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秋季九年级期中教学质量监测

语文

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L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迹签字笔填写在答

题卡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考点、考场号。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答案使

用0.5毫米的黑色墨迹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

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选择题(共8小题,满分24分,每小题3分)

1.(3分)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蔚蓝(wei)烧灼(zhuo)吞噬(tUn)忧心忡忡(ch6ng)

B.炽热(zhi)堡垒(lei)闲暇(xia)血气方刚(xue)

C.呜唱(yan)粗型(zhuo)俯瞰(kdn)悲天悯人(min)

D.晌午(shdng)猥琐(wSi)譬如(pi)鞠躬尽举(cui)

2.(3分)下列句子中有至肯别宇的一项是()

A.最壮的是塞外点兵,吹角连营,夜深星阑时候,将军在挑灯看剑。

B.拉顿的岩层的年龄为6500万年,因此可以追朔到恐龙灭绝的年代。

C.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落地。

D.目前,形势依然严峻,但,狂风骤雨之后,我们将迎来破晓的黎明。

3.(3分)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晓东对前来参加父亲寿宴的亲朋好友说:“非常感谢大家能抽空参加令尊的生日宴会。”

B.小明到同学家做客,离开时说:“今日光临寒舍,我很开心,感谢你的盛情款待!”

C.小欧到做老院看望孤寡老人李奶奶,问道:“奶奶,您老身体真硬朗,今年高寿?”

D.在小学的毕业典礼上,张明把书送给王华,王说:“谢谢你,我一定惠存」

4.(3分)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1

A.在皇帝跟前,他是个率手可他的人物,谁敢得罪他?

B.近日成都的气温骤降,寒风刺骨,走在路上冷得毛号?然。

C.黎老师在讲座上,总是旁征博引,古典诗词信手技拈来,令人钦佩。

D.老王喜欢吟诗作对,文学修养颇高,却总自谦道:“我这不过附康不碓罢了!”

5.(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犯罪分子妄图拉拢鹰侬我们的领导干部,那是枉费心机。

B.他们的任务是在西部年穿油矿。

C.这次校运会的开幕式,班上的节目需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垂植拉朽的创造力。

D.到了秋天,活跃在田间地头的昆虫都第再厘地了。

6.(3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1969年,包括习近平总书记在内的一群知青来到延安梁家河村,开始了他们人生最初的磨练。:

在这片厚重的土地上,他们锤炼了意志,坚定了信仰。

①这是一排三孔的窑洞,简易的木门窗上镌刻着被岁月冲刷的印痕

②当年的知青旧居,其实与普通农民的窑洞无异,唯一的区别应该是墙上贴满了报纸,那是知青们了解外

面世界的主要方式之一

③窑洞里,一个灶台,一盘土炕,一张破旧的竹席,一张被磨平了棱角的木桌,一盏锈迹斑斑的煤油灯,

依旧记忆着旧日时光

④然而,就是在这样贫乏的生活状态下,这群来自北京的青年跨过了劳动关、生活关和思想关

⑤梁家河村的知青旧居在经过一定的修缮后,还原了窑洞内部本初的面貌

A.⑤③①©②B.⑤①③②④C.②③④⑤①D.③⑤④②①

7.(3分)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每年钱塘潮来临之时,总有一些弄潮儿站在大潮的风?跟纹,做出各种惊险的动作,引来游客掌声不

断。

B.白衣使者逆行武汉,冒着生命危险救治病人,他们的事迹报告令人.沟阳1上,大家听后都非常感动。

C.张师傅开车正行驶在宽阔的街道上,突然窜出个人来,张师傅来了个急刹车,汽车晏卷地小。

D.李老师冒雨给我送雨伞的情景,至今依然历历诈目,就好像刚刚发生一样。

8.(3分)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表,是古代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出师表》作者是三国时蜀汉的诸葛亮。

2

B.苏轼,北宋文学家。《江城子•密州出猎》和《记承天寺夜游》都是他的作品。

C.《简•爱》中,简•爱看重亲情,把叔父留给她的遗产与约翰•里德兄妹平分。

D.《朝花夕拾》写的虽大多是个人生活,但也展现了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与风气。

默写(共I小题,满分10分,每小题10分)

9.(10分)按教材原文填空。

(1)朔气传金柝,。(《木兰诗》)

(2),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3)念天地之悠悠,!(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4),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5)浩荡离愁白日斜,。(龚自珍《己亥杂诗》)

(6),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7)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周敦颐《爱莲说》)

三.名著阅读(共6分)

10.阅读名著选段,回答下列问题。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一一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这首诗的题目,作者(笔名),现代诗人,他的成名作是

《》。

(2)“爱国主义”在诗人的作品中是永远唱不尽的主题,请结合这首诗所描写的意象,谈谈你对这一主题

的理解。

四.古诗词赏析(共1小题,满分6分,每小题6分)

11.(6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岁暮①

(唐)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③。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④?

3

济时敢爱⑤死,寂寞壮心惊!

【注释】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此时杜甫(52岁)客居阖州(今四川阖中)。②雪岭:即

西山,在成都西面,因终年积雪得名。③江城:指阖州城。④请缨:将士自告奋勇请命杀敌。⑤爱:吝惜。

(1)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或者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岁暮”既指作者年岁高,也指唐朝走向衰落。

B.“还用兵”隐含着诗人对时局的担心和叹息。

C.“烟尘”“鼓角”句写出了战争的紧张,时局的艰危。

D.“朝廷谁请缨”表达了诗人对朝廷大臣们的赞美。

(2)作者尾联写道“寂寞壮心惊”,请结合诗句分析他“寂寞”的原因。

五.文言文阅读(共2小题,满分12分,每小题6分)

12.(6分)课外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从军击胡,善骑射,杀首虏多,以力战为名。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

之,中石没镶①。视之,石也。复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②,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为二千石四十余年③,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

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汽

节选自《史记•李将军列传》)

【注释】①镂:箭头。②麾下:部下。③二千石:汉代官员的俸禄等级。④士兵因此都爱戴他,乐于为他

所用。

(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多呼;处)

复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

(3)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李广是怎样的人。

13.(6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

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选择句子中带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集:聚集。

4

B.公欣然曰然:……样子

C.白雪纷纷日所似?何:为什么

D.未若柳絮因风起若:如,好像

(2)翻译下面句子。

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②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结尾补充交代了谢道镉的身份,表明了作者对谢道镉的聪颖和才气和赞赏。

B.谢太傅认为后一喻比前一喻好。

C.“公大笑乐”中的笑意含有讽刺兄子胡儿''撒盐空中差可拟”的不恰当之意。

D.“柳絮”一喻给人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正如英国大诗人雪的“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一样,有着

深刻的意蕴。

六.现代文阅读(共4小题,满分32分)

14.(8分)

给失败一丝曙光

①进入初三,她也学会了评论男生,和其他女孩一样。

②那次,在聚会中,几个女孩聚在一起,叽叽咕咕,议论纷纷,谈论起班上哪个男生讨厌,哪个男生帅气。

谈着谈着,话题转移到他一一她们的老班,那个刚刚大学毕业的大男生身上。

③有的女生说,老班年轻,帅气,一笑一对酒窝,很阳光。

④有的说,老班幽默,容易接近。总之,大家都认为,这个老班很不错,能给她们当老班,是她们的福气。

⑤她听了,鄙夷地一笑一一是真的鄙夷一笑。因为,她看不起老班,大家见了,都望着她。她扔下一句话:

“过于虚伪,不敢面对失败。”

⑥大家一时迷惑,无言以对。她却没说什么,一笑,走了。因为,只有她知道,老班面对失败是如何极力

遮掩、自我欺骗的。

⑦这事,还得从她们分班说起。

⑧他们班,属于慢班,换而言之,是成绩最差的班级。可是,老班偏不承认这些,死乞白赖,硬说是因为

上次这些学生发挥失常。发挥失常,不可能集体失常吧?可是,他就是这么认为的,而且还笑呵呵地说:“等

着吧,将来考场上再见真招。”他充满劲头,一副下战书的样子,不知是给自己下呢,还是给别人下。

⑨老班带班不久,学校组织了一次大合唱比赛,每个班都准备了,他们班也一样,做了认真准备。可是,

到了比赛那天,嘴里啪啦下起了大雨,因此,比赛临时取消。他听了,很是失落的样子,长叹一口气,说:

5

⑩大家都望着他,问为什么。

⑪f也说:“很简单,我们准备得很充分,只会拿奖,不会失败的」

⑫大家听了,都没心没肺地笑了,十分高兴。只有她想:虚伪,还没唱哩,说不定败了呢。

⑬(也的爸爸也是学校的老师,所以,有些情况,她是非常清楚的。

⑭还有一次,他们班的篮球队和别的学校的篮球队比赛。比赛结束之后,他带着队员们,米冲冲坡回到学

校。大家问成绩如何,他高兴地说:“凯旋,打败了市二中。”大家一听,都睁大眼睛问道:“真的吗?”队

员们异口同声:“真的。”顿时,教室里掌声如雷。

⑮不久,她就在侦查中知道了内幕,市二中倒数第一,他们班倒数第二,如此而已。尤为可恶的是,他竟

然让所有队员保持口径一致。

⑯还有一次,他的喜悦,更是让大家听了之后热血债张,难以自己。

(2浮校英语竞赛结束,他红光满面,走进教室,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这次英语竞赛,本班成绩出乎意料

的好,虽然每个参赛者都没得奖,可是,班级总分很不错。”说到这儿,他笑笑,反而不说了,一脸得意。

大家急得嗷嗷叫,让他说下去。他伸出三根指头,慢慢地说道:“我们班名列前三名,居于第三

鳏个教室,一片欢腾,如开了锅的水。

⑲其实,真实情况是,这次是慢班比赛,只有三个班参加。就这样,一件件失败的喜讯,从老班嘴里发布

出来,竟然光辉灿烂。说他扯谎吧,也没有,可是,又分明在掩饰,在自我安慰,在失败后给心灵找一可

怜的慰藉。

颁也性格好强,私下认为,胜就是胜,败就是败,要勇于面对,奋起直追,不然,永远难以转败为胜。因

为这,她忍不住了,一次,悄悄地写张匿名纸条,塞进老班宿舍门缝:“对待失败,应勇于面对,而不是遮

羞和自我麻醉,不然,我们班永远难以爬起来。”

㉑她衷心希望,老班能改,做一个完美无缺的老班。

㉒可是,老班不改,依然知故。

㉓一年后中考,他们班成绩出来,竟然出奇的好,甚至赶上了一些快班,让她大跌眼镜。谈到原因,同学

们说,每次,在老班的喜讯中,大家总会看到希望,增加信心。

㉔她听了,默默无言。她想,那个年轻的老班做的是对的。

㉕人生路上,失败很多,勇于面对失败固然很好,可是,随时给失败找一个借口、一点希望、一丝曙光,

不也是一种智慧吗?

(选自《教育故事》。作者:余显斌)

6

(1)选文中,老班做的哪些事情让“她”看不起?请简要概括。

(2)联系上下文,并依照老班的性格,请补写第⑨段中老班说的话。

(3)如果把第⑭段中的加点部分删去,再与原句比较,说说两者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4)阅读全文,说说开头写老班“帅气”“阳光”“幽默”有什么作用?

(5)请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谈谈你对第㉕段画线句子的理解。

15.(6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小麦物语

①“二月初二龙抬头“,在刚刚过去的农历二月初二,大部分的中国北方家庭,都会全家共吃意喻"龙耳”

的饺子。或许跟饺子里喷香的肉馅相比,饺子皮不太像是主角,但是没了用面粉做的饺子皮,又怎么能够称作

饺子呢?它是安安心心地将一切包裹起来的基础。我愿意把“神奇”二字赋予面粉的来源一一小麦。

②大约一万年前,在中东黎凡特新月地区、约旦河谷的某个好奇的人类,在土地里有意或无意地播下了一

些野麦的种子。后来,在这片土地丰饶肥沃、气候干爽的冲积平原上,这些种子萌发并生长起来,结出了野麦

粒,人们惊喜地发现,自己可以通过劳作,掌控播种和收获,定居下来,不必再逐水草而生,原始农业就此应

运而生,农业和耕作使人口开始有了稳定增长,土地、私产的概念出现并强化,随后有了社会分工和统治层级。

③和其他主食不同,小麦的食用有其独特的特点。我们食用的,其实是小麦的颖果,淀粉主要来源于给胚

芽提供营养的胚乳。和其它主食不一样,我们一般不把小麦的果实用来直接食用,而是将它磨碎成面粉,在面

粉的基础上再进行加工。

④需要深加工的小麦,之所以能够打败可以直接吃的同行,成为当仁不让的主食,也是有其神奇之处的。

首先,是小麦中蕴含的能量密度相对较高,能够和它匹敌的就只有水稻和玉米,这也是为什么玉米、水稻、小

麦分居全球主食产量前三甲。小麦强大的适应能力,则是它的另外一个优势。只要在日照充足的季节,有稳定

的灌溉水源,就能够生长,凭借发达的根系,小麦甚至可以在高纬度高海拔的高原地区顽强生存。

⑤小麦的另外一个神奇之处是面筋蛋白。人们需要从天然的作物中获取蛋白质,小麦的蛋白含量大约占

10%-15%,仅次于大豆,当仁不让地承担起了这个重任。

⑥占据西方人餐桌的主食面包,是小麦最为常见的面目之一。烤面包的时候,面粉和水形成的面筋蛋白像

一张充满弹性的网,把酵母释放出的二氧化碳裹在它的怀抱里。这种由古埃及人最先研发出来的烤面包技艺,

让面粉变身成蓬松而富有韧性的食物。也难怪“面包”一次次地被各种各样的文学作品提及,“牛奶会有的,

面包也会有的”,是人们对生活的期盼。在过去,面包甚至是人们社会生活的一部分。从小麦到面包,需要磨

坊磨面,需要大型的炭炉烘烤,需要面包房师傅的手艺。因此,在欧洲许多村镇和城市,面包房往往位于公共

区域的中心。吃这件小事,从而也和社会经济融为了一体。

⑦小麦的另一个分身,则是面条。有了面筋蛋白,面条的“变型”功能更加强大,可以容易地揉搓、拉成

7

长条。不同地方的小麦,品种不同,面筋蛋白的含量也不同,不同的加工技术让面条呈现出不同的口感。除了

面包和面条,小麦的其他分身也让人眼花缭乱,新疆的镶、阿拉伯的皮塔饼、墨西哥卷饼、饺子馄饨包子油条

披萨饼干曲奇蛋糕等等等等,简直不胜枚举。这些都是我们人类创造力的非凡体现,把各式各样的风味和文化,

以恰到好处的方式,融入小麦的蛋白和淀粉赐予我们的生命建筑原料中,人类的文明才得以延续。

⑧诞生于新月地区的小麦,通过人类的迁徙、交换和贸易,走向世界各地,并扎根在除南极洲以外世界大

部分的地区,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文明。小麦作为一种食物,改变了人类的历史,也见证着人类走向繁荣的脚

步。“我们驯化了小麦,小麦也驯化了我们”。

(摘自《大众科学》)

(1)下列说法中,表述不无硬的一项是

A.选文运用逻辑顺序,分别介绍了小麦种植的历史、小麦的食用特点、需要深加工的小麦的神奇之处和小

麦的食用方式等。

B.选文开头描写北方家庭二月初二吃饺子的内容,引出了说明对象“小麦”,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C.小麦能和玉米、水稻分居全球主食产量前三甲,主要是因为小麦有强大的适应能力。

D.人类通过种植、加工小麦,使其成为人类的主食,小麦也通过人类的迁徙、交换和贸易,孕育了人类的

文明,改变了人类的历史。

(2)请从说明方洋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⑥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

烤面包的时候,面粉和水形成的面筋蛋白像一张充满弹性的网,把酵母释放出的二氧化碳裹在它的怀抱里。

(3)阅读第②段,分析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的表达作用。

大约一万年前,在中东黎凡特新月地区、约旦河谷的某个好奇的人类,在土地里有意或无意地播下了一些

野麦的种子。

16.(8分)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

①据新华社消息,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新版《国际疾病分类》。“游戏障碍”,即通常所说的游戏成瘾,被列

为一种精神疾病。

②相关症状包括无节制沉溺于单机或网络游戏;因过度游戏而忽略其他兴趣爱好和日常活动;明知会产生

负面后果却仍沉溺于游戏等。有专家称,要治疗这一病症难度虽大,但也还是有很多方法。特别针对青少年,

不仅在网络游戏上要控制时间,平时也应该克制自己,减少智能手机的使用。生活中可以结合奖惩制度进行自

我控制,并转移注意力,主动充实自己的生活。多读有益的纸质书籍,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多参加户外运动,

都是不错的选择。

8

【材料二】

近日,某论坛就“我们不做网瘾少年”展开了讨论,以下是部分网友的讨论记录。

小华:现在我每天都离不开手机,一没电就心慌。面对面和老师同学交流反而会感到不知所措。手机不在

身边甚至有一种孤独感。

小鹏:我之前也是这样,但后来,和妈妈爸爸交流了几次,他们每天晚上都会抽出一点时间来陪我聊天,

说说当天学校发生的趣事之类的,我就减少了用手机的时间。

心理老师:可以来心理治疗室找我呀,我们学校建立了心理教育工作室。就是来帮助大家的。你可以来找

我,我们放下可以好好聊一聊。

小林:学校有心理治疗室?太好故。如果有专业老师的教育和引导,那效果就更好啦。

(1)选出下列关于选文内容说法有误的一项

A.“游戏障碍”已经被定义为一种明确的精神疾病。

B.“游戏障碍”有可能会表现为过度游戏而忽略其他兴趣爱好和日常活动。

C.治疗“游戏障碍”难度很大,几乎无法完全治愈。

D.从小华的表述中,我们可以得知她患有“游戏障碍”症。

(2)【材料一】第②段介绍了哪两个方面的内容?

(3)从【材料二】的论坛讨论中,概括写出我们可以怎样摆脱网瘾。

(4)如果你也参与了【材料二】的讨论,请你写几句鼓励的话作为这次讨论的结束语。(40字左右)

17.(10分)阅读下列文段,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9年底开始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全国范围内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

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由于新冠病毒具有极高传染性、较高致死率、较长潜伏期并且潜

伏期内具有传染性、以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为主要传染途径等特点,因此,为了在有效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

确保抗击新冠肺炎战“疫”最终胜利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少防控工作所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国内很多地区

广泛使用无人机作为抗疫装备,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无人机在抗击疫情的表现可谓高端又亲民。为了最大程度减少人流量,避免不必要的接触和二次传播,无

人机穿梭在各大城市的医疗单位之间,运送重要的样本信息以及急需的医疗药品。一些起飞重量更大的无人机

还能完成人们生活必需品的运送任务,将人们急需的生活物资及时运送到位。无人机搭载红外相机和语音设施

后,就可以活跃在全国各大关键路段上,进行群体测温,有效引导人群疏散,同时向过往车辆宣传本次疫情的

最新进展情况,提醒大家做好必要防护。疫情发生后,消毒任务迫在眉睫,人工消毒速度慢、效率低,利用无

人机空中喷洒,无论是高楼林立的大都市,还是人烟稀少的乡村,都能在很短的时间完成消毒任务。

9

材料二:

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作为新兴装备,具有快速机动、

远程遥控的优势。目前,无人机已在航拍、农业、运输、救援、测绘等多个领域应用,并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

社会效益,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无人机将成

为一种普遍的劳动工具。

材料三:

截止2020年12月31日,民用无人机驾驶员执照总数为88944本。无人机驾驶员主要分布在各民用无人

机生产研发企业、相关应用单位及大专院校等。

2015-2020年无人机驾驶员执照数量

单位:本

等级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

固定翼241876904101039394

直升机200533555281224195

多旋翼1455669212600184452133620735

飞艇213200

垂直起降固定翼01190428692702

合计1898811314152201662264521726

——《中国民航驾驶员发展年度报告》

材料四:

这几年,“黑飞”的阴影一直伴随着无人机的发展。所谓“黑飞”,就是未经登记批准的“随心飞”。翻翻

新闻报道,无人机“黑飞”惹的麻烦可真不少。比如有城市机场在短短一周内竟遭遇4次“黑飞”干扰,有的

甚至造成了上万名旅客滞留。无人机“黑飞”惹是生非久矣。可时至今日,依然有人对其隐患不以为意一一消

费级无人机飞不高、重量小,能有多大影响'?看过电影《萨利机长》吧?飞机在飞行时遭遇飞鸟撞击,险些酿

成惨剧。无人机外壳够硬,体重又不输飞鸟,其危害真的不容小觑。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无人机的监管。

怎么办?小智治事,大智立法。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监管无人机的法律。如专业人士所言,现有规定还

存在管控主体、追责对象、处置标准”三个不明确”现象。进一步完善立法,该明确的明确,该厘清的厘清,

很有必要。

如何明确、厘清?在实操的角度看,无人机“黑飞”事关生产、销售、登记、使用等全链条,涉及很多实

际问题。比如实名制,早在2017年已有相关规定,但收效不及预期一一有必要推行实名制购买,切实压实商

10

家、平台的责任。比如飞行前的申请报备。不少网友反馈,现在完成一次合法飞行的成本相当高。也正因为成

本问题,大量无人机或者不飞或者''黑飞"。对此,有必要将程序简化再简化,最好借鉴事后监管的相关经验,

考虑将事前申报改为事后监管,正视需求,有堵有疏。

比如针对发现难,不妨将无人机种类、用途、厂家、买家的数据库建起来,借力技术手段实现对无人机飞

行数据的实时监测。再如惩处力度,据媒体梳理,去年我国至少有19起无人机“黑飞”案例。观察其处罚情

况,多为口头、书面警告,罚金也多为200元。无人机“黑飞”处罚力度低、违规成本低,对此也有必要加码、

升级。

——广州日报,《无人机“黑飞”不能无人管》,有删改

(1)下列表述不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A.无人机搭载红外相机后,能够进行群体测温。

B.无人机在航拍、农业、运输、救援、测绘等领域应用,已成为普遍的劳动工具。

C.“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无人驾驶飞机。

D.无人机的广泛使用和不断发生的“黑飞”事件说明要加强对无人机的使用培训和监管。

(2)阅读材料一,简要概括无人机在抗击新冠肺炎中的作用。

(3)阅读材料三,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表格中所表达的信息。

(4)材料四划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七.作文(共1小题,满分60分,每小题60分)

18.(60分)作文。

剪一缕过往的光阴,芳香一湖青春的岁月;忆一段时光的风华,温馨一脉悠远的情思。“忆”是思念,是

记忆;“忆”是追思,是缅怀;“忆”是总结,是全新的开始……

请你以“忆”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可以绘美景,诉真情;可以讲故事,说温馨;可以缅怀,可

以思考,可以畅聊人生。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除诗歌外题材不限;②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

文大写字母代替;③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D2.B3.C4.B5.C6.B7.D8.C

9.答案:

(1)寒光照铁衣

(2)苔痕上阶绿(重点字: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