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一章_第1页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一章_第2页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一章_第3页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一章_第4页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一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材郝吉明马广大主编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蒲恩奇主编大气污染治理工程高等教育出版社NoeldeNeversAirPollutionControlEngineering(secondedition)McGraw-Hill教材郝吉明马广大主编1教学大纲第一章概论第二章燃烧与大气污染第三章颗粒物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第四章除尘装置第五章气态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第六章硫氧化物的污染控制第七章固定源氮氧化物污染控制第八章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第九章城市机动车污染控制第十章大气污染和全球气候教学大纲第一章概论2第一章概论第一章概论3第一节大气及大气圈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给大气和空气的定义:大气是指包围地球周围所有空气的总和(TheentiremassofairwhichsurroundtheEarth);环境空气是指暴露在人群、植物、动物和解建筑物之外的室外空气(Outdoorairtowhichpeople,plants,animalsandstructuresareexposed)。第一节大气及大气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给大气4因此,1996年我国将原来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82)改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其目的在于强调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主要规定的是与人类活动关系最密切的近地面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限值。目前国内外出版的大多数《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或《空气污染控制工程》类教材所涉及的内容和范围,基本上都是环境空气的污染和防治,可见“大气”和“空气”是作为同义词使用的,其组成成分在均质层也是一样的;它们的区别在于“大气”指的范围更大,“空气”的范围相对小些。因此,1996年我国将原来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一、大气的结构自然地理学把受地心引力而随地球旋转的大气称为大气圈,厚度大约有10000km。由于大气圈层与宇宙空间很难确切划分,在大气物理学和污染气象学研究中,常把大气圈层上界定为1200-1400km。1400km以外,气体已非常稀薄,就是宇宙空间了。大气圈中的空气分布是不均匀的。海平面上的空气密度最大,近地面的空气密度随高度上升而减小。在地球表面上空400-1400km的大气层,空气是逐渐变稀薄的。地球表面的大气温度不仅随纬度、季节变化,而且随高度变化。大气质量的90%集中在30km以下的范围内,高度100km以上大气的质量仅占大气圈质量的1%。一、大气的结构自然地理学把受地心引力而随地球旋转的大气称为6世界气象组织(WMO)根据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特点,并考虑大气垂直运动等情况,将大气分为5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热层,电离层)散逸层(逃逸层,外层

)均质大气层(简称均质层):地球表面向上到大约80-85km,主要成分氮和氧的组成比例几乎不变,按气温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中间层。非均质层世界气象组织(WMO)根据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特点,并考虑大气7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一章8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一章9对流层贴着地球表面,其厚度大约为10km-16km,主要成分为N2、O2、H2O、CO2和Ar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气温随高度上升而递减,平均每升高100m气温降低0.65℃;二是密度大。大气总质量的75%和90%的水蒸汽集中在此层。该层既有大规模的空气运动,又有强烈的空气垂直运动(即对流运动)以及不规则的湍流运动,从而使不同地区和不同层次的空气得以交换。在l-2km以下的大气受地表机械、热力学作用强烈,称为边界层或摩擦层,受地表性质影响很大。特别是50-100m以下的贴地层,主要受地表热力的影响,是人类活动的主要场所,进入大气中的污染物绝大部分在此层活动。lkm-2km以上大气受地表影响小,称为自由大气层,主要天气过程,如雨、雪、雹的形成都在此层。对流层贴着地球表面,其厚度大约为10km-16km,主要成分10平流层对流层顶向上到50km左右的大气层,又称同温层,该层主要成分是03、N2、O2。特点:一、对流层顶到30km左右的大气层气温变化很小,为-55℃左右,故称为同温层;同温层以上的平流层随高度升高而升高,至平流层顶达-3℃。二、空气没有对流运动,以平流运动为主,大气稳定,因此一旦污染物进人平流层,停留时间很长,从而造成较大的全球影响。在高约15-35km的范围内,有厚约20km的臭氧层,臭氧有吸收紫外线的能力,使人类等免受紫外线的辐射。平流层对流层顶向上到50km左右的大气层,又称同温层,该层11中间层

平流层顶到85km高度左右的区域称为中间层。主要特征是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迅速降低,顶部温度可降到-83℃以下。大气稀薄,主要物质是O2、N2、NO+、02+等。中间层平流层顶到85km高度左右的区域称为中间层。主12热层

从中间层顶向上导800km的区域称为热层,又称电离层,其主要成分是氧。在强烈的紫外线和宇宙射线的作用下,大气中的N2、O2分子电离成了O2+、O+及NO+等离子,该层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急剧上升,最高可达1700℃。热层从中间层顶向上导800km的区域称为热层,又称电13逃逸层

热层以上的大气层称为逃逸层。此处大气极为稀薄,大部分分子电离,气体及微粒受地心引力小,能飞离地球重力场进入太空。逃逸层热层以上的大气层称为逃逸层。此处大气极为稀薄,14二、大气的组成

大气

干燥清洁的空气

水汽

悬浮微粒

大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组成的,按其成分可以概括为三部分,亦即干燥清洁的空气、水汽和悬浮微粒。二、大气的组成大气干燥清洁的空气水汽悬浮微粒大气是15干洁空气的组成

氮、氧和氩占干洁大气总体积的99.96%,其他不到0.04%,相对分子量28.966干洁空气的组成氮、氧和氩占干洁大气总体积的99.96%,其16水蒸气

在大气中的平均含量不到0.5%,随空间、时间和气象条件变化而变化。在热带雨林地区,其体积分数可达4%;沙漠干燥区或极地区可小于0.01%。一般低纬度地区高于高纬度地区,下层高于上层,夏季高于冬季。水蒸气是实际大气中唯一能在自然条件下发生相变的成分。通过水蒸气相变,使得地表和大气之间以及大气内部的水蒸气、热和能量得以输送和交换。水蒸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能力较小,但对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能力较强。因此,它与二氧化碳一起,对地球起着表保温作用。水蒸气在大气中的平均含量不到0.5%,随空间、时间和气象条17悬浮颗粒物

大气中含有沉降速率很小的固体和液体微粒,称之为悬浮颗粒物或悬浮微粒,它是地层大气的重要组成部分,粒径一般在10-4

m-几十

m,多集中于大气底层,不论含量还是化学成分都是不变的。组成:固体和水蒸气凝结成的水滴和冰晶;固体微粒可分为有机物和无机物两类。有机物微粒数量较少,主要有植物花粉、微生物和细菌等;无机物微粒数量较多,主要来源于岩石或土壤风化后的尘粒、流星燃烧后的灰烬、火山爆发似的尘埃等。浓度分布随时间、地点和气象条件而变化,通常是陆上多于海上,城市多于乡村,冬季多于夏季。对辐射的吸收与散射,云、雾和降水的形成,大气光电现象具有重要作用,对大气污染有重要影响。悬浮颗粒物大气中含有沉降速率很小的固体和液体微粒,称之为悬18第二节大气污染

大气中污染物或由它转化成的二次污染物的浓度达到了有害程度的现象,称为大气污染。第二节大气污染大气中污染物或由它转化成的二次污染物的浓19大气污染的类型

以污染源的化学性质及其存在的大气环境状况为依据,大气污染可分为还原型(煤烟型)污染、氧化型(机动车尾气)污染;根据燃料的性质和大气污染物的组成和反应,亦可把大气污染划分为煤烟型、石油型、混合型和特殊型。大气污染的类型 以污染源的化学性质及其存在的大气环境状况为依20煤烟型大气污染

代表性污染物是由煤炭燃烧时放出的烟气、粉尘、SO2等构成的一次污染物,以及由这些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的硫酸、硫酸盐类气溶胶等二次污染物。造成这类污染的污染源主要是工业企业烟气排放物,其次是家庭炉灶等取暖设备的烟气排放。典型的事件是伦敦烟雾事件。煤烟型大气污染 代表性污染物是由煤炭燃烧时放出的烟气、粉尘、21

光化学烟雾污染

由汽车、工厂等污染源排入大气的碳氢化合物(HC)和氮氧化物(NOx)等一次污染物,在阳光的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臭氧(O3)、醛、酮、酸、过氧乙酰硝酸酯(PAN)等二次污染物,参与光化学反应过程的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所形成的烟雾污染现象叫做光化学烟雾。20世纪40年代,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首先发现了光化学烟雾。 光化学烟雾污染 由汽车、工厂等污染源排入大气的碳氢化合物(22一、大气污染的回顾

第一阶段:18世纪末到20世纪中期,出现所谓的“煤烟型”污染。主要污染物:烟尘、SO2。第二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出现所谓的“石油型”污染。主要污染物:飘尘、重金属、SO2、NOx、CO和CH等。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后期,区域性污染或全球性污染。一、大气污染的回顾23二、中国的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成因复杂(复合型污染)燃煤、机动车尾气(SO2、NOx复合型)

SO2和酸雨NOX和光化学烟雾烟尘和气溶胶二、中国的大气污染24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一章25酸雨

国际上将酸性强于正常雨水的降水,亦即pH值小于5.6的降水称为酸雨,包括雨、雪和雾。其酸度可能高出正常雨水的100倍。

我国是继欧洲、北美之后的世界第三大区域,且降水酸度不断升高。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及四川盆地。华中地区酸雨污染最重,其次是西南地区、华东沿海地区和华南地区,北方城市降水年均pH值低于5.6的有青岛、图们、太原和石家庄。酸雨国际上将酸性强于正常雨水的降水,亦即pH值小于5.26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面积占国土1/3以上;84个城市(有监测的)中pH小于5.6占43个;酸雨频率高于60%的有24个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面积占国土1/3以上;84个城市(有监27酸雨形成机制酸雨形成机制28酸沉降的影响对土壤的影响地表水酸化对农作物的影响对森林的影响对建筑物和文物古迹的影响酸沉降的影响对土壤的影响29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一章30城市空气污染综合指数城市空气污染综合指数31北京市SO2和工业粉尘排放总量北京市SO2和工业粉尘排放总量321984-2000年北京城近郊区大气SO2年日均浓度的年际变化1984-2000年北京城近郊区大气SO2年日均浓度的年际变331981-2000年北京城近郊区大气NOx年均及采暖和非采暖期浓度的年际变化

1981-2000年北京城近郊区大气NOx年均及采暖和非采暖341984-2000年北京城近郊区大气CO年日均浓度的年际变化

1984-2000年北京城近郊区大气CO年日均浓度的年际变化35北京市1981-2000年城近郊区总悬浮颗粒物的年际变化趋势北京市1981-2000年城近郊区总悬浮颗粒物的年际变化趋势36三、当代世界面临的主要大气环境问题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破坏三、当代世界面临的主要大气环境问题温室效应37(1)全球气候变化

温室气体与温室效应

大气中某些痕量气体含量增加,引起地球平均气温上升的现象称为温室效应。这类痕量气体称之为温室气体,现在发现的主要温室气体有二氧化碳(CO2)、甲烷(CH4)、对流层臭氧(O3)、氧化亚氮(N2O)和氯氟烃(CFCs)等。

(1)全球气候变化温室气体与温室效应38原因大气中CO2浓度在不断增加

乱砍乱伐森林使可吸收CO2的森林大面积减少;人类燃烧各种燃料直接排入大气中的CO2量逐年增加;CH4是大气中浓度最高的有机化合物,年增加率是0.8%-1.0%

化石燃料、生物质燃烧、稻田、动物反刍和垃圾填埋N2O是地层大气含量最高的含氮化合物农业生产、工业过程以及燃烧过程,以氮计每年向大气中排放约300-800万吨

氟里昂

臭氧大气中的颗粒物

原因39温室效应产生的影响

一是全球气温升高

自19世纪后期至今的100多年中,全球近地面气温平均升高了0.3-0.6℃。

二是海平面上升东京、纽约、伦敦、曼谷、悉尼等都将面临被海水淹没的危险

三是气候异常

高温次数增多,雨量分布不匀

温室效应产生的影响一是全球气温升高401995年世界CO2排放量排行榜国名

二氧化碳排放量(106吨)

人口

人均排放量(吨/人)

百分比(%)

美国5228.52263.0619.8823.7中国

3006.77

1200.24

2.51

13.6

俄罗斯1547.89148.2010.447.0日本1150.94125.579.175.2德国884.4181.6610.834.0印度803.00929.360.863.6英国564.8458.619.642.6加拿大470.8029.6115.902.1乌克兰430.6251.558.352.0意大利423.8257.277.401.9法国362.0258.146.231.6韩国353.1044.857.871.6波兰336.1138.608.711.5墨西哥327.5694.783.461.51995年世界CO2排放量排行榜国名二氧化碳排放量(141控制对策

广泛植树造林,加强绿化;停止滥伐森林削减人为CO2的排放量

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1997年12月通过了“京都议定书”规定了工业化国家在2000年以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目标和时间。要求2008-2012年间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削减5.2%,其中欧盟将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但2001年美国宣布拒绝执行《京都议定书》。

控制对策广泛植树造林,加强绿化;停止滥伐森林42(2)臭氧层破坏

平流层中最重要的化学组分就是臭氧,它保存了大气中90%的臭氧,于是将这一层高浓度的臭氧称为“臭氧层”。那么

“臭氧层”是怎样形成?生成机制O2+h

<240nm)O+OO2+OO3消耗机制2O3+h

3O2(光解)(2)臭氧层破坏平流层中最重要的化学组分就是臭氧,它保43Y+O3YO+O2YO+OY+O2净结果O3+O2O2Y:指平流层中的三类物质,即奇氮(NO、NO2)、奇氢(OH、HO2)和奇氯(Cl、ClO)等;Y破坏了一个臭氧分子,但Y本身却并没有被消耗。通过以上的臭氧生成及消耗反应过程,臭氧和氧气之间达到动态的化学平衡,大气中形成了一个较为稳定的臭氧层,这个臭氧层的高度大约在距离地球表面15-25km。Y+O3YO+O244生成的臭氧对太阳的紫外辐射有很强的吸收作用,有效地阻挡了对地表生物有伤害作用的短波紫外线。近30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平流层大气中的臭氧正在遭受越来越严重的破坏。

1985年10月英国科学家在南极南纬600观测站发现上空出现巨大的臭氧“空洞”,即臭氧浓度极低的地区。

1985年美国的“雨云-7号”气象卫星探测表明,南极上空臭氧减少的区域呈椭圆形。

生成的臭氧对太阳的紫外辐射有很强的吸收作用,有效地阻挡了对地45研究表明,臭氧“空洞”局限在具有大量无机氯元素和温度低、足够冷的地区,如南北极上空和喜马拉雅山上空。据证实氯和溴在平流层通过催化化学过程破坏臭氧是造成南极臭氧洞的根本原因。

氟里昂(CFCs)是人工合成物质,即卤素碳化物,被用作喷雾剂、制冷剂、有机溶剂、发泡剂和灭火剂等。它们的化学性质稳定,在对流层中不易分解,寿命长达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它们进入平流层后受到紫外线照射,分解出含氯的自由基与臭氧分子反应而消耗臭氧,如一个CFCs分子可以消耗掉成千上万个臭氧分子,导致臭氧层的破坏。

原因研究表明,臭氧“空洞”局限在具有大量无机氯元素和温度低、足够46氟里昂CFCsClBr哈龙Halons泡沫起泡剂溶剂清洗剂致冷剂汽雾剂喷雾剂烟丝膨胀剂灭火剂氟里昂ClBr哈龙泡沫溶剂致冷剂汽雾剂烟丝灭火剂47导致:人类皮肤癌人类和动物眼睛白内障病抑制人类机体免疫功能农作物生长缓慢,产量质量下降危害水生生物破坏涂料和塑料的化学结构,缩短使用寿命影响空气质量增加病毒活力臭氧层破坏导致UV-B辐射增加导致:臭氧层破坏导致UV-B辐射增加48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一章49第三节大气污染源及主要污染物一、大气污染源

凡进入大气中构成大气污染的物质都叫大气污染物质。它们的主要来源是燃料的燃烧和工业生产过程。

按社会功能的不同,大气污染源可分为天然源和人为源。第三节大气污染源及主要污染物一、大气污染源50人为源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交通污染源按污染物运动状态分:固定污染源和流动污染源按污染物影响范围分:点污染源、线污染源、面污染源人为源51

大气污染物分类二、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及其危害

大气污染物分类二、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及其危害52(一)主要的大气污染物按其存在状态可概括为两大类:气溶胶状态污染物气态状态污染物(一)主要的大气污染物按其存在状态可概括为两大类:53气溶胶状污染物

气溶胶是指细小固体粒子、液体粒子或固体和液体粒子在气体介质中的悬浮体系。按照气溶胶的来源和物理性质可分为以下几种:粉尘粉尘指悬浮于气体介质的小固体颗粒,受重力作用可发生沉降,但在一定的时间内能保持悬浮状态。粉尘通常是由于固体物质的破碎、研磨、筛分、输送等机械过程,或土壤、岩石的风化等自然过程形成的,其形状往往是不规则的。粉尘粒子的粒径在气体除尘技术中一般为1-100

m左右。粉尘的种类很多,如粘土、石英粉尘、煤灰、水泥粉尘及各种金属粉尘。气溶胶状污染物气溶胶是指细小固体粒子、液体粒子或固体54气溶胶状污染物烟(fume)烟一般指冶金过程形成的固体粒子的气溶胶。它是熔融物质挥发后生成的气态物质的冷凝物,生成过程中总是伴随氧化之类的化学反应。烟粒子很小,一般在0.1-1

m左右。有色冶炼过程中产生的氧化铅烟、氧化锌烟,核燃料后处理中的氧化钙烟等都属于这一类污染物。飞灰(flyash)飞灰指随燃烧产生的烟气排出的分散得很细的无机灰分。气溶胶状污染物烟(fume)55气溶胶状污染物黑烟(smoke)黑烟通常指燃料燃烧产生的能见气溶胶,是燃料不完全燃烧的产物,除炭粒外,还有碳、氢、氧、硫等组成的化合物。在某些情况下,粉尘、烟、飞灰和黑烟等小固体粒子气溶胶的界限很难分开,特别是在工程运用中,也没有严格的规范。根据我国的习惯,一般将冶金过程或化学过程形成的固体粒子气溶胶称为烟尘;燃烧过程产生的飞灰和黑烟,在不必细分时,也称为烟尘。在其他情况或泛指固体粒子气溶胶时,则通称为粉尘。气溶胶状污染物黑烟(smoke)56气溶胶状污染物雾(fog)雾是指气体中液滴悬浮体的总称。气象学中指造成能见度小于1km的小水滴悬浮体。工程中,雾一般泛指小液滴粒子悬浮体,液体蒸发的凝结,液体的雾化等过程都可形成雾,如水雾、酸雾、碱雾和油雾等。在大气污染控制中,根据大气中颗粒物的大小,还将其分为飘尘、降尘和总悬浮微粒。飘尘:指大气中粒径小于10

m的固体颗粒物。它能长期漂浮在大气中,有时也称为浮游粒子或可吸入颗粒物。降尘:指大气中粒径大于10

m的固体颗粒物,由于重力作用,在较短时间内可沉降到地面。总悬浮微粒(TSP):即总悬浮颗粒物,是指悬浮于大气中粒径小于100

m的所有固体颗粒物,包括飘尘和部分降尘。

气溶胶状污染物雾(fog)57气体状态污染物指以分子状态存在的污染物,主要有5类: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化合物、碳氧化合物、碳氢化合物及卤素化合物。气体状态污染物指以分子状态存在的污染物,主要有5类:58

气态污染物还可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一次污染物,也称原发性污染物,系指从污染源直接排入大气中的原始污染物。受到关注的主要有硫氧化合物、氮氧化合物、碳氧化合物和碳氢化合物等。二次污染物,也称继发性污染物,系指一次污染物进入大气后经过一系列大气化学或光化学反应生成的与一次污染物性质不同的新污染物,主要有硫酸雾和光化学烟雾。气态污染物还可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59硫氧化物

SO2是主要的硫氧化物,它是大气污染中数量较大,影响范围广的一种气态污染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硫酸烟雾大气中的SO2等硫氧化物在有水雾、含重金属的飘尘或氮氧化物存在时,经过一系列化学或光化学反应而生成的硫酸雾或硫酸盐气溶胶。光化学烟雾

硫氧化物60(二)大气污染物的危害大气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大气污染对动植物的影响大气污染物对器物的危害(二)大气污染物的危害大气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61三、大气污染物的计量源强:污染源排放污染物的速率;点源单位——g/s、m3/s,线源——gm/s、m3m-1s-1。大气中污染物的量,以污染物质量浓度表示,即单位体积空气中的污染物质量,单位分别为mg/m3或

m/m3。三、大气污染物的计量源强:污染源排放污染物的速率;点源单位62第四节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大气污染综合防治的含义为了达到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目标,对多种大气污染控制方案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区域适应性和实施可能性等进行优化选择和评价,得出最优的控制技术方案和工程措施。第四节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大气污染综合防治的含义63一、大气污染综合防治的方法和步骤污染源调查监测环境空气大气污染物浓度选择大气污染物扩散模式大气污染综合防治的资金防治措施最佳方案设计一、大气污染综合防治的方法和步骤污染源调查监测环境空气大气污64二、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措施1.全面规划、合理布局严格环境管理控制大气污染的技术措施(1)实施清洁生产(2)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

综合能源规划与管理,改善能源供应结构和布局,提高清洁能源和优质能源比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节约能源;推广少污染的煤炭开采技术和清洁煤技术;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如水电、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等。(3)建立综合性工业基地4.控制污染的经济政策

保证不要的环境保护投资实行“污染者和使用者支付原则”5.绿化造林6.安装废气净化装置二、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措施1.全面规划、合理布局65第五节环境空气质量控制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控制标准是执行环境保护法和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环境空气质量管理及防治大气污染的依据和手段。第五节环境空气质量控制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控制标准是66一、环境空气质量控制标准的种类和作用

环境空气质量控制标准按用途分: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标准大气污染预警预报标准

按其适用范围分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一、环境空气质量控制标准的种类和作用环境空气质量控67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是以保障人体健康和一定的生态环境为目标,而对大气环境中各种污染物的允许含量所作的限制规定。是最基本的大气环境标准,是进行大气环境科学管理,制定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和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依据,是环境管理部门的执法依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是以保障人体健康和一68大气环境污染物排放标准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是为实现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对污染源排入大气的污染物允许含量的限制规定。是控制大气污染源的污染物排放量和选择设计净化装置的重要依据,也是环境管理部门的执法依据。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可分为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

大气环境污染物排放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是为实现大气69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标准

是根据污染物排放标准引申出来的辅助标准,如燃料、原料使用标准,净化装置选用标准,排气囱高度标准几卫生防护距离标准等。是为保证达到污染物排放标准而从某一方面做出的具体技术规定,目的是使生产、设计和管理人员容易掌握和执行。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标准是根据污染物排放标准引申出来的辅70警报标准

大气污染警报标准是为保护大气环境不致恶化,或根据大气污染发展趋势预防发生污染事故而规定的空气中污染物含量的极限值。超过这一限值就应警报,以便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尽量减少对人们的危害。

警报标准大气污染警报标准是为保护大气环境不致恶化,或71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一)制定原则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不受破坏。实现标准所需要的经费区域差异(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1982年制定并于己于1996年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一)制定原则(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72(三)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规定了: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以居民区大气卫生学调查资料和动物实验研究资料为依据制定。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以工矿企业现场卫生学调查、工人健康状况的观察以及动物实验研究资料为依据制定。(三)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3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定原则和方法以空气质量标准为依据,同时考虑治理技术的可行性、经济的合理性及地区差异最佳适用技术确定法和按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扩散规律推算法工业“三废”排放标准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定原则和方法工业“三废”排放标准74五、空气污染指数及报告空气污染指数分级及其浓度限值为了客观反映我国空气污染状况,近年开始了大中城市空气污染指数(API)日报工作。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确定为:PM10、SO2、NO2、CO和O3。空气污染指数的范围从0到500,其中50、100、200分别对应于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一、二、三级标准的污染物平均浓度限值,500则对应于对人体健康产生明显危害的污染水平。空气污染指数分级的浓度限值见表1-1,相应的空气质量级别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表1-1。

五、空气污染指数及报告空气污染指数分级及其浓度限值75表1-1空气污染指数分级浓度限值空气污染指数污染物浓度/mgmN-3APIPM10(日均值)SO2

(日均值)NO2(日均值)CO(日均值)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