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和答诗专项练习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和答元明黔南赠别①
黄庭坚
万里相看忘逆旅,三声清泪②落离觞。
朝云往日攀天梦,夜雨何时对榻凉。
急雪脊令③相并影,惊风鸿雁不成行。
归舟天际常回首,从此频书慰断肠。
【注】①绍圣二年(1095),黄庭坚遭贬黔州安置,其兄黄大临亲送至贬所。元明,黄大临
的字。②三声清泪,出自古乐府《巴东三峡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③
脊令,鸟名,喻指兄弟。《诗・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和答”一词表明黄大临先已写一首诗赠予诗人,故而诗人创作此诗以唱和兄长。
B.首联叙兄长万里相送而离别之事,兄弟二人手足情深,兄长离去让诗人伤心落泪。
C.诗人有远大的“攀天梦”,也有与兄长"对榻凉''的愿望,两者相互矛盾,交织于心。
D.“脊令”相并,“鸿雁”飞散,诗人借此喻指兄弟二人患难与共而又天各一方的境况。
2.本诗尾联是如何表达诗人离别之情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和①仲蒙夜坐
文同
宿鸟惊飞断雁号,独凭幽几静尘劳。
风鸣北户霜威重,云压南山雪意高。
少睡始知茶效力,大寒须遣酒争豪。
砚冰已合灯花老,犹对群书拥敝袍。
【注】①题中“和”,读hG,指唱和,和答。仲蒙是诗人的友人。
3.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断雁”“尘劳”等词写出孤雁哀号、尘世烦劳的景象,表现出诗人孤寂困苦的沉
重心情。
B.颔联对仗工整,视听结合,描写了窗外北风呼啸,霜气肃杀,阴云密布,大雪将至
的景象。
C.“灯花”指灯芯燃烬所结成的花状物,“砚冰已合灯花老”说明诗人夜深难眠,读书时
间之长。
D.这首酬和诗结构严谨,前两联侧重写景,后两联侧重抒情,前后内容紧密关联,脉
络清晰。
4.黎靖在《人生之贵》中提至『‘人以正为贵,心以静为贵,欲以寡为贵,学以精为贵,情以
挚为贵……”,在这首诗中,能看到哪些可贵之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和答登封王晦之登楼见寄①
黄庭坚
县楼三十六峰寒②,王粲登临独倚阑©。
清坐一番春雨歇,相思千里夕阳残。
诗来嗟我不同醉,别后喜君能自宽。
举目尽妨人作乐,几时归得钓鲸桓④。
[注]①本诗是黄庭坚在叶县任上所作。王晦之,黄庭坚的朋友,在河南登封做官。②县
楼:登封县的城楼。三十六蜂:中岳嵩山有三十六个主要的山峰。③王粲:建安七子之一,
有《登楼赋》。④鲸桓:语出《庄子•应帝王》“鲸桓之审为渊”,一说是两种大鱼的名字,
一说鲸为鲸,桓为盘桓。
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上句省一“对”字,意思是说登封县的城楼正对着嵩山三十六个高寒的山峰。
B.首联下句说诗人曾像王粲一样,登上此楼,独倚着栏杆,向远方眺望思念友人。
C.颔联写一阵春雨过后,诗人静坐在夕阳之下思念远方的朋友,美景更显友情之深。
D.尾联写自己在叶县无法自宽,希望能摆脱繁琐的公务,回家去过渔钓的隐居生活。
6.“嗟”是全诗的诗眼,请说明全诗是怎样围绕“嗟”行文布局的。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鹏鹃天.座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①和前韵即席答之
黄庭坚
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②。
身健在,且加餐③。舞裙歌板尽清欢。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
【注】①史应之:名铸,眉山人,落魄无检。②倒著冠:《世说新语・任诞》“山季伦为荆州,
时出酣畅。人为之歌曰:‘山公时一醉,径造高阳池。……复能乘骏马,倒著白接篱。“白接
篱,头巾。③《古诗十九首》:“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李白《代佳人寄翁参枢先辈》:
“直是为君餐不得,书来莫说更加餐。”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即席”“酒杯”“横笛”“舞裙歌板”可知,词人与史应之同处宴会。
B.“晓寒”“风雨”“冷眼”暗示着词人同时面临季节的寒意和人生的寒意。
C.词人表面放浪形骸、不屑世俗,但内心却郁结着理想不能实现的愤懑不平。
D.“身健在,且加餐”并不是词人胸无大志、只知享乐,而是无奈妥协之语。
8.词人是如何塑造自我形象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小题。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①催黄鸟,晴光转绿频②。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注】①淑气:和暖的天气。②绿频:浮萍。
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题目中“和”指唱和,和答。古人用诗歌相互酬唱、赠答,此诗是杜审言为唱和而作。
B.首联中的“偏惊物候新”一句引出后文对早春景物的具体描绘;“惊”字写出了诗人看
到美景时的惊喜之情。
C.颔联和颈联描绘诗人眼前所见之景,诗人运用拟人、远近结合、动静相衬等手法描
绘景物,写出了早春万物复苏的动态之美。
D.尾联中“古调”是尊重陆丞原唱的用语。诗人用“忽闻”以示意外语气,这个结尾,既
点明主旨,又点出和意,结构谨严缜密。
10.本诗是怎样抒发诗人情感的?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和答钱穆父咏猩猩毛笔①
黄庭坚
爱酒醉魂在,能言机事疏。平生几两屐,身后五车书。
物色看王会②,勋劳在石渠久拔毛能济世,端为谢杨朱久
[注]①猩猩毛笔:高丽笔,旧说是猩猩毛制成的。《唐文粹》载猩猩因喜爱酒、屐而被人擒
获。《礼记》:“猩猩能言,不离禽兽。”钱穆父出使高丽,带回猩猩毛笔,赠予黄庭坚。②王
会:《汲冢周书》的《王会篇》,相传是周王大会诸侯及四夷所作。③石渠:汉代皇帝的图书
馆。④杨朱:《孟子》载,“杨朱氏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1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即咏猩猩的“爱酒”与“能言”二事,把猩猩的生动活泼写了出来。
B.“能言”写猩猩习性,也指以笔书写难免泄露机密,又暗含酒后失言之趣。
C.“王会”的典故交代了猩猩毛笔的来源,后又指出钱穆父撰写图书的功劳。
D.诗歌咏物抒怀,虽多处不离毛笔,却又能写出人情世态,蕴含着人生哲理。
12.诗歌借物喻理,富有启示意义,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和裴司空答张秘书赠马诗
张贾
阁下从容旧客卿,寄来骏马赏高情。
任追烟景骑仍醉,知有文章倚便成。
步步自怜春日影,萧萧犹起朔风声。
须知上宰吹嘘意,送入天门上路行。
【注】张贾,晚唐诗人。
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点明身份,张秘书曾是裴司空的旧日门人,为报恩送给裴司空一匹骏马。
B.颔联前半句赞美马是好马,主人很喜欢;后半句赞美张秘书文才高,写文章快。
C.颈联前后对比,前半句尚在春日美景下漫步;下半句起波澜,风萧萧,北风起。
D.尾联直接说出裴度赠马诗的目的就是为了吹嘘,可见作者的直率和两人的默契。
14.本诗为唱和裴度的《酬张秘书因寄马赠诗》,结合裴诗“飞控著鞭能顾我,当时王粲亦从
军”(王桑,出身名门,但怀才不遇),赏析本诗思想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巴岭答杜二见忆
严武
卧向巴山落月时,两乡千里梦相思。
可但步兵偏爱酒,也知光禄最能诗。
江头赤叶枫愁客,篱外黄花菊对谁。
践马望君非一度,冷猿秋雁不胜悲。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诗题中的“答”和“见忆”可知,本诗是作者对杜甫寄赠的回应。
B.首联写作者和杜甫相隔遥远,无法见面,只能在梦中寄托相思之情。
C.颔联借助爱酒能诗的历史人物,表现作者对杜甫的喜好与才情的了解。
D.尾联写作者多次想骑着快马飞奔到好友身边,苦于路途遥远只能作罢。
16.为了满足格律的要求,诗句中字词的排列往往与日常表达不同,这种“陌生化”处理,使
诗歌的语言“能量”更大,表意更为婉曲而新颖别致。请结合本诗的颈联对此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和答木庵英粹中35
(金)段成己②
四海疲攻战,馀生寄寂寥。花残从雨打,蓬转任风飘。
有兴歌长野,无言立短桥。敝庐①犹在眼,殊觉路途遥。
【注】①本诗作于诗人北渡之后。英粹中:号木庵,金末著名诗僧,诗人好友。②段成己:
金正大七年(1230)词赋进士,北渡后避居龙门山中。元世祖忽必烈曾降诏起用他,遭到拒
绝。③敝庐:故乡居室的谦称。
1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酬答诗,诗人借此向好友表明自己身处兵戈不息的乱世,选择避居的人生
态度。
B.诗人以“残花”“转蓬”自比,“从”“任”两字生动形象地写出其在风雨中随波逐流之态。
C.颈联中“歌长野”与“立短桥”两个画面,一有声一无言,动静结合,令诗人形象立体可
感。
D.尾联中诗人觉得“敝庐”“犹在眼”,而“路途”却很遥远,这一对比展现了其复杂心情。
18.有人评价段成己的诗有“陶(潜)之达,杜(甫)之忧”,请结合本诗对此简要分析。
答案
1.C2.①“归舟”句,诗人从对方着笔,想象兄长在回去的船上,频频回首,眺望诗人所在
之处,以此抒发诗人对兄长的惜别之情。
②“从此”句直抒胸臆,诗人叮嘱兄长从此以后要常常来信,宽慰天涯断肠人,思念之情喷薄
而出。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诗歌内容、思想情感等的能力。
C.“两者相互矛盾,交织于心”错误,颔联中,“攀天梦’’已在“往日”,喻指诗人抱负落空,而
与兄长“对榻凉”的愿望又不知何时实现,流露出诗人悲伤落寞的心绪以及与兄长之间深沉的
亲情,并非表达“两者相互矛盾,交织于心”之意。
故选Co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诗歌尾联从自身宕开,翻进一层,写兄长在归舟中常常翘首遥望天际,盼望兄弟早日归来。
“归舟天际常回首”,诗人从对方着笔,想象兄长在回去的船上,常常翘首遥望天边,频频回
首离别的方向,眺望诗人所在之处,以此抒发诗人对兄长的惜别之情。这种写法比单纯写自
己的相思来得更深婉蕴藉,更富有情致。
“从此频书慰断肠”,此句意思是从今后还要多寄来书信安慰天涯断肠的我。结句直抒胸臆,
作临别时的珍重叮咛之语:从今后可要多多来信,以慰我这天涯断肠人。诗人的满腔深情都
倾注在这声声嘱咐中了,由此思念之情喷薄而出。
3.A4.①心境淡泊宁静。诗人虽倦于尘劳,却能淡泊超然,内心宁静,悠然自得。
②性情豪迈洒脱。“霜威重”“雪意高”“遣酒争豪”表现了诗人的豪迈气概。
③为学勤奋精进。墨水已结冰,灯花也即将燃尽,诗人却仍然裹紧破旧的棉袄勤奋苦读。
④对友感情真挚。诗人将自己在大寒之夜的感受与远方的友人分享,寄托深深的思念之情。
【解析】3.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A.“表现出诗人孤寂困苦的沉重心情”理解有误。首联是说,归巢栖息的鸟儿惊动飞起,孤雁
发出声声哀号。“我”独自凭着幽雅的茶几而坐,一洗白天的尘劳,表现出诗人超然的心境。
故选A„
4.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情感的理解和鉴赏表达能力。
首联“宿鸟惊飞断雁号,独凭幽几静尘劳”写诗人在大寒之夜“独凭幽几”,虽倦于尘劳,却能
淡泊超然,“静尘劳”写出作者获得内心的宁静,悠然自得。
颔联“风鸣北户霜威重,云压南山雪意高”,写在寒冷的书斋中,诗人心中仍然气象万千,有
吞吐天地之气势。“霜威重”“雪意高”表现了诗人的豪迈气概。颈联“少睡始知茶效力,大寒
须遣酒争豪”则是写作者深夜难眠,须要遣送美酒来助豪气干云,也表现其“性格之豪迈”。
尾联“砚冰已合灯花老,犹对群书拥敝袍”则是写砚台里的墨水已经结冰,灯花也即将燃尽,
诗人却仍然裹紧破旧的棉袄勤奋苦读,表现了诗人为学勤奋精进的品质。
作为一首酬和诗,诗人将自己在大寒之夜的感受与远方的友人分享,寄托深深的思念之情,
表现出两人的真挚感情。
5.B6.“嗟”,叹息之意。首联写友人登楼眺望,自己不能同游,这是写叹息的诱因。颔联
写雨后清坐和夕阳下相思,具体展现叹息时的形象。颈联通过“不同醉”和“能自宽”的对比,
点明叹息的原因。尾联写何时能摆脱繁琐公务、归去过渔钓的隐居生活,这是叹息的延续。
【解析】5.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B.“说诗人曾像王粲一样,登上此楼……”错误。首联是想象友人登临的情景,联想到嵩山的
三十六个主要山峰和王粲的《登楼赋》,下句的意思是说,你也像写《登楼赋》的王粲那样,
独倚栏杆,登楼远眺。另外,从诗题“和答登封王晦之登楼见寄”也可知登楼者不是诗人,而
是友人。
故选B。
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首先要解释“嗟”是嗟叹、叹息的意思。然后再分析本诗是如何围绕“嗟”字行文布局的特征。
首联“县楼三十六峰寒,王璨登临独倚阑”,写登封县的城楼正对着嵩山三十六个高寒的山峰,
作者想象朋友王晦之像当年王粲一样独自倚靠阑干,登楼远眺。作者和友人分隔两地,不能
同游,这是写作者叹息的诱因。
颔联“清坐一番春雨歇,相思千里夕阳残”,写春雨停歇,夕阳西下,作者孤身独坐,思念远
方的友人,描绘了作者叹息时的形象。
颈联“诗来嗟我不同醉,别后喜君能自宽”,是叹息自己不能和对方一同喝醉,欣慰对方在远
方能够自我宽慰,通过“不同醉”和“能自宽”的对照,点明作者叹息的原因。
尾联“举目尽妨人作乐,几时归得钓鲸桓”,是写自己在叶县无法自宽,希望能摆脱繁琐的公
务,“钓鲸桓”是闲适的隐居生活,“几时归”是叹息不知道何时才能归隐。最后一句是是作者
叹息的延续。
7.D8.①动作描写。横起笛子对着风雨吹,头上插花倒戴帽,这些动作表现出诗人酒后的
浪漫举动和醉中狂态。②用典。借“身健在,且加餐”表达于世事纷扰中,只愿身体长健、追
求眼前的快乐。“倒着冠”运用《世说新语》中的典故,表现不拘世俗、风流自赏的生活态度。
③环境烘托(比喻象征)。深秋的清晨,黄菊枝头显露出了阵阵寒意,斜风细雨,烘托下出
诗人不同流俗、独具雅趣的清士形象。(风雨比喻外来的打击坎坷,菊花是词人孤傲形象的
象征)。
【解析】7.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D.“无奈妥协之语”说法错误,从“付与时人冷眼看“可知,词人并未向现实妥协,“身健在,
且加餐”表达的是作者对自己命运的洒脱态度。
故选D。
8.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人物形象及写作手法的能力。
从词中“风前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可知,作者横起笛子对着风雨吹,头上插花倒戴帽。
其中的“吹”“簪”“著”等对动作的描写,非常形象地写出了诗人酒后的浪漫举动和醉中狂态。
所以词中运用了动作描写的手法,来塑造作者的形象。
“身健在,且加餐”引用《古诗十九首》中的典故,表达于世事纷扰中,只愿身体长健、追求
眼前的快乐。这是作者在政治上遭到打击后并不对现实低头的表现。而“醉里簪花倒著冠”
一句中,运用《世说新语》中山季伦的典故,表现自己也像山季伦一样,不拘世俗、风流自
赏的生活态度。这是通过用典的手法来表现作者的形象。
从词中“黄菊枝头生晓寒”可以看出,这里运用典型环境来烘托人物形象。深秋的清晨,黄菊
枝头显露出了阵阵寒意,斜风细雨。作者在北宋神宗朝属于旧党,此时正遭受着新党掌权者
的迫害,此处用风雨比喻外来的打击坎坷,菊花是词人孤傲形象的象征,通过这一典型环境
的烘托,烘托出诗人不同流俗、独具雅趣的清士形象。
9.B10.①以乐景衬哀情(借景抒情)。海上朝霞灿烂,江边梅开柳绿,天气和暖,黄莺欢
鸣,浮萍泛绿,描绘出清新秀丽,生机勃勃的早春景象,表达出诗人宦游他乡的失意,以及
满地春光却不能归省的感伤。
②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尾联写到朋友的诗无意中触到诗人心里的思乡之痛,“归思”二字
直接表达诗人对家乡的思念。
③借动作情态流露感情。尾联中诗人落泪沾襟,流露出诗人宦游在外的悲伤。
【解析】9.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BJ"惊,字写出了诗人看到美景时的惊喜之情”错。“惊”应为“惊奇”。表面看,这两联写江南
新春伊始至仲春二月的物候变化特点,表现出江南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水乡景色;实际上,
诗人是从比较故乡中原物候来写异乡江南的新奇的,在江南仲春的新鲜风光里有着诗人怀念
中原暮春的故土情意,句句惊新而处处怀乡。
故选B。
10.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以乐景衬哀情(借景抒情)。中间两联写景,“云霞''句是写新春伊始,江南的新春是与太阳
一起从东方的大海升临人间的,像曙光一样映照着满天云霞。“梅柳”句是写初春正月的花木。
同是梅花柳树,同属初春正月,在北方是雪里寻梅,遥看柳色,残冬未消;而江南已经梅花
缤纷,柳叶翩翩,春意盎然。接着,写春鸟。“淑气'谓春天温暖气候。“黄鸟”即黄莺,又名
仓庚。一个“催”字,突出了江南二月春鸟更其欢鸣的特点。然后写水草泛绿。这两联写海上
朝霞灿烂,江边梅开柳绿,天气和暖,黄莺欢鸣,浮萍泛绿,描绘出清新秀丽,生机勃勃的
早春景象。写眼中所见江南物候,也寓含着心中怀念中原故乡之情,表达出诗人宦游他乡的
失意,以及满地春光却不能归省的感伤。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尾联“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古调”是尊重陆丞原唱的用语。
诗人用“忽闻”以示意外语气,巧妙地表现出陆丞的诗在无意中触到诗人心中思乡之痛,因而
感伤流泪。“归思”二字直接表达诗人对家乡的思念。
借动作情态流露感情。“沾巾”是诗人落泪擦拭的动作,通过这个真情流露的动作描写,流露
出诗人宦游在外的悲伤。
11.C12.①用猩猩醉酒失言、被擒的故事告诫人们要谨慎处世,不可贪婪。②屐几两,书
五车,寄寓人生有限而文章能超越生命、垂之久远的哲理。③“拔毛济世”提醒友人要勤于著
述,且拯物济世、无私奉献。
【解析】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赏析诗歌语言的能力。
C.“后又指出钱穆父撰写图书的功劳”错误,“勋劳在石渠”并不是指钱穆父的功劳,“勋劳”
是指毛笔的功劳,指毛笔能用来撰写图书,它的功勋在于人们的著述。
故选C。
1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思想主旨的能力。
“爱酒醉魂在,能言机事疏”是说猩猩因贪喝酒而被人擒获,其毛被制成笔,但笔上存有其魂;
猩猩能学人语,也不免泄露机密之事而遭擒获。这是借猩猩贪杯好酒而遭祸,以此告诫人们
处事要谨慎,不能贪婪。
“平生几两屐,身后五车书”是说不知猩猩在短短的一生之中能穿几双屐,加之因贪小欲而丧
生,实是一生短暂;而猩猩在身后,则以其毛所作之笔写出了大量著作。前一句是说其生命
短暂有限,有一句是说其毛制作的毛笔所作文章流传之久远,这是从猩猩及毛笔想到生命的
价值和意义,生命有限但创作却可流传久远。
“拔毛能济世,端为谢杨朱”说的是猩猩拔出的毛制成了笔,在友人的手上,能发挥济世的功
用,看来真该把拔一毛而利天下的道理告诉杨朱才对,这既是赞扬钱穆父文章了得,又是提
醒他要多写文章,拯物济世。
13.B14.①原诗:如果我这个文人骑马技艺娴熟了,那么当年的王粲也可以从军报国了。
意思是:我力不从心,不能征战沙场,报效国家。②本诗首联抒发朋友之间的思念之情,二
人感情深厚。③颔联抒发了对于裴司空的文才的赞美之情。④颈联尾联合在一起,和了原诗,
国家危难之际,可以助君一臂之力,提携张秘书,让他能够报效国家。
【分析】13.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
B.“后半句赞美张秘书文才高”错误,应该是赞美“裴司空”文才高。
故选B。
14.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根据题干,结合原诗,所以一定要分析原诗句;其次,因为是和诗,所以情感上要注意两人
的交情很深,相当于知己,有默契。又因为写诗,所以说明诗才高。尾联稍难,但联系晚唐,
不难猜出国家危难,故有报效国家之情。
本诗为唱和裴度的《酬张秘书因寄马赠诗》,由赠诗可见,张秘书有事相求于裴司空,想借
机能够弃笔从戎,报效国家。裴司空转而求于张贾,故有此诗。
首联,叙事,裴阁下原来的部下,为了报答当年的深情厚谊,赠送骏马一匹。此处高情,也
指代作者和裴度感情深厚。
颔联,作者想象裴度骑马赏美景,想象他触景生情,即下笔成诗。表达了对裴度诗才的赞美。
颈联,开始转折,以乐景引出哀情,虽留恋春日,但是国家正处于危难之际。尾联,揭示目
的,说的天花乱坠,是因为张秘书想要建功立业,报效国家。表明同意了,会让他实现梦想。
可见裴张两人是知己,有默契。本诗读起来很诙谐,但表现出三个人对国家的忠诚,尽责,
展现了爱国之情。
15.D16.颈联对仗工整,正常语序是“客愁江头赤叶枫”“谁对篱外黄花菊”,作者采用了倒
文,一方面为了押韵,音韵和谐;另一方面使语言更含蓄有韵味,强化了“愁客”“独对”的感
受,增强了诗歌的情感韵味。
【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D.“骑着快马飞奔到好友身边”理解错误,“践马望君非一度”意思是,作者曾多次登岭远眺,
翘首以盼,不见友人。
故选D。
16.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语言的能力。
颈联“江头赤叶枫愁客,篱外黄花菊对谁''对仗工整,正常语序是“客愁江头赤叶枫”“谁对篱
外黄花菊”,作者采用了倒文,即颠倒语序,一方面为了押韵,每一联的尾字“谁''与
“思”“诗”“悲”入韵,音韵和谐,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另一方面,增强了诗歌的情感韵味,表现了杜甫江头独对红枫,诗人篱外独对菊花的孤独形
象,既是对杜甫在“亲故行稀少”的佳节时,淹泊多病,孤独长吟的同情,亦表明自己的孤独
之感,表达了朋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12横撇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小学书法苏少版三年级下册-苏少版
- 27.2.1 第1课时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册数学同步说课稿(人教版)
- 4.3 基于物联网的项目开发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高中信息技术浙教版2019选修6 开源硬件项目设计-浙教版2019
- 2025年中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二次函数的性质及应用(13大考点48题) (第1期)原卷版
- 2025年全国中级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考试A证题库(含答案)
- 小学升学考试卷及答案
- 蒸馏设备基础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蒲松龄课件教学课件
- 消防考试网络题目及答案
- 测井工实际操作考试题及答案
- JG/T 231-2018建筑玻璃采光顶技术要求
- JG/T 155-2014电动平开、推拉围墙大门
- 2025消瘦诊治与管理专家共识解读课件
- GB/T 18867-2025电子气体六氟化硫
- (高清版)DG∕TJ 08-15-2020 绿地设计标准 附条文说明
- 小学金融知识小课堂课件
- 病历质量定期检查评估与反馈制度
- 乐天地产(成都)有限公司乐天广场四期项目环评报告
- 初中生叛逆期教育主题班会
- 小学国家领土与主权教育
- 工程造价协议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