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物进入人体途径及转化_第1页
毒物进入人体途径及转化_第2页
毒物进入人体途径及转化_第3页
毒物进入人体途径及转化_第4页
毒物进入人体途径及转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毒物进入人体途径工业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有三种,即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其中最主要的是呼吸道,其次是皮肤,经过消化道进入人体仅在特殊情况下才会发生。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毒物经呼吸道进入体内是最主要、最危险、最常见的途径。1.呼吸道吸收(气体、蒸气、气溶胶、烟尘和灰尘)经呼吸道——气管——支气管——肺泡——肺毛细血管。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

进入体内的工业毒物是不是全部被吸收呢?被吸收量的大小取决于毒物的水溶性和血/气分配系数。血/气分配系数是指毒物在血液中的最大浓度与肺泡内气体浓度之比值。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有些毒物可通过无损皮肤和毛囊的皮脂被吸收。侵入途径:一种为经表皮侵入,一种为经毛囊侵入。①经表皮侵入:需要经过三道屏障;经毛囊侵入:毒物进入毛囊后可绕过表皮的屏障,直接通过皮脂腺细胞和毛囊壁进入真皮,进一步扩散。第一道屏障第二道屏障第三道屏障①毒物经表皮侵入需要经过三种屏障:一般相对分子质量大于300的物质,不易透过无损的皮肤;富含固醇磷脂,能阻止水溶性毒物通过,而让脂溶性毒物透过;脂溶性毒物经表皮吸收后,还需有水溶性才能进一步扩散和吸收。所以水、脂都溶的物质,易被皮肤吸收,只脂溶而水溶及其位的苯,经皮肤吸收量较少。2.皮肤侵入主要与皮肤的脂酸根结合的物质汞及汞盐、砷的氧化物及其盐等芳香族的硝基、氨基化合物,金属有机铅化合物以及有机磷化合物等,其次是苯、二甲苯、氯化烃类等物质主要主要能溶于脂肪或类脂质有腐蚀性的物质强酸、强碱、酚类及黄磷等汞及汞盐、砷的氧化物及其盐等芳香族的硝基、氨基化合物,金属有机铅化合物以及有机磷化合物等,其次是苯、二甲苯、氯化烃类等物质强酸、强碱、酚类及黄磷等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3.从消化道进入被毒物污染的食物或毒物溅入口腔,被消化系统吸收致害,或进入血液循环系统。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在红细胞内与血红蛋白结合物理溶解毒物在血液中存在的状态吸附或与红细胞结合脂溶性毒物与有机酸结合为复合物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有机毒物多属于非电解质,在体内多成均匀分布;无机毒物和各种电解质在体内呈现不均匀分布。锥体外系甲状腺组织锰I2视神经肾脏甲醇汞骨髓骨骼苯氟红细胞CO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若毒物对贮存的部位无明显危害,则该贮存部位称为贮存库。对急性中毒有保护作用。接触毒物时,因吸收量超过排泄量,就出现毒物在体内增多现象人体贮存库蓄积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蓄积类型长期接触某种毒物后体内不一定能检出该毒物蓄积,0102贮存在体内某些器官和组织内的毒物量逐渐积物质蓄积功能蓄积

但由该毒物引起的机能改累达到一定水平.变却逐步积累起来,表现出中毒的病理征象

.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毒物积累主要排出途径是:肾、肝脏、肺。其次是:汗、唾液、乳汁等。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排毒途径神经系统1.神经衰弱症猴群2.神经症状血液和造血系统1.血细胞减少;2.血红蛋白变性;3.溶血性贫血;.3.多发性神经炎肾脏呼吸系统1.蛋白尿2.血尿1.窒息:如一氧化碳中毒;2.中毒性水肿:如刺激性气体;3.中毒性支气管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