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复习目标:通过了解辽夏金诸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建设,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作用。自主复习:根据所学,梳理辽夏金元的政权更迭。根据所学,概述辽夏金元各具特色的制度建设。必备知识辽与西夏辽(916--1125)起源:建立者契丹族与鲜卑同源,辽河上游过着游牧、渔猎生活建国:916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定都上京,后版图扩大,改国号为辽。辽与北宋:长期对峙,大部分时间里维持了和平局面,通使频繁,贸易活跃。制度:职官设置分为南、北面官。(特点:因地制宜、因俗而治)南面官负责以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北面官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皇帝和宫廷依然保持草原习俗,每年随季节转换定期迁徙,迁徙的行营成为国家政治中心。5、1125年,金灭辽。西夏:(1038--1227)1、起源:建立者党项族是古代羌人的分支唐末在今陕北、宁夏一带形成边疆藩镇。宋初仍然保持半独立的地位。2、建国:1038年,首领元昊脱离宋朝称帝,定都兴庆府,国号大夏制度:基本模仿北宋,中央机构除汉式官称外,同时有一套本民族称谓的官称。与金关系:北宋灭亡后,西夏向金称臣,仍然保持事实上的独立。1227年,元灭西夏。金朝入主中原(1115--1234)(了解)起源:金朝建立者女真族活动于黑龙江、松花江流域,以农业、狩猎、畜牧为生。建国:1114年,首领完颜阿骨打举兵反辽,1115年称帝,建立金朝,定都会宁府,也称上京。1125年灭辽,1127灭南宋,与南宋逐渐形成对峙局面。1153年,迁都燕京,将燕京改名为中都。北京成为王朝都城开始政治制度:基本沿袭唐宋制度,同时保持了一套女真族的管理系统,叫作“猛安某克”。凡女真民户,每三百户编为一谋克,十谋克编为一猛安。他们被大批迁入中原,在汉族村落之间筑寨居住,平时耕作,战时选拔丁壮出征。盛衰:12世纪后期金世宗在位,进入鼎盛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史称“大定之治”,世宗被百姓誉为小尧舜。世宗死后,金朝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袭扰,猛安谋克又日益腐化,统治逐渐衰落。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重点背)(1271--1368)蒙古崛起1、1206年,漠北蒙古部首领铁木真统一草原各部,建立蒙古汗国,被尊为成吉思汗。扩张:此后半个世纪,蒙古军队先后灭掉西辽、西夏和金朝,收服吐蕃诸部,兼并云南的大理政权,还远征到中亚、西亚、东欧地区。元朝统一1、1260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即位,并开始推行中原传统政治制度,兴建大都(北京)。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大元,元世祖。在此前后,蒙古在其他统治区形成了四大汗国,它们名义上仍将元朝尊为宗主国。统一:1276年,元军占领南宋都城临安。1279年,崖山海战击败南宋余部,完成统一。巩固统治措施交通:为巩固统一,元朝修建了四通八达的驿道,设立驿站,为公差人员提供交通和生活服务,并运输官府物资;相隔一定距离分设急递铺,负责传递公文。中央:(1)废除三省,只设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大都及其周围地区(河北、山西、山东)由其直辖,称为腹里设枢密院,掌管军事(3)御史台,负责监察在地方管理:元朝实行行省制度:=1\*GB3①含义:当时中央的宰相机构是中书省,委派官员代表中书省处理地方事务,逐渐形成地方常设机构,称为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全国共设10个行省。=2\*GB3②原因:吸取宋代教训(强干弱枝,地方无自主权,行政效率低下);沿袭传统做法;统一后,疆域辽阔,需要加强中央对全国的有效管辖和统治=3\*GB3③特点:行省的双重性,既是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又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平衡了中央与地方势力,既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又给地方留出部分权力;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采取“犬牙交错”原则;辖区广阔,军政大权集中,行政效率较高。=4\*GB3④影响: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我国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我国省制的开端,对后世影响深远。局限:行省面积过大,不利于地方经济发展;极力打破山川地理形式,削弱了地方经济文化认同感,不利于地方经济文化的交流。链接:元朝行政区划的原则及作用原则: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人为造成犬牙交错局面作用: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军事控制,巩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但削弱地方经济文化认同感,不利于地方经济文化交流。对于吐蕃地区,由直属中央政府的宣政院进行管理,西藏开始接受中央政府的管辖。西域:设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等管理军政事务在隶属福建晋江的澎湖设置巡检司,履行行政管理职能,以经略台湾,这是台湾归属中央行政管辖的开始元朝边疆管理更多呈现与内地一体化的趋向“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元朝的民族关系蒙古族与其他民族的不断融合;回族的前身回回形成民族政策:蒙古统治者为了保障自己的统治利益,推行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他们在很多方面对不同的民族采取差别对待措施,被概括为“四等人制”。依次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色目人指蒙古以外的西北、西域各族人,包括西夏、畏兀儿、回回等。汉人主要指北方的汉族,也包括已经入居中原的契丹、女真人。南人指原南宋统治区的居民。元朝灭亡:原因:随着时间的推移,民族矛盾逐渐减弱,社会贫富差距带来的阶级矛盾却日益严重。14世纪中叶,农民起义相继在中原和南方爆发,1368年朱元璋攻占大都,元朝灭亡。以宫廷贵族为核心的一部分蒙古人退回草原,大批留居内地的蒙古人、色目人等,逐渐与汉族相融合。当堂检测1.行省最早是中央的临时派出机构,遇到一个地方出现紧急情况需要处理,中书省派人到该地行使中书省的职权,事情处理结束以后,行省也随之取消。到了忽必烈统一全国之后,行省逐渐成为固定的地方最高行政机构。这反映出行省(
)A.巩固了国家统一 B.具有中央派出机构和地方机构的双重特点C.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D.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2.金灭北宋后,把大批女真人、契丹人迁至真定府(今河北石家庄正定)一带屯田,出现了汉、女真“今皆一家,彼耕此种”的局面。元代,有大批蒙古族将士驻守真定,还有许多西域工匠和普通民众迁居真定。这一现象(
)A.反映出大一统国家的开放包容 B.推动了该地区民族间的交流交融C.提升了真定府的农业耕作水平 D.促进了西北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3.辽国建立后,对以前的契丹部族制进行了改造,各部族长官与州节度使、刺史一样,既是本领区内的军事长官,也是赋有实权的行政长官。他们由辽廷统一任命,既有一定的任期,也有一定的考核制度。这一举措()A.体现了因俗而治的特征 B.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管理C.奠定了南下灭宋的基础 D.推动了多元一体格局形成4.下图所示是宣化(今河北张家口)辽墓中的壁画《散乐图》,图中人物服饰采用宋制。辽朝政府坚持契丹人和汉人的服饰、发饰并存,采用“北班国制,南班汉制,从其便焉”的原则。这反映当时辽(
)A.儒家治国的理念 B.因俗而治的特点C.全面汉化的政策 D.打击了割据势力5.西夏文人骨勒茂才所编《番汉合时掌中珠》,是一部西夏文和汉文对照字典。下图为其书影,出现了荔枝、龙眼、甘蔗等作物名称。由此可知,该字典(
)A.表明了当地的农业生产状况 B.证明了新大陆高产作物的引进C.反映了民族间的交往与交流 D.体现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6.元代,在各行省的上供与留用问题上,中央与行省整体上实施七三分成的政策,经济比较发达的一些行省掌握留用的“岁课羡余钞”多达四十七万缗,正额以外的羡余,行省官往往可以“百端侵隐,如同己物”。这反映了元代(
)A.地方监察制度的缺失 B.行省财政自主权较大C.各省赋税负担不均衡 D.中央集权体制的式微7.元朝重启大运河系统,新开通的会通河采取“截弯取直”的方式,从大都起,直穿山东、江苏全境,径抵江南。该事件的背景是(
)A.“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天子顾力不能制”B.“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C.“元都………去江南极远,而百司庶府之繁,卫士编民之众,无不仰给江南”D.“盖岭北、辽阳………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8.宋元时期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时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西夏是党项族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在政治上实行“蕃汉分治”的政治制度B.澶渊之盟之后,宋辽之间形成了长时间的和平局面,宋对辽称臣C.西夏和契丹都仿照汉字创制了自己的文字,促进了本民族文化的发展D.成吉思汗统一全国后,定都于大都,就是今天的北京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元朝开启了“大中国”时代材料一元朝统一天下,在我国历史上堪与秦灭六国相提并论。如果说秦朝统一的是农耕地区,那么元朝统一的便是农牧两区。从此,女真人的金国、党项人的西夏、契丹人的西辽、藏族人的吐蕃、白族人的大理、汉民族的南宋全部被蒙古人统一在了一个政权之下。——《元朝之前是小中国,元朝之后是大中国》材料二元朝的统治究竟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主任张帆教授认为,元朝以前的中国历史,包括汉、唐在内都属于“小中国”,元朝以后才有了“大中国”。——黄晓峰等《张帆访谈:元朝开启了“大中国”时代》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元朝开启了‘大中国’时代”。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比较图一、图二、图三,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信息合理,论题明确,史论结合)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关于古代中国中央王朝对民族地区的统治,有学者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了一个重要的法则:汉人统治者将其统治下的地域分成多重来进行统治,而非汉民族统治者则是将其统治下的地域分成多元来进行统治。唐代的多重型天下体制模式——摘编自【日】王柯《从“天下”国家到民族国家——历史中国的认知与实践》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学者的认识提出你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参考答案:1.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代(中国)。据材料“行省最早是中央的临时派出机构,遇到一个地方出现紧急情况需要处理,中书省派人到该地行使中书省的职权”可知,行省制具有中央派出机构的特点,据材料“行省逐渐成为固定的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可知,行省具有地方机构的特点,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行省制在加强中央集权方面的作用,不能体现行省制推动国家统一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行省制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及,排除C项;材料中把没有行省制与前代相比体现其是地方制度的重大变革,排除D项。故选B项。2.B【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元时期(中国)。据材料可知,宋元时期,真定一带,少数民族不断迁入定居,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真定地区民族间的交流交融,B项正确;金朝并没有实现国家一统,排除A项;材料描述的是民族融合,没有体现农耕水平,排除C项;材料描述的是真定的民族融合,与西北少数民族封建化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3.B【详解】本题为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选项用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时空范围为辽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辽朝参照中原州县制,对原有的部族制进行了改造,其管理制度与地方州县一样,使其成为辽政权直接领导下的地方统治机构,这就强化了地方的控制管理,B项正确;材料是讲辽国对原有的制度进行汉化改革,不属于“因俗而治”,排除A项;部族制改革与宋辽战争没有必然联系,且辽国没有灭宋,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多元一体格局是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材料看不出多元一体格局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B项。4.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辽朝(中国)。根据“北班国制,南班汉制,从其便焉”并结合所学可知,辽朝实行南北面官制,南北面官制充分体现出辽朝统治下因俗而治的治理特点,有利于维护政治稳定,促进民族交融,B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因俗而治,并未体现儒家治国,排除A项;据材料可知,辽朝壁画中人物服饰采用宋制,说明辽朝受汉化影响,但是全面汉化的说法绝对化,排除C项;据所学可知,辽朝所处的时代,国家尚未统一,打击割据势力的说法不符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5.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辽宋夏金元时期(中国)。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荔枝、龙眼、甘蔗等都是产于中国南方的作物,而西夏位于中国西北,所以该字典中出现这些作物名称体现了南北方之间的交往与交流,C项正确;荔枝、龙眼、甘蔗等并不产于位于西北的西夏,所以不能表明西夏当地的农业生产状况,排除A项;新大陆高产作物的引进是在明清时期,排除B项;西夏属于地区性政权,当时没有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排除D项。故选C项。6.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元代行省可以提留三成的赋税份额,正额以外的羡余,行省官往往可以“百端欺隐,如同己物”,这体现出在元代行省制度下地方在财政方面拥有适度的权力,B项正确;元代地方监察制度严密,而且“百端欺隐,如同己物”不等于监察制度缺乏,排除A项;比较发达的一些行省掌握留用的“岁课羡余钞”竟多达四十七万,是因为这些行省赋税总量多,不等于各省赋税负担不均衡,排除C项;元代行省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而且元代在军事政治上也加强了对行省的控制,排除D项。故选B项。7.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原因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朝时期的中国。材料“元都………去江南极远,而百司庶府之繁,卫士编民之众,无不仰给江南”反映的是元朝都城距离江南过远,需要开通会通河,以解决粮食运输问题,C项正确;A项反映的是唐朝时期藩镇割据的局面,排除;B项反映的是辽朝时期的南北面官制度,排除;D项反映的是对边疆地区的管理,排除。故选C项。8.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元时期的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夏和契丹都仿照汉字创制了自己的文字,促进了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助推了民族融合,C项正确;辽统治者采取“蕃汉分治”的政治制度,排除A项;澶渊之盟规定辽宋约为兄弟之国,排除B项;忽必烈统一全国,非成吉思汗,排除D项。故选C项。9.从疆域看,蒙古和元政权先后灭辽、夏和金,收服吐蕃,兼并大理,击败南宋,在中华民族长期生活的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广东依顿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招聘HRBP岗人员模拟试卷有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北京清华附中上庄学校招聘模拟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年永新县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城市社区专职网格员【37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开封杞县消防救援大队招聘政府专职消防员1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
- 2025年金华永康市医疗卫生单位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39人模拟试卷及一套答案详解
- 2025海南文昌市人民医院编外工作人员招聘(9号)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呼伦贝尔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竞争性比选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有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云数融合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北京回龙观医院招聘2人(第三批)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
- 2025江苏泰州学院招聘专职辅导员和专任教师17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1套
- 知识付费合同协议范本
- 第一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坚持、捍卫和发展单元测试-2023-2024学年中职高教版(20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学校体育学(唐炎-刘昕版)重点、知识点
- 城市轨道交通地铁司机(初级)资格考试题库
- 骨折康复护理的常见问题和处理方法
- 具身认知:身体如何影响思维和行为
- 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
- 9.2 维护国家安全(分层作业)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
- 高位大直径大直径定向钻孔技术及其配套装备课件
- GB/T 4392-2019敲击呆扳手和敲击梅花扳手
- 化工工艺学章硝酸参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