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安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生物高二上期末考试试题
请考生注意:
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
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如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③属于组织液。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成分/(mmol/L)Na+K+Ca2+Mg2+Cl有机酸蛋白质
②1425.02.51.5103.36.016.0
①
③1474.01.251.0114.07.51.0
④101402.510.3525-47
A.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
B.②属于血浆,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增多
C.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②至少需穿过6层磷脂双分子层
D.③与④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2.种群数量变化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林下光照较弱会使所有林下植物的种群数量下降
B.在环境条件变化的情况下,种群数量都会在K值附近波动
C.受日照长度影响,蚊类等昆虫在寒冷季节到来时会全部死亡
D.在环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种群的增长都有在K值上下维持稳定的趋势
3.水稻泥鳏共作是将水稻种植和泥纵养殖有机结合的一种新型生态农业模式。泥纵是一种杂食性动物,能对稻田杂草
和害虫进行扰动和取食。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引入泥纵不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此模式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C.此模式提高了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
D.此模式通过能量的循环利用提高了能量利用率
4.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先向四支试管中加入无菌马铃薯培养液(试管I、UI中
加入10mL试管II、W中加入5ml),再向试管中接种一定量的酵母菌,之后将试管置于相同且适宜环境中连续培
养,每天定时取样,计数,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图二)。试管I在图二中b时刻(K/2)使用血球计数板(1mmxl
mmxO.1mm)对酵母菌进行计数,一个中方格中酵母菌的分布情况如图三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起始酵母菌数起始酵母菌数起始酵母菌数起始酵母菌数
(10x103个)(5x103个)(5x103个)(10x103个)
A.调查试管中酵母菌数量变化的方法称为抽样检测法
B.计数图三所示的中方格内的酵母菌数目应为24个
C.若以该中方格的酵母菌数为参照,则试管I中酵母菌的K值为6X107个
D.试管I、II内的种群数量同时达到K值,且试管IV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n内的下降
5.下列有关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在饥饿时,体内的肌糖原分解形成葡萄糖以维持其血糖含量相对稳定
B.若某人下丘脑与垂体之间的联系受损,则其体内胰岛素的分泌量会减少
C.胰岛素受体缺失导致的糖尿病,可通过定期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
D.饭后半小时,下丘脑通过分泌神经递质作用于胰岛B细胞
6.斯他林等在发现促胰液素之后,继续进行研究:把一条狗的小肠黏膜刮下来,过滤后注射给另一条狗,后者在胰液
分泌明显增加的同时,血压还骤然下降。下列推测或叙述合理的是()
A.滤液中物质的作用效果多样说明激素不具有专一性
B.该研究说明促胰液素还具有降血压的作用
C.胰液的增加是小肠分泌促胰液素的结果
D.本实验对照组应注射等量的清水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
7.(9分)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维持人体内环境稳态的机制是相当复杂的。图1
表示人体血糖浓度发生变化和人体受寒冷刺激后的部分调节过程的示意图(其中A、B、C、D表示激素),图2表示神
经系统对内分泌功能的三种调节方式(分别标记为甲、乙、丙),结合图1、图2所示,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血糖浓度降低
下丘脑
中枢神经系统
FlcW植物神经系统
胰
岛
内分泌腺
激素
丙
图1图2
(1)在寒冷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的中枢及产生寒冷感觉的场所分别是、=图1
中激素(填字母)的分泌量明显增加,以增加产热量,同时机体还可以通过皮肤血管收缩,减少皮肤
的血流量等变化以减少散热。
(2)血糖升高,一方面可以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引起分泌增加;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_______模式(填
“甲”或“乙”或“丙”)调节激素分泌量,此时胰岛B细胞属于反射弧结构中的o
(3)若甲模式中,靶腺为卵巢,则女性排卵前性激素含量逐渐升高,进而影响下丘脑和垂体中某些激素的分泌,这
种调节机制称为o
(4)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是通过图2中模式(填“甲”或“乙”或“丙”)调节,当人体内细胞外液
升高时,其分泌量增加,其作用是。
8.(10分)回答有关免疫问题。
⑴抗原的化学成分多为o当_______细胞表面的抗原识别受体与抗原结合时,该细胞被活化、分化生成
细胞,制造大量的抗体分泌到血液中。
⑵将一只A品系大鼠的皮肤小片移植到另一只不同品系大鼠的背部,10天后因_______反应而脱落,这是
细胞所起的作用。
04812时间(天)
⑶如上图表示将抗原注射到兔体内后抗体产生量的变化。当注入抗原X,抗体产生量的变化是曲线A。若第8天,同
时注射抗原Y和X,图中表示对抗原Y的抗体产生量的是曲线;表示对抗原X的抗体产生量的是曲线
,其特点是,这是因为初次免疫反应时产生的细胞的作用。若第8天不注射抗原X,则表
示以后对抗原X的抗体产生量变化的是曲线。
9.(10分)I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是一种DNA病毒,它能入侵神经系统并长期潜伏感染。研究人员对HSV-1
的感染机制进行了探究。
(1)在正常个体中,入侵机体的感染性病毒颗粒迅速被清除,这体现免疫系统的功能。HSV-1侵染时,抗原呈
递细胞(APC)能抗原,并将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呈递给辅助T细胞,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体内的APC
细胞有o
(2)在未被免疫系统完全清除情况下,HSV-1会侵染上皮细胞,自上皮细胞释放后进一步侵染神经元。已知正常神
经元中细胞核至神经末梢的物质运输是通过驱动蛋白沿着微管蛋白运输的,研究人员因此提出,HSV-1需招募上皮细
胞中的驱动蛋白,帮助病毒自身运输至细胞核。为验证该假设,研究人员进行实验。
①研究人员首先培养HSV-1,实验组用培养HSV-L对照组用培养HSV-1。
②用实验组和对照组培养的HSV-1分别侵染正常神经元,以作为检测指标,确认假说是否成立。
③HSV-1利用驱动蛋白将病毒自身运输到细胞核是由于病毒需要在细胞核内o
(3)HSV-1通过其衣壳上的P蛋白结合并“捕获”上皮细胞的驱动蛋白。你认为预防或阻断HSV-1对神经元的侵染,
有明陛可行的药物研发思路:(请写出两条)。
10.(10分)如图是胰腺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A液为,B液为,C液为,三者共同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这个液体环
境称为。
(2)某人喝入大量的食醋后,是否会引起内环境中pH明显下降?原因是
(3)CO2不从毛细血管进入胰腺组织细胞的原因是
(4)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疱,该水疱内的液体主要是指图中的液。
(5)内环境的稳态离不开机体的调节,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
11.(15分)在单侧光的照射下,某植物幼苗会出现茎向光生长和根背光生长的现象,如图所示,这种现象与幼苗体
内生长素的分布有关。回答下列问题。
(1)生长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是。在幼根中,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这种运输方式称为
(2)在单侧光的照射下,该植物幼苗的茎出现向光性是由于_____生长素造成的。
(3)根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侧,但生长却慢于向光侧,从生长素生理作用的特点分析原因,①可能是背光侧
生长素浓度高,抑制背光侧生长,而向光侧:②还可能是。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C
【解析】细胞内液中的K+浓度要远大于细胞外液,细胞内液中的Na+浓度要远小于细胞外液,故根据图中数据可知,
④为细胞内液,①为细胞外液。已知③是组织液,由于细胞外液中,血浆的蛋白质含量大于组织液和淋巴,故可判断
②为血浆,③为组织液。
【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钾离子主要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A
正确;
B、②和③属于细胞外液,②内含有较多的蛋白质,故②属于血浆,血浆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血浆的水分向组织
液扩散的增加,导致③组织液增多,B正确;
C、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线粒体基质)扩散到②血浆至少需穿过线粒体的两层膜、肝细胞一层膜、毛细血管
壁细胞两层膜共5层生物膜,即10层磷脂分子层,C错误;
D、③是组织液,④是细胞内液,③与④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D正确。
故选C。
2、D
【解析】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可能来自外部,也可能来自种群内部。外部因素如温度、水分等,内部因素如疾病、
繁殖能力等,都对种群数量变化有影响。尤其是人类活动对自然界中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大多数种
群的数量总是处于波动中。
【详解】A、林下光照较弱,生存着许多适应弱光环境是阴生植物,不会使所有林下植物的种群数量下降,A错误;
BD、在环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种群的增长都有在K值上下维持稳定的趋势,但环境条件改变会使K值上升或下降,
B错误,D正确;
C、蚊类等昆虫在寒冷季节到来时会全部死亡主要是受温度的影响,C错误。
故选D。
3、B
【解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特点是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详解】A、泥瞅是一种杂食性动物,能对稻田杂草和害虫进行扰动和取食,属于消费者,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
循环,A错误;
B、水稻泥瞅共作是将水稻种植和泥纵养殖有机结合的一种新型生态农业模式,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B正
确;
C、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泥纵的引入不会改变该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C错误;
D、能量只能单向流动,不能循环利用,D错误。
故选B。
4、C
【解析】1、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实验流程为:(1)酵母菌培养(液体培养基,无菌条件)一(2)振
荡培养基(酵母菌均匀分布于培养基中)一(3)观察并计数一重复(2)、(3)步骤(每天计数酵母菌数量的时间要固
定)―绘图分析。
II、IV支试管内的培养液体积或者酵母菌起始数量不相同,因此K值不一定相同。同一种生物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
会受到环境的影响;环境条件不适宜,K值会下降;当生物生存的环境适宜,K值会上升。
【详解】A、试管中培养的酵母菌可以看做一个种群,酵母菌的计数通常采用抽样检测法,A正确;
B、在酵母菌的计数时,计数原则为“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因此计数相邻两边,计数结果是酵母菌有24个,B
正确;
C、若以该中方格的酵母菌数24个为参照,则10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总数=24+16x400x104x10=0.6x108个,此时对
应K/2值,所以K=2X0.6X1()8=I.2X108个,C错误;
D、试管I、II内液体体积刚好成两倍的关系,初始数量也成两倍关系,所以可以同时达到最大K值,II、IV中的培
养液体积相同,但是试管W内的起始酵母菌数量多,种群数量先于试管H开始下降,D正确。
故选C。
5、D
【解析】胰岛素是惟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其作用分为两个方面: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
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升高血糖的是胰高血糖素,只有促进效果没有抑制作用,即促进肝糖原的分解
和非糖类物质转化。
【详解】A、人在饥饿时,体内的肝糖原分解形成葡萄糖以维持其血糖含量相对稳定,肌糖原不能分解,A错误;
B、下丘脑的某区域通过副交感神经作用于胰岛B细胞,通过另一区域通过副交感神经作用于胰岛B细胞,从而调节
血糖的浓度,垂体与胰岛素分泌没有直接联系,B错误;
C、胰岛素受体缺失导致的糖尿病,不可通过定期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C错误;
D、饭后半小时,下丘脑通过分泌神经递质作用于胰岛B细胞,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
络结构,难度不大。
6、C
【解析】1、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小肠粘膜产生的,进入血液,由血液传送到胰腺,使胰腺分泌胰
液。
2、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1)微量高效;(2)通过体液运输;(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详解】A、滤液中物质的作用效果多样,可能是多种物质的作用结果,故不能说明激素不具有专一性,A错误;
B、小肠黏膜除了能分泌促胰液素,还有多种酶和其他物质,故第二条狗的血压下降不能得出促胰液素具有降血压的
作用,B错误;
C、促胰液素是人由小肠粘膜产生的,进入血液,由血液传送到胰腺,使胰腺分泌胰液,故第二条狗的胰液分泌明显
增加可能是小肠分泌促胰液素的结果,C正确;
D、动物实验的对照组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以保持细胞正常的生活状态,D错误。
故选C。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
7、①.下丘脑②.大脑皮层③.(A)、B、C(A不答也算对)④.胰岛素⑤.丙⑥.效应器⑦.
反馈调节⑧.乙⑨.渗透压⑩.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解析】据图分析,图1中A为促甲状腺激素,B为甲状腺激素,C为肾上腺素,D为胰岛素;图2中甲为激素的分
级调节机制,如果靶腺分泌的激素含量高,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则为反馈调节;乙表示下丘脑分泌的激
素(抗利尿激素)通过垂体释放;丙为神经调节,其中内分泌腺和支配它的神经末梢组成效应器。
【详解】(1)人体在寒冷环境下,体温的调节中枢在下丘脑,而产生寒冷感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寒冷条件下,图1
中的B甲状腺激素和C肾上腺素都明显增加,以增加产热量。
(2)血糖升高,一方面可以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加;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丙(神经调节)模式
调节分泌量,此时胰岛B细胞属于反射弧结构中效应器一部分。
(3)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2甲模式为激素的分级调节,若靶腺为卵巢,其产生的雌性激素含量升高后,会通过负反
馈调节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
(4)根据以上分析已知,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是通过图2乙模式调节的,当人体内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抗
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增加,以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点睛】解题关键是结合内环境稳态的各种调节方式分析题图,掌握血糖平衡调节、水平衡调节、体温调节的对应方
式,准确判断图1中各个字母代表的激素的名称以及图2中各个调节方式的种类。
8、①.蛋白质或糖蛋白②.B③.浆④.排斥⑤.T©.C⑦.B⑧.第二次免疫应答反应快而
强⑨.记忆⑩.D
【解析】
分析】
【详解】(1)抗原具有大分子性,其化学成分多为蛋白质或糖蛋白.能够分泌抗体的细胞是效应B细胞(浆细胞),B
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分化成大量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2)进行器官移植后,由于不同机体的细胞表面都带有不同的组织相容性抗原,会发生排异反应,此反应属于细胞免
疫,是T细胞所起的作用。
(3)兔子在第一次接受抗原X刺激后,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大量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使
抗体数量增加,当抗原X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会大量且迅速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更强的免疫效应,因此,曲线B表
示兔子对抗原X的抗体产生量,曲线C表示对抗原Y的抗体产生量.若在第8天不注射抗原X,则血液中X的抗体
含量一直降低,出现曲线D所示的变化。
【点睛】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免疫的过程、二次免疫的特点及原因免疫反应的相关的概念,主要考查学生的人体免疫的
知识、以及识图能力并利用题图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免疫应答的综合理解与应用能力。
9、(1)①.免疫防御和免疫监视功能②.摄取和加工处理③.B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
(2)①.上皮细胞②.APC细胞③.神经细胞的凋亡④.完成病毒DNA的复制过程
(3)以病毒的P蛋白作为抗原制备单克隆抗体从而实现对侵染的病毒的攻击,导致病毒无法侵染神经细胞,从而起
到了预防病毒的作用,或者设法阻断上皮细胞中驱动蛋白相关基因的表达实现对并且侵染的抑制。
【解析】免疫系统的功能:
免疫防御:是机体排除外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免疫防护作用。这是免疫系统最基本的功能。该功能正常时,机体能抵
抗病原体的入侵;异常时,免疫反应过强、过弱或缺失,可能会导致组织损伤或易被病原体感染等问题。
免疫自稳:是指机体清除衰老或损伤的细胞,进行自身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功能。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对自身的
抗原物质不产生免疫反应;若该功能异常,则容易发生自身免疫病。
免疫监视:是指机体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防止肿瘤的发生。机体内的细胞因物理、化学或病毒等致癌因素的作用
而发生癌变,这是体内最危险的“敌人”。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可识别这些突变的肿瘤细胞,然后调动一切免疫因素
将其消除;若此功能低下或失调,机体会有肿瘤发生或持续的病毒感染。
【小问1详解】
在正常个体中,入侵机体的感染性病毒颗粒迅速被清除,这是免疫系统的免疫防御和免疫监视功能的体现。HSV-1侵
染时,抗原呈递细胞(APC)能摄取和加工处理抗原,并将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呈递给辅助T细胞,引起特异性
免疫反应。体内的APC细胞有B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这些细胞都能摄取和加工处理抗原,并且可以将抗
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以便呈递给其他免疫细胞。
【小问2详解】
①为了验证HSV-1需招募上皮细胞中的驱动蛋白,帮助病毒自身运输至细胞核的假说。研究人员需要首先培养HSV-1,
而病毒是专性寄生物,因此需要在活细胞中培养该病毒,这里实验组用上皮细胞培养HSV-L对照组用APC细胞培
养HSV-lo
②用实验组和对照组培养的HSV-1分别侵染正常神经元,以神经细胞的凋亡作为检测指标,确认假说是否成立。
③HSV-1利用驱动蛋白将病毒自身运输到细胞核是由于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需要在细胞核内完成病毒DNA的复
制过程。
【小问3详解】
HSV-1通过其衣壳上P蛋白结合并“捕获”上皮细胞的驱动蛋白。为了预防或阻断HSV-1对神经元的侵染,可以设法
阻断其与上皮细胞的驱动蛋白的结合,因此可以以病毒的P蛋白作为抗原制备单克隆抗体从而实现对侵染的病毒的攻
击,导致病毒无法侵染神经细胞,从而起到了预防病毒的作用,或者设法阻断上皮细胞中驱动蛋白相关基因的表达实
现对并且侵染的抑制。
【点睛】熟知病毒侵染宿主细胞的机理并能利用其中的信息解答相关问题是解答本题的的关键,正确分析题中的信息
并合理利用是解答本题的前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鱼儿不动了课件
- 魅力女性运动课件
- 济南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月考模拟试卷
- 高速铁路课程课件
- 电解池电镀课件
- 高速电路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高速收费员安全培训课件
- 电芯知识培训心得
- 10kV及以下配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电脑知识培训主题课件
- 2025吐鲁番辅警考试真题
- AI赋能自动化开发流程
- 2025至2030中国航空客运销售代理行业市场运行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报告
- 浙江杭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英语试题及答案
- 愈见倾听师考试题及答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液态食品包装机械行业市场供需态势及发展前景研判报告
- 首诊负责制试题及答案
- 渐进片试题及答案
- 2024浙江遂昌农商银行新员工招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
- 文件销毁保密协议书
- 高考英语必背688个高频词汇清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