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摄影教程(第四版)课件:色彩、色温与白平衡_第1页
新闻摄影教程(第四版)课件:色彩、色温与白平衡_第2页
新闻摄影教程(第四版)课件:色彩、色温与白平衡_第3页
新闻摄影教程(第四版)课件:色彩、色温与白平衡_第4页
新闻摄影教程(第四版)课件:色彩、色温与白平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色彩、色温及白平衡摄影,是一种视觉艺术视觉的四个要素是:形状、线条、明暗和色彩—形、线、光、色。光线——摄影曝光(影调);色彩——摄影的色度学、色彩学和色彩构成;形状、线条——摄影构图。摄影,是用光线绘画Photography:源自于希腊语phos(光)和graphis(画笔),即“用光线绘画”之意。曝光:最初就是使特定的感光材料获得一定量的光能,最终形成影像的过程。如银版,“日光蚀刻”法。用光:摄影的核心,是用来描绘、塑造人物或其它被摄对象的艺术手段。光源的三要素强度方向色彩摄影即用光绘画。如果把照相机比做“画笔”的话,那光线的色彩就是摄影师的“颜料”。为了使拍摄的照片达到预期的效果,摄影者就必须像画家运用颜料一样,灵活运用光色。测光与曝光:讨论的是光的强度问题,就是影调问题。色温与白平衡:要讨论的是光的色彩问题,就是色彩的具体运用。景物色彩的形成摄影中的色彩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光源的色彩,即光谱色。1666年科学家牛顿用三棱镜分析阳光,发现阳光是由不同波长的光组成的,红色为730nm,橙色为630nm,黄色为600nm,绿色为540nm,青色为500nm,蓝色为480nm,紫色为390~450nm,紫外线……色温,是表示光源光谱成分的通用指标。二是景物的固有色。物体受到白光的照射后,经过反射、透射、吸收后所表现出来的色彩就是物体固有色。如白光投射到某一物体,若红、橙、蓝、紫光线被吸收掉,绿色和一部分黄青光线被反射,眼睛看到这一物体的颜色就是绿色。如果白光投射到某一物体时,光线中所有光谱成分全部被吸收,物体即为黑色;反之,若全部光谱成分被反射,物体即为白色。两种来源的色彩相互交织,形成了绚丽多彩的世间万物,摄影者要了解并掌握色彩,善于用相机捕捉色彩,努力记录多彩世界,创造出新奇、多姿的色彩感。色彩的三要素一色别(色相)不同颜色的区别,如红绿蓝黄等。培养识别色相的能力,是准确鉴别色彩和表达色彩的关键。二明度色彩明暗、深浅的程度。反光率相同时,不同色别明暗程度不同。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纯正光谱中,黄色明度最高,紫色明度最低。对此理解,有助于拍摄低调和高调作品是恰当运用。三饱和度同一色别的纯净度和鲜明度的变化。越接近阳光的光谱色,饱和度越高。同一色彩中参杂了别的颜色,饱和度就会降低。同一色彩饱和度不同,颜色也不同,如红色分为深红和品红。原色、补色、消色三原色原色是基本色,不能通过其他颜色混合而形成。将原色进行不同比例的调配可以产出其他的色彩。原色是纯度最高的色彩,一般分为色光三原色(加色法)和色料三原色(减色法)。(1)色光三原色色光三原色是指红、绿、蓝三色。它们按照不同比例和强弱混合,可以产生出各种色光变化。现代数字影像系统都是利用该原理进行色彩记录和色彩呈现的。如在各种显示屏幕,数字相机的影像传感器上,就是布满了感受红、绿、蓝色光的感光元件。人眼的视网膜,也是通过三种感色的针状细胞,分别感受红、绿、蓝色光。色光三原色是三种色光叠加形成新的色光,所以又称为三加色、加色法三原色。(2)色料三原色色料三原色是指黄、品红、青三种色彩染料,这三种色彩染料依照不同的比例、浓淡调配,可以产生各种色彩感觉。现代数字影像输出系统都是利用色料三原色的原理进行色彩表现和色彩呈现的。如各种打印机,家具等生活用品的颜色。色料三原色是三种色彩染料相互融合、遮挡形成新的色彩,所以也称其为三减色、减色法三原色。补色在加色法的色彩体系中:如果两种色光混合后形成白色光,则这两种色光为互补色。例如蓝光与黄光(由红色光、绿色光混合形成的)混合后即成为白色光,则蓝色与黄色互为补色。减色法的色彩体系中:如果两种色料混合后形成灰黑色,则这两种色料为互补色。例如品红色染料与绿色染料(由黄色染料与青色染料混合成的)混合后成为灰黑色,则品红色与绿色互为补色。消色黑、白、灰对白光中的所有光谱成分等量吸收和反射,这样的物体看上去便没不是彩色的,即黑白灰都不含彩色成分,所以被称为消色。而红绿蓝等有颜色的色彩,对应地就通常称为“彩色”。消色虽然没有色彩倾向,但是其表现力十分强大,黑白摄影就是消色的精彩表现。配合使用时,消色还可以让其他色彩更加鲜明。光源的色温通常人眼所见到的光线,是由7种色光的光谱所组成。但其中有些光线偏蓝,有些则偏红,色温就是专门用来量度和计算光线的颜色成分的方法,是光源色彩的一个标志,不同颜色的光对应不同的色温。那么,色和温是怎么联系起来的呢?1.什么是色温?色温这一概念是由英国物理学家洛德·开尔文于1848年在一次物理实验中发现并提出的。他发现,“色”与“温”有关。把一块黑铁在火中加温至800°时,铁块开始发出暗红色;随着温度上升,铁块的颜色也开始由红变白;温度越高,铁块发出的光线中蓝色光谱越多,而红色光谱减少。色温概念的科学阐释基于这样的经验性认识,开尔文认为,假定某一纯黑物体,能够将落在其上的所有热量吸收,而没有损失,同时又能够将热量生成的能量全部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的话,它便会因受到热力的高低而变成不同的颜色。物理学家进一步研究表明:当绝对黑体(完全辐射体)被加热时,它的颜色和被加热的温度有关。温度低时发红,温度高时发青蓝。因此光源的色彩可以用“色温”表示。人们为了纪念开尔文,用它名字的第一个字母“K”来作为光源色温的标志单位。打铁过程中,黑色的铁在炉温中逐渐变成红色,这便是黑体理论的最好例子。通常我们所用灯泡内的钨丝就相当于这个黑体。低色温高色温黑体(Blackbody)色温相关科学知识能在任何温度下全部吸收外来电磁辐射而毫无反射和透射的理想物体。显然自然界不存在真正的黑体,但许多物体是较好的黑体近似(在某些波段上)。用人工的方法可以制造出十分接近于黑体的模型。制造一个球壳形的空腔,使空腔壁面保持均匀的温度,并在空腔上开一个小孔。射入小孔的辐射在空腔内要经过多次的吸收和反射,而每经历一次吸收,辐射能就按照内壁吸收率的大小被减弱一次,最终能离开小孔的能量是微乎其微的,可以认为所投入的辐射完全在空腔内部被吸收。就辐射特性而言,小孔具有黑体表面一样的性质。值得指出的是,小孔面积占空腔内壁总面积的比值越小,小孔就越接近黑体。色温的意义当实际光源的光谱成分与绝对黑体在某一温度时光谱成分相同或接近,就用黑体的温度来表示该实际光源的光谱成分,称为该光源的色温。这就是色温的意义。色温是在摄影、录象、出版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理解色温容易走进的误区如前所述,很多人误以为温度与色温有关系。认为温度就是色温,而误解了色温真正的概念是物体光谱成份的改变,光谱本身并没有温度。也就是所虽然色温这个概念虽然是由热辐射体(绝对黑体)加热后发出的光线彩色成分表示的,但实际上,光源的色温和光源的物理温度无关。如问:一炉钢水的色温高,还是一个蓝色的荧光灯的色温高?许多人说,钢水高。错,把温度当成了色温。如果在眼前放一块蓝色的滤色镜看钢水,钢水色温一下子就升高了2200K,那炉钢水的温度并没有升高,只是进入我们眼界的蓝色光线比例升高了。一句话,色温就是检验光线中红-蓝光线的比例的一把尺子,蓝光多则色温高,红光多则色温低,与温度无关。再如,一盏钨丝灯发出光的色温大约是3200K,蒙上一层蓝纸发出的光色温就升高了,变成5600K了(升高多少根据蓝纸的深线而定)。因为加一层蓝色透明纸后,投射出来的光色彩成分变了,蓝光多了,红绿光被蓝纸吸收了,但灯的温度并没有变化。偏蓝光源色温高,但本身的温度并不高。色温的温度标准不是摄氏度,而是开氏度。摄氏度的符号是“℃”;而开氏度的符号是“K”。它们的换算关系是:开氏度=摄氏度+273度。例如:20℃=293K。2.光源色温的标准为什么是273?开尔文在实验中,是把绝对黑体放在密闭的容器中加热,从绝对零度(零下273.16摄氏度)为计算起点,温度每升高1摄氏度,色温相应提高1K。随着温度升高,黑体发出光线的颜色也随之变化。根据MaxPlanck的理论,将标准黑体加热,温度逐渐升高,光度亦随之改变;CIE色座标上的黑体曲线(Blackbodylocus)显示黑体由红——橙红——黄——黄白——白——蓝白的过程。自然光源的色温晴天正午时的太阳光:5,400-5,600K;

早晚日出日落时的太阳光:1,800-2,400K;晴朗的蓝天加太阳的光线:6,000-6,500K;多云天气的光线:6,000-7,000K; 阴天的光线:6,400-7,500K;日出前和日落后的色温可以达到10,000-20,000K

色温的特点色温

光色

气氛效果

>5000K清凉

(带蓝的白色)冷的气氛

3300-5000K中间

(白)爽快的气氛

<3300K温暖

(带红的白色)稳重的气氛不同色温的光源产生不同感觉的环境。高色温光源照射下,如亮度不高则给人们有一种阴气的气氛;低色温光源照射下,亮度过高会给人们有一种闷热感觉。在色温上的喜好是因人而定的,这跟我们日常看到景物景色有关,例如在接近赤道的人,日常看到的平均色温是在11000K(8000K(黄昏)~17000K(中午)),所以比较喜欢高色温(看起来比较真实),相反的,在纬度较高的地区(平均色温约6000K)的人就比较喜欢低色温的(5600K或6500K)。黑眼睛的人看9300K是白色的,但是蓝眼睛的人看了就是偏蓝;6500K蓝眼睛的人看了是白色,黑眼睛的人看了就是偏黄;因此电视或者显示屏的色温,中国电视台在节目的制作都以9300K去摄影;欧美5600K~6500K最适合观看。日光色温年变化示意图表2:人造光源的色温蜡烛:1,800-2,000K60W灯泡:2,000-2,600K 100W灯泡:2,600-2,800K摄影专用灯:3,200-3,400K500-1000W碘钨灯:2,800-3,200K;小型闪光灯:5,400-7,000K大型闪光灯(影室灯):5,400-6,000K。万里无云的蓝天

25000—270001800K2800K5500K3200K6500K4000K暖色调冷色调阴天和多云天空光

6500—70001800K2800K5500K3200K6500K4000K晴天平均直射光

54001800K2800K5500K3200K6500K4000K荧光灯光线

4500—65001800K2800K5500K3200K6500K4000K44钨丝灯光线

2500—32001800K2800K5500K3200K6500K4000K45标准烛光

1800—19301800K2800K5500K3200K6500K4000K(三)不同色温的拍摄效果色温与微倒度为了便于换算,国际上通常采用微倒度的概念来表示色温。所谓微倒度(Mired)指的是色温的倒数的百万分之一。因此微倒度的数值等于色温的倒数乘以1,000,000。微倒度=1,000,000/色温的度数。微倒度值例如:色温为5,000K,则微倒度=1,000,000÷5,000=200;如果:色温为5,500K,则微倒度=1,000,000÷5,500=182;色温为3,200K,则微倒度=1,000,000÷3,200=313等等。国际上用微倒度数值的差来表示滤光镜的色温校正值。例如灯光型胶片在日光下拍摄:日光的色温是5,500K,相应的微倒度数值就是182;而灯光型胶片的平衡色温是3,200K,相应的微倒度数值就是313;于是应该选用的滤光镜的色温校正值=313-182=131。雷登85B型滤光镜的色温校正值正好是131。而雷登80A型滤光镜的色温校正值正好是-131。微倒度与逆标色温在数码相机的白平衡里,经常用到“逆标色温”的概念。所谓“逆标色温”就是色温微倒度的差值,也就是“色温逆差”。我们知道,在数码照相机里,如果光源的色温为6,000K而我们的设置为5,000K,拍摄的照片偏色现象并不明显;可是,如果光源色温为3,000K而我们的设置为2,000K,拍摄的照片偏色现象就会十分明显。这是为什么呢?刚才的例子色温的差别都是1,000K,但是微倒度的差别可就不一样了。前者的微倒度差(逆标色温)是:33;后者的逆标色温是:167。1.6,000K色温的微倒度是:167;2.5,000K色温的微倒度是:200;3.3,000K色温的微倒度是:333;4.2,000K色温的微倒度是:500。2-1的逆标色温是:200-167=33;4-3的逆标色温是:500-333=167。一般逆标色温在50以内,偏色现象并不明显;逆标色温在50-100偏色现象可以察觉;逆标色温在100以上,偏色现象明显;逆标色温在200以上,可以利用偏色现象(故意要偏红或偏蓝色的效果)。例如:在早上日出或傍晚日落时刻,太阳的色温可以达到2,000K以下,我们可以利用阳光的低色温拍摄暖调照片;在早上日出前或傍晚日落后,天空的色温可以达到10,000K以上,我们可以利用天空光的高色温拍摄冷调照片。在实际应用中为了进一步简便,又常常采用微倒度数值的十分之一来表示色温,并把它称为“十倍微倒度”。即色温为5,000K,则十倍微倒度=20;如果色温为5,500K,则则十倍微倒度=18;如果色温为3,200K,则十倍微倒度=31等等。下表就是常用的光源色温与微倒度值。表3:常用到的光源的色温和相关色温光源 色或相关色温微倒度 十倍微倒蜡烛 1,800-2,000500-55650-5660W灯泡2,000-2,600385-500 39-50摄影灯泡3,200-3,400294-313 29-31小闪灯5,400-7,000143-185 14-19正午太阳光5,400-5,600179-185 18-19日出落阳光1,800-2,400417-556 42-56蓝天加太阳6,000-6,500154-167 15-17多云天光线6,000-7,000143-167 14-17阴天光线6,400-7,500133-156 13-16彩色胶片的色温问题黑白摄影和摄像不存在色温问题。彩色摄影和色温的关系甚为密切。无论是拍彩色照片、彩色电影、电视都必须注意照明光源的色温,才能使电视画面色彩得到正确还原,或控制画面色调。胶片时代:彩色底片因应不同的光源色温,分为灯光片和日光片。若用灯光片拍摄日光下的景物,则相片色调会偏蓝,反之则偏黄。日光型与灯光型彩色负片与彩色反转片都有日光型与灯光型的区分。彩色反转片在其包装盒上均注明“日光型”或“灯光型”。进口胶卷对“日光型”标为“DAYLIGHT”,对“灯光型”标为“TUNGSTEN”。彩色负片在其包装盒上,对“日光型”还是“灯光型”,有的注明,有的不注明。不注明的原因是厂家认为该彩色负片对光线色温的适应性大,能在各种光线下拍摄。但是,事实上这类彩色负片理想的光线条件是“日光型”对光线的要求,总体上也是属于“日光型”的。日光和灯光的色温情况时间及气候色温(K)日出与日落2000-3200阴天6800-7500烟雾8000蓝天10000-20000中午5400一般白天6500灯光条件色温低色温摄影专用灯(摄影棚、演播室等)3200-3400高色温摄影专用灯(外景)5500闪光灯6000家用钨丝灯2800烛光或篝火1900日光灯3000-4800让我们看看灯光片和日光片在校正色温和不校正色温的情况下的拍摄效果;也可以说是调节白平衡和利用白平衡拍摄效果。日光片在灯光下拍室内色彩偏红灯光片在日光下拍室外色彩偏蓝纠正的方法是在灯光前加蓝色膜用日光拍;或者是在窗户的玻璃上加琥珀色膜用灯光拍。彩色摄影的色温平衡日光型胶卷的标准色温为5400~5600K,而灯光型胶卷的色温一般为3200~3400K。如果用日光胶卷在灯光下拍摄一般要加用雷登80A型滤光镜,这种滤光镜的颜色为深蓝色,可以提高色温;而如果用灯光型胶卷在日光下拍摄就要加用雷登85B型滤光镜,这种滤光镜的颜色为琥珀色,可以降低色温。雷登系列校正色温滤光镜雷登80系列滤光镜(蓝色,升色温):编号曝光补偿色温转换微倒度80A:2:3,200-5,500K,—131;80B:1+2/3:3,400-5,500K,—112;80C:1:3,800-5,500K,—81。80D:1/3:4,200-5,500K,—56。雷登85琥珀色,降色温:85:2/3:5,500-3,400K,+112;85B:2/3:5,500-3,200K,+131;85C:1/3:2,900-3,800K,+81。加雷登滤色镜和用同色校正白平衡雷登85雷登80胶片相机的色温调整在各种不同的光线状况下,目标物的色彩会产生变化。在这方面,白色物体变化得最为明显:在室内钨丝灯光下,白色物体看起来会带有橘黄色色调,在这样的光照条件下拍摄出来的景物就会偏黄;在蔚蓝天空下,则会带有蓝色色调。在这样的光照条件下拍摄出来的景物会偏蓝。为了尽可能减少外来光线对目标颜色造成的影响,在不同的色温条件下都能还原出被摄目标本来的色彩,使用胶片相机时,为了对这些偏色进行补偿,拍摄时要用各种彩色滤镜。白平衡的基本概念是“不管在任何光源下,都能将白色物体还原为白色”,对在特定光源下拍摄时出现的偏色现象,通过加强对应的补色来进行补偿。数码相机的白平衡胶片色温是固定的。数字摄影时代,色温问题不再是依靠换胶片和滤色镜来解决,只需调整电子影像传感器的参数就可以随意调整色温,而且可以精确调整。数码相机进行色彩校正,以达成正确的色彩平衡,是通过白平衡调整来实现的。因此,白平衡功能就相当于彩色滤镜,使数码相机具有不管在何种光源下都能以正确的色调进行拍摄的特征。数码相机都有白平衡感测器,一般位于镜头的下面。为什么是“白”平衡白色物体因反射了全部的可见光谱,所以数码相机把它作为调定的标准,白平衡机构会试图把白色制成纯白色。如果这个最亮的部分是黄色,它会加强蓝色来减少画面中的黄色色彩,以求得更为自然的色彩。数码相机只要在拍摄白色物体时正确还原物体的白色,就可以在同样的照明条件下正确还原物体的其他色彩。因此称为白平衡调整。白平衡的应用一种是根据景物的色温来调整白平衡(或使用滤光镜)使色温平衡(色温逆差在50-150之间);另一种是故意使色温不平衡,利用色温产生的冷调或暖调,来达到特殊的艺术效果(色温逆差在200以上)。或者可以这样说:一种是精确地调整色温使得照片的色彩还原准确;另一种是创造性地利用破坏了的白平衡艺术地再现画面的色彩。破坏照相机的白平衡,达到主观偏色的目的。

利用色温差拍摄出色照片

摄影师:MIGUELRIOBRANCO《Pelourinho社区》摄影师:DAVIDMUENCH《倒映在Merced河中的Capitan山脉》在岩石与雪直受到太阳与高色温天空反射光的照射下,本照片的阴影区中出现令人惊讶的蓝色,这在被摄物本身颜色并不强烈的时候较容易出现,对比阴冷的雪景,倒映在水中的山脉则呈现出鲜艳的暖色掉,与冷色的画面构成明显的对比,不过映在水中的天空却极具蓝色。画面中两种色调(暖与冷)的鲜明对比为图片本身增加了很多乐趣。使用的方法是:光源的色温比设置低照片就偏橙红色;光源的色温比设置高照片就偏青蓝色。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设置各种色温(白平衡)拍出的图片效果。

在拍这些片子的时候,采用的测光方式是点测光,测光点为中性(见图中红圈处),光源为室内靠窗自然光。机身、焦距不变。自动色温日光室外阴影阴天白炽灯白色萤光灯闪光灯

自定义(使用白色打字纸)

设定为5200K(接近日光)最佳色温设置

白平衡就是各种光色基本等量的色彩混合,我们看到的光线就是白光。

把一条黑白灰的色阶放在这种光线下,我们看到的就是纯正的黑白灰,不会出现任何色彩。

在日光下,将数码相机色温设定为日光,拍摄的照片色彩一定是准确的。只可惜,这种完美比较少,我们碰到的绝大多数的拍摄题材都不是这种情况,因此,我们要做白平衡设置。

请注意,我们不可能改变现场光的光谱比例(也就是色温),但是我们可以改变照相机里的平衡基点,使之与现场光线匹配,拍摄的照片就不会偏色。比如现场光的色温是5600K,相机的设定也调整到5600K(或者使用闪光灯、日光设置),那么色彩还原就会准确。现场光如果是舞台灯光,色温3000K,红黄光光谱的比例大。如色温设置为5600K,现场光色温低于照相机的白平衡点,拍摄的照片就会更加偏红。而把色温设置3000K时,相机的白平衡基准点向低色温偏移,加强和提高了蓝色的比例来抵消红黄色,结果拍摄的照片色彩不再偏红,显示出正常的色彩。

照相机会自动计算现场光的光谱比例,取长补短,使之达到全色显示需要的红、绿、蓝三原色等比例的完全光谱。

由照相机改变光谱比例,达到改变色温以正确地还原照片颜色的情况,在拍摄中占绝大多数。

在数码相机上,不存在胶片上的灯光型和日光型这样的定式,数码相机没有色温的不变定式,对每一张不同的照片,都可以使用不同的色温设定来与之匹配,达到张张都准确、精彩。

太阳照射角度影响色温的变化;低照度色温低,高照度色温高,低色温红黄光谱比重大,高色温蓝白光谱比重大。

色温、学起来虽然枯燥无味。然而,了解和掌握好色温,是摄影用光的基础。对色温的运用自如是拍好一幅作品不可或缺的基本功。数码照相机白平衡的方式数码照相机白平衡的符号是:WB数码相机的白平衡有:1.自动白平衡;2.模式白平衡;3.自定义白平衡;4.色温设置;5.漂移式白平衡;6.包围白平衡。1.自动白平衡自动白平衡的符号一般是:AWB如同自动曝光一样,自动白平衡并不是一个普遍适用的白平衡设置。自动白平衡有一定的适应范围和调节范围,而这个范围是很有限的。自动白平衡一般只用于室外自然光,而且一般是晴天或多云。自动白平衡一般不适用闪光灯,更不适用于白炽灯(钨丝灯)和荧光灯(日光灯),尤其不适用于节能灯。2.模式白平衡原片模式白平衡一般有六种1.晴朗的日光;2.多云天的天空光;3.阴影下的光线;4.白炽灯(钨丝灯)光;5.荧光灯灯光;6.闪光灯光。模式的应用也不一定准确一般在晴朗的日光下使用直射日光比较准确;在多云天使用多云的模式比较准确;阴天的色温变化非常复杂;白炽灯的色温变化范围很大;荧光灯的品种非常多;闪光灯的色温变化范围更大。阴天的色温变化非常复杂,例如:云层的厚度、日照的角度接近日出和日落的时间等等。白炽灯的色温变化范围很大;60W的白炽灯色温只有1,800K以下;100W的白炽灯色温只有2,000K左右;只有500W摄影专用白炽灯的色温才能达到3,200-3,400K。荧光灯的品种非常多,有的偏绿、有的偏青、有的偏蓝还有的偏品。所以佳能设计了漂移式的白平衡。闪光灯的色温与品牌、功率、种类都有关系;色温从4,800到7,600都有。国产的闪光灯色温偏高;而国产加膜闪光灯的色温又经常偏低。3.自定义白平衡这张照片使用的是晴天白平衡,相机没有在照片中加入颜色。这是钨丝灯白平衡的效果利用这一原理,我们可以改变照片的色调。这一张采用了阴天白平衡,来给照片添加暖色。自定义白平衡的符号:自定义白平衡是矫正色温保证准确色彩还原的最好方法。自定义白平衡的操作方法1.任意设置一种白平衡;2.把照相机调节到手动对焦模式;3.对着一面白色的(或准确的灰色)墙壁或白卡纸(最好是柯达灰板或白板);4.一定要使灰板或白墙充满画面;5.用自动曝光模式对着灰板或白墙拍摄一张照片,使得灰板或白墙在画面里呈现灰色;6.选择自定义白平衡模式,确认;7.选中刚才已经拍摄的最好的一张照片,确认。用自定义白平衡拍摄的画面4.色温设置色温设置也称“手动白平衡”色温设置是创造性地运用色温达到自己想要表现的色彩的最佳方法。5.漂移式白平衡漂移式白平衡是佳能的一项创举。漂移式白平衡用于调节荧光灯的色温和创造性地再现色彩非常有效。漂移式白平衡漂移式白平衡有两个自由度的选择;它不仅可以像其他数码相机那样在蓝色和琥珀色之间选择;而且可以在绿色和品红色之间选择(选择的范围可以达到逆标180)。佳能60D就有漂移式白平衡功能。6.包围白平衡包围白平衡是多数高档专业单反数码相机的功能。包围白平衡可以连续拍摄三幅画面;这三幅画面的白平衡设置不一样,而色温的间隔可以自己设定(一般不超过三级,逆标60);三幅画面的顺序一般是:正常、高色温(蓝)、低色温(黄)。佳能60D有包围白平衡功能而且佳能的漂移式白平衡和包围白平衡功能都有两个自由度的选择。不仅有左右的选择,而且有上下的选择。从左右的选择是:从青蓝色到橙黄色;从下到上的选择是:从品红色到绿色。包围式白平衡的顺序是:正常、青蓝色、橙黄色;正常、品红色、绿色。白平衡与RAW色彩的应用特征色彩基调色彩基调是指影像的主要色彩倾向,色彩基调对表现主题、烘托气氛能起到重要作用。(1)暖色调红、橙、黄色调带给人们温暖的感觉,以这些色彩形成的画面基调称为暖调。暖调给人以温馨、热烈等感觉。(2)冷色调绿、青、蓝、紫色调带给人们冷的感觉。以这些色彩形成的画面基调称为冷调。冷调给人以寒冷、宁静的感觉。表现冷调可用散射光和阴影,必要时调整色温值,并适当减少曝光来突出冷调的感觉。(3)中间色调中间色调是各种色调协调、融合的结果,可呈现出节奏感、韵律感,丰富却不杂乱。很多情况下,新闻摄影都是在复杂的光影、色彩中寻求均衡的中间色调,实现色彩表现多样化与一致性的统一。色彩与情感在人们的生活经验中,色彩总是与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实践联系在一起,因此被赋予了丰富的感情色彩。例如,红色象征喜庆,蓝色象征宁静,绿色象征生命,黄色象征高贵等。摄影者要了解色彩与情感的联系,让色彩拨动读者的心弦。色彩心理感觉的运用:1:色彩心理应用。色彩具有影响人类心理的能力(通称为色彩心理),金黄色与红色能够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温暖感,而蓝色与黄绿色则会呈现出寒冷感。2:暖色,特别是颜色较暗的暖色,能够使被摄物产生沉重感与密度感。从另一方面讲,冷色能够使被摄物产生一种较轻与较亮的感觉。3:影响画面纵深感的色彩。暖色给人的感觉是向前进的,而冷色给人的感觉则是向后退的。在拍摄时,你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来增加画面的纵深感—将暖色的物体安排在前景,将冷色的物体安排在背景。影响画面纵深感的色彩。暖色给人的感觉是向前进的,而冷色给人的感觉则是向后退的。在拍摄时,你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来增加画面的纵深感—将暖色的物体安排在前景,将冷色的物体安排在背景。色彩的特性(1)高明度色彩与低明度色彩(2)在同样的距离上,暖色、纯色、高明度色有前进之感;冷色、浊色、低明度色有后退之感。(3)暖色、高明度色有扩大、膨胀之感;冷色、低明度色有收小、萎缩之感。(4)暖色、高纯度色、强对比色有运动、活力之感;冷色、低纯度色、弱对比色有安静、沉稳之感。(5)明度高、纯度高,色彩丰富、对比强烈的色调有华丽、高贵之感;低明度、低纯度,色彩单纯、对比弱的色调有淡雅、朴素之感。色彩的表现摄影者不应仅仅满足于客观地记录那些日常可见的色彩,而是应当学习从司空见惯的生活细节中去挖掘那些瞬息万变的色彩,实现对色彩的再创造。一方面要有严谨的操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