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菌种的保藏和管理杜平华4/1/20241菌种的保藏和管理杜平华3/31/20241前言试验过程中,生物样本可能是最敏感的,因为它们的活性和特性依赖于合适的试验操作和贮藏条件。实验室菌种的处理和保藏的程序应标准化,使尽可能减少菌种污染和生长特性的改变。按统一操作程序制备的菌株是微生物试验结果一致性的重要保证。4/1/20242前言试验过程中,生物样本可能是最敏感的,因3/菌种保藏的重要性
菌种保藏是微生物学检验工作中的一项常规技术,菌种的科学保藏和管理直接关系到检验结果的正确性。
4/1/20243菌种保藏的重要性菌种保藏是微生物学检验工作中的一项常规技菌种的来源
药品微生物检验用的试验菌应来自认可的国内或国外菌种收藏机构的标准菌株,或使用与标准菌株所有相关特性等效的商业派生菌株。4/1/20244菌种的来源药品微生物检验用的试验菌应来自认可的
⒈广泛收集各种有用的微生物菌种。⒉选择最适宜的保藏方法。⒊研究、检验、交换和使用。菌种保藏的中心任务4/1/20245菌种保藏的中心任务3/31/20245
国外的菌种保藏机构
4/1/20246
国外的菌种保藏机构
3/31/20246常用菌种保藏方法
菌种保藏的原则根据微生物菌种的生理、生化特性,在人工创造的条件下尽量降低微生物细胞的代谢强度,使细胞基本上处于休眠状态,生长繁殖受到抑制但不至于死亡,以减低菌种的变异率。
4/1/20247常用菌种保藏方法菌种保藏的原则3/31/20247
标准菌株的复活或培养物的制备应按供应商提供的说明或按验证的方法进行。标准储备菌株-从国内、外菌种收藏机构获得的标准菌株经复活并在适宜的培养基中生长后,既为标准储备菌株。常用菌种保藏方法4/1/20248标准菌株的复活或培养物的制备应按供应商提供的说明或按验
低温、干燥、缺氧、缺乏营养等环境条件都可以抑制微生物的代谢和生长繁殖,因此低温、干燥和真空是菌种保藏的重要手段。标准储备菌株经纯度和特性确认后保存时,可将培养物等份悬浮于抗冷冻的培养基中,并分装于小瓶中,建议采用低温冷冻干燥,液氮储存,超低温冷冻(低于-70℃)等方法保存。
4/1/20249低温、干燥、缺氧、缺乏营养等环境条件都可以抑制微生物的代
低于-70℃或低温冷冻干燥可以延长菌种的保存时间.标准储备菌株可用于制备每月或每周一次转种的工作菌株。冷冻菌株一旦解冻转种制备工作菌株后,不得重新冷冻或再次使用。4/1/202410低于-70℃或低温冷冻干燥可以延长菌种的保存时间
工作菌株不可代替标准菌株,标准菌株的商业衍生物仅可用作工作菌株。4/1/202411工作菌株不可代替标准菌株,标准菌株的商业衍生物仅可用作
不同的微生物,应根据其生物特征来选择最适宜的保藏方法,菌种的保藏方法一般分四个阶段:4/1/202412不同的微生物,应根据其生物特征来选择最适宜的保藏方法,菌⑴
挑选特征典型的纯菌菌落。⑵确定保藏的合适菌体。⑶选择最适宜的方法保藏。⑷定期对保藏的菌种进行检查。4/1/202413⑴
挑选特征典型的纯菌菌落。3/31/202413二、菌种的传代和使用
工作菌种的传代次数应严格控制,不得超过5代,(从菌种保藏中心获得的标准菌株为第0代)防止过度的传代造成菌种变异。1代是指将活的培养物接种到新鲜培养基中,任何亚培养的形式均被认为是转种或传代一次。必要时,实验室应对工作菌株的特性和纯度进行确认。4/1/202414二、菌种的传代和使用工作菌种的传代次数应严格控
细菌的接种、分离和培养常用培养基种类斜面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平板培养基
4/1/202415
细菌的接种、分离和培养3/31/202415接种方法涂布法划线法穿刺法直接加入法等4/1/202416接种方法3/31/202416
分离:为了获得纯菌种(株),采用的将细菌分离成单个细胞,使其独立分裂繁殖形成单个菌落的操作技术。分离一般采用平板培养基。分离方法主要有分段划线法、连续划线法、涂布分离法、倾注分离法等。4/1/202417分离:为了获得纯菌种(株),采用的将细菌分离成单个细胞,
培养:接种后的培养基,根据不同微生物生长条件的要求,将培养基放在适宜微生物生长的环境中(温度、湿度、氧气等),使其生长繁殖的过程。
需气菌培养法
厌氧培养法4/1/202418培养:接种后的培养基,根据不同微生物生长条件的要求,将培养后微生物的生长判断
固体培养基
液体培养基
4/1/202419培养后微生物的生长判断
三、菌种的检查与复壮
菌种的衰退菌种经过长期人工传代培养或保藏,由自发突变的作用而引起某些优良特性变弱或消失的现象。控制菌种的衰退方法
⑴控制传代次数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接种和传代,降低突变几率。采用良好的传代保藏方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传代次数不得超过5代。4/1/202420三、菌种的检查与复壮菌种的衰退3/31/2024
⑵创造适宜的培养条件⑶用不同类型的细胞进行传代⑷采用有效的保藏方法4/1/202421⑵创造适宜的培养条件3/31/202421
定期检查
主要检查项目菌落形态、革兰染色、显微镜下菌体形态、生化特性及血清学检查。4/1/202422定期检查3/31/202422菌种的复壮使衰退的菌种重新恢复原来的优良特性的过程验室主要采用分离纯化的方法。4/1/202423菌种的复壮3/31/202423
四、菌种的管理
1、使用菌种的单位,应具备从事微生物工作的条件和设备。菌种应由专人负责管理,管理人员应具有微生物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并应具有较强的责任心。
4/1/202424
四、菌种的管理
1、使用菌种的单位,应具备从事微生物
2、实验室必须建立菌种保存和使用文件化的程序管理制度;
包括:每支菌种标注名称、标准号、接种日期、传代次数、进出、收集、贮藏、保存、确认试验以及销毁的记录、标准菌种的申购记录、从标准菌株到工作菌株操作记录,如菌种定期转种传代,鉴定(纯度、特性)、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菌种保存的位置和条件及其它需要的程序。4/1/2024252、实验室必须建立菌种保存和使用文件化的程序管理制度;33、菌种应冷藏或冷冻保存,保存菌种的冰箱不得放置食品和易挥发性药品,放置菌种应有专用的冰箱,应上锁管理。4、由专人按操作规程和有关要求定期进行传代,并定期对保存的菌种进行检查,一般每年1~2次,(或定期更换冻干菌种)。发现菌种的异常情况应及时检查。一旦发现菌种污染和变异现象,应立即报告、研究处理。尤其长期保存时。
4/1/2024263、菌种应冷藏或冷冻保存,保存菌种的冰箱不得放置食品和易挥
详细记录菌种的来源、接收、传代、分离、复壮、使用和鉴定等均应做好详细记录。包括菌保存位置、环境(温度)、种传代或使用时间、名称、菌号、代数、传代或保存形式、分离、复壮方式、使用内容、鉴定情况等都应进行详细的记录。4/1/202427详细记录3/菌种不得随意带出实验室,外单位索取、购买应有证明和登记,并包装严密。菌种处理应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院病例讨论会议总结模板
- 房地产竣工验收资料管理规范
- 建筑工程竣工验收流程及相关法规解读
- 天然气管道安全施工标准规范
- 中医临床路径管理方案:急性阑尾炎案例
- 四年级数学考试质量分析报告全集
- 2025-2030智慧农业技术应用分析及产量提升与环境保护研究报告
- 2025-2030智慧农业产业链整合及投资机会分析报告
- 2025-2030智慧养老服务体系市场潜力挖掘及老年健康产业资本投融发展策略规划
- 2025-2030智慧健康监测设备产业市场竞争态势投资评估规划研究报告
- 台州市黄岩区海塘安澜工程(椒江黄岩段海塘)环评报告
- 2025年人教版小升初数学复习分类汇编:解方程或比例(学生版+解析)
- 2025年《Java Script程序设计》课程标准(含课程思政元素)
- 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患者术后护理
- 海底捞管理案例分析
- 微塑料污染的环境影响评估方法研究-洞察阐释
- 公交车驾驶员心理健康培训
- 课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3版):第七章 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
- 《硬科技早期投资-项目评估指南》
- 《锂离子电池存储使用安全规范》
- 集装箱运输完整版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