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_第1页
2024年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_第2页
2024年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_第3页
2024年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_第4页
2024年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在新旧交替之际,“旧”文字与“新”文字往往出现混用的情况,还未习惯“新”文

学的文人写出的作品往往是文白交杂的。徐志摩的诗歌虽有时也文白交杂,但其文字赋

予诗歌的“音乐性”却是独一无二的。“诗的灵魂是音乐的,所以诗最重音节。”关于

分析新月派或者徐志摩诗作音乐性的作品已经数不胜数,单看声音这一点,徐志摩的诗

歌的确还残留着古典诗歌中平仄的痕迹。徐志摩是从“旧”文学过渡来的文人,他非常

清楚古文的创作规范,以至于后来在短短数年的留学期间,能有如此巨大的诗歌创作成

就。或许是康桥的柔波给予了他创作的性灵,但自幼培养出来的扎实功底以及其自身的

言语天赋才是帮助徐志摩登顶诗坛的主要推动力。

②诗歌与音律自是一家,节奏与音乐性促成了诗歌的歌咏特质。在胡适提出“我手写我

口”的时期,诗歌散文化已经发展成全民性质的文化运动,对新文学的憧憬与尝试的兴

奋之情并未冲昏新月派的头脑,他们仍坚守诗歌的部分传统,那便是格律。格律即诗歌

的音乐性问题,对此,李丹认为“诗歌语言的音乐性是使其区别于日常语言的一个关键

问题”。闻一多将诗歌的节奏命名为格律:“诗之所以能激发情感,完全在它的节奏;

节奏便是格律。”虽然这个主张是闻一多提出的,但是“三美”出主张诠释得最好的却是

徐志摩。

③不知从何时起,徐志摩的诗歌被贴上“音乐美”的标签。卞之琳对其有此评价“最大

的艺术特色,是富于音乐性(节奏感以至旋律感)”。商务印书馆刊出的《徐志摩全集•诗

歌卷》收录了徐志摩不同时期的诗歌192首。其中,就诗行形式来说,“参差建行”的

诗歌一共有87首。黑格尔曾说,“音乐和建筑最相近,因为像建筑一样,音乐把它的创

造放在比例和结构上”。这种像构建建筑物一样的作诗方式,虽然只有简单的文字长短,

但是它构建出来的结构美感往往存在情感张力,止于平仄以及音韵,那便要看这“文学

大厦”的建设章法。徐志摩诗歌的形式多样,其中不顶格的写作方式便是产生视觉冲击

和音乐美感的秘诀之一,同时,它也影响着音乐的强弱程度。另外,中国古典绘画艺术

中的留白传统在非顶格诗歌中也有全新形式的体现。相对于工整的古典格律诗,空格的

出现使现代诗歌产生了顿挫感,也赋予了现代诗更灵活的形式,增添了灵动飘逸之美。

庭院是一片静,

听市谣围抱;

织成一地松影一一

看当头月好!

不知今夜山中

是何等光景;

想也有月,有松,

有更深的静。

——《山中》

④在汉语的文白转化过程中,很明显的一个改变就是语言的长度,用几个字便能代替冗

长的文言文。现代诗歌适应了这种改变,产生了行与标点符号之间的不同形式。偶数行

前空一格的写法使这首诗参差错落,如同明洁晓畅的口语一般。奇数行均为6个字,偶

数行均为5个字,从字数上体现出节奏的“慢一快一慢”的律动,打破了固有的节奏范

式。

⑤在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现象即为节奏,节奏是有变化的。在这

首诗中,长串的字符传达绵绵细雨般的慢板节奏,夹杂着深沉又漫长的情绪,如莱茵河

畔的涟漪■般轻柔。精简的字符传达欢快活泼的快板节奏,夹杂着紧凑又明朗的情绪,如

刚断奶的小马驹般活泼。此外,徐志摩善于在顺畅的旋律中添加不和谐的停顿,以至于

给听者在心理上造成情绪的积塞,如此诗奇偶数行之间的字数错落以及行前空格。《山

中》是一首情绪悠扬、沉着缓慢的抒情诗。空格的存在不仅代表诗人情绪的转折,还无

限扩大了诗歌的审美想象空间。空格如同不被定义的文字,传达着不被定义的情感,这

情感源于作品的意境以及意蕴烘托,也源于读者内心深处偶然产生的共鸣、想象或是回

忆,”一方空格、万丈情愫”,也正是这错落的排布方式,使这一段本来平庸的陈述文

本变得诗意纵横。

⑥从宏观上看,徐志摩还是一个善于把握情绪节奏的诗人。《山中》中的四个诗节,第

一节,闹市中凸显宁静的庭院给人带来的片刻宁静,此刻这份宁静带给徐志摩的感受是

愉悦欢快的。第二节则进入诗人的联想世界:明月松间照的山林是否存在“更深的静”。

诗人的思绪总是纷飞缭乱的。此刻徐志摩的思绪早已带有思索时特有的惆怅与沉默。第

三节,诗人似乎从片刻的思索中找到了结果,思绪开始纷飞,笔下展现出动态的描写,

似清风攀附月光在山间流荡。这一节较之上一节,在情绪上又多了些许积极活泼的成分。

然而情绪刚有起色,到了第四节又急速回落,最后一节,诗人想到自己爱人窗前的落叶,

流露出对心上人的爱恋心绪,此刻全诗的情绪回归平缓。诗中情感的跌宕起伏与节奏的

高低转换呈“起一落一起一落”之势,时而昂扬欢快,时而低沉凄婉,扣人心弦,起承

转结间给予读者深刻的审美体验。

⑦徐志摩用自己的文字诠释着诗行形式结构以及情绪节奏对诗歌音乐化的重要性。“诗

歌中的这种音乐化诉求,一部分的确来源于中国古典诗歌特别是《诗经》这种乐经中……

另一部分则要在其所阅读、模仿或翻译的英语诗歌中寻找。”古代的诗人或多或少都知

晓音律,在作诗之余也偶尔谱写乐谱,或是为他人而作,或是为自己而作。在今天看来,

古典诗歌流传下来的音乐性则应该是至臻的创作资源。徐志摩扎根中国传统诗歌艺术的

土壤,奋力吸取西方现代诗歌的养分,创造那个时代“具有中国古典主义特色的现代新

诗范式”。

(摘编自周天逸《“旧”与“新”的完美融合一一论徐志摩新诗文本结构》)

【注】①“三美”: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新旧交替间,“旧”“新”文字往往混用,徐志摩的诗歌也会文白交杂,但其文

字为诗歌赋予独一无二的音乐性。

B.在胡适提出“我手写我口”时期,新月派憧憬、尝试新文学的同时仍坚守诗歌的

部分传统----格律。

C.“参差建行”的诗歌占据了徐志摩诗歌的大部分,体现了其诗歌形式多样的特点,

具有美感。

D.诗歌中的音乐化诉求部分来源于中国古典诗歌,中国古代的诗人或多或少都知晓

音律,有的也会谱写乐谱。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徐志摩能够在留学期间获得诗歌创作成就,离不开他的言语天赋,也离不开他对

古文创作规范的了解。

B.闻一多认为诗的格律可以激发情感,格律即诗歌的音乐性问题,诗歌语言的音乐

性能够使诗歌区别于日常语言。

C.诗歌中的空格具有一定的好处,能让现代诗歌产生顿挫感,可以赋予现代诗更灵

活的形式,增添灵动飘逸之美。

D.徐志摩用自己的文字诠释诗行形式结构和情绪节奏对诗歌音乐化的重要性,创造

了现代新诗范式。

3.下列选项中,对诗歌《山中》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山中》中奇数行均为6个字,偶数行均为5个字,使这首诗参差错落,体现出

古典诗歌的节奏范式。

B.《山中》是一首情绪悠扬、沉着缓慢的抒情诗,诗中长串的字符传达慢板节奏,

夹杂着深沉又漫长的情绪。

C.《山中》的行前空格,是徐志摩别具匠心地在顺畅的旋律中添加的停顿,给听者

在心理上造成情绪的积塞。

D.《山中》蕴含着跌宕起伏的情感并呈现出“起一落一起一落”之势的节奏,时而

昂扬欢快,时而低沉凄婉。

4.段落③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结合材料分析。(4分)

5.请根据段落④⑤中对诗歌“音乐美”的阐述,试分析徐志摩诗歌《沙扬娜拉一一赠日

本女郎》的“音乐美”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

沙扬娜拉一一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现代文阅n(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沼阳江头那一夜

林那北

马蹄敲击着地面,晚风在马车卷帘外拂过,那是一种湿润的、夹带着很多水汽的风,与

车内男人早已习惯的长安城完全不同。

从二十八岁进京应试起,这十几年,他都是在又干又燥的天穹下晨起暮眠,可是去年秋

天他突然卷起行囊一步步离开自己熟悉的皇城,践过黄河,涉着长江,来到此,竟一下

子满眼是水了——北面是长江,南面是鄱阳湖,江与湖以及纵横的支流此一条彼一条划

开大地,波光粼粼,涛声起伏。江州,原来是一个到处水光激艳的地方啊。

现在他就是去水边,去西门外一个叫温浦口的地方,送一位即将远行的友人。

这是唐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大唐离李渊在晋阳起兵后一统中原称帝,已经过去近

两百年。天下还是李家的,只是在经过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后,王朝已不可遏止地由盛

转衰。一年多前,他还在宫中,悠哉地当着太子左赞善大夫。此时藩镇割据,战事四起,

朝廷平藩讨叛让地方势力极为不满,便派刺客入京当街杀了宰相武元衡。依唐制,东宫

官员不得参谏朝政,但他还是奋笔疾书,要求缉拿凶手,雪耻立威。没想到他被扣上一

个“伤名教”的罪名赶出宫门,赶往千里迢迢的江州。

真是无妄之灾。之前他诗名鼎盛,也自觉才情弥天,便话锋犀利,针对时弊常出言不逊,

其实不过是“济天下”的一腔热血,也以为是忠谏护君,不料却早已让朝中很多人暗生

嫉恨。贬,这个词杀伤力太大了,把他内心捅得千疮百孔倒不在话下,关键是外界投来

的冷漠与鄙夷的目光,炎凉的世态更让他万箭穿心。四十四岁,正是男人最好的年纪,

他却已两鬓白发。读过“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人都知道他姓白,名居易,这个

名字源于《礼记•中庸》中的词句:“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微幸。”祖父替

他取此名,大约只是希望他一生都处于平易而无危险的境地,放平常心,素位而行以待

天命。另外他字“乐天”,就是乐天知命的意思。他做到了吗?显然没有,否则宰相被

杀这么大的事,哪轮得上他说什么呢?但委曲求全地苟活又有什么意思呢?人生在世,

说该说的话,做应做的事,才不枉痛快走一遭。此处不留爷,爷去千里外,他立即孤身

离京。“树木凋疏山雨后,人家低湿水烟中”,这是他初到江州时写下的。除了水之外,

山也抬头可见。这座别名又叫寻阳”的小城,其实也不失为一块让智者仁者皆能乐享

的宝地啊。

何况还有酒有诗有朋友,更有那么多令他一赞三叹的美景。

且不论江上的帆、湖上的鸟,单单往东三十二里,那座俊朗秀丽的庐山,就百看不厌。

穿行其间,烦恼荡尽,诗意万千。“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

处,不知转入此中来。”——仅仅觅得这妙不可言的短短二十八字,他也可以快慰自己

了。京城无限远,那就在此独善其身吧。“从此万缘都摆落,欲携妻子买山居”,在香

炉峰北面、遗爱寺南边,他很快给自己建起一座草堂,以便呼朋唤友大醉几场。甚好甚

好,十五年前他初入仕途时,在秦岭下、渭水边当着小小的县尉,不也正是在山中与朋

友纵酒欢歌之后,才诗意喷涌,挥毫写下那首八方争颂的《长恨歌》吗?

他最好的朋友是远在巴蜀的元稹,就是那个用“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

诗句悼念妻子的元稹。作为同科进士,他们性情相似,才情相当,竟也同因不畏强权、

恃才放旷而前后脚遭遇贬斥,他到江州做司马,元稹则到西南的通州,最初做的也是司

马。相见难,相思苦,只能互寄诗词慰藉,唱和不断。世象污浊,前程黯淡,生命间的

情谊此时如此珍贵,它是一簇光,温暖并照亮了彼此。

所以他连夜赶到江边。即使要离去的不是元稹,他仍然不舍,心有戚戚。

突然想起两个人: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和曾任江州刺史、前些年已在苏州去世的韦应物。

都是旷世奇才,诗情蓬勃。“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还有李白,是的,李太白!李前辈多么偏爱庐山啊,甚至不吝把香

炉峰瀑布,夸张成“疑是银河落九天”。如果他们仍活着,仍长衣宽衫行走在江州,那

么,一起在山水间饮酒把欢,诗来歌去,将会怎样地宽慰被冷落于江湖中的惶恐与疼痛

啊。天已完全暗透,江面零星的渔火萤火虫般孱弱地跳动。青衫太薄了,风过,他紧了

紧身子。冷,犹如直面自己身世和当下朝政时的凉意。友人船正待出发,他急步上前,

一腔愁绪,把盏话别。

接下来发生的,都写在《琵琶行》里了。《霓裳羽衣曲》。从长安城流落到此的女伶,

大珠小珠落玉盘般的弦音...丝乐如梦,身世飘零,沦落天涯,他涕泪横飞,辛酸往事

如一场突如其来的瓢泼大雨,无边无际地当头淋下,令他无法自已。之后他又去北门外

的济阳楼,看到的是“……大江寒见底,匡山青倚天。深夜流浦月,平旦炉峰烟……”

万千感慨涌起,于是提笔挥就一首《题济阳楼》。

2022年9月我登上;寻阳楼时,是个阴天,江水依旧执着东流。一场大旱之下,江面瘦了

许多,但众多货运巨轮仍匆忙来去,几只白鹭或上下翻飞或泊在岸边,远处,红墙乌瓦

檐角依稀可见,很恍惚,时空在忽远忽近间跳动。迎着风,倚栏眺望,今夕何夕?犹抱

琵琶的歌女一闪而过,大弦小弦的乐音似隐似现。

年轻时我背诵过《琵琶行》,在岁月的磨损下,许多句子都已模糊残缺了。那时曾怀疑

只是为赋新诗,江州司马才强说愁,泪无论如何都不至于那么滂沱而打湿了青衫。从九

江市回来后,我买了两本《白居易传》来读,竟在某个瞬间也蓦然为之伤感了。

当初被迫离开长安,白居易内心一定沮丧、忿恨、恐惧相织,如果可以选择,他想必舍

不下天子脚下的富丽繁华。一去千里,命运急转直下,竟也给了他另一个意想不到的馈

赠。江水,秋月,歌女,乐曲,一场突如其来的邂逅,刹时把他磅礴才华撞击出夺目的

火花。一首不朽的千古绝唱,于是在那个梦一般的南方夜晚徐徐铺陈,应和着天上的星

辰,在人间永驻。

(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宰相武元衡被当街刺杀,意在交代当时政治环境恶劣,突出白居易正直敢言的性

格。

B.白居易漓江送别友人,想起了好友元稹,所以他对这位友人也恋恋不舍,心有戚

戚。

C.祖父期望白居易居心平正,安然无虞,然而白居易并不顺遂,是他耿介性格使然。

D.“从此万缘都摆落,欲携妻子买山居”,表现了白居易由被贬时的沮丧转变为淡

然。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篇通过对比呈现潺阳与长安不同的气候特点,为下文刻画白居易被贬江州后心理

产生的巨大落差做铺垫。

B.文章结尾描写江州秋天的风景,在想象中化实为虚,表现了对白居易的赞赏和

仰慕,情景交融,极具感染力。

C.诗人的困厄遭际往往能激发诗情,《琵琶行》的成功创作就很好地体现了“诗穷

而后工”这一特点。

D.文章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叙事写人,状景达意,语言

明白晓畅又形象典雅。

8.本文写白居易被贬江州,他所看到的江州地理环境与《琵琶行》中描写的江州地理环

境有所不同,为什么?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6分)

9.在叙事上,本文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视角相结合。试分析其作用。(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游桂林诸山记

袁枚

凡山,离城辄远,惟桂林诸山离城独近。余寓太守署中,晡食后,即于于焉而游。先登

独秀峰。历三百六级,诣其巅,一城烟火如绘。北下至风洞,望七星岩,如七穹龟团伏

地上。

次日,过普陀,到栖霞寺,山万仞壁立,旁有洞。道人秉火导入。初尚明,已而沉黑窗

渺,以石为天,以沙为地,以深壑为池,以悬崖为幔,以石脚插地为柱,以横石牵挂为

栋梁。未入时,土人先以八十余色目列单见示,如狮、驼、龙、象、鱼网、僧磬之属,

虽附会,亦颇有因。至东方亮,则洞尽可出矣。计行二里许,俾昼作夜。倘持火者不继,

或堵洞口,则游者如三良殉穆公之葬,永陷坎窗中,非再开辟,不见白日。吁,其危哉!

所云亮处者,望东首,正白,开门趋往,扪之,竟是绝壁。方知日光从西罅穿入,反映

壁上作亮,非门也。世有自谓明于理,行乎义,而终身面墙者,率类是矣。

次日,往南薰亭,堤柳阴翳,山淡远萦绕,改险为平,别为一格。

又次日,游木龙洞,洞甚狭,无火不能入,垂石乳如莲房半烂,又似郁肉漏脯,离离可

摘。疑人有心腹肾肠,山亦如之。再至刘仙岩,登阁望斗鸡山,两翅展奋,但欠啼耳。

腰有洞,空透如一轮明月。

大抵桂林之山多穴多窍多耸拔多剑穿虫啮前无来龙后无去踪突然而起戛然而止西南无朋

东北丧偶较他处山尤奇。余自东粤来,过阳朔所见山,业已应接不暇:单者,复者,丰

者,杀者,揖让者,角斗者,绵延者,斩绝者,虽奇鸽九首,猿疏一角,不足喻其多且

怪也。得毋西粤所产人物,亦皆孤峭自喜,独成一家者乎?

记岁丙辰,余在金中丞署中,偶一出游,其时年少,不省山水之乐。今隔五十年而重来,

一邱一壑,动生感慨,知诸山之可喜可愕哉?虑其忘,故咏以诗;虑未详,故又足以记。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抵桂林之山多/穴多/窍多/耸拔多/剑穿虫啮/前无来龙/后无去踪/突然而起/戛

然而止/西南无朋/东北丧偶/较他处/山尤奇

B.大抵桂林之山多/穴多/窍多/耸拔多/剑穿/虫啮/前无来龙/后无去踪/突然而起/

戛然而止/西南无朋/东北丧偶/较他处山尤奇

C.大抵桂林之山/多穴/多窍/多耸拔/多剑穿虫啮/前无来龙/后无去踪/突然而起/戛

然而止/西南无朋/东北丧偶/较他处山尤奇

D.大抵桂林之山/多穴/多窍/多耸拔/多剑穿/虫啮/前无来龙/后无去踪/突然而起/戛然

而止/西南无朋/东北丧偶/较他处/山尤奇

11.下列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余寓太守署中”的“寓”与《醉翁亭记》中“得之心而寓之酒也"的''寓"意

思相同。

B.“晡”指申时,即午后3时至5时。与“黄昏”“人定”同属中国古时的十二时

辰。

C.“穆公”指秦穆公。死时以子车氏的三个儿子奄息、仲行、针虎为殉。三人均为

当时著名贤士,故秦人作《黄鸟》诗哀之,称之为“三良”。

D.根据干支纪年法,乾隆元年是“丙辰”年。本文写于乾隆四十九年,应该是“甲

辰”年。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桂林之山不同他处。离城近,奇峰罗列,耸拔陡峭,诡异多姿,山多溶洞,迷幻

绮丽。

B.结尾补叙先前游览桂林的经历,以年少时不知山水之乐,衬托如今对自然且喜且

愕的深切感慨。

C.桂林山奇水秀,山水相映。而袁枚却独写其山,无一语言及水者;就山而言,着

墨的重点又在山之洞穴;对世人所推誉的溶洞奇观颇有自己的独特感受。

D.与《登泰山记》的写法相似,本文以写栖霞山洞为主,附带叙述其它景点;同时

又在比喻素描中间杂以议论,使景色栩栩如生而又充满理趣。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至东方亮,则洞尽可出矣。计行二里许,俾昼作夜。(4分)

(2)世有自谓明于理,行乎义,而终身面墙者,率类是矣。(4分)

14.袁枚提倡“性灵”,即诗文要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抒发心灵。本文写了作者游桂

林诸山的过程及感悟,文中蕴含了哪些人世道理?请简要概括。(3分)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木兰花①

[宋]晏殊

燕鸿过后莺归去,细算浮生千万绪。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

闻琴解佩神仙侣②,挽断罗衣留不住。劝君英作独醒人,烂醉花间应有数。

【注】①宋仁宗庆历三年,仁宗听信反对派攻击之言,中止范仲淹改革弊政的“庆历新政”,范仲淹、富弼、

欧阳修相继外放,晏殊被罢相。②闻琴,指汉代的卓文君,她闻司马相如弹琴而爱慕他;解佩,指传说中的

汉皋神女,曾解玉佩赠给郑交甫。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莺燕”兼以喻人,春光易逝,美人相继散去,是词人对青春与爱情的细腻思考。

B.现实之悲与春梦之美形成对比,人的聚难散易与秋云的留、逝相对照,感慨深沉。

C.青春爱情消失,美好生活不常,不如趁好花尚开痛饮花间,流露出虚无痛心之意。

D.语言清丽优雅,写情细腻含蓄,直写感事抒情,实际有所寄托,是有深意的佳作。

16.屈原因刚正不阿遭楚王放逐,沅江边游荡之际直言“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

独醒”,晏殊却说“劝君莫作独醒人,烂醉花间应有数",你如何理解两诗的差异。(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3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的“▲,▲”

两句,通过描写邻船寂静、冷月无声来反衬音乐带给人们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2)苏轼《赤壁赋》中“▲,▲”两句

写箫声能使蛟龙起舞,使寡妇落泪,通过侧面描写表现了乐声的凄冷、幽怨。

(3)古代文人常借用“水”的意象表情达意。比如:李煜《虞美人》中

“▲”,秦观《鹊桥仙》中“▲“。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4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随着2024年甲辰龙年春晚的临近,一个不太常见的汉字——“蠹”成了热议的焦点。根

据《康熙字典》的记载,“醯”出自第一部楷书字典《玉篇》,音同“沓(dd)”。“能”

由三个龙字的繁体字形构成,“噩能”就有六条龙,想象一下这幅画面:六条巨龙一同

凌空,多么霸气威武。“龙行噩(dd)能(dd)”就是形容龙腾飞的样子,昂扬而热烈,

可以说是相当形象了。

公众对于字的热议,凸显出我们的文化自觉。这个字虽为生僻字,但在公众的求

知热情面前,却成了连接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桥梁。大家开始重新仔细审视传统文化

中的审美取向和思想内涵,思考如何通过将这些传统元素与现代生活相结合,使其焕发

新的活力。可以说,这种全民参与的文化探索过程,(1)O

甲辰龙年春晚以''龙行矗醯欣欣家国”为主题,这一选择充分彰显出中华文明的灵动之

美和雅正之气。同时,“蠹”字热议也提醒我们,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不能仅仅停留在表

面的娱乐和消遣上,(2)o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

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

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

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题。

据说这花园,从前是一个果园。祖母喜欢吃果子就种了果树。祖母又喜欢养羊,羊就把

果树给啃了。果树于是都死了。到我有记忆的时候,园子里就只有一棵樱桃树,一棵李

子树,因为樱桃和李子都不大结果子,所以觉得它们是并不存在的。小的时候,只觉得

园子里边就有一棵大榆树。

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这榆树先啸,来了雨,大榆树先就冒烟了。太阳一

出来,大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了。

祖父一天都在后园里边,我也跟着祖父在后园里边。祖父戴一个大草帽,我戴一个小草

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当祖父下种,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

跟在后边,把那下了种的土窝,用脚一个一个地溜平,哪里会溜得准,东一脚地,西一

脚地瞎闹。有的把菜种不单没被土盖上,反而把菜子踢飞了。

20.文中画横线句子可以改成:“他戴一个大草帽,我戴一个小草帽,他栽花,我就栽

花;他拔草,我就拔草。”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为什么说原文的表达效果更好?

(4分)

21.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手法和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手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B.关门不锁寒溪水,一夜潺溪送客愁。

C.洛阳亲友如相间,一片冰心在玉壶。

D.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二)整本书阅读(本题共2小题,6分)

阅读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的文字,完成第22-23题。

自我主义并不限于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的杨朱,连儒家都该包括在内。杨朱和孔子不同

的是杨朱忽略了自我主义的相对性和伸缩性。他太死心眼儿一口咬了一个自己不放;孔

子是会推己及人的,可是尽管放之于四海,中心还是在自己。子曰:“为政以德,譬如

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这是很好一个①的譬喻,自己总

是中心,像四季不移的北斗星,所有其他的人,随着他转动。

或曰:“②,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这是差序层次,孔子是绝不放松的。孔子并不像杨朱一般以小己来应付一切情境,他把

这道德范围依着需要而推广或缩小。他不像耶稣或中国的③,一放

不能收。

我们一旦明白这个能放能收、能伸能缩的社会范围,就可以明白中国传统社会中的“私”

的问题了。

22.根据《乡土中国》原文,依次于横线上填入的词语。(3分)

①(费孝通于《乡土中国》提出的、以四字表述的

核心概念之一)

②(四字成语)

③(填写人物)

23.以下四项,哪一项中的人物行为是能够由材料中第①个横线中的概念及其所包含的

理论来阐述的。(▲)(3分)

A.宋代名相范仲淹贵重显达时,购置良田一千亩作为“义田”,用来养育救济本家

族的人们;而他辞世的时候,他的子女们却没有钱财为父亲举办像样的丧事。

B.张桂梅,曾于央视录制与某企业家对话的节目,意在争取企业家对华坪女高赞助;

期间她姐姐来电说“咱哥快不行了”,张桂梅却拒绝了回东北见临终的哥哥一面。

C.春秋时代齐国的晏婴贵为相国,却乘破车、驾瘦马出行;而他父亲、母亲以及妻

子的亲族因为他的接济却没有一个挨饿受冻的,有的亲族的人甚至出门还坐高车乘肥

马。

D.海底捞连锁餐饮公司近年出现10多亿的亏损,公司创始人张勇将15亿元转入账

户开在新加坡的其家族信托基金账户以“套现”,而让中国银行兜底承接其公司的债

务。

四、写作(6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离开大陆多年的台湾诗人纪弦,有一天翻开一本诗集,发现其中夹有一片故土的槐树叶。

他睹物生情,以“一片槐树叶”为核心意象,创作出他的乡愁主题的名作一一《一片槐

树叶》。

一片槐树叶

[台湾]纪弦

这是全世界最美的一片/最珍奇、最可宝贵的一片/而又是最使人伤心、最使人流泪的一

片/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槐树叶。

忘了是在江南、江北/是在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园子里捡来的了/被夹在一册古老的诗集

里/多年来,竟没有些微的损坏。

蝉翼般轻轻滑落的槐树叶/看时,还沾着些故国的泥土哪/故国哟,呵呵,要到何年何月

何日/才能让我再回到你的怀抱里/去享受一个世界上最愉快的/飘着淡淡的槐花香的季

节?

《一片槐树叶》,于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塑造、意境营造及语言表达技巧的运用上,均有

鲜明的特征,请从这三方面选择你感触最深的一点,聚焦于一个评论点,自拟标题,写

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学短评。

1.答案C。【解析】“'参差建行’的诗歌占据了徐志摩诗歌的大部分”错误,根据

原文“商务印书馆刊出的《徐志摩全集•诗歌卷》收录了徐志摩不同时期的诗歌192

首。其中,就诗行形式来说,‘参差建行’的诗歌一共有87首”,可见就诗行形式

来说,“参差建行”的诗歌并未占据大部分。

2.答案B。【解析】“闻一多认为……格律即诗歌的音乐性问题……”张冠李戴,由

原文“格律即诗歌的音乐性问题,对此,李丹认为,'诗歌语言的音乐性是使其区别

于日常语言的一个关键问题'”可知,“诗歌语言的音乐性是使其区别于日常语言的

一个关键问题”是李丹的观点。

3.答案A。【解析】“体现出古典诗歌的节奏范式”错误,原文表述是“打破了固有

的节奏范式”。

4.①引用名家学者观点,如引用卞之琳、黑格尔的名言论证;

②运用例证法(举例论证),如以《山中》为例阐述徐志摩诗歌给人的感受。

5.①以长短相间的诗句(第1、3、5行短句,2、4行长句),节奏平仄搭配,富有规

律性,把一种普通的离别之情,表现得细致入微。

②是一首柔和多情的抒情曲,1、2、4句押“ou”韵,韵脚为“柔”“羞”“愁”,

读起来音韵和谐,温柔清丽,道一声珍重的重复与换韵蕴含柔美多情,夹杂着朦胧的

情思,又有一种说不出的感伤。

③参差建行,空格的出现(不顶格的写作方式)使诗歌产生顿挫感,增添了女主人公

清丽柔美、轻灵飘逸之美。(任写其中2点即可得4分)

6.答案B。【解析】“想起了好友元稹”错误。原文是作者引出元稹,借以表达两人

之间的友谊和感情,与送别友人没有必然关系。

7.答案A。【解析】“为下文刻画白居易被贬江州后心理上产生的巨大落差做充分铺

垫”说法错误。由文中“放平心态,这里其实也不失为一块宝地,除了水之外,山也

抬头可见”可知,后文中并没有描写白居易被贬江州后心理上产生了巨大落差。

8.①两者的不同是:《琵琶行》中的江州,低湿、荒芜、凄凉;而本文的江州则水光

激灌,涛声起伏,江帆、湖鸟,还有庐山,都让他百看不厌。(2分)

②《琵琶行》写和与自己有着相似命运的琵琶女的相逢,抒发的是“同是天涯沦落人”

的悲叹,故眼中的江州低湿、荒芜、凄凉;(2分)而本文重在突出白居易被贬后精

神并不颓废,他从江州自然风物和历代先贤留下的文化印迹中获得了精神慰藉,故而

景物呈现出明朗、开阔、秀丽的特点。(2分)。

9.①运用第三人称,可以深入白居易的内心,将其被贬前后的心路历程更好地呈现在

读者面前,更鲜明地突出其形象。(2分)

②运用第一人称,讲述了作者登楼的感受和心境,自然真切。(2分)

③两者的结合,联接了作者和白居易的情感心绪,体现了作者对白居易命运的同情,

古今情志的统一,升华了主题意义。(2分)

10.答案Co

11.答案A。【解析】A项分别为寄居/寄托。

12.答案D。【解析】《登泰山记》很少个人情感的流露与议论,与本文不同。

13.(1)到了洞的东头,方才见到光亮,也就是到了洞的尽头,可以出洞了。算起来

大约走了二里路,(好像)把白天变成了黑夜。(方:才。许:大约,左右。俾:使,

把。)

(2)世上有以为自己明白道理、行为合乎礼仪,但一辈子面对着墙壁的人,大概都

是这样的情况。(自谓:宾前,认为自己。率:都。类:像。)

14.①世上有一辈子面对墙壁而不知,不学无术自我蒙蔽之人,人要追求真知。

②年少时不知山水之乐,五十年后动生感慨,丰富的人生阅历会让人对自然有深入

感悟。

③可以由自然透视世态。一山之中,既有光明的一面,又有黑暗的一面。世间诸事

皆如此。

④如桂林山水一般孤芳自赏、独成一家的人物,也有其独特的价值。人要有独立的

人格。(1点2分,2点3分,言之有理即可)

【参考译文】凡是山,总是离城市较远,唯独桂林那些山峰离城市较近。我居住在太

守的官府中,晚饭后,就悠然自得地游山。先攀登独秀峰,登三百六十级台阶,到达

山顶,俯视城中,一城炊烟袅袅,灯火闪烁,如同画中一样。从北面下山到达风洞,

远望七星岩如七只龟背隆起的大龟聚在一起爬在地上。

第二天,经过普陀山,到栖霞寺。万仞高山如墙壁那样陡立,旁边有个山洞,僧人手

持火把领着进去。开始洞里还算明亮,不久就黑沉沉的一片,给人以幽深广袤的感觉。

这洞上面是岩石,下面是沙土,深沟里是水池,以悬崖为帐幕,石柱的根部插在地下,

横放着的石头互相拉着搭着像是房子的栋梁。还没有进洞时,当地人就拿出八十余种

洞中的岩石的列出的名目单子给我看,有的如狮、驼、龙、象、渔网、僧磬之类,虽

然是附会,但也有一定的道理。到了洞的东头,方才见到光亮,也就是到了洞的尽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