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5《雷雨》(节选)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1页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5《雷雨》(节选)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2页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5《雷雨》(节选)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3页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5《雷雨》(节选)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4页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5《雷雨》(节选)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5《雷雨》(节选)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雷雨》(节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从戏剧结构技巧、戏剧人物、戏剧语言、戏剧冲突搭建支架,深耕剧本;

2.小组合作,创作台本,完成深度对话;

3.探讨悲剧美学价值;

教学重点:把握矛盾冲突、品味语言特色的基础上,探究主要人物的性格、心理。

教学难点:感受作品的悲剧意识,探究作品的艺术魅力。

教学过程

1.[文学常识]

作者简介: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中国现代剧作家。1933年大学即将毕业时,写出震惊文坛的处女作《雷雨》,以后又陆续写出了《日出》《北京人》《原野》等剧本。新中国成立后,创作了《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等剧本。曾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中国文联主席等职。

2.文体常识:戏剧

①戏剧的概念

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

②戏剧的种类

从表现形式看,戏剧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歌舞剧、哑剧等;从作品的容量看,可以分为多幕剧和独幕剧;从题材反映的时代来看,可以分为历史剧和现代剧;从情节主题来看,戏剧又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

③戏剧的要素

包括舞台说明、戏剧冲突、人物台词等。戏剧文学有三个特色:一是要适合舞台表演,二是要有戏剧冲突,三是要有鲜明生动的人物对话。

明确戏剧冲突的概念。戏剧的灵魂是戏剧冲突。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戏剧冲突,主要指剧本中所展示的人物之间、人物自身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其中主要表现为剧中人物的性格冲突。

④戏剧的语言

包括台词和舞台说明。戏剧语言有五个特色:一是动作性,二是个性表现力,三是抒情性,四是有潜台词,五是动听上口,浅显易懂。

导入:

曹禺先生生前曾很得意《雷雨》能“咬住"观众,确实,话剧作为舞台艺术,如果不能“咬住”观众,也就失去了它的生命。那么,《雷雨》凭什么能“咬住"观众,以至于让这位谦和的戏剧大师都沾沾自喜呢?我们今天就从节选部分去一探究。

环节一:分析“发现”“突转"的结构技巧

第一个技巧,还引用曹禺先生自己的一句话:“周朴园与鲁侍萍见面一场,我用了点技巧。”——这一“技巧"其实就是“发现”和“突转",这是一个结构上的艺术技巧。

(PPT显示)

“发现”,指从不知到知的转变,它可以是主人公对自己身份或者与其他人物关系的新的发现,也可以是对一些重要事实或无生命实物的发现。

“突转",指剧情向相反方面的突然变化,它是通过人物命运与内心感情的根本转变来加强戏剧性的一种技法;

在创作实践中,“发现”通常总是与“突转"相互联用或者同时出现,剧本往往通过“发现”来造成剧情的激变。

(一)分析周朴园和鲁侍萍见面这一场戏中的“发现"

1.周鲁见面这场戏的“发现”指什么?

明确:周朴园发现眼前的老妈子就是梅侍萍。

2.周朴园是如何一步步逐渐“发现"的呢?或者说鲁侍萍是怎样一步步将信息发送给周朴园的?

明确:关窗动作——无锡口音——竟知道三十年前那桩事——更清楚地知道所有细节(不贤惠不规矩不清白,年三十抱着刚生三天的第二个儿子投河死的)——知道侍萍还活着——告知侍萍就在此地——清楚地说出绣花绣字的绸衬衣

3.在这个“发现”的过程中,周朴园的心理是怎样的?请结合舞台说明来简要分析。

明确:①舞台说明:看她关好窗门,忽然觉得她很奇怪——沉思——沉吟——苦痛——汗涔涔——抬起头来——喘出一口气——惊愕——忽然站起来。

②周朴园经历了怀疑——沉思——痛苦——心虚——怀疑——放心——吃惊——惊恐的心路历程,一步步的发现,对他的心理是一次次的撞击,并产生强烈的震撼,也使读者的心灵感到强烈的震撼。

小结:这个“发现"的过程,其实就是戏份一步步展开的过程,这样的戏份紧紧地“咬住”了我们,让我们的心也随着“发现"的过程而跟着剧情起起伏伏。

(二)简析周朴园和鲁侍萍见面这一场戏中的“突转”

1.“发现"眼前的老妈子就是梅侍萍之后,戏剧情节发生了怎样的大转变?

明确:周朴园翻脸不认人,厉声责问“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然后想给钱了事。

(过渡语)当周朴园“发现”面前的下人是侍萍后,他的举动发生了180°的突转。前面保留侍萍从前顶喜欢的家具,保留侍萍因生萍儿受了病总要关窗的习惯。后面厉声责问,想用钱来封住侍萍的嘴,并且决定立刻辞退鲁贵和四凤。“突转“为我们展现了人物性格、心理的复杂性。

2.面对周朴园得知侍萍还活着的惊疑,按照通常的人情设想就是:先是互相确认——“是你吗?真的是你吗?"然后出现悲喜交加的拥抱这样动人的场景,最后当然是相互诉说别后内心的孤苦和对对方的无尽思念。然而周朴园的反应却出乎我们的意料。周朴园严厉地质问“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对侍萍的出现表示拒斥和猜疑。你怎么理解周朴园这一与通常人情相悖离的行为?

明确:出于资本家的敏感,他认为侍萍的出现时机不同寻常。当时他处于内外交困(蘩漪“有病”、工人在矿上罢工)的境况。因此他对侍萍的突然出现提高了警惕。死去的侍萍对他没有威胁,而活着的侍萍已不再是“当初的那个你",而是附着了太多的现实威胁,这些都威胁到了他的家庭形象、社会形象,威胁到他“最圆满、最有秩序的家庭”维持。因此拒斥决绝成了他的直接选择。

3.周朴园为什么喜欢怀念“逝去"的侍萍?他对侍萍的怀念中到底有几分真情?

明确:周朴园把对“逝去”侍萍的纪念当做心灵自我崇高的必修课:搬家到北方还保留侍萍“顶喜欢"的家具、记住侍萍的生日——四月十八、升格侍萍——照着正式嫁过周家的人来看待、保留侍萍总要关窗户的习惯。这些习惯周朴园都几十年如一日地保留着,形同宗教仪式。我们很难怀疑周朴园的怀念是假的,只不过这种感情掺杂了太多的心理因素。

总结:周朴园是一个立体复杂的人物形象。他的确有冷酷自私的“兽性”一面,但他也有丰富内在的“人性"的一面。在他身上,痴情与无情、可悲与可恶是彼此交织的。正如曹禺先生所说:“周朴园是一个人,不能认为资本家就没人性。为了钱,故意淹死两千多个小工,这是他的人性;爱他所爱的人,在他生活的圈子李需要感情的温暖,这也是他的人性。”

4.面对周朴园的冷漠拒斥和猜疑,鲁侍萍是坚强还是软弱呢?

明确:①坚强。面对周朴园的冷漠拒斥和猜疑,鲁侍萍没有退缩,而是愤怨地控诉了三十年前周家的冷酷,诉说了自己的悲惨遭遇,无形中揭开了周朴园的道德面纱。

②软弱。面对周朴园的动之以情,鲁侍萍安静下来了。毕竟有过一段美好的感情,并生了两个儿子。在周确认自己后她大倒苦水,“闷了三十年了"说明她没有可以宣泄的对象。“三十年我一个人都过了“说明她感情上的孤独。何况逼“死”自己这事不能全怪周朴园,我们注意到侍萍在控诉时用了“你们"“你们老太太”等用语,可见其家庭看重“有钱有门第"是主要原因。周的“纪念”也算对自己有了交待,因此她说:“这些傻话请你也不必说了。"“傻话”一词正是情人间的用语,正能说明侍萍对周朴园的感情。

鉴于自身的教训,她一心想着要带四凤离开此地,不能再使四凤受到同样的伤害。同样出于爱的理由她要见一见周萍,当周顾虑鲁见周萍时,鲁说:“你以为我会哭哭啼啼地叫他认母亲么?我不会那么傻的。我难道不知道这样的母亲只给自己的儿子丢人么?我明白他的地位,他的教育,不容他承认这样的母亲。这些年我也学乖了……"基于爱和责任她没有主张任何权利,而是主动选择离开。这样说又何尝不是爱。

在第三幕中,她高声对大海说:“你要是伤了周家的人,不管是那里的老爷或者少爷,你只要伤害了他们,我是一辈子也不认你的。”也是爱的例证。侍萍的一系列行为符合其基于“弃妇"和母亲身份的情感逻辑以及基于善良的性格逻辑。

(三)小结“发现”和“突转"的结构艺术

“发现”和“突转"是戏剧常用的结构艺术手法,它往往本身就是激烈的矛盾冲突,同时又是凸显人物性格的关键处。“周朴园认出侍萍之后,态度发生这么大的变化,符合逻辑吗?”、“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中到底有几分真情?"、“鲁侍萍是坚强还是软弱?”,这都是剧情突转处生发的疑问,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可以帮助我们深入把握《雷雨》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所以,以剧情的“发现"、“突转”作为戏剧欣赏的切入口,就可以抓住关键,读出问题,更好地走进戏剧。

环节二:挖掘人物丰富的潜台词,分析“错位"的戏剧冲突

(过渡语)明白了戏剧的“发现”这一技巧后,我们继续迈出第二步——挖掘人物丰富的潜台词,分析“错位"的戏剧冲突。

(一)挖掘人物丰富的潜台词

戏剧中的人物语言常常有“言外之意”,也就是潜台词。周光珍的《浅谈戏剧语言潜台词的赏析》指出,“潜台词是指隐藏在台词背后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是潜藏在台词背后的人物的思想、愿望和目的,是台词的真实含义。"挖掘人物语言中的潜台词能够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把握人物内在的心理动机和表达目的,可以透过人物的表层语言更好地看清人物的本质,更准确地把握人物形象。

1.在节选的课文中,鲁侍萍来到周公馆,与周朴园不期而遇。她立马认出了周朴园,但周朴园却暂时被蒙在鼓里。两个人物一明一暗,一个被动招架,一个主动引导,人物语言值得玩味。请大家细致阅读“周朴园认出侍萍之前”两人对话,运用批注法,在课本上画出鲁侍萍主动推动话题进展和情节发展的话语,并用“旁批"挖掘人物丰富的潜台词。

示例:“哦——老爷没有事了?”

批注:此时,如果鲁侍萍仅仅以“哦"回应之后就走出屋子,那么鲁、周两人相遇的情节就会到此结束。但是,鲁侍萍紧接着跟上一句:“老爷没有事了?”勾起了周朴园回答的必要,继而另起了“开窗"的话题,让情节顺理成章地继续推进。

明确:

(1)对了,我不是,我是江苏的。(挑起新话题,引出两人曾经相爱的地点“江苏无锡”)

(2)我自小就在无锡长大的。(引出两人曾经相爱的地点“无锡")

(3)是的,三十多年前呢,那时候我记得我们还没有用洋火呢。(将话题引到两人曾经相爱的三十多年前)

(4)老爷是那个地方的人?(用疑问句,引出周朴园对过往事情的回忆)

(5)也许记得,不知道老爷说的是哪一件?(用疑问句,引导周朴园说出两人相爱之事)

(6)说不定,也许记得的。(引导周朴园继续问下去,勾起对方的兴趣)

(7)如若老爷想打听的话,无论什么事,无锡那边我还有认识的人,虽然许久不通音信。托他们打听点事情总还是可以的。(引导周朴园继续问下去)

(8)不敢说。(以退为进)

(9)我倒认识一个年轻的姑娘姓梅的。(引导周朴园继续谈论此事)

(10)可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惠,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增加对话信息量“不是小如”“不贤惠"“不大规矩”,挑起新话题,让旧事浮出水面)

(11)她不是小姐,她是无锡周公馆梅妈的女儿,她叫侍萍。(增加对话信息量"她叫侍萍”,挑起新话题,让旧事继续浮出水面)

(12)老爷问这些闲事干什么?(疑问句,引导周朴园继续说下去)

(13)哦,——那用不着了。(引出两人谈论“侍萍还活着"事)

(14)这个人现在还活着。(增加对话信息量“侍萍还活着”,挑起新话题)

(15)她现在老了,嫁给一个下等人,又生了个女孩,境况很不好。(挑起新话题,试探周朴园对自己——现在的侍萍的态度)

(16)我前几天还见着她!(挑起新话题,维续试探周朴园对现在的侍萍的态度)

(17)嗯,就在此地。(给周朴园以肯定的回答,挑起新话题,“逼迫"周朴园表明对现在的侍萍的态度)

(18)老爷,您想见一见她吗?(直接询问周朴园是否还关注现在的侍萍)

(19)她的命很苦。离开了周家,周家少爷就娶了一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她一个单身人,无亲无故,带着一个孩子在外乡什么事都做。讨饭,缝衣服,当老妈,在学校里伺候人。(陈述侍萍当下的处境,试探周朴园对现在的侍萍的态度)

(20)嗯,都是很下等的人。她遇人都很不如意,老爷想帮一帮她吗?(挑起新话题,陈述侍萍现在的处境,直接地询问周朴园是否“想帮一帮”现在的侍萍)

(21)老爷,没有事了?(望着朴园,眼泪要涌出)老爷,你那件雨衣,我怎么说?(面对周朴园的逃避和拒绝,眼看着谈话即将结束,相认不成,侍萍心有不甘,再次追问,并挑起新话题)

(22)老爷那种绸衬衣不是一共有五件?您要哪一件?(疑问句,挑起私密话题“五件绸衬衣")

(23)不是有一件,在右袖襟上有个烧破的窟窿,后来用丝线绣成一朵梅花补上的?还有一件——(不断地挑起新的话题,且这些事都是只有当事人才知道的隐秘,直接揭示自己的身份)

(24)还有一件绸村衣,左袖襟也绣着一朵梅花,旁边还绣着一个“萍”字。(继续揭示只有侍萍和周朴园两人知道的隐秘,直接表明自己的身份)

2.话语主导权表现了一个人的交谈目的或者情感心理。为什么鲁侍萍想一步步引导周朴园认出自己?

明确:其实,从不愿相认到不甘不认的转变中,体现的正是鲁侍萍爱恨交织的心理状态。她既想让周朴园有负罪感,又不由自主地流露出自己深埋于心的情感,想要试探三十年后的周朴园对自己的看法和感情。正如曹禺自己所说:“侍萍在周家曾经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吃得好,穿得也好,又有爱情。以后是一落千丈,过了三十年的痛苦生活。这种初恋

当然是不会忘怀的。为什么侍萍在周朴园下来以后不马上走呢?她是想看看,看看她三十年前那么爱的人怎么样了,看看现在的周朴园对她是什么态度。"

(二)分析“错位”的戏剧冲突

1.鲁侍萍想一步步引导周朴园认出自己,相认后,她曾一度暂时被周朴园的感情牌所软化。但是,当她看到了周朴园态度的改变和态度中的虚伪,她毅然撕掉支票,选择离开周家。

那么周朴园呢?发现前后,周朴园情感关注的焦点各是什么?他的外在表现又是怎样的?

明确:①发现前,周朴园想打听梅侍萍是死是活;外在表现:周朴园拐弯抹角,躲躲闪闪;②发现后,周朴园急切想要解决问题;外在表现:周朴园翻脸无情,软硬兼施。

(三)小结“错位"的戏剧冲突

这场戏中,一个吞吞吐吐,一个遮遮掩掩;一个咄咄逼人目的是赶紧了事,一个雷雨般爆发是因为“闷”了三十年。两人之间的矛盾冲突自然是峰回路转,充满了戏剧性的魅力。这是一种“错位的戏剧冲突"。因为“错位”,造成了更强烈的矛盾冲突,就像两股绞扭在一起的绳子,你往这个方向拧,我往那个方向拧,结果是越拧越紧。这里,“戏在内心"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有一句话叫“戏剧不懂得平静过日子。”就是说戏剧要不断地掀起浪潮,让人在跌宕起伏中去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正是这种“错位",使人物之间的情感、心理充满了激烈交锋的张力。这就是戏剧,不同于诗歌、散文、小说的戏剧,它有它自己独特的魅力。

这是我们向戏剧靠近的第二步。

环节三:小组合作,创作台本

1.刚才我们通过戏剧结构技巧、戏剧人物、戏剧语言、戏剧冲突这四大支架,对《雷雨》剧本有了较为深入的研读。而要将戏剧真正搬上舞台,我们还需要将剧本改写成台本。那么,什么是台本呢?我们又该如何修改呢?请同学们参看单元学习任务中的相关表述,思考台本创作需注意什么?

(PPT显示)

所谓“台本”,就是经过处理,补充适当内容后作为演出依据的剧本,也叫“演出本"。为了获得更好的演出效果,我们需要特别注意那些意蕴丰富、能充分表现人物性格和内心活动的关键台词或关键动作,悉心体会戏剧情境和人物性格,揣摩最合适的语气、语调,设计最适宜的表演方式。

明确:

台本创作需注意:①台本创作最根本的原则就是“忠于剧本”,创作前需细心揣摩剧本,明确剧情需求;②适于表演。添加人物动作、心理、神态时,还要考虑演员的性格特征,只有选择适合表演的细节才能获得更好的舞台效果。

2.创作“大海挨打"的台本,对鲁侍萍进行再创作。例如,《雷雨》中“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大海,走吧,我们走吧”这三句台词,蕴含着强烈又复杂的情绪,考虑怎样说才最合适?舞台布置、服装设计、灯光安排等方面应该怎么设计才好?

明确:①第一次抓住重要台词“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剖析侍萍当时复杂的情绪:既有对大海被打的心疼,又有对兄弟之间暴力相向的痛苦,还有对周萍想认又不能认的无奈。因此,在创作台本时,我们加入了“跑”的动作、“悲伤"的表情,还注意到了语气的哽咽、关键台词后的停顿、人物的着装等。

②第二次重点加入“痛苦地盯着”等眼神的刻画、“转身护住"“握住”等动作的描写、破折号处的戛然而止与“妈"字后语调的拖长等来体现侍萍的情感。

③第三次主要设计了两次“走吧”的不同语调、语速,加入“看一眼周萍后决绝而走"这一关键动作,以此来体现告别周萍的不舍;并增加一声雷鸣,暗示人物的悲剧命运即将上演;灯光则建议聚焦在侍萍脸上。

(PPT显示)

“大海挨打”台本

鲁侍萍(大哭起来)哦,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周萍面前,抽咽)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着粗布外衣;马上跑去,表情悲伤,带着哭腔;既有对大海被打的心疼,又有对兄弟之间暴力相向的痛苦,还有对周萍想认又不能认的无奈;“你是萍"后停顿较长,体现情感的抑制;两个“凭”,语气哽咽,表现内心的痛苦挣扎。

鲁侍萍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痛苦地盯着周萍,想认不能认;转身护住大海,握住大海的胳膊;“我是你的"后戛然而止;“妈”字拖长。

鲁侍萍(呆呆地看着周萍的脸,忽而又大哭起来)大海,走吧,我们走吧。(抱着大海受伤的头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