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练习(含答案)-2024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二轮复习_第1页
第7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练习(含答案)-2024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二轮复习_第2页
第7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练习(含答案)-2024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二轮复习_第3页
第7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练习(含答案)-2024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二轮复习_第4页
第7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练习(含答案)-2024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二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7课中古时期的欧洲一、选择题1.(2023·连云港调研)511年,法兰克王国召开由基督教主教参加的教务会议,会上宣读了国王给主教们的信,承诺给予身陷囹圄的基督教徒们应有的保护与自由。会议还通过了教会法,规定:在没有国王的命令或国王代理人的授权时,任何人不得将世俗人士晋升为教士。这说明当时()A.王权与教会相互借重B.王权松散局面有所改善C.教权从属于世俗权力D.教会法成为王权的基石2.(2022·沈阳三模)在拜占庭文化中,《荷马史诗》的诗篇和寓意被基督教神学家改造,其故事失去了多神教的色彩,着重传达了基督教的信念,基督徒的价值观也被植入其中。这反映了()A.基督教文化根植于古希腊的文化之中B.古希腊文化是拜占庭文化的重要来源C.拜占庭帝国统治者重视本国文化发展D.基督教的发展不利于希腊文化的传承3.(2023·镇江高三期初)西欧中世纪的城市中不管是市长、法官、贵族、教士或作坊主、商人,还是受雇佣的帮工、学徒,乃至从农村逃来住满期限的农奴,尽管财产方面存在差别,然而在法律身份上都是平等的自由人。他们可以自由支配他的财产,如同自由支配他的人身一样,而不受领主的管制。这一状况()A.加剧了西欧的分裂割据局面B.削弱了君主专制统治C.促进了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D.有利于教会控制城市4.(2022·北大附中三模)“民族大迁徙不是简单的民族住地的变化,而是日耳曼人各部落集团对奴隶制罗马帝国的武力征服。在这种征服的基础上,使罗马与日耳曼两种文明、两种制度和两大民族结合起来,逐渐形成了西欧的封建制度。”这段材料旨在说明()A.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西欧社会进入封建社会时期B.西欧封建制既有罗马帝国特征又有日耳曼人传统C.中古时期确立了日耳曼人在欧洲的统治D.封建社会时期的西欧社会保留了农奴制5.(2023·扬州高三期初)由于存在多种制约因素,欧洲封建领主在组织庄园法庭时不得不吸收和利用一些村社组织和庄民自治的形式;庄园法庭是领主控制和盘剥庄民的工具,对庄民具有保护作用的不是庄园法庭,而是其背后潜藏着的村社集体力量。据此,下列对庄园法庭理解最为准确的是()A.体现领主和庄民的妥协B.依靠村社集体力量设立C.独立行使庄民的自治权D.无法保护庄民合法权益6.(2023·如皋高三期末)进入中世纪,抄写成为僧侣获取功德的重要途径,“每一封信、每一行字和每一个标点,都意味着一项原罪获得了宽恕”。他们抄写的书籍除《圣经》、教徒著作外,还有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奥维德的诗,历史学家李维的著作等。这一现象表明基督教会()A.在中古西欧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B.控制了西欧社会的精神生活C.一定程度上保存了古代西欧文化D.有力维护西欧封建主的统治7.(2022·辽阳一模)下表所示的内容为欧洲黑死病肆虐期间,部分自治城市所颁布的相关条例规定。这些规定()城市条例规定图尔奈(今属比利时)感染瘟疫的死者要被立刻掘墓埋葬,“墓坑要有1.8米深”;葬礼从简,“哀悼者离开教堂后,不得在死者家中聚集”皮斯托亚(今属意大利)“拒绝所有染病的人进入”;本城人也不得前往疫区,否则将遭受重罚;牲畜屠宰和售卖的地方不可有烂泥或粪便纽伯格(今属奥地利)(感染瘟疫而死的)尸体不得被埋葬在教堂墓地中,必须运到城外,放入“上帝之地”的公共墓地中A.反映出市民抗疫的坚定决心B.凸显了教会的基层动员能力C.体现了政府中央集权的加强D.不利于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8.(2023·常州高三期中)在中世纪的欧洲,农奴的法律定义指向“受束缚于土地”。每位农奴都可以从封建领地上分得一份耕地耕种,这种“占有”相当稳定,不用担心被驱逐,还能世代相袭。同时,所有人可以根据需要使用耕地周围的天然草地、沼泽、森林。材料反映了()A.法律限制领主占有土地B.农奴对土地具有使用权C.庄园全部由农奴来耕种D.领主难以维持庄园秩序9.(2022·北京通州区一模)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拜占庭帝国对东斯拉夫人来说,就如同罗马帝国对日耳曼人所起的作用一样。”它主要说明()A.沙皇俄国的崛起削弱了拜占庭帝国的统治B.俄罗斯发端于9世纪建立的基辅罗斯C.斯拉夫字母是对希腊字母的继承和改造D.沙俄文化深受拜占庭帝国文化的影响10.(2023·南京、盐城一模)对下表所示思潮作用的解读,正确的是()8、9世纪在基督教思想权威的统协下,加洛林王朝大力兴办教育,倡导学术研究,鼓励收集古代文化典籍,支持改革旧有的拉丁文字11、12世纪欧洲出现特有的高等教育形式——大学;市民自由的高涨,民族语言诗歌的流行,早期哥特式的艺术,成为创造性的时代标记;还出现了科学的和神学的拉丁语文献的繁荣14、15世纪形成以人为中心的宗教观,宗教信仰成为纯粹个人的行为,把宗教事务和世俗事务区分开A.颠覆了民众的宗教信仰B.促进了大学职能的转变C.推动了西欧社会的转型D.弱化了国王的世俗权力11.(2023·连云港一模)下图所示的内容为16世纪中后期伊凡四世在位期间的部分举措。这些举措旨在()●未经特许,王公不得将自己的领土出售或馈赠给教会。凡未经报批而转让给教会的土地,一律没收。●将莫斯科及邻近各县的优质土地分给在莫斯科附近没有领地的1000余名小贵族。●颁布《兵役条例》,推行义务兵役制,规定凡占有150俄亩土地者,必须提供一名全副武装的骑兵,自备马匹、大刀、弓箭等。A.实现富国强兵B.进行土地改革C.加紧对外扩张D.加强沙皇权力12.(2022·北京顺义区一模)大学是西欧中世纪文明发展的重要成果和标志。阅读下面“大学兴起”的示意图,其中“?”处应填入()A.专制王权的加强B.城市的兴起发展C.市民文学的产生D.民族国家的统一二、非选择题13.(2023·南通质量监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城市获得各种不同程度的自治权,是西欧中世纪的普遍现象,它是由西欧封建制度的特点决定的。许多城市经过反复的斗争与谈判,最后总能获得一定程度的自由和自治权。意大利的城市经济繁荣,历史上的民主传统,工商业的发展,促使城市居民要求政治自由。城市居民在同管辖城市的主教斗争中,与皇权结成同盟,被皇帝授予城市特权,准许城市自治。11世纪后期,意大利的一些城市首先获得了自治权,并建立起城市自治政体。其市政长官由选举产生,并且沿用古代罗马执政官的称号。——邹敏《论民族区域自治权的源与流》(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西欧城市获得各种不同程度自治权的原因。(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世纪西欧城市自治的主要历史作用。

1.A解析:据材料可知,国王承诺给予基督教徒保护与自由,同时教会法规定没有国王命令不得晋升教士,这表明国王与教会在某种程度上达成了一种相互合作的关系,故A项正确。2.B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荷马史诗》相传是由古希腊诗人荷马创作的两部长篇史诗的统称,而拜占庭文化是指东罗马帝国的文化,材料体现了在拜占庭文化中《荷马史诗》被基督教改造并着重传达基督教的信念,成为东罗马帝国文化的重要来源,B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了古希腊文化对东罗马帝国文化的影响,并未强调基督教文化与古希腊文化之间的关系,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拜占庭帝国统治者对本国文化发展的态度,排除C项;材料主要体现了古希腊文化对东罗马帝国文化的影响,并未强调基督教的发展对希腊文化的影响,无法得出基督教的发展不利于希腊文化传承的结论,排除D项。3.C解析:据材料“不管是市长……农奴,尽管财产方面存在差别,然而在法律身份上都是平等的自由人”“可以自由支配他的财产”可知,这种自由、平等的社会氛围有利于促进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故C项正确;西欧封君封臣制度下,领主在各自的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局面,排除A项;当时西欧是封君封臣制度,不是君主专制,排除B项;在法律身份上都是平等的自由人,这不利于教会控制城市,排除D项。4.B解析:据材料可知,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受到罗马文明的影响以及保留有日耳曼的特征,故B项正确;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西欧进入封建社会时期,而不是罗马帝国灭亡,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出日耳曼人在中古时期统治欧洲,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农奴制的保留,排除D项。5.A解析:据材料“庄园法庭是领主控制和盘剥庄民的工具,对庄民具有保护作用的不是庄园法庭,而是其背后潜藏着的村社集体力量”可知,庄园法庭是领主盘剥庄民的工具,但因村社的力量也起到了保护庄民的作用,因此,其体现了领主和庄民的妥协,故选A项。6.C解析:据材料可知,中世纪的教会鼓励僧侣通过抄写获得功德,抄写的内容比较广泛,“除《圣经》、教徒著作外,还有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奥维德的诗,历史学家李维的著作等”,这一行为客观上有利于西欧文化的保存,为后来的文艺复兴奠定了必要的基础,故选C项;材料未涉及基督教会在西欧社会的重要地位,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基督教会对西欧社会精神生活的控制,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基督教会维护西欧封建主统治作用,排除D项。7.A解析:据表格所示的信息可知,部分自治城市颁布的相关条例对瘟疫感染者的出行和埋葬作出严格限制,不惜违背中世纪的传统习俗,这体现了当时市民抗击疫情的决心,故A项正确;这些条例是由城市的世俗政府颁布的,而不是教会,不能凸显教会的作用,排除B项;这些条例是各城市根据自身状况制定和颁布的,无法体现中央集权,排除C项;早日阻断疫情并提升公共卫生水平,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排除D项。8.B解析:据材料“每位农奴都可以从封建领地上分得一份耕地耕种,这种‘占有’相当稳定,不用担心被驱逐,还能世代相袭”可知,这反映出农奴对土地具有相对稳定的使用权,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法律规定农奴能够从领主处分得一份耕地,并不是限制领主占有土地,排除A项;“庄园全部由农奴来耕种”与史实不符,庄园中还有自由农民来耕种部分土地,排除C项;材料并未涉及领主难以维持庄园秩序,排除D项。9.C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学者意在强调拜占庭对斯拉夫世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公元863年,在对希腊字母的继承和改造的基础上创立了斯拉夫字母,故C项正确;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削弱了拜占庭帝国的统治,排除A项;B项说法与材料不符,不符合题意;俄罗斯帝国又称沙俄,建立于1721年,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10.C解析:据材料“改革旧有的拉丁文字”“大学”“市民自由”“以人为中心”可知,伴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和城市的兴起,西欧在思想教育方面得到发展,具有了一定的向近代化转型的特征,故C项正确。11.D解析:据材料“未经特许,王公不得将自己的领土出售或馈赠给教会”可知,伊凡四世削弱了教会的权力;据材料“优质土地分给在莫斯科附近没有领地的1000余名小贵族”可知,伊凡四世通过扶持小贵族以打击大贵族;通过颁布《兵役条例》,推行义务兵役制,加强对土地占有者的控制,由此可判断出,伊凡四世的目的在于加强君主权力,故选D项。12.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世纪欧洲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