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月考试题_第1页
高一语文月考试题_第2页
高一语文月考试题_第3页
高一语文月考试题_第4页
高一语文月考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默写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______。(《沁园春▪长沙》)(2)______________,失向来之烟霞。(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运用比喻手法,写出水击江岸、浪花四溅的壮阔景象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师说》中,对于为子择师自己却耻于学习的现象,韩愈最后的评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二、选择题2在下面文段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推崇工匠精神已成为社会共识。“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专注,“干一行专一行”的________________,“偏毫厘不敢安”的________________,“千万锤成一器”的卓越追求……全国劳动模范当中,许多人就是践行工匠精神的杰出代表,他们以一流的技艺,做出一流的产品,托起一流的产业。如此一流的技艺,源自从99%到99.99%的极致追求,源自从一天到一生的心无旁骛,________________着沉潜专注背后的钻劲和匠心。鲜花因汗水而绽放,事业因实干而兴旺。高超娴熟的技能,精雕细刻的理念,终要落实于奋发进取的干劲。“十三五”时期,从“嫦娥”奔月到“奋斗者号”潜海,从港珠澳大桥飞架三地到京张高铁风驰电掣……大国重器、超级工程的________________,离不开工匠们接续奋斗的实干,刻印着劳动者远望苍穹、探索深海、焊花闪烁、刀锋起舞的身影。A锲而不舍锱铢必较映衬诞生B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映照诞生C锲而不舍一丝不苟映衬产生D精益求精锱铢必较映照产生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拿来主义①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挣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②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③_______,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_______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_______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_______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④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⑤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⑥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⑦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⑧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⑨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茅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刺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⑩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材料二:①鲁迅先生提出了“拿来主义”的主张,我们中国人确实从西方国家拿来了不少的西方文化的精华。同时,我们也拿来了不少的糟粕。②我曾提出了一个主张:“送去主义。”意思是把中国文化的精华送到西方国家去,尽上我们的国际主义义务。我的根据何在呢?③我们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四大发明是尽人皆知的,无待赘言。至于无数的看来似乎是细微的发明,也出自中国人之手,其意义是决不细微的。我只介绍一部书,人家一看便知,这部书是:阿里·玛扎海里的《丝绸之路》。④然而,日往月来,星移斗转,西方兴起了产业革命,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影响遍及全世界。最早的殖民主义国家,靠坚船利炮,完成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任务。⑤现在屈指算来,西方以及世界其他国家已经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拿走了不少优秀的精华,但是仍然有许多精华,他们没有拿走。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和文化思想,其中有糟粕,也有精华,如中国的“天人合一”思想,如能切实行之,必能济西方之穷。另外,改革开放,由计划经济转入市场经济而获得成功,对世界其他国家就很有借鉴的价值。⑥这些东西如珠子在前,叫人家,特别是西方,却偏不来拿。怎么办呢?你不来拿,我们就送去。(摘编自季羡林《我们要奉行“送去主义”》)3联系上下文,材料一中第③段空缺处应填入的词语是()A所以然而尽管因此B当然然而虽然所以C当然所以虽然因此D所以然而尽管所以4下列对材料一的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文章题为“拿来主义”,却从批驳“闭关主义”“送去主义”“送来”写起,采用了先破后立的写法,步步深入。B第⑤段承上启下。其中“摩登”一词是反语,既挖苦否定了“送去主义”,也旁敲侧击了当时趋时逢迎的作风。C第⑨段中用鱼翅、鸦片、烟枪烟灯、姨太太分别比喻无害无益、有益有害、有益无害、有害无益的四种文化遗产。D文末阐明了保存遗产与开创新业的辩证法,可见“拿来主义”的思想意义并不只局限于对待外来和传统文化方面。5请结合材料一中第①段画线句分析本文语言特点。6有人认为材料一中⑦⑧段两处画波浪线的句子对“拿来”的论述存在矛盾,你怎么看?7在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问题上,鲁迅先生批判“送去主义”,季羡林先生则奉行“送去主义”。结合材料一、材料二文段,请你说说两位先生各自所持观点的具体内容。四、文学类阅读-单文本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静静的产院茹志鹃①人民公社成立以后,杜书记说要组织一个产院,拨给了三间房子。谭婶婶在这房子里,自己做了一张办公桌,弄来了一张高脚产床,发展了五个床位。这三间房子,再也不是普通的三间房子了,这是一所幽静整洁的产院。②如今村里张大嫂的二丫头荷妹,已在城里培训毕业,刚派到产院里工作。此刻,谭婶婶正带荷妹参观产院:有橡皮手套,各种针药,补血的,止痛的,止血的,还有几针麻醉针剂,每一样东西,都标明着产院发展的各个阶段。③“婶婶,我们在哪里洗手呢?”荷妹忽然问。④“二丫头,这里不能和城里那些大医院比。”谭婶婶有些生气了,话也加重了分量。⑤“婶婶,我们自己可以做土造自来水,人家托儿所都用自来水洗手了,我们产院里更需要这个。我看过了,井不远,只要墙上打一个洞……”⑥“荷妹,你刚来,还是看看再说吧!”谭婶婶心里有点不高兴。⑦可是第二天,谭婶婶回到产院,还没跨进屋子,就愣住了。办公室那雪白的墙上,已打了水桶大的一个洞,荷妹在洞边接竹管,一见谭婶婶回来,她立即欢呼起来:“谭婶婶快来看自来水!”⑧“自来水?对,自来水……”谭婶婶扶起一张凳子坐下,她觉得向她涌来的东西太多,她累极了。⑨荷妹突击了半天,料想婶婶见了一定会又惊又喜。她拭着汗,等了半天,婶婶却一声不响。她迷惘了。⑩荷妹收敛起笑容,认真地说道,“婶婶,乡下不是永远都是乡下,我们现在可以做到有自来水不去做,这可不是光荣,这是落后……”⑪“是啊!”谭婶婶答应着,心里猛地动了一下,这些话好熟啊!自己曾经说过的,三年前头,推广新法接生的时候,自己对许多人说过“又卫生,又科学”,对妇女说,对妇女的男人说,对婆婆说,对妈妈说,现在……谭婶婶看看刚做起来的自来水管,荷妹带来的氧气瓶,白色的护士帽,还有荷妹那对亮晶晶的眼睛……⑫仿佛有一股风暴席卷而来,它们气势磅礴,排山倒海地向前推,向前涌。天,骤然间阴了下来,树枝在空中乱舞。恰好这时竹管已接到井边,荷妹欢呼起来,阿玲她们也拍起了巴掌,谭婶婶竭力想在这时候也找一点事来忙一忙,跑一跑,以证明自己在这里的作用,可是什么也想不起来。真奇怪,平常匆匆而过的时间,今天却拉得那么长,那么长……⑬“谭婶婶,彩弟要生了!”下午,一个男人气喘喘地扶着一个快临盆的产妇走来。⑭谭婶婶跳起来,立刻浑身来了力气,手脚也利落了,荷妹也立即丢下那些竹管跑来帮忙。彩弟迅速地被安排上了产床,产院里,一切都恢复了正常。⑮谭婶婶像个身经百战的老战士,有把握地守卫在被保护人的旁边。她像一个正正式式的特种兵,在自己的战斗岗位上,守候那喜悦而又紧张的一刻。现在,谭婶婶面对这一切,无论自来水管也好,荷妹那熟练准确的动作也好,心里很安然。彩弟夫妻俩,使她记起了自己过去的光荣,她在新法接生上做过的种种努力。⑯忽然,彩弟打了一个呵欠,迷迷糊糊地要睡了。⑰无论是老法、新法接生,都知道,产妇打呵欠要睡,这是一个十分头痛的现象,婴儿需要很快用钳子钳出来,不然婴儿会闷死,产妇也会有生命的威胁。⑱风拼命地摇撼着树枝,电灯光一动不动,更耀眼地照着雪白的产床,照着沉沉欲睡的彩弟。手术是个小手术,只需要十多分钟,可是,谭婶婶不会。她飞似地向队部办公室奔去,风掀着她的衣裳,在她耳畔呜呜地叫。去给医院打电话,这不是第一次,可是今天,谭婶婶心里刮起了大风。⑲电灯、电灯下面雪白的产床,床上躺着产妇,一切都如理想中那样,可是她,她只能跑来打电话,前年是这样,去年也是这样,如今有了电灯,有了汽车,有了拖拉机,可她还是这样跑来打电话,眼看着救护车把产妇从雪亮的灯光下接走,而产妇需要的,只是一次十几分钟的手术,只要拿起剪刀和钳子。谭婶婶第一次感觉到,给医院打电话,竟是一件这样难受的事。奇怪的是,自己在这以前,打过多少次这样的电话,竟然会那么心安理得。⑳“荷妹!”谭婶婶站住了脚,清楚地记起来了,当自己跑来打电话的时候,荷妹那张年轻的脸上,确确实实是十分镇静,并没有跑来打电话。产院有了自己的医生,走上了一个新的阶段,荷妹这一个年轻的医生,仿佛是在刚才那一霎间,才来到产院,才进入谭婶婶的心里。风用一种巨大的、看不见的力量,在后推着她,拥着她,迫使她好像是脚不沾地地在向前走。谭婶婶回到产院,荷妹正在穿一件消过毒的隔离衣,神情稍稍有些紧张,但并不慌乱。“婶婶,我看不能等了。”荷妹急促地说道。“快吧,孩子!”谭婶婶声音里带着无限的温存。“荷妹,让我来学学吧!”谭婶婶扭开自来水,又仔细地洗了手消过毒,走到产床边。一切都如理想中一样。狂风开始畏缩退却了,夜,又恢复了她恬静的常态。马蹄钟上的时针已指向午夜十二点,这个静悄悄的产院,正走向明天——明天啊,将是一个多么灿烂、从古未有的明天!(选自茹志娟《静静的产院》,有删改)8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⑮段的画线句。9小说中多次出现“风”,分析其作用。10纵观全文,对小说标题“静静的产院”加以评析。五、文言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嘉祐二年,试礼部。主司欧阳修惊喜,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安时创行新法,轼上书论其不便。新政日下,轼于其间,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徙知密州。司农行手实法,不时施行者以违制论。轼谓提举官曰:“违制之坐,若自朝廷,谁敢不从?今出于司农,是擅造律也。”提举官惊曰:“公姑徐图之。”未几,朝廷知法害民,罢之。元佑元年,轼以七品服入侍延和,即赐银绯,迁中书舍人。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四年,积以论事,为当轴者所恨。轼恐不见容,请外,拜龙图阁学士、知杭州。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易米以救饥者。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轼自元佑以来,未尝以岁课乞迁,故官止于此。(节选自《宋史·苏轼传》)【注释】①司衣:官名,又称为大司农,主要掌管农桑、仓储、租税等相关事务。②手实法:亦称“首实法”,唐穆宗时官府令民户自报田地和财产作为征税依据的办法。③当轴:指官处在重要的位置。④粜(tiào):卖。⑤常平:古代一种筑仓储谷以调节米价的方法。11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违制之坐()A座位B原因C就任D定罪1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公姑徐图之()A丈夫的母亲B父亲的姐妹C暂且D姑息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B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C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D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轼恐不见容,请外,拜龙图阁学士、知杭州。15传记常以典型事例塑造人物形象,欧阳修的话从侧面烘托出苏轼__________的特点,苏轼在新法实行时和任杭州知县时的所作所为均可反映出他__________的特点。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赤壁赋苏轼①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②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③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④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⑤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16解释下列加点字。(1)倚歌而和之()(2)举匏樽以相属()17与“客有吹洞箫者”句式相同的一项()A青出于蓝,而胜于蓝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C崖限当道者D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18把第③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19结合全文,分析作者是怎样将景、情、理有机结合,体现理趣之美的?六、材料作文20阅读材料,自选角度,为文不少于800字,小说、诗歌除外。一颗沙里看出一个世界,一朵野花里有一座天堂,把无限放在你的手掌上,永恒在一刹那里收藏。品味上面一首小诗,以“永恒在一刹那里收藏”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以记叙为主,叙议结合。2.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1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惟觉时之枕席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峥嵘”“遗”“舳舻”“旌”“蔽”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2B【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锲而不舍:比喻做事情能坚持到底,不半途而废;也形容有恒心,有毅力。精益求精:(学术、技术、作品、产品等)好了还求更好。前者强调“坚持”,后者强调“要求高”。第一处,结合“专一行”可知,此处强调“要求高”,应选“精益求精”。锱铢必较:多形容过于吝啬或气量小。一丝不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形容办事认真。第二处,由前文“偏毫厘不敢安”可知,此处说的是认真细致,应选“一丝不苟”。映照:强调物体被光线照射后又衬托另一物体,还可用于抽象事物间的相互呼应。映衬:强调一物体被另一物体衬托,这种衬托多出于物体本身,不一定是由于光线照射的缘故。第三处结合后面的“沉潜专注背后的钻劲和匠心”可知,此处用于抽象事物间的相互呼应,应选“映照”。诞生:指人的降生或新事物的出现。产生:常见有形成、出现、由已有的事物中派生新的事物的含义。第四处,此处是新事物的出现,应选“诞生”。故选B。3B4C5犀利幽默,运用反语,用精炼、传神的动词,恰如其分的修饰语和限制语。6并不矛盾。只有这样才是有思考,有鉴别,有选择的拿;只有先得“拿来”,然后オ能去辨别,才能吸取精华,剔除糟粕。7鲁迅先生针对的是当时国民党政府在文化上奉行的媚外求荣和欺世惑众的政策。季羡林先生的观点是为了增强中外文化交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帮助解决世界性难题,是文化自信的表现。【解析】3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关联词语的能力。第一空,结合下句“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可知,此处承认“送出去”,不是因果关系,所以应该填“当然”。第二空,此处语境为转折关系,应该用表转折关系的连词“然而”。第三空,根据后文中的“但是”可知,与之搭配的词语是“虽然”。第四空,“我们的子孙是在的”与“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之间是因果关系,所以应该填词语“所以”。故选B。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C.“鱼翅、鸦片、烟枪烟灯、姨太太分别比喻无害无益、有益有害、有益无害、有害无益的四种文化遗产”错误。“鱼翅”应该对应“有益无害”,“烟枪烟灯”应该对应“无害无益”。8比喻,把谭婶婶比作“老战士”“特种兵”,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谭婶婶在接生时从刚刚的自我怀疑又恢复了以往的自信,记起了以往的荣光,相信自己在接生这件事上是有经验的,是专业的,是称职的。99第一次出现“风”渲染了当时紧张的氛围,衬托了谭婶婶内心的不安;第二次出现“风”象征着谭婶婶思想的转变,推动她不断进步;第三次出现“风”是写狂风退却,渲染了恬静的氛围,也暗示谭婶婶的内心恢复平静,坦然接受了新事物。多次出现“风”渲染了氛围,暗示了人物心理的变化,表现了谭婶婶面对新事物在思想上的自我转化过程。10含义:①幽静的新生儿降生的地方;②喻指新事物、新思想悄悄诞生的地方;③象征新旧冲突终将平息,新时代终将到来(新事物产生经历磨难、阵痛)。作用:①标题“产院”交代了故事所发生的地点,“静静”不仅写出了环境,而且意蕴丰富,表现了文章的主旨。②反衬内心的矛盾冲突。评价:标题简洁而意蕴丰富,韵味无穷。11D12C13B14苏轼担心不被他们所包容,请求调到外地,担任龙图阁学士、杭州知州。15才华横溢;便民利民/以民为先/爱民如子【解析】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的能力。“坐”:定罪,罪责。句意:违反诏令的罪责。故选D。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的能力。“姑”:暂且,姑且。句意:你暂且慢一点推行新法。故选C。13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元佑三年,代理掌管礼部贡举,适逢下大雪,同情士子们坐在庭院中,因寒冷哆嗦而说不出话,苏轼放宽对他们的禁令,让他们能全力施展才能。“权知礼部贡举”是动宾短语,中间不能断开,可以排除AD;“坐庭中”“噤未能言”是“士”的两种表现,“噤”的意思是“闭口”,与“未能言”联系紧密,中间不应断开;而且“宽其禁约”的主语是“轼”,“轼”后不应断开。可以排除C。故选B。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见”,被;“外”,调到外地;“拜”,被授予官职,担任;“知”,做知州。15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进行评价探究的能力。从“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可知,欧阳修的话从侧面烘托出苏轼才华横溢的特点;从“新政日下,轼于其间,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易米以救饥者。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可知,苏轼在新法实行时和任杭州知县时的所作所为均可反映出他便民利民/以民为先/爱民如子的特点。参考译文: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母亲程氏亲自教他读书,听到古今成败的故事,总能说出其中关键。嘉祐二年,应试于礼部。主考官欧阳修见其文章很欢喜,殿试中进士第二等。后来带着书信拜见欧阳修,欧阳修对梅圣俞说:“我要避开他,让这个人出人头地了。”王安石当时创立推行变法,苏轼上书议论新法的不便之处。当时新的法令纷纷颁布,苏轼在这期间,常常设法使这些法令有利于百姓,百姓得以安宁。改任密州知州。司农寺实行自报财产的手实法,不立即实行的以违反诏令论罪。苏轼对提举官说:“违反诏令的罪责,如果出自朝廷,谁敢不服从?现在出于司农寺,这是擅自制定法令。”提举官吃惊地说:“你慢一点推行新法。”不久,朝廷知道这法令有害于百姓,撤销了它。元佑元年,苏轼凭借七品官职入朝在延和殿侍奉皇上,立即被赐予银印红绶,升为中书舍人。元佑三年代理掌管礼部贡举,适逢下大雪,同情士子们坐在庭院中,因寒冷哆嗦而说不出话,苏轼放宽对他们的禁令,让他们能全力施展才能。巡视考场的宦官常侮辱应试士人,而且抓住意义暧昧的个别辞语,诬陷为罪状,苏轼把这些宦官都奏请驱逐。元佑四年,因积累了一些议论政事的话,被当权的人所恨。苏轼怕不被他们所容忍,请求调到外地,任龙图阁学士、杭州知州。到任杭州后,遇到大旱灾、饥荒和瘟疫一同发作。苏轼向朝廷请示,减免了本地上供朝廷的粮食三分之一,又得到朝廷赏赐的剃度僧人的牒文,交换粮食来救济饥民。第二年春天,又减价出售了常平仓的粮食,制成稠粥和药剂,派遣使者带着医生去各街各巷给百姓治病,救活的百姓很多。苏轼从元佑以来,从未因每年考绩要求升迁,所以官职仅止于此。16随,循劝酒17C18这里向西可以望到夏口,向东可以望到武昌,山河接壤连绵不绝,目力所及,一片郁郁苍苍。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19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形成了情、景、理的融合。通篇以景来贯串,风和月是主景,山和水辅之。作者抓住风和月展开描写与议论。文章分三层来表现作者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首先写月夜泛舟大江,饮酒赋诗,使人沉浸在美好景色之中而忘怀世俗的快乐心情;再从凭吊历史人物的兴亡,感到人生短促,变动不居,因而跌入现实的苦闷;最后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申述人类和万物同样是永久地存在,表现了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写景、抒情、说理达到了水乳交融的程度。【解析】1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1)倚:随,循。句意:合着节拍应和。(2)属:劝酒。句意:举起酒杯相互劝酒。1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客有吹洞箫者”是定语后置句,调整语序为“有吹洞箫(之)客”。句意:有会吹洞箫的客人。A.介词结构后置句,调整语序为“青于蓝出,而于蓝胜”。句意:靛青是从蓼蓝草中提炼出来的,但颜色比蓼蓝草更深。B.判断句,“……者,……也”表判断。句意:老师,是用来传授知识、教授学业、解答疑惑的人。C.定语后置句,调整语序为“限当道崖”。句意:有像门槛一样横在路上的山崖。D.被动句,“于”表被动。句意: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故选C。1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西”,名词作状语,向西;“东”,名词作状语,向东;“山川相缪”,山河接壤连绵不绝;“于”,表被动,被。19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章艺术特色的能力。本文标题为“赤壁赋”,开篇即写夜游赤壁之景,赤壁之游之“乐”,是作者旷达、乐观情状的外观;接着引出“扣舷而歌”,这是因“空明”、“流光”之景而生,由“乐甚”向“愀然”的过渡;作者饮酒乐极,扣舷而歌,以抒发其思“美人”而不得见的怅惘、失意的胸怀。这里所说的“美人”实际上乃是作者的理想和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由于想望美人而不得见,已流露了失意和哀伤情绪,客人寄悲哀于风月,情绪转入低沉消极;客人的一番言论,也是因赤壁之景而联想起历史英雄人物,其所思所想均与眼前景物和人物的遭际相关,“羡长江之无穷”,愿“抱明月而长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