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通史强化训练8 现代中国(新高考适用)_第1页
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通史强化训练8 现代中国(新高考适用)_第2页
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通史强化训练8 现代中国(新高考适用)_第3页
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通史强化训练8 现代中国(新高考适用)_第4页
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通史强化训练8 现代中国(新高考适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通史强化训练(八)现代中国

一、选择题

1.(2022•宁德市高三三模)1950年6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上作了《不要四面

出击》的讲话。他指出,要通过合理调整工商业、开展土地改革、做好统一战线工作、团结

少数民族等举措,“使工人、农民、小手工业者都拥护我们,使民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中

的绝大多数人不反对我们”。这一讲话旨在(D)

A.团结党外力量,建设社会主义

B.调整方针政策,加强城乡治理

C.肃清官僚资本,推动经济复苏

D.稳定社会秩序,巩固新生政权

【解析】1950年正值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强调“使工人、农民、小手工业者都拥

护我们,使民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中的绝大多数人不反对我们”,目的在于扩大群众基

础,让人民中的绝大多数人支持新中国初期的政权建设,防止在建国初期出现社会混乱和政

局动荡的局面,故选D项;“社会主义”“城乡治理”“官僚资本”均与材料信息不符,排

除。

2.(2022•潍坊市5月高三模拟)1950年,中央军委决定将华东地区和西北地区以及中南

地区的部分军队调至东北地区,使得东北边防军增至五个军,同时还做出加速特殊兵种建设

的决定。这些调整主要是因为(B)

A.中苏关系逐渐恶化

B.东亚地区形势较为紧张

C.美国积极扶持日本

D.巩固东北重工业的需要

【解析】根据题干内容中“将华东地区和西北地区以及中南地区的部分军队调至东北

地区”“做出加速特殊兵种建设的决定”,说明在中国东北地区,局势发生了变化,再结合

题干内容中所述及的时间,即“1950年”,可知该做法是为了应对朝鲜半岛所出现的危

机,即东亚地区形势较为紧张,故选B项;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与调整军队没有直接

关系,排除;巩固重工业与军队调整无关,排除D项。

3.(2022•保定市高三二模)1951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从1951年下半年起,

用3年时间对党的基层组织进行一次普遍的整顿,在全体党员中进行一次关于共产党员必须

具备的八项条件、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的教育,特别是关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前途的教

育。此次党的整顿运动意在(B)

A.推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B.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C.适应工业化建设的要求

D.确立共产主义奋斗目标

【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政治建设,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

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全体党员,

尤其是基层党组织中落实“八项条件”和理想教育,意在增强党的执政能力,故选B项;

1949年春,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定将党的工作重心进行转移,故排除A项;1953年,我国开

始执行“一五”计划,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兴起,故排除C项;1921年,中共一大已确立了

共产主义奋斗目标,故排除D项。

4.(2022•衡阳市高三三模)1953年,毛泽东同农村工作部负责人谈话中指出:搞农

贷,依法减免,兴修小型水利等,“这些都是好事。但是不靠社会主义,只在小农经济基础

上搞这一套,那就是对农民行小惠。这些好事跟总路线、社会主义联系起来,那就不同了,

就不是小惠了。”此时强调农村工作意在(B)

A.彻底地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B.使农业社会化与工业化发展相适应

C.巩固工农联盟的政权基础

D.组织起来改变农业生产的落后条件

【解析】题干“搞农贷,依法减免,兴修小型水利等”与“总路线、社会主义联系起

来,那就不同了",再结合1953年国家同时进行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可知,国家对农业进

行改造是为社会主义工业化服务,故选B项;“彻底地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是1950—1952

年的土地改革,排除A项;“工农联盟的政权基础”在1949年《共同纲领》已经确立,且题

干中“总路线”意在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排除C项;“改变农业生产的落后条件”,

在短时间不可能做到,对农业进行改造意在配合“一五计划”,排除D项。

5.(2022•徐州市高三模拟)阅读下面工农业总产值指数表(1952年指数为100)。对此解

读正确的是,当时中国(D)

年份农业总产值轻工业总产值重工业总产值

1953

1956

1957

A.基本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B.国民经济比例出现严重失调

C.经济建设出现急躁冒进倾向

D.实行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模式

【解析】依据所学,1957年“一五”计划完成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故A项

错误;材料提供的只是农、轻、重各业生产分别增长的数据,属于纵向比较,缺乏它们之间

的横向对比,不能得出国民经济比例出现失调的结论,故B项错误;由材料得知,当时农

业、轻工业增长缓慢,重工业增长较快,综合来看经济增长速度在合理区间,故C项错误;

“一五”计划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重工业增长速度较快,与材料相符,故D项正

确。

6.(2022•南通市高三3月大联考)这次会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

碑。它阐述了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代表的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促进中国同新兴

民族国家关系的发展,使得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看到,与非社会主义国家和平共处乃至发展友

好关系是可能的。这次会议上中国(B)

A.促成印度支那问题和平解决

B.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C.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开创了全方位的外交格局

【解析】“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代表的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促进中国同

新兴民族国家关系的发展”说明当时中国参与的是一个新兴民族国家的国际会议,根据所学

可以推断是亚非会议,在会上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让大会取得圆满成功,故选B项;A项是

在日内瓦会议上,C项是在联合国大会上,D项是在改革开放后,均排除。

7.(2022•淮南市高三二模)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说,“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

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

学”,但是他同时强调,“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一切照抄,即使“对于苏联和其

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也应当采用这样的态度”。这表明当时的中国共产党人(A)

A.有意识地进行中国道路的探索

B.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C.同苏联共产党有意识形态差异

D.吸收先进科技文化以恢复经济

【解析】由材料信息”对于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也应当“有批判地

学”,不能一切照抄,说明注重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道路,A项正确;“开创了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改革开放后,B项错误;中苏同为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基本一

致,且材料主旨为新中国对待他国文化的基本态度,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不选;从材料

无法体现学习他国先进文化的目的是恢复经济,本文内容实际出自《论十大关系》,已在建

国初恢复国民经济之后、基本完成三大改造之际,D项错误。

8.(2022•枣庄市二模)1958年1月9日,新中国颁布了第一部户籍制度条例一一《中华

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确立了一套较完善的户口管理制度。人口自由流动受到严格限

制和政府管制。第一次明确将城乡居民区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种不同户

籍。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A)

A.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B.农村经济的结构性调整

C.农村人口结构的变动

D.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需求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我国开始实施“一五计划”,到1957年底,

我国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形成了比较合理的工业布局,同时伴随着“三大改造”的

完成,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在我国基本确立,于是社会资源就按照有计划、按比例进行配

置,反映在户籍管理上就是把户口区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限制人口的自由

流动,故选A项,排除B、C、D项。

9.(2022•潍坊市高三5月模拟)1958年,毛泽东认为新出现的国家“既不是帝国主义国

家,也不是社会主义国家,而是民族主义国家”,“这些国家既不站在帝国主义的一边,也

不站在社会主义的一边,而站在中立的立场”,“我们社会主义阵营欢迎这些国家的这种中

立的立场。”这说明当时中国(C)

A.放弃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B.积极地发展与不结盟运动的关系

C.逐渐抛弃“阵营”式外交思维

D.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解析】据材料“我们社会主义阵营欢迎这些国家的这种中立的立场”可知,民族主

义国家站在中立的立场,不参加双方的集团,有利于和平事业,中国欢迎这些国家的立场,

说明新中国逐渐抛弃“阵营”式外交思维,故选C项;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国际形势和

中苏关系的恶化,中国放弃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1961年,不

结盟运动兴起,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就是坚持联合国宪

章,尊重独立国家的独立主权来与多个国家发展外交关系,此时中国还没有恢复在联合国的

合法席位,排除D项。

10.(2022•长沙高三月考)1977年4月,邓小平在给中共中央的信中写道:“我们必须

世世代代地高举和捍卫这面光辉伟大的旗帜,我们必须世世代代地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

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这封信(B)

A.是对“两个凡是”方针的拥护

B.强调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

C.引发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D.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解析】毛泽东思想是党的指导思想,强调实事求是,所以邓小平的这封信实际上是

强调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故选B项;“两个凡是”方针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观念,邓小平

并不拥护这一方针,排除A项;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是在1978年,排除C项;党的工作重

心的转移是在1978年H"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排除D项。

IL(2022•重庆市高三三模)新中国成立后,三大改造时期,把农民组织起来,实行农

业合作化。改革开放后,又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C)

A.改革开放的迫切需要

B.广大农民的强烈愿望

C.立足于农村现实条件

D.带动农民增产增收

【解析】据材料“三大改造时期,把农民组织起来,实行农业合作化。改革开放后,

又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可知建国初期农村生产力落后,通过农业合作化提高

生产力,改革开放后,农村经济落后,通过调整生产关系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农村经

济发展,故选C项;A项以偏概全,B项包括在C中了,D项是结果,均排除。

12.(2022•潍坊市高三三模)1983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实行政

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要求有领导、有步骤地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同时按

乡建立乡党委;由村民民主选举产生村民委员会,村委会统管村级生产建设工作。这一举措

适应了(A)

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

B.地方对简政放权的要求

C.基层群众民主自治的需求

D.乡镇企业发展的需求

【解析】根据题干内容中“建立乡政府”“建立乡党委”“选举产生村民委员

会”“村委会统管村级生产建设工作”等信息可知,这些举措适应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在农村普遍推行”这一大的时代背景,即适应了在广大农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故选

A项,排除B、C、D项。

13.(2022•甘肃省二模)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

要》,要求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支持香港、澳

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粤港澳大湾区相比于京津冀协同发

展、长江经济带等而言,其最为独特的优势是(A)

A.跨制度合作、丰富“一国两制”内容

B.解决当前国内就业压力问题

C.面向海洋、承载更多对外开放的功能

D.显著提高城市群体化水平

【解析】据材料“粤港澳大湾区相比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而言,其最为

独特的优势是”,可知粤港澳合作超越了一国两制在政治上的影响,加强了大陆同港澳的经

济合作关系,故选A项;京津冀、长江经济带同样也能解决就业问题,其并不是独特优势,

排除B项;粤港澳大湾区主要是加强广东、香港、澳门的经济发展与合作,而对外开放主要

针对的是国外,排除c项;京津冀、长三角城市群体化水平也比较高,并不属于粤港澳大湾

区的独特优势,排除D项。

14.(2022•武汉市高三四月调研考试)1992年,中国政府提出了一个以加速沿海、沿

江、沿边(重点发展新疆、内蒙古、黑龙江、云南和广西的边境地区,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

贸交流)、沿路(连云港至新疆阿拉山口)区域发展为重点的“四沿”战略。这一战略决策有

利于(A)

A.改善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态

B.迈出实施外向型经济战略第一步

C.推动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的确立

D.促进一带一路建设成为普遍共识

【解析】“重点发展新疆、内蒙古、黑龙江、云南和广西的边境地区,加强与周边国

家的经贸交流”,这些区域为我国相对落后的地区,由此可知,这个战略能够促使这些落后

地区得到一定的发展,从而改善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故选A项;“外向型经济战略第

一步”应该是对外开放,排除B项;在“沿海、沿江、沿边(重点发展新疆、内蒙古、黑龙

江、云南和广西的边境地区,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贸交流)、沿路(连云港至新疆阿拉山口)

区域发展为重点的‘四沿’战略”中,主要表现为国家投资,而不是市场调节,排除C项;

1992年,一带一路建设的理论尚未提出,排除D项。

15.(2022•葫芦岛市高三二模)下表内容为改革开放后我国各直属海关的隶属海关空间

变动状况。表中变化(D)

时间变动状况

我国海关增长中,以沿海各关隶属海关的增长为主,沿边、

1979年至1991年

沿江及内陆直属海关增设较少

仍以沿海直属海关增长最快,沿边和内陆直属海关也进步显

1992年至2001年入世前著,但中西部的一些省份如贵州、甘肃、青海、宁夏等无任

何变化

沿边各直属海关的隶属海关增设数量不多,沿海各直属海关

2001年入世后至2012年

增设的隶属海关数量少于沿江和内陆直属海关

A.说明我国海关制度不断完善

B.反映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C.主要受贸易政策变化的影响

D.反映了我国对外开放的进程

【解析】据表可知,海关机构总体上遵循由沿海、沿边向内陆,由南向北、由东到西

的扩展趋势,这与中央逐渐扩大开放地域,从沿海向沿江及内陆推进的战略举措密不可分,

反映了我国对外开放的进程,故选D项;材料强调海关空间变动状况,与我国海关制度(海

关总署、广东分署等组织机构)不断完善无关,排除A项;经济体制改革是指农村改革和城

市改革,与材料强调海关空间变动不符,排除B项;材料强调海关空间变动与对外开放息息

相关,与贸易政策的影响无关,排除C项。

16.(2022•东北三省四市高三二模)1987年,国家“863”计划将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

立为专题,袁隆平组建了相应的研究协作组,开展全国性的协作攻关。历经九年的艰苦攻

关,1995年两系法杂交水稻取得了成功,一般比同熟期的三系杂交稻增产5%-10斩且米质

一般都较好。这体现了(A)

A.国家作为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优势

B.科教兴国战略推动农业生产发展

C.中国粮食短缺问题得到较好解决

D.农业发展模式出现了根本性交革

【解析】由材料“国家863计划将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立为专题,袁隆平组建了相应

的研究协作组”“历经九年的艰苦攻关,1995年两系法杂交水稻取得了成功”可知在国家

的重视与支持下,科研取得重大成就,说明国家作为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优势,故选A项;

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发展战略,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中国粮食短缺问题,排除C项;

“根本性变革”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

17.(2022•青岛市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新中国成立以来,对西部地区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开发。第一次是“一五”时期以

“156项建设项目”为核心对西部地区的建设,将钢铁企业、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化工企业

等,选在矿产资源丰富及能源供应充足的中西部地区。第二次是“三五”时期以“三线”建

设为核心而进行的开发。这两次西部开发都是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通过强有力的国家计

划实现的。世纪之交,党中央又一次作出了西部开发的战略决策,这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

下对西部地区进行的第三次大规模的开发。

一一摘编自董志凯、吴江《我国三次西部开发的回顾与思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三次大规模西部开发,任选一次加以阐释。

【解析】该类题目实质是考查学生对三次西部大开发背景、内容及其影响的认识,可

以根据时空观念进行分析。例如,第一次西部大开发开始于“一五”时期,这一时期是新中

国成立初期,从国内工业基础来说,我国工业基础薄弱,轻工业发展较快而重工业发展缓

慢,工业结构不合理,从地区分布来说,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区域结构不均衡,为了改变

工业结构和区域结构极不平衡的状况,开始了以“156项建设项目”为核心对西部地区的建

设,从国际环境来说,新中国成立之初,西方国家对我国进行军事封锁,企图颠覆新中国政

权,而重工业建设与维护国家安全密切相关,因此为打破西方国家对我国的封锁,实现中国

的工业化,在一五计划期间对西部地区进行第一次开发建设;根据材料“这两次西部开发都

是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通过强有力的国家计划实现的”可知,第一次西部开发采取的是

政府主导型经济开发模式;从影响上分析,“一五”计划,初步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

貌,初步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工业体系,为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基础。

【答案】示例一:

旧中国工业基础薄弱,工业结构和区域结构极不平衡。新中国成立后,为打破西方国家

对我国的封锁,实现中国的工业化,在一五计划期间对西部地区进行第一次开发建设。采取

的是政府主导型经济开发模式。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初步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

国民经济体系和工业体系。

示例二:

六七十年代为应对日趋紧张的国际形势和美苏日益严峻的战争威胁,又开展了以西南、

西北为重点的“三线建设”,在西部地区建成一大批基础工程。采取的是政府主导型经济开

发模式。这次开发推动了我国现代化进程,对于提高我国的国防能力和改善国民经济布局,

推进中西部落后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示例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东西部地区发展

差距也在不断拉大。为此,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西部发展,世纪之交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中做出第三次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采取市场主导型开发模式。这次开发促进了西部

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促进了民族团结,巩固了国家统一,加强了东西部地区的经济文

化的交流。

18.(2022•江苏省高三考前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全党保持了良好精神状态,全社会形成了良

1949年—1978年好社会风气,初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初步解决了几亿人的吃饭穿衣问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

时期。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先后超过意大利、法国、英

国、德国,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出口超

1978年一2012年

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成为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继英国、

美国、日本、德国之后的“世界工厂”,并于2010年跨入上中等收入

国家的行列。

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012年党的十八大进入新时代。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