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互动环境下校本教研的探索与研究_第1页
网络互动环境下校本教研的探索与研究_第2页
网络互动环境下校本教研的探索与研究_第3页
网络互动环境下校本教研的探索与研究_第4页
网络互动环境下校本教研的探索与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网络互动环境下校本教研的探索与研究》课题方案

一、研究的现实背景及意义(一)现实背景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在教学中的不断深入应用,教师和学生都深刻地感受到了互联网带来的冲击。上名师博客与名师智慧对话,观经典教学录象分享他们的成功与喜悦,用搜索引擎查询相关的教育教学资料,在网络当中的“互动”与“分享”无形中正带给我们更多的理念和信息。教师通过互联网提升了教学理念,优化了教学手段,丰富了教学内容,更改变了教学表现形式(图片、音频、视频等),这些不仅吸引着学生的感官细胞,引发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更激荡学生的思维,焕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时间,教师们都积极参与到这互联网的互动、分享中,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优秀教学思想和便利。瞬时,在教育界也出现了一些新名词,“教研QQ群”、“教学论坛”等,大家都积极投入到网络互动环境下的校本教研活动。正如任何新事物出现时一样,一开始网络教研以其方便、自由等特点受到了大家的积极踊跃参与,但由于缺乏优秀的教研案例作为示范引领,缺乏必要的组织管理制度,缺乏一些必要的保障措施和条件,学校教师的热情往往无法得到有效的释放,教研效果也就流于泛化,具体表现在:研讨形式方便但却散漫;研讨内容自由但却常偏离主题;论坛虽然注册的人很多,但由于缺乏组织条例,参与的人不能都到位;QQ群虽然在线的人很多,但由于缺乏主持人,导致发言的无序等问题。近些年虽然有许多学校都尝试着能突破这种不良局面,以真正实现“用网络,用好网络”来实现有效教研,但由于缺乏必要的深入探究,其结果往往以失败告终。因此探索网络互动环境下的校本教研,明确网络教研的组织活动形式,建立网络教研有效操作办法等都有助于我们“用好网络”。通过检索互联网和学术期刊库(万方数据库等)发现,国内对于多媒体参与教学、校本教研的有效形式等的研究比较多,对于网络环境下校本教研也有一定的研究基础,但他们的研究更多存在对于“分享”教学资源上的研究,而对于“互动”的过程研究相对较少,也都还不成熟。(二)研究的意义和价值1.教育信息化为校本教研的开展提出了新的研究方向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对当代社会产生着重大的影响,改变着我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从而使我们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为目的的教研活动方式也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当前,以“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为基础的校本教研,在很多学校如火如荼地进行,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在大力加强学校信息化建设的今天,网络已经在很多学校得到普及,尤其在课程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的今天,作为课程资源的支持系统,网络环境是具有极大开发潜能的课程资源,它与教师、学生、文本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如何更大限度地利用、开发这一资源,让它在校本教研中发挥更大地作用,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校本教研机制,是一个颇具实践研究价值的问题。2.校本教研的基本理念为网络环境下校本教研的开展提供了理论依据校本教研的理论基点是,学校是真正发生教育的地方,教学研究只有基于学校真实的教学问题才有直接的意义。校本教研强调三个基本理念:第一,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第二,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第三,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是教学研究的主要而直接的目的。

校本教研的基本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校本教研的目的和主要任务是为了促进学校发展、教师成长和学生发展——即为了学校;二是校本教研的基地(主阵地)是学校——即基于学校。所有教育教学实践问题均产生于学校;结合学校具体的实际和教学情境才能产生适合本校需要的研究成果。三是校本教研的主体是教师——在学校中。其中“基于学校”是我们提出这一课题的重要原因,也就是学校自身的特点为校本教研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作为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学校已拥有网络主页,校园网平台,教师每人拥有一台笔记本电脑,这为网络环境下的的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硬件保障。再者每位教师已经通过了计算机等级考试,比较熟练掌握了电脑的使用和操作。因此实现“规范、高效、灵活”的校本教研机制,已经摆在了学校工作的议事日程。3.网络环境下教学资源的特点为校本教研提供实施环境较全面的“QQ群”教研活动组织形式,构建适当的教研管理制度等就显的更为重要。(3)利用“主题网站”进行教学研究。我们紧扣主题网站“主题”突出的主要特点,围绕主题引领,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研究活动,参与人数多,参与面广。主要有专业引领,案例评说,课例剖析,说课议课,教育叙事,课题研究等。我们先后参加了《东苑小学校本研究网》教育叙事研究、案例研究、课例研究、主题网站建设研究、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研究等。同时,学校主体网络建设已成特色。作为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学校已拥有网络主页,校园网平台,教师每人拥有一台笔记本电脑,开通“东苑小学校园信息网”以来,学校先后进行了多次改版更新,到现在基本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网站。(4)利用“教师博客”进行教学研究。学校教师博客越来越精彩,已经有三分之一青年教师在新浪、博客中国、中国教师博客、中国教育人博客等注册了自己的网页,有的甚至有几个博客,有多位老师的已经成为热门博客。2.网络教研组织机制和规章制度的探究(1)成立网络教研的机制。我校现有完善的教育技术领导小组,夏美丝校长亲自挂帅任组长;严卷文、滕闽军、周红琴副校长任副组长;各科室主任、教研组长任组员。还分设有设备管理、音像教材管理、技术管理、网站维护等组织,配备了相应的人员。学校制定有《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目标》、《电教设备管理制度》,对各科室、各部门明确工作职责,科学管理,责任到人,使全校教师、各科室都严格按照条例开展工作。此外,我们还能较好地做好常规媒体的维护、保养工作,确保其完好无损。(2)确立网络教研的目标。校本教研必须从学校、教师的实际出发,因此,方向、内容确定之前必须对学校现状、教师队伍、学生状况作调查分析,对课堂教学进行诊断与评价,在充分了解师生的需求与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制定教研课题。但不管何种教研策略,目的就是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课堂教学质量。(3)创设网络教研的条件。一是宣传网络环境下教研活动的特点和优点,营造教研氛围,让教师积极参与到网络教研活动当中来。二是学校要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知识的培训,为教师参与教研活动解决技能上的问题。三是建立完善的网络环境下教研活动的平台(学校网站,教科网、校内网等)。四是建立教师个人主页,为教师之间互相学习交流创造条件。(4)制定网络教研制度。为了有效利用网络开展教研活动,学校建立了严格的制度,并与教师的考核挂钩。要求教师每月上传一定数量的课件、教案等,并要求教师积极在论坛上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要认真维护校园网,维护网络道德等。3.网络教研实施策略的探究(1)互动多向研讨。变形式单一为形式多样,改变原来集中教研的形式,即向分散教研、主题教研等发展,使教研形式更加有利于激发广大教师参与教研的热情。如课堂教学的反思跟贴,我们开辟网络论坛,将教师的精品教案上传到学校的网站上,让老师们进行点评;也可将自己的教学设计放到网上征求老师的意见。又如观点展示,教师可以将自己的教育教学感受上传到学校网站,让教师和同行进行点评,实现双赢提高。(2)资源成果共享。变骨干成长为全员成长,改变骨干教师在课改中演“主角”的局面,骨干教师在校本教研中始终肩负着重任,成长得越来越快,普通老师发展的机会不多,自然成长缓慢,这样是很不利于新课程的全面推进,即最大化地实现思想共享、全员参与,让更多老师受益,实现本校资源、外校资源、专家引领资源,外出培训资源等全方位资源共享。(3)校本自主培训。变被动参与为主动参与,改变原来大多数教师被动参与,只有少数教师承担研讨任务的局面,即给每位老师更多的参与权、发言权、主动权。而网络恰恰是教师自主学习的一个有效平台。我们将通过网络资源的设计,对信息资源进行整合、设计并提供相应的信息资源和搜索方法,有效地促进教师对知识的建构,提高教研活动的效率。(4)区域连动式教研活动的开展。基于网络的校本教研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为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合作空间,我们将以组级连动式,校级连动式,校际单向连动式,校际多向连动式等方式,实现更广泛的合作和资源共享。四、研究的方法和步骤(一)研究方法本课题研究将辅以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整合利用法、经验总结法等。1.文献研究法:通过理论学习和科学整理,从多角度、多层次展开对和课题有关的收集资料的比较研究,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实验进程。2.行动研究法:课题要研究的主要内容都需采用行动研究获取一些事例,得到一些数据,找到一些对策,此方法是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3.整合利用法:就是充分利用网上的文本资料,作为开发课题资源的素材,让网络及网络资源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4.经验总结法:定期进行课题组成员的研讨活动,及时总结实践经验,使之上升为理性认识,并将点上研究的范围不断扩大。(二)研究步骤本课题的研究主要是探讨网络“教学论坛”、“QQ群”、“主题网站”、“教师博客”等网络教研形式,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中总结形成经验,从而逐渐形成并完善网络教研形式。对于课题的研究我们主要从三个阶段展开:准备、观摩和推广。准备阶段主要指学校对于多媒体工具的准备,包括教师的个人电脑和学校的论坛网站(如网络空间的支持),给予教师活动提供硬件设施的保障;包括对教师进行的多媒体操作技术的培训等。对于此阶段的研究,主要通过邀请现代教育技术专家对全校教师的多媒体技术操作能力进行培训,促使每个教师都能灵活应用多媒体。观摩阶段指学校组织小规模的观摩研讨活动,通过范例式的研讨带动其他学科和全校的研讨。通过对在数学组或语文组中打造一个经典的网络研讨案,并请专家进行指导,从而打造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网络教研活动案例,形成典型的活动形式和管理模式推广阶段指将之前的经典案例,进行展示、观摩,为其他组的活动进行示范,促使其他组更好的开展研讨活动。这个阶段只课题研究的主体,通过多场次,多层次的研讨活动,逐渐形成并完善网络教研的系列管理制度,系列操作办法。五、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1.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本课题的研究是基于我校在2005年结题的《现代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整合的相关研究》基础上进行的,该课题获得了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专项课题成果二等奖。通过该课题的研究,我们已初步形成了对于现代信息技术与各学科在教学、教研等方面的整合研究,而对于本课题的研究,是进一步将这种整合网络化,在网络互动环境下对校本教研具体形式进行深入探究。此外对于网络环境下的校本教研,我校已经进行了多年的实践,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基础,。2.主要参与者队伍结构课题负责人夏美丝校长是浙江省小学数学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浙江省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工作站导师,是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分院兼职教授,是金华市小数会会长。夏校长曾主持研究过十多项国家、省级课题,其中《金点子信箱:家校有效合作的通道》曾获得过由中国教育学会颁发的“全国家教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生命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探索》曾获得过由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省基础教育优秀成果二等奖”,就在09年由夏校长主持研究的课题《基于体验的小学生“四有”德性策略研究》获得了由省教育厅颁发的“省基教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此外,夏校长还曾主持过的课题,还有多项获得了国家、省、市一等奖以上。课题组参与人员中的周红琴副校长是省“春蚕奖”获得者,是市名教师、市数学教坛新秀,也曾多次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家级、省级以上课题的研究,具有相当的研究经验。此外课题组的其他老师也都有非常丰富的研究经验。3.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学校是金华市政府南迁配套工程,是金华市教研室的唯一实验学校。学校占地面积42亩,建筑面积近2万平方米。学校拥有先进的校园教育网、校园管理平台、多媒体教学网、交互式电脑房、语音室等现代化教学设施。目前,1个标准化的200米运动场和少年足球场,4个篮球场,2个排球场,1个20×25米的游泳池、一个可容纳700多人的报告厅和具备综合功能的播控中心等一系列现代化教学设施也已经投入使用。学校现有60个教学班,近3000名学生,教职员工152名。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