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美女还是老虎
[美]弗兰克•斯托克顿
①很久以前有一位暴君,他的国家虽已受到拉丁远邻的文明开化,但他的思想仍然野
蛮专制、不受拘束。这位国王的脑中充满狂野的念头,同时手握至高的权威,将这些妄想
随心所欲地化为现实。
②国王残暴的那一面,借由某种外来建筑得到了发挥——公共竞技场,它能彻底展现
人的英勇与兽的本性,从而让观看的人民获得思想的提升与教化。
③这座宏大的圆形剧场,以及它环状的观台、神秘的地牢、隐秘的地道,宛如一位浪
漫的大法官,以绝对公正的判决惩治罪恶的灵魂,褒赏高尚的情操。
④当有公民被控犯罪,并且罪行惊动国王时,他就会被带到国王的竞技场。在他面前
出现两扇一模一样的门,他必须上前打开其中一扇门,选择权完全在他手中。如果门后是
一头饥饿的猛虎,可以想见他的下场将是多么悲惨,饿虎会将他撕成碎片,罪行就此得到
惩戒。
⑤而如果被告打开了另一扇门,会从中翩跪走出一位美丽的女子,是国王依照被告的
年龄与身家精心挑选的结婚对象,以此作为无罪的奖赏。即便被告已成家立业,或早已心
有所属,都不影响这场天降的婚姻。国王才不会容许一些凡俗杂事来动摇他至高的奖惩大
计。
⑥这位暴君惩恶扬善的方式堪称粗暴,不过其公平性也显而易见。被告无从得知哪扇
门的背后是美女,只能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丝毫不知下一秒自己难逃虎口还是难辞婚约。
这种裁决不仅公平,而且立竿见影:被告如果有罪,当场就会受到制裁;而若是无罪,则
无论愿意与否,立即兑现奖赏。在国王的竞技场上,绝无模棱两可的判决。
⑦暴君国王有一个女儿,这个女儿与他最瑰丽的想象一样美,也和他一样拥有热诚跋
扈的性格。宫廷中有一位出身名门但地位低下的年轻人,勇敢地爱上了公主;公主也不可
救药地爱上了他。两人厮守了好几个月,直到某一天国王意外发现了这段热恋。他毫不迟
疑就将年轻人投入大牢,并且很快选定了审判日。
⑧这场审判专门搜寻了王国中最凶狠残暴的野兽,同时也以挑剔的眼光找来了最美丽
的少女。当然,每个观众都知道这位被告所犯的罪行:他爱上了公主,这是他、她或者任
何人都无法否认的事实,唯有国王不容许这种事实与他引以为傲的审判机制发生抵触。不
管结果如何,年轻人落得怎样的下场,国王都会带着他的审美观看到底,看看有人爱上公
主,究竟该不该惹来杀身之祸。
⑨裁决之日来临,人们从四方远近聚拢到竞技场,挤满了环形观台。国王与大臣纷纷
就位,他们的对面正是那两扇命运之门,因为彼此分毫不差而越发显得可怕。一切都准备
就绪,在国王的示意下,王座下的大门打开,公主的情人走入场中。他高大的身材、英俊
的容貌激起一阵惊叹与焦躁的嗡嗡声,观众中的一半人从未见过这样一个好小伙,难怪公
主对他倾心!他根本不该站在这审判台上!
⑩依照礼仪,年轻人到达指定位置后,转身向国王鞠躬。其实他的眼中除了坐在国王
身边的公主外,根本容不下其他王室成员。而自从国王决定让年轻人选择自己的命运之时
起,公主也再无法思考任何与她的爱人无关之事。好在公主比任何一个对这场判决感兴趣
的人都拥有更大的权力、影响力和支配力,她做到了此前无人能及的一件事,她破解了门
后的秘密——什么也挡不住一个有意志力的女人,挥霍手中的权力和金币来获得她想知道
的秘密。
⑪公主不光知道哪间房里坐着美女,她还知道这个美女的真实身份。国王选择了宫廷
中最可爱、最漂亮的一位女官,只要年轻人证明无罪,就能立刻与这位比他官阶高许多的
美女成婚。公主着实讨厌女官,曾不止一次看见,或者说想象自己看见这个妖媲的货色对
着自己的挚爱眉目传情。这个女人仗着美貌,竟敢抬眼与公主所爱的男人互相对视!从古
老的先祖开始传递下来的野蛮之血已经在身体里沸腾,她对寂静的房间里满脸幸福的女官
恨之入骨。
⑫她深爱的男人转过身,用目光寻找她。在无数焦急渴盼的脑袋之中,他看见了公主
苍白黯淡的面容。两人心意相通,所以他一下就看出,公主知道哪扇门的后面是老虎,哪
扇是美女。这在他的预料之内,因为他了解她的本性。这位公主在搞清楚事情的真相前,
是不会善罢甘休的。年轻人唯一的指望就是仰仗公主解开谜题,他们眼神相通的瞬间,他
知道她成功了,他对此深信不疑。
⑬他迅速瞥了一眼公主,那紧张的眼神分明在问:“选哪扇?”清晰得仿佛他站在原
地大声喊出了这个问题。这正是分秒必争的时刻,这一秒抛出的问题,下一秒就亟待解答。
⑭她的右臂搁在面前栏杆的绒垫上,右手轻微但迅速地指一指右方,除了心爱的他,
没有别人看到这个动作,因为所有人的眼睛都紧盯着竞技场上的裁决。
⑮他扭过头,踩着坚定的快步穿过场地。每个人都屏息凝神,两眼死死跟随着年轻人
的步伐。他走到右边的门前,没有丝毫犹豫便打开了门。
⑯故事的高潮就在这里:那扇门里跳出一头猛虎,还是走出一位美女?我们越是推敲
这个问题,就越难找到答案。人心宛如迷宫般迂回,一旦深究起来便迷失了感情的方向,
亲爱的读者朋友,请一起来思考看看,不要以你自己的思想来推测,而是站在这个冲动、
野蛮的公主的立场来判断。她的灵魂正居于绝望与嫉妒的烈焰之中。
⑰她曾在不眠之夜来回踱步,也在最深的噩梦中饱受折磨:害怕心上人打开门后,迎
来饿虎的利爪和尖牙。
⑱但更多的时候她幻想的是他打开了另一扇门!一想到曾经的爱人开门后看到美女后
的狂喜画面,她便咬牙切齿,撕扯自己的头发。他一定会冲向那位两颊滚烫、眼中闪耀着
胜利光芒的女人;他会牵起她的手,因重获新生而喜不自禁;他会迎着观众的欢呼和幸福
的钟声,在牧师和欣喜的唱诗班面前宣誓成婚……
⑲倒不如让他即刻死去,在受祝福的混沌来世等待她岂不更好?但一想到那可怕的老
虎、那撕心裂肺的惨叫、那血腥的场面!她的决定在瞬间确定,背后却是日日夜夜反反复
复的痛苦掂量。她猜到他一定会问她,她也准备好了答案,所以毫不迟疑地用手指向了右
边。
⑳公主的决定经过了深思熟虑,以我个人的猜测恐怕难以回答,所以我把问题留给你
们:右边的门里,会出现美女,还是老虎呢?
(吴涛译,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环状的观台”“神秘的地牢”“隐秘的地道”,作者用凝练的语言勾勒出审判地点的情况,
为小说情节的开展提供主要场所。
B.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将“公共竞技场”比作浪漫的法官,明褒实贬,通过环境描写渲
染出国王的强权暴虐、随心所欲。
C.作为小说情节的开端,紧承上段竞技场的功能展现竞技场宏大、神秘、庄严的环境特点,
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D.“以绝对公正的判决”方式惩治“罪恶的灵魂”与下文荒唐的审判方式形成对比,为下文对
年轻人的审判等情节的展开作铺垫。
2.“间离效果”是布莱希特戏剧文学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延伸到叙事学中,就是通过一定
的叙事手段使读者与作品产生距离感以达到预期效果。试赏析这篇小说是如何体现“间离效
果”的。
二、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紫禁城的鲍鱼汤
蒙福森
①康熙三十一年春日,树木赢蕤,草长莺飞,春意盎然。一大早,江宁渔民刘老六和
儿子在大江上捕鱼。
②这是一个寻常的日子,依旧是斜风细雨,江水苍茫,远山如黛。大江两岸的屋舍、
田野、丘陵、树木都笼罩在雨霭之中,烟岚缥缈,若隐若现,恍如一幅杏花烟雨江南的水
墨画。刘老六父子箸笠蓑衣,在白浪滔天的大江中撑一叶渔舟,撒网捕鱼。
③第一网,一无所获。
④第二网,捞到一些小鱼小虾、几根水草。
⑤接着,第三网、第四网……第十五网,渔网刚拖离水面,突然间,刘老六心跳加速,
手脚颤抖。——渔网中,一条罕见珍稀的船鱼在挣扎着。
⑥“缔鱼!鲍鱼!鲍鱼!”刘老六连声惊叫,手脚无措,几乎跌坐在船舷上。
⑦这确实是一条树鱼,一条价值不菲的细鱼!算起来,江宁的渔民已经有两年多没有
捕捞到鲍鱼了。
⑧渔船随即撑回岸边。“胡•鱼——鲍鱼——”刘老六向长年守候在江边等候的鱼的几
名官差大声喊叫,“捕到了一条大鳍鱼!”
⑨不一会儿,官府的大批人马携带着冰块策马奔驰而来。岸边,围了许多看热闹的人。
刘老六父子小心翼翼地捞起这条有两斤多重的纳鱼,交到官差的手中。
⑩缔鱼娇贵,离水很快就会死掉。官差们把纳鱼放入一个放满冰块的盒中,盒子外再
淋上一层猪油,以防止冰块过快融化。随后,数匹快马立刻如离弦之箭,沿官道快马加鞭,
一路驰奔京城。
浏老六随后到官府,领到了一笔丰厚的奖赏——十五两银子。这笔银子,相当于刘
老六打鱼一年的收入。
⑫几个官差,背插令旗,一个马背上绑着放鲍鱼的盒子,两个护卫,一前一后,最前
面还有一个官差手举令旗,一路不断大呼:“八百里加急,闲杂人等立刻避让!”
⑬他们出了江宁城,一路狂奔,不想,路边有几个孩子在玩耍,突然见到几匹快马飞
奔而来,吓呆了,不知避让。几匹快马迎头踩踏过去,其中一个六七岁的男孩被一匹快马
撞倒,另一匹马踩中他的头部,顿时,头破血流,不省人事。
⑭官差们仅犹豫一下,随即,快马加鞭,飞驰而过。
⑮火江宁到京城,有三千多里路,沿途官府接到快报,早已准备了大批快马,等候从
江宁送鱼上京的官差。每一处驿站,都煮好蛋汤,等官差们一到,端上来,匆忙喝上几口。
每一处驿站,换一次马,换马不换人。每两处驿站,换一次人。如此日夜不停,向京城疾
驰。晚上,沿路官府点起火把,为他们夜奔照明,一路火光映照,不耽误片刻。马蹄声急,
尘土飞扬,泥水飞溅。嘴嘴嘴,嘴嘴嘴,马蹄声在寂静的深夜里显得特别清晰。
⑯三日后,鲍鱼送到了京城。御膳房总管吩咐:“立刻交给御厨张和烹制。”张和打
开盒子,一看,一闻,点点头:“好。”於鱼虽死,有冰块保鲜,依然像刚从江里捕捞到
一样。张和跟御厨们说过,纳鱼之味,世间罕有,贵在鲜美、滑嫩,无腥,无泥味,肉如
凝珠,其色如玉,非寻常鱼可比,极其珍贵。古诗有云:“青杏黄梅朱阁上,鲍鱼苦笋玉
盘中……”总之,鲍鱼之味,人间至味也。
张和刮鱼鳞,除内脏,洗净,冷水泡浸,去杂味;剔去鱼骨和鱼刺,切鱼片,此时
需万分小心,一丝不苟,容不得有一根鱼刺存在,否则,有杀身之祸;放入陈皮、花椒、
香蕈、姜片、蒜瓣、八角、香油等多种作料腌制;加上鸿兴楼送来的鲜豆腐,切块,再放
入白果、红枣、草果、笋丝等一起下砂锅,文火炖熬,豆腐和鲍鱼水乳交融,融为一体,
不分彼此;出锅后,撒上少许葱花,一道色、香、味、鲜俱佳的鲍鱼豆腐汤做好了。正好,
到了皇上用膳的时候,侍膳太监轻轻地揭开锅盖,一股浓香立刻飘散开来,涸入鼻翼,沁
人心脾。
⑱这次,张和烹制的是缔鱼豆腐汤。如果红烧婚鱼,又是另一种做法。据说,张和有
十多种烹制射鱼之法。不同的做法有不同的味道,各有特色,皇上百吃不厌,喜欢着呢。
可惜,鲍鱼只产于南方浙江、福建等地,珍稀昂贵,少之又少,很难捕到。朝廷定鳍鱼为
皇宫贡品,南方各地捕捞到的纳鱼,不论大小,一律送入京城。
也涨和烹制鲍鱼水平之高,他人望尘莫及。京城里久负盛名的八大楼、八大居、八大
春等大酒楼的名厨,烹制射鱼的水平远远比不上张和;甚至,皇宫中所有的御厨,跟张和
比,都差了一大截儿。
㉔张和自小在江宁乡下长大,祖上出过御厨,家学渊源,传到张和时,他聪明勤学,
饱读诗书,悟性甚高,厨艺比祖上更胜一筹。
㉑张和的父母妻儿留在江宁,耕田种地。他有一子一女,儿子今年七岁了,聪明伶俐。
做耐鱼汤的那晚,张和做了一个梦,梦见儿子哭着向他跑来。张和跟御膳房总管请假两个
月,他已经有一年多没回家了。
㉒从京城回江宁,到枣庄古禾时,有两条路,一条大路,一条小路。张和在岔路口,
和从江宁老家日夜兼程赶去京城报信的堂弟擦肩而过,差一点儿就碰到了。
㉓堂弟去京城,有一个悲痛欲绝的消息要告诉张和:十几天前,张和的儿子被送知鱼
上京的官差的快马踏破头颅,不治身亡。
L“发现”是文艺理论的说法,指读者或作品中人物“从不知到知的过程”,这篇小说使用的
是,,当事人,,不知道,,,读者,,知道的方式。请推测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团圆(节选)
巴金
我离开军政治部的那天,到王主任的房里辞了行回来,小刘给我打好了铺盖卷,在住
室里等我。他要回到原来那个连队去。他向我表示了款意。他虽然高兴回连队,可是他的
讲话和举动都流露出依依不舍的感情。我也不愿意这么匆匆地跟他分别。最后我同他约定
过两个月到那个连队去看他,他还说有东西要给我看。
我并不曾失信。可是我去晚了些,已经是好几个月以后了。这中间我到过几个部队,
我常常怀念小刘,因为我一直没有得到他的消息。我后来忽然听说小刘在的那个连队打了
胜仗,把敌人占据的一个无名高地拿下来了。这些日子为了迎接国庆三周年,为了欢迎第
二届祖国人民赴朝慰问团,志愿军前沿各个部队都在打胜仗,到处都听得见这样的说法:“争
取立功,迎接亲人。”我听到了许多捷报以后,再得到那个连队的胜利消息,我很难制止想
会见小刘的欲望。过了国庆节,我便动身到那个连队去。我们在坑道里见到了连长。他已
经得到了通知,又热情又亲切地接待我。我和他交谈了半个钟头的光景,便提起小刘的名
字,还说我想见见小刘。
“对,对,刘正清,是个好战士!”连长点头说。
我连忙说明我跟刘正清很熟,并且把那次分别的情形也讲了。
“不凑巧,他回国去了。”连长略略皱起眉毛说。
我诧异地问道:“他回国去干什么呢?"我自己马上兴奋地接下去说:“参加国庆节观礼
吗?”
连长摇摇头说:“他挂了花,送回去了。”
“他挂了花?伤重不重?”我愣了一下,惊问道。
连长看了我一眼,声音低沉地答道:“两条腿都断了。”
我变了脸色,着急地追问:“危险吗?”
连长昂起头说:“这个小青年还嚷着要回朝鲜来打美国鬼子呢!”
“他能回来吗?"我顺口问了这一句。话出口我才觉察到它是多余的了。
连长激动地说:“要是真依他的话,他一定要回来。那天他跟着我上战场,打到最后,
主峰上还有个敌人的大母堡攻不下来,火力猛得很,我们牺牲了几个同志。我十分着急,
拿起一包炸药,打算自己冲上去炸掉它。刘正清拉住我的衣服,要求我把任务交给他。他
一上去就把母堡解决了。可是他自己满身是血,两条腿都完了。担架员来抬他,他还说‘我
要坚持,我要打'。我后来去看他,他皱着眉头,脸上没有一点血色,我却没听见他哼过
一声。我告诉他要给他请功,他还说自己没有好好完成任务,应当检讨。”
小刘虽然回国,但是我总算践了约,我在这个连队住下来了。我本来打算在这里多住
些时候,可是忽然接到王主任的电话,说是祖国来的慰问团就要到了,叫我马上回到军政
治部去。我放好行李就去见王主任。
王主任在房里跟王芳谈话,他见我进去,跟我握了手。王芳向我告辞。我要留住她,
她却笑着说:“我还要准备节目。”
我就说:“那么我陪你走一段吧。”她还要推辞,我却跟着她走出了洞子。
出得洞来,我一开口就问起小刘的事情。她听到小刘的名字,马上说:“小鬼有个东西
要我交给你!”我连忙问:“什么东西?”她侧过头看了我一眼,险色马上变了,压低声音说:
“笔记本。小鬼还说——"
“他怎么说?”我打断了她的话。
“他说他等了你几个月,他还以为你回国去了呢!"她答道,埋下头往前走,也不再看
我了。
我过了半晌,才再问一句:“他伤得怎样?”我心里不好过,我好像又看到小刘那张皮
球似的脸,他笑得那么高兴地说:“我一定等着你!”
王芳一面走,一面说,好像在自言自语:“小鬼从医疗所上车回国的时候,两条腿都锯
掉了,他还在哼《歌唱祖国》,还说装好了假腿就回到前线来。他比我坚强多了。”
她一直不讲话,我后来实在忍不住又问一句:“他没有危险吧?”
她忽然抬起头,提高声音说:“他一定会活下去,比我们还活得久。他没有腿,也能做
许多、许多好事情。”她很激动,不过声音很坚决。但是这以后她又不作声了。
我们默默地走到了文工团的住室。我拿到笔记本,马上打开翻看,在第一页上,我看
见小刘亲笔写的四行字:
“忠于团,
就要忠于自己的工作;
爱祖国,
就要爱自己的同志。”
王芳站在我旁边,低声念出了这两句话,然后解释道:“小鬼说他以后不一定能再见到
你,请你留下这个做纪念吧。这些字是他入团的时候写的。”
我郑重地放好了笔记本,跟王芳紧紧地握一次手,一个人慢慢地走回去。
(有删改)
【注】1952年冬天,以巴金为组长的全国文联组织的赴朝创作人员,踏上了满目疮痍的朝
鲜土地。在朝鲜战场上,他深入到志愿军中,同许多战士结下深厚友谊。回国后,创作了
中篇小说《团圆》。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主要采用侧面描写,通过连长和王芳的讲述和“我”的回忆,集中塑造了小刘这一“好
战士”形象。
B.小刘两条腿都锯掉了,还是坚信自己能回到前线去,表现出勇敢执着、坚强乐观的人物
特征。
C.小说在塑造人物时主要运用了衬托的手法,用王芳的胆小懦弱反衬出志愿军战士的英勇
无畏。
D.小说中“我”的形象带有一定的作家自我抒发的色彩,读者可以从中窥测到作家的家国情
怀。
2.在美学理论中,人们通常把那种能够给读者带来祟高的思想情感的审美对象所呈现的美,
称为崇高美。巴金的抗美援朝作品具有鲜明的祟高美。请结合本文简要说明其具体表现。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雨中的猫
(美)海明威
这家旅馆里只住着两位美国旅人。他们住在二楼,面朝大海,也面对着公园和战争纪
念碑。公园里有大棕桐树和绿色的长凳。意大利人大老远跑来看战争纪念碑。纪念碑是青
铜铸的,在雨里泛着光。这会儿正下着雨。雨水从棕桐树上滴下来。石子路上出现一汪汪
积水。雨水滂沱,海浪裹着雨水像一条长长的线涌上岸,又沿着沙滩滑下去,然后再裹着
雨水涌上来。泊在战争纪念碑旁边广场上的汽车都开走了。广场对面有个侍者站在咖啡馆
门口,正朝着空荡荡的广场张望。
美国人的妻子正站在窗边往外看,外面有只猫刚好蜷缩在他们窗子底下一张滴着雨水
的绿桌子下。那只猫缩紧了身子,不让雨水滴到身上。
“我要去逮那只猫咪。”妻子说。
“我去。”丈夫躺在床上说。
“不,我去。外面那只可怜的猫咪想在桌子底下躲雨呢。”
丈夫靠在床头的两只枕头上,继续看书。
“别淋湿了。”他说。
他的妻子下楼去了。经过旅馆营业处的时候,店主起身向她哈哈腰。他是个老头儿,
个子很高。
“下雨了。”妻子说。
“是啊,是啊,太太,坏天气,真是个坏天气。”
美国太太喜欢他,喜欢他接到任何投诉时都那么认真的态度;喜欢他的修养,喜欢他
乐意为她效劳的模样;喜欢他作为店主的那种感觉,喜欢他那张苍老、严肃的脸和他那双
大手。她怀着对他的喜爱,打开门向外张望。雨下得更大了。那只猫应该就在右边。她站
在门口还没迈出去,背后有人为她撑开一把伞。原来是负责照料他们房间的女侍者。
“您可千万别淋湿了。”她面带笑容,用意大利语说道。毫无疑问,是店主派她来的。
女侍者撑着伞,美国太太沿着石子路走到他们房间的窗子底下。那张桌子就在这儿,被雨
水冲洗得鲜绿鲜绿的,可是猫不见了。她突然大失所望。女侍者望着她。
“您丢东西了吗,太太?”
“刚才有只猫。”年轻的美国太太说。
“有只猫?”
“对,一只猫。”
“一只猫?”女侍者哈哈一笑,“雨里的猫?”
“对。”她说,“就在这张桌子底下。”她又加了一句,“噢,我可真想要它,我就
想要只猫咪。”
“来吧,太太。”她说,“我们该回里面去了,要不您会淋湿的。”
“我想也是。”年轻的美国太太说。
她们沿着石子路往回走,进门后,女侍者在外面收了伞。那个美国太太经过办公室时,
店主在写字台那头向她哈哈腰,太太从心里觉得某些东西又渺小又麻烦,这个店主让她觉
得自己十分渺小,却又十分重要。她一时觉得自己太重要了。
她走上楼梯,打开房门。乔治还在床上看书。
“猫逮到了吗?”他放下书问道。
“跑了。”
“奇怪,会跑到哪儿去呢?”他把目光从书上移开,说道。
“我真想要那只猫。”她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想要它。我就是想要那只可怜的猫
咪。可怜巴巴地淋着雨对一只猫咪来说有点悲惨。”
乔治的目光又挪到了书上。
她站起身,在梳妆台前坐下,拿起镜子左照照右看看,从这一侧看到那一侧,又照照
后脑勺和颈窝。
“你觉得我把头发留长好不好?”她一边再次端详自己的侧影,一边问。
乔治抬起头来,看着她的颈窝,她的头发很短,像个男孩儿。
“我喜欢你现在这个样子。”
“这个样子,我可烦死了。"她说,“像个男孩子,真够恼人的。”
乔治的目光就一直停留在她的身上。
“你看上去漂亮极了。”他说。
“我要把头发扎到后面,扎得又紧又光滑,在后脑勺盘个大大的髻,坠在后面沉甸甸
的。”她说,“我真想有只猫咪坐在我的膝头上,我一摸它,它就发出呜呜的声音。
“是吗?”乔治躺在床上应道。
“我还希望现在就是春天,我要对着镜子梳妆,我要一只猫咪,还要几件新衣裳。”
天很黑了,雨点敲打着棕桐树。
“不管怎么说,我都想要一只猫。”她说,“要是我没有长头发,也没什么别的好玩
儿的,总能有只猫吧。”
太太又望着窗外,广场上的灯都亮了。
有人敲门。
“请进。”乔治说着,抬眼望去。
女侍者站在门口,怀里紧紧抱着一只大花斑猫。
“不好意思,打扰了,”她说,“老板让我把这只猫送给太太。”
(有删减)
【注】这篇小说写于20世纪20年代初,当时的美国女性正重新定位自己在家庭和社会中
的地位,她们要求和男性平起平坐,不再扮演受男性庇护并服从于男性的角色。小说反映
了海明威当时对这一问题的深刻思考。
1.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的开头借助大海、公园、广场等空间场景的象征意义,拓展了作品的意义空间,把
女主人公无法言传的、复杂而微妙的内心变化表达得淋漓尽致。
B.小说写妻子抱不到赖以摆脱寂寞的小猫,坐在梳妆台前拿着小镜子仔细地端详自己。这
一系列动作充分表现了作者对这个女子的鄙夷。
C.小说的结尾写侍女送了只猫给太太后,只说了一句话,小说就结束了。对之后的事,作
者什么也没说,情感含而不露,思想隐而不晦,很吊读者胃口。
D.“雨中的猫”这一题目高度体现了海明威创作“冰山原则”的特点,浓缩了作品的中心思想,
映射了女主人公的不幸境遇,并留有余地,言简意赅。
2.海明威关于写作的“冰山”理论认为,文学作品应该含蓄而不能太直露,要像冰山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徽县特岗面试真题及答案
- 黄石教资面试真题及答案
- 榆次二模试题及答案英语
- 家具行业的市场营销对产品设计的指导作用研究试题及答案
- 新能源汽车技术的质量保障体系试题及答案
- 砂轮机安全试题及答案
- 粗苯工艺培训试题及答案
- 家具行业的人才需求与培养问题试题及答案
- 民办教育机构2025年合规运营风险防范与品牌影响力提升分析
- 医药企业研发外包(CRO)模式在2025年的国际合作与本土化发展报告
- 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 T-COFA 0021-2022 渔用油电混合多旋翼无人机安全检查和维 护保养要求
- 2025贵州毕节市七星关区招聘城市社区工作者186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届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 山东省泰安市2025届高三二轮模拟检测考试政治(泰安二模)(含答案)
- 2025-2030中国环境监测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教师资格证面试结构化模拟题:教师心理健康维护试题集
- 大疆精灵4 RTK无人机操作与测绘培训指南
- 2025届江苏省南京一中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
- 初中语文第16课《有为有不为》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2025年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必考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