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国教资英语主观题必背简答题、教学情境分析题高频考点汇总
模块一英语教学基本理论
高频考点1外语教学常用方法
1.听说法(TheAudiolingualMethod)
以一型操练为中心,通过口语训练形成自动化的习惯,达到脱口而出的效果,进而学会语言的一种教学
法。
(1)特点:以句型为中心,反复操练;限制母语和翻译的使用;严格纠正错误。
(2)优点:敢于使用所学语言进行交谈;有助于形成语言规范和语言习惯。
(3)缺点:过分重视模仿和机械性操练;脱离语境。
2.交际法(TheCommunicativeLanguageTeachingApproach)【2021上高中•教学情境
分析】【2020下高中•教学情境分析】
交际法是以语言功能项目为纲,旨在培养在特定的社会语境中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的一种教学法。
(1)特点:主张教学过程交际化,注重培养交际能力;允许存在语言错误;话语是教
学的基本单位。
<2)优点:重视实际需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3)缺点:功能、意念项目界定不明确:无法保证语法项目编排的体系性。
3.情境教学法(TheSituationalLanguageTeachingMethod)【2020下高中•教学情境分析】【2022上初中
•教学情境分析】
情境救学法是通过设计一些有意义的场景,为语言学习和操练提供实例,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
法。
(1)特点:重视口语教学:通过情境引入新知识并且在情境中进行操练;课堂教学语
言使用目的语。
(2)优点:直观性、趣味性、生动性。
(3)缺点:学生被动接受语言材料的输入;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语言交际的实际
需要。
(4)创设情境的手段:利用教学材料•;借助现代化媒体;创设各种有趣的活动;利用
直观教学手段:利用课外生活:积极评价。
(5)创设情境需注意的问题:情境创设要真实、开放、贴近生活;情境创设要符合学
生的认识结构水平:问题的提出要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不应过多地指责学生在语言中
出现的错误。
4.全身反应法(TPR—TotalPhysicalResponse)
全身反应法是用身体活动学习语言的一种教学方法。
(1)特点:注重听的技能,不强迫学生开口;理解先于输出:以“听一做动作”为主要教学形式.
(2)优点:吸引学生注意力,课堂气氛活跃;不强迫学生说话,“成少学习压力。
(3)缺点:课堂组织和管理存在困难:不适用于讲解抽象单词和句子。
5.任务型教学法(TheTask-basedLanguageTeachingMethod)
强调“在做中学”.它以任务组织教学,在任务的履行过程中,以参与、体验、互动、交流、合作的学
习方式,充分发挥学习者自身的认知能力,调动他们己有的目的语资源,使他们在实践中感知、认识、应用
目的语。
(1)特点:任务贯穿教学全过程;任务的焦点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注重交际问题的解决。
(2)优点:完成任务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语言知识和技能的结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3)缺点:语言结构难易程度不同,不利于学生掌握;不强调随时纠正错误,不利于培养口语的准确
性。
高频考点2教材的处理
1.教材处理的原则
(1)有利于教学目标达成
(2)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3)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教材处理的方法(也可参考课标)【2017下初中-简答】
(1)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删减和补充。
(2)替换教材内容和活动。
(3)扩展教学内容和活动步骤。
(4)调整教学顺序和教学方法。
<5)总结教材使用情况。
高频考点3语言知识教学教学
1.语音教学原则【2017T初中-教学情景分析】
(1)准确性原则
教师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从发音方式、发音部分等方面入手,保证学生掌握准确的发音,形成正
确的发音习惯。
⑵长期发展原则
语音教学不只是入门阶段的教学任务,而且是贯穿于中小学各个阶段的教学任务。教师应根据各个阶段
的教学内容、任务和要求,对语音教学常抓不懈、贯彻始终。
⑶综合性原则
语音教学并不是孤立的发音教学,教师应该将音素、音标、单词、句子及语义、语用等各个层面结合起
来,把语音教学融入有意义、有情景的语言练习和任务性的语言训练中去,将语音同口语交际、互动等围绕
意思展开的语言活动结合起来,应注意语义与语境、语调与语流相结合,不要单纯追求单音的准确性。
(4)针对性原则
针对性原则指语音训练的重点应该放在有标记的语音特征上,针对不同学生的具体发音困难采用相应的
教学方法。
(5)趣味性原则
为避免语音训练的乏味性,教师可以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采月恰当的教学方式,如游
戏、比赛、英语说唱、英语童谣、英语绕口令及TPR活动等,让学生寓学于乐;还可以借助图片、动画等教
具,使语音教学趣味化。
(6)交际性原则
交际性原则指在语音教学中应将语音置于特定的交际语境之中,让学生体会语音的交际含义,在交际中
使用学到的语音知识,掌握正确的语调、重音、节奏等,从而准确地表达自己的交际意图。
⑺真实性原则
真实性原则指把语音教学融入有意义、有情景的语音练习和任务性的语言训练中去,让学生大量接触真
实的、自然的语言,在实践中学,边学边用。
(8)多样性原则
多样性原则指使用多样化语言教学手段,提供不同形式教学材料,让学生接触不同口音。
2.词汇教学原则【2017下高中-教学情景分析】
⑴词汇选择原则(Word-choiceprinciple)
教师在选择词汇时应考虑三点:所选词汇必须是经常出现的词汇,并且对学生来说比较重要:所选词汇
必须能够用于其他活动,比如游戏、阅读、听力、谈话等;所选词汇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够具备其他词
汇的一些特点,通过词汇的学习可以使其他词汇的学习变得轻松。
(2)系统性原则(Systematicprinciple)
教师在进行词汇教学时要注意给学生展示词汇之间的系统性、联系性,使学生掌握词汇在各个方而变化
和转化的规律。系统性主要关注词汇的形音联系、形义联系、结构联系、语义和用法联系等。
(3)运用原则(Applicationprinciple)
词汇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讲授层面,教师必须给学生创设具体运用词汇的条件和语境让学生使用词汇,在
运用中加深对词汇意义的理解,掌握词汇的用法和功能,进而恰当得体地运用词汇表情达意。
(4)展不原则(Presentationprinciple)
展示新词时,应当将其直观化、情景化和趣味化。
3.词汇教学(练习)方法(补)【2017下高中-教学情景分析】
⑴描述并画图:两人一组,一位学生手拿一张图,另一位学生手拿一张纸和一支笔。手持图片的学
生描述图片内容,其同伴根据描述画出图片。画图的学生用英语确认细节,直到画出的图和原图一样。
(2)记忆游戏:bombgame,fingergame,whisper,hotpotato等。
⑶词语联想:教师说出一个关键词,激发学生联想,然后让学生尽可能多地说出或写出所知道的与
该词相关的词汇。
(4)词语搭配:教师给出一组词,让学生通过词汇的搭配,组成词块进行记亿,如adifficultproblem
o
⑸归类:教师要求学生对所给词汇按照要求分类。
4.语法教学原则
(1)系统性原则(Systematicprinciple)
系统性原则是指要根据教材的内容编排和学习节奏,按步骤系统地进行教学。
(2)交际性原则(Communicativeprinciple)
交际性原则是指教师应当创设情境和上下文等交际语境,让学生在实际交际中学习和使用语法。
(3)整体性原则(Integratedprinciple)
整体性原则是指语法教学中要将方法、应用、内容和能力等整合在一起。包括:归纳法
与演绎法相结合;隐性教学和显性教学相结合;听,说,读,写与语法教学相结合.
(4)多样性原则(Varietyprinciple)
多样性原则是指活动组织、话题选择、语法展示手段等方面多样化。
5.语法教学方法(P178)
(1)演绎法(Thedeductivemethod)
在演绎教学中,教师首先直接讲解语法规则并列举说明,然后让学生进行各种替换练习、句子练习等训
练。
优点:讲解清楚,易于理解,适合高年级学生
缺点: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强,易遗忘知识: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
(2)归纳法(Theinductivemethod)[2018下高中-简答】【2021上高中-教学情境分析】
在归纳教学中,教师让学生首先接触含有语法规则的语境,然后根据上下文的信息归纳出语法规则。
优点:增加学生和语言的接触,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注意力
缺点:对学生和教师的要求高;要求学生必须能够主动学习
6.语法练习方法(P178)
⑴机械性练习(Mechanicalpractice)
机械性练习强调语法的准确性,其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通过多次机械操练,准碰无误地记忆语法范句,
并达到能脱口而出的水平,而学生是否真正理解范句并不重要。
常见的练习形式:替换操练(Substitutiondrills),即简单的单个单词替换、多个单词替换等;转换操练
(Transformationdrills),如把主动语态转换为被动语态。
(2)意义性练习(Meaningfulpractice)
在意义性练习中,一般是教师提出一些要求,让学生做出回答,答案控制在要操练的句型和情境
范围之内,是可以预料的。其目的是要求学生通过操练能在一定情景中用英语表意。
常见的练习形式:看图片编对话、根据提示翻译句子等。
⑶交际性练习(Communicativepractice)
交际性练习是指学生在适当的情景中自由使用所学的语法项目进行交流的活动。它强调以交际为目的的
意义输出或理解,师生、生生间的气氛应是和谐的。
常见的练习形式:讲故事、情景对话、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
高频考点4语言技能教学
1.听力教学模式
(1)自卜而上模式(TheBottom-upmodel)
该模式强调在听力理解之前,设置适当的听力技能训练及词汇、语法知识的讲解。例如:在开始听材
料前,讲解该材料中的生词、连读、不完全爆破等知识。
(2)自上而下模式(TheTop-bottommodel)
该模式重视背景知识的作用,在听力活动之前不讲解词汇、语音等知识,而是引导学生利用背景知识对
所要听的材料内容进行预测。
<3)交互式模式(TheInteractivemodel)
该模式为前两种模式的有机结合,是听力教学的理想模式,即根据具体材料和学生基础安排听的技能训
练,同时安排激活背景知识和对所听内容的预测活动。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克服语言上的障碍,还能克服文
化障碍,有助于深层次理解所听材料。
2.听力基本技能
听力基本技能及教学活动
辨音能力识别不同的音素:标出重音、韵律、意群等:模仿:重复
交际信息辨别能力听并圈出信息;听并选出适当信息;听并匹配释义;听并讨论
大意理解能力选择恰当主题;构思内容梗概;主题匹配
填写图表;判断正误;回答问题;根据听力材料给句子排序;关键
细节理解能力点提问;听完故事给图片排序:听写;画图
就相关单词短语进行提问;词语替换:根据语境进行提问,帮助学
词义猜测能力生了解关键单词
推理判断和预测能力判断说话人的意图、态度:判断谈话者之间的关系:预测下文
记笔记的能力听写填空,复合式听写;完成图表;填写表格
3.短文听写【2020下高中•简答】
⑴短文听写是一种有效的听力训练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扩充词汇量,提高其单词拼
写、句法分析、听力、理解、记笔记和书面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是一种兼顾语言输入与输
出的训练方式。
<2)三个基本步骤:听前预测;听中速记:听后检查。
〈3)优点:短文听写能够兼顾语言输入与输出的训练,在考查学生综合语篇理解能力的基础上,检测学
生在词汇、语法等方而的学习效果,有助于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4)缺点:短文听写的形式不够灵活,在提升学生的自主语言输出水平方面作用有限,难以体现英语
教学的人文性特点。
4.口语教学原则(补)
(1)平衡流畅性原则(Fluency)和准确性原则(Accuracy)
流畅性强调语言表达的完整、流利。准确性强调语言表达形式及内容的精确。在口语中,应首先强调流
利性,兼顾准确性,平衡二者关系。
(2)以语言意义为中心原则
在口语活动中,学生的注意力应集中于语言意义,而不仅仅是语言形式。
(3)情境化原则
为了培养学生使用得体的语言表达思想,教师应适当创设跨文化交际的情境,以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
意识和能力。
(4)激励性原则
口语能力只能通过说的实践才能逐渐提高。因此教师应该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开口说英语创造机会,鼓励
学生大胆开口,帮助学生克服紧张、怕错的心理。
(5)发展口语策略原则
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口语策略的讲解和训练,以保证学生在口语活动中尤其是遇到困难时,能够顺利地进
行意义表达和思想沟通,培养学生连贯表达的能力和习惯。
5.口语练习活动
(1)控制性或机械性活动(Controlledandmechanicalactivities)
阅读、背诵、模仿、重复、结构性对话、分角色朗读、复述活动等
(2)半控制性或半机械化活动(Semi-controlledorSemi-mechanicalActivities)
发现活动;重建活动;解决问题活动等
⑶开放性或创造性活动(Openorcreativeactivities)
模拟真实情境进行角色扮演、辩论、问卷访谈,使用卡片进行对话等
6.阅读教学模式
⑴自下而上模式(Thebottom-upmodel)
该模式着重强调来自读物的信息,认为阅读过程是一种通过解码、编码和转换等手段,对信息进行处理
的过程。认为学生对材料的理解是从字母到单词,再到句子,从而理解全文。该模式重视词汇教学,包括读
前讲授单词和阅读过程中对词语用法的分析。但此模式培养的学生往往习惯于始于解码止于解码的分析性阅
读,缺乏高层次的理解.
(2)自上而下模式(Thetop-bottommodel)
该模式着重强调发挥已有知识在阅读过程中的作用,认为阅读是一个语言心理的猜测过程,主张在阅读
过程中重视背景知识的导入,同样帮助学生学会运用自己的知识对上下文进行预测,然后通过阅读检验、修
订自己的预测。
(3)交互补偿模式(Theinteractive-compensatoryapproach)
该模式为前两种模式的结合,认为阅读材料中的信息和读者的思维活动对理解又本内容起了同时发
生、同样重要的作用,属于比较科学的阅读教学模式。
7.阅读基本技能
【2021上高中•简答】【2019上高中•教学情景分析】【2018下高中•教学情景分析】
一种快速阅读技巧,其目的是了解文章的大意。在设计略
读活动时,可采取以下三个步骤:
略读(Skimming)j.通读文章的起始段和结尾段。
2.细读其他段落的主题句。
3.浏览一些与主题句相关的信息词。
•种快速阅读技巧,其目的是从较长的文字资料中查寻特
定的细节内容。
寻读的主要活动:在规定的时间内查找要求的具体信息、
信息图表填充、选择填空、补全图片信息等。
在设计寻读活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寻读(Scanning)
要有明确的时限规定,促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任
务。
要引导学生借助关键词快速锁定寻读目标,切忌从头逐字
地寻找,导致寻读技巧得不到有效的提升。
教师的指令要清楚,不能过于简单,否则会造成学生不清
楚做什么的局面,从而影响阅读效果。
通过上下文及所了解的词汇结构知识来推断词性和词义可
猜测词义(Word-guessing)以采取以下三种方法来猜测词义:根据定义线索猜测词义;
利用同义词和反义词猜测词义:利用构词法猜测词义。
借助逻辑、语法、文化等线索,对文章的主题、体裁、结构
及相关的词汇进行预测。
预测(Predicting)
对文章主题(经济、政治、历史、文化、科普等)和休裁(记
叙、描写、说明、议论)的预测,可以借助文章的标题。
透过字里行间领悟文章的言外之意及作者的语气、态度的技
巧。推理的注意事项:
①忠于原文,切忌用自己的观点取代作者原意。
推理(Inferring)
②注意作者遣词造句的特点和倾向,客观推测作者的立场、
观点和写作意图。
③由同一己知事实可推出不止一个正确的结论。
识别指代关系在阅读过程中要注意识别像it,he,them,that,these,those
(RecognizingtheReference)这样的代词的指代关系,以把握作者的思路。
8.写作教学模式
⑴重结果的写作教学模式(Theproduct-orientedapproach)
重结果的写作教学模式是一种注重写作成品的教学方式,其主要特点是一稿写作。但是,
重结果的写作不等于传统的教师布置课外作业,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然后教师批改的方式。
重结果的写作同样有控制性练习,多采用模仿写作的方式,突出文本形式的准确性’写作通
常由范本分析到自由写作,最后是教师批阅。
⑵重过程的写作教学模式(Theprocess-orientedapproach)
重过程的写作教学模式是将写作内容与过程并重的写作,写作一般由写前准备、打草稿、同伴或者小组
编辑、修改几个环节组成。写前阶段主要是确定预期读者、写作目的和写作模式,采集信息和规划写作'初稿
阶段是提倡小组合作和教师指导:修改阶段强调互评和小组评议。因此,重过程的写作是一种需要几经易稿
的写作。
⑶重内容的写作教学模式(Thecontent-orientedapproach)
重内容的写作教学强调写作内容的丰富性,主张通过不同渠道采集素材,以丰富写作内容。它看重写前
的准备,鼓励在确定写作目的后,学生通过读书、调查、上网检索信息等方式获取素材;修改阶段除语言之
外也尤其应该注意内容的删减和增补。
9.写作教学过程(教学活动)【2019下高中-简答】
⑴明确写作要求,激发写作动机。
(2)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思维导图(Mindmapping)。
⑶列提纲(Outlining)。
(4)写初稿(Draining)。
(5)修改,包括自改(Self-editing)和互相修改(Peer-editing).
(6)i]正(Revising)。
(7)校对(Proofreading)。
高频考点5语言观、语言学习观和教学观
一、语言观
语言观是人们对整个语言体系的基本看法。系统的语言观包括对语言的起源、语言的性质、语言的特征、
语言的结构、语言的功能、语言的发展及语言的运用等问题的认识。
从现代外语教学发展的历史来看,至少有三种不同的语言理论和有关语言本质的观点影响了外语教学思
路和方法的形成,它们分别是结构主义语言观、功能主义语言观和交互语言观。
1.观点:将语言看作一个由结构上相互联系的各成分组成的、用来传递意义的系统(asystemof
structurallyrelatedelementsforthetransmissionofmeaning)
2.语言系统的成分(因素):
语音单位(音位)
语法单位(词组、从句、句子)
语法操作(增添、移位、合并或改变成分)
词项(功能词和结构词)
3.语言学习的目标:掌握语言系统的各种成分。
4.基于该理论的语言学习方法,
(1)听说法(theAudio-lingucilMethod)
(2)全身反应法(TotalPhysicalResponse)
(3)沉默法(theSilentWay)
(二)功能主义语言观[TheFunctionalViewofLanguage]
1.理论基础:交际功能为基础的教学大纲。强调语言的语义和交际层面(semanticandcommunicative
dimension),而不只是语言的语法特征。
2.观点:认为语言不仅是一个语言学系统,还是一种做事的手段(ameansfordoingthings)。
3.语言学习的目标:知道如何用语法规则和词汇来表达概念并执行功能。
4.基于该理论的语言学习方法:
(1)交际法(theCommunicativeLanguageTeachingApproach)
(2)自然法(theNaturalApproach)
(三)交互语言观【TheInteractionalViewofLanguage]
1.观点:基于互动特征的交互语言观强调语言教学过程既要体现语言的结构性和工具性,又要体现
语言的交互性。在交互语言观中,语言被认为是人与人之间进行社会交往的工具。
2.语言学习的目标:不仅需要了解语法、词汇的内容,还要知道它们在交际(communicativecontext)中
的使用规则。(学会发起并维持与他人的对话)
3.基于该理论的学习方法:
⑴任务型教学法(theTask-basedLanguageTeachingMethod)
⑵父际法(communicativeapproach)
二、语言学习观
语言学习观是指人们对语言学习理论、目的、模式、规律、方法和策略的认识、看法和观点。系统的语
言学习观包括对语言理论、学习理论的认识,也包括对语言学习的诸多要素的认识。本节阐述的语言学习观
仅限于外语学习观。
语言学习理论主要研究语言学习的本质、要素、过程、方法等方面的问题。关于学习理论的研究有很多,
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三大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BehavioristTheory】[Skinner]
1.观点:学习的过程是刺激一反应—强化(stimulus—response—reinforcement)的过程,所以强调语言
学习过程中的模仿、强化和重复。
2.教学活动:教学中的机械练习就是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进行的。
【听并重复】
(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CognitiveTheory][NoamChomsky]
1.观点:学习者依赖自身的内部状态,通过对外界情况进行知觉、记忆、思维等一系列认知活动来进
行学习,强调学习过程是学习者重新组织认知结构的过程。
2.教学活动:教学中的观察一发现模式就是基于认知学习理论形成的。
[教师让学生在理解一些规则的基础上自己创造句子】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ConstructiveTheory】[Piaget]
1.观点: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得到的,而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学习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
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即通过人与人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
2.学习过程包含两方面的建构:一是对新信息的意义的建构,二是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
3.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情境"协作*会话*噫义建构”
【教学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上,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老师需要创造环境和学生交流,从而培养富
有发明精神、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学生。】
三、教师的语言教学观
教师作用观
•:指教师对自己课堂教学角色的认识与运用。
•改变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书本知识的教学方式;
•:•积极帮助学生发展探究知识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帮助学生建构意义,组织内容,获取知识和寻求帮助的策略。
致肺方法观
•:•指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
•:•优化教育教学方式,提倡任务型语言教学;
。创造性地设计各种语言实践活动:
•:•促进学生用英语交流;
。在“用”中学习语言,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精
神.
教学教材观
•:•指教师对教材的认识与运用。
♦:•教材是相对静止和稳定的,任何一套教材都不可能十全十美;
•:•根据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环境对教材进行取舍、调整和补充。
模块二教学实施与评价
高频考点5课堂提问
1.课堂提问的作用【2022下初中-简答】
⑴增进师生交流;
⑵集中学生注意力;
⑶引起学生兴趣;
(4)促进思维发展;
⑸锻炼表达能力;
(6)检验学习效果。
2.问题的分类【2019上初中-教学情景分析】
(1)封闭性问题(Closedquestions)与开放性问题(Openquestions)
封闭性问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回答时只需借助再认或再现。
开放性问题:有多个不同的答案,注重解决问题的过程,回答时需按照一定逻辑,借助相应的证据对自
己的答案进行解释和验证。这类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2)展示性问题(Displayquestions)与参考性问题(Referentialquestions)
展示性问题:教师己经知道答案或者答案能在相关工具书中找到。学生作答时只需凭借表层理解、短时
记忆,或是快速查找课文,便能找到答案。过多的展示性问题会限制学生自由思考,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
的发展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2)参考性问题:教师不知道答案或者没有预设的答案的问题,提问目的是让学生发散思维、获取更
多的信息。这类问题可以使课堂对话更具有交互性,促进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深层理解,从而能用所学知识
进行真实的、具有独创性的语言输出,促进语言习得。
3.课堂提问注意事项
(1)课堂提问要有针对性(围绕目标)
(2)课堂提问要有启发性(引导学生)
(3)课堂提问要有趣味性(灵活多样)
(4)提问要有广泛性(面向全体)
<5)课堂提问要有积极性(鼓励引导)
高频考点6课堂纠错
1.课堂纠错原则
(1)合理把握纠错时机;
(2)合理变换纠错主体。
2.课堂纠错技巧【2018上初中-教学情景分析】【2017上初中-教学情景分析】
(1)直接纠错法(Explicitcorrection)
学习者出现错误时,教师打断其语言训练或实践活动,对其错误予以正面纠正(说出正确的语言形式,
并让学生改正)。课堂用语通常有Youshouldsay.../No,youshouldn'tsaythat./Readafterme./Payattention
to.../Oh,youmean…/Wedon'tsay...inEnglish.Wesay…等。
(2)间接纠错法(Implicitcorrection)
①重述法(Recasting)
对学生的表达进行部分肯定之后的纠正,以学生的语言表达为基础,对部分成分或词语进行修正,并保
持原表达的意思不变,对于纠正学生口语中的语法错误比较有效。
②重复法(Repetition)
教师发现学生的语言错误后,可以要求学生重新回答,并使用Oncemore./Pardon?/Repeatplease.等对学生
加以引导。
③强调法(Pi叩ointing)
教师重复学生的话,有意重读和拖长出错部分的发音或用升调以示强调,从而使学生发现明显错误所在
位置的方法。
④启发法(Elicitation)
教师通过以下方式启发学生纠正错误:
(1)就学生的错误部分提问,如“Howdowesay.JnEnglish?",同时放慢语速或稍做停顿;(2)以目光
或手势示意该学生继续回答问题;(3)提供几个相关选项供学生选择;(4)如果该学生依然不能说出正确的
答案,则请另一位学生提示或回答。
⑤追问法(Pumping)
当学生没能准确回答问题而又未犯语法错误时,教师应鼓励学生继续回答,直到他做出更合理的、更符
合逻辑的回答。
⑥澄清法(Clarificationrequest)
教师因不明白学生说的话或发现学生的言语出现形式错误而发出明确的信息要求学生纠正,通常使用
What?/!"msorry?/Pardonme?/Whatdoyoumeanby...?之类的课堂用语。
⑦兀语言反馈法(Metalinguisticfeedback)
学生出现言语错误时,教师并不直接说出正确答案,而是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技犬上的分析和描述,如指
出词类误用、时态错误等,常见的课堂用语有Canyoufindyourerror?/No,not....Wedon'tsay...inEnglish./Do
wesaythatinEnglish?等。这种方法更适合高中生,尤其是高水平学习者。
高频考点7课堂管理
1.座位管理【2020下初中-教学情景分析】
(1)基本的课堂座位设计
以教师为中心,教师的活动主要在教室的前面,学生只与教师进行目光接触和交流,所有的学生都面向
教师,学生的座位是纵横排列的。这种设计有利于教师的教学活动,如讲解和演示等。教师能较好地调节和
控制学生,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教师,适合进行课堂提问和布置课堂作业。
(2)特殊的课堂座位设计
特殊的课堂座位设计是以学生为中心、以课程为中心的一种座位排列模式。这种模式一般是需要学生对
教学内容进行集体讨论时才采用的。学生和教师一样而对其他人,也就使得学生与学生之间有接触和交流的
机会。这样的座位排列的方式有矩形、环形和马蹄形。
(3)暂时性的课堂座位设计
暂时性的课堂座位设计是根据教学内容临时性的需要将座位进行暂时性调整,以有利于教学活动。
2.小组活动的注意事项【2019上初中-简答】
(1)合理安排小组人数;
(2)考虑学生实际水平,按层次分组;
(3)掌握好讨论的时间:
(4)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一
3.课堂人际互动的形式【2017上高中-简答】
(1)教师与学生全体之间的互动
这是最常见的课堂人际互动类型。教师在教学导入、讲授重点知识技能、课堂提问、教学评价、课堂练
习等环节多使用此类人际互动形式。
优点:此时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充分掌握者课堂交往的主动性。学生可以在单位时间内获得大量的信息,
并以群体的形式向教师进行反馈。
缺点:互动针对性较差,容易忽略某些学生的问题。
(2)学生个体与学生全体之间的互动
当教师提出问题或要求,学生个体在全班学生面前进行示范、表演或发表观点时,其他学生与之呼应所
发生的互动。
优点:所有学生均处在积极思考状态,最易激起思维的火花
缺点:课堂秩序可能因此变得混乱,课堂节奏容易失控。
(3)教师与学生个体之间的互动(补)
教师在教学导入、传授重点知识技能、课堂提问、教学评价、课堂练习等环节多使用此种形式。
优点:充分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课堂节奏,增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意识:教师对学生
的评价和态度(包括赞扬、批评、友好、疏远等),为其自我评价和自我体验提供了基本线索。
缺点:课堂时间毕竟有限,教师难以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容易产生以偏概全的情况,不能准确地
判断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在这种课堂情境中,容易产生教师充当'‘演讲者的角色而学生只能被动地吸
收信息的情况,不能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4)学生个体与学生个体之间的互动(补)
一般存在于课堂练习和课堂讨论过程中,同桌或组员之间就教师讲授的内容和布置的作业进行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不再是简单的传输过程,而是学生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的参与过程。
优点:这种互动模式能够切实维护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
热情,使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生生互动的有效进行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促进学生认知
和智能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能够促进学生社会和人格层面的成长。
缺点,在这种互动形式过程中,学生的合作学习容易偏离正确的轨道,而教师不能及时纠正;小组内部
产生分歧,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最终导致优生更优,而水平一般的学生不能充分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影
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思维导图【2018上高中•简答】
⑴思维导图是一种使用图形来组织和表达发散性思维的工具。它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
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建立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要素之间的记忆链接。
⑵用途:学生在学习中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组织学习内容、整理知识框架等,以提升学习效率:教师
在教学中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制作教学计划、整理教学设计、展示教学内容等,
以提升教学效率。
⑶注意事项
①要注意相关性:思维导图所归纳、总结的知识都应围绕某个主题展开。
②要注意灵活性:思维可视化的形式应依据不同问题的性质而自由变化,不必拘泥于固定的思路和风
格。
③要注意适度性:思维导图只是一种辅助教学的工具,教师不能完全依赖它。
5.教师角色【2017上高中-教学情景分析】
(1)知识的传授者(Knowledgeimparter)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传授给学生丰富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
(2)学习的指导者(Instructor)
指导学生有效地进行自主学习、独立学习。要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给学生
学习策略和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承认并尊重学生间的不同,给予学生平等的学习机会,指导不同主体从多
方面评价学生的发展。
(3)教学活动的组织者(Organizer)
在教学活动时,教师作为教学行为的组织者,要给学生指出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并告诉学生如
何开展活动、活动结束后如何组织评价反馈等。
〈4)课堂教学的调控/控制者(Controller)
教师对课堂活动加以控制,使开展活动的时间与教案预计的时间基本吻合,使课堂教学始终处于有序、
有效的状态。
⑸评价者(Assessor)
教师作为评价者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纠正错误和组织反馈。
(6)促进者(Prompter/Facilitator)
当学生在发言、回答问题、完成任务等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应提供有邦助的信息0
(7)课堂活动的参与者(Participant)
教师应保持与学生的平等身份,参与交际,共同完成活动任务。
(8)资源提供者(Resource-provider)
教师可以提供教学活动所需要的背景知识、答案、范例、机会等。
〈9)语言环境的营造者(Creatoroflearningenvironment)
教师要以身示范,在课堂上尽可能使用英语教学:要采用多媒体技术提供有益于学生理解目的语的社
会文化资源。
(10)研究者(Researcher)
教师不仅要必须具备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将课堂教学与科学研究结合起来,从而完成自己的教育教
学。
(11)教学活动的反思者(Reflector)
高频考点8教学评价
i.教学评价的类型
⑴诊断性评价
①诊断性评价是为了让教师在课前了解学生的情况,更好地组织课堂而采取的评价方式,是一种“事
前评价”。
②作用:确定学生的学习准备程度;根据诊断性评价的结果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安置;诊断个别学生
在发展上的特殊障碍,并以此作为采取补救措施的依据。
③注意事项:任务的设置要明确具体且具有可操作性;课堂教学过程中时间比例分配要合理;要切
实掌握学生的学习准备程度而非流于形式。
⑵形成性评价【2018下初中-简答】【2019下高中-教学情境分析】
①形成性评价是基于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作出的发展性评价,
是一种“事中评价
②作用:调整学习活动:强化学生的学习:检验学生阶段性学习的效果;为教师提供反馈信息。
③方法:量化评价法(调查表、评价量表)、质性评价法(优秀作品、概念图、录音或录像.成长记录、
教师观察、访谈,读书笔记,项目演示等)
④原则:
•科学性原则:评价的内容要丰富多样,并注意不同评价所占比重的合理性。
•导向性原则:评价时既要注重学生学习的结果,又要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从而为学生
的长远发展提供方向。
•多元化原则:评价的主体不仅要有教师的评价,还要有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
•激励性原则:给予学生的反馈应当尽可能具有建设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情感性原则:教师要将情感教学目标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推动学生在教学活动口发展情感,从而促进学
生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的统一。
•可行性原则
⑤注意事项:课堂内外相结合;重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要客观全面,并贯穿教学始终。
⑶终结性评价
①终结性评价是指在活动后为判断其效果而进行的评价,一般在学期或学年结灵时进行,如期末考试、
结业考试等,是一种“事后评价”。
②注意事项:评价要全面且形式多样;要注重教学结果;要注重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
高频考点9教学反思
1.教学日志【2017下高中-简答】
教学日志是教师记录自己进行的教学活动以及这些活动实施的效果、影响课堂教学的关键细节等情况,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理解和反思,从而不断更新观念、增长技能,促进专业发展的方法。
撰写教学日志应注意以下事项:
⑴要注意亲历性:教学日志所描述的事件必须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以保证教学日志的独特性与原创性。
<2)要注意叙事性:记述一个教学事件从发生、发展到对结果进行反思的过程,因此要以教学事件为载
体。
(3)要注意启示性教学日志记录教学事件不能只是关注事件本身,而应注意教学事件所承载的思想
(4)要注意典型性,教师应当对各种教学事件进行精心选择和甄别,选择有价值的事件进行记录。
(5)要注意即时性:课后立即写教学日志是较理想的,因为现实的教学活动还鲜活地存在于大脑里,
很多当时的认识、感受和情景还没有遗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VB考试连连看试题及答案
- 编程项目管理的基本原则与方法试题及答案
- 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的理论研究试题及答案
- 代码设计中的用户体验考虑试题及答案
- 高考作文自我反省的试题及答案
- 网络故障案例分析试题与答案
- 软件设计师考试团队项目管理技能试题及答案
- 移动设备开发试题及答案
- 跨国公司与全球经济的联系试题及答案
- 网络管理员考试复习全攻略试题及答案
- 中国医院质量安全管理 第4-13部分:医疗管理住院患者健康教育 T∕CHAS 10-4-13-2020
- DB35_T 88-2022伐区调查设计技术规程
- 《航空专业英语》课件维修专业基础英语R1
- 【课件】第17课实验与多元——20世纪以来的西方美术课件高中美术人教版(2019)美术鉴赏
- 张沟煤矿打钻着火事故概述
- 孔子练精神聪明不忘开心方_医心方卷二十六引_金匮录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 欧宾电梯货梯电气原理图
- 政务服务顾客意见簿(竖)[2]
- Module-9-Unit-1-could-I-ask-if-youve-metioned-this-to-her
- NJB-2综合监测仪说明书
- 残魄点穴术(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