市场失灵的界定比较典型的观点如下:牛腾飞(2016)根据经济学的市场失灵理论,首次提出会计市场失灵的概念,认为会计市场夫灵是指会计市场生产的产品在数量上和质量上不同于社会需求的最佳量,即会计市场在会计资源的配置上没有实现“帕累托最优”。任永宏(2016)阐述了会计市场失灵的具体表现和原因分析,认为投资者存在功能锁定、公司利润操纵行为明显、CPA无序竞争以及会计理论研究滞后是会计市场失灵的原因,并针对原因提出了会计市场矫正措施。邓蒙(2016)认为,会计市场交易的是会计信息这种特殊的商品,会计市场本身的特点和会计信息有别于一般商品的特性,导致会计市场不可能完全按照市场机制运行,从而表现为会计市场失灵,并分别从会计信息的公共性、外在性和会计市场的信息不充分三方面分析了会计市场失灵的原因。闫倩倩,郑凯丽(2016)认为政府监管会计市场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提出要使政府监管会计市场有效,则政府和会计市场之间应该建立一个严格的边界,即政府对会计市场的监管仅限于市场失灵领域,并认为政府对会计市场的监管应限于能够修补的市场缺陷而非全部,且政府对会计市场实施监管要遵循成本效益原则,否则可能导致政府失灵。赵宇红,孟庆霖,傅蓉(2015)从决定会计信息质量的两个因素(会计信息、提供者的诚实守信和监管者严格执法)出发,分析现实情况,认为政府应当加强财务报告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管,并指出政府会计监管的范围、职责以及监管者的失责责任。同时提出政府可以通过法律委托中介机构对会计市场主体实施监管,而政府本身则主要对会计中介机构实施再监督。邱高松(2010)依据公共物品理论,从社会优化选择的角度,认为理性的会计监管能够确保资本市场提供充分信息,同时指出,政府主导的独立监管模式比民间自律更能有效缓解市场失灵、提高信息质量,进而提出了在我国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独立监管模式的基本框架。刘明辉、张宜霞(2002)认为会计监管是一种制度选择和安排,提出了包括完善信息披露机制、完善会计监管实施机制、创新正式规则和培植非正式约束等改进和完善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制度的对策。李荣梅(2012)认为保护投资者利益是会计政府监管的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组织机制和运行机制的保障,其中组织机制指集中统一的会计市场政府监管模式,运行机制包括会计规范的制定、强制性审计和对虚假会计信息陈述进行惩戒三个基本环节。周文娟(2015)在其《会计信息市场政府监管研究》一书中,从经济学角度来探讨会计信息政府监管问题,以会计信息的商品属性为研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