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周莉第四版) 课件 第1-5章 主动掌控:打造健康生活-恋爱与性:理解亲密关系_第1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周莉第四版) 课件 第1-5章 主动掌控:打造健康生活-恋爱与性:理解亲密关系_第2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周莉第四版) 课件 第1-5章 主动掌控:打造健康生活-恋爱与性:理解亲密关系_第3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周莉第四版) 课件 第1-5章 主动掌控:打造健康生活-恋爱与性:理解亲密关系_第4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周莉第四版) 课件 第1-5章 主动掌控:打造健康生活-恋爱与性:理解亲密关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主动掌控:打造健康生活这世界除了心理上的失败,实际上并不存在什么失败,只要不是一败涂地,你一定会取得胜利的。———亨·奥斯汀树洞●我我能解决原生家庭问题吗?●我的性格很容易伤春悲秋,陷入阴郁的状态,这正常吗?●经历过一些事情后,我的心理状态总是不太好,我还能恢复健康吗?●我觉得我的生活好像不受我掌控,我能够改变自己的生活吗?●我高考失利进入了一个不太满意的大学,我的人生是不是毁了?●我心理没什么问题,每天都很开心,我没必要学习心理健康吧?●学了心理学,我就能“读心”了吗?●有人说心理问题是“有钱人的无病呻吟”,是这样吗?●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有关系吗?●察觉到自己心理状态不健康,应该怎么调整呢?目录1第一节

学科简介2第二节

心理健康3第三节

主动掌控4第四节

实现办法第一节

学科简介01引言:心理学到底是什么?你真的言行一致了吗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存在偏见。然而,人们对此的否认很多时候却并不是一种虚伪的行为,因为事实上,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其实自己内心深处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偏见。是谁塑造了我们,是基因还是环境很多时候,并非环境影响着我们,恰恰相反,是我们的特性影响着周围的环境。你真的尽力了吗当遇到不情愿面对的事物时,大部分人的本能反应是逃避。为了给自己找到一个合理的理由去逃避,我们的潜意识便发挥了其特殊的功能。视频链接:/video/BV1BL4y1b7nV/?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vd_source=d23d0c6951dc729c1e0c22a67be81af3视频简介:视频讲述了米袋和颅内高潮、富兰克林效应等9个常见的有趣的心理学现象,这些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现象都可以用心理学中的知识来解释。一、心理学的含义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一年被看作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时间。心理学是研究人和动物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科学,主要以研究人的心理现象为主。心理学寻求改进每个个体和集体的幸福感,也就是说,心理学关注如何提高每个人的幸福感。心理学的研究目标包括描述、解释、预测、控制行为,提高人类生活的质量,这些都是心理学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二、研究对象1、个体心理二、研究对象2、意识和无意识几个世纪以来,心理学家一直在探讨大脑和意识的关系,有人认为意识是大脑的功能,到了今天,更多的心理学家认识到意识是非常复杂的现象,不能仅仅解释为神经化学作用的产物。心理学家除了关注意识,如平时能够知觉到的心理现象,还对无意识有很高的兴趣,精神分析理论发展出了很多技术方法对无意识进行研究。最早提出无意识概念的心理学家是弗洛伊德,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心理学家们已经通过实验研究证明了无意识确实存在,这样的实验无疑对人类探索无意识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二、研究对象3、个体心理现象和行为行为主义心理学派认为,人的内心像一个黑匣子,难以进行研究分析,所以他们主张心理学的研究重点应该是行为,因为行为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应该对行为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推测人的心理过程。4、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个体心理虽然是心理学家的重要研究领域,但是个体属于群体,个体组成了群体,且个体心理在群体中会有不一样的心理特点。有的心理学家对社会心理现象更感兴趣,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包括利他行为与亲社会行为以及攻击、偏见、冲突、从众等。三、学科分支如果从理论和应用两个方面进行分类,心理学可以划分为理论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

理论心理学包括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动物心理学、心理测量、实验心理学、神经心理学、心理语言学、心理统计学、心理生理医学等;应用心理学包括管理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劳动心理学、人事心理学、工程心理学、工业心理学、犯罪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健康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咨询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环境心理学、音乐心理学、民族心理学、宗教心理学、消费心理学等。三、学科分支1.临床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家评估和治疗精神问题和行为障碍,研究范围从短期的危机,如青少年叛逆造成的困境,到更严重的慢性疾病,如精神分裂症。一些临床心理学家专门治疗特定的问题,如恐惧症、饮食失调或临床抑郁症。其他则专注于特定人群,例如青少年、少数族裔群体和老年人。他们也会向医生提供有潜在心理原因的身体问题咨询。许多临床心理学家还以顾问、督导或管理人员的身份进行研究。临床心理学家在学术机构和保健机构工作,如诊所、医院、社区心理健康中心和私人诊所。三、学科分支2.咨询心理学咨询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咨询的过程、原则、技巧和方法的心理学分支,是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指导生活实践的一个重要领域,具有明显的实用性和多学科交叉性,属于应用科学。咨询心理学家帮助人们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资源,以应对遇到的问题。他们对不同年龄段的个人、家庭和组织(如学校、医院、企业)进行咨询或心理治疗教学和科学研究。三、学科分支3.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是对诸如注意力、语言使用、记忆、感知、问题解决、创造力和思考等心理过程的科学研究。从1950年代至1960年代间才发展出来(见认知革命)。1956年被认为是认知心理学史上的重要年份。认知心理学理论时常谈到输入、表征、计算或处理,以及输出等概念。认知心理学与从前心理研究取向有不同之处。认知心理学家感兴趣的问题有:头脑如何表现现实?人们是如何学习的?人们如何理解和产生语言?认知心理学家还研究推理、判断和决策。三、学科分支4.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是人一生中的心理发展。直到最近,主要关注的是儿童和青少年时期,这是最重要的性格形成时期。随着我国预期寿命接近80岁,发展心理学家对老龄化越来越感兴趣,特别是研究和开发帮助老年人尽可能保持独立的方法。发展心理学家对描述、测量和解释与年龄有关的行为变化、情感发展阶段、普遍特征和个体差异以及发展中的异常变化感兴趣。他们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来研究基本学习过程、认知、知觉、语言习得、社会化和性别角色等领域。三、学科分支5.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系统研究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的科学,它研究大群体中的社会心理现象,如社会情绪、阶层和民族心理、宗教心理、社会交往与人际关系等;小群体中的社会心理现象,如群体内的人际关系、心理相容、群体气氛、领导与被领导、群体的团结与价值定向等。社会心理学还研究群体心理与个体心理的关系及群体对个体心理的影响,如从众、服从等。三、学科分支6.工业心理学工业心理学研究工业劳动过程中人的心理特点和行为方式。根据所研究的问题又可分为管理心理学、工程心理学、消费心理学、人事心理学、劳动心理学等。工业心理学研究的具体内容有:在生产条件下人与机器设备之间的信息传递和相互适应、新兴仪表的设计、人员的特殊训练和选拔、工作制度的安排、工作环境的安全和舒适、组织管理的改进、人力资源开发、消费者的购买愿望和需求等。工业心理学的研究有利于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实现人、机器、环境系统的最好匹配,保障生产安全,发挥人在生产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提高劳动生产率。它对改善企业的管理工作有重要意义。三、学科分支7.犯罪心理学犯罪心理学是一门研究犯罪事件相关人物行为及犯罪因素的科学,与犯罪人类学相关。与犯罪相关的人物,一般首先想到的是犯罪嫌疑人,但也包括职司逮捕、侦查、追诉、审判、行刑的各种司法人员;此外也包括证人和被害人。犯罪心理学主要深入研究“导致人犯罪的是什么”,同时也包括犯罪嫌疑人在逃跑中或法庭上的反应。例如,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就属于犯罪心理学的研究范畴。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又称人质情结、人质综合征,是一种心理学现象,是指被害者对加害者产生情感,同情加害者,认同加害者的某些观点和想法,甚至反过来帮助加害者的一种情结。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可以被看作一种创伤羁绊,不一定只发生在人质身上,只要加害者对被害者实施骚扰,都可能使被害者对加害者产生强烈的情感。三、学科分支8.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在教育情境下人类的学习、教育干预的效果、教学心理,以及学校组织的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重点是把心理学的理论或研究所得应用在教育上。教育心理学可应用于设计课程、改良教学方法、推动学习动机以及帮助学生面对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各项困难和挑战。教育心理学关注学生如何学习与发展,实务工作上特别关注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四、不同流派三个维度:认知、情绪和行为以考试焦虑为例认知———我准备得还不够好,我考不好了怎么办,我可能会受到

嘲笑和惩罚……情绪———着急、担心、紧张、焦虑、害怕……行为———坐立不安、反复检查、频繁上厕所……生理反应———心跳加快、肌肉紧张、出汗……当然,考试焦虑的人可能还会伴有记忆力以及思维问题等。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学派、认知学派怎样理解和对待这种心理现象?知识窗:人工智能与心理学教材P9: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Al)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是一个充满活力并处在快速发展阶段的领域,它通过将心理学的理论与AI的技术相结合,深化了我们对人类思维和行为的理解。一方面,心理学的理论和实验方法可以为AI模型的设计和发展提供框架和启示。例如,对人类学习和决策过程的研究已经启发了一些机器学习算法的设计。另一方面,AI技术也为心理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工具和途径。例如,神经网络模型可以被用于模拟和理解人类大脑的信息处理机制。此外,AI在心理咨询和治疗中的应用也正展示出巨大的潜力,如基于大语言模型的人工智能心理咨询师。视频链接:/video/BV1S4411Z7Ep/?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vd_source=d23d0c6951dc729c1e0c22a67be81af3视频简介:视频讲述了人工智能如何通过数据来识别人类的情绪。视频链接:/video/BV14Q4y1e7ww/?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vd_source=d23d0c6951dc729c1e0c22a67be81af3视频简介:津巴多教授回答中国学生的问题“人工智能+心理学”能否预测未来。第二节

心理健康02一、健康的含义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是这样界定的:健康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也就是说,健康的基本内涵应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三个方面,表现为个体生理和心理上的一种良好的机能状态,亦即生理和心理上没有缺陷和疾病,能充分发挥心理对机体和环境因素的调节功能,保持与环境相适应的、良好的效能状态和动态的相对平衡状态。全面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大部分,两者密切相关,缺一不可,无法分割。这是健康概念的精髓。视频链接:/video/BV1GP4y1E7EK/?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vd_source=d23d0c6951dc729c1e0c22a67be81af3视频简介:视频介绍了一个人在面对负面情绪时如何寻求帮助和理解,这是所有人都需要经历的。视频链接:/video/BV1s54y1b7xF/?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vd_source=d23d0c6951dc729c1e0c22a67be81af3视频简介:视频讲述了心理健康的定义和重要性,指出心理健康是一个连续体,个人应该承认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学习如何改善和保持自己的健康。二、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指以正常、稳定的心理状态和积极、有效的心理活动,面对现实的、发展变化着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自身内在的心理环境,具有良好的调控能力、适应能力,保持切实有效的功能状态。具体表现为:(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3)有幸福感。(4)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

效率的生活。二、心理健康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提出了六条标准:1)力争自我成长。2)能客观地看待自己。3)有统一的人生观。4)有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5)具备人生所需要的能力、知识、技能。6)具有同情心,对生命充满爱。二、心理健康美国学者库布斯认为心理健康的人具有:1)积极的自我观念,悦纳自己,也为他人所悦纳;能体验到存在的价值,能处理好生活中的各种挑战,虽然自己不是总为别人所喜爱,生活也不总是顺利的。2)恰当地认同他人,认可他人的存在和重要性,认同别人但并不依赖或者控制他人。能够与他人分享各种情感和想法,不会因与他人的关系而失去自我。3)能够面对和接受现实。即使现实并不符合自己的理想,也不会失去希望,而是认真寻求各种信息,了解现实,相信自己的力量。4)主观经验丰富。他们对自己、他人、社会环境有清楚的了解,不会迷惑和彷徨。在自己的经验中,有各种有用的信息、知识和技能,这些都能够被随时提取出来并用来解决问题,提高自己行动的效率。二、心理健康我国学者聂世茂研究《内经》之后,总结了九条心理健康标准:1)经常保持乐观心境,“心恬愉为务”“和喜怒而安居处”。2)不为物欲所累,“志闲而少欲”“不惧于物”。3)不妄想妄为,“淫邪不能惑其心”“不妄作”。4)意志坚强,循礼而行,“意志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5)身心有劳有逸,有规律地生活,“御神有时”“起居有常”。6)心神安宁,“恬淡虚无”“居处安静”“静则神藏”。7)热爱生活,人际关系好,“乐其俗”“好利人”。8)善于适应环境变化,“婉然从物,或与不争,与时变化”。9)涵养性格,陶冶气质,克服自身缺点,“节阴阳而调刚柔”。古人养生注重内心的宁静、和谐,同时强调个人要与社会、自然保持和谐的关系。如果内心不平衡,则要努力调整,以达平和的心境。二、心理健康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标准应用最为广泛:1)是否有充分的安全感。2)是否对自己有较充分的了解并能恰当地评价自己的行为。3)自己的生活理想和目标能否切合实际。4)能否与周围环境、事物保持良好的接触。5)能否保持自我人格的完整与和谐。6)能否具备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7)能否保持适当和良好的人际关系。8)能否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9)能否在集体允许的前提下,有限地发挥自己的个性。10)能否在社会允许的范围内,适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要求二、心理健康思考题:所有心理健康的标准中,你最欣赏哪一条?

四位学者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有什么共同点?

参照以上心理健康的标准,请仔细思考一下自己和周围人的心理状态。三、动态变化心理健康是一个连续的变化状态,在最佳的心理健康状态与最差的心理健康状态之间,存在不同的变化级别,中间逐渐增加的是不适应的行为。最佳的心理健康状态最差的心理健康状态个体的、小组的和环境的因素协调、有效地运作,保证:

主观的幸福感;

心智能力的最佳开发和运用;

实现合乎理性的目标;

基本的平等状态个体的、小组的和环境的因素冲突,导致:

主观的痛苦感;

心智能力的缺损或发育不良;

破坏性行为;

不平等的建立四、身心健康不仅身体健康能够影响心情,心情也会影响身体健康。在美国,无论是医师还是心理师,都普遍承认心理、身体、精神和情绪之间存在错综复杂的关系。美国最近的研究显示,80%在医院就诊的病人所患的疾病与他们所遭受的心理压力有关。研究者发现,心理压力和疾病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因果关系。受心理因素影响的疾病种类几乎无法计算,包括疱疹、痔疮、普通感冒、肠胃疾病、高血压,甚至癌症。心理健康身体健康相互影响五、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表现1.热爱生活,乐于学习和工作2.正确的自我意识,接纳自我3.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4.接受现实,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5.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心境良好6.人格和谐、完整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主动掌控03一、提升掌控感掌控感是指个体对自己生活、工作、未来发展、外部关系、内在心理变化等的掌控力。个人掌控感(personalmastery)指个体是否有能力对自己的生活和周围环境施加控制的信念,是个体应对压力和管理情绪的重要心理资源。个人掌控感水平高的同学相信自己有能力应对负性事件并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积极影响。每个人都有掌控和自主的需求,这是一种基本的心理需求,能够掌控自己、掌控生活,会让我们感到很有力量,生活很有方向。但是有些时候,我们可能会感到没有掌控感,或者说是一种失控的感觉,就可能带来挫败感或者无力感。这就需要我们来积极调整,主动调节。我们说的提升掌控感,不是去掌控外界、掌控别人,而是掌控自己!例如我们无法改变高考录取的学校,无法改变所在城市的环境,也无法改变室友,但是我们可以改变内心对待这些事情的看法,这才是提升掌控感的真正途径。一、提升掌控感心理训练营:第一步:写出几个你必须要做,但并不想做的事情,以“我不得不”开头造句。例如:我不得不学习。

我不得不忍受宿舍同学的坏习惯。注意:要大声读出你的句子,看看自己写了几个句子。三个?五个?第二步:把每个“我不得不”都改成“我选择”,再大声读出每个句子。例如:我选择学习。

我选择忍受宿舍同学的坏习惯。第三步:对比前后两种状态的感受。当把“我不得不”改成“我选择”时,体味一下自己的心态有哪些变化?可以自己完成,也可以和同学一起完成。二、内控和外控人们关于相信自己能够掌控生活的信念是不一样的,这是人格心理学所称的心理控制源,即心理控制点(locusofcontrol)。20世纪50、60年代初,心理学家朱利安·罗特观察到许多人在获得成功经验之后并没有提高个人的控制感,有些人多次失败之后也没有降低他们对成功的期望水平,他将人格分成两种类型:外控型和内控型。外控型的人认为个人生活的主导力量是外力,常常将许多事情归结为外部的原因,认为快乐和痛苦是无法自我掌控的,很多事情都是由他人或者命运主宰的。内控型的人认为,事在人为,自己的付出和努力是可以改变事情发展的走向的,即使无法改变,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达到目的。内控型的个体更有可能是成功导向的,因为他们看到自己的行为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外控型的人倾向于不那么独立,比内控型的人具、有更高的焦虑感和更低的自尊感。视频链接:/video/BV1Y94y1q7tv/?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vd_source=d23d0c6951dc729c1e0c22a67be81af3视频简介:视频从塞利格曼实验引入,讲述了什么叫习得性无助以及习得性无助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教材P23页实现方法04一、始于小事我们的生活由琐事构成。一次性解决一个长期困扰的问题显然是困难的,越是关注难以解决的大问题,我们越容易感到焦虑和失控。如果从生活中的小事入手,反而我们能够慢慢积累我们的掌控感。每当完成一个任务,你就会肯定自己有解决这个小任务的能力,从而获得一些掌控感,感受到生活的小确幸。因此,我们可以尝试列出属于自己的清单。它不一定与某个学习任务或者工作任务有关,生活中的一切小事都可以列入这个清单中。二、建立秩序建立日常生活的秩序对于心理健康十分重要。有时我们感觉自己身处旋涡之中身不由己,许多事情都无法由自己决定,外界不断打乱我们的节奏。日常生活中秩序的重建,可以从作息和饮食入手。建立一个适合自己的生物钟,并努力坚持这个生物钟,比如每天晚上12点睡觉,上午8点半之前必须起床;保证自己每天规律饮食,一日三餐适量摄入,避免暴饮暴食或不健康的节食。除此之外,我们需要察觉自己是否习惯性遵从他人的节奏,如果你察觉到自己正在遵从他人的节奏,试着拒绝你不想做的事情,专注于自己的生活、工作或学习,让属于你的秩序运转起来。建立合适的边界,是自我认同的过程,也是自我保护的方式,从而可以“潜移默化”地帮我们增强自己对人际、对生活的掌控力。我们主动建立个人边界,主动选择接受或者远离某个人、某件事,从而感受到对生活的掌控感,建立自己世界的规则。三、情绪管理个人层面的情绪管理是指通过更好地察觉、理解和接纳情绪来促进个人的身心健康。情绪管理的三个步骤是:察觉、理解、行动。首先,察觉和命名你的情绪。当你有“可能控制不住的情绪”时,先让自己的大脑暂停十秒钟,然后识别、描述、标记自己的情绪。其次,理解你的情绪。情绪总是试图向你传递一些信息,思考一下这是什么信息。最后,有意识地做出具体的行动。行动有助于实现特定情绪的“目标功能”,调节情绪的强度。情绪的出现无法控制,我们也无法强行消除某种情绪。尝试着感受情绪,理解情绪,接纳情绪,转化情绪,让心理更健康。四、清晰愿景清晰化自己的人生愿景(vision),那些源于你自身想法的,才是最符合自身情况和能力的。你也会因此感到更有掌控感,因为外界的影响根本无法撼动你。一种基于自身的真实需求、自己认同的价值所构建的生活,才是更稳定可控的。所以,我们需要找到那条个性化的人生道路。而要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一个笼统的答案可能并没有帮助。你可以试试问自己这些问题:我认为成功是什么?我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我喜欢的伴侣是什么样的?我希望在哪个城市生活?我梦想中的工作是什么?接着,具象化你的答案。此外,你还可以通过绘画、拼贴、书写等方式,制作一个承载了你的愿景的作品,把愿景板放在你的家或办公室,这会强化你的方向,离想要的生活更近一步。1.结合自身经历,谈谈你对心理健康对大学生重要性的看法。2.评估你对当下生活的掌控程度,思考如何提升自我掌控感。思考题推荐影视:《大江大河》,导演:孔笙、黄伟。推荐书籍:1.卡什丹.消极情绪的力量.王索娅,王新宇,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8.2.阿德勒.阿德勒积极心理学.墨晔,译.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7.3.霍尼.我们内心的冲突.王作虹,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6.4.COREYGCOREYMS.心理学与个人成长.胡佩诚,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5.张德芬.遇见未知的自己.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第一节学科简介教材3页视频链接:/video/BV1BL4y1b7nV/?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vd_source=d23d0c6951dc729c1e0c22a67be81af3视频简介:视频讲述了米袋和颅内高潮、富兰克林效应等9个常见的有趣的心理学现象,这些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现象都可以用心理学中的知识来解释。教材9页视频链接:/video/BV1S4411Z7Ep/?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vd_source=d23d0c6951dc729c1e0c22a67be81af3视频简介:视频讲述了人工智能如何通过数据来识别人类的情绪。视频链接教材9页视频链接:/video/BV14Q4y1e7ww/?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vd_source=d23d0c6951dc729c1e0c22a67be81af3视频简介:津巴多教授回答中国学生的问题“人工智能+心理学”能否预测未来。第二节心理健康教材11页视频链接:/video/BV1GP4y1E7EK/?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vd_source=d23d0c6951dc729c1e0c22a67be81af3视频简介:视频介绍了一个人在面对负面情绪时如何寻求帮助和理解,这是所有人都需要经历的。视频链接教材11页视频链接:/video/BV1s54y1b7xF/?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vd_source=d23d0c6951dc729c1e0c22a67be81af3视频简介:视频讲述了心理健康的定义和重要性,指出心理健康是一个连续体,个人应该承认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学习如何改善和保持自己的健康。第三节主动掌控教材23页视频链接:/video/BV1Y94y1q7tv/?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vd_source=d23d0c6951dc729c1e0c22a67be81af3视频简介:视频从塞利格曼实验引入,讲述了什么叫习得性无助以及习得性无助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视频链接第二章

适应与学习:培育发展的能力适应是贯穿人一生发展的主题!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树洞●我是北方人,到了南方上大学,对南方的气候和饮食很不习惯,怎么办?●大学与高中的学习模式迥然相异,对自律性要求较高,该如何适应大学的学习模式?●我高中学习的是理科,但我更喜欢艺术,我应该去追求我的爱好吗?●大学还要像高中那样学习吗?●我没有朋友,很孤独,怎么办?●一到考试我就非常紧张,害怕失败,这要怎么办呢?●我之前从来没有过住宿生活,进入大学住宿之后总是很不习惯,要怎么办?●大学同学家庭背景各不相同,有些人各方面能力都很优秀,我很自卑怎么办?●为什么我总是没办法集中精力学习,总是开小差、玩手机?●我有严重的拖延症,什么事情都要拖到最后才开始做怎么办?目录1第一节认识适应

2第二节适应大学

3第三节孤独与独处4第四节大学学习

第一节

认识适应

01引言适应的问题是每个人成长中都必须面对的问题人在一生中会不断面临适应问题,每个适应问题都有特定的要求。比如身体技能的发展、与父母的心理独立、职业选择、人际关系、婚姻、工作、退休、疾病等。学会调整自己以适应新的大学生活,对自身四年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视频链接:/video/BV1PE411a7Ho/?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vd_source=c45928d918dff64fe7f42637a4d25b30视频简介:创业投资人NatalieFratto在创业者中选择资助对象时,她不仅仅看重智商或是领导力;她还看重适应能力。在这段富有洞察力的演讲中,Fratto分享了她评估”适应能力值“的三种方法,并阐明了为什么应对变化的能力如此重要。大学新生适应的影响因素已有研究指出,多种因素能显著预测新生适应及心理健康状况,其中,学校层面的因素包括学业压力、同伴关系;家庭层面的因素包括家庭动力、父母教养方式等;个体层面的因素包括人格、心理控制源、应对方式、乐观、自我效能感、情商和智商、童年期负性经历等。一、适应的理论观点1.熔炉观------帕克斯、米勒新环境中的文化--新文化,个体原来环境中的文化--原文化原文化与新文化是一个连续体的两个极端,每个人总是处于这个连续体上的某个位置,受到新文化的影响越多,原文化对自己的影响也就会越少,最终的结果将会是被新文化完全同化。适应即个体从这个连续体上的某个位置不断往新文化一端靠近的过程。一、适应的理论观点2.适应的二维模型------贝里等人适应并不代表只能被新文化同化个体在适应的过程中,可以在原文化以及新文化之间进行态度和适应模式的双向选择。整合型:在保留原文化特征的同时吸收新文化的内容同化型:单纯重视新文化,轻视乃至抛弃原文化分离型:重视并固守原文化,轻视和不接纳新文化边缘型:轻视两种文化,既不保留原文化,也不接纳新文化二、适应的阶段1.蜜月期个体刚进入新环境的初期阶段个体被新事物吸引、陶醉甚至狂热。遇到的适应问题相对较少,由适应带来的压力相对偏低。2.危机期短暂的蜜月期以后,个体进入适应的危机阶段极大的适应压力与焦虑感危机期是适应过程中问题集中表现的阶段。3.恢复期危机期以后,个体将会进入恢复期个体开始解决在新环境中的各类问题,主动调整自己以应对问题。4.适应期个体适应的最后阶段新环境所带来的心理压力及其他负性体验都将恢复到正常水平。举例:一个从南方到北京上学的孩子的故事三、适应的常见影响因素1.外部因素生活变化:生活环境与生活习惯的改变,包括饮食习惯、环境气候、作息节律等方面。对个体适应的影响很大。社会支持:在新环境中,原来的社会支持如家庭、朋友、老同学等,在一定程度上会因为空间距离而难以给个体提供直接的支持。文化的差异:新文化与原文化之间的差异。差异越大,适应难度越高。新环境中面临的歧视、偏见问题以及进入新环境的时间等三、适应的常见影响因素2.内部因素对新环境的评价:个体对该环境的一些主观评价,个体在接触新环境前对它的期望与进入该环境以后所体验到的实际情况之间的差异,会给个体带来适应上的压力。人格:个体的人格差异,表现在控制点以及外向性两个方面。对新环境的事物感到可控的个体适应起来越顺利,认为新环境的事物处处不可控的人可能会适应不顺利。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面对适应压力的调节策略等。四、大学新生适应的影响因素1、保护性因素-----能够促进新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的因素1.拥有充分的社会支持:宿舍关系良好;有朋友、父母支持2.自我认同感:能够接纳自己,接纳自己的现状,对所学习的专业和所在的学校有认同感。3.参加班级、社团学生工作及校外兼职4.胜任学习任务5.有计划有目标6.能够主观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与成长7.独立生活能力强8.有爱好,喜欢运动四、大学新生适应的影响因素2、风险性因素-----指对新生适应大学生活产生不利的影响的因素1.对自己不满意:认为自己高考失利;对学校和专业的认同度低。2.经济压力大。3.高中曾经复读参加高考。4.家庭有重大变故。5.自卑。6.睡眠不好。7.自己或家人患有疾病或者残疾。8.对未来感到迷茫。9.有创伤史。10.与人交往少。教材31页/video/BV1sd4y16796/?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vd_source=c45928d918dff64fe7f42637a4d25b30视频简介:适应障碍病因、诊断和治疗科普第二节

适应大学

02一、适应环境引言

小敏的孤独

进入大学是你一生中第一次放下高考的重担,开始追逐自己的理想、兴趣。这是你第一次离开家庭生活,独立参与团体和社会生活。-----李开复

自主、自立、自律是大学生活的主旋律。大学生应适应这种生活方式的变化,自主而合理地处理好个人的衣食住行、学习和生活问题,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引入案例一、适应环境视频链接:教材33页知识窗“分离焦虑”/video/BV1f34y1m72A/?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vd_source=c45928d918dff64fe7f42637a4d25b30视频简介:分离焦虑再儿童和成年中的表现,以及八个迹象。讨论分离焦虑症对家庭关系的影响,以及如何缓解焦虑。

/video/BV1LV411H7ky/?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vd_source=c45928d918dff64fe7f42637a4d25b30视频简介:纪录片《人生第一次》片段剪辑,萌娃们踏出了人生的第一步,第一次离开父母,进入集体生活,与小伙伴一起生活与游戏。二、定位自己

转变观念:觉得自己很失落的同学是把周围同学的优秀看成是对自身的威胁,看成是个人成长发展的危机;而觉得很兴奋的同学是把他人的优秀看成是个人发展和学习的转机。到底是危机还是转机,这完全取决于你!三、建设人际网络

通过人际交往,获得人际支持、认可和归属感对个人成长非常重要。与高中生相比,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利益冲突增多。如何经营好大学的人际关系呢?(1)首先要耐心倾听。(2)其次要乐于帮助他人。四、认识恋爱恋爱,对于大学生而言,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没有唯一的答案,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在大学这个年龄阶段,心理上需要与他人建立深厚而有意义的人际关系,而恋爱关系只是其中的一种。在大学,不管你是否选择谈恋爱,学会与异性相处都是这一阶段的人生课题。大学生由于经验、年龄等原因,有时候在恋爱方面难免会存在一些误区。比如"速食"爱情。五、探索职业生涯

职业生涯规划---对自己的未来职业进行规划,并为之努力。《礼记·中庸》中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进行职业规划:1.有一个积极的态度。2.进行积极的自我探索,主动了解社会,明确自己的职业价值观。3.勇于实践,寻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途径。六、管理时间

时间管理---提高时间的利用效率。反映一个人对待时间的态度和价值观念,是一个人在运用时间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叔本华说:“普通人只想到如何度过时间,有才能的人设法利用时间。”了解自己的时间-->设定时间管理目标-->进行时间规划六、管理时间

活动类型内容说明生理需要时间为满足生理需求所花费的时间,如为保证机体正常运转,人必须通过饮食、睡眠等补充能量。工作与学习时间工作是人谋生的手段,而学习则是在谋生前的准备或是工作过程中的进修。我们不仅在上学时学习,还需要树立毕生学习的理念,“活到老,学到老”,紧跟时代变化。休闲与娱乐时间为了能够保持健康的身体、愉悦的心情,我们需要休闲、娱乐和放松,如从事个人喜好的活动,进行体育锻炼,阅读书籍,听听音乐或看场电影。人际与社交时间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环境中,与不同的人交往,扮演不同的角色,我们彼此需要。我们需要花时间与家人聊天,与朋友打球、爬山、聚会,与喜欢的人互通电话、互发短信等。个人独处时间无论我们与他人的联系多么紧密、感情多么深厚,我们每个人还是需要一定的个人独处时间。在独处的时间里,我们完全脱离了社会角色的束缚,更放松、更自由、更具有灵感。(一)了解自己的时间六、管理时间(二)设定时间管理目标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因此每个人的生活目标都是不同的、有差别的。每个人根据实际的情况,为自己设定一个目标。设定的目标应该完整、清楚、合理,并将目标划分阶段,分为长期目标、中期目标、短期目标。目标既不应该过于简单,也不应难度太高,不切实际。六、管理时间(三)进行时间规划按照事情的重要性和紧急性,分为四个象限。六、管理时间(三)进行时间规划高效能的人总是避免陷入第三和第四象限的活动,他们通常花费更多的时间在第二象限,用来减少第一象限活动的数量。而另一些人把90%的时间花在第一象限,10%的时间花在第四象限,用在第二、第三象限的时间则少之又少,这就是大部分时间、精力都花在处理危机上的人所过的生活。而有些人计划将所有的时间都用在第三象限和第四象限上,是一种不负责任的生活。帕累托法则:20%的行动能够取得80%的成果。第三节

孤独与独处

03一、学会面对孤独带来的恐惧面对孤独时,我们总会感到空落落、不踏实,有一种不安与恐惧。孤独会影响身体和心理健康,孤独的人可能会抑郁。为了对抗孤独感,我们可能会让自己被人群包围,或者寻求一些社会支持。如果我们想重新找回自我,就必须先弄清楚自己用来逃避孤独的方式。为了真正地对抗孤独,我们需要时间独处,深化对自我的认识。一、学会面对孤独带来的恐惧1代表“我从未有此感觉”,2代表“我很少有此感觉”,3代表“我有时有此感觉”,4代表“我常常有此感觉1.你常感到与周围人的关系和谐吗?2.你常感到缺少伙伴吗?3.你常感到没人可以信赖吗?4.你常感到寂寞吗?5.你常感到属于朋友中的一员吗?6.你常感到与周围的人有许多共同点吗?7.你常感到与任何人都不亲密了吗?8.你常感到自己的兴趣与想法与周围的人不一样吗?9.你常感到想要与人来往、结交朋友吗?10.你常感到与人亲近吗?11.你常感到被人冷落吗?12.你常感到你与别人来往毫无意义吗?13.你常感到没有人很了解你吗?14.你常感到与别人隔开了吗?15.你常感到当你愿意时就能找到伙伴吗?16.你常感到有人真正了解你吗?17.你常感到羞怯吗?18.你常感到人们围着你但不关心你吗?19.你常感到有人愿意与你交谈吗?20.你常感到有人值得你信赖吗?计分方式:1、5、6、9、10、15、16、19、20的分数反向计分,其余题目正向计分,然后得分相加得分越高,你的孤独感越强,如果你的得分大于等于44,说明你的孤独感很强。二、孤独和独处的意义孤独感并非我们主动选择去感受的一种体验,但我们能够选择对待孤独感的态度以及如何去处理孤独感。“孤独,是忧愁的伴侣,也是精神活动的密友。”孤独是人类的一种生存状态,是人生各个阶段不可避免的部分。独处是我们主动选择的生活状态。巴克霍尔兹认为,独处是一种发展需求,独处所产生的积极经验对每一个阶段的个体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于青春期的个体,独处可以帮助其修复感情、自我反省。独处让我们了解自我、获取中心感和形成有意义的人际关系。三、害羞与孤独害羞: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焦虑和过度谨慎。害羞的表现:怯于表达自己;对别人的眼光十分在意,反应强烈;容易感到尴尬;脸红、胃部不适、焦虑、脉搏过速。害羞的危害:妨碍人们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妨碍人们清晰地思考和有效地与人交流,妨碍人们认识、结交新朋友以及参与很多社会活动。甚至会引起抑郁、焦虑和孤独等负性情绪。怎样才能改变害羞:1.确定那些引起你害羞的社会情境2.找出你害羞的原因和影响因素3.多参加社交活动,和大家多交流

视频链接:教材47页“应对害羞”/video/BV1CW411v7TR/?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视频简介:介绍了害羞的本质以及应对害羞的技巧。

教材47页“社交焦虑”/video/BV1XW41147hJ/?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视频简介:应对社交焦虑的5个自助小技巧。第四节

大学学习

04一、大学,新的学习之旅大学阶段是很多大学生最后一个接受系统教育的阶段,这个阶段与走向社会紧密相连。如果每个大学生都能够把接受大学教育作为自己的工作,那么他在选择学习方式时,就会有很大的不同。如何对待大学的学习?1.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2.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3.明确大学的学习是自主学习4.正确对待专业学习5.善于学习课外知识二、多元智力与多元学习(一)智力的结构智力:有目的的行动、理性的思维和有效地应对环境的整体能力。重要组成部分:抽象思维或推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知识活动能力、记忆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等(二)情商情商:又称情绪智力,由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提出,他认为情绪智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包含同情心、自我控制力、自我意识、对别人情感的敏感性、耐心和自我动机。(三)多元学习风格每个人的智力类型、情商高低不尽相同,每个人的学习风格也会不同。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风格在大学的学习中尤为重要。教材35页一、多元智力“多元学习风格”/video/BV1ap4y1r7dJ/?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视频简介:1983年,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H.Gardner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他认为,人的智力是多元的,而多种智力的存在也正满足了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各种人才。每个人其实都在不同程度上拥有9种智力,而明晰自己在哪一方面的能力更为突出,都将对未来的学习、职业方向有一定益处。三、当学习遇到困境(一)目标缺失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就非常容易迷失其中。目标的确定可以分为如下步骤:(1)需要了解自己的内心愿望、兴趣所在;(2)参与实践活动,如社团活动、课题项目、到向往的单位实习、与学长、朋友座谈等,了解与体验自己所追求的目标是否真的是自己想要的;(3)对照自身条件与客观环境,查找需要努力的方向;(4)将目标做长期和短期的划分,使自己能在现有条件下,一步步地迈向自己的理想目标。教材38页知识窗“自我设障”/video/BV1SX4y1t7Mo/?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vd_source=c45928d918dff64fe7f42637a4d25b30视频简介:《谁说我不可以:如何停止自我破坏》的书籍推荐。三、当学习遇到困境(二)完美主义不能客观地看到自己的能力局限,即便付出时间和努力,成效也会有限。在高期待的作用下,人会体验到更大的压力,当压力超过承受限度时,将会导致紧张、焦虑、失望甚至崩溃的情绪体验,非常不利于身心的健康。因而,找到理想与现实的契合点,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长处,将会更多地体验到发展的快乐。教材44页知识窗“完美主义”/video/BV1vb411K7eR/?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视频简介:社会心理学家托马斯·柯伦(ThomasCurran)探究了追求完美的压力是如何导致心理疾病的频发,尤其是在年轻人当中。通过这个演讲一起来了解更多关于这种现象的原因,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去创造一种颂扬不完美的快乐文化。三、当学习遇到困境(三)过度的压力给自己过大的压力,这样只会造成过重的心理负担,引发紧张、焦虑、自卑等不良情绪,如果调整不好甚至会造成消极的自我否定。遇到此种情况,一定要寻求帮助,疏导不良的情绪体验,减缓压力,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的挑战。教材45页知识窗“耶克斯-多德森定律”/video/BV1uX4y1s7X8/?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视频简介:耶克斯-多德森定律的简介。1.结合全人教育的理念和多元智力理论,谈谈你对自己的认识。2.评估你对大学的适应情况,谈谈你打算如何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3.你如何认识大学的学习?对于大学生而言,应该学什么以及如何学?思考题第一节适应概述教材31页/video/BV1sd4y16796/?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vd_source=c45928d918dff64fe7f42637a4d25b30视频简介:适应障碍病因、诊断和治疗科普/video/BV1PE411a7Ho/?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vd_source=c45928d918dff64fe7f42637a4d25b30视频简介:创业投资人NatalieFratto在创业者中选择资助对象时,她不仅仅看重智商或是领导力;她还看重适应能力。在这段富有洞察力的演讲中,Fratto分享了她评估”适应能力值“的三种方法,并阐明了为什么应对变化的能力如此重要。视频链接第二节自我适应教材33页知识窗“分离焦虑”/video/BV1f34y1m72A/?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vd_source=c45928d918dff64fe7f42637a4d25b30视频简介:分离焦虑再儿童和成年中的表现,以及八个迹象。讨论分离焦虑症对家庭关系的影响,以及如何缓解焦虑。/video/BV1LV411H7ky/?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vd_source=c45928d918dff64fe7f42637a4d25b30视频简介:纪录片《人生第一次》片段剪辑,萌娃们踏出了人生的第一步,第一次离开父母,进入集体生活,与小伙伴一起生活与游戏。视频链接第三节学习适应教材35页一、多元智力“多元学习风格”/video/BV1ap4y1r7dJ/?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视频简介:1983年,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H.Gardner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他认为,人的智力是多元的,而多种智力的存在也正满足了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各种人才。每个人其实都在不同程度上拥有9种智力,而明晰自己在哪一方面的能力更为突出,都将对未来的学习、职业方向有一定益处。教材38页知识窗“自我设障”/video/BV1SX4y1t7Mo/?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vd_source=c45928d918dff64fe7f42637a4d25b30视频简介:《谁说我不可以:如何停止自我破坏》的书籍推荐。视频链接第三节学习适应教材44页知识窗“完美主义”/video/BV1vb411K7eR/?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视频简介:社会心理学家托马斯·柯伦(ThomasCurran)探究了追求完美的压力是如何导致心理疾病的频发,尤其是在年轻人当中。通过这个演讲一起来了解更多关于这种现象的原因,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去创造一种颂扬不完美的快乐文化。教材45页知识窗“耶克斯-多德森定律”/video/BV1uX4y1s7X8/?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视频简介:耶克斯-多德森定律的简介。视频链接第四节人际适应教材47页“应对害羞”/video/BV1CW411v7TR/?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视频简介:介绍了害羞的本质以及应对害羞的技巧。教材47页“社交焦虑”/video/BV1XW41147hJ/?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视频简介:应对社交焦虑的5个自助小技巧。/video/BV1ju411b79w/?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视频简介:心理学家法伦·古德曼(FallonGoodman)在这个演讲中分析了社交焦虑的来源,纠正了一些关于这种疾病的流言蜚语,提出了一些实用的方法帮助你在与外界互动的时候感受到最真实的“你自己”。视频链接谢谢大家!第三章

认识自己:开启心灵的大门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道德经》爱自己,接受自己,找到生命的价值。——露易丝·海树洞●我为什么总是困于曾经的失败难以自拔?●我特别在意别人的看法,总为此感觉焦虑,怎么办?●我总是害怕丢面子,因此限制了自己干很多事情,怎么办?●舍友又聪明又漂亮,所有人都喜欢她,和她在一起我感觉自己像个丑小鸭,怎么办?●如果我不接纳自己,就无法获得进步吗?●我总是把事情搞砸,我觉得自己很糟糕,好像一无是处。●我总爱反思自己,最后好像导致我经常挑自己的毛病,没办法肯定自己的优点了。●同学最近很爱用MBTI人格测试来衡量自己,可我觉得我不符合MBTI人格类型的表述。难道MBTI就能概括一个人的性格吗?●中学之后,我似乎变得很敏感,害怕犯错,害怕被别人嘲笑,变得内向、脆弱了。●我很羡慕自信的人,他们身上好像带着光芒,在任何场合都引人注目,有很多正向的能量。我好像永远也没办法变成这样。目录1第一节

自我的概念与人格

2第二节

觉察、克服自我的限制

3第三节自我接纳———发现自己的宝藏4第四节用发展的视角看自己第一节

认识自己

01引言著名作家塞万提斯曾说:“把认识自己作为自己的任务,这是世界上最困难的课程。”在古希腊德尔菲神庙的阿波罗神殿中,镌刻着一句被人们视为神谕的人生箴言:“认识你自己”。

现在人们也常说:“人贵有自知之明。”人的一生,始终都是一个寻找自我、体验自我、实践自我、完善自我和超越自我的过程。认识自我,不仅是一个哲学命题,更是一个人生课题。一、叩问我是谁每个人的确有着丰富的关于自我的知识,有关于自己身体状况和能力、社会角色、思想、天赋、个性等诸多方面的看法。心理训练营:我是……(教材P50)发现自己的特别之处,并用有创造性的方式表现出来,会增加对自我的理解,并带来自信。接下来,请你根据自己的感受填写“我是……”的小诗,请给自己15分钟的时间。一、叩问我是谁第二节我假设

______(我想假设的事情);我感到______(一种想象的感觉);我触摸到

______(一种想象的触觉);我担心

______(实在令你心烦的事);我哭泣

______(令你非常悲伤的事);我是

______(重复本诗的第一行)。第三节我明白

______(我认定为真的事情);我说

______(我相信的事情);我梦想

______(我实在梦想的东西);我试图

______(我真正努力去做的事情);我希望

______(我真正希望的事情);我是

______(重复本诗的第一行)。第一节我是______(所具备的两种品格);我好奇

______(所好奇的事情);我听见

______(一种想象的声音);我看见

______(一种想象的情景);我愿

______(一个实在的愿望);我是

______(重复本诗的第一行)。二、自我概念的维度1.威廉·詹姆斯的自我理论威廉·詹姆斯将自我分为三个部分: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精神自我。(1)物质自我物质自我包括躯体自我和躯体外自我。大量的研究证明,当要求人们描述自己时,他们往往自然而然地提及他们的所有物。所有物似乎具有象征意义,它帮助人们定义自己。物质自我不仅包括我们的身体特质和所有物,也包括社会中的其他成员,如我们的家庭、朋友和所爱的人。二、自我概念的维度(2)社会自我社会自我指的是我们如何被他人看待和承认,包括我们所拥有的各种社会地位和扮演的各种社会角色。(3)精神自我詹姆斯认为精神自我是我们的内在自我或心理自我。我们所感知到的能力、态度、情绪、兴趣、动机、意见、特质以及愿望都是精神自我的组成部分。精神自我是我们所感知到的内部的心理品质,它代表了我们对于自己的主观体验。研究表明,个人对自我能力的评估会影响到他所设定的目标水准,进而导致截然不同的绩效表现。二、自我概念的维度心理训练营:多维的我(教材P52)请在下面三栏中依次填入你认为恰当的形容词,第三列为你常听到的别人对你的评价。请分析以上三栏内容中,现实的我与理想的我差距大吗?现实的我与他人眼中的我差距大吗?填完表格后,你有什么感受?

现实的我理想的我他人眼中的我二、自我概念的维度2.托里·希金斯的自我差异理论(1)两类自我心理训练营:想象出你想成为的那个人(教材P53)选择一个你可以放松并独处几分钟的安静地方,闭上眼睛,尽可能清晰地想象出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应该自我理想自我标准自我现实自我二、自我概念的维度(2)自我差异标准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差距就是自我差异,对应于两种标准自我,存在两种自我差异:现实—理想自我差异和现实—应该自我差异。知识窗:约哈里之窗(教材P53)

美国心理学家约瑟夫·勒夫和哈里·英格拉姆从自我概念的角度对人际沟通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根据“自己知道—不知道”与“他人知道—不知道”两个维度,将人际沟通划分成四个区域:开放区、盲目区、隐秘区和封闭区,这个理论被称作“约哈里之窗”。二、自我概念的维度知识窗:约哈里之窗(教材P53)

开放区盲目区隐秘区封闭区他人不知道他人知道自己不知道三、解读你的人格1.多元类型理论ABCD实干家、支配型影响力强者、互动型/社交型胆汁质多血质抑郁质黏液质心理小测验:气质量表(教材P56)视频链接:教材56页知识窗“巴纳姆效应”/video/BV1qE411679G/?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视频简介:视频介绍了6个经典的心理学效应:晕轮效应(光环效应)、归因偏差、巴纳姆效应、旁观者效应、马太效应、搭便车效应三、解读你的人格2.外控与内控(1)外控型外控型的人认为个人生活的主导力量是外力,常常将许多事情归结为外部的原因,认为快乐和痛苦是无法自我掌控的,很多事情都是由他人或者命运主宰的。(2)外控型内控型的人认为,事在人为,自己的付出和努力是可以改变事情发展的走向的,即使无法改变,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达到目的。研究结果发现,外控型的人倾向于不那么独立,比内控型的人具有更高的焦虑感和更低的自尊感。心理小测验:心理内—外控制源量表(教材P58)第二节

自我的发展和自认同我

02一、自我的发展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埃里克森将人生发展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面临要解决的任务,如果个体难以完成他所处阶段的任务,就会出现发展危机。危机既是危险也是机遇,关键取决于我们如何解决。我们在每个阶段作出的选择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的生活。视频链接:教材62页“自我发展阶段”/video/BV1dj411P7YQ/?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vd_source=c45928d918dff64fe7f42637a4d25b30视频简介:埃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划分了健康人群从出生到死亡,应该经历的八个阶段。在每个阶段,我们会有不同的需求,提出新的问题,并结识影响我们行为和习得的人。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性发展模型八阶段生命阶段心理社会冲突特征第一年信任vs不信任当婴儿受到温暖、持续的照顾时,他就能建立起信任感;缺乏照料或照顾不够则产生不信任感。2~3岁自主性vs羞怯和怀疑当鼓励儿童探索自我和环境时,自主感得以发展;当儿童的探索受到抑制时,会产生羞怯感和怀疑。4~5岁自发性vs内疚感当鼓励儿童进行各种各样的尝试时,他们的自发性就得到促进;如果父母嘲笑孩子或过度批评他们,就会使他们产生内疚感。6~12岁勤奋vs自卑当儿童受到表扬时他们就会获得勤奋感;当他们所做的努力被认为是不充分的或差劲的时,就会让他们产生自卑感。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性发展模型八阶段生命阶段心理社会冲突 特征青春期同一性vs角色混乱处于这个阶段的个体要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是:"我是谁?"拥有可靠和整合特性的个体被认为是达到同一性的;无法建立稳定和统一特性的个体将会面临角色混乱。成人早期亲密vs孤独建立一种承诺和亲密的人际关系,这个过程出现失败将导致孤独。成人中期生殖vs停滞个体是社会中能够进行生产的成员,为社会作出贡献,为未来创造人口,这可以通过工作、志愿努力和抚养孩子来实现;与之相反是停滞,它的特征是个体过度关心自己的幸福或认为生活是无意义的。成人后期完整vs绝望完整是指当个体回头看自己所经历的生活时会有满足感,这使他们能够有尊严地面对死亡;如果遗憾成为主导,那么个体会感到绝望。二、自我同一性(自我认同)案例导读陈在高中时学习成绩优异,以不错的成绩考入了自己理想的大学。但是自完成考上大学这个目标之后,进入大学的小陈一下子松懈了下来,没有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失去了方向。大学也要完成相应的课业,也有一些压力,但小陈总是打不起精神。除了老师严格点名的课程,小陈按时去上课,其他的课能逃则逃。总是天天待在宿舍里,没有节制地上网、看视频、玩游戏,明知道不该这样,但还是控制不住。一学期下来,小陈的成绩在班里排到了最后几名,他感到很焦虑、很有压力,但又不知道从何做起,不知道自己上大学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二、自我同一性(自我认同)自我同一性自我同一性是埃里克森提出的一个描述个体自我一致的心理感受的术语,指的是对自我有一个恒定的认识,体验到自我的完整性,在过去、现在和将来的自己之间,给个体明确的价值观、目标和信念,以及生活的方向、目的和意义。它包括自我肯定(我是谁),以及找寻自己的人生目标(我要往哪儿去)。视频链接:教材66页埃里克森“自我同一性”/video/BV1Ah4y1c753/?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vd_source=c45928d918dff64fe7f42637a4d25b30视频简介:视频指出,年轻人面临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不知道该如何整合自己的身份、欲望和能力,形成自我同一性。视频还提到了年轻人寻求新身份认同的方式,如旅行和接触深刻思想等。最后,视频认为克服自我同一性混乱的关键在于认识到这是一个正常的过程。二、自我同一性(自我认同)1.四种自我同一性的状态2.自我同一性的功能(1)为理解一个人是谁提供了结构。(2)给个体明确的价值观、目标、发展方向和生活的意义。(3)给个体提供了明确的个体控制感和自由意志。(4)有助于个体追求价值观、信念和行为的内在一致性。(5)有助于个体潜能的认识和发挥。排他型同一性弥散型同一性延缓型同一性成就型同一性第三节自我认识的来源与偏差03一、自我认识的来源√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大量的成功会提升自尊,而不断失败会削弱自尊。心理训练营:自我肯定活动做下列一个或多个活动,看看你对自我的感觉会有什么变化。列出五个优点。列出你钦佩自己的五件事情。到目前为止,你生命中最大的五个成就是什么?描述五种你可以使自己笑的方式。你能够为别人做,并且让他们感觉良好的五件事情是什么?列出你善待自己的五件事情。你最近参加过的带给你快乐的五个活动是什么?自我认识成功与失败的经验社会比较反射性评价内省来源一、自我认识的来源社会比较,我们周围的其他人帮我们树立贫穷、富有等标准,我们将自己与他人比较,并思考自己为何不同反射性评价,即观察其他人对自己的反应内省,即个体向内部寻求答案心理小测验:测测你的自尊(教材P68)自我认识成功与失败的经验社会比较反射性评价内省来源视频链接:教材69页“社会比较”/video/BV1Zu411579A/?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视频简介:攀比心理来源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宗法等级制度,但现在社会已经没有了这种制度,但攀比心理仍然存在。人们往往通过比较来确定自己的价值和人生目标,但这种比较往往忽视了个体的差异性。因此,我们应该避免攀比心理,尊重个体的独特性,不要用可比性很差的人生互相比较。不能正确、全面地认识自我,就是自我认识的偏差,分为自卑和自负两种情况。自卑:自我评价过低认识偏差自负:自我评价高过高二、自我认识的偏差教材72页知识窗“容貌焦虑”/video/BV1aU4y1X7aF/?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视频简介:“美貌没有天花板,自卑才是无底洞。”暨南大学动画专业毕业设计短片。三、提升积极自我认识的因素选择对自我有利的信息自我服务归因自我妨碍选择性相互作用为了形成并保持积极的自我观念,人们倾向于寻找对自己有利的信息。否认消极结果是由于个体的特性、能力和特质等原因造成的给自己的成功设置障碍的情境尽可能找寻那些能够让我们展现最佳自我,并且令我们感觉良好的人相处交往。第四节自我接纳与成长

04一、自我接纳———发现自己的宝藏心理学家Wylie认为能力(competence)和自我接纳(self-acceptance)是自信的两个主要维度和构成因素;并指出能力是指掌握和控制自我及环境的感觉,自我接纳意味着“包含个人承认自身缺点的自我尊重”。真正的转变来自接纳。接纳自己的不同。接纳自己的缺点。无条件地爱自己。教材76页“自我接纳”/video/BV1Pq4y1g7ND/?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视频简介:一个关于自我接纳的冥想引导练习。适用于讨厌自己的人;对自己的能力、体型等方面不满意的人;希望了解自己,更好地完善自我的人。建议找一个安静不被打扰的地方进行练习。一、自我接纳———发现自己的宝藏知识窗:自我价值的组合整体自尊是一个二阶段过程的结果。第一阶段,人们先确定对他们来说很重要、或者说可决定其自身价值的领域。研究者把人们用来评价自己的多个领域称为自我价值组合。第二阶段,人们根据自己在所选领域的表现对自己做出评价,形成整体自尊。一、自我接纳———发现自己的宝藏知识窗:自我价值的组合大学生常用的自我价值组合的七个领域组合的领域描述胜任力在多个领域的能力和执行力,对大学生尤指学习能力竞争力在各种竞技情境下优于他人多数人的赞同来自他人的赞同和接纳家庭支持从最亲密的人,尤其是家人那里得到赞同与温情外貌我们认为别人怎么看待我们的身体外貌美德坚持个人道德标准,认为自己是个善良而有道德的人二、觉察并克服生命的限制1.你拥有哪些限制(1)"不许犯错。"(2)"别和他人亲近。"(3)"你不重要。"(4)"不要做你自己。"心理训练营:找到限制你的禁令(教材P76)2.如何克服这些限制我们要克服这些限制,学会反驳那些对自己不利的想法,学会挑战内心的家长和批评家。我们现在不一定要把孩提时的信息都当作真理一样毫无保留地接受。我们已经成年了,可以检验这些信息了。三、用发展的视角看自己1.成长与转变是渐进的过程我们需要明白,成长与转变是缓慢、渐进,而不是快速、跳跃式的。成长与转变是螺旋上升的,不是直线向上的。成长的道路上没有所谓的退步,你的每一个脚印、每一分耕耘,都会有收获。另外,整个成长与转变是觉察它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目标、目的。当然,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还有很多其他的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比如大自然和音乐。心理训练营:冥想(教材P77)教材79页心理训练营“冥想”/video/BV1WT4y1U72N/?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