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经济贸易概论课件_第1页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概论课件_第2页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概论课件_第3页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概论课件_第4页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概论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導論第一節中國對外經濟貿易的研究對象與任務第二節對外經濟貿易在中國經濟發展中的性質、地位與作用第三節中國對外經濟貿易的發展與沿革第四節新中國對外經濟貿易發展的歷史經驗

第一節中國對外經濟貿易的研究對象與任務

中國對外經濟貿易以現代國際經濟貿易基本理論為依據,以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以中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對外貿易的性質和基本特徵為主線,從中國社會主義對外貿易的歷史、現狀到發展前景,循序深入論述,務求使其具有邏輯件、科學性和系統性。本學科的研究對象和任務,總的說來是:研究中國社會主義對外貿易的理論、政策和實踐經驗,研究中國社會主義對外貿易領域中各種經濟關係及其活動規律。要在對外貿易的運動過程中,研究、找出它的固有規律,並利用它來為中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服務。具體說來,它的研究對象和任務是:(1)研究社會主義社會特有的經濟規律在中國社會主義對外貿易領域中的作用(2)研究市場經濟固有的一般經濟規律在中國對外貿易領域中的作用。(3)研究在國際上起主導作用的現代資本主義經濟規律在我國對外貿易領域中的作用。(4)從生產關係和生產力、上層建築和經濟基礎的矛盾運動中,研究中國社會主義對外貿易領域中的經濟關係及其活動規律。(5)研究和闡明黨和國家制定對外貿易發展戰略和方針政策的客觀依據。(6)研究進出口商品在流通中本身所固有的規律。第二節對外經濟貿易在中國經濟發展中的性質、地位與作用一、中國對外貿易的性質對外貿易的性質是由它所依附的社會經濟制度的性質所決定的。中國成立後至1956年的過渡時期內,我國對外貿易領域中既有生產資料社會公有的國營對外貿易企業,也有生產資料資本家私有的私營進出口企業。但已是社會主義性質的對外貿易。1956年對外貿易全行業公私合營後,資本家在企業內已不能以資本家的名義去掌握經營管理權和人事調配權,對生產資料的所有權僅僅表現在一定年限內按其私股數額取得固定的股息上。企業的生產資料完全由國家支配和使用。因此,全行業公私合營企業基本上是社會主義性質。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黨認真總結以往在所有制問題上的經驗教訓,制定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的方針,逐步消除所有制結構不合理對生產力的羈絆,出現了公有制實現形式多樣化和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的局面。在外貿領域,出現了工貿結合的企業,這裏有全民所有制的工業企業與全民所有制的外貿企業相結合的企業,也有集體所有制的鄉鎮企業與全民所有制的外貿企業相結合的企業,但不論是前者還是後者,都是公有制的企業,因而也都屬於社會主義的性質。在不同社會經濟制度的國家裏與其特定的所有制相結合建立起來的企業,具有不同的性質。在社會主義國家創辦的合資企業,因與其全民所有制相結合,自然屬於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形式,但生產資料所有權是分享的。而創辦的獨資企業,當然也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形式,生產資料所有權是獨享的。我國在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或地區建立的合資企業則是一種社會主義公有制和資本主義私有制這兩種經濟成分的混合所有制經濟,是生存於資本主義條件下的特殊的經濟形式。我國在非社會主義國家建立的獨資企業,實質上都是我國社會主義公有制企業在海外的延續,屬於在資本主義條件下經營的社會主義經濟形式,資本主義的經濟環境和經營方式並不改變它的社會主義性質。二、對外貿易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1、要以生產和交換的國際化取代閉關自守、自我迴圈的狀態,促進市場經濟的發展,加速我國經濟的變革,推動我國經濟的良性迴圈,把我國經濟長期以來基本上以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為主的封閉式經濟,逐步轉變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的開放型經濟。2、當然,我們的開放型經濟,決不是主張“貿易立國”,也決不同於當今世界上一些完全外向型國家發展經濟的模式。因為,它們是把對外貿易視作發展經濟的生命線和根本動力,其結果必然導致對外國的依附,使經濟建立在十分脆弱的基礎上。3、要通過對外貿易的杠杆作用,把中國的經濟模式,從束縛生產力迅速發展的僵化模式,逐步轉變為推動生產力迅速發展的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經濟模式。這種新型的經濟模式,必將促進我國生產力的發展,推動我國經濟結構和技術結構向先進方向發展,促進我國社會經濟全面高漲,加速我國經濟的社會化、市場化、現代化。三、對外貿易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的作用(一)促進國民經濟迅速發展(二)加快產業結構調整(三)提高科學技術水準(四)增加國家和地方的財政收入,擴大勞動就業(五)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初步建立(六)為國民經濟的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第三節中國對外經濟貿易的發展與沿革

一、社會主義對外貿易的建立解放前,我國對外貿易完全依附於帝國主義列強,是半殖民地性質的,完全喪失了獨立自主的地位。解放後,我國立即廢除了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一切特權,沒收了對外貿易中的官僚資本,新建國營對外貿易,並對民族資本進出口業進行改造,從而建起全國統一的社會主義對外貿易。(一)廢除帝國主義列強在中國的一切特權(二)沒收官僚資本(三)建立國營對外貿易企業(四)改造私營進出口業二、社會主義對外貿易的發展(一)國民經濟恢復時期(1950年一1952年)建國初期,對外貿易承擔了組織內外物資交流,幫助調劑供求和穩定市場物價;扶持工農業生產和交通運輸的恢復和發展;爭取所需物資的進口,支援抗美援朝,保衛國家的鬥爭;迅速建立和發展同社會主義國家的貿易經濟關係,突破帝國主義對我封鎖禁運等任務。我國迅速同當時的蘇聯、東歐等社會主義國家建立和發展貿易經濟關係,並同美國等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進行針鋒相對的反封鎖禁運的鬥爭,及時進口了大量恢復和發展工農業生產以及交通運輸所必需的重要物資和原材料,從而取得了反封鎖、反禁運鬥爭的重大勝利,並對恢復和發展我國國民經濟.提高工農業生產能力,活躍城鄉物資交流,改善人民生活以及抗美接朗等方面都起了積極作用。(二)第一個五年計劃(1953年—1957年)圍繞國家工業化的中心任務,有計畫地擴大內外物資交流,積極增加出口,換回我國生產、建設所需的機器、工業器材、原料以及其他重要物資,以促進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全面實現;加強同社會主義國家的經濟合作.擴大對社會主義國家的貿易,在有利於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條件下.發展同東南亞各國以及其他資本主義國家的貿易,增加重要物資的進口。(三)第二個五年計劃和國民經濟調整時期(1958年一1965年)我國策二個五年計劃時期對外貿易的任務是有計畫地組織有關物資的出口,以保證國家建設所必需的設備和器材的進口,保證進出口物資的平衡。為了抵償從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進口,我國改進了出口商品的生產工藝,使商品的品質、規格、花色、品種等各個方面適應資本主義市場的需要。因此,中蘇關係惡化後,我國的出口商品就在日本、西歐等國家市場打開了銷路。(四)“十年動亂”與撥亂反正時期

(1966年一1978年)十年動亂時期正是第三、第四個五年計劃時期。在這個時期裏,由於“左”傾錯誤嚴重氾濫,第三個五年計劃提出的全面實現農業、工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現代化的宏偉設想受到嚴重干擾,國民經濟遭到重大破壞,對外貿易處於停滯狀態。1976年10月,我國結束了歷時十年的“文化大革命”.開始撥亂反正。“十年動亂”使我國國民經濟又一次面臨十分困難的局面,工業與農業以及工業內部等各種比例關係嚴重失調,人民生活亟待改善。但這一時期,冒進、急於求成的指導思想仍然甚囂塵上,1978年起,我國工業仍以大規模引進為軸心,展開了大規模的建設。(五)改革開放新時期(1978以來)1978年底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實行對外開放政策國民經濟迅速發展.對外貿易也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1.進出口額增長迅速,增長率高於國內生產總值和世界貿易增長率2.貿易差額從逆差轉向持續順差3.進出口商品結構不斷優化4.貿易市場分佈趨於多元化5.進出口市場分佈錯位第四節

新中國對外經濟貿易發展的歷史經驗1、堅持獨立自主、平等互利的原則,是我國對外經濟貿易發展的基礎2、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是我國對外經濟貿易發展的根本前提3、堅持為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是我國對外經濟貿易發展的基本原則4、不斷提高對外經濟貿易的品質和水準,是我國對外經濟貿易發展的努力方向5、不斷深化改革,是我國對外經濟貿易發展的根本動力6、堅持自力更生與對外開放相結合,維護國家經濟安全,是我國對外經濟貿易發展的基本出發點7.市場多元化、以質取勝、大經貿和科技興貿,是我國對外經濟貿易發展的長期戰略

8.履行國際主義義務,積極開展對外援助,是我國對外經濟貿易發展的重要內容9.建立日臻完善的外經貿法制,是我國對外經濟貿易發展的重要保障10.外經貿隊伍素質的不斷提高,是我國對外經濟貿易發展的重要條件第二章中國發展對外經濟貿易的理論依據第一節傳統國際貿易理論第二節當代國際貿易理論第三節馬克思主義國際貿易理論第四節有中國特色的對外貿易理論發展第一節傳統國際貿易理論(一)絕對成本理論絕對成本理論(theoryofabsolutecost),又稱絕對優勢理論,是英國經濟學家、國際分工和國際貿易理論的創始者亞當·斯密(Adamsmith,1723一1790年)提以的。在其1776年出版的代表作《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中譯本又稱《國富論》)中提出了國際貿易的絕對成本理論。絕對成本理論的內容斯密認為,一國應把本國生產某種商品的成本即生產費用與外國生產同種商品的成本即生產費用相比較,以決定是自己生產還是從外國進口。若一國某種商品的生產成本絕對地低於他國,則該國生產這種產品的產業就是具有絕對優勢的產業;相反,就是不具有絕對優勢的產業。各國按照絕付成本差異進行國際分工,專門生產本國具有絕對優勢的產品,然後再去進行貿易,將會使各國的資源、勞動力和資本得到最有效率的利用,進而會大大提高勞動生產率和增加各國的物質福利。案例說明表2—1英國和葡萄牙的絕對成本差異國家單位毛呢產量所需勞動人數/(人/年)單位酒產量所需勞動人數/(人/年)英國70120葡萄牙11080顯然,生產等量毛呢,英國的生產成本比葡萄牙抵,處於絕對優勢;而生產等量的酒,葡萄牙的生產成本比英國低,處於絕對優勢。按照絕對成本理論,各國應根據自己最有利的生產條件進行專業化生產,生產出成本比別國低的產品,然後進行國際交換,就能保證雙方都能得到貿易利益。在此例中,英國應專門生產毛呢,葡萄牙應專門生產酒來參與國際貿易。按照絕對成本差異進行國際分工和貿易,其直接利益表現在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消費水準的提高和勞動時間的節約等方面。(二)比較成本理論李嘉圖認為,在國與國之間的貿易中,絕對優勢並非必要條件,即使一個國家生產各種產品,其資源的投入都比另一個國家多,不具有絕對優勢,但是,只要該國不同生產部門的生產效率不同,那麼該國仍然存在著比較優勢,相對而言仍然具有比較強的部門;另一個國家各個部門的生產都具有優勢,但是,相互之間也可以比較,相對而言,有的部門所具有的優勢更勝一籌,也存在著比較優勢。每個國家應集中力量生產那些利益較大或不利較小的產品,然後在自由貿易條件下進行國際交換。在資本和勞動力投入不變的情況下,生產總量也將大為增加,如此形成的國際貿易對世界各國都是有利的。這一理論後被形象地概括為“兩利相權取其重,兩害相權取其輕”。表2—2英國和葡萄牙的比較成本差異

國家單位毛呢需勞動人數/(人/年)單位酒所需勞動人數/(人/年)

英國l00120

葡萄牙9080李嘉圖則認為,即使在這種情況下.兩國仍然可以進行國際分工和貿易,並從中獲益。雖然英國生產兩種產品的成本都比葡萄牙高,但比例不同:毛呢為l00/90=1.1倍,酒為120/80=1.5倍,通過比較,生產毛呢的成本相對要低一些,因此英國生產毛呢具有相對優勢或比較優勢;葡萄牙生產兩種產品的成本都比英國低,毛呢相當於英國的90/100,即90%,酒相當於英國的80/120,即67%,通過比較,生產酒的成本更低,因此葡萄牙生產酒具有相對優勢或比較優勢。(三)要素稟賦理論要素稟賦理論的內容要素稟賦理論,簡稱H—O定理,主要通過對相互依存的價格體系的分析,用生產要素的豐缺來解釋國際貿易的產生和一國的進出口貿易類型。該理論認為,商品價格差異是國際貿易的基礎,而商品價格的差異是出於商品生產的成本比率不同;商品生產成本比率不同,是因為各種生產要素的價格比率不同,而生產要素價格比率不同.則是由於各國的生產要素稟賦比率不同。因此,生產要素稟賦比率的不同,是產生國際貿易的最重要基礎。不同商品在生產中使用各種要素的比例是不同的,即要素的密集度是不一樣的。根據要素稟賦理論,一國應出口的產品是其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即在生產上密集使用該國豐裕而便宜的生產要素的產品,而進口的產品是其在生產上密集使用該國相對稀缺且昂貴的生產要素的產品。表2—3要素比例、要素價格與比較成本在表2—3中,a1/b1∶a2/b2=21/14∶7/21=3/2∶1/3,表明日本紡織品成本比較低,澳大利亞小麥成本比較低。因此,根據要素稟賦比率形成的比較成本差異,日本和澳大利亞的分工格局應該是:日本生產紡織品並向澳大利亞出口,澳大利亞生產小麥並向日本出口。3.要素價格均等化學說按照H—O理論的邏輯演繹,雖然各國要素缺乏流動性,使得世界範圍內要素價格存在差異,但商品貿易可以部分替代要素流動,彌補要素流動性的不足,國際貿易不僅可以使貿易各國之間的商品價格差縮小,而且會使要素價格差縮小,並趨於均等,這就是要素價格均等化定理。H—O理論認為要素價格均等化只是一種趨勢,而美國經濟學家薩繆爾森在20世紀40年代發表的一系列論文則論證了自由貿易導致要素價格均等是一種必然,而不僅僅是一種趨勢。這一理論被稱為要素價格均等化學說,其揭示了國際貿易對要素價格的影響。該學說表明,通過國際貿易不僅可以合理配置資源,調整各國的經濟結構,而且可以改善各國收入分配不均的狀況,縮小彼此的經濟差距。因此,要素價格均等化學說又被稱為“要素報酬均等化理論”4.里昂惕夫之謎要素稟賦理論提出後,逐漸為西方經濟學界普遍接受。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一些西方學者利用經驗數字對該理論進行驗證,期望從實證角度證明這一理論的正確性。其中,美國經濟學家里昂惕夫(WassilyWLeontief)運用其創造的投入——產出分析法,以美國情況為案例,計算了在1947年和1951年美國生產每百萬美元出口產品和每百萬美元進口競爭產品所需的資本和勞動數量,結果發現美國出口的竟然是勞動密集型產品,而進口的卻是資本密集型產品(表2—4)。根據表2—4所示,1947年美國進口競爭產品的資本與勞動的比例為18184,出口產品的資本與勞動的比例為14015,前者是後者的1.3倍,同理1951年是1.06倍,即美國進口的是資本密集型產品,而出口的是勞動密集型產品。這個驗證結果與一般的感覺不同。一般認為,美國資本較充足,科技發達,勞動力相對不足(勞動力成本較高),因此美國在生產資本密集型產品方面應有相對優勢。按照要素票賦理論,美國應出口資本密集型產品,進口勞動密集型產品,而實際驗證結果卻恰恰相反,這一矛盾被稱為“里昂惕夫之謎”。二、新古典貿易理論(一)國際貿易新要素理論1.人力資本理論2.研究與開發要素理論3.資訊要素理論4.技術差距論(二)產品生命週期理論產品生命週期理論的創始人,是美國經濟學家弗農(RaymondVernon)和威爾士(LouisWells)。1966年,弗農在其《產品週期中的國際貿易與國際投資》一文中,首次提出“產品生命週期”的概念,認為不同國家間的技術差距是產生國際貿易的重要原因之一。產品的生命週期可分為三個階段;(1)產品創新階段。少數在技術上領先的創新國,其創新企業率先開發出新產品,然後在其國內生產。此時,創新企業具有壟斷權。新產品不僅滿足了國內市場需求,而且可以出口到與創新國收入水準類似的國家和地區。在這一階段,產品表現為技術密集型產品。(2)產品成熟階段。隨著技術的成熟,生產企業不斷增加,企業間的競爭不斷增強。對企業來說,產品成本和價格變得越來越重要。此外,隨著國外市場的不斷擴大,出現了大量模仿者。此時,生產要素密集性表現為資本密集型。(3)產品標準化階段。此時,技術和產品都已經實現標準化了,生產此類產品的企業日益增加,競爭更加激烈.產品成本與價格在競爭中的作用更加突出。該階段的特點,從產品生產地特性看,產品生產地已經逐漸開始向一般發達國家,甚至是發展中國家轉移,並且範圍在不斷擴大;從產品的要素密集性上看,非熟練勞動投入大幅增加,生產要素密集性也因此改變為勞動密集型。第二節當代國際貿易理論一、產業內貿易理論產業內貿易的概念根據產品內容,國際貿易可分為兩種基本類型;一種是一國進口和出口屬於不同產業部門生產的產品,即產業間貿易(inter-industrytrade),又稱為部門間貿易;另一種是產業內貿易(intra-industrytrade),又稱部門內貿易,是指一國既出口又進口某種同類型的產品。2.產業內貿易的理論解釋產業內貿易理論從供給和需求的角度,可以分為規模經濟貿易理論和偏好相似理論。

1)規模經濟貿易理論在規模經濟和壟斷競爭條件下,任何一國都不可能囊括一個行業全部產品的生產,從而使國際分工和貿易成為必然。規模經濟貿易理論認為,企業長期平均成本隨著產量增加而下降,企業面對的是市場需求曲線,市場需求量會隨著價格的下降而增加。在參與國際貿易之前,企業所面對的只是國內需求,因國內市場相對有限,企業產量也相對有限,從而使生產成本和產品價格維持在相對較高的水準上。若企業參與國際貿易,產品所面臨的市場就會擴大,企業產量就可以增加。由於生產處於規模經濟階段,產量的增加會使產品的平均成本降低,從而在國際市場上增加了競爭能力。規模經濟效應使得要素稟賦即使在無差異的國家之間也能憑藉生產規模的優勢形成競爭力,從而取得貿易利益。2)偏好相似理論

1961年,瑞典經濟學家林德(StaffanB.Linder)提出了偏好相似理論,第一次從需求角度對國際貿易的原因作出分析。林德認為,一國經濟增長進而其人均收入的提高,會使該國的代表性需求向某種比較昂貴的商品或奢侈品轉移。為了滿足市場需求,生產者會不斷擴大生產與改進技術,結果使產量增長速度超過需求增長速度,從而使該國有能力向別國出口。林德的基本觀點是:①一種工業品要成為潛在的出口產品,首先是一種在本國消費或投資生產的產品,即產品出口的可能性取決於其國內需求。②兩個國家的需求結構越相似,即兩圍消費者的消費偏好越相似,一國代表性需求的商品也越容易在另一國找到市場,因而這兩個國家之間的貿易量越大。如果兩國需求結構完全一致,一國所有可能進出口的產品同樣也是另一國可能進出口的產品,因而會產生產業內貿易。③人均收入是影響需求結構的最主要因素。人均收入水準的相似,可以用來作為需求結構相似的指標。由於工業化國家的人均收入水準比較接近,消費者的偏好相似程度比較高,這為工業製成品貿易和產業內貿易提供了廣闊的市場基礎。二、國家競爭優勢理論國家競爭優勢,是指一個國家幫助其產業持續地以較低價格向國際市場提供高質量產品、佔有較高市場份額並獲取利潤的能力。一國競爭優勢主要取決於四組基本因素和兩組輔助因素。四組基本因素是指要素條件,國內需求,相關產業和支撐產業,以及企業的戰略、結構和競爭狀態。這四組因素中的每一組都可單獨發生作用,並同時作用於其他出家。四者組成一個系統,共同決定國家競爭優勢(圖2·1)。此外,國家競爭優勢還受到機遇和政府作用的影響,由於兩者要通過四組基本國家影響國家競爭優勢,所以屬於輔助出素。1.要素條件與國家競爭優勢波特認為,一個國家如果擁有對某個產業十分重要的某類低成本要素稟賦或獨特的高質量要素稟賦,那麼該因企業就可能在該產業獲得競爭優勢。根據產生機制和所起作用的不同,要素可分為基本要素和推進要素。根據作用和專門性,要素可分為一般要素和專門要素。2.國內需求與國家競爭優勢國內需求是指本國市場對該項產業提供產品或服務的需求情況。波特認為,國內需求直接影響一國的國家競爭優勢。其作用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1)老練、挑剔的買主有助於產品標準的建立。

(2)前瞻性的買方需求有助於國內企業在國際競爭中取得領先地位。

(3)國內需求增長速度及獨立的買主數量會對一國競爭優勢產生影響。

(4)國內需求的作用還表現在產品研發人員基本在國內,企業對國內需求的敏感性要比對國外需求更強烈。

(5)企業國內經營業績的比較常常影響甚至左右經營者的自尊心和榮譽感.迫使其重視滿足國內需求。3.相關產業、支撐產業與國家競爭優勢相關產業一般是指因共用某些技術、共用同樣的行銷管道和服務而聯繫在一起的產業或具有互補性的產業,如電腦設備和電腦軟體,汽車和輪胎等。支撐產業是指某一產業的上游產業,它主要向其下游產業提供原材料和中間產品。波特認為,一個國家若具有一系列國際競爭力較強的關聯產業,則容易形成有國際競爭力的新產業。一國要使某一產業具有國際競爭力,必須注意相關產業和支撐產業的發展,通過產業分佈的集中和資訊交流,取得地方經濟和集團經濟效果,建立起強大的產業簇群。4.企業的戰略、結構和競爭狀態與國家競爭優勢企業的戰略、結構和競爭狀態,是指企業在一個國家的基礎、組織、管理形態,以及國內市場競爭的表現,包括企業的建立、組織和管理的環境以及國內競爭的性質。企業要在競爭中贏得優勢,必須根據內部條件和外部環境作出適半的選擇。波特認為,強大的國內競爭是企業競爭優勢得以產生並長久保持的最強有力的刺激出累。在激烈的國內競爭環境下,國內企業可以提高整個產業的創新速度,促進產業升級;還可迫使企業儘快向外擴張,力求達到國際水準,佔領國際市場。5.機遇、政府作用與國家競爭優勢機遇是指重要的新發明、重大技術變化、投資成本的巨變、外匯匯率的重要變化、突然出現的世界或地區性需求、戰爭等偶然性事件。機遇的作用,在於它可能打斷事物發展的正常進程,使原來處於領先地位的企業喪失競爭優勢,落後國家的企業則可借此獲得競爭優勢,並後來居上。一國能否抓作機遇並有效利用機遇則取決於四組基本要素,因而它屬於輔助因素。政府的作用體現在可以通過對上述四組基本因素施加影響,從而影響國家競爭優勢。比如,政府可以通過教育政策影響勞動力要素,通過產業組織政策為產業、企業競爭力的提高創造良好的環境,通過對消費者權益的保護培育國內需求,等等。因此,對於一國的國家競爭優勢而言,政府的作用不可或缺。同樣,政府的作用也是通過影響四組因素體現出來的,所以也屆於輔助因素。此外,波特認為國家競爭優勢的發展可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要素推動階段,基本要素上的優勢是競爭優勢的主要源泉。第二階段是投資推動階段,資本要素是競爭優勢的主要來源,持續的資本投入可以擴大生產規模,大量更新設備,提高技術水準,增強企業的競爭力。第三階段是創新推動階段,此時的競爭優勢來自創新。企業已經具備各種條件,人員培訓效果顯著,引進技術吸收消化能力強,能夠自主進行研究生產和開發工作,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較強,通過將高科技成果轉化為產品的努力,增強經濟適應能力,就能夠贏得持續的競爭優勢。第四階段是財富推動階段,此時國家主要依靠過去長期積累的物質精神財富維持經濟運行,創新意願和能力都可能下降,面臨喪失競爭優勢的危險。第三節馬克思主義國際貿易理論一、馬克思主義的國際分工理論一方面是資本主義商品經濟向國際範圍的擴張,形成了國際經濟貿易關係,它體現了資本家對剩餘價值的無限度追求,反映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本質上是世界性的剝削關係。另一方面,國際經濟貿易的發展,反映了生產社會化和商品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這是社會化大生產和現代商品經濟發展的普遍規律。由於客觀上存在相互聯繫和依賴的關係,任何國家和民族若要得到發展,都必須積極發展對外經濟貿易關係,而決不能搞自給自足的閉門造車。國際分工能促進各國按照社會化大生產分工協作的原則,發揮本國、本地區在自然資源、勞動力、資金、技術等方面的優勢,集中力量專門生產成本較低的產品,通過國際貿易使本國的生產和消費規模得以擴大。二、馬克思主義的國際價值理論

馬克思主義認為,商品的價值作為凝結在商品中的一殷的、無差別的人類抽象勞動,只有在充分地比較好動的社會屬性前提下,也就是在包括各民族經濟活動在內的世界市場上,才能夠完全地展現出來。因而,在國際貿易活動中價值規律同樣起作用,只是出於經濟環境的不同,其作用形式發生了重大變化。

1.國際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國際價值在國際貿易中,決定商品交換的國際價值,不由一國之內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而要由國際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各國的商品價值,在國際市場上都成了個別價值或國別價值;各國生產該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在國際市場上也成了個別或國別勞動時間。決定國際價值的國際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生產某種商品的世界各國的平均勞動時間,是所有進入國際市場的同類商品直接消耗的國內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加權平均數。由於參與國際交換的是不同國家的不同經濟實體,因此落後國家創造的同類產品即較低的勞動生產率的勞動產品也可以參與國際交換,又因為落後國家的個別價值較高,其參與國際價值的形成的結果是抬高了國際價值水準。

2.參與國際貿易的國家均可獲益落後國家通過國際貿易,還可以發現自己與世界先進水準的差距,—般會努力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個別(國別)價值,爭取在國際競爭中處於有利地位。事實上,不少後進國家或地區已經通過揚長避短,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生產出成本低於國際生產成本的商品,成功地打入國際市場,甚至把發達國家的同類產品擠出了市場,由此獲得了巨大的貿易利益,促進了本國或本地區的經濟發展。第四節有中國特色的對外貿易理論發展一、我國至今尚末形成獨立的對外貿易經濟理論二、我國對外貿易經濟理論研究的起點(一)重新認識和評價國際分工及“比較成本優勢”原理的重要意義〔二)關於馬克思的國際價值理論及其在社會主義對外貿易實踐中作用的探討

(三)80年代以來關於西方國際貿易理論及其方法論的探討關於西方國際貿易理論與方法論的探討,達到了如下效果:①系統借鑒了西方國際貿易理論的成果,縮短了理論差距,從而在理論上為我國對外貿易研究建立了相對同步的“參照系”:②通過接觸瞭解西方國際貿易理論,進一步把握當代世界貿易發展的軌跡和動態,為實踐中的政策和理論方案研究找到了不同背景條件和不同角度的分析依據,在理論上提供了進行比較研究的豐富素材;③通過學習和借鑒西方國際貿易理論中的具體概念、方法,為分析研究我國對外貿易理論及實踐問題提供了新的範疇和方法,為建立有中國特色、又能與世界對話的對外貿易經濟理論奠定了基礎;④逐步認識到西方國際貿易理論的本質缺陷和內在矛盾。由此,我國對外貿易理論研究的發展步伐大大加快。三、我國對外貿易經濟理論研究的發展三、馬克思主義的社會再生產理論

馬克思主義的社會再生產理論指出,社會生產各部類之間以及每個部類的內部必須保持一定的比例關係,包括第一部類——生產生產資料的部類與第二部類一一生產消費資料的部類之間,農業、輕工業和重工業之間,農業生產內部、工業生產內部,都必須保持適當的比例關係,如此社會再生產才能順利進行,才能取得高的發展速度和好的經濟效益。社會生產各個部類之間及其內部的比例關係,不僅在價值形態上要求平衡,而且在實物形態上也要求平衡。對外貿易的主要特點是可以同國外實現實物形態的轉換,即可以把生產資料轉化為消費資料,把一種國內有餘的生產資料轉換為另一種國內短缺的生產資料,這是其他經濟部門所無法做到的。從這個意義上看,可以說對外貿易是國民經濟的一個特殊經濟部門。通過對外貿易,用國內的一部分產品到國外去換取本國社會再生產所需要的另一部分產品,即進行實物形態的轉換,以調整第一部類與第二部類之間,農業、輕工業、重工業之間,以及它們的內部結構在實物形態上的比例關係,在較高的水準上實現綜合平衡,從而取得社會經濟發展的宏觀經濟效益。通過對外貿易實物形態轉換實現這種社會再生產比例關係的客觀要求.對一國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第三章中國對外經濟貿易的發展戰略第一節對外貿易發展戰略的內涵與模式第二節對外貿易戰略基本原則第三節中國對外貿易戰略模式的演變第四節當代中國對外貿易基礎戰略第一節對外貿易發展戰略的內涵與模式一、對外貿易發展戰略的內涵對外貿易發展戰略是指一國或地區在經濟發展戰略的指引下,針對對外貿易發展的路線和目標等作出的總體性、長期性安排和統籌。因此,對外貿易發展戰略是一國或地區經濟發展戰略的基本組成部分,是一國或地區對外貿易發展的指導思想的體現。處於一國經濟發展戰略核心地位的對外貿易戰略具有全局性、整體性和穩定性的特點。①全局性是指一國對外貿易戰略的制定要著眼於世界經濟的分工體系,充分考慮到國內的資源條件和經濟發展目標,所制定的各種制度和政策對一國的貿易和經濟的發展應發揮指導思想的作用;②對外貿易整體性的特點來源於一國對外貿易戰略組成部分之間的相互關係,對外貿易戰略的制定原則、指導思想、進出口戰略、貿易體制和貿易政策等各部分之間不是簡單的串行或並行關係,而是相互聯繫、相互協調、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關係,從整體上對促進貿易和經濟發展發揮作用;③對外貿易戰略的穩定性特點是其本身的內在要求,對外貿易戰略的制定是對未來貿易發展方向、發展方式、發展目標等方面的確定,要發揮指導思想的作用,因而從根本上要求對外貿易戰略在一定時期內保持穩定,不可朝令夕改。二、對外貿易發展戰略的模式(一)進口替代戰略(二)出口導向戰略(三)混合型發展戰略(一)進口替代戰略進口替代戰略(import-substitutingstrategy)是20世紀50—60年代被推出並風行於發展中國家的一種對外貿易戰略。它是指一國採取各種措施,限制某些外國工業品進口,促進本國有關工業品的生產,逐漸在本國市場上以本國產品替代進口品,為本國工業發展創造有利條件,實現工業化。又稱進口替代工業化政策,是內向型經濟發展戰略的產物。進口替代戰略的主要政策手段(1)國際貿易政策。嚴格管制工業製成品尤其是工業消費品的進口,建立有彈性的差別關稅制度;對進口替代產品徵收高額關稅或者實施進口許可證和配額管制;(2)國際金融政策。實施嚴格的外匯管制政策,所有外匯收入集中管理,用匯審批;實施複匯率制度,對進口替代產業需要進口的業務實施優惠匯率,對需要限制進口的業務實施不利的匯率;高估本國貨幣價值,限制一般產品的進口,降低進口替代產業的進口成本,保護進口替代產業的發展。(3)國內經濟政策。制定優惠的財政政策鼓勵進口替代產業的發展,給予進口替代產業減免稅的優惠政策,或者給予優惠的財政補貼;制定優惠的貨幣政策支持進口替代產業的發展;制定優惠的價格政策鼓勵進口替代產業的發展。對進口替代戰略的簡要評價

進口替代戰略的優點主要體現在:①所生產的工業品的國內有效市場需求已經基本存在,建立新工業的風險被大大地降低了;②通過對本國幼稚工業和民族工業的保護,各國可以建立自己的工業體系,促進本國經濟多元化健康發展;③

進口替代戰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發展中國家的就業問題。進口替代戰略的局限性(1)進口替代戰略是立足於國內市場的內向型發展戰略。國內的市場容量和市場結構決定了進口替代戰略的發展潛力。市場容量較小是發展中國家的普遍特徵,這也決定了這些國家在國內經濟得到一定的發展之後,有限的市場需求將成為制約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一旦國內的市場達到飽和,經濟的增長速度就會受到抑制,甚至倒退。(2)實行進口替代戰略容易造成國際收支失衡。發展中國家主要依靠農產品、資源等初級產品的出口換匯,用於進口國內經濟發展所需的機器設備,由於初級產品換匯能力低,進口產品所需外匯量大,長期下去極易導致一國國際收支失衡。(3)實施進口替代戰略要求國家對進口進行高度限制,受保護的行業在初期階段會因避免來自國外的衝擊而得到發展,但是長期的保護會造成這些行業失去競爭意識、不求進取的懶惰行為,對一國經濟的發展產生不良影響。(二)出口導向戰略出口導向戰略(export-orientedstrategy)也稱出口替代戰略,是指國家採取種種措施促進面向出口的工業部門的發展,以非傳統的出口產品來代替傳統的初級產品的出口,擴大對外貿易,使出口產品多樣化,以推動工業和整個經濟的發展。出口導向戰略的主要政策手段(1)實施該戰略的國家普遍降低了關稅水準,並減少了配額、許可證等數量限制措施。(2)各國對出口部門採取了特殊優惠政策。(3)採取出口導向戰略的國家還採取了貨幣對外貶值的策略,促進進出口貿易發展。出口導向戰略的簡要評價出口導向戰略的優點在於:它克服了發展中國家國內市場狹小的限制,把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融合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無限的市場容量,這有利於這些國家引進先進技術、改善產業結構、利用規模經濟促進國內經濟全面發展。出口導向戰略的不足之處:(1)實施出口導向戰略容易導致國家對國際市場過度依賴。(2)發達國家已經建立起了極具效率的工業,發展中國家建立自己的工業與其競爭比較困難。(3)20世紀70年代以後發達國家經濟進入了衰退期,新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發達國家常常對發展中國家的勞動密集型的出口產品實施各種貿易限制。(三)混合型發展戰略混合型發展戰略的根本考慮是把進口替代戰略和出口導向戰略各自有效的部分組合起來,在繼續大力發展進口替代的同時,積極利用出口導向戰略的某些政策,以相容並蓄,最大限度地促進經濟發展。混合型發展戰略的主要策略包括:①關稅政策。②貨幣政策。③吸引外資策略。綜合運用兩種戰略的優勢,實行雙層次的、重點有序的綜合發展戰略。平衡交叉運用進口替代戰略和出口導向戰略;進口替代戰略以國內市場為目標,出口導向戰略以國際市場為主要目標,交替使用兩種戰略。第二節對外貿易戰略基本原則(一)自由貿易與保護貿易良好結合的原則總體上說來,中國的經濟發展和世界經濟強國相比還很薄弱,在制定中國的對外貿易戰略時必須充分考慮到這些問題,將自由貿易和保護貿易很好地結合起來。對中國已經比較成熟的產業可以多開放一些,對那些關係到國計民生的重要行業和幼稚產業就要適當地多保護一些。˙(二)進口替代和出口導向良好結合的原則中國的對外貿易戰略應該把出口導向原則和進口替代原則結合起來,通過出口為進口創造條件,通過進口替代實現重要產業的建立和發展,在通過出口進一步實現國內產業的升級。˙(三)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良好結合的原則國內的市場應該作為中國經濟發展的中心,國際市場作為促進國內市場發展的有效補充。第三節中國對外貿易戰略模式的演變一、一國制定對外貿易戰略應該考慮的因素

(一)國內經濟因素(主要的或決定性的因素)第一,經濟發展水準。第二,整體經濟發展戰略。第三,貿易作用的發揮。(二)國際經濟因素國際經濟環境也是外貿發展戰略制定的依據,但各類外貿戰略的實施對國際經濟環境的依賴程度各不相同。二、中國對外貿易戰略的演變(一)改革開放前的進口替代戰略(1949~1979年)(二)有限開放時期的混合發展戰略(1979~1992年)(三)全面開放時期的出口導向對外貿易戰略(1992年~至今)(一)改革開放時期的進口替代戰略中國改革開放前的對外貿易戰略,是一種極端的進口替代戰略。在這一階段,中國開展對外貿易的目的是“互通有無,調劑餘缺”。舉國強調自力更生,只有自己不能生產的才進口,而不是根據國際分工的比較優勢原則參與國際分工、發展對外貿易。這主要是由中國當時的國內、國外環境,經濟建設的指導思想和經濟體制等主客觀因素決定的。中國實施進口替代戰略的措施①國家實施了進口替代的高保護貿易政策。②引進技術,特別是引進發展重化工業的技術設備。③這一時期出口商品結構與產業結構優化不同步,出口貿易仍以初級產品為主。(一)改革開放時期的進口替代戰略中國改革開放前的對外貿易戰略,是一種極端的進口替代戰略。在這一階段,中國開展對外貿易的目的是“互通有無,調劑餘缺”。舉國強調自力更生,只有自己不能生產的才進口,而不是根據國際分工的比較優勢原則參與國際分工、發展對外貿易。這主要是由中國當時的國內、國外環境,經濟建設的指導思想和經濟體制等主客觀因素決定的。中國實施進口替代戰略的措施①國家實施了進口替代的高保護貿易政策。②引進技術,特別是引進發展重化工業的技術設備。③這一時期出口商品結構與產業結構優化不同步,出口貿易仍以初級產品為主。中國實施進口替代戰略取得的成效①改革開放前的進口替代戰略在當時的歷史環境下對中國的貿易和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此外,中國還初步建立起比較獨立、完整的民族工業體系,實現了出口產品由農產品為主到輕工業產品為主的過渡。在勞動力資源充裕的基礎上,形成了勞動密集型的輕工業產品略佔優勢的出口商品結構,在國際競爭中獲得了一定的比較優勢。

②長期地實行進口替代戰略也對中國經濟的發展帶來了不利的影響。由於進口替代戰略從本質上排斥進口同時也造成了對出口的歧視,而且它不是以比較優勢為原則發展對外貿易,加上中國採取的是一種極端的進口替代戰略,因此,中國一直孤立於世界經濟之外,不能獲得國際貿易的各種靜態利益和動態利益。(二)有限開放時期的混合發展戰略實施混合型發展戰略模式的原因

1949~1979年,中國的進口替代目標並未完全實現。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中國堅定地貫徹實施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所確定的改革開放方針,對外經濟貿易發展戰略也發生了重大的變化,但中國對外貿易戰略對的轉變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採取了由點到面逐步轉變的過程。在戰略轉變之初,中國對外貿易戰略仍是具有內向型特徵的進口替代戰略隨著經濟的發展,這種戰略越來越表現出與改革進程的不適應性。中國以進口替代為主、進出口替代相結合發展戰略的確立(1)改革開放之後到20世紀80年代後期我國實行了開放條件下的進口替代戰略。(2)80年代後期到加入WTO之前,我國實行了進口替代與出口導向相結合戰略。(三)全面開放時期的出口導向對外貿易戰略(1)國家干預較弱的出口導向戰略階段(1992~2001年)這種政府干預較少的出口導向貿易戰略進一步推動我國市場開放,經貿發展能夠更充分地利用我國的比較優勢,進一步促進了國內資源的優化配置,出口大幅增長,對國內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貢獻持續增加。(2)有管理的出口導向戰略階段(2002年~至今)這一階段的政策使我國的對外貿易獲得了高速的增長,外商投資規模迅速擴大,但由於在產業取向上對勞動密集的加工貿易產業存在嚴重的偏向性,支持了貿易的粗放型增長。第四節當代中國對外貿易基礎戰略一、對外貿易商品戰略二、“以質取勝”與“品牌”戰略三、科技興貿戰略四、市場多元化戰略五、“大經貿”戰略六、可持續發展戰略一、對外貿易商品戰略對外貿易商品戰略包含兩方面內容,即進口商品戰略和出口商品戰略。出口商品戰略是指一國根據本國在一定時期內比較優勢與競爭優勢的狀況和國際市場的供求狀況,對出口商品構成所做出的戰略性安排;進口商品戰略是指根據國內生產、消費的需要,對一定時期進口商品的構成所作的戰略性規劃。(一)“七五”計畫時期(1986~1990年)我國在“七五”計畫中提出了以實現“兩個轉變”為核心內容的出口商品戰略,即我國出口商品構成要實現逐步由主要出口初級產品向主要出口工業製成品的轉變,由主要出口粗加工製成品向出口精加工製成品的轉變,減少了一些大宗原料性產品(如石油、棉花、糧食及某些礦產品)的出口,輕紡產品出口得到較快的發展,紡織品成為我國的最大宗出口商品,同時機電產品及某些高科技產品出口也有了一定的發展。到“七五”計畫末,我國實現了第一個結構轉變目標,即由主要出口初級產品向主要出口工業製成品的轉變。這一時期對進口商品結構所作的規劃是:進口重點是引進軟體、先進技術和關鍵設備,以及必要的、國民經濟發展急需的短缺生產資料。(二)“八五”計畫時期(1991~1995年)進入“八五”期間,中國的出口商品戰略主要集中於出口由粗加工產品為主向以精加工產品為主的轉變。努力增加附加值高的機電產品、輕紡織品和高技術產品的出口,鼓勵那些在國際市場上有發展前景的、競爭力強的產品出口。適應國際市場機電產品貿易迅速增長和國內改革開放的現實情況,中國在“八五”期間確立了以機電產品為主導,以輕紡產品為骨幹,以高新技術產品為發展方向,同時繼續保持某些礦產品和農副產品出口的目標。這一時期進口商品戰略的規劃是:按照有利於技術進步、增加出口創匯能力和節約使用外匯的原則合理安排進口,把有限的外匯集中用於先進技術和關鍵設備的進口,用於國家重點生產建設所需物資以及農用物資的進口;防止盲目引進和不必要的引進;發展替代進口產品的市場,促進民族工業的發展;國內能夠生產供應的原材料和機電設備爭取少進口或不進口;嚴格控制奢侈品、高檔消費品和煙、酒、水果等商品的進口。(三)“九五”計畫時期(1996~2000年)為了提升中國出口產品的國際競爭力,中國在“九五”期間提出了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的方針。國務院《關於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畫和2010年遠景目標綱要》規定:“進一步優化出口商品結構,著重提高輕紡產品的品質、檔次,加快產品升級換代,擴大花色品種,創立名牌,提高產品附加值。進一步擴大機電產品出口,特別是成套設備出口。發展附加值高和綜合利用農業資源的創匯農業”。這一時期進口商品戰略的規劃是:積極引進先進技術,適當提高高新技術、設備及原材料產品的進口比例,努力發展技術貿易和服務貿易。(四)“十五”計畫時期(2001~2005年)21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在國際貿易中,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產品增長十分強勁;經過改革開放以來20多年的經濟發展,我國的產業結構和出口商品結構都有較大的提升,特別是高科技產業發展迅速、產品出口快速增長,但是出口產品中低技術、低附加值產品仍占主導地位。因此,我國提出要繼續貫徹以質取勝戰略,重視科技興貿,優化出口商品結構。這一時期,我國進口商品結構的重點應該是:引進先進技術和關鍵設備;保證重要資源和加工貿易物資的進口;按照我國對國際社會承諾的市場開放進程和國內市場的需求,擴大消費品進口。(五)“十一五”計畫時期(2006~2010年)這一時期出口商品戰略的重點在於:優化出口結構,即以自有品牌、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行銷為重點,引導企業增強綜合競爭力。支持自主性高技術產品、機電產品和高附加值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擴大工程承包、設計諮詢、技術轉讓、金融保險、國際運輸、教育培訓、資訊技術、民族文化等服務貿易出口。這一時期,我國進口商品結構的重點應該是:積極擴大進口,即實行進出口基本平衡的政策,發揮進口在促進我國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完善進口稅收政策,擴大先進技術、關鍵設備及零部件和國內短缺的能源、原材料進口,促進資源進口多元化。抓住國際產業轉移機遇,繼續積極有效利用外資,重點通過利用外資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管理經驗和高素質人才,把利用外資同提升國內產業結構、技術水準結合起來。二、“以質取勝”與“品牌”戰略(一)“以質取勝”與“品牌”戰略的內涵主要內容有:1.樹立品質第一的觀念,增強重視出口商品質量的意識;2.加強全面品質管理是提高出口商品質量的保證;3.加快出口生產企業的技術改造是提高出口商品質量的有效措施;4.不斷開發高科技產品是提高出口商品質量的主要途徑;5.實施品牌戰略有助於推動出口商品質量和檔次的提高。(二)實施“以質取勝”與“品牌”戰略的措施1.宏觀層次上:①中國加強了品質監管和控制的立法和執法力度,為實施以質取勝戰略營造了良好的法律環境。②中國還積極推行了與國際標準接軌的品質管理體系。在這方面中國主要推行了國際標準化組織制定的《ISO系列標準》,對中國的生產企業的品質保證體系進行認證。2.微觀層次上:①企業不斷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加大新產品的開發力度。②出口企業要看清形勢,通過創立名牌產品在國際市場上樹立企業形象。(三)實施“以質取勝”和“品牌”戰略的意義

1.提高產品品質可以提高出口商品和出口企業的聲譽,有利於鞏固和開拓國際市場。2.提高品質、塑造品牌,能夠增加商品的附加值,提高出口經濟效益。3.知名品牌是企業的無形資產,能為企業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因為品牌戰略是有價值的,是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者獲勝的重要基礎。4.實施品牌戰略有助於推動我國出口商品質量和檔次的提高。5.提高出口商品質量是轉變外經貿增長方式的重要途徑。三、科技興貿戰略科技興貿戰略是以提高我國出口產業和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加強體制創新和技術創新、提高我國高新技術產業國際化水準為基本指導思想,以“有限目標、突出重點、面向市場、發揮優勢”為發展思路,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通過面向國際市場的科研開發、技術改造、市場開拓、社會化服務等部署,提高企業出口競爭力和自主創新能力,加快出口商品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實現我國由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跨越的貿易發展戰略。科技興貿戰略的基本原則是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以創新為動力,政府的作用主要體現在提供服務保障方面;建立較為完善的政策、法律、知識產權保護、出口促進服務體系;為高新技術產品和傳統出口產品的優勢領域形成高新技術研究、開發與應用的有力支撐,提高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持續發展能力和傳統出口產品的技術含量及附加值,取得全球市場的戰略性突破。實施科技興貿戰略的政策保證措施①促進高新技術產品產業發展和產品出口的體制創新。②促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和產品出口的資金投入機制創新。③促進高新技術產業的國際化。④促進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技術開發和產業化。⑤加強對出口產品的高新技術支持,以提高傳統出口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提高技術引進、消化、吸收、創新水準。⑥構築科技興貿服務體系,不僅要加強技術貿易法律法規體系建設,加強技術性貿易措施的研究與應用,加強資訊技術在外貿領域的推廣應用,而且要加大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⑦加大政策實施力度,發揮政策的引導鼓勵效應。⑧加強國際工業技術多雙邊合作。⑨做好有利於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出口管制。⑩完善高新技術產品出口促進新息服務機制。實施科技興貿戰略的意義第一,它確立了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在我國對外貿易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實施科技興貿戰略,適應了世界經濟與國際貿易結構的發展趨勢,將有力地推動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第二,它提升了我國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實施科技興貿戰略,依靠技術創新可以使我國出口產業和產品獲得新的動態比較優勢,從而在未來的國際分工和國際貿易中爭取到較為有利的位置,增強抵禦各種外部風險與衝擊的能力。第三,它提升了我國產業結構和經濟結構。實施科技興貿戰略,可在擴展國際市場,提升國際競爭力的過程中,有力地推動我國國民經濟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四、市場多元化戰略出口市場多元化戰略,從總體上要求中國對發達國家市場的開拓要以商品結構優化為特點,對新興市場的開拓要適應不同的消費層次,針對不同國家和地區制定回應的出口政策,逐步實現以新興市場為重點、以周邊國家為支撐、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市場合理分佈的市場結構。具體來講就是要縱深開拓歐洲、北美市場,恢復和穩定亞洲市場,積極開發非洲、拉丁美洲市場,逐步擴大俄羅斯和東歐市場。中國出口市場過於集中的狀況已經得到改善,出口市場多元化的格局基本形成,但是,中國對發達國家市場仍存在一定程度的過度依賴,在未來對外貿易發展中,仍需要繼續堅持出口市場多元化戰略。五、“大經貿”戰略所謂“大經貿發展戰略”,就是實行以進口貿易為基礎,商品、資金、技術、服務相互滲透、協調發展,外經貿、生產、科研、金融等部門共同參與,以促進對外經貿上一個大的臺階,更好地發揮它在促進經濟增長、結構調整、技術進步和效益提高方面作用的經貿發展戰略。其目標和要求主要包括:1.大開放。2.大轉變。3.大融合。實施“大經貿”戰略的作用“大經貿”戰略強調企業作為國際競爭的主體,自負盈虧、自擔風險,並直接享有經濟利益。要求國家政府主要運用匯率、稅收、關稅、價格、信貸等多種經濟杠杆來間接地調控企業的行為和經濟的發展。對企業可以進行計畫指導,但是盡可能減少指令安排。此外,“大經貿”戰略還要求中國融入世界雙邊和多邊的貿易體制,加速構建適應經濟一體化發展的體制和政策。中國“大經貿”戰略的實施對中國經濟貿易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六、可持續發展戰略可持續發展作為一種發展觀是在20世紀50年代後期西方國家工業化經濟迅速增長,出現了世界性的環境惡化、人口膨脹等危機之後,人們經過反省和探索,於80年代左右開始探討並確立的人類發展的一種新思路、新理論。從系統科學的角度來看,可持續的發展就是資源、環境、經濟、人、社會五大子系統相互協調、共同進步的發展。系統的、完整的可持續發展思想包含三方面含義:在人與資源方面,保持資源永續利用;在人與環境方面,建立生態文明;在經濟與社會方面,提高生活品質。所謂對外貿易的可持續發展,就是在遵循外貿發展內在規律的基礎上,健全外貿體制,完善外貿運行機制,合理配置資源,提高資源利用效率,處理好外貿發展與生態環境的關係,從而保證外貿長期、持續、穩健的發展。中國如何實現對外貿易的可持續發展轉變外貿增長方式,走集約型發展道路。加快科學技術發展,科貿結合,走以質取勝的道路。發展綠色貿易,突破國外綠色貿易壁壘限制。大力發展服務貿易。第四章中國貨物進出口貿易第一節中國出口貿易發展概況第二節中國出口貿易發展戰略第三節中國進口貿易發展第四節中國對外貿易競爭力分析第一節中國出口貿易發展概況(一)中國發展出口貿易的意義(二)中國出口貿易發展概況(三)中國出口貿易發展的特點出口增長快結構升級快加工貿易比重高第二節中國出口貿易發展戰略(一)出口貿易商品戰略(二)出口貿易以質取勝戰略(三)出口貿易市場多元化戰略(四)科技興貿戰略第三節中國進口貿易發展(一)進口貿易商品發展概述(二)進口貿易發展特點進口貿易額不斷增長進口貿易的商品結構不斷改善(三)進口貿易發展戰略進口商品戰略進口市場多元化戰略第四節中國對外貿易競爭力分析(一)貿易競爭力分析指標國際市場佔有率淨出口比較優勢指數顯性比較優勢指數(二)機電產品貿易競爭力分析

第五章中國對外服務貿易第一節

服務貿易的含義、特點與WTO《服務貿易總協定》第二節

中國服務進出口貿易的發展第三節

中國的服務貿易外包第四節

中國服務貿易的發展路徑與對策

第一節

服務貿易的含義、特點與WTO《服務貿易總協定》

一、服務貿易的基本概念早在1977年,霍爾(T.P.Hill)就提出了為理論界所公認的服務的概念。霍爾指出:“服務是指人或隸屬於一定經濟單位的物在事先合意的前提下,由於其他經濟單位的活動所發生的變化……服務的生產和消費同時進行,即消費者單位的變化和生產者單位的變化同時發生,這種變化是同一的。服務一旦生產出來必須由消費者獲得而不能儲存,這與其物理特性無關,而只是邏輯上的不可能……”《服務貿易總協定》對服務貿易的定義:(1)從一締約方境內向任何其他締約方境內提供服務。(2)在一締約方境內向任何其他締約方消費者提供服務。(3)一締約方在其他任何締約方境內通過提供服務的商業存在而提供服務。(4)一締約方的自然人在其他任何締約方境內提供服務。

此外,GATS對“服務”的概念作出如下規定:“服務”包括任何部門的任何服務,但在行使政府職權時提供的服務除外。

二、國際服務貿易的發展特點

服務貿易總量增長迅速,世界貿易結構向服務貿易傾斜服務貿易品種迅速增多,貿易構成不斷變化發達國家在國際服務貿易中占主導地位,發展中國家地位趨於上升跨國公司成為國際服務貿易的主體

三、世貿組織的《服務貿易總協定》

1986年9月“烏拉圭回合”談判第一次把服務貿易列入多邊貿易談判的重要議程之中,並設立單獨的談判組與貨物貿易談判分軌進行。在談判過程中,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在服務貿易的定義與範圍上產生了嚴重的分歧。雙方的觀點嚴重對立,長期相持不下。1990年底,經歷了近四年的艱苦談判,“烏拉圭回合”的服務貿易談判組於布魯塞爾部長級會議GATS草案,之後又經過幾次修正,GATS於1994年4月15日在摩洛哥馬拉喀什正式簽署生效。根據服務貿易的定義,GATS將服務貿易劃分為四種類型:(1)過境支付。服務提供者與消費者不需要過境流動,這裏實際移動的只是“服務”本身。它一般是指基於現代化通訊技術的服務,如資訊諮詢服務、衛星影視服務、網路服務等。(2)消費者移動。即境內涉外服務,一般是通過服務消費者的過境移動實現,最典型的是旅遊服務。此類服務還包括教育培訓、醫療服務、技術鑒定等。(3)人員流動。此類服務方式與消費者移動方式恰好相反,主要是指服務提供者的過境移動,在消費者境內提供服務而形成貿易。此類服務中最常見、最古老的方式之一便是勞務輸出。(4)商業存在。即在一締約方境內設立機構並向締約的另一方提供服務,取得收入,從而形成貿易。此類貿易方式一般要涉及市場准入和直接投資問題。在境外設立金融機構、技術諮詢中心、會計事務所、研發中心、維修服務站等服務方式均是此類服務貿易常見的形式。《服務貿易總協定》的宗旨:建立一個有關服務貿易的原則和規則的多邊框架,以促進貿易各方的經濟增長和發展中國家的經濟與社會發展。在尊重各國政策目標的前提下,本著在互利的基礎上提高各參與方利益的目的和確保各方權利和義務的宗旨,希望能通過多輪多邊談判以促進服務貿易自由化的早日實現。希望能通過增強其國內服務業的能力、效率和競爭性來促進發展中國家在國際服務貿易中更多地參與和服務出口的不斷增長。對最不發達國家在經濟、發展、貿易和財政需求各方面的特殊困難予以充分的考慮。《服務貿易總協定》的基本原則:(1)最惠國待遇原則最惠國待遇是指各成員應立即和無條件地給予他方服務和服務提供者以不低於其給予某一成員相似服務提供者的待遇,即使有可免除的特殊情況,也應在協議生效前申請最惠國待遇的例外。這一原則要求所有按多邊貿易規則開展國際服務貿易的國家和地區對其他所有貿易國家和地區實行無歧視的待遇。最惠國待遇原則的實施能使貿易各方建立和維持一種以規則為基礎,而不是以經濟實力為基礎的平等貿易關係,使得各方國際服務貿易在最有利的環境中得以開展。從經濟學角度講,無條件最惠國待遇原則是一項最有效率的原則。它可確保消費者購買到低成本、低價格的服務,也可使服務提供者不受某些政策所強加的不利措施的影響,從而有效地降低貿易成本。(2)透明度原則透明度原則是指參加方公佈其所有由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非政府立法部門發佈、修改並生效的法律、條例、行政規章和各種措施,以及所簽署的與國際服務貿易有關的國際協議。由於各國有著不同的文體、不同的社會經濟結構和民族特性等背景,透明度原則為外國企業分公司或海外子公司創造條件,使它們能清楚地瞭解到一個國家的特殊規章、條例和市場慣例,增加了國際貿易的可預見性,使貿易雙方能預先準確地測算出貿易成本和經營風險,從而便於決策。為了提高透明度,各成員都需要建立一個專門的諮詢機構來負責向其他成員提供必要的資料和答復其他成員在此方面提出的各種諮詢。(3)發展中國家更多參與原則考慮到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在服務貿易領域的不平衡狀態,一方面,要求發達國家採取一些具體措施以增強發展中國家國內服務部門的實力和競爭力,並對發展中國家的服務出口提供有效的市場准入,以增強發展中國家的參與能力。另一方面,發展中國家根據國內政策目標和服務業發展水準逐步實現服務貿易自由化,允許發展中國家開放較少的市場,逐步擴大市場的開放程度;允許發展中國家對於外國服務或服務提供者進入本國市場設置條件;對最不發達國家給予特別優先考慮。(4)市場准入原則市場准入是經過雙邊或多邊談判而承擔的義務,實施對象包括成員的服務和服務提供者。要求各成員應開放市場,要求各成員將給予其他成員的服務和服務提供者以優惠待遇,其優惠程度不低於根據一致商定的,並在其他減讓進度表中確定的條款限制和條件下提供的待遇。因此,市場准入條款的宗旨是逐步消除限制措施。(5)國民待遇原則國民待遇是指任何成員在相同的環境下,給予其他成員的服務及服務提供者在所有法律、法規、行政措施、決定等方面的待遇應不低於其給予本國服務及服務提供者的待遇。國民待遇原則要求各貿易國家和地區對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服務和服務提供者給予同本國的服務和服務提供者平等的待遇。無論這些待遇在形式上相同還是不相同,只要不對外國服務和服務提供者造成歧視,就符合國民待遇原則。而如果形式相同的待遇或不相同的待遇,改變了競爭條件,使其有利於本國的服務和服務提供者,就違背了國民待遇原則。(6)逐步自由化原則規定了服務貿易的逐步自由化是《服務貿易總協定》的主旨所在。目標,在於適當尊重各成員的國內政策目標和發展水準的前提下,確定服務貿易自由化為一漸進過程。因此,協議要求各成員在協議生效後的一定時間內,按平等互利、維持所有成員的利益並在謀求權利和義務全面平衡的原則下,就進一步擴大服務貿易自由化,制定直接減少或者消除限制服務貿易市場准入的措施。協定還規定每一個成員應制定其承擔具體義務的計畫安排。第二節中國服務進出口貿易的發展中國服務出口貿易中國服務進口貿易服務貿易自由化對中國的影響一三二

一、中國服務出口貿易

(一)中國服務出口貿易發展的特點:目前,中國服務貿易出口主要集中在運輸、旅遊、建築等傳統服務業上。2005年,運輸、旅遊服務出口額分別為154.27億美元、292.96億美元,共計447.23億美元。其中,運輸服務出口比重呈逐步上升勢頭,旅遊服務出口比重略有下降。而全球服務貿易量最大的金融、保險、通信、諮詢等技術密集和知識密集的行業,在中國仍處於初級發展階段。從中國服務貿易的出口結構來看,占出口絕大部分的是勞動密集型專案,資本和技術含量高的專案所占比重小。傳統服務專案,如旅遊服務和運輸服務占服務貿易的比重超過一半;而通訊服務、保險服務、金融服務、電腦和資訊服務以及特許權使用和許可等現代服務專案雖有所增加,但比重不到一半。(二)發展服務出口貿易的必要性:1.實現從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轉變的重要途徑。2.優化產業結構,保證國民經濟持續增長。3.提高國際競爭能力,應對經濟全球化的挑戰。4.緩解就業壓力,保持社會穩定。(三)擴大服務出口應採取的對策:財稅優惠與產業傾斜相結合開放與規範監管相結合完善服務貿易發展的制度環境:1.建立科學的管理體制2.創造健全的法制環境改進服務貿易發展的外部環境:通過政府間的談判和協作,為我國服務貿易出口掃清障礙,保證我國服務貿易企業的出口享受平等待遇是目前政府對外工作中的一項重要任務。由於中國在加入世貿組織時對服務貿易領域進行了廣泛的承諾,其開放程度比其他發展中國家要高,因而在新一輪

WTO談判中應維持現有的具體承諾的水準,同時力爭在自然人流動、海運、旅遊等領域的自由化方面取得進展;積極推進服務貿易“緊急保障措施”談判,為我國尚未發育成熟的服務業提供保障機制;積極參與“國內規章”談判,通過談判減少或消除海外服務貿易壁壘。在雙邊或多邊的區域經濟一體化協議談判中,逐步將服務貿易領域納入區域協議談判的範圍,在中國擁有比較優勢、國內服務市場承受力較強的服務貿易領域協商相互放開市場准入限制。

二、中國服務進口貿易

(一)服務進口規模首先,從中國服務進口貿易發展進程看,20世紀80年代進展不大,90年代以後增長較快。其次,這一時期服務進口的絕對值雖然不斷擴大,但在世界總進口中所占比重變化不大,一直徘徊在2—2.5%之間,但在世界服務進口中的位次提升較快,2003年已居第八位。2009年居世界第四位。(二)服務進口貿易結構。首先,從中國服務進口結構看,旅遊、運輸及其他商業服務三項占到了總進口份額的近80%以上。其次,從近年來我國服務進口結構的變化看,專有權使用費和特許費、通訊服務、電腦和資訊服務是增長最快的服務專案,其次是保險和諮詢服務。最後,從中國服務貿易進出口差額來看,自1995年以來,中國服務貿易一直是進口額大於出口額,保持逆差狀態。從部門來看,旅遊、通訊近年來一直保持貿易順差;而運輸、建築、諮詢等大部分專案表現為逆差。(三)服務業市場對外開放程度較低。服務市場對外開放的實質是服務進口的擴大,具體包括兩個層次:一個層次是允許外國服務產品的進口,另一個層次是給予外國服務提供者市場准入的權利。而中國無論是對服務貿易的開放度,還是對外資的開放度都相對較低。

三、服務貿易自由化對中國的影響

(一)服務貿易自由化的定義國際服務貿易自由化是指一國政府在對外貿易中,通過立法和國際協議,對服務和與服務有關的人、資本、貨物、資訊等在國家間的流動,逐漸減少政府的行政干預,放鬆對外貿易管制的過程。與國際貨物貿易自由化一樣,國際服務貿易自由化也是一個以世界市場經濟的形成為前提,以生產社會化程度的提高及社會分工的深入和擴大為背景,以國際經濟貿易行為為基礎,以實現資源的合理、優化配置和獲取最佳的經濟效益為目的,以政府對貿易的干預弱化為標誌的發展過程。它既是一個狀態,更是一個過程,是各國對服務進出口貿易不加以干涉和限制的狀態,同時也是一國對服務貿易逐步放鬆管制、減少干預的發展過程。(二)服務貿易自由化對中國服務業和服務貿易的影響1.積極影響有利於促進中國國內服務業的整體發展有利於推動中國服務企業國際化經營隨著中國服務貿易自由化步伐的加快,通過引進外國服務,可以吸引更多的外資投入到中國更多的領域,推動中國利用外資工作向全方位、高層次和縱深化發展,從而帶動中國整個國民經濟的增長。2.消極影響。對中國民族服務業帶來巨大的挑戰影響中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對中國國家安全產生一定衝擊服務貿易外包概述第三節中國的服務貿易外包一中國服務外包發展二

一、服務貿易外包概述

(一)服務外包產生的原因與背景從宏觀背景看,經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