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云南省大理、丽江、怒江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3-2024学年云南省大理、丽江、怒江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3-2024学年云南省大理、丽江、怒江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3-2024学年云南省大理、丽江、怒江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3-2024学年云南省大理、丽江、怒江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云南省大理、丽江、怒江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生物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已知基因型为Aa的大花瓣花的植株自交,其子代中大花瓣花:小花瓣花:无花瓣花=2:1:1。现有一个该植物种群,随机传粉若干代,Fn的花瓣表现型及数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相对性状中,大花瓣是显性B.Fn中各种表现型的出现是基因重组的结果C.Fn中A的基因频率为1/3D.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植物种群的Fn+1代中三种表现型的比例保持不变2.小麦原产西亚,两河流域是世界上最早栽培小麦的地区。学者推断在四千多年前小麦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农田中小麦种群的空间特征可能呈镶嵌分布B.将大豆与小麦轮作可以提高氮元素的利用率C.麦田中的微生物可将有机物分解,释放的能量供小麦利用D.拓荒种麦导致群落发生初生演替,改变了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3.在真核细胞中,生物膜系统的存在对细胞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下列关于生物膜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A.生物膜系统创造细胞微环境,利于提高新陈代谢效率B.核膜的存在使得蛋白质的合成速率变慢C.细胞中所有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基本结构相同D.高尔基体边缘膨大脱落的小泡可以成为溶酶体4.研究发现某糖尿病的病因是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攻击和破坏了胰岛β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这种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B.患者血液中胰岛素的水平低于正常值C.患者可以通过定期注射胰岛素缓解病情D.补充促进T细胞分化的药物可以缓解病情5.某实验小组探究一定浓度的萘乙酸(NAA)溶液和细胞分裂素(KT)溶液对棉花主根长度及侧根数的影响,所得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或推理合理的是()A.由甲组数据可知,没有激素的调节棉花根也能生长B.乙组与甲组和丙组可分别构成对照实验和对比实验C.NAA和KT对棉花主根的顶端优势的作用有协同作用D.若去除丁组棉花的主根,则棉花的侧根数不受影响6.科学家研究发现,一定数量的疟原虫感染能显著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促进肿瘤细胞的调亡,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疟原虫感染能诱导机体产生针对肿瘤的特异性免疫反应。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疟原虫感染会导致肿瘤细胞的细胞周期缩短B.疟原虫感染后肿瘤细胞中的基因表达会发生变化C.人体内肿瘤细胞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抑癌基因突变成了原癌基因D.在被疟原虫感染的肿瘤患者体内,疟原虫与该患者的关系是互利共生7.某同学探究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情况(实验中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结果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处理试管编号H2O21.5%FeCl120%肝脏研磨液温度实验现象12mL——室温—22mL——90℃++12mL2滴—室温+42mL4滴—室温++52mL—2滴室温+++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和温度B.试管1的处理降低了H2O2分解反应的活化能C.试管4中继续增加FeCl1的量,气泡不再增加D.试管5迅速放在90℃环境中,因酶的失活而不产生气泡8.(10分)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始终伴随着物质和能量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环境因子可以通过影响激素合成来影响植物的各项生命活动B.植物固定的太阳能全部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C.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多种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D.植物越冬时体内结合水转化成自由水,有利于抵抗不利的环境条件二、非选择题9.(10分)[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下图为纯种荷斯坦奶牛的繁殖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克隆动物培养过程与图示繁殖过程相比特有的技术手段是________技术,这两种繁殖动物的方式相比,实质性的区别为前者是___________生殖(填“无性生殖”或“有性生殖”),后者是__________生殖(填“无性生殖”或“有性生殖”)。(2)一般用_________激素对供体母牛做超数排卵处理。用孕激素处理受体牛以利于胚胎移植。(3)受精卵体外培养所需的培养液成分一般比较复杂,除一些无机盐和有机盐类外,还需要添加维生素、激素、氨基酸、核苷酸以及________等物质。(4)纯种荷斯坦奶牛繁殖成功原因之一是纯种荷斯坦奶牛胚胎可与受体黄牛的子宫建立_____,但是移入受体的供体胚胎的_________在孕育过程中不受任何影响。(5)某研究所决定培养转基因荷斯坦奶牛,科研人员先构建含药用蛋白基因的表达载体;再将其导入受精卵中;然后还要采用D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_______________。10.(14分)请回答下列有关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问题:(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在反射弧中,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的结构是____________。(2)神经细胞具有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的作用。在神经纤维上,由于____________的跨膜运输导致动作电位的产生;产生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____________的形式进行传导,在神经元之间以___________的形式进行传递。(3)神经细胞还具有分泌功能:①下丘脑的神经细胞能分泌_____________,实现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②下丘脑的某些神经细胞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_______________;另一方面,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达到一定浓度时也能作用于该器官,这体现了两种激素之间具有____________(填“拮抗”或“协同”)作用。③下丘脑的另一些神经细胞能够分泌抗利尿激素,作用于____________,促进______________的重吸收。11.(14分)乐于助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你帮助别人提起重物时,看似举手之劳,实际会发生复杂的神经调节,下图是表示该反射通路的简图,首先大脑皮层发出冲动,可以引起α神经元、γ神经元兴奋,进而引起骨骼肌中的梭外肌纤维(肌纤维即肌细胞)收缩,从而提起重物。已知图中突触释放的神经递质均为兴奋性递质。回答下列问题:(1)α神经元兴奋时,兴奋可以传递给梭外肌纤维,但不能传递给A神经元。其原因是____。(2)γ神经元兴奋,肌梭能感受梭内肌纤维收缩,产生兴奋并传导给A神经元。从反射弧结构组成的角度分析,肌梭是______,A神经元属于____神经元。γ神经元兴奋,最终会使骨骼肌收缩的力量_____(填“增强”或“减弱”)。(3)若一个神经元轴突末梢与另一个神经元或其他细胞相接触的部位,都可称为突触,上图中所示部分共有____个突触。12.下图为真核细胞中蛋白质合成过程示意图,图中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过程①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__。(2)已知图1中过程②物质b中鸟嘌呤与尿嘧啶之和占碱基总数的54%,b链及其模板链对应区段的碱基中鸟嘌呤分别占29%、19%,则与b链对应的物质a分子中腺嘌呤所占的碱基比例为____________。假设物质a中有1000个碱基对,其中有腺嘌呤400个,则其第3次复制时消耗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为____________个。(3)若图1中异常多肽链中有一段氨基酸序列为“…丝氨酸一谷氨酸…”,过程②中携带丝氨酸和谷氨酸的tRNA上的反密码子分别为AGA、CUU,则物质a中模板链的碱基序列为____________。(4)图一过程②涉及的RNA种类有____________类,与过程②相比过程①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是____________。(5)图1中所揭示的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是____________。(6)图2为该细胞中多聚核糖体合成多肽链的过程。下面对此过程的理解正确的有____________。A.X在N上的移动方向是从右到左B.该过程最终合成的T1、T2、T3三条多肽链中氨基酸的顺序不相同C.多聚核糖体能够提高细胞内蛋白质合成速率的原因是同时合成多条多肽链D.在原核细胞中也存在图2所示的生理过程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D【解析】

1、基因突变的特点:普遍性、随机性、不定向性、多害少利性、低频性。

2、分析柱形图:无花瓣花:大花瓣花:小花瓣花=4:4:1。【详解】A、根据题干分析可知,基因型为Aa的个体表现为大花瓣花,Aa自交,其子代中大花瓣花:小花瓣花:无花瓣花=2:1:1,不能判断该相对性状中大花瓣的显隐性,A错误;B、本题只涉及一对等位基因,不存在基因重组,Fn中各种表现型的出现是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结果,B错误;C、假设一:小花瓣花的基因型为AA,无花瓣的基因型为aa,根据图中信息可知,Fn的花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4:4:1,即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均为4/9,aa的基因型频率为1/9,则Fn中A的基因频率4/9×1/2+4/9=2/3;假设二:小花瓣花的基因型为aa,无花瓣的基因型为AA,根据图中信息可知,Fn的花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4:4:1,即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均为4/9,BB的基因型频率为1/9,则Fn中A的基因频率1/9+4/9×1/2=1/3,由此可知,Fn中A的基因频率为1/3或2/3,C错误;D、由于随机传粉后代基因频率保持不变,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因此Fn+1中A的基因频率也为1/3或2/3,故该植物种群的Fn+1代中三种表现型的比例保持不变,D正确。故选D。2、B【解析】

1、群落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2、人类可以砍伐树木,填湖造地、捕杀动物,也可以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甚至可以建立人工群落,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3、群落演替的原因:生物群落的演替是群落内部因素(包括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等)与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详解】A、种群的空间特征包括均匀分布、随机分布和集群分布,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水平结构具有镶嵌分布的特点,A错误;B、大豆根部的根瘤菌具有固氮作用,将大豆与小麦轮作可以提髙氮元素的利用率,B正确;C、能量只能单向流动,不能循环利用,C错误;D、拓荒种麦过程中发生的是次生演替,D错误。故选B。3、C【解析】

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器膜、细胞膜和核膜等。作用:细胞膜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并在细胞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广阔的膜面积为多种酶提供了大量的附着位点,有利于许多化学反应的进行;将细胞器分开,使细胞内同时进行的多种化学反应互不干扰,使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详解】A、细胞膜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生物膜将细胞器分开,使细胞内同时进行的多种化学反应互不干扰,提高新陈代谢效率,A正确;B、真核生物必须要在细胞核内将DNA转录成m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基质才能被翻译成蛋白质,使得蛋白质的合成速率变慢,B正确;C、各种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骨架,蛋白质覆盖、贯穿或镶嵌其中,但不完全相同,如细胞膜外有糖蛋白,而其它膜结构没有,C错误;D、高尔基体边缘膨大脱落形成小泡,这些小泡有的成为溶酶体,分布在细胞质中;有的作为分泌颗粒,运到其他细胞器,或逐渐移向细胞膜,与细胞膜融合后将所含的内容物释放到细胞外,D正确。故选C。4、D【解析】

1.由于免疫系统过分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发的,这类疾病就是自身免疫病。2.胰岛素由胰岛β细胞产生,生理作用为降血糖。【详解】A、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攻击胰岛β细胞,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组织、细胞,属于自身免疫病,A正确;B、胰岛β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低于正常水平,B正确;C、定期注射胰岛素可以缓解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的糖尿病,C正确;D、促进T细胞分化,可以形成更多攻击胰岛β细胞的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不利于缓解病情,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通过糖尿病的发病原因,考查血糖调节与自身免疫病的相关知识,要求识记自身免疫病的概念、胰岛素的产生部位和作用,明确该糖尿病的致病机理是解题的关键。5、B【解析】

分析柱形图: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施加试剂的种类,因变量是主根长度和侧根数,甲乙组对比来看,NAA能抑制主根生长,甲丙组对比来看,KT能促进主根生长;乙、丁组对比可知,一定浓度的KT对NAA促进侧根生长的效应具有增强作用。【详解】A、棉花根内有内源激素,另外没有空白对照组的原始数据,所以不能得出没有激素的调节棉花根也能生长的结论,A错误;B、甲组是对照组,乙组和丙组是实验组,因此乙组与甲组和丙组可分别枃成对照实验和对比实验,B正确;C、NAA能一定程度地抑制根的顶端优势,而KT能促进根的顶端优势,C错误;D、若去除丁组棉花的主根,则棉花主根的顶端优势会解除,因此侧根数可能会更多,D错误。故选B。6、B【解析】

1、癌细胞的主要特征:(1)失去接触抑制,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2)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3)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导致细胞易分散转移。2、细胞癌变的原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详解】A、疟原虫感染能显著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使其细胞周期延长,A错误;B、疟原虫感染后肿瘤细胞中的基因表达发生变化,促进肿瘤细胞的调亡,B正确;C、细胞癌变的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C错误;D、被疟原虫感染的患者会产生疟疾,故疟原虫与患者不属于互利共生关系,D错误。故选B。7、B【解析】

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

2.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的特性。

1.酶促反应的原理: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4.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和pH,在最适温度(pH)前,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增强;到达最适温度(pH)时,酶活性最强;超过最适温度(pH)后,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降低。另外低温酶不会变性失活,但高温、pH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变性失活。【详解】A、实验设计要遵循单一变量的原则,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或温度,A错误;

B、试管1的处理是加入1.5%FeCl1,Fe1+能作为无机催化剂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B正确;

C、试管4中继续增加FeCl1的量,提高了催化剂浓度,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气泡会增加,C错误;

D、若把5号试管迅速放在90℃环境中,过氧化氢酶变性失活,但过氧化氢高温下会分解,其实验现象将与2号试管的相近,D错误。

故选B。8、A【解析】

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并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植物体内产生多种变化,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详解】A、植物激素的合成属于酶促反应,如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影响植物激素的合成,植物激素作为信息分子,对细胞的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A正确;B、植物固定的太阳能一部分用于呼吸,一部分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B错误;C、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C错误;D、植物越冬时体内自由水转化成结合水,代谢减弱,有利于抵抗不利的环境条件,D错误。故选A。二、非选择题9、核移植无性生殖有性生殖促性腺血清正常的生理和组织联系遗传特性转基因荷斯坦奶牛的DNA上是否插入了药用蛋白基因【解析】

试题分析:(1)培育克隆动物,采用的特有的技术手段是核移植技术,核移植技术为无性生殖。图示繁殖过程采用了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培养等技术,属于有性生殖。(2)一般使用促性腺激素对供体母牛进行超数排卵处理。(3)受精卵在体外培养所用的发育培养液的成分,除一些无机盐和有机盐类外,还需要添加维生素、激素、氨基酸、核苷酸以及血清等物质。(4)胚胎移植成功的原因之一是:供体胚胎(纯种荷斯坦奶牛的胚胎)可与受体子宫建立正常的生理和组织联系,但移入受体的供体胚胎的遗传特性在孕育过程中不受任何影响。(5)在基因工程中,常采用D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转基因荷斯坦奶牛的DNA上是否插入了药用蛋白基因。10、神经中枢Na+电信号(神经冲动或局部电流)化学信号神经递质垂体拮抗肾小管和集合管水【解析】

本题考查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考查对兴奋产生、传导、传递机理、激素作用、激素分泌调节机制的理解。根据所学的相关知识即可解答。【详解】(1)在反射弧中,神经中枢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2)在神经纤维上,由于钠离子内流导致动作电位的产生;产生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神经冲动或局部电流)的形式进行传导,在神经元之间以神经递质这一化学信号的形式进行传递。(3)①下丘脑的神经细胞能分泌神经递质,实现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②下丘脑的某些神经细胞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达到一定浓度时也能作用垂体,抑制垂体分泌,体现了两种激素之间具有拮抗作用。③下丘脑的另一些神经细胞能够分泌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水的重吸收。【点睛】熟悉下丘脑在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中、在兴奋的产生、传导与传递中、作为渗透压感受器以及作为体温调节中枢和水盐平衡调节中枢等功能是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11、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α神经元为传出神经元,兴奋能传递给效应器,但不能逆向传递给A神经元感受器和效应器传入(感觉)增强7【解析】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递是双向的;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因为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详解】(1)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α神经元兴奋时,兴奋可以传递给梭外肌纤维,但不能传递给A神经元。其原因是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α神经元为传出神经元,兴奋能传递给效应器,但不能逆向传递给A神经元。(2)γ神经元兴奋,肌梭能感受梭内肌纤维收缩,产生兴奋并传导给A神经元。从反射弧结构组成的角度分析,肌梭既能感受兴奋也能传递兴奋,肌梭既是感受器也是效应器,据图可知,A神经元上有神经节,因此,A神经元属于传入神经元。γ神经元兴奋,引起骨骼肌中的梭外肌纤维(肌纤维即肌细胞)收缩,从而提起重物,由于图中突触释放的神经递质均为兴奋性递质,因此,γ神经元兴奋,最终会使骨骼肌收缩的力量增强。(3)据图分析可知,若一个神经元轴突末梢与另一个神经元或其他细胞相接触的部位,都可称为突触,上图中所示部分共有7个突触。【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看清题干中相关信息“首先大脑皮层发出冲动,可以引起α神经元、γ神经元兴奋,进而引起骨骼肌中的梭外肌纤维(肌纤维即肌细胞)收缩,从而提起重物。已知图中突触释放的神经递质均为兴奋性递质”,再根据题意作答。12、细胞核26%2400AGACTT3T—A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CD【解析】

分析图1:图1表示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其中过程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