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自考00407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含解析_第1页
2014年4月自考00407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含解析_第2页
2014年4月自考00407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含解析_第3页
2014年4月自考00407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含解析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教育心理学年月真题

0040720144

1、【单选题】有意创设或改变条件以引起特定的心理及其变化,并依据外部影响与心理反应

之间的相关情况或数据去探明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研究方法是

观察法

调查法

A:

实验法

B:

访谈法

C:

答D:案:C

解析:有意创设或改变条件以引起特定的心理及其变化,并依据外部影响与心理反应之间

的相关情况或数据去探明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研究方法是实验法。

2、【单选题】研究学生心理时,研究方案的设计与实际操作过程中应考虑对学生有良好的教

育影响,不做有损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事。这一研究原则是

客观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

A:

教育性原则

B:

实事求是原则

C:

答D:案:C

解析:研究学生心理时,研究方案的设计与实际操作过程中应考虑对学生有良好的教育影

响,不做有损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事。这一研究原则是教育性原则。

3、【单选题】皮亚杰划分认知发展阶段的依据是

年龄

运演水平

A:

心理发展水平

B:

生理发育水平

C:

答D:案:B

解析:皮亚杰借用逻辑和数学的概念来分析说明思维发展的过程。他把运演水平作为认知

发展阶段的依据。

4、【单选题】以下选项中,不属于经典性条件反射现象的是

望梅止渴

画饼充饥

A:

谈虎色变

B:

叶公好龙

C:

答D:案:D

解析:经典性条件反射,就是一种刺激替代过程,即由一个新的、中性的刺激替代了原先

自然引发反应的无条件刺激。四个选项中,“望梅止渴”“画饼充饥”“谈虎色变”均属

于经典性条件反射现象,只有“叶公好龙”不属于经典性条件反射现象,故选D。

5、【单选题】根据来源,学习动机可划分为

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

近景性动机与远景性动机

A:

意识到的动机与没有意识到的动机

B:

正确的动机与错误的动机

C:

答D:案:A

解析:根据来源,学习动机可划分为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

6、【单选题】“角”这一概念的掌握,有助于“钝角”、“直角”、“锐角”等概念的学

习,该迁移属于

纵向迁移

横向迁移

A:

特殊成分的迁移

B:

非特殊成分的迁移

C:

答D:案:A

解析:“角”这一概念的掌握,有助于“钝角”、“直角”、“锐角”等概念的学习,该

迁移属于纵向迁移。

7、【单选题】围棋高手能够将对弈的整个棋局复盘,几乎无误,一个围棋新手只能复几个

子。这表明组块能力依赖于

性格

知识经验

A:

认知风格

B:

成熟度

C:

答D:案:B

解析:组块,对有用的信息进行概念性的组合,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题干表明组块能

力依赖于知识经验。

8、【单选题】“相同要素说”这一迁移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贾德

苛勒

A:

伍德沃斯

B:

沃尔夫

C:

答D:案:C

解析:桑代克的相同要素说认为,一种学习之所以能够对另一种学习产生影响,是因为两

者有相同的元素。后来伍德沃斯把相同要素说改为共同要素说,也就是说在两种活动中有

共同的成分才能发生迁移。这种相同不仅包括内容或实质上的相同,还包括程序的相同。

9、【单选题】韦纳把归因因素分为三个维度,即原因源、稳定性和

可控性

内外性

A:

主动性

B:

反复性

C:

答D:案:A

解析:韦纳把归因因素分为三个维度,即原因源、稳定性和可控性。

10、【单选题】伊索寓言中的“吃不到葡萄反说葡萄酸”的心理使用了下列哪种防御机制?

否认

转移

A:

合理化

B:

认同

C:

答D:案:C

解析:伊索寓言中的“吃不到葡萄反说葡萄酸”的心理使用了合理化防御机制。

11、【单选题】学生将课文中重点的词汇、段落勾画出来,以便理解和记忆,他使用了

复述策略

组织策略

A:

精细加工策略

B:

元认知策略

C:

D:

答案:B

解析:学生将课文中重点的词汇、段落勾画出来,以便理解和记忆,他使用了组织策略。

12、【单选题】提出顿悟说的心理学家是

苛勒

华生

A:

华莱士

B:

桑代克

C:

答D:案:A

解析:苛勒历时7年,以黑猩猩为对象进行了18个实验,依据其结果,撰写了《猩猩的

智慧》一文。他发扬了格式塔理论,提出了“顿悟说”。

13、【单选题】伴随着道德认知而出现的内心体验是

品德

道德行为

A:

道德情感

B:

道德意志

C:

答D:案:C

解析: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部分。这一知识点多次以

选择、填空的形式考核。道德认识是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其结果是获得有关

的道德观念、形成道德信念。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

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道德行为是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和道德情感激励下所表

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它是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现,是衡

量品德的重要标志。道德行为包括道德行为技能和道德行为习惯。

14、【单选题】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儿童在判断事件的合理性时主张公道,此时儿童处于

自我中心阶段

权威阶段

A:

可逆阶段或互惠阶段

B:

公正阶段

C:

答D:案:D

解析: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儿童在判断事件的合理性时主张公道,此时儿童处于公正阶

段。

15、【单选题】根据科尔伯格的理论,某儿童认为正确的行为就是能够满足本人需要的行

为,则该儿童处于

惩罚和服从定向阶段

工具性的享乐主义定向阶段

A:

“好孩子”定向阶段

B:

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定向阶段

C:

答D:案:B

解析:工具性的享乐主义定向。儿童认为正确的行动就是能够满足本人需要的行为。人际

关系被看作是交易场中低级的对等关系,互惠发生了,但表现为实用主义方式,即认为

“你为我挠痒,我为你捶背”就是对的,他们能部分地依据行为意向来进行判断。属于本

阶段的儿童听了“海因茨偷药”故事后,有的被试认为“偷药是不对的,因为做生意是正

当的,药剂师不这样就赚不到钱了。”而另一些被试认为:“海因茨的妻子平日为他做

饭、洗衣服,因此为了救他的妻子,他应当去拿到这种药。”

16、【单选题】个人按照社会或群体的要求、或他人的请求而做出的行为叫做

服从

从众

A:

去个性化

B:

认同

C:

答D:案:A

解析:个人按照社会或群体的要求、或他人的请求而做出的行为叫做服从。

17、【单选题】班级核心吸引力和号召力增强,全班同学对群体的认同感增强,集体荣誉感

产生,此时班集体形成处于

形成期

同化期

A:

凝聚期

B:

松散期

C:

答D:案:C

解析:班级核心吸引力和号召力增强,全班同学对群体的认同感增强,集体荣誉感产生,

此时班集体形成处于凝聚期。

18、【单选题】小学生接受纪律的发展过程基本处于

强制阶段

A:

强化和遵从集体阶段

服从法律和权威阶段

B:

民主平等阶段

C:

答D:案:B

解析:小学生接受纪律的发展过程基本处于强化和遵从集体阶段。

19、【单选题】研究和处理个体从出生开始的各成长阶段所遇到的心理问题,使个体健康成

长、愉快地生活与工作,这属于心理卫生工作的

一级水平

二级水平

A:

三级水平

B:

四级水平

C:

答D:案:A

解析:研究和处理个体从出生开始的各成长阶段所遇到的心理问题,使个体健康成长、愉

快地生活与工作,这属于心理卫生工作的一级水平。

20、【单选题】学生受到老师批评,愤愤不平,转而欺负其他同学的心理防御机制是

否认

转移

A:

抵消

B:

合理化

C:

答D:案:B

解析:学生受到老师批评,愤愤不平,转而欺负其他同学的心理防御机制是转移。

21、【问答题】遗忘的理论主要有哪些?

答案:(1)衰退理论;(2)干扰理论;(3)线索-依存遗忘理论;(4)动机遗

忘理论。

22、【问答题】奥苏伯尔认为概念同化的模式有哪些?

答案:(1)类属性同化;(2)总括性同化;(3)并列结合性同化。

23、【问答题】群体规范的心理功能主要有哪些?

答案:(1)群体支柱的功能;(2)评价标准的功能;(3)行为导向功能。

24、【问答题】衡量学生心理健康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答案:(1)心理测量与统计学方法;(2)社会适应判断法;(3)生活适应评定

法;(4)主观病痛法;(5)症状判定法。

25、【问答题】加里培林把认知技能的学习分为哪几个阶段?

答案:(1)活动定向阶段;(2)物质或物质化阶段;(3)有声言语阶段;(4)

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5)内部言语阶段。

26、【问答题】举例说明影响小学生学习策略掌握的因素。

答案:(1)内部因素①学习者的动机;②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③学习者的认

知发展水平。(2)外部因素①教师的有关特征;②学习策略的教学方式。

27、【问答题】结合实际分析解决班级纪律不良问题的方法。

答案:(1)重建班级规范,形成健康舆论;(2)切实解决与纪律有关的具体问题;

(3)面临班级纪律问题的教师要自己解决问题,不要借助其他人的权力;(4)教师要

以身作则。

28、【问答题】结合实际分析教师帮助新入学小学生克服适应问题的措施。

答案:(1)如同父母般地对儿童表示关切和爱护;(2)认可和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地

位;(3)培育学生对学习的兴趣;(4)帮助学生养成遵守纪律的习惯;(5)帮

助学生适应集体生活。

29、【名词解释】定势

答案:指由先前影响所形成的往往不被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