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 课件 第11、12章 媒体生产与媒介场、多伦多学派及媒介研究_第1页
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 课件 第11、12章 媒体生产与媒介场、多伦多学派及媒介研究_第2页
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 课件 第11、12章 媒体生产与媒介场、多伦多学派及媒介研究_第3页
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 课件 第11、12章 媒体生产与媒介场、多伦多学派及媒介研究_第4页
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 课件 第11、12章 媒体生产与媒介场、多伦多学派及媒介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一章媒体生产与媒介场

对传媒生产过程缺乏了解的受众一般会对大众媒体有一种神秘感,常常会把“报纸上登的”或“电视上报道的”当做确凿的证据,可是人们常常忽略了媒体的工作者也是一群普通人,他们对世界的认识与解释也会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一、什么是媒体生产研究本章使用了“媒体生产”一词,意味着我们不再把媒体内容的制作看成一个神秘的过程,而是把它视为一个普通的商品生产过程。第一节媒体组织与媒体生产二、媒体内容的倾向性问题媒体生产的最终产品是文本,但是它却常常成为研究的逻辑起点。人们最容易提出的问题是:为什么媒体的内容会具有倾向性呢?三、个人对媒体生产的影响:把关人个人是媒体生产研究的起点,也是最容易误解的一个层次。一种看法认为个人对内容的生产起到决定性的影响;另一种看法认为个人在内容的生产中无关紧要。这两个极端在早期的研究中经常出现。四、个人对媒体生产的影响:职业角色除了个人的价值观、生活背景外,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角色认知也会影响媒体的内容。新闻从业者对自己职业角色的定义可以视为一种意识形态,它既帮助新闻从业者获得行动的意义,同时也影响着他们对世界的解释。五、媒体组织内部的影响:组织目标和权力结构媒体组织对媒体生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组织的目标、分工、权力结构、无形政策、惯例等方面。六、媒体组织内部的影响:潜规则除了可见的组织目标与组织分工外,组织内权力的影响还会通过各种无形的政策加以贯彻。七、媒体组织内部的影响:惯例布里德的研究打破了新闻专业主义的一些神话,把新闻从业者看做普通的员工,从社会控制和社会化的角度,让我们看到了组织中潜规则的重要影响。在上述社会化的过程中,行业内的惯例(routines)也逐渐内化为新闻从业人员的实践意识。八、媒体组织外部的影响:其他组织媒体组织以外的因素,主要是指媒体所在的社会环境与制度环境,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因素:其他组织、经济环境、国家传播管理制度和技术。九、伪事件和媒介事件早在1961年,美国学者布尔斯廷就提出了一个概念——“伪事件”来指称为了得到媒体报道而人为制造的新闻事件。十、媒体组织外部的影响:国家传播管理制度国家的传播管理制度是影响媒体生产的重要力量。十一、影响媒体组织生产的因素:文化和前面讨论的层面相比,文化是一个更加难以把握的层次。有人戏言:文化是一个筐,什么东西都能往里装。因此在分析文化层面的时候,首先要警惕将文化神秘化,将其简单归结为某个地域或民族的习惯、具有特殊性的东西,而忽略了其普遍性。一、场域理论与社会科学“场”是一个来自物理学的概念,指物体周围传递重力或电磁力的空间。它最早由物理学家牛顿提出,用以解释重力的作用原理,其后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用场的概念来解释电磁力。第二节媒介场域理论与中国的

媒体生产研究二、媒介场

1996年,布迪厄出现在法国的巴黎一台,做了《关于电视》和《记者场与电视》两个电视讲座,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利用电视来为电视解魅。三、中国媒介场研究的策略布迪厄等提出的媒介场域理论对中国的经验未必完全适用,仍然需要对其进行批判与修正,其中最主要的有三方面:一是确定中国媒介场中的关键资本,二是对媒介场的构型(configuration)予以重视,三是对媒介场的相对主义倾向进行批判。四、中国媒介场研究的方向中国媒介场研究的特殊性不仅表现在理论取向上,还表现在研究方向和领域上。思考与讨论1、什么是媒体生产研究?它与媒体效果研究有何不同?2、请举例说明媒体生产研究有哪些研究路径?你认为各种研究路径有何优劣?3、你是如何理解新闻的倾向性的?除了书上介绍的分类外,还有没有其他的方式?4、你认为把关人能够决定媒体的内容吗?为什么?5、设计一个研究把关人的特点及作用的研究计划。说明你想在这个研究中讨论哪个问题。6、你认为新闻工作是一个职业吗?为什么?7、新闻工作的职业角色可以分成哪几类?除了书上介绍的分类方法,你还能提出新的划分标准吗?8、我国的新闻工作职业角色可以分成哪几类?各自的特点是什么?9、请举例说明媒体组织的目标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的?10、你认为布里德的研究结论在今天仍然成立吗?为什么?11、请根据自己的实习经验或者采访学校媒体的工作人员,了解一下他们的工作惯例有哪些?这些惯例会如何影响媒体的内容?12、大众媒体采用常规的信息渠道是否意味着媒体受到其他社会组织的控制?为什么?13、什么是伪事件?作为新闻工作者应如何应对伪事件?14、请以一个具体的媒介事件为例,分析它的意义是如何建构的?15、什么是新闻的自由主义理论?你认为它对我们今天的新闻管理方式有何启示?16、为什么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要提出社会责任理论?17、你认为威廉斯的分类是否可以适用于中国目前的媒体管理制度?如果可以,请举例说明。如果不能,请提出你的理由。18、从媒体上寻找事例,说明哪些事件被归为一致同意的领域、合理争议的领域和异常的领域?并说明其可能产生何种影响。19、什么是媒介场?它具有什么特点?20、你认为是否可以用媒介场范式分析中国的媒体生产?为什么?第十二章多伦多学派及媒介研究第一节作为技术的媒介一、什么是media大众传播研究,又被称为“媒介研究”如[英]巴雷特、纽博尔德编的《媒介研究的进路》就以“媒介研究”指代整个传播研究。然而“媒介”这个概念充满歧义,它既指涉技术,也指涉组织,甚至指涉传播内容与文化。广义上的“媒介研究”主要围绕着媒介内容的生产与消费,讨论媒介与社会的关系。二、媒介形态变化的关键因素媒介技术处在不断地进化中,我们所使用的媒介形态经历了非语言媒介、口语媒介、文字媒介、印刷媒介、电子媒介,以及目前以网络、手机为代表的互动媒介等阶段。三、媒介演化的模型在讨论媒介进化规律时,通常存在两种极端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媒介的发展主要是由技术进步推动的,科学家们和发明家们是媒介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另一种观点认为,技术的产生受到多种社会条件的影响,一种新媒介技术的扩散也要受到一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复杂因素的作用,所以在媒介的进化中,社会因素居于主导地位,技术进步则受到前者的支配。一、麦克卢汉的修辞马歇尔·麦克卢汉是20世纪60年代成名的怪才。他1911年出生于加拿大,早年求学于加拿大曼尼托马大学,1934年到1936年就读于英国剑桥大学。剑桥大学里查兹和燕卜荪的新批评、利维斯的将文学批评方法应用于社会都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二节麦克卢汉的修辞和认识论二、界面性的象征修辞从理论与经验关系的角度看,大致存在三种方式来为理论提供证据,它们分别是归纳、演绎和类比。从推论的保真性来看,演绎最为严密,归纳次之,类比最不可靠。三、电子媒介与认识论麦克卢汉之所以采用伊尼斯开创的这种“界面式”的象征修辞方法,还有一个独特的原因。他认为,逻辑的或者“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印刷媒介时代的思维方式。四、反环境:作者的合法性问题麦克卢汉在论证了实证主义者们何以无法接受他理论的原因之后,还要接着证明另一个问题:为什么他本人不会受到上述影响,能够发现“媒介即讯息”这一被隐蔽的规律呢?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主观的,一个是客观的。一、媒介—感觉—社会:对社会变迁的一种诠释麦克卢汉最著名的一个论断是“媒介即讯息”。从表面上看,这是一个主语与谓语缺乏同一性的命题,但是作为一个隐喻,它真正想表达的意思是任何一种媒介——即人的延伸——都会创造出一种全新的环境,对“整体的心理”和“社会的复合体”产生影响。第三节作为讯息格式的媒介:

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二、媒介偏向论与感觉平衡论麦克卢汉这种历史诠释的思路来自伊尼斯。伊尼斯最早把媒介的形态与历史发展联系在一起。三、媒介决定论:软和硬提到麦克卢汉的理论,人们经常使用一个概念——“技术(媒介)决定论”。技术决定论并不是麦克卢汉的发明,在此之前历史学家就提出过许多更为极端的论断,比如有人提出马镫的发明造就了中世纪的封建主义制度。四、衡量媒介和文化的新尺度:冷与热冷媒介/热媒介理论可能是麦克卢汉最容易被人误解的理论之一,也是人们批评他概念界定晦涩不清的主要论据之一。五、媒介定律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大多在1964年出版的《理解媒介》中提出,此后的书籍多是对这些原理的发挥,很少再提出全新的理论,一个例外是他与儿子埃里克·麦克卢汉于1988年合著的《媒介定律》。一、大众文化早期的麦克卢汉受到利维斯的影响,对大众文化(这是麦克卢汉那个时代的用词,内涵等于我们现在谈的“通俗文化”)持否定态度。在他的第一本著作《机器新娘》中,麦克卢汉对以广告为代表的大众文化中的意识形态进行了严厉地批判。第四节麦克卢汉论媒介与文化二、商品符号化麦克卢汉在研究广告时发现,信息时代的生产中,商品本身越来越具有信息的性质。成本中相当部分用于广告预算。商品的好坏不仅取决于质量,并且越来越取决于他在消费者头脑中所营造的形象。三、媒介政治电子媒介的出现,不仅使商品日益符号化,连政治也无法避免。政治变成了“表征”(再现)的政治,起决定作用的不再是如何做,而是如何说。四、注意力经济麦克卢汉所说的这个观点,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注意力经济”。媒介通过向受众提供免费的信息,交换了受众的注意力,然后再将受众的注意力,出售给广告商。五、全球化全球化是麦克卢汉理论中的另一个隐含的主题——尽管他并不是从经济、政治或文化的角度来谈论这个问题。一、媒介生态学麦克卢汉在20世纪60年代一夜成名,伴随着电视的普及,他向好奇的人们描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成为电子媒介时代的预言家。第五节麦克卢汉之后的媒介研究二、梅洛维茨:电子媒介—情境—行为从理论建构来看,梅洛维茨是将麦克卢汉的理论与主流社会学整合得最好的学者之一。三、媒体等同除了用历史诠释的方法继续验证麦克卢汉提出的媒介影响外,巴伦·李维斯和克利夫·纳斯通过实验的方法,还证明个人会像对待真实的人和真实的空间一样对待电脑、电视和新媒体。思考与讨论1、请举例说明“媒介”一词在不同语境下的含义。2、多伦多学派的媒介研究与管理学派的效果研究有什么不同之处?3、请以一个媒介为例,讨论一下哪些因素在它的发明扩散中起到过关键作用?4、你认为麦克卢汉所倡导的“界面”的研究方法是否有说服力?为什么?5、为什么麦克卢汉认为自己能够发现其他人无法理解的媒介理论?你认为他的论证是否充分?为什么?6、“媒介即讯息”这句话说明了什么?7、麦克卢汉是如何论证媒介对历史发展的影响的?8、如何理解“感觉”在麦克卢汉理论中的地位?9、麦克卢汉所说的“地球村”与今天我们说的“全球化”有何异同?10、伊尼斯所说的“时空”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