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1页
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2页
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3页
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4页
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秦巩固统一的举措。2.郡县制的评价。3.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4.秦朝灭亡的原因。他一生叱诧风云,在中国历史上创造了六个“第一”:第一个用儒家学说统一思想的皇帝。第一个创立太学培养人才的皇帝。第一个大力拓展中国疆土的皇帝。第一个开通西域的皇帝。第一个用皇帝年号来纪元的皇帝。第一个用罪己诏形式进行自我批评的皇帝。他在位时间也非常长,从16岁即位到70岁去世,执政54年。导第3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课标要求:1.通过了解汉朝削藩、开疆拓土、独尊儒术等举措,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2.通过了解汉代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两汉衰亡的原因。重点难点:1.学习重点:两汉统一多民族国家在政治、经济、社会、思想文化上的巩固措施。2.学习难点:两汉衰亡的历史原因。1.时空观念:能够运用历史地图概述汉代疆域的变化和丝绸之路的范围;能够按照时序概述两汉兴衰中的重大史事2.唯物史观: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认识两汉时期重要的政治、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西汉的大一统看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规律。3.史料实证:能够运用相关史料说明汉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及两汉末年的社会矛盾。4.历史解释:能够正确解释汉朝削藩、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举措的影响,认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5.家国情怀:能够认识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认识两汉兴衰的启示。

高考命题趋势:1.政治:大一统国家的建立与巩固(汉武帝巩固和加强大一统的措施);选官制度。2.经济:经济的恢复发展和经济政策调整;重农抑商。3.民族:对外关系(丝绸之路)。4.关注:加强大一统措施;儒学正统的措施;监察制度与考核制度。

思认真快速阅读教材,思考下面问题,并用红笔进行标注。一.阅读“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思考以下问题:1.汉初为什么采取“与民休息”政策?(结合引言)并说明影响2.汉初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3.汉初为什么实行分封制?有何影响?二.阅读“西汉的强盛”,思考以下问题:1.汉武帝采取了哪些巩固和发展大一统国家的措施?2.简要说明丝绸之路的影响。议阅读教材P22页的思考点并结合以下材料,小组合作讨论,确定中心发言人。思考:从汉初“无为而治”到汉武帝“积极有为”,这一转变的原因是什么?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丞相田蚡骄横,汉武帝不满说)“君除(任命)吏尽未?吾亦欲除吏!”——《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豪强地主)役财骄溢,或至兼并;豪党之徒,以武断于乡曲。

——《史记•平准书》(富商大贾)冶铸煮盐,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国家之急,黎民重困。

——《史记•平准书》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汉书•董仲舒传》(文帝)匈奴连岁入边,烽火逼于长安……(景帝)匈奴五次入边,杀掠人口,动以万计。

——《史记•匈奴列传》史料2史料1史料3史料5史料4史料6王国势大,威胁中央丞相专权,威胁皇权豪强兼并,威胁安定富贾不仁,威胁统治思想各异,威胁人心匈奴屡犯,威胁边疆评

(一)西汉的建立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二)汉初的“与民休息”政策原因:①汉初经济凋敝;②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③统治集团尊奉黄老无为思想。结果:文景帝在位期间,经济得到了明显恢复,社会稳定,史称“文景之治”。(三)汉承秦制,有所损益1.汉承秦制:各种制度基本沿袭秦朝。2.有所损益:郡国并行制:地方实行郡县与分封并行制(兼采“周秦之制”)。材料一:“汉兴,接秦之敝(同弊)……,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四匹马的毛色一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黄老思想是黄帝学派和老子学派的合称。黄帝的学说,修身养生。老子的学说,治国无为。黄老之学认为君主应无为而治,“省苛事,薄赋敛,毋夺民时,与民休息”,通过“无为”而达到“有为”。

一.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郡国并行制①原因:吸收亡秦孤立之败的教训。②概况:刘邦在统一战争中分封了七个异姓功臣为诸侯王,他们拥兵自重,对中央集权造成严重威胁。汉高祖将异姓诸侯王逐渐剪除,陆续分封了一批同姓诸侯王,给汉王朝的统一和稳定埋下了隐患。七国之乱:

景帝即位后,用大臣晁错削藩之议。于是吴、楚等七国发动叛乱。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景帝将王国任用官吏的权力收归朝廷。(以“孝廉”为标准,自下而上)1.政治大一统①地方:颁布推恩令“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十余里。”②中央:建立中朝,提升尚书令地位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皇帝中朝外朝尚书令侍中常侍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九卿决策机构执行机构有事上报有利于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③选官制度:察举制选官过程: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进行考察,选取合适的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最后经考核再任命。拓宽了人才选拔范围,扩大统治基础④监察制度:设刺史强化对地方管理,加强中央集权⑤社会治理:任用酷吏,打击豪强、游侠等强化对地方势力的控制,加强中央集权——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二.西汉的强盛2.经济垄断改革币制盐铁官营均输平准征税抑商汉武帝下令将铸币权收归中央由上林三官钟官、技巧、辨铜,分别负责鼓铸、刻范、原料供应,规定只许用三官五铢钱,严禁民间私铸。政府垄断盐、铁的生产和销售均输:政府统一征收、运输、买卖。平准:贵时抛售,贱时收买以稳定市场价格。算缗:对商人、手工业者等征收重税。吿缗:凡有人告发商人隐匿资产不报或报告不实者,即奖赏所没收资产的一半。秦“半两”西汉五铢钱影响:①限制和打击了富商大贾、豪强、贵族的经济势力;②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解决战争和奢侈所造成的财政困难。③加强了中央集权。政治:思想:教育:起用很多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儒学成为任官授爵的标准

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①教科书:②教官:儒家经典——“五经”专门研究传播五经的博士——教育为儒学所垄断③教育机构中央:太学,考试合格做官郡县:设立学校——打破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陈规——儒学在民间开始独尊3.思想统一此后,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四大发明冶铁技术金、银、漆器、丝绸、茶叶、药材宗教、音乐舞蹈胡桃、胡萝卜、胡椒、胡瓜、石榴、骏马4.大一统版图的奠定意义:①加强了边疆管理,促进了民族交融和边疆地区开发,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②促进了丝绸之路的开辟,加强了中外的交流,扩大了汉朝的影响。政治边疆经济思想推恩令设中朝察举制设刺史用酷吏独尊儒术改革币制盐铁官营均输平准抑制工商北击匈奴经营西域开拓边疆汉武帝刘彻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举措1.背景:外戚干政,政治黑暗;土地兼并,赋税沉重;流民问题,社会动荡。2.灭亡: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皇位,改国号新,西汉灭亡。3.王莽改制①政治:模仿《周礼》对官制、地名、行政区划等进行大幅度仿古改革。②经济:废除土地私有,实行土地国有的“王田制”;废除奴隶制度;发行多种货币。4.新朝灭亡(9-23年)23年,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政权被推翻。改革脱离实际,不但没能解决西汉后期遗留社会问题,反而更加激化社会矛盾。三.西汉灭亡措施作用政治经济思想军事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削减了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选拔优秀人才,后期弊端显现加强地方管理,强化中央集权调节供需、平抑物价、抑制工商业、增加收入儒学独尊,成为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