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模拟(仿新高考Ⅰ卷)-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必刷提升卷 新高考卷区适用_第1页
第四模拟(仿新高考Ⅰ卷)-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必刷提升卷 新高考卷区适用_第2页
第四模拟(仿新高考Ⅰ卷)-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必刷提升卷 新高考卷区适用_第3页
第四模拟(仿新高考Ⅰ卷)-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必刷提升卷 新高考卷区适用_第4页
第四模拟(仿新高考Ⅰ卷)-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必刷提升卷 新高考卷区适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必刷提升卷

(仿2023年新高考I卷)

第四模拟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近年来,在城市和乡镇的大街小巷,城市

书房、文化驿站、乡村文化礼堂等公共文化空间层出不穷,为广大群众提供了优质公共文化服务,也

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探索了新路径。

更好发挥文化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一些地方进行了有益尝试。比如,福建福州的“三坊七

巷”、广东广州的永庆坊、广东潮州的牌坊街等,近年来开展历史文化街区的修复保护工作,充分利用

文化空间,保存城市的历史文化传统。人们徜徉其间,能感受到城市的历史底蕴、风土人情,无形中

增强对城市的文化认同。当前,各地积极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国家文化公园等,反映出文化既

是社会治理的对象和目标,也是社会治理的工具和路径。一方面,通过社会治理在全社会形成文化认

同,有助于进一步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一方面,通过各类文化活动让人们受到文化的熏陶,

能够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实现社会善治。

文化力量在乡村治理中也大有可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

,要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文明新气象。”这既强调了文化在乡村治理中的重要

性,也为确立乡村治理的文化内核指明了方向。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有助于把我

国农耕文明优秀遗产和现代文明要素结合起来,为乡村振兴培根铸魂。比如,一些地方通过建立村史

馆、编辑整理村史村志等,塑造具有乡村特色的文化符号和精神地标;一些地方深入阐发乡土文化中

团结友爱,扶危济困等优良品德,发挥其道德教化,凝聚人心的功能;一些地方积极培育和发挥新乡

贤的作用,强化新乡贤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并充分发挥新乡贤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等等。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文化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寓文化于治理之中,进一步贴

近群众,更好发挥文化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必能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摘编自张森《更好发挥文化的社会治理功能》)

材料二:

诵读诗书古籍、“打卡”文博场馆、听学传统戏剧、参与非遗体验成为学校和家庭教育的重要

内容,穿汉服、读红色经典,看国风动漫在中小学生中日渐流行……如今,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儿童热

衷于国风文化。伴随着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华文化影响力极大提升,青少年儿童在

多渠道和多样态的文化涵育中时刻感受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魅力,并主动参与中华文化的现代

表达和创新转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青少年儿童的文化素质涵育需深入挖掘其蕴含的

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在润物细无声中将中华文化基因根植于青少年儿童内心。而文化产

品和服务正是进行青少年儿童文化涵育的重要手段,应通过喜闻乐见、“儿童友好”的表达形式、传播

方式和服务模式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文化沁润,让“双减”政策的价值意涵落到实处。

“双减”后的第一个暑假,在寓教于乐中讲授传统文化知识的网络动画片——《故宫里的大怪兽》上

线,全网播放量超过10亿。该剧原书作者常怡表示,“每个国家的孩子都应该有自己的童话故事,我

想让自己的孩子能感受到中国的传统审美。有很多神奇的故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而不是非要去欧洲、

美国找寻”。

伴随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针对青少年儿童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日益多元,并呈现垂直化、细

分化和专业化的发展趋势。图书出版,演艺娱乐,影视、动漫,游戏、旅游等文化行业纷纷瞄准青少

年儿童的市场蓝海,开发推出适配青少年儿童需求的文化产品。如儿童图书出版发展日益规模化,精

品化和科学化,并逐渐形成了分级阅读的科学体系。除此之外,面向青少年儿童的音乐剧,舞台剧、

话剧等演艺作品层出不穷,各类剧场院团纷纷开设儿童专属的剧场和艺术节展。

(摘编自中国传媒大学调研组《以文化浇灌助“双减”扎根——青少年儿童文化产品供给调研》)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近年来开展历史文化街区的修复保护工作,能让人们感受到城市的历史底蕴、风土人情,增强

对城市的文化认同。

B.在社会治理之中融入文化,进一步贴近群众,更好地发挥文化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一定能更

好地构筑中国精神。

C.不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就难以有效进行青少年儿童

的文化素质涵育工作。

D.儿童图书分级阅读、面向青少年儿童的演艺作品层出不穷,说明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已经显现

垂直化、细分化、专业化的发展趋势。

2.材料一中关于文化力量对乡村治理的作用的论述与《乡土中国》一书中的部分内容相关,下列说法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形成,也需要《乡土中国》中谈及的“礼治”“仁治”,只是这

些概念的内涵与当今的理解不完全相同。

B.《乡土中国》的《从欲望到需要》一篇中阐述的个体欲望的满足,与材料一中“扶危济困”的效果

相似。

C.材料一中的“新乡贤”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以及在乡村治理中发挥的作用,与《乡土中国》

中谈及的“血缘和地缘''息息相关。

D.《乡土中国》的《文字下乡》一篇中论述的“文字”这种文化元素也属于具有乡村特色的文化符号,

能给乡村振兴带来变化。

3.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A.仓縻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B.服民以道德,渐民以教化。

C.治身莫先于孝,治国莫先于公。

D.一家之行修移于乡邻族党,则一县之风俗成。

4.材料一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说明。(4分)

5.如何实现“我想让自己的孩子能感受到中国的传统审美。有很多神奇的故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而

不是非要去欧洲I、美国找寻''的梦想?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的看法。(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马石山上(节选)

峻青

篝火,一堆连着一堆,在山脚下燃烧着。

熊熊的火光,撕破了夜的黑幕,照见了篝火后面敌人的影子。他们有的端着枪在篝火的旁边走

来走去,有的在烤火,有的在东倒西歪地睡大觉。熊熊的火光,也照见了山脚下面的乱石纵横的山路、

光秃秃的枯树、冻了冰的发光的小溪。

一个正在来回走动的鬼子哨兵,突然停住了脚步,侧起耳朵听了一下,山坡上面传来了一阵奇

怪的声音,在狂风怒吼的树下,他断不定这是一种什么声音,像洪水冲破了堤岸,又像暴雨横扫着山

野。他眯起眼睛,竭力地向那响着声音的地方望去。可是,火光晃着他的眼睛,什么也看不见。他端

起枪来,砰砰地向山上打了两枪,山上没有响枪,可是,那声音却还在响着。

当鬼子打枪的时候,宫班长和战士们已经冲到了离火堆不远的地方,他们在水沟沿上的一堆岩

石后面停了下来。紧随在他们后面的人群,也都在离火堆稍远一点的地方停了下来。当这些怀着紧张

的心情的人们气喘吁吁地收住了脚步的时候,他们感到了一种深沉的寂静。在这深沉的寂静中,他们

听见了篝火燃烧的毕剥声,寒风吹着松树的呜呜声,溪水在冰下奔流的叮咚声,饥饿了的战马的嘶鸣

声,鬼子们叽哩哇啦的说话声。这寂静在继续地深沉着,扩大着,变成了一种难耐的紧张,在叩击着

人们的心。

宫班长伏在潮湿的沟沿上,用力地紧贴着地面,把头从枯草中探出来,眼睛一动不动地凝视着

他面前的火堆,他看见了隐在火堆后面的密集的敌人和那无数黑洞洞的枪口,铁似的下颗又剧烈地蠕

动起来了。他知道,火光照耀,是非常不利于突围的,他要设法弄熄几处篝火,把这个火网撕破。突

然,他的眉毛一扬,迅速地把棉大衣脱了下来,轻轻地砸开了小溪里的薄冰,把棉大衣放在水里浸了

一浸,向着大老娇把手一挥,就向火堆那面猛扑过去。大老娇会意地把机枪在岩石上架好,他看见班

长像一道闪电似的窜到了篝火的前面,把湿淋淋的大衣往火上一罩,扑灭了篝火。于是,他端起机枪,

就向着敌人猛烈地扫射起来。紧接着,南面和北面的战士,也都用手榴弹炸熄了山头上的几堆篝火,

杀开了一条血路,立刻,寂静的山谷,突然震天动地地沸腾起来了。浓浓的人群,就像一道冲破了堤

坝的洪水似的,顺着黑黝黝的山谷,猛烈地倾泻出来了。

敌人被这意外的打击弄昏了,他们慌乱地怪叫着,谩骂着,跌跌撞按地奔跑着,乱成了一片。

大老矫冲出火网,把机枪架在一个小山岗上,猛烈地扫射着慌乱的敌人,几天来积压在心底的

怒火,此刻总算爆发了。黑洞洞的枪口,在漆黑的夜间,吐出了一串串耀眼的火花,照亮了他因激动

而变红的脸。

人群潮水似的在汹涌地倾泻着。

这里是被累年的山洪冲刷成的一道长而深的山谷,它从半山腰里,弯弯曲曲地一直通到山脚下。

靠着马石店村的一个放牛老人的指引,班长选择了这样一个好的突围地点。敌人的火网在这里被撕破

了一个缺口,潮水似的人群,就像一股汹涌的山洪,顺着弯弯曲曲的深谷,从山腰间直冲下来。深谷

两旁高地上的篝火被扑灭了,谷口周围是一片黑暗,虽然在这浓密的黑暗中,仍然闪烁着枫枪、步枪

射击的火光,但是深谷仍然保障了大部分突围群众的安全。

这时候,敌人已经从突然震惊中清醒过来了,但是,他们的兵力来不及集中,一时间又弄不清

突围的确切地点,只有盲目地乱打枪。漫山遍野都是一片砰砰叭叭的枪声,手榴弹的爆炸声,呜哩哇

啦的喊叫声。

一片大骚动,大喧嚷,好像天要塌下来一般。

然而,在突围的人群中,却是一片坚毅的沉默。除去杂沓而紧张的脚步声和急促的呼吸声,什

么声音都听不见。老头子们咬着牙忍住咳嗽不声不响地往外冲,母亲们用奶头塞住婴儿的嘴不声不响

地往外冲,前面的一个倒下了后面的立刻把他背起来不声不响地往外冲。

大老娇继续在射击着,和他在一起是小张,他们不断地变换着阵地,敌人始终弄不清他们有多

少人,有几挺机枪。在紧张的战斗中,他们不断地回头向山谷里张望,山谷里乌沉沉的一片漆黑,什

么也看不见,只有千万只脚踏着乱石的一片巨大的轰鸣,这声音把大地都震动起来了。从这巨大的脚

步声中,他们觉得似乎是他们两人用两双有力的手,在撑住了这个网口,于是,他们感到了i种特别

的兴奋。现在,在他身旁的只有小张一个人,然而,他们并不感到孤单,他们继续在射击着,撑住了

网口。

人群,继续从撕破了的网口里,汹涌地向外倾泻。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篇写山脚下敌人的篝火“一堆连着一堆“,意味着我方军民陷入了敌人的包围,也表现出

了敌人封锁的严密、形势的紧张。

B.听到狂风怒吼的声音,鬼子哨兵产生了错觉,突然停下脚步,向山上打了两枪,这一系列动作,

反映了敌人惊慌疑惧的心理。

C.宫班长伏在潮湿的沟沿上,先是“眼睛一动不动地凝视”火堆,后来突然“眉毛一扬”,暗示着他想

出了办法,并决定采取行动。

D.敌人虽然从震惊中清醒过来,依然陷入“一片大骚动,大喧嚷”,这主要是因为我方突围时选择

了恰当的时机、地点,行动果敢坚决。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中对宫班长、战士大老娇的英勇形象刻画与对群众突围的描写均为场面描写,突出军民的

同心协力。

B.突围的人群中“一片坚毅的沉默”、与后文“这声音把大地都震动起来了”前后矛盾,形成巨大的张

力。

C.小说以突围过程为序,记述了英勇的八路军战士掩护群众冲破日军包围的故事,情节紧张,扣

人心弦。

D.本文从正面描写与敌人战斗的激烈,《百合花》从侧面描写表现战事的紧张,都写得富有诗情画

屈、O

8.小说从鬼子和抗日军民两个角度反复更替交织来展开情节,这种构思有什么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

分析。(5分)

9.小说中有多处划线的句子,都用潮(洪)水似的汹涌倾泄来描写突围的人群,这在表达上有怎样的作

用?请简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二月乙酉,(晋悼)公即位。使吕宣子将下军,曰:“郑之役,吕锚佐智庄子于上军,获楚公子段臣

与连尹裳老,以免子羽。鄱之役,亲射楚王而败楚师,以定晋国而无后,其子孙不可不崇也。”使彘恭

子将新军,曰:“武子之季,文子之母弟也。武子宣法以定晋国,至于今是用。文子勤身以定诸侯,至

于今是赖。夫二子之德,其可忘乎!”故以彘季屏其宗。使令狐文子佐之,曰:“昔克路之役,秦图败

胥魏厥却退秦师于辅氏亲止杜回其勤铭于景钟至于今不育,其子不可不兴也。‘‘君知士贞子之帅志傅闻

而宣息于教也,使为太傅。知来纠之能御以和于政也,使为戎御。知荀宾之有力而不暴也,使为戎右。

栾伯请公族大夫,公曰:“荀家惇惠,荀会文敏,爆也果敢,无忌镇静,使兹四人者为之。夫赍梁之性

难正也,故使惇患者教之,使文敏者导之,使果敢者论之,使镇静者修之。惇息者教之,则遍而不倦;

文敏者导之,则婉而入;果敢者途之,则过不葩;镇静者修之,则壹。”使兹四人者为公族大夫。公知

祁奚之杲而不淫也,使为元尉。知羊舌职之聪敏肃给也,使佐之。知魏彝之勇而不乱也,使为元司马。

知张老之智而不诈也,使为元候。知铎遇寇之恭敬而信强也,使为舆尉。始合诸侯于虚打以救宋,使

张老廷君誉于四方,且观道逆者。吕宣子卒,公以赵文子为文也,而能恤大事,使佐新军。五年,请

戎宋请服,使魏庄子盟之,于是乎始复霸。

(节选自《国语•晋语七》)

材料二:

魏绛(魏颖的侄子)事胥悼公。悼公三年,会诸侯。悼公弟杨干乱行,魏烽修辱杨干。馀公怒曰:

“合诸侯以为荣,今辱吾弟!''将诛魏绛。或说悼公,悼公止,卒任魏烽政,使和戎、狄。戎、狄亲附。

悼公之十一年,曰:“自吾用魏绛,八年之中,九合诸侯,戎、狄和,子之力也。”赐之乐,三让,然

后受之。

(节选自《史记•魏世家》)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秦图败因晋回魏颗却©退秦师回于辅氏回亲止图杜回©其勋面铭于景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无后意思是没有后代,与孟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无后”含义相同。

B.戎右指陪乘之官,作战时在君主之右,执武器以护卫。《鸿门宴》中的樊哙即任此职。

C.膏粱指肥肉细粮,泛指精美食物,此处指富贵人家及其后嗣,与“纨绮”意思相同。

D.淫意思是放纵、恣肆,与《离骚》中“谣i豕谓余以善淫”的“淫”意思不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悼公善待功臣之后,不仅屏退对他们的宗族进行看管的人,而且还让其后世子孙蒙受恩惠,担

任军队中的重要职位。

B.悼公认为朴实敦厚、好学聪明、果敢决断、沉着镇定的人有助于教导贵族子弟处事周全,通明

事理,不隐过失,稳重专一。

C.悼公初次会合诸侯的目的是对宋施以援手,他派张老到处宣扬国君的美誉,观察哪些诸侯是有

德义的,哪些诸侯是逆乱的。

D.魏绛因不畏权贵,且任职八年中,九次会和诸侯,安定国家边邑,而被国君授乐器赏赐,魏绛

多次辞让后才最终接受了。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诸戎来请服,使魏庄子盟之,于是乎始复霸。

②或说悼公,悼公止,卒任魏绦政,使和戎、狄。

14.晋倬公的谥号为“惊”,是取他英年早逝之意。《逸周书・谥法解》:“年中早夭曰悼。“有人认为按照

他的所作所为,应该给他更好的谥号。请依据以上材料,简要概括其理由。(6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5~16题。

咏雪

白朴

【大石调】【青杏子】空外六花翻,被大风洒落千山。穷冬节物偏宣晚。冻疑沼泳,寒侵帐暮,

冷湿阑干。

【归塞北】貂裘客,嘉庆卷帘看。好景画图收不尽,好题诗句咏尤难。疑在玉壶间。

【好观音】富贵人家应须惯,红炉暖不畏初寒。开宴邀宾列翠鬟,拼配颜,畅饮休辞惮。

【幺篇】劝酒佳人擎金盏,当歌者款撒香檀。歌罢喧喧笑语繁,夜将阕,画烛银光灿。

【结音】似觉筵同香风散,香风散非麝非兰;醉眼朦腾问小蜜,多管是南轩蜡梅绽。

15.下列选项中对于这组套曲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曲中大雪纷飞、寒凝大地的景象,暗示着元代统治者对汉族人民的欺压,揭示了社会矛盾。

B.“疑在玉壶间”写出了夜雪澄净无瑕的特点,其中“疑”字写出了人物身置美境的恍惚之感。

C.风雪肆虐与宴饮欢歌的场景,与杜甫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异曲同工,讽刺辛辣。

D.本套曲由同一宫调的五支曲子组成,每支曲子单独押韵,曲调不同,但都围绕“咏雪”展开。

16.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白朴这组套曲是怎样“咏雪”的。(6分)

(=)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O

(1)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氓》中体现古代劳动妇女起早贪黑、日夜劳作的两句是

(2)《逍遥游》中“,”两句写出做人要超脱世俗

毁誉,不要活在别人的眼光里。

(3)“空,,常与“有,,相对,表示,,无但它在诗歌的景物描写中别有意味,例如唐代诗句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题记】我索取荣誉的对象不应该是太空,而应该是我的灵魂。假如我拥有一切,我就①—o

好大喜功则为宇宙汪洋所吞没,开动脑筋则领悟世界。

——帕斯卡尔《思想录》

宇宙的大小和年龄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我们的小小行星只不过是无限永恒的时空中的一个有

限世界。从宏观来看,人类所关心的大多数问题都可以说是无关紧要的,甚至是②—的。但是,

我们人类朝气蓬勃、勇敢好学、前途无量。几千年来,我们对宇宙及我们在宇宙中所处的地位作出了

③—的发现。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回想起来是很令人兴奋的。这些探索活动提醒我们:好奇是人类

的习性,理解是一种乐趣,知识是生存的先决条件。因为我们在这个宇宙中只不过是晨空中飞扬的一

粒尘埃,所以,我们认为,人类的未来取决于我们对这个宇宙的了解程度。

(选自卡尔・萨根《宇宙的边疆》,有删改)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分析题记的作用。(3分)

20.解说词是对展览、实物、影视、图片、名胜古迹或历史文物等进行解释说明的一种文体。请结合

文段分析解说词语言特点。(5分)

(-)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菜篮子”一头连着农民群体,一头连着城镇居民。①,“菜篮子”连着“菜园子”,关系农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