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抗美援朝胜利70周年英雄人物事迹(最新9篇)抗美援朝成功70周年英雄人物事迹(最新9篇)
中国取得了抗美援朝战斗的成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抗美援朝不仅赐予朝鲜人民以有力的支援,而且对于保卫新中国的平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下是我汇总关于抗美援朝成功70周年英雄人物事迹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抗美援朝成功70周年英雄人物事迹(精选篇1)
抱炸药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杨根思
杨根思诞生于一个贫苦的农夫家庭,从小受到地主的剥削和压迫,心中对旧社会布满仇恨,得知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是人民的队伍,就下定决心跟党走。入伍后,他把这种信念转化为苦练军事本事的动力,坚信只要时刻遵守党的决议、指示,就“不信任有完不成的任务,不信任有战胜不了的敌人,不信任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他随部队转战南北,不畏困难困苦,先后经受了抗日战斗,解放战斗和抗美援朝的炮火洗礼,初次参与即手持长矛缴到了枪,显出智勇双全的才能;杨根思曾制造了用炸药包俘虏国民党军一个排的惊人战绩,被授予华东一级人民英雄。
1950年9月,第一次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杨根思这位新四军老战士、参与过淮海战役等大小数十次战役战斗、多次荣获战功的闻名的战斗模范和爆破英雄。10月,参与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1950年11月,在抗美援朝战斗其次次战役分割围歼咸镜南道美军战斗中,时任志愿军某部连长的杨根思,奉命带1个排扼守长津湖畔下碣隅里外围1071.1高地东南小高岭,负责切断美军南逃退路。29日,号称“王牌”军的美军陆战第1师开头向小高岭攻击,猛烈的炮火将大部工事摧毁。
他带领全排快速抢修工事,做好战斗预备,待美军靠近到只有30米时,带领全排突然射击,迅猛打退了敌人的第一次攻击。接着,美军组织两个连的兵力,在8辆坦克的掩护下再次发起攻击,他指挥战士奋勇冲入敌群,用刺刀、枪托、铁锹绽开拼杀。激战中,又一批美军涌上山顶,他亲率第7班和第9班正面抗击,指挥第8班从山腰插向敌后,再次将美军击退。
美军遂以空中和地面炮火对小高岭实施狂轰乱炸,随后发起集团冲锋。他率领全排坚韧抗击,以“人在阵地在”的英雄气概,接连击退美军8次攻击。在坚守小高岭战斗中,杨根思率领三排打退美军8次攻击,在最终只剩他一人时,他投完手榴弹,射出最终一颗子弹,一把拉着了导火索,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烟,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年仅28岁。朝鲜政府在长津湖畔修建了一座杨根思英雄纪念碑。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题词赞誉他是:“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子,国际主义的宏大战士,志愿军的模范指挥员”。
抗美援朝成功70周年英雄人物事迹(精选篇2)
炸死敌军的一级爆破英雄伍先华
伍先华(1927~1952),遂宁县三联乡人。民国16年(1927)生。家贫困,父玉恩,抬滑竿养活五个孩子。先华念两年私塾后务农,15岁时被拉壮丁入伍。不久,父母相继去世。先华在国民党军队里受尽熬煎,幸于1949年12月获得新生,参与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次年,加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1年3月,响应“保家卫国,抗美援朝”的号召,参与中国人民志愿军去朝鲜。
1951年4月至6月第五次战役中,先华冒着敌人疯狂的扫射和轰炸,把受伤的班长背下阵地,又急返战场与两个战友狠击敌人,打退了三次反冲击,荣立三等功。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此次战役后,先华所在部队向北转移。他调到连部照料重病的连长。夜行军,他搀扶连长;淌水过河,他背着连长;爬山岗,他让连行靠在自己肩膀行走;敌人炮弹打来,他用身体护卫连长。不久,任二连一排三班班长。部队接到修筑防备工事的任务,先华班挖交通壕时,他采纳先掏空底层再砸上层的方法,提高工效两倍半;修穿石坑道时,找窍门使爆破进度由30公分提高到50公分;修工事、劈木柴的斧头不够用,他让战士休息,自己顶风冒雪彻夜干;收工后,他让战士休息,自己则下山挑水;晚上,等大家睡觉后,还给战士刮掉鞋上的冰块,烤干湿鞋;战士脚冻,他把得奖的袜子送给战士穿,而自己却用破布包脚;班里少灯油,他以青去皮压碎烤干代灯的方法,解决了燃眉之急。先华带领战士精彩完成了修筑工事的任务,又荣获三等功。
连队到新坪四周练兵,先华班住在一户朝鲜老乡家。这家只有老俩口和两小孙。老人70多岁,干活吃力;小孙几岁,需人照料。于是,他和战士们讨论,想出结合练兵为老人家做事的方法:爬山演习,每人背回一捆干柴,一趟比老大娘半月拾的还多;冲锋演习,把粪背上山;打野外,把玉米收回家;晚上谁站岗,谁就给牲口添把草,省得老大爷半夜起来。战士爱老乡,老乡也爱战士。老人常给战士送蜜糖水喝,老大娘静静帮战士洗衣服,把志愿军当自己亲人看待。部队奉命开拔,村里朝鲜老乡都来送行。金城官岱里反击战前夕,先华班进行了一系列战前预备。依据上级部署,这次战斗关键是爆破。不炸掉山腰敌人主阵地和指挥所,我方从哪里也别想打上去。这个艰难的爆破任务交给了先华班。
1952年9月29日下午5时,官岱里反击战开头。先华领着班里党员战士宣誓:“在党需要的时候,愿献出自己的生命!”先华指挥全班分两个爆破组冲向目标。连续炸毁了几个地堡,但正面攻击部队还是被敌人坑道里的机压住不能前进,爆破组也有很大伤亡。当此紧急关头,先华抱起一捆10公斤的0包冲向火海。他中途中弹倒地,但还是尽力爬近敌人火力点,拉燃导火线冒着密集的弹雨,冲进坑道,炸死敌人40余人,毁灭了火力点,扫除了部队前进的障碍,为官岱里反击战的成功制造了条件。先华壮烈牺牲,时年26岁。
1952年11月2日,志愿军政治部给先华追记特等功,追授“一级爆破英雄”称号。1953年6月25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他的家乡遂宁,建有烈士陵园和他的塑像。
抗美援朝成功70周年英雄人物事迹(精选篇3)
胡修道的英雄事迹
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2军第31师第91团第5连战士胡修道,在抗美援朝战斗上甘岭战役中,奉命坚守阵地,连续打退敌军攻击。在班长调往其他阵地、战友负伤的状况下,孤胆奋战,激战一天,击退敌军数十次冲击,毙敌200多人。胡修道的英雄事迹传到国内后,赞颂信象雪片一样,从祖国四周八方飞向朝鲜前线,全都赞扬胡修道的英雄行为。
胡修道,1931年10月生,四川省金堂县人。1951年6月参与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参与了抗美援朝战斗第五次战役、夏秋季防备作战、巩固阵地作战、战术反击战及上甘岭战役。1935年1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1952年11月5日,在上甘岭战役中,胡修道和班长等3人坚守在597.9高地的一个阵地上,敌军200多人蜂拥般向他们冲来。在兵力悬殊的状况下,他们镇静迎战。当敌军离阵地前沿还有三四十米时,胡修道奋力掷出几根爆破筒,班长也投出几枚手雷,炸倒七八十个敌人,其余敌军连滚带爬地逃下山去。不久,班长奉命调往别处阵地。胡修道等冒着敌军密集的炮火,又打退小股敌军的多次冲击。这时,成群的敌军快要爬上左侧不远的10号阵地,状况非常危险,胡修道坚决地与战友滕士生带着手榴弹前去支援,打退了敌军。在滕士生负了重伤,敌军又有约两个营的兵力上扑来时,胡修道一人坚持战斗,奋不顾身地把手榴弹、手雷一个接一个地向敌军投去,不停地在敌群中爆破,最终将敌军打退,守住了阵地。在此次战斗中,胡修道连续打退敌军41次冲击,歼敌280余人,制造了战斗史上的奇迹。
为表彰胡修道孤胆歼敌的英雄事迹,弘扬他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于1953年1月15日为他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称号。同年6月25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同时授予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并出席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
抗美援朝成功70周年英雄人物事迹(精选篇4)
登高英雄杨连第
1950年10月,曾在解放战斗时期荣获登高英雄称号的杨连第,随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第11师第1团8连开赴鸭绿江边。11月的鸭绿江已是天寒地冻,8连接到命令,要连夜抢修鸭绿江上的浮桥。一根根百余斤重的枕木,完全要靠战士们用肩膀来扛,而且每个战士一夜要扛30余根。在那样寒冷的天气,在没有照明和敌机随时可能轰炸的状况下,困难是可想而知的。但是,杨连第和战友们硬是克服重重困难,园满地完成了抢修浮桥的任务。
1950年12月,杨连第和战友们开赴朝鲜前线。列车通过鸭绿江大桥,疾驰在朝鲜的土地上。车窗外处处是倒塌的房屋和逃难的人群,惨不忍睹,触目惊心……
在冰天雪地的异国他乡,部队顶风冒雪跑步前进,没有人感到寒冷。战士们恨不得一步就到达目的地,马上投入战斗。当时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的后方运输在敌人的狂轰滥炸下,处于极其困难的境地,各条铁路线的桥梁均遭到严峻破坏。上级命令志愿军铁道兵部队实行各种技术手段,集中兵力重点抢修大同江、清川江、沸流江被炸毁的铁路桥梁,以保持运输不中断。
第三次战役打响后,正值前方急需大批粮食、弹药的紧急关头,沸流江大桥又被敌机炸断了。上级限令7天修复大桥。为了争取时间,铁道兵战士们只能冒着敌机狂轰滥炸的危急在黑夜抢修。西北风阵阵地怒吼,敌机不断地在头顶回旋。只要发觉一点亮光,不是打炮就是疯狂地投炸弹。杨连第和战友们在黑暗中一点点地摸索着架起钢梁,抢修速度是相当慢的。杨连第心里急得像着了火。要是不能按时修起大桥,前线就没有充分的粮食、弹药,伤员就不能准时运回后方,我们怎能对得起前线的同志们和祖国的人民……
其次天一大早,杨连第便来到山顶,观看着敌机一次次轰炸的状况。依据观看,他总结到了一个规律,就是利用前后两批敌机轰炸的间隙,白天抢修大桥。他立刻向连长申请白天抢修大桥。领导同意了他的恳求,并调高射炮部队协作抢修大桥。
在抢修时,杨连第命令大家在桥下工作,自己攀上桥墩,起梁速度比夜间增加了几倍。杨连第在钢梁上站得高、望得远。发觉敌机立刻吹哨,指挥大家隐藏。就这样,抢修工作在敌机轰炸的间隔中进行。工程进展加快了,沸流江上的大桥提前了3天修复通车。
1951年的夏天非常闷热。部队在完成了春天抢修龙津江大桥的艰难任务后,奉命返回满浦铁路线上的清川江大桥,担当防洪任务。这时我军已成功地结束了第五次战役。清川江大桥是满浦至平壤铁路线上的重要桥梁,疯狂的敌人早已把它看成眼中钉。防洪工程开头不久,敌机便把大桥炸毁了,志愿军运输中断。杨连第所在连队奉命接受抢修任务。要修复大桥,必需先在大桥旁边搭起一座人行便桥,以便来回运输材料。这次洪水是朝鲜几十年未曾有过的特大洪水,清川江水在一天中猛涨6米。并把清川江上全部临时性桥梁全部冲垮卷走。
杨连第带领战士不分昼夜地搭设了11次人行便桥,但都被凶狠的急流冲垮。清川江桥四周山洞里,积累着大量的粮食、弹药等待运物资,而桥梁却修不起来。杨连第的手脚,由于长时间在水中浸泡,已经溃烂了。但他仍在水中和战友们一起讨论浮桥失败的缘由。经过反复讨论,最终,杨连第和战友们用汽油桶连成的浮桥最终研制胜利了。其次天早晨,杨连第和战士们冒雨在江边搭浮桥,在惊涛骇浪中,他们经过很多次的努力,最终把浮桥搭设胜利了。
为确保修复工程顺当开展,上级打算再架一座钢轨浮桥。但如何使钢轨稳定在江水中,一时想不出解决的方法。杨连第又一次彻夜未眠。经过一夜的思索,他最终想出了交叉稳固的方法。这个方法其次天就被上级接受并进入了实施阶段。
杨连第不会游泳,但他却第一个系上钢丝,手里拿着工具,在最前头作业。经过艰苦地努力,大桥最终建成通车,使军用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前线。
1951年8月,杨连第光荣地出席了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首届英模大会。1952年3月,已任副连长的杨连第重返朝鲜。5月,敌机又开头对清川江大桥进行轰炸。3月15日早晨,一批敌机刚刚离去,杨连第就带领战友们进入抢修现场,正值他指挥起梁的时候,一颗定时炸弹爆炸了,弹片击中了他的头部……
杨连第把自己的热血洒在曲折秀丽的清川江畔,他为中朝人民的革命事业,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志愿军领导机关为杨连第记特等功,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授予杨连第“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一级国旗勋章、金星奖章。
抗美援朝成功70周年英雄人物事迹(精选篇5)
坚持到成功
志愿军一等功臣,朝鲜“二级战士荣誉勋章”获得者唐凤喜,最近从朝鲜前线回国,列度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其次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我访问他的时候,他兴奋地向我叙述了他的一次战斗的故事。
那是在一九五一年十月下旬,保卫在金城四周某高地六十八号阵地上的志愿军的一个排,向侵害这个阵地的敌人绽开了激烈的阻击战。战斗连续进行了三昼夜,美军曾用了两个营的兵力,协作大炮飞机向这个阵地发动了二十多次攻击,但他们一个人也没能爬上这个阵地。
在战斗的第三天晚上,坚守这个阵地的志愿军的一个阻击班,接到连里要他们换防的命令。当这个班回到连指挥所的时候,连长突然发觉班里缺了个唐凤喜,就问班长:“唐凤喜怎么没下来?”班长说:“傍晚他到排长那里去取联络,始终没有回来。”
连长想起这位在战前为了参与阻击班而写了十三次决心书的唐凤喜,现在竟不知去向,心里焦急起来,大家也在为唐凤喜耽心。
就在这时,突然在六十八号阵地上响起一阵激烈的枪声和手雷声。同志们听了,都感到惊诧,“怎么搞的,副连长他们不是刚从那儿动身了吗?刚才通讯员往营部回来说,兄弟部队去迂回敌人去了,那末,这是谁跟敌人打上了呢?”
原来这就是他们所耽心的唐凤喜在和敌人战斗。
这天,天还没有黑的时候,机枪组长唐观喜接受了前往山坡那面和排长取联系的任务。唐凤喜端着自动步枪,从山腰上静静地插到排长那儿去。可是当他从敌人封锁的火网下再爬回到六十八号阵地的时候,天色已黑蒙蒙的了。
“副排长!副排长!”他喊了几声没有人回答。唐凤喜有点急,他向黑忽忽的弹坑摸过去。遇到的是几块石头,摸到的是几颗手榴弹,再往前摸去,又遇到了僵死的美国兵尸体,但是就没有找到自己的人。他坐在弹坑里深思着。突然听到从远方传来了沙沙的脚步声,静听下去,声音越来越小了。他想起身追上去——不!他立刻又冷静下来。“阵地上没有人那能行!我不能走!”他刚拿定办法,敌人的一排子子弹飞过来,唰唰地打在四周的山石上,冒出一股火花。原来是四个美国兵向六十八号阵地摸上来了。
唐凤喜灵敏地作好了预备工作;把手雷盖揭好,顺手插在腰间;跃出弹坑,紧紧地盯着爬来的敌人。敌人打了几排子枪,山头上没有一点回音,更得意忘形地向前爬着。唐凤喜记起昨天排长告知他的话:“阵地重要!剩下一个人也要守住。”想到这里,他的士气更增加了。敌人爬得更近了,唐凤喜猛然扔出一颗手雷,手雷在敌人群中爆炸开来;唐凤喜又快速地跳到土崖后面,扳动枪机,猛烈地射击着爬过来的敌人。
敌人反扑了五次,每次都被打退了。
第六次,比从前几次来得更凶。一颗炮弹在唐凤喜身边爆炸了,他从被炸塌的弹坑里露出脸和手,已经觉得脸上手上都沾满了鲜血。他忍受着痛苦,挣扎出来,顾不得看毕竟是那儿受伤了,又爬近机枪,连续去扣扳机,他知道子弹已经打光了,可是敌人的炮弹仍在他四周爆炸着,敌人又向前扑来。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他突然想到:利用敌人的子弹去毁灭敌人。他从敌人的尸体上找到了子弹,一边射击,一边又扔出手榴弹。在短短几分钟里,唐凤喜又打退了第六次攻击的敌人。
在过去的三天里,唐凤喜一个人曾用手雷打垮了敌人一个班,指挥两个组和敌人冲了十几次。经过这几天的激烈的战斗,再加上伤口阵阵痛苦,他无力支持了。他瘫软地倚在一块凹地上,脑子里想的事情很杂乱,一忽儿想到鸭绿江右岸山青水秀的家乡——辽东省庄河县;想到参军那天母亲嘱告说:“半月前母亲还来信说,家里盖了五间新居子,参与了生产合作社。这和八年前自己给地主扛活、妈妈讨饭的苦痛生活一对比,唐凤喜打心眼里明白。他一忽儿又想起指导员教育他的话:要在战斗中向共产党员学习。又想起一个月以前,房东的三个可爱的孩子被敌机炸死的惨状。想到这些,他在心中悄悄地宣誓:为了保卫祖国、保卫朝鲜人民,我肯定要坚持战斗下去。正在这当儿,“啪!啪!”两声枪响,不知从那儿打来的。后山坡有不少人吵嚷着。唐凤喜听了,立刻预备迎击敌人第七次的攻击。可是他的身子不听使唤了,他用完力气仍是动弹不了,手里只剩下了一颗手雷,他掏出弹弦,握紧弹柄。只有一个想法:我死,也叫你们活不成,有我在,决不让阵地丢掉!
几分钟过去了。他定睛一看,炮弹是从北方来的,就像火箭一般向敌人打过去。接着是黑压压的人群从后山坡上来了。唐凤喜一看,心里早就明白了。
“自己的部队来啦!”
“原来是你呀!”副连长走到唐凤喜跟前一把抱住他说:“你坚持到成功了!”
唐凤喜两眼直看着副连长,一时兴奋得不知说什么好了。
抗美援朝成功70周年英雄人物事迹(精选篇6)
含着脉脉深情,我读完了《黄继光》这篇感人肺腑的文章。我闭上眼睛,心理久久不能安静。黄继光那光辉的形象怎么也挥散不去,为了在黎明前攻下597.9高地,他像暴风雨一样的巨人坚韧地站起来,冲了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这是多么崇高的精神啊!
当我读到“他转过身来坚决地对指导员说:“指导员,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这句话时,我浑身发热,黄继光是多么主动呀。可是我连妈妈交给的的任务都不做,比如说妈妈经常对我说,长大了,能帮大人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了,就拿扫地来说吧,一天,妈妈叫我扫地,我任凭扫了一下,很不洁净,妈妈见了,批判我说:“戴健,你连这点家务都做不好,还能干什么?”妈妈要我重新扫地,我找了一个借口,跟妈妈顶嘴。这一切,我多么不对呀。
当我读到“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枪口。”这句时,我的心灵被深深地震撼了,泪水无声地滑落下来。黄继光,这个宏大的战士,面临着生命的危急,忍着伤痛,像巨人一样冒着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黄继光,一个一般志愿军战士,却有一种不怕牺牲的精神,毕竟是什么力气鼓舞着他呢?哦,是最光荣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促使他将生死置之度外。而我呢,却连一点小小的磨难都经受不起。遇到一点鸡毛蒜皮的事就大呼小叫,那一次,我在改正考试发下来的试卷,这是一份提高卷,我做错了好几题,马马虎虎地应付修改,然后拿给爸爸看,爸爸急躁地讲解,我听得不耐烦,生气地说:“你没完没了,真烦。”爸爸严峻批判我,说:“遇到难题就绕道走,你这是躲避困难。和革命先烈相比,你还差得远呢!”是啊,生活在幸福时代的我,虽然谈不上战斗时代浴血奋战,但连起码的学习困难都不敢去战胜,我是多么渺小啊!
同学们!当你读了这篇文章,你不感到黄继光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吗?黄继光不正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吗?
抗美援朝五大烈士英雄事迹观后感2
今日,我做完功课后,闲得无聊,便拿起语文书看了起来,不一会儿,《我的战友邱少云》把我深深地吸引住了。这篇文章记叙了邱少云从埋没暗藏到在烈火中献身的过程,经由过程描述我的心里勾当和邱少云的外表来讲明邱少云那时的表情。从中赞美了邱少云自发遵循规律,舍己救人名贵风致。
是的,邱少云是一个自发遵循规律的好兵士。邱少云从天还没亮就开端暗藏,在这几个钟头里,他一动也不动趴在草里,就边咳嗽一声或蜷一下腿也没有动过,如许需要多大年夜毅力啊!一向到火烧在身上,假定是他人,早已保住本身的人命溜之大吉了。但我们的自愿军叔叔邱少云却没有如许做,他为了全部班,全部暗藏戎行,自发遵循规律。烈火在他身上整整熬煎了半个钟头,他也没有移动过一寸处所,发出一声呻呤。
看着邱少云,想想我本身和邱少云是天渊之别啊。立刻,我感应脸上一阵发烧,心狂跳着。这不是忸捏的表示吗?是啊!平常平凡,我干事常三分钟热度,有时感觉坚苦就畏缩。有时,碰着进修的坚苦,想了一会儿,就抛却了,扔在一旁。有时,我在黉舍里常和同窗恶作剧,记得四班级时,在讲堂上,旁边的同窗说出一些笑话,我不由地哈哈大年夜笑,不一会儿,我发觉教员的目光落在我的身上,吓得我直冒盗汗,立刻面红耳赤。
读了《我的战友邱少云》,我知道一名在疆场上勇敢献身的兵士——邱少云的事迹。同时,我也发觉到本身和兵士的不同。邱少云,这位宏大年夜的兵士是我们学校生的表率。我们要进修邱少云叔叔自发遵循规律的精力。
抗美援朝成功70周年英雄人物事迹(精选篇7)
杨春增的英雄事迹
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2军第35师第104团第4连第3排副排长杨春增,在抗美援朝战斗巩固阵地作战中,紧急关头,奋勇冲入敌群,拉响手雷,与30多名敌人同归于尽,壮烈牺牲。1953年6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同时授予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杨春增,1929年生,河北省沙河县人。1945年10月参与中国人民解放军,任某部机要科通信员,参与了淮海战役和向西南大进军战役。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3月参与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参与了抗美援朝战斗第五次战役、阵地防备作战和巩固阵地作战。
1952年8月5日晚,志愿军第35师第104团第4连,向保卫在江原道金城座首洞东南无名高地的南朝鲜军首都师第26团第11连发起攻击,在强大炮火支援下,第4连第1排和第8班快速突破南朝鲜军防线,攻占514高地,全歼守军1个排,此后,敌军不断进行反扑。次日拂晓,第1排撤出战斗,杨春增奉命率第9班及卫生员、电话员等8人,坚守541高地。为巩固阵地,他指挥战士们冒着敌军炮火枪修工事,预备打击南朝鲜军的反扑。他对大家说:同志们,这个阵地是咱们夺下来的,决不能丢掉,不让一个活着的敌人爬上来。天刚亮,南朝鲜军开头打炮了,炮弹越来越密,阵地上土石乱飞。炮火稍停后,南朝鲜军三五成群地往上爬。杨春增对大家说:敌人少了,用手榴弹打,来的多了再打爆破筒和手雷。南朝鲜军发动了一次又一次反扑,都被打退了,但还是不甘心,又发起了集团冲锋。杨春增目堵南朝鲜军爬上狭窄的山梁,马上让卫生员发信号给炮兵,让其开炮,杨春增率队从早激战到下午3时,打退数倍于已的南朝鲜军的14次反扑,毙伤其200多人。
激战到6日黄昏,阵地上只有杨春增和卫生员两个人了,手雷也只剩下一颗了。这时百余名南朝鲜军又蜂拥而至。在这紧急关头,杨春增对卫生员说:你快到那边去找点弹药来。卫生员走后,他抱起最终一颗反坦克手雷,奋勇冲入敌群,拉开雷管。当卫生员找到两颗手榴弹转来,喊着排副,我支援你来了的时候,只听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卷起深厚的烟柱,杨春增与30多名南朝鲜军同归于尽了。阵地保住了,杨春增壮烈牺牲了。在杨春增勇敢献身精神的激励下,第4连与敌反复争夺4天,打退敌军近30次反扑,毙伤俘敌600余人,荣立集体一功。
1952年11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追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称号。中国共产党某部委员会追授他“中国共产党模范党员”。1953年10月,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来到杨春增生前所在排进行慰问,并将一面书有“战功卓着”的锦旗赠与杨春增排,以表达对英雄杨春增和杨春增排的崇敬之情。
抗美援朝成功70周年英雄人物事迹(精选篇8)
伍先华的英雄事迹
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2军第34师第100团第2连班长伍先华,在抗美援朝战斗战术性反击战中,紧急时刻,肩扛炸药包,冲进敌坑道、拉响导火索,为队伍前进开拓了路。1953年6月25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同时授予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伍先华,1927年生,四川省遂宁县人,1949年12月参与中国人民解放军,1950年8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1年3月参与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参与了抗美援朝战斗第五次战役、巩固阵地作战及战术性反击战。
1952年秋,志愿军发起了战术性反击战。在江原道金城郡官岱里以西的反击战中,伍先华所在的第3班接受了爆破半截坑道的任务。伍先华领受任务后,带领全班战士连夜动身,察看敌军各个火力点的位置,记熟了攻击的道路和目标,依据敌军地堡的大小,捆了很多个不同型号的炸药包,等待出击的命令。
9月29日17时,激烈的战斗打响了。随着炮火的延长,伍先华率领战士快速占据了敌军720高地,掌握了制高点,尔后直击凹地。他们刚冲到半途,半截坑道喷出的火舌,向凹地和74号阵地飞来。接近半截坑道的道路被密集的火力封锁住了,急雨似的子弹、手榴弹从坑道四周的4个地堡里射出来。伍先华命令战士罗亚全把敌军地堡炸掉。罗亚全正向地堡爬去,一群敌军从坑道钻出来,向720高地反击。伍先华率战士用自动步枪、手榴弹打退一股又一股冲上来的敌军,守住了阵地。
战斗在激烈地进行着。这时,3班只剩下伍先华和两名战士了。可敌军从坑道里、地堡里不停地射出密集的子弹,死死封住志愿军突击队伍冲锋的道路。伍先华马上命令罗亚全:你去爆破地堡,我掩护。罗亚全抱起炸药包,向敌军地堡的右侧爬去。敌军的两道火舌,马上对准了罗亚全。此时,伍先华猛烈地向敌军地堡开火,把两道火舌吸引过来。伏在地上的罗亚全借机爬到敌军地堡群前,随着两声巨响,地堡升起了浓烟烈火。
伴随着敌军地堡的爆破声,志愿军突击队伍发起冲锋,满山遍野响起了喊杀声。此时,半截坑道敌军的重机枪又扫射过来,成了突击队伍前进路上的大障碍。伍先华抱起一捆10公斤重的大炸药包,跃身冲进火网,向半截坑道口冲去。突然一串曳光弹扫来,伍先华负了重伤,但他亳不迟疑地拖着负伤的身子,忍着剧痛吃力地向前爬,在距半截坑道只有几米时,一跃而起,冒着敌人密集的火力,扛着炸药包,奋不顾身地冲进敌坑道,在敌军群里拉响了导火索。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半截坑道崩溃了,炸死敌军40多人。突击队伍乘机发起冲锋,攻占阵地,全歼守敌1个加强连。伍先华壮烈牺牲了。
1952年11月2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伍先华追记特等功,追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称号。伍先华所在队伍党委追授他为“模范共产党员”。
抗美援朝成功70周年英雄人物事迹(精选篇9)
杨育才的英雄事迹
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8军第203师第607团侦察排副排长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相机生产流程与质量控制考核试卷
- 探索共享汽车之路
- 嘉兴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三第八次模拟考试英语试题含解析
- 山东省兖州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下开学检测试题语文试题含解析
- 四川省乐山市重点名校2024-2025学年新初三下开学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试卷含解析
- 辽宁省阜新实验中学2025届初三下学期质量调查(一)化学试题含解析
- 四川省简阳市养马区市级名校2025届初三二模突破冲刺生物试题(一)含解析
- 南阳市西峡县2024-2025学年数学四下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唱腔》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旅游职业学院《针灸推拿基本功训练》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重庆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一)(含解析)
- 髌骨骨折的中医护理查房
- 希尔顿管理制度
- 2022继电保护微机型试验装置技术条件
- 2025年浙江宁波交通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消毒供应中心管理制度
- 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 18《井冈翠竹》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高速激光加工系统-深度研究
- 医学院大学课件--肝脏损伤
- 《老友记》(六人行)friends英文台词第一季到第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