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语文热点重点说明文阅读(全国通用)(原卷版)_第1页
2023年中考语文热点重点说明文阅读(全国通用)(原卷版)_第2页
2023年中考语文热点重点说明文阅读(全国通用)(原卷版)_第3页
2023年中考语文热点重点说明文阅读(全国通用)(原卷版)_第4页
2023年中考语文热点重点说明文阅读(全国通用)(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点06说明文阅读

命题趋势

从题型上看,选择题、主观题均有涉及;预计2023年说明文还会沿用上述考查方式和题型,所命制的

试题紧扣中考要求,重在考查考生是否真正读懂文章,能否根据要求筛选恰当的信息,并能灵活运用。

满分技巧

在备考中,要深入理解每个考点的内涵,明确每个考点所对应的常见题型及其解题思路,能在读懂全

文的基础上深入地思考,准确而娴熟地解题。

热点解读

①阅读材料大多来自课外,以生态环境、前沿科学、社会热点、民俗风情、传统文化为主。近几年,

前沿科学、社会热点的比例不断加大。②试题更为关注对考生思维过程的考查,综合性、探究性、开放性

试题越来越受到各地中考语文命题者的青睐。

j------4MB\

限时检测)(含重点溯源和模拟预测)

重点溯源

一、(2022•内蒙古•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词的表达色彩是词里边的重要的意义成分,它随附于词的理性意义而对理性意义起着某种烘托、描

写和陪衬的作用。词的表达色彩有很多种类,最常被人们提到的就是感情色彩。人们通常把褒义词视作带

有褒赞的感情色彩的词,如“壮丽”''俊美""祖国"''崇敬";把贬义词看成带有贬损的感情色彩的词,

如“恶棍”“媚外"“逃窜""狼狈”。其实,这一认识至少是不全面的。首先,褒义、贬义不一定就只是

色彩的分类,理性意义本身也可能存在着褒贬,例如“好”“香”“臭”“坏”:其次,词语的感情色彩

也不仅仅有褒赞和贬损两个类别,而有着较为丰富复杂的内涵,如“感动”“感慨”“无奈”“平稳”“舒

缓”,,空阔”“寂静”等等,这些词就不含褒贬,带有中性色彩。只不过褒义词、贬义词,因其对比鲜明

而为人们常常拿来作为感情色彩对立两方的代表而己。

②词的表达色彩,除了上面提到的感情色彩外,还有许多种类,如形象色彩、语体色彩、时代色彩等。

下面分述之。

③所谓形象色彩,也是附着在词的理性意义上的一种意义成分,它对理性意义所描绘的事物现象的形

貌起烘托、加强人们直感的作用。例如:“金钱豹”就是豹的一种,修饰成分“金钱”使人们在听到这个

词的时候仿佛看到这种豹金黄色的毛皮上一处处旋转的花纹,就像古代的铜钱一般。再如''香喷喷"理性

意义就是香,但语尾“喷喷”使人似乎产生出香气扑鼻、馋涎欲滴的感受。带有形象色彩的词在语言中是

大量的,下面再举数例:“吊钟”“金盏”“佛手”“须眉”“汗颜”“山里红”“映山红”“卷心菜”。

形象色彩在有无该种色彩的词的比照中显现得尤其明显,如:“映山红"和''杜鹃花",“甜丝丝”和“甜”,

“卷心菜”和“洋白菜”,“须眉”和“男子汉”。

④所谓语体色彩,同样是依附于词的理性意义上的一种意义成分,它是为适应言语交际的不同语体、

场合而出现的一种色彩。这种色彩通常在比照中看得十分明显。例如:“头颅”“颅”“首”“头”“脑

袋”“脑袋瓜儿”,都指人或其他一些动物身体最上端或最前端的器官。但是,因用于不同的语体和交际

场合,这些词有着不一样的语体色彩:“头颅”一般只用于诗歌中,而有诗的语体色彩;“颅”常在医学

科学文献中使用,带有科学的语体色彩;“首”多在旧体诗文中出现,有着古旧、典雅的语体色彩;“头”

则通用于书面和口语;“脑袋”多用于口语而少用于书面语,偏重于口语色彩;“脑袋瓜儿”只用于口语,

绝不在书面语中出现,是地地道道的口语词,有着极浓重的口语色彩。

⑤所谓时代色彩,也一样是依附于词的理性意义上的一种意义成分,它是因词所使用的时代特点而呈现出的

一种色彩。时代色彩通常可以分为两类——崭新的时代色彩、陈旧的时代色彩。具有崭新的时代色彩的词,是刚

刚在语言中出现不久的词,人们在使用它们时有一种新鲜感,例如“特首”“转岗”“多媒体”“临立会”;具

有陈旧的时代色彩的词,是不久前还为人们所使用而今已不再使用的词,人们对它们记忆犹新,一旦再重新听到

或见到就会引起回忆,有一种陈旧感、隔膜感,例如“特嫌”“四旧”“斗批改”“一打三反”。

⑥综上所述,语言中的词除必有理性意义外,有一些还带有感性意义,也就是色彩。这些色彩是词中

的重要的意义成分,使用时必须认真注意,不可用错。

(有删改)

1.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思维导图。

2.根据上面思维导图,指出本文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3.参照第③段对“金钱豹”“香喷喷”两个带有形象色彩的词语的解读示例,从“卷心菜”“甜丝丝”两

个词语中选一个进行解读。

二、(2022•湖北襄阳•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

神奇的激光雕刻

刘玉柱

①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惊艳了世界:舞台中央缓缓升起的冰立方由24道激光雕刻出“冰雪五环”高

悬于空,在光与影的交织下,格外耀眼。

②其实,“激光雕刻”一词,在生活中并不少见。那么,到底什么是激光?激光雕刻利用的是什么原

理呢?

③“激赤”似乎成为当下最时里的科技名词之一。事实上,激光本来不叫“激光”,而是“镭射”,

意思是“辐射的受激发射光放大”。1964年按照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建议改称“激光”。对于激光光

源,它的发光机制为“受激辐射”。在激光器中,我们先给大量的原子提供能量,让它们的电子处在激发

态,然后用特定频率的光子去激发这些原子,就可以释放出大量跟入射光子频率、相位完全相同的光子。

这些“一模一样”的光子叠加之后,就形成了高能量的激光。

④那么,激光相比于普通光源,又有哪些优点呢?第一,激光拥有良好的方向性。与普通光源“发散”

的光线不同,激光更像是一条细细的直线。第二,激光的单色性好。计量工作的标准光源、激光通信等都

离不开激光良好的单色性。第三,激光的亮度高。它的能量高度集中,能在极小区域内产生极高的温度,

激光切割、激光雕刻、激光武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等都是利用了它高亮度的特性。

⑤激光雕刻的方式与普通雕刻大同小异,只是激光雕刻是将激光当作一把“雕刻刀”。在雕刻时,激

光会直接照在加工件上,使材料的温度瞬间增加至极高。这样的高温会使得激光照射点处极小范围内的材

料瞬间熔化甚至汽化,这样便能在加工件上“雕刻”下痕迹。

⑥此外,在大多数的激光雕刻机上还增加了一个“吹气”装置,在雕刻过程中,不断向激光照射点处

喷射气体。喷射的气体不仅可以带走雕刻产生的粉尘和废渣,而且可以起到降温的作用,从而减轻木制品、

皮革制品、布艺制品等材料雕刻时由于高温产生的表面碳化,让材料保持原色,实现出色的雕刻效果。

⑦激光凭借亮度高和方向性好的优点,确保了激光“雕刻刀”又快又准。激光雕刻时,优点就是强大

的激光能量可以瞬间在样品表面留下刻痕,因此激光头的移动可以非常迅速。例如,在工艺品上刻下奥运

五环的图样,仅仅只需要几秒。同时,方向性好的优点使得雕刻所用的激光束极其纤细,聚焦后在加工件

表面只会留下极小的刻痕,配上高精度的机械引导装置,任何细微复杂的图案都能够被精准雕刻。

⑧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激光雕刻技术的发展,激光内雕也逐渐流行。与常见的激光外雕方式不同,激

光内雕是用特殊的机器,将激光束配合多种光学元件,从不同角度射入透明的物体,在内部完成雕刻,形

成栩栩如生的立体图案。常见的水晶雕刻工艺品都是利用了这种技术。

⑨事实上,激光雕刻的应用领域多达上百个,竹木制品、塑料制品、金属制品、玻璃制品等都可以利

用激光进行雕刻。

⑩激光雕刻技术的发展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这把又快又准的“雕刻刀”也为我们勾勒出

一个更美的世界。让我们一起为科学发展和中国“智造”点赞!

(选文有删改)

4.“学则须疑”。有同学读完本文后提出质疑:选文标题是“神奇的激光雕刻”,文章开头却从北京冬奥

会开幕式谈起,有何用意?请你回答。

5.第③段划线句中的加点词“似乎”能否替换成“已经”,为什么?

“激光”似乎成为当下最时髦的科技名词之一。

6.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无硬的一项是()

A.相比于普通光源,激光具有很多的优点:良好的方向性、单色性好、亮度高。

B.第⑧段运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突出说明了内部雕刻的具体过程和特点。

C.第⑨段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了激光雕刻应用领域广泛这一事实。

D.“激光雕刻”在生活中并不少见,激光雕刻技术的发展将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

三、(2022•吉林长春•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己可触及的天上资源

陶世龙

①在火星和木星的轨道之间运行的小行星,数以万计。自1801年1月1日,发现第一颗小行星以来,

到1998年,已经算出轨道并编了号的小行星已有7000多颗。这些小行星中个儿最大的直径有700千米,

直径超过80千米的不过150个。在小行星表面,重力是很微弱的,我们知道从地球上逃逸出去,需要每秒

H.2千米的速度;脱离小行星则只多每分钟有若干千米的速度就行了。人们设想将来可以在小行星上采矿,

并把它运回来;甚至还设想用火箭把整个小行星推移过来供我们应用.据计算,一个直径约为1.6千米的

小行星,如其成分与铁质陨石相同,那么,它所含的铁将有330亿吨,够全世界消费60多年了。

②比小行星离地球近的火星和月球上也有矿物。古时候由于科学不发达,人们把肉眼能望见的月面上

比较阴暗的部分,想象为“蟾宫桂树”。其实,这些是宽阔的低洼地区,科学家称它为“月海”0月海里

并没有水,而是充满着熔岩凝结而成的玄武岩。从月球上采回来的样品证明,这些玄武岩含铁,特别是含

钛很多,有的样品中二氧化钛的含量达到11.1领。在构成月球高地的岩石中,含铝较多,三氧化二铝的含

量有的达到35.49%,具有利用的价值。可以相信,含量更丰富的矿产还会被发现。

③多年来,红色火星引人注目。曾经有人幻想这是红色植物所显示的颜色。几十年前出版的一本科学

幻想小说,还曾设想“火星人”来到地球上,把这类红色植物也带来了,它们迅速繁殖,使昔日的葱茏苍

翠很快变成了鲜红似火。后来的观测,特别是在火星上着陆的探测器拍摄的照片证明,火星之所以看起来

是红的,是因为火星表面大部分地方布满了橘红色的砾石沙土,甚至天空也弥漫着红色的尘埃.原来那里

的岩石含铁量很高,在受到氧化后呈现出红颜色。火星上的铁无疑是很多的。

④在地球上找矿要费许多时间,而如此广阔的宇宙,探测刚刚开始,就已经看到了希望的苗头,可以

相信,在其他星球上不仅会有地球上存在的矿产,还会有许多地球上所没有或稀少的矿产,就现在我们已

经得到的资料来看,像甲烷、氨、氢这些重要的化工原料和燃料,在木星上就有很多。木星主要的组成物

质为液态的氢,还含有不少氨、甲烷和其他碳氢化合物,整个木星的质量约为地球的317.94倍。你想想这

有多少资源!

⑤我们的近邻金星,因被特别浓密的大气裹住,过去长期对它的面目认识不清。现在宇宙飞船穿越了

金星的大气,使我们了解到它也有一个岩石构成的荒凉的表面,这些岩石里也应该是有矿产存在的。至于

金星的大气,90%以上是二氧化碳,这也是很有用的东西。在地球上,前南斯拉夫曾发现过一个二氧化碳气

田,成为罕见的矿藏,人们在那里兴建了制造干冰的工厂。在金星上到处都是浓密的二氧化碳,利用价值

就更高了。金星的大气中还有一层硫酸细滴形成的雾。硫酸是很有用的,在那里天然地生成了,也可用来

为人类服务。宇宙之大,无奇不有,在那些更遥远的星球上,还会有些什么呢?

⑥开发天上的资源,似乎是不可想象的神话,但这正在成为可以触及的现实,有人正在拟议如何在月

球上采矿,如何利用小行星呢!

(选自《时间的脚印》有删减)

7.这篇文章是(事物事理)说明文,说明对象是。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直径约为1.6千米的小行星所含的铁将有330亿吨。

B.火星之所以看起来是红的,是因为火星表面布满了红色植物。

C.木星的主要组成物质为二氧化碳,其浓度高达90%以上。

D.可以相信,在其他星球上还会有许多地球上所没有或稀少的矿产。

9.写出文章画线句使用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四、(2022•贵州六盘水•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芯片制造为什么难

①随着美国对华禁令的升级,华为公司面临着“无芯可用”的困境。而“芯”指的就是“芯片”。

②芯片制造,“光刻机”是绕不开的终极神器。可以说,没有光刻机就没有芯片。若干年来,依赖无

数人才的奋力追赶,中国的芯片设计和制作工艺,发展得并不慢。芯片之难,实则难于芯片制造。

③制造光刻机有多难?因为精度之高,所以要以“光”为刀进行雕刻,目前的7nm(纳米)精度,相当

于把一根头发丝劈成几万份。

④有资料显示,1台光刻机包含13个分系统,3万个机械件,200多个传感器。光源产生极紫外光EUV

的难度相当于在飓风中心,以每秒5万次的频率用乒乓球击中同一只苍蝇两次。光刻机的分辨率,则相当

于把48万个单词的《指环王》在同一张纸上印刷2625遍。制作一枚芯片大概需要3000道工序,要想保证

光刻机完美运转,每一步的成功率都要高于99.99%。

⑤目前,掌握全球领先光刻技术的是荷兰ASML公司,独占光刻机全球市场份额的80缸精度在7nm及

以下的光刻机只有ASML能生产。名为“光刻机”,实则“印钞机”,每生产一台就可售1.2亿美元。但由

于生产力有限,每年只能生产20余台,物以稀“更贵”。每出厂一台,都被全球芯片制造商虎视眈眈,谁

“抢”得到最新的光刻机,谁就造得出更高端的芯片,掌握时代科技。

⑥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ASML仍然稳坐第一,主要是因为其对研发投入的成本非常大。去年ASML的

销售额是21亿欧元,而研发支出就达到了4.8亿欧元,占营收比的22.8%。

⑦除了研发投入大之外,ASML后方还有多方支持。表面上看ASML是一家荷兰公司,实际上欧盟和美国

为其提供了许多技术支持,可以说整个西方社会都在为ASML做支持。所以为什么美国可以干预荷兰不要出

货给中国就说得通了。

⑧至于为什么中国要买,理由就简单得多,因为自己做不出来。光刻机是需要时间、技术和财力等多

方长期积累的科技产物,就算是国家倾力研发也需要一定时间。

⑨不过中国也不是完全做不出,经过资源整合和技术研发,中国目前已经具备量产14nm精度光刻机的

技术,当然从客观上看14nm和7nm还差了一大截。

⑩值得庆幸的是这一差距正在极速缩小。就在2020年,中科院宣布攻克了技术难题,掌握了2nm芯片

技术。但从突破到量产还需要一段时间。相信国产手机用国产技术做国产芯片的日子离我们不远了。

(《意林》)

10.文章以“芯片制造为什么难”为标题,有什么表达效果?

11.文章第③段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分析其作用。

12.结合全文内容,说说我国芯片制造面临的现状及前景。

五、(2022•辽宁鞍山•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用风洞“捕风捉影”

①在神魔小说《西游记》中,天庭中的风神是风婆婆和巽(xiin)二郎。他们有一个大口袋,口袋打开

后就能起风,口袋收住风就停了。研究流体力学的科学家也有这样一个“口袋”,并且功能更加强大:它

能制造风,能研究风中的飞行器,还能帮助运动员逆风飞扬。这个能“捕风捉影”的“神器”就是风洞。

②风洞是现代空气动力学研究和试验中使用最广泛的工具之一。它是一种管道状的试验设备,可以人

工控制风量与风速,用于测量空气流经物体时所产生的气动效应。它不但在航空航天业中起重要作用,还

可以用于设计汽车、火车等交通工具,甚至可以模拟测试舰船在水流中的状况、测量高层建筑和大型桥梁

的风压、控制火灾、规划城市等。

③为什么风洞的适用对象这样广泛呢?因为在空气中运动的物体都会涉及空气动力问题,而静止的物

体由于风的作用,会产生空气动力问题。当这些问题对物体产生较大影响时,就必须做风洞试验。

④风洞试验的优点有很多。首先,它符合科学。依据运动的相对性原理,风洞测试的数据适用于试验

对象在真实状态下的相关情况。比如,设计师在设计飞行器时,可以参考在飞行器不动而空气动的状态下

风洞试验的数据。其次,它成本低。比如美国在设计建造第一代航天飞机时,历经约十万小时的风洞试验,

如果在大气层中进行相关实验,成本将是•个天文数字”.再次,它可控性强。因为是在实验室中进行,所

以科学家可以根据试验对象确定风洞空间的大小、风速的快慢,可以模拟试验对象在高温、低温等状态下

的化学反应,可以利用烟幕和激光灯来模拟气流等。最后,它可重复性高。科学家能在试验中准确测试并

记录相关数据,然后利用这些数据调整试验的环境和步骤。风洞便于开展科学试验,就像摄影棚便于影视

剧拍摄一样,难怪它颇受科学家的重视。

⑤怎样进行风洞试验呢?以飞行器为例,首先,将飞行器的缩尺模型或实物放置于风洞中,使其保持

静止状态;然后,人工制造气流,模拟实际飞行时飞行器的各种情况;接着,利用高灵敏仪器测试飞行器

各部位的受力情况,记录其表面与周围空气的流动状况;最后,科学家根据试验结果为飞行器的设计与制

造给出建议,或者调整相关数据进一步测试。

⑥冬奥会上有些竞速类运动员也会使用风洞进行训练。在这些项目中,毫秒之差决定胜负,只有保持

空气阻力最小的动作,才能领先于对手,所以需要借助特制的风洞确定比赛时的最佳姿势与动作。2020年,

中国国家体育总局与航天部门合作,建成了两个体育风洞。体育风洞不但具备安全性和人性化特点,而且

可以拍摄、存储画面,记录运动员的姿势、重心变化等数据,为训练提供参考。

⑦唐代诗人王勃说风“来去固无迹,动息如有情”,但在科学家眼中,风“来去不再无踪迹,动息依

然如有情”。

(文/孙伟敬,选自《知识窗》,略有改动)

13.概括选文第②〜⑤段说明的主要内容。

14.分析选文第①段的作用。

15.选文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16.下列说法中与选文内容不符的一项是()

A.科学家能在风洞试验中准确测试并记录相关数据,然后利用这些数据调整试验的环境和步骤,这体现了

风洞试验可重复性高的优点。

B.体育风洞通过拍摄、存储画面,记录运动员的姿势、重心变化等数据,为训练提供参考,从而提高有些

竞速类运动员的比赛成绩。

C.进行飞行器风洞试验时,首先要将飞行器的缩尺模型或实物放置于风洞中,使其保持静止状态。

D.风洞在航空航天业,设计汽车、火车等方面起重要作用,是现代空气动力学研究和试验中使用最广泛的

工具之一。

模拟预测

一、(2023•上海杨浦•统考一模)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中国灯文化

①2019年元宵节,故宫举办了“紫禁城上元之夜”元宵灯会活动。灯会上既有现代高科技射灯,也有

传统红灯笼灯彩,当时引发了国内外亿万人的关注。

②灯彩不是日常的实用性灯具,而是元宵节上专门使用的一种以装饰性为主的观赏灯具,始于汉代,

至隋唐宋元时期渐成社会风俗,广为流行于民间和宫廷之中。到了明清乃至近现代,各地仍保留着这一古

老传统风俗,成为人们节庆期间的重要活动内容,形成了灯节文化现象。

③灯彩是在节庆时才短时间使用的观赏灯,而在日常生活中,更多的则是实用性更强的照明灯具。所

以,中国的灯文化自古以来就形成了日常实用灯和节庆观赏灯两个系统,并行演化,相映生辉,极大地丰

富了我国灯具种类和体系,为我国乃至世界灯具史写下了独具特色的辉煌篇章。

④说起来,中国是世界上最先发明灯具的国家之一,比如宁夏海原新石器时代洞遗址里,就发现了用

来照明的松枝遗存,距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据考古发现报道,在窑壁距居住面5T30厘米的范围内,分

布着50多个残留的圆形插孔,插孔上方有青灰色的火苗状烧灼痕迹,插孔里面留有松枝残迹,经鉴定,这

些松枝应为松含量很高的红松。通过实验复原发现,在插孔中斜插上松枝,点燃后即可取亮,一根长20厘

米的松枝可燃烧近1小时,若将50多处插孔内的松枝全部点燃,差不多就能达到100瓦电灯的亮度。

⑤中国传统灯具素有设计合理、功能完善、结构科学、造型生动、装饰瑰丽等特点。河北满城汉墓出

土的汉代皇室贵族使用的长信宫灯,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这件取宫女执灯之意而造型的铜质鎏金灯具,

不但把人与灯融为一体,还设计出能调亮挡风的灯罩,并安装了能消烟除尘的排烟导管,在灯具发展史上

最早解决了灯烟所带来的室内环境污染问题。

⑥无须讳言,在几千年中一直以自身特色著称的中国古代灯具,在近代以来的灯具创新发明中,有些

落伍了。当以电光源为标志的电灯从西方进入中国之初,人们一时还不能接受这一新鲜事物。

⑦后来,经过多方协调,才得以试装英制弧光灯。据当时的《申报》报道,是年7月26日下午7时,

15盏电灯同时发光,“其光明竟可夺日,关记行点一盏,而内外各物历历可见。无异白昼。”“凡装电灯

之处,观者来往如蚁”,试装成功后,人们发现电灯非但无害,反而有益,上海这才开始陆续安灯。

⑧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而今,社会早已发展到了采用光声电等高科技手段举办灯会、装饰家居的阶

段。近年来,让建筑物亮起来的灯光景观工程,美化了城市的人文环境。各地推陈出新地举行各种灯会,

灯节活动,也权大地丰富了人们的节假日生活。故宫这次举办的上元之夜活动,又把古老的灯文化推向了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新高度。

1.下列对第②段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灯彩既是观赏灯,又是日常的实用性灯具。

B.各地保留灯彩的传统习俗,是形成灯节文化的原因。

C.灯彩作为一种社会风俗,是从民间流行至宫廷之中的。

D.灯彩作为观赏性灯具,始于汉代,至隋唐宋元时期渐成社会风俗。

2,第⑤段运用了说明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这段文字,应放在____两段中间,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据《清稗类钞》记载,清光绪八年(1882年),英国人李德立提出在上海安装电灯。”创议之初,华

人闻者以为奇事。一时谣深纷传,谓为将遭雷击,人心汹汹,不可抑制。”

A.②③B.③④C.领)D.⑥©

4.围绕“中国灯文化”,请梳理②-⑧段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

灯彩风俗及灯节文化的历史演变

古代

我国灯具发明早,历史悠久

中国灯文化

近代

而今灯文化美化人文环境、丰富生活

(2023•湖北武汉♦校联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知识类视频的魅力

①知识类视频广泛存在、便捷易得,正在成为互联网上的热点,一种新的广泛存在、便捷易得的网络

学习空间随之形成,激发并释放着社会巨大的学习需求。在一些网络平台,泛知识类内容播放量占比达45%;

某短视频平台的数据显示,通过短视频学习某种技能,已成为具有代表性的用户使用方式,知识类视频正

持续走红。

②与此前《中国诗词大会》《典籍里的中国》等电视节目引发的学习热潮不同,”知识类视频热”并

非单一节目、同主题内容掀起的潮流。相较而言,它是互联网上众多长短各异、主题繁多的知识技能类视

频自然形成的聚合效应。这种聚合效应背后,是数以万计创作者对网民多样化知识需求的积极回应。

③知识类视频其实并非新鲜事物。视频公开课和知识类脱口秀由来已久,也有过一些知名节目,但都

未能像今天这样具有较为广泛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④如今,用户生产内容类平台兴起,为知识类视频的创作和传播提供了技术和用户等方面支持。这类

平台大大释放了知识类视频的生产力,也拓展了人们对知识的理解。从广义上来说,“知识”并不只属于

学术机构、专家学者。每个人接受的专业训练、经历的实践探索,乃至积累的日常生活经验,都是个人知

识储备库的一部分,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知识的传播者。生活妙招、实用技巧、学科干货、前沿科普、热点

解析……过去,细碎日常、枯燥专业或冷门艰深的知识内容,往往难以进入视频公开课或知识类脱口秀的

视野,而多以图文形式呈现于问答社区、论坛帖子、教材论文之中,而今这些内容则是知识类视频青睐的

对象。

⑤借助算法技术高效推荐,短视频平台上主题庞杂、包罗万象的知识类视频“杂而不乱”,并得到精

准传播,促成开放有序的网上知识市场。这一市场的良好运行又对供给侧、需求侧形成正向鼓励,从而让

知识类视频领域更加充满活力。许多创作者也在知识输出的过程中,凭借实力成长为“正能量知识网红”,

为互联网世界注入知识的力量。

⑥制作知识类视频的门槛并不高,但出新出彩有一定难度。一般来说,足够的知识储备、直观的视频

形态,辅以“抽丝剥茧式”的叙事方式,无需非常专业的制作手法,知识类视频就可以实现有效传播。不

过,作为高用户黏性、高使用频率的大众化、日常化传播媒介,短视频并非专为知识类内容而设,许多用

户是在“漫游式”浏览时,与知识类视频不期而遇。因此,除了对标网民有知识需求这个“常量”,创作

者往往会努力创造“增量”,以此增强知识类视频的吸引力。现阶段,这种努力主要体现在提升趣味性,

比如加入“表情包”元素;或者升级短视频的服务性和便捷性,比如在播放进度条上以“小标题”形式,

标注每一段落的关键词,方便用户直接浏览最感兴趣的部分。这些努力和创新,从客观上进一步激发网民

对知识的兴趣、扩大知识的传播。

⑦当前,一些网络视频存在内容同质化、盗版侵权、追求噱头等现象,部分知识类视频也存在这些问

题。若谋求长期发展,知识类视频当积极改善,不断提升质量,推出更多精品。

⑧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知识类视频搭建起便捷的网络学习空间,在这里人人得学、处处能学、时

时可学。我国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网应用不断发展,借力知识类视频的蓬勃势头,网络流量将更有营

养,网络精神家园正能量将更加充盈,普惠化、个性化的知识传播也将助力更多人创造美好生活。

(文/鲍楠,有删改)

5.下列对“知识类视频”的特点理解不走砸的一项是()

A.广泛存在以及便捷易得。B.通过短视频学某种技能。

C.长短各异以及主题繁多。D.具广泛传播力和影响力。

6.下列对“知识类视频热”产生的前提条件的理解不正项的一项是()

A.网民多样化的知识需求,以及为数众多的创作者对这些多样化知识需求的积极回应。

B.为知识类视频的创作和传播提供技术和用户等方面支持的用户生产内容类平台兴起。

C.细碎日常、枯燥专业或冷门艰深的丰富的知识内容,成了知识类视频所关注的对象。

D.借助算法技术高效推荐使各类知识类视频精准传播,促成开放有序的网上知识市场。

7.结合文章,说说如何制作优质的知识类视频?

三、(2022•广西南宁•二模)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折柳寄情”传递中华传统文化

①2月20日,冬奥会闭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馆鸟巢隆重举行,美轮美奂的表演吸引了全球人们的眼球。

其中有一个环节是“折柳寄情”。伴随着经典名曲《送别》的悠扬旋律,80名舞蹈演员在光影的衬托下,

展现出一条条绿色的柳枝,随后365个各行各业的普通人手捧发光的柳枝围拢过来,代表了一年365天的

思念,表现出“惜别冬奥”的场景。这一幕独特的中国式的浪漫演绎,令人感动泪目。

②柳树是我国的原生树种,也是我国人工栽培最早、分布范围最广的植物之殷商时期的甲骨卜辞

中就有“柳”的象形文字。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有“折柳樊圃”之诗句,即指折下柳枝围成篱

笆。

③我国人工种植柳树的记载最早见于周朝文献《古微书•礼纬•稽命征》,文中载:春秋时期“庶人

无坟,树以杨柳”,可见我国人工种植柳树最迟不晚于周代,在春秋战国时期得到较大的发展。

④由于植柳不仅可以防风固沙、护路卫堤、遮阴造景、获取木材,而且易种易活,随处而安,所以自

春秋及至近现代,我国植柳之风长盛不衰,遍布大江南北,也屡屡见于历代的文献、典故之中。

⑤汉代后,柳树被引植到皇家宫廷苑囿中。据载,汉昭帝时著名的园林上林苑和汉梁孝王忘忧之馆中,

都种植有大柳树。西汉名将周亚夫在军营中密植柳树,即历史上著名的“细柳营”。东晋诗人陶渊明爱柳

成癖,归隐之后在自家房前亲植五棵柳树,自号“五柳先生”。北魏时著名农学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

中,更对历代植柳经验技术进行了系统总结。唐代诗人柳宗元在任柳州刺史时,在江岸广栽柳树,写有“柳

州柳刺史,种树柳江边”之诗,博得了“柳痴”的称号。清代名将左宗棠任陕甘总督期间,令军队百姓沿

河西走廊六百里种柳,“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被人称为“左公柳”。

⑥在我国古代文化中,“折柳”一词寓含“惜别怀远”之意,折柳送别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因“柳”

与“留”谐音,离别赠柳可以表达挽留之意和依依惜别之情,所以在我国的古代,亲朋好友长期分离时,

送行者常要折一支柳条赠给远行者。

⑦最早以“杨柳”来寄托怀家恋土之情的,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的《小雅•采薇》:“昔

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说的是一个旅人回想当初离家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思

念归家时,大雪纷纷满天飞。诗句像一幅画,把他在漂泊苦旅中的思乡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而“折柳”

一词最早出现在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的《折杨柳枝》中:“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

愁杀行客人。”说的是郎君上马后不是取马鞭,而是反身去折杨柳。下马吹起横笛,撩起送行人惆怅的离

情别绪。

⑧唐朝时,京城长安近郊的潮桥两岸,十里长堤,一步一柳,凡送别亲人好友东去的人多到此地分手,

并折下桥头柳枝相赠。时间长了,“瀛桥折柳”便成了送别的习惯。李白的诗:“年年柳色,溺陵伤别。”

和白居易的诗《青门柳》:“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说的就是这个风俗。

⑨“折柳I”一词也寓含“怀远”之意。人们在思念亲人、怀念故友时也会折柳寄情。唐代诗人张九龄

写有诗歌《折杨柳》:“纤纤折杨柳,持此寄情人。一枝何足贵,怜是故园春。”

⑩《折柳寄情》的表演,向世人传递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惜别怀远”之情,让我们与参加冬奥会的各

国友人“今宵离别后,一起向未来!”

《科普时报》2022年2月26日,有删改)

8.下面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后一项是()。

A.冬奥会闭幕式“折柳寄情”表演,独特新颖,浪漫唯美,传递了中华传统文化。

B.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细柳营”,因西汉名将周亚夫在军营中密植柳树而得名。

C.“折柳”一词最早出现《诗经》里的《小雅•采薇》,用柳来寄托怀家恋土之情。

D.唐朝有“灌桥折柳”的习惯,送别亲人好友东去的人到潘桥多会折下柳枝相赠。

9.下面对本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开篇写冬奥会闭幕式“折柳寄情”的表演,引出柳树,进而再对柳文化进行说明。

B.第②段加点词“之一”说明柳树是我国人工栽培最早、分布范围最广的植物的一种。

C.第⑤段以时间为序,用分类别、引资料说明方法说明植柳之风屡屡见于历代的文献。

D.文章在介绍“柳文化”时多用诗文名句,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10.草木缘情,花鸟寄意,折柳传递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惜别怀远”之情,“子规”、“莲花”、“梅花”

等传统文化意象常出现在初中学习的古诗文中,仿照示例,结合诗句,选择其一对其文化内涵进行解读。

(1)莲花一一“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梅花一一“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示例:“杨花落尽子规啼”出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其中的子规鸟在杨花落尽的季节悲

啼,勾起了诗人离别的悲伤。

四、(2022•山东济南•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智能手机新技术

①智能手机自问世后就不断出现新的功能或设计。这些功能或设计从开始的探索阶段到趋于成熟直到

大规模普及,使得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

②2014年,三星的Edge系列手机的曲面液晶屏幕着实让人们感到惊艳,但除了酷炫外并没有太大实用

性。相比之下,三星2020年发布的首款折叠屏幕的手机更吸引人。手机屏幕可以完全对折,展开就是正常

手机的样子,这也算是一个革命性的进步了。同时,更进一步的柔性触摸屏也在实验中。研究人员试图将

银纳米线用于柔性电池的制作中,因此未来的智能手机就可以像手环一样穿戴在手腕上。另外,经过各种

实验曝光,手机屏幕大概是我们所接触的最脏的表面。微软正在为此申请一项专利,使用一层透明薄膜,

利用光的折射原理直接将太阳紫外线传送到整个屏幕,达到科技为屏幕甚至是手指消毒的效果,同时不影

响屏幕本身的显示。

③随着iPhone6s的3DTouch功能问世,新的触控技术就出现在人们面前。悬浮触控技术,是触屏手机

的一种全新的技术模式。这种技术让用户使用手机的时候无需碰触屏幕就可以完成手机操作,手指与屏幕

保证约15亳米的距离就可以在手机上获得类似鼠标的操作。大家都知道,电容触控屏有一•个很大的缺陷,

就是在冬天时,我们只能摘下手套才能对手机进行操作,非常不方便。如果悬浮触控技术成熟了,我们完

全可以隔着厚厚的手套来使用触摸屏,这将会为用户带来极大的方便。

④电池续航能力一直是制约手机发展的瓶颈,各大厂商也在寻求其他解决方案。快速充电就是一个主

要的发展方向。“充电5分钟,通话2小时”,这句广告词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了,它说的就是0PP0自主研

发的V00C快充技术。美国高通公司新一代快速充电技术QuickCharge3.0能够在大约3分钟内将一部手

机从零电量充电80%,充电效率也是极高的。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们也研发了一种新电池,该电池只需一分

钟即可充满电并且比锂离子电池更安全。这种电池的价格还比锂离子电池便宜。

⑤在手机安全方面,指纹识别技术更进一步。新的SenseID3D指纹技术相比传统指纹识别有更安全、

更精准和更快捷的特点,能够穿透由玻璃、铝、不锈钢、蓝宝石或塑料制成的智能手机外壳进行扫描,并

且在使用过程中不受污垢、油脂以及汗水的影响。这样的特性可以让指纹手机的设计更加自由,同时也能

够让用户的体验更加便捷。不过,其他生物识别技术的用户体验则尚未达到指纹识别的高度。经过一年的

技术积累,2016年,眼纹识别和虹膜识别的响应速度有望获得提升,并出现在更多商用智能终端产品中,

进而为我们日常的使用带来堪比指纹识别的便捷体验,而不再是一个酷炫的营销噱头。

⑥科技目新月异,未来智能手机还将加入更多我们意想不到的功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新的变化与惊

喜。

11.下列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至哪的一项是().

A.第②段写三星的曲面手机和2020年发布的折叠手机以及微软研发的为手机屏幕消毒的技术,由此可看出

第②段是从屏幕方面进行说明的。

B.电池续航能力一直制约手机发展,掌握了快速充电技术,也就突破了手机发展瓶颈。

C.悬浮触控技术,是触屏手机的一种全新的完善的技术模式。

D.在手机安全方面,新的SenseID3D指纹技术相比于传统指纹识别有更安全、更精准和更快捷的特点。

12.阅读第④段,分析下面句中加卓可洋的表达作用。

美国高通公司新一代快速充电技术QuickCharge3.0能够在大到3分钟内将一部手机从零电量充电80%,

充电效率也是极高的。

13.从谀明方承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③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

手指与屏幕保证约15毫米的距离就可以在手机上获得类似鼠标的操作。

五、(2022•山东济南•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冬奥闭幕式上的“激光大树”再现中国式浪漫

①“八十名舞者围在场地中央,无数条光束从舞者当中投射穿过,穿过雪花火炬台直达天空,形成一

棵由光束组成的大树……这直达天际的光束代表着人类一切最朴素、最真挚的情感,送别、怀念、铭记和

期待……”

②相信大家对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的《折柳寄情》节目印象颇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