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支出对就业的影响实证探析12000字(论文)】_第1页
【财政支出对就业的影响实证探析12000字(论文)】_第2页
【财政支出对就业的影响实证探析12000字(论文)】_第3页
【财政支出对就业的影响实证探析12000字(论文)】_第4页
【财政支出对就业的影响实证探析120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财政支出对就业的影响实证分析目录1.引言 12.财政支出和就业的对比分析 22.1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现状 22.1.1从财政支出的纵向配置看,财政支出分权化趋势明显 22.1.2从财政支出的横向配置看,地区与项目间配置不均衡 22.2我国就业的现状 43.国内外财政支出(就业)政策的差别及影响比较 73.1我国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 73.1.1第一阶段:改革开放后的10年 73.1.2第二阶段:亚洲经济危机前后10年 83.1.3第三阶段:美国金融危机前后10年 83.2国外解决就业的财政政策 83.2.1财政拨款 93.2.2税收减免 93.2.3转移支付 93.2.4增加就业岗位 93.2.5鼓励创业 93.2.6加强培训 94.财政支出对就业的影响的实证研究 114.1财政支出对就业影响的传导机制 114.1.1财政支出对劳动需求的影响机制分析 114.1.2财政支出对劳动供给的影响机制分析 124.2财政支出对就业的地区差异影响分析 124.2.1模型设定与变量 124.2.2数据说明 134.2.3模型估计结果 145.研究结论和政策启示 165.1研究结论 165.2政策启示 165.2.1适当降低政府投资性支出比重,保证重点投资 165.2.2完善科教文卫支出投入机制,促进就业效应显性化 165.2.3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充分发挥就业促进作用 175.2.4合理规划财政就业支出规模与结构,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17参考文献 19致谢 201.引言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及国际收支平衡是各国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四大目标。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并且拥有世界上最多人口的国家,国内受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经济增长速度趋缓、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的影响,国际上受世界金融危机、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失业问题严重的制约,我国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就业问题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首先,从就业规模看,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为93727万人,在相当长时期里绝对数量首次下降,比上年减少345万人,人口红利趋于消失,劳动力供给出现拐点,结束无限供给阶段。尽管劳动人口供需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但城市仍然有大量闲置劳动力、农村也有大量可转移劳动力,未来短时间内就业供需总量矛盾的压力仍不能得到实质性缓解。其次,就业结构矛盾突出,主要表现在产业就业结构、城乡就业结构和区域就业结构矛盾三个方面。其中,产业就业结构、城乡就业结构的失衡尤为突出,对我国产业结构演进升级、统筹城乡共同富裕、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产生重大影响[1]。改革开放以来,就业问题一直受到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财政政策,尤其是财政支出政策,作为国家重要的宏观调控工具,对国民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统筹城乡发展、就业促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目前,中国仍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那么,我国财政政策是否能有效调控宏观经济?政府财政支出增加能否有效促进就业?在我国就业总量和结构双重矛盾突出的背景下,政府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对就业的带动作用受到广泛关注。特别是,在“中国式分权”的制度下,地方政府在受财政自主权增强而产生的“财政激励”以及官员晋升绩效考核制度下产生的“政治激励”,使得政府存在生产性支出的结构偏向特征,即“重投资建设性支出,轻公共服务性支出”(傅勇,张晏,2007)。由于不同财政支出项目对就业具有不同影响。因此,分析我国地方财政支出的就业效应必须考虑财政支出结构偏向的特征,具体分析不同财政支出结构对就业影响的差异性。基于以上分析,在此背景下,研究我国财政支出与就业的影响,无疑是十分重大的理论和实践课题。

2.财政支出和就业的对比分析2.1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现状一国财政支出结构的现状及其变化,表明该国政府正在履行的重点职能以及变化趋势。2.1.1从财政支出的纵向配置看,财政支出分权化趋势明显财政支出在不同层级政府间进行分工,是因为地方政府具有效率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渐进式分权,越来越多的财政支出权被赋予了地方政府。中央财政支出占财政收入的比例在下降,由1982年的53%下降到2016年的15.1%;地方财政支出占财政收入的比例上升,由1982年的47%增长到2016年的84.9%,30年增长了37.9%,财政支出分权化趋势非常明显。但这并不表明中央政府责任下降。中央政府财政支出包括两部分:中央本级预算支出和中央补助地方支出,而用于补助地方支出的比例不断提高,由1994年的57.6%增长到2016年的70.7%。(如图2.1)单纯从中央本级预算支出并不能看出中央财政支出的全貌,甚至可能会误导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尽管在收支的初次分配中,财政支出的相对压力明显偏向地方,但经过财政收支的再分配,得到补助后的地方财政压力较小。地方政府财政压力=支出/收入,1990年财政压力为1.07,补助地方后财政压力为0.82,结余450.84亿元;1994年财政压力为1.74,补助地方后财政压力为0.86,结余662.5亿元;2000年财政压力为1.61,补助地方后财政压力为0.93,结余704.72亿元;2011年财政压力为1.76,补助地方后财政压力为1,收支相等。所以从这一点看,我国地方政府财力与事权基本吻合,财权与事权的不对等导致的地方财政困难由中央财政补助填补[2]地方政府财政压力=支出/收入,1990年财政压力为1.07,补助地方后财政压力为0.82,结余450.84亿元;1994年财政压力为1.74,补助地方后财政压力为0.86,结余662.5亿元;2000年财政压力为1.61,补助地方后财政压力为0.93,结余704.72亿元;2011年财政压力为1.76,补助地方后财政压力为1,收支相等。图2.1中央政府补助地方支出数据来源:根据《中国财政年鉴》和财政部《中国财政基本情况》(1990-2016)计算得出。2.1.2从财政支出的横向配置看,地区与项目间配置不均衡财政支出地区间配置不均衡财政支出的地区间配置主要是比较各省财政支出水平,为排除规模因素对分析结果可能产生的影响,采用人均支出指标[3]。其中,通过变异系数可看出地区间的差异程度,差异程度越低,表明财政支出在地区间配置的均等化程度越高。(见表2.1)总体看,1987年以来,我国财政支出地区差距呈现“下降——上升——下降”的状况。1987~1995年,人均财政支出变异系数由0.73下降到0.56,说明财政支出地区间的差异缩小、均等化程度提高,1995年人均财政支出最高的北京市是最低的河南省的5.95倍;1996~2008年,人均财政支出变异系数不断上升,2008年达到0.77,为30年的最高值,财政支出的地区间差距不断扩大、均等化程度不断降低,2008年人均财政支出最高的上海市是最低的河南省的9.23倍;2008年以后人均财政支出变异系数不断下降,2016年下降到30年来最低值,反映出财政支出的地区间配置逐步缩小,呈逐步均等化趋势。表2.1地区间人均财政支出差异(单位:元)1987年1991年1995年1999年2003年2008年2013年2016年最大值280.2462.3632.61413.73218.46361.411879.525020.1最小值32.487.7106.2187.7348.7741.21998.34525.8极差247.8374.6526.412262869.75620.29881.220494.3极值比8.645.275.957.539.238.585.945.52标准差65.7120.3142.4300.6620.21384.72497.84600.5平均值89188.3254.6444.88141791.73773.68799.8变异系数0.730.630.560.670.760.770.660.52数据来源:根据《中国财政年鉴》(1987-2016)计算得出。财政支出项目间配置不均衡该配置能反映财政资金的流向,也能进一步反映政府的财政支出偏好。可从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对我国财政支出项目间横向配置情况进行分析。从国家层面看我国财政支出项目间配置情况。由图2.2可见,经济建设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由1987年的54.9%下降到2011年的26.5%,下降非常明显,但2011年以后经济建设支出比例又开始上升,2016年达36%;社会文教支出占比呈大幅上升趋势,由1987年的19.7%上升到2016年的39.8%,说明国家对社会文教的重视;行政支出占比由1987年的7.3%逐步攀升至2012年的24.1%,此后不断下降,2016年降至15.8%。值得注意的是,其他支出由1987年的3.8%上升到2011年最高值的20.7%,2016年又下降到2.6%,由于其他支出的混杂性,不利于监督,很大一部分为政府的运行成本[4]。从这一点看,我国政府运行成本较高;国防支出比例不断下降,由1987年的14.3%下降到2016年的5.8%。图2.2国家财政支出在项目间的配置比例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87-2016)计算所得。从地方层面分析财政支出项目间配置情况。根据人均GDP的高低把全国分为四个地区,发达地区为:上海、北京、天津、浙江、江苏、广东、内蒙古;中等地区为:山东、辽宁、福建、河北、湖北、黑龙江、河南、湖南;欠发达地区为:四川、安徽、广西、陕西、吉林、山西、重庆、新疆;最不发达地区为:宁夏、海南、青海、江西、西藏、云南、甘肃、贵州。用四个地区同类财政支出占比的均值表示该地区的相对结构变化趋势。如表2.2所示,经济支出与社会文教支出是四个地区财政支出的主要项目,两项支出占财政支出的50%~60%,其他三项支出比例都不高,特别是农业支出比例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说明农业还处于弱势地位。从动态看,各地区对经济支出呈下降趋势,对社会文教支出、农业支出和社会保障支出呈上升趋势,这一趋势符合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要求[5]发达地区为:上海、北京、天津、浙江、江苏、广东、内蒙古;中等地区为:山东、辽宁、福建、河北、湖北、黑龙江、河南、湖南;欠发达地区为:四川、安徽、广西、陕西、吉林、山西、重庆、新疆;最不发达地区为:宁夏、海南、青海、江西、西藏、云南、甘肃、贵州。表2.2四大地区财政支出横向配置差异(单位:%)发达地区中等地区欠发达地区最不发达地区2000年2016年2000年2016年2000年2016年2000年2016年经济支出29.627.333.826.430.123.631.922.6社会文教26.131.830.435.633.837.735.239.4行政支出12.110.711.611.412.2农业支出10.68.610.18.911.3社保支出4.813.6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0、2016).2.2我国就业的现状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的总体形势较为严峻,大学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是造成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从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数量在不断增加,随后几年大量的毕业生涌入劳动市场[6]。据统计,2000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只有107万,2002年开始大量增加,2004年达到了280万人,2006年更是达到了413万,到2016年达到756万人。图2.32000-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统计图单位:万人资料来源:/news/china/1194094.html近10年时间,我国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在以500%的速度增加,而我国GDP以每年10%的高速增长,其提供的就业岗位远容纳不了600多万的大学生就业。从2002年开始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也在持续下降,2002年80%。2006年72%,到了2008年,受金融危机的冲击,就业率只达到了68%,这与八年前的80%相比,下降了12个百分点。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大学毕业生人数的迅速增多是制约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物以稀为贵”的经济定律,如果把大学毕业生看做一种人力资源,那么从整体看来,大学毕业生这种资源的稀缺性几乎为零[7]。大学生在就业中处于绝对劣势地位,而处于优势的用人单位有机会有条件实施一些不利于大学生的限制条款,如性别歧视、户籍限制和专业限制等,再加上这些限制与社会制度、思想观念以及经济因素有一定的联系,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户籍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人才的自由流动,这个限制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地最为凸显。以北京为例,去年北京大幅缩减了接收高校毕业生的户口指标,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北京流动人口的数量,但是增加了高校毕业生在京就业取得户口的难度,面对一线城市激烈的竞争压力,许多人才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二线城市。这项举措打击了高校毕业生的留京热情,不利于大学生在京就业,更不利于北京地区今后经济发展。其他城市的户籍限制也较为突出,如青岛岛外户口人员不能在岛内买房;在校园招聘中,某些专业、学历、学校的学生就业受到户籍的限制,一些商业零售单位、银行、建筑公司招聘时要求“限本地学生生源”[8]。性别歧视是大学生就业中的另一重要问题,很多招聘单位在招聘广告中要求“只要男生”或“男生优先”等字样。在对大学生的就业调查问卷中发现,大部分女生都受到过性别歧视,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男女大学生的就业率中,女生比男生低8个百分点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年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年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专业和学校对就业的影响也是比较明显的,根据麦可思调查数据显示:地质工程、金融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石油等专业就业率较高,而临床医学、动画、法学等的失业率较高。连续两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失业率最高的排在前10名的专业主要集中在文学、法学、医学和教育学等专业大类中。而一些就业率较低的专业却在高考报考中成为热门。除了供求不均、户籍专业限制及性别歧视外,大学生就业难还涉及国家产业结构设计不合理,大学生自身素质不高,高校管理教育质量不过关等其他因素。从经济学“供需原理”出发,大学生供给数量急剧扩大是造成就业难的根本原因,所以,我国政府要增加“有效需求”,须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供大于求的现状[9]。3.国内外财政支出(就业)政策的差别及影响比较3.1我国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从建国初到今天,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这30多年,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随就业状况和经济发展经历了扩张一紧缩一扩张一紧缩等上下波动。对此分为3个阶段进行分析:3.1.1第一阶段:改革开放后的10年1978年改革开放,我国进入经济恢复期,国家领导人在市场经济规律的指导下,不断探索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政策手段和方式,逐步深化对整体国民经济的控制,摸着石头过河,积累了一定的经验。1979年,政府同时采取了三大措施,即提高农副产品价格、提高职工工资水平和对企业减税计划。这时期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了基础设施、企业、农业等的投资支出。财政支出1979年,政策采取的三大措施之一提高职工工资水平,极大的鼓舞了劳动者的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1991年我国为大中型企业技术改造等投资85亿元,基础建设投资增长了19.7%。1992年为基础建设和企业改造及新产品研发等投资增长了7个百分点,农村生产及各项事业支出增长了10个百分点。税收减免在增加财政支出的同时,配合适当的减税政策,有力的刺激了经济发展和就业增加。在1991年,对新办城镇企业中安置待遇人员超过企业从业人员60%的集体企业实施免除2}3年的所得税的政策,1992年,降低部分国有中型企业所得税近20个百分点,极大的促进了企业的效益,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就业。另外,一些经税务机关批准的企业免征两年营业税,这些企业涉及旅店、饮食、修配、修理、加工、浴池、理发、缝纫等[10]。增大出口出口对提高就业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因为出口有利于企业的经济增加,扩大生产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同时提高劳动者的收入。复旦大学博士蒋荷新在《我国贸易自由化的就业与工资效应研究》中表明“贸易自由化进程中,制成品贸易总额及制成品进出口贸易的扩大都对劳动者收入比例的提高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其中出口的作用更为明显,并且贸易自由化对劳动者相对收入的推动作用主要以就业增长形式实现。对不同技能劳动者收入比例的实证检验结果也表明,不同技术行业进出口贸易的增长对所在行业劳动者收入比例的提高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并且在非熟练劳动密集的低技术行业,这一促进作用更为明显。”一系列措施和政策实施,带动了经济发展的同时,促进了就业的增加。据有关统计显示:1990年到1992年三年间,就业人数从64749万人上升至66152万人,增加了1403万人,失业率也从2.5%下降到了1992年的2.3%。3.1.2第二阶段:亚洲经济危机前后10年改革开放初期的扩张性货币政策,使原来封闭的自给自足经济活跃起来,国民收入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就业人员增多。但是1993年上半年开始,经济出现了物价高涨和高贸易顺差等投资过热现象,我国经济从恢复期进入投资过热期。为此,我国实行了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减少了财政支出,取消原有部分减税政策,减少货币量的流通,避免经济过热[11]。危机前的财政政策税收调整:加强税收管理,统一了所得税率,取消部分税收优惠政策,完善税收政策。1994年,财政体制改革将原来多种形式的地方财政包干制改为分级分税财政管理体制。1996年,各级财税部门把整顿财税秩序作为重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突破。政策效果:1998年国有企业改革,导致下岗职工增多,我国实行再就业服务,吸纳了90%以上都下岗职工。通过外需、投资、贸易多方面调控,我国经济增长率保持在8%左右,人民币抵制住了贬值的压力。3.1.3第三阶段:美国金融危机前后10年这期间我国经济受到较大的影响,但是由于我国一直以来实施的一揽子货币政策和宏观调整政策以及我国13亿人民强大的内需,我国经济出现增长趋势。2008年金融危机,大家并不陌生,华尔街次贷危机转化为金融危机,进而波及全球经济。我国不可避免的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冲击,2008年上半年到下半年,随着经济形势的逐步恶化,我国宏观调控的目标由“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控制物价过快上涨”转变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这期间宏观调控以防止经济衰退为目的,但政策内容更为灵活多样[12]。政策效果:在美国经济低迷,失业率高涨的情况下,我国国民经济保持了9%的增长率。据调查显示,2009年,我国企业500强多项经营绩效指标超过美国企业500强,创造净利润1706亿美元,高出美国700多亿美元。据中国企业联合会和中国企业家协会调查数据可知,遭受重创的中小企业同样表现出复苏迹象,同时,金融危机促进了企业转型,不少企业家加大品牌创新和产品研发力度,甚至投资新兴产业,这些企业经受住了危机的考验,竞争力进一步加强。以中国民营经济最为活跃的浙江温州市为代表,企业转型正在逐步实现。3.2国外解决就业的财政政策国外政府出台的一系列促就业政策措施,主要集中在财政拨款、税收减免、转移支付、鼓励创业和加强培训等几个方面:3.2.1财政拨款财政拨款是政府增加就业的重要手段,以日本为例:日本政府在2002年,拨放财政支出1844亿日元,大力创办新型企业,发展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同时,政府根据具体情况,给予创办企业的个人一定数额的事业扶助金。美国在这方面的财政拨款近年来显著增加,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通过了40000亿的财政支出救市方案,以促进就业。3.2.2税收减免税收作为财政政策的另一个重要形式,增减灵活,方便调整人民收入,适合刺激投资增长。例如法国政府在1997年通过了减税条文,规定3年内减少企业的税收共计1200亿法郎,以此刺激企业投资。该项条款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据统计法国在2000年投资增长7%,新增岗位解决了37万人的就业[13]。3.2.3转移支付转移支付的优点是不仅能平衡国民收入,还能有效促进就业。德国“美因茨模式”促就业方案值得学习。该方案规定从事清洁工等低报酬工作的失业人员,每月将得到政府额外社会保险补贴。实际情况表明,这一措施得到了大量失业人员的认可,同时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直接或间接的促进作用。德国政府还制定了为企业提供雇佣失业者津贴的政策措施,如企业多雇佣一位失业人员,可获得10万欧元的贷款,或企业按照雇佣失业人员的数量可少缴雇员失业保险金等,以此降低雇佣成本和税率。另外,法国为促就业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转移支付措施,如在不降低工资的前提下将法定工作时间算短4个小时为35小时,解决了42万人的就业问题。3.2.4增加就业岗位增加出口也是增加就业岗位的一项措施。例如法国在近十多年,加大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往来,通过外贸业务以扩大出口,增加就业岗位。同时,大力发展信息、通讯等新兴产业,取得了较好的成效。3.2.5鼓励创业创业成为当下热门话题,尤其是大学生创业。早在20年前,日本政府就推行创业政策,对于个人创办的企业,给予一定数额的事业扶助金,针对大学生创业,只要有切实可行计划,日本政府为大学生提供无担保、无抵押融资[14]。目前我国采取的一些鼓励就业方案受到日本政府以上举措的启示。3.2.6加强培训就业培训一方面可以提高雇佣人员的自身素质,另一方面又能降低劳动者面临失业的风险,因此,培训支出在各国财政支出中的比例逐渐上升。法国、美国等多个国家的在职培训相当受欢迎,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失业风险,也为企业提供了资金支持。根据以上促进就业政策,我们从劳动者、企业、政府三方面出发,对成功的就业措施进行分类:对于失业人员给予一定的补贴,鼓励他们参与第三产业等隐性就业岗位;为就业人员提供培训机会,减少失业风险;因产业转型出现的大量失业人员,就业机构主动深入企业与老板、工会协商,灵活采取多种办法尽量减少失业人员的数量;政府出资,加大外贸鼓励新兴产业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增加就业机会。

4.财政支出对就业的影响的实证研究4.1财政支出对就业影响的传导机制4.1.1财政支出对劳动需求的影响机制分析财政支出对就业的影响,理论上分析包括劳动需求效应和劳动供给效应两个方面。财政支出按性质分,可以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而购买性支出又可以分为消费性支出和投资性支出。同时由于考虑到财政科研支出对就业影响的特殊性,我们根据各支种支出对就业影响的不同,将财政的财政支出分为四类:财政投资支出、财政消费性支出、财政转移性支出和科学研究支出。以上分类中投资性支出、消费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是互不重合的,而科学研究支出则是消费性支出中的科研支出和投资性支出中的科研支出的加总。如图4.1所示。图4.1财政支出对劳动需求影响流程图4.1.2财政支出对劳动供给的影响机制分析上文中已经分析,财政支出按性质可以分为投资性支出、转移性支出和消费性支出。按具体的项目分析的话包括基本建设支出、国防支出、补贴支出等,这些主要都是对劳动需求产出影响,而对劳动供给产生影响的财政支出的项目则比较少,主要有教育支出、军费支出、医疗卫生支出以入失业保险金支出(如图4.2所示)。图4.2财政支出对劳动供给的影响4.2财政支出对就业的地区差异影响分析本文将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对“财政支出影响就业与失业”这一假说进行实证检验。这一实证检验的基本思想基于如下事实:前文分析指出各地区就业与失业存在较大差异,造成这些差异的潜在原因有多种,如果实证研究表明财政支出的地区差异是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之一,这就为“财政支出影响就业与失业”这一假说提供了经验证据。4.2.1模型设定与变量本文的经验模型是在刘新、刘星(2010)研究基础上扩展得到的。在他们的研究中,没有包括除财政社会保障支出以外的其他可能影响就业和失业的重要因素。而基本的经济学原理表明,就业和失业数量是由人力资源供求相互影响决定的。除了财政支出外,影响人力资源供求的其他因素还有许多,如果遗漏这些因素,加之被遗漏的因素与财政支出相关的话,就会导致模型参数估计结果偏误,从而得到错误结论。因此,本文选取以下“个体效应模型”作为待估计的模型:其中,被解释变量Yit,可以是第i个地区在第t年的就业率或失业率,不同情况下使用不同变量。xit代表本文重点关注的变量一一财政支出。其系数a是否显著决定了“财政支出影响就业与失业”这一假说是否在经验上成立,而且a的正负号决定了经验上财政支出对就业与失业的影响性质。∝i代表无法观测的“个体效应”,它们可能与可观测控制变量(向量)Xit相关,β是待估参数向量,代表可观测变量对Yit的边际影响。前述影响就业和失业的其他变量就包含在控制变量Xit4.2.2数据说明各变量数据均取自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劳动统计年鉴》。表4.2给出了所有变量的描述性统计。表4.2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变量名称均值标准差最小值最大值就业率(即就业人员占总人口比重,%)54.378.2138.1973.84城镇登记失业率(%)3.700.571.374.57人均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对数6.310.515.247.96实际人均GDP对数10.020.518.9411.25实际GDP增长率(%)13.062.265.4019.20二三产业就业人员占总就业人员比重(%)60.7014.1835.2296.07国有单位就业人员占城镇就业人员比重(%)34.4610.5513.153.1进出口总额占GDP比重(%)31.7040.483.36172.15出口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55.5214.9818.3793.3816岁以上人口中受教育程度在大专或大专以上人口所占比重(%)8.175.711.2131.20注:样本观测个数124。资料来源:根据2013-2016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劳动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得到。4.2.3模型估计结果对模型(4.1)的估计方法大致有三种,分别为“混合OLS模型”、“随机效应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如果不可观测的“个体效应”与解释变量相关,则采用前两种方法将得到关于p的“非一致”的估计量。为了便于对比,本文对“就业率”被解释变量,分别估计了“混合OLS模型”、“随机效应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结果列为表4.3中的模型1、模型2和模型3。这三个模型中均包含有分别代表2013,2014和2015年的三个时间虚拟变量,以控制随时间(但不随个体)变化的影响因素。模型4也是一个“固定效应模型”,但不含时间虚拟变量。经过对时间虚拟变量进行“联合显著性检验”,发现当被解释变量为“就业率”时,在10%的水平上时间虚拟变量联合显著。为了解决由于“财政支出”变量可能存在的“内生性”而带来的参数估计偏误问题,本文使用“财政收入分权度”和“财政支出分权度”作为工具变量,运用“工具变量法”对模型进行估计,结果列为表4.3中的“模型5”。从表4.3的估计结果中可得以下结论:第一首先估计结果(见表4.3)中的“模型3”和“模型5”表明,实际人均GDP越高的地区就业率也越高,这意味着经济总量对增加就业产生显著的“规模效应”。但经济增长对增加就业却起到显著的相反作用,这反映了我国经济增长模式中的“反就业倾向”,经济增长过分依赖于资本密集型而非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增长。其次,“国有单位就业人员占城镇就业人员比重”变量的估计系数显著为负,表明国有部门规模过大的确不利于就业的增加,这可能是因为国有部门占比较大的地区人力资源市场缺乏灵活性,也可能是因为国有部门大多资本密集度较高,对人力资源的需求较低。第三,“进出口总额占GDP比重”估计系数为负,表明经济开放程度程度的提高对就业并未产生正面影响,但同时“出口占进出口总额比重”的估计系数为正,又说明在提高对外开放过程中努力增加出口所占比例的确有利于增加就业。第二,证据表明财政支出对就业产生了影响,这同时是本文最重要的研究结论。表4.3中的估计结果显示,不采用工具变量法估计“就业率”的固定效应模型(模型3)“人均财政支出对数”的估计系数显著为正。如果采用工具变量法估计固定效应模型(模型5),该变量的估计系数同样显著为正,而且绝对值从1.45增加到2.54。可见,这部分社会保障补助支出的主要受益者为城镇户口居民,但“就业补助支出”的收益对象要宽泛得多,既包括城镇户口居民,又包括进城打工的农村户口居民。“就业补助支出”通过提供资金支持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完善了劳动供求之间的信息交流,降低了工作搜寻成本从而改善了劳动匹配效率,同时这些政策也刺激了更多就业岗位的提供,最终促进了就业的增加。表4.3“就业率”模型估计结果注:(1)模型1、模型2、模型3和模型5包含三个时问虚拟变量,模型4不包含时间虚拟变量;(2)括号内是t统计量值,“*”表示在10%的水平上显著,“**”表示在5%的水平上显著;(3)计算t统计量时所用标准误均为“稳健”标准误;(4)工具变量为“地方人均本级财政收入占全国人均财政收入的比重”和“地方人均本级财政支出占全国人均财政支出的比重”。

5.研究结论和政策启示5.1研究结论5.1.1中国各地区财政支出存在较大差异的同时,就业也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5.1.2本文应用计量经济模型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有证据显示财政支出对就业的增加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对此,本文认为原因是财政支出帮助完善的城镇失业保障福利体系主要受益者为城镇户口居民,失业保障水平的提高对他们的“就业意愿”产生了较大的逆向激励。而财政支出提供资金支持的各种积极就业政策,在完善劳动供求之间的信息交流渠道、降低工作搜寻成本、改善劳动匹配效率和刺激更多就业岗位创造、从而提高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广大劳动者就业水平等方面发挥了较为积极的作用。5.2政策启示5.2.1适当降低政府投资性支出比重,保证重点投资应适当降低财政投资性支出比重,确定重点投资领域,优化投资结构,实现财政增长型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变。第一,合理规划财政投资方向和保证重点投资。为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的投资目标,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需要对政府投资方向、结构和优先顺序进行安排。根据政府扩大内需和改善民生的首要任务,政府投资安排优先顺序为:政府保障性安居工程及其配套设施项目;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卫生和文化教育事业;铁路、高速公路、机场和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工程建设。第二,引入民间投资,适当降低政府财政直接投资比重。首先,政府应合理界定投资界限,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引导带动作用,应当适当缩小投资规模,积极引入社会资本,转变为民间投资的有益补充。其次,进一步放宽社会资本准入门槛,鼓励社会资本以特许经营、参股控股等多种形式参与多种领域的建设运营,在市政基础设施、交通设施、能源设施、文化教育等领域逐渐向社会资本开放。5.2.2完善科教文卫支出投入机制,促进就业效应显性化第一,增加教育投入,调整教育支出结构,努力提高人力资源与社会需求的匹配程度。公共财政理论认为,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外部性公共产品,对提高劳动者素质起着决定性作用。另外,提高全社劳动者素质使其获得公平就业机会对防止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消除两极分化也起着重要作用。第二,加大科学技术支出,努力发挥技术进步的“就业补偿”效应。因此,各地方政府应进一步加大科学技术投入力度,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对经济结构调整和就业促进的支撑作用。第三,完善公共医疗卫生投入体系,提高人力资本投资水平。公共医疗卫生体系的投资能够减少劳动者疾病发生,改善劳动者身体状况,增强劳动者身体素质,对维持和提高劳动者的智力和体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我国各地方政府卫生支出规模普遍偏低,支出结构尚待优化,对此,政府应进一步提高财政投资力度,在逐步提高政府卫生支出水平的同时积极优化支出结构和方向,致力于建立均等化的城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增加对农村基层卫生机构的财政投入,进一步缩小城乡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差距,全方位提高人力资本质量,促进区域间人力资源合理流动,提高劳动效率。5.2.3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充分发挥就业促进作用为保证社会保障对就业产生正向推动作用,我国在继续加大社会保障支出的同时,应更加注重社会保障体系的公平性与科学性。首先,推进行政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现养老金“双轨制”顺利“并轨”。要继续加快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发挥其促进公平市场竞争环境形成和人才合理流动的重要作用。其次,统筹退休职工基本养老金、最低生活保障金与劳动者最低工资的有效衔接。基于此,政府应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物价及消费水平,制定对就业扭曲最小的退休职工基本养老金标准和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协调职工退休金、最低生活保障金与劳动者收入水平的关系。5.2.4合理规划财政就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