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局九年级上册第16课俄国农奴制改革_第1页
中华书局九年级上册第16课俄国农奴制改革_第2页
中华书局九年级上册第16课俄国农奴制改革_第3页
中华书局九年级上册第16课俄国农奴制改革_第4页
中华书局九年级上册第16课俄国农奴制改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书局九年级上册第16课俄国农奴制改革CATALOGUE目录俄国农奴制背景与原因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措施及内容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意义农奴制改革局限性及存在问题俄国农奴制改革与同时期其他国家比较总结与启示01俄国农奴制背景与原因17世纪,农奴制在俄国普遍确立,农奴被剥夺了人身自由和财产权。18世纪,随着俄国封建经济的发展,农奴制进一步巩固和加强。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俄国开始出现农奴制,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成为农奴。农奴制起源及发展历程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发展,但受到农奴制的严重阻碍。农民生活贫困,缺乏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和暴动频繁发生,对俄国社会稳定造成威胁。19世纪中期俄国社会状况经济上,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俄国经济落后于西欧国家。政治上,农奴制维护了沙皇专制统治,削弱了人民的力量和反抗意识。社会上,农奴制造成了俄国社会的分裂和不平等,加剧了社会矛盾。农奴制对俄国经济、政治影响02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措施及内容03农民起义不断,社会动荡不安农奴制下农民生活困苦,起义不断,社会动荡不安,严重威胁着沙皇的统治。01农奴制严重阻碍俄国资本主义发展19世纪中叶,俄国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农奴制国家,农奴制成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02克里米亚战争失败暴露俄国落后1853-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中,俄国军队在武器装备和战术上远远落后于英、法等国,战争失败暴露了俄国的落后。亚历山大二世改革背景颁布解放法令,解放农奴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解放法令,宣布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地主不得买卖或干涉他们的命运。农民必须通过“赎买”才能获得土地虽然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但他们并没有获得土地。农民要想获得土地,必须出钱“赎买”。没有满足农民无偿获得土地的要求农奴制的废除并没有满足农民无偿获得土地的要求,农民仍然受到地主的剥削和压迫。改革措施:解放农奴、土地政策等123农奴制的废除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虽然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但农民的生活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他们仍然缺乏土地和生产资料,生活贫困。农民生活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农奴制改革并没有彻底完成,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例如,地主仍然拥有大量土地和权力,对农民进行剥削和压迫。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改革后俄国社会变化03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意义促进市场形成改革后,农民可以自由地买卖土地和劳动力,加速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国内市场的形成和扩大。解放劳动力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使得大量农民获得自由身份,成为自由劳动力,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资本积累农奴制改革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原始积累,地主阶级通过出售土地和赎买份地等方式积累了大量资金,成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推动社会进步和民主化进程社会结构变化农奴制改革打破了封建等级制度,使得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贵族地主阶级的地位逐渐下降,而城市资产阶级的地位逐渐上升。民主意识觉醒随着农奴制改革的进行,越来越多的农民获得自由身份,开始接触到新的思想和观念,民主意识逐渐觉醒。推动政治改革农奴制改革为俄国的政治改革奠定了基础,推动了俄国政治制度向更加民主、开放的方向发展。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它不仅对俄国本身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也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推动世界历史进程农奴制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对于其他国家和地区解决类似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提供经验教训农奴制改革后,俄国逐渐融入国际社会,加强了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步与发展。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对世界历史进程影响04农奴制改革局限性及存在问题改革后,俄国仍保留了大量的农奴制残余,农民没有获得完全的人身自由和土地所有权。农奴制残余封建等级制度村社制度改革未能彻底废除封建等级制度,贵族地主依然享有特权,对农民进行剥削和压迫。村社制度作为俄国农村的基本组织形式得以保留,限制了农民的自由迁徙和土地买卖。030201改革不彻底,保留大量封建残余改革后,农民依然处于贫困状态,缺乏生产资料和资金,难以改善生活。农民贫困农民没有获得足够的土地,土地分配不均,无法满足农民的生产和生活需要。土地问题农民的赋税负担依然沉重,无法摆脱封建主的剥削和控制。赋税负担农民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贵族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依然尖锐,双方之间的利益冲突难以调和。阶级矛盾俄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之间的矛盾也十分突出,改革未能有效解决民族问题。民族矛盾由于上述矛盾的存在,俄国社会依然动荡不安,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不断激化。社会动荡社会矛盾依然尖锐05俄国农奴制改革与同时期其他国家比较与美国、法国等西方国家比较改革背景:美国、法国等西方国家的改革背景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产阶级的壮大,而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则是农奴制度的严重阻碍和沙皇政府的财政危机。改革目的:西方国家的改革目的是进一步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而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目的是缓解财政危机,维护沙皇专制统治。改革措施:西方国家的改革措施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如建立民主制度、发展工业、提倡科学文化等;而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措施则主要集中在经济方面,如解放农奴、提供土地和贷款等。改革影响:西方国家的改革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繁荣;而俄国农奴制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财政危机,但并未根本改变沙皇专制制度,也未能促进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与亚洲国家如日本、中国比较改革背景:日本在明治维新前是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面临着民族危机和社会矛盾;中国在19世纪中叶也经历了类似的困境,面临着列强的侵略和内部的社会动荡。而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则是农奴制度的严重阻碍和沙皇政府的财政危机。改革目的:日本明治维新的目的是实现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摆脱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中国洋务运动的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求自强。而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目的是缓解财政危机,维护沙皇专制统治。改革措施:日本明治维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改革,如废藩置县、发展工业、提倡西方文化等;中国洋务运动则主要集中在军事、工业和教育方面,如建立近代化军队、兴办工业、派遣留学生等。而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措施则主要集中在经济方面。改革影响:日本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中国洋务运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但未能改变清王朝的腐朽统治和中国的落后状况。而俄国农奴制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财政危机,但并未根本改变沙皇专制制度,也未能促进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06总结与启示俄国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社会变革,它标志着俄国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使农民获得了人身自由和土地所有权,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改革促进了俄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为俄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了基础。俄国农奴制改革历史地位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只有不断进行改革,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