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电磁辐射基础_第1页
遥感电磁辐射基础_第2页
遥感电磁辐射基础_第3页
遥感电磁辐射基础_第4页
遥感电磁辐射基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遥感电磁辐射基础§2.1电磁波谱与黑体辐射电磁波:也称为电磁辐射,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电场能够在它周围引起变化的磁场,这一变化的磁场又在较远的区域内引起新的变化电场,并在更远的区域内引起新的变化磁场。这种变化的电场和磁场交替产生,以有限的速度由近及远在空间内传播的过程称为电磁波。波:是振动在空间的传播。如声波、水波、地震波等。分为横波和纵波两种,如果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相同,称纵波;若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称横波。电磁波是横波。第2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电磁波示意图电场磁场第3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电磁波的性质(1)是横波;(2)在真空以光速传播;(3)满足

c=f•λ

(c=3×108m/s)

E=h•f;(4)电磁波具有波粒二象性;(5)电磁波在传播中遇到气体、液体或固体介质时会发生一系列现象如:镜面反射、漫反射、方向反射、折射、吸收和透射。全部反射、吸收和透射的能量之和与入射的总能量相等。第4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方向反射方向反射:实际地物表面由于地形起伏,在某个方向上反射最强烈,这种现象称为方向反射,是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结合。它发生在地物粗糙度继续增大的情况下,这种反射没有规律可寻。第5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镜面反射的例子第6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辐射源任何物体都是辐射源。不仅能够吸收其他物体对它的辐射,也能够向外辐射。遥感的辐射源分为自然辐射源和人工辐射源两类。自然辐射源主要包括太阳辐射和地物的热辐射;太阳辐射是可见光及近红外遥感的主要辐射源,地球是远红外遥感的主要辐射源。人工辐射源是指人为发射的具有一定波长的波束;主动遥感采用人工辐射源,目前较常用的人工辐射源为微波辐射源和激光辐射源。第7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电磁辐射测量辐射能量(W):电磁辐射的能量,单位:J辐射通量(Φ):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面积的辐射能量,Φ=dW/dt

,单位:W辐照度(I):被辐射(接收辐射)的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的辐射通量,I=dΦ/dS,单位:W/m2辐射出射度(M):辐射源物体(发射辐射)表面单位面积上的辐射通量,M=dΦ/dS,单位:W/m2第8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电磁波谱按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波长或频率,递增或递减排列,则构成了电磁波谱。遥感技术中常用的是可见光、红外和微波波段。 1)可见光部分可被人眼观察到,所以应该广泛。 2)红外区间探测不可见的辐射信息,远红外可以探测热辐射。 3)微波探测可称之为全天候探测,不受白天黑夜和天气状况的影响。第9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10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波段波长长波中波和短波超短波大于3000m10~3000m1~10m微波1mm~1m超远红外远红外中红外近红外15~1000μm6~15μm3~6μm0.76~3μm红橙黄绿青蓝紫0.62~0.76μm0.59~0.62μm0.56~0.59μm0.50~0.56μm0.47~0.50μm0.43~0.47μm0.38~0.43μm紫外线10-3~3.8×10-1μmX射线10-6~10-3μmγ射线小于10-6μm第11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黑体辐射绝对黑体:如果一个物体对于任何波长的电磁辐射都全部吸收,则这个物体是绝对黑体(理想状态)。光谱吸收系数α:当物体的温度一定,波长在λ~λ+Δλ范围内,α为吸收能量与入射能量之比。光谱反射系数ρ:当物体的温度一定,波长在λ~λ+Δλ范围内,ρ为反射能量与入射能量之比。光谱透射系数T:当物体的温度一定,波长在λ~λ+Δλ范围内,T为透射能量与入射能量之比。第12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黑体辐射规律普郎克公式:描述黑体辐射通量密度与温度、波长分布的关系。h:普朗克常数6.6260755*10-34W·s2k:玻尔兹曼常数,k=1.380658*10-23W·s·K-1

c:光速;λ:波长(μm);T:绝对温度(K)第13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斯忒藩—玻尔兹曼定律对普朗克定律在全波段内积分,得到斯忒潘-玻尔兹曼定律。

辐射通量密度随温度增加而迅速增加,与温度的4次方成正比。σ:斯蒂藩-玻尔兹曼常数,5.6697×10-8Wm-2K4T:绝对黑体的绝对温度(K)第14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维恩位移定律黑体辐射光谱最强的波长与黑体绝对温度T成反比:第15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波谱辐射曲线第16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维恩位移定律黑体温度越高,曲线的顶峰就越往左移,即往波长短的方向移动。高温物体发射较短的电磁波,低温物体发射较长的电磁波。常温(如人体300K左右,发射电磁波的峰值波长9.66μm)第17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接近黑体的人造吸收体自然中并不存在绝对的黑体,实用的黑体是由人工方法制成的,它只是一种理想的黑体模型,基本结构是能保持恒定温度的空腔。空腔壁由不透明的材料制

成,空腔器壁对辐射只有

吸收和反射作用,当从小

孔进入的辐射照射器壁上

时大部分辐射被吸收,仅

有少量通过小孔射出。第18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基尔霍夫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给定温度下,黑体向外的辐射出射度和吸收的能量必然相等,任何地物的辐射出射度与吸收率α之比是常数。基尔霍夫证明下式之比仅与波长和温度有关。

第19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黑体:最大的吸收率

最大的发射率没有反射实体:吸收本领大、发射本领也大第20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2太阳辐射和地球辐射太阳光通过地球大气照射到地面,经过地面物体反射又返回,再经过大气到达传感器。这时传感器探测到的辐射强度与太阳辐射到过地球大气上空时的辐射强度相比,已有了很大的变化。地球上的能源主要来源于太阳,太阳是被动遥感最主要的辐射源。传感器从空中或空间接收地物反射的电磁波,主要是来自太阳辐射的一种转换形式。第21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太阳常数太阳常数:是指不受大气影响,在距离太阳一个天文单位内,垂直于太阳光辐射方向上,单位面积单位时间黑体所接受的太阳辐射能量。通常表示为:太阳常数可以认为是大气顶端接收的太阳能量,所以没有大气的影响。太阳常数值基本稳定,即使有变化也不会超过1%。太阳常数对遥感探测和进一步应用于气象、农业、环境等领域也很重要。第22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太阳光谱通常指光球产生的光谱,光球发射的能量大部分集中于可见光波段。图中描绘出了黑体在6000K时的辐射曲线,在大气层外接收到的太阳辐照度曲线以及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后在海平面接收的太阳辐照度曲线。从图中可知: 1)大气层外太阳辐射的光谱是连续光谱,且辐射特性与绝对黑体辐射特性基本一致。 2)海平面处的太阳辐照度曲线与大气层外的曲线有很大的不同,其差异主要是地球大气引起的。第23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太阳辐照度分布曲线第24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太阳辐照度与高度角的关系当太阳倾斜入射时,与太阳垂直入射时的辐照度测量值不同,如果太阳倾斜入射,则辐照度必然产生变化并与太阳入射光线及地平面产生夹角,即与太阳高度角有关。如图设h为太阳高度角,I为垂直于太阳入射方向的辐照度,I’为斜入射到地面上时的辐照度,在辐射通量Φ不变时,有:

所以,太阳倾斜照射的辐照度总是比垂直入射时减少,由于太阳的高度在一年内随时间、季节及地理纬度不同而不同,所以太阳辐照度经常变化。第25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太阳辐照度与高度角的关系第26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地球的辐射太阳辐射与地表的相互作用

太阳辐射近似于温度为6000K的黑体辐射,辐射主要集中在0.3~2.5μm,在紫外、可见光到近红外区段。

当太阳辐射到达地表后,就短波而言,地表反射的太阳辐射成为地表的主要辐射来源,而来自地球自身的辐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第27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地球辐射的分段特性波段名称可见光与近红外中红外远红外波长0.3~2.5μm2.5~6μm>6μm辐射特性地表反射太阳辐射为主地表反射太阳辐射和自身的热辐射地表物体自身热辐射为主地球辐射的分段特性第28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地表自身热辐射根据黑体辐射规律及基尔霍夫定律知:M=εM0

式中,ε为物体的比辐射率或发射率;M0为黑体辐射出射度;M为实际物体辐射出射度。此公式中的变量都与地表温度T和波长λ有关,因此又可写为:

M(λ

,T)=ε(λ

,T)M0(λ

,T)

T指地表温度,存在日变化和年变化,当温度一定时,物体的比辐射率随波长变化。第29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热辐射1、地表自身的热辐射与温度和波长有关。2、温度一定时,物体的比辐射率随波长变化。3、发射波谱曲线:比辐射率(发射率)随波长的变化规律,表示这种变化的曲线称物体的发射波谱曲线。4、岩浆岩的比辐射率,可以反映岩石中SiO2含量的减少。第30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地物热辐射温度一定时,物体的热辐射遵循基尔霍夫定律。地物的发射率随波长变化的曲线叫发射光谱曲线。地物的发射率与地表的粗糙度、颜色和温度有关。表面粗糙、颜色暗,发射率高,反之发射率低。地物的辐射能量与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比热、热惯性大的地物,发射率大。如水体夜晚发射率大,白天就小。 1)探测地物的热辐射特性的热红外遥感在夜间和白天进行的结果是不同的。 2)热红外遥感探测的地物热辐射量用亮度温度表示,它不同于地面温度,是接收的热辐射能量的转换值,图像上表示为亮度。第31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3地球大气及其对太阳辐射的影响大气分层和组成:大气层的厚度约1000km,且在垂直方向自下而上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如图。

对流层:高度在7~12km,温度随高度而降低,天气变化频繁,航空遥感主要在该层内。

平流层:高度在12~50km,底部为同温层(航空遥感活动层),同温层以上,温度由于臭氧层对紫外线的强吸收而逐渐升高。

电离层:高度在50~1000km,大气中的O2、N2受紫外线照射而电离,对遥感波段透明,是陆地卫星活动空间。

大气外层:800~35000km,空气极稀薄,对卫星基本上没有影响。第32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33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大气主要成分大气主要成分为分子和其他微粒分子主要有:O2和N2,约占99%,其余1%是O3、CO2、H2O及其他(N2O,CH4,NH3等)。微粒主要有:烟、尘埃、雾霾、小水滴及气溶胶。第34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大气折射电磁波穿过大气层时,除发生吸收和散射外,还会出现传播方向的改变,即发生折射。折射率与大气密度有关,密度越大折射率越大,如图。由于折射的影响,使电磁波在大气中传播的轨迹是一条曲线,到达地面后方向与实际方向比偏离了一个角度。早晨看到的太阳圆面比中午时看到的大,就是因为折射所引起的。第35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大气折射影响第36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大气反射电磁波传播过程中的反射现象主要发生在云层顶部,取决于云量和云雾,而且波段不同其影响不同,削弱了电磁波强度。因此,如果不是专门研究云层,尽量选择无云的天气接收遥感信号,使大气的反射影响很小。第37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大气吸收大气吸收电磁辐射的主要物质是:水、二氧化碳和臭氧。水:分为气态水和液态水

两个宽的强吸收带:2.5~3.0μm和5~7μm

两个窄的强吸收带:波长为1.38μm、1.86μm

一个弱的窄吸收带:0.7~1.23μm二氧化碳:

一个宽的强吸收带波长大于13μm,两个窄的强吸收带,2.6~2.8和4.1~4.45μm第38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大气对辐射的吸收作用臭氧:

吸收作用主要集中在紫外波段,对波长0.3um以下的波段全部吸收,在9.6um附近有个很窄的弱吸收带氧:

对电磁辐射的吸收很弱第39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大气吸收谱第40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大气散射散射:辐射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小微粒而使传播方向改变,并向各个方向散开,称散射。散射的实质:电磁波在传输中遇到大气微粒而产生的一种衍射现象。大气散射有三种情况(瑞利散射、米氏散射、无选择性散射)。

不同于吸收作用,只改变传播方向,不能转变为内能。大气的散射是太阳辐射衰减的主要原因。对遥感图像来说,降低了传感器接收数据的质量,造成图像模糊不清。散射主要发生在可见光区。第41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瑞利散射发生条件:质点的直径d<<λ(电磁波波长)时,一般认为(d<λ/10):

散射强度与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瑞利散射对可见光的影响很大,大气中的气体分子在晴朗的天空为蓝色;出现蓝色蒙雾,紫外区不适于进行遥感。第42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瑞利散射瑞利散射与波长的关系第43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瑞利散射第44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米氏散射发生条件:质点直径和电磁波波长差不多(d≈λ)散射特点:

散射强度与波长的平方成反比。主要是大气中的气溶胶引起的散射。云、雾等的悬浮粒子的直径和0.76-15μm之间的红外线波长差不多,需要注意。第45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米氏散射第46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无选择性散射发生条件:当质点直径大于电磁波波长时(d>λ),散射率与波长没有关系。散射特点:

散射强度与波长无关,散射强度相同。第47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无选择性散射第48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散射的影响散射对可见光波段的影响:无云的晴空以瑞利散射为主,有云时以无选择散射为主。散射对微波的影响:瑞利散射为主。第49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大气窗口

电磁波在大气传输过程中反射、吸收和散射很小,透射率很高的波段称之为大气窗口。要获得地面的信息,必须在大气窗口中选择遥感波段。第50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大气窗口1)0.3-1.3μm:以可见光为主体的窗口,是摄影成像的最佳波段,也是许多卫星传感器扫描成像的常用波段。

摄影和扫描成像的方式在白天感测和记录目标电磁波辐射信息。2)1.5-1.8,2.0-3.5μm:近、中红外窗口,60%-95%,扫描成像,白天记录3)3.5-5.5μm:中红外窗口,60%-70%,白天夜间,扫描成像记录4)8-14μm:远红外窗口,超过80%,白天夜间,扫描记录第51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大气窗口5)0.8-2.5cm:微波窗口,白天夜间,扫描记录。第52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大气窗口第53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大气透射的定量分析大气对太阳辐射的衰减总体规律:大气吸收15%,散射和反射42%,其余43%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又一说:大气吸收17%,散射22%,反射30%,其余31%太阳辐射到达地面。第54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4地面物体反射光谱辐射传输是电磁辐射与不同介质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反射、吸收和透射第55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地物的反射率地物反射:在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地表物体发射的热辐射几乎等于零。地物发出的波谱主要以反射太阳辐射为主。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反射能量+吸收能量+透射能量(1)反射率物体反射的辐射能量Pρ占总入射能量P0的百分比,称为反射率ρ:

ρ=Pρ/P0×100%

不同的物体反射率不同,反射率的范围是ρ≤1。第56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物体的反射物体的反射状况分为三种:镜面反射、漫反射和实际物体的反射。镜面反射:是指物体的反射满足反射定律。入射波和反射波在同一平面内,入射角与反射角相等。漫反射:是指不论入射方向如何,虽然反射率ρ与镜面反射一样,但反射方向却是“四面八方”。对于慢反射面,当入射辐照度I一定时,从任何角度观察反射面,其反射亮度是一个常数,这种反射面又叫朗伯面。实际物体反射:介于镜面反射与朗伯面之间。也称之为方向反射,这种反射没有规律可寻。第57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了解反射类型有何意义?遥感器获取的辐射亮度与物体反射类型密切关联。辐射亮度既与辐射入射方位角和天顶距有关,也与反射方向的方位角与天顶距有关。在遥感器成像时间选择上,应避免中午成像,防止在遥感图像上形成镜面反射。第58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有几点需要说明在反射、吸收和透射能量中,反射能量占主导地位,因而地物的反射特性是我们的关注重点。人的眼睛是利用反射能量强度不同的光谱变化来区别不同的物体。如当物体强烈反射波谱的蓝色部分时,我们看见的物体就是蓝色的。能量被反射、吸收和透射的比例会随地物类型和条件的不同而变化。这是我们区别图像上不同地物特征的依据。第59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有几点需要说明同一地物类型,反射、吸收和透射能量的比例也会随波长的变化而变化(能量是波长的函数)。因此,两个不同的地物在一个波段中可能会无法区别,但在另一个波段中可能会有很大差异。第60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反射波谱地物反射波谱的定义:可见光至近红外波段上地物反射率随波长的变化规律。表示方法:一般采用二维几何空间内曲线表示,横坐标表示波长λ,纵坐标表示反射率ρ。植物、水、土的光谱反射率第61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反射波谱第62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为何研究地物反射波谱曲线?一般来说,地物反射率随波长的变化,有规律可循,从而为遥感影像的判读提供依据。为了准确地在遥感影像上识别地物,首先必须了解什么地物具有什么光谱特征规律,以便和图像上表现的亮度特征规律比较。

后续课程《遥感地学分析》第63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植被的反射波谱曲线植被的反射波谱曲线规律性明显而独特,主要分三段: 1)可见光波段有一个小的反射峰,位置在0.55μm处。 2)近红外波段有一反射的“陡坡”,至1.1μm附近有一峰值,形成植被的独有特征。 3)在1.3~2.5μm波段(中红外波段)受到绿色植物含水量的影响,吸收率大增,形成低谷。第64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绿色植物光谱响应特征第65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可见光波段

可见光波段:受叶的各种色素的支配,其中叶绿素起主要作用,由于色素的强烈吸收,叶的反射和透射很低。在0.45

m附近(兰色波段)有一个吸收谷,在0.55

m附近区间(绿色波段)有一个反射峰,在0.67微米附近(红色波段)有一个吸收谷。第66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近红外波段近红外波段:光谱特性取决于叶片内部的细胞结构,叶的反射及透射能相近(45%~50%),而吸收能量很低(<5%)。在0.74um附近,反射率急剧增加。在0.74-1.3um波段内形成高反射,在此波段发射差异比可见光区域大的多,便可以区分不同的植物类别。第67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植物光谱曲线绿色植物有效光谱响应特征不同植物光谱曲线的比较第68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可见光波段:落叶林和针叶林难以区分第69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可见光波段(0.4-0.7μm)落叶林和针叶林难以区分近红外波段(0.7-0.9μm)针叶林色调较深(落叶树比针叶树有较高的红外反射率)前者35%-45%后者20%-30%第70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71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72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影响植物波谱特征的主要因素1)所有的健康绿色植物均具有基本的光谱特性,其光谱有一定的变化范围,而呈一定宽度的光谱带,但总的“峰-谷”形态变化基本相似的。第73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影响植物波谱特征的主要因素不同的植物类别、其叶子的色素含量、细胞结构、含水量均有不同,光谱响应曲线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从而成为区分植被类型。第74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影响植物波谱特征的主要因素3)同一植物,随叶的新老、稀密、季节不同、土壤水分及组分含量差异,或受大气污染、病虫害影响等,均会导致整个谱段内反射率的变化,近红外波段比可见光波段更能清楚地观测这些变化,从而成为区分植被长势及估算生物量的依据。第75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76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77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植被小结不同的植物由于结构和叶绿素含量不同,具有不同的光谱特征,特别是近红外波段有较大的差别。利用植物的物候差异也可区分植物类型,如冬季落叶树和常绿树很好区别。利用植物的生态条件区别植物类型。如地形上的阴坡和阳坡,不同高度的地形部位,都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型。第78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土壤波谱特性土壤

自然状态下土壤表面的反射率没有明显的峰值和谷值,一般来讲土质越细,反射率越高,有机质含量越高和含水量越高反射率越低。土壤对电磁波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吸收和反射,透射少。

不同土壤类型之间的光谱差异不明显,而且土壤的性状主要表现在剖面,而光谱反映的是表面,因此直接判读困难。

一般用间接判读法,根据其上生长的植被类型、地区的气候条件等分析,推断出土壤的类型。第79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土壤第80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土壤类别是多种多样的,其光谱反射特性也必然相应地发生许多变化但就其光谱曲线在可见光至近红外区的整体形态与斜率变化情况看,均可归纳为平直型、缓斜型、陡坎型和波浪型四大类。第81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土壤的反射光谱特征在干燥条件下,土壤的波谱特征主要与成土矿物(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和土壤有机质有关。一般来说土质越细,反射率越高,有机质含量越高反射率越低。此外土壤的肥力也会对反射率产生影响。第82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土壤旱情分析第83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水体波谱特性水体 1)水体的反射率主要在蓝绿光波段,其他波段吸收都很强,特别到了近红外波段,吸收就更强,在近红外和中红外波段纯净的自然水体反射率很低,几乎趋近于零。以后水体便成为一个吸收体。

2)水体的反射率很低,特别是红外波段,色调为均匀的暗色,加之水体的特殊形状,在图像上很好识别。

3)水体的水面性质、悬浮物的性质和含量、水深、水温能影响水体的反射光谱特性,所形成的光谱差异,成为遥感探测水体性状的基础。第84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水体波谱特性 4)随着悬浮泥沙浓度的加大,水体的反射能力加强,而透射能力减弱,遥感图像上的色调就浅。 5)蓝波段对水体有较大的透射能力,因此该波段的色调可反映水深和浅水区的水下地形。

6)光谱反射特性可能包括来自三方面的贡献:水的表面反射、水体底部物质的反射和水中悬浮物质的反射。

7)光谱吸收和透射特性不仅与水体本身的性质有关,而且还明显地受到水中各种类型和大小的物质——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影响。第85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水体水中含有水生植物叶绿素时近红外波段反射明显抬高。第86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岩石波谱特性岩石

1)岩石的反射波谱曲线无统一的特征,受矿物成分、含水量、颗粒大小等的影响。

2)TM5,TM7为区分岩石性质最好波段,各种岩石的光谱差异最明显。

3)地貌类型的外形差异在影像上很好区别,如流水地貌的冲积平原、风沙地貌的沙丘、火山地貌的火山锥、冰川地貌的冰川和角峰等。

4)遥感图像上可识别构造的类型和岩层倾向,分析构造的运动。第87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岩石岩石的波谱特征是地质遥感的基础矿物成分矿物含量外部结构第88页,共9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地物光谱特性的测量在遥感中,测量地物的反射波谱特性曲线主要有以下三种作用:

其一,它是选择遥感波谱段、设计遥感仪器的依据

其二,在外业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