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新高考语文部编教材文言文通关训练卷-17《阿房宫赋》(解析版)_第1页
2023新高考语文部编教材文言文通关训练卷-17《阿房宫赋》(解析版)_第2页
2023新高考语文部编教材文言文通关训练卷-17《阿房宫赋》(解析版)_第3页
2023新高考语文部编教材文言文通关训练卷-17《阿房宫赋》(解析版)_第4页
2023新高考语文部编教材文言文通关训练卷-17《阿房宫赋》(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备战2023高考部编教材文言文通关训练卷

17《阿房宫赋》

满分100分时间45分钟

【文言基础梳理】

一、选择题。(45分,每题3分)

1.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在含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

①各抱地势,钞34般②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像不齐③:耳不能有,输来其间④

燕赵之收樱,韩魏之尊背⑤独夫之心,目旗骄固⑥用之如亚沙⑦楚人一炬,可惜焦土⑧

多于市人之宣塔

A.①③⑤⑦B.②④⑥⑧C.③⑤⑥⑧D.②⑥⑦⑧

【答案】C

【解析】

①“钩心斗角”,古义,指宫室建筑结构的交错和精巧;今义,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句

意:各种建筑物都向中心区攒集,屋角互相对峙。②“气候”,古义,指天气(雨雪阴晴);今

义,指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句意:一天之内,一宫之中,而天气竟会如此不同。③“一旦”,

古今含义相同,不确定的时间词,表示将来有一天。含有“万一”、“突然”、“如果”等预

设意味;句意:一旦国家灭亡,珠宝都被运进阿房宫。④“收藏”,古义,收藏的财宝,名词;

今义,收集保藏,动词;“经营”,古义,收娥的金玉,名词;今义,动词,计划或管理;句

意:燕、赵、韩、魏收藏的财宝,聚敛的金玉。⑤“日益”,古今含义相同,一天比一天更加;

句意:(可是)失尽人心的秦始皇,一天天更加骄傲顽固。⑥“泥沙”,古今含义相同,泥土沙

石;句意:耗费起珍宝来竟像对待泥沙一样。⑦“可怜”,古义,可惜;今义,对他人的不幸

表示怜悯;句意:楚人项羽放一把火,可惜(华丽的阿房宫)化为了一片焦土。⑧“言语”,

古今含义相同,指说出的话;句意:比市民的言语还多。故选C。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直奉咸阳(走:趋向)金块珠砾,弃掷迎座(通迤:连续不断)

B.矗不知其几千万落(落:座,所)族秦者秦也(族:家族)

C.鞅台暖响(响:歌声)一肌一蓉,尽态极好(妍:美丽)

D.则足以强秦(拒:抗拒)则遇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递:传递,顺着次序传下

【答案】B

【解析】

B项,“族秦者秦也”意思是“消灭秦王朝的是秦王朝自己”;“族:家族”错,族,动词,

灭族。故选B。

3.下列四组实词中,加点词的含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六王毕,四海::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B.秦擘纷奢,人亦念其家不爰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C.奈何取之尽锚铢不稼不稽,胡取禾三百亿兮

D.原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山东豪骏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答案】C

【解析】

A项,“六王毕,四海一”的意思是“六国的君主灭亡了,全国(为秦所)统一”,所以“一”

的意思是“统一”。“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的意思是“一下子不能保有了,都运送到阿房

宫里边来”,“一”与“旦”构成一个词,指不确定的时间,表示有一天。B项,“秦爱纷奢,

人亦念其家”的意思是“秦皇喜欢繁华奢侈,人民也顾念他们自己的家呀”,所以“爱”的意

思是“喜爱”。“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的意思是“不吝惜珍器重宝、肥饶之地”,所以“爱”

的意思是“吝惜”。C项,“奈何取之尽锚铢”的意思是“为什么掠取珍宝时连一锚一铢都搜

刮干净”,所以“取”的意思是“夺取,掠取,获取"。“不稼不嵇,胡取禾三百亿兮”的意

思是“不播种来不收割,为何三百捆天要夺取啊”,所以“取”的意思是“夺取,掠取,获取”。

D项,“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的意思是“族火秦王朝的,是秦王朝自己,不是天下的人啊”,

所以“族”的意思是“灭族”。“山东豪骏遂并起而亡秦族矣”的意思是“靖山以东的英雄豪

杰于是一齐起事,消灭了秦的家族”,所以“族”的意思是“家族”。故选C。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A.胡歌夜弦,为秦官人

B.长桥卧波,未云何咨

C.骊山北构而西折

D.燕赵之收哪

【答案】B

【解析】

例句,虹:名词作动词,出现彩虹;A项,朝、夜:名词做状语,在早上,在晚上;B项,龙:

为名词活用作动词,出现龙;C项,北:名词做状语,向北;D项,收藏:动词用作名词,指收

藏的金玉珠宝等物。故选B。

5.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廊腰缘回,檐牙高啄(索绕)

B.辘辘远听,音不知其所之也(遥远)

C.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美丽)

D.后人哀之而不筝之(以……为借鉴)

【答案】B

【解析】B项中的“杳”为“杳然无声”。

6.选出对下列句中划线字解释不当的一项()(3分)

A.①六王空(完了)②蜀山三(光秃秃)③查不知其所之也(远得不见踪影)

B.①直走咸阳(趋向)②廊腰绶回(萦绕)③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让)

C.①雷霆生惊(突然)②而望室焉(宠幸)③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让)

D.①建立远视(长久)②朝歌夜弦,为秦宫人(做)③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让)

【答案】C

【解析】

C项中使是假使的意思。

7.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①杳不知其所考也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B.①骊山北构而西折②后人哀之财不鉴之

C.①辇来于秦②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D.①盘盘卷,困困焉②且樗置土石

【答案】A

【解析】

A项,两个“之”都是动词,往、到;B项,①连而:连词,表顺承/②而:连词,表转折;C

项,①于:介词,引出动作结果,可解释为“到”/②于:介词,比;D项,①焉:用于形容词

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②焉:疑问代词,哪里。故选A。

8.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之”的词性与其他三项都不同的一项是()(3分)

A.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B.奈何取之尽锚铢

C.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D.杳不知其所之也

【答案】D

【解析】

D项为动词,至IJ,往;其他三项均为代词。

9.下列句子不属于宾语前置句的一项是()(3分)

A.夫晋,何厌之有B.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C.秦人不暇自哀D.不然,籍何以至此

【答案】B

【解析】

A项,语序应该为“有何厌”,宾语前置句。B项,“知其事”修饰“太子及宾客”,属于定

语后置。C项,语序应该为“哀自”,宾语前置句。D项,语序为“以何”,宾语前置。故选B。

10.下列各句中句式与“明星荧荧,开妆镜也”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烟斜雾横,焚椒兰也B.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C.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D.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答案】B

【解析】

B项是省略句,“卧”后省略介词“于”,应为“长桥卧于波”。例句与A项、C项、D项都

是判断句,”……,……也”为标志的判断句。故选B。

11.以下句子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3分)

A.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B.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C.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D.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答案】D

【解析】

A、B、C三项为判断句,D项为被动句。

12.对下列各句中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五步一楼,十步一阁(互文)

B.长桥卧波,未云何龙(比喻)

C.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对比)

D.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比喻)

【答案】D

【解析】

D项,阿房宫占地三百多里,楼阁高耸,遮天蔽日。运用的是夸张的手法。故选D。

13.下列语句都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方式的一项是()(3分)

①檐牙高啄②蜂房水涡③明星荧荧,开妆镜也④烟横雾斜,焚椒兰也⑤一肌

一容,尽态极妍⑥鼎铛玉石,金块珠砾⑦取之尽锚铢,用之如泥沙⑧瓦缝参差,

多于周身之帛缕

A.①④⑥⑧B.②③⑤⑦

C.②④⑤⑦D.④⑤⑥⑧

【答案】D

【解析】

①②③⑦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④⑤⑥⑧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故选D。

14.下列对文中相关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妃嫔媵蟠:在文中指六国王侯的宫妃,她们各有等级,其中妃的等级比嫔、婿高,媵是陪

嫁的人。

B.王子皇孙:在文中指六国王侯的儿子、孙子。

C.幸:封建时代皇帝到某处,叫“幸”。妃、嫔受皇帝宠爱,叫“得幸”。

D.六国:燕、赵、韩、魏、齐、楚六国,战国末年被秦国灭掉的六个诸侯国。

【答案】B

【解析】

B项,”在文中指六国王侯的儿子、孙子”错误。王子皇孙在文中指的是六国王侯的女儿、孙

女。故选B。

15.下列有关“赋”的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赋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体裁,讲求字句的整齐和声调的和谐,描写事物极尽铺陈夸

张之能事。

B.赋在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在内容上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据现有资料考证,最早写

赋的是战国后期赵国的荀子。

C.赋大体上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等几个发展阶段。在唐宋古文运动的影响

下发展起来的“骈赋”,句式参差,押韵比较随意。

D.赋是汉代最流行的文学体裁,以至于后世有“汉赋”之称,与唐诗、宋词、元曲并列。排

偶和藻饰是汉赋的重要特征。

【答案】C

【解析】

C项,“在唐宋古文运动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骈赋'”错误。古文运动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是

文赋。赋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叫“短赋”;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叫

“骚赋”;汉代正式确立了赋的体例,称为“辞院”;魏晋以后,赋日益向骈文方向发展,叫

做“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为律体,叫“律赋”:唐宋古文运动影响下,用散文的形式写赋,

称“文赋”。“骈赋”的体制特点是:除了使用“发语”外,几乎通篇对联,技巧出新;炼词

熔典,讲究一定声律:犹如对联串缀成文。《阿房宫赋》是文赋而非骈赋。故选C。

【文本综合阅读】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9题。(15分)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成

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绶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盘盘焉,困困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

气候不齐。

纪嫔媵娉,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绿云扰扰,梳晓曼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

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绶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

年。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

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迪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学卷,用之如泥沙?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

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

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

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

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牧《阿房宫赋》)

杜牧,字牧之,京兆人也,善属文。初未第,来东都,时主司伊呼为崔邸,太学博士吴武

陵策蹇进谒口:“侍郎以峻德伟望,为明君选才,仆敢不薄施尘露。向偶见文士十数辈,扬眉

抵掌,共读一卷文书,览之,乃进士杜牧《阿房宫赋》。其人,王佐才也。”因出卷朗诵之,邸

大加赏。曰:“请公与状头!”邸曰:“已得人矣。”日:“不得,即请第五人。更否,则请

以赋见还!”辞容激厉。郎口:“诸生多言牧疏旷,不拘细行,然敬依所教,不敢易也。”后

又举贤良方正科。沈传师表为江西团练府巡官。又为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拜侍御史,累

迁左补阙,历黄、池、睦三州刺史,以考功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牧刚真有奇节敢论列大

事指陈利病尤切兵法戎机平昔尽肯尝以从兄惊史历将福而已国蹑不振怏怏感平。卒年五十,临

死自写墓志,多焚所为文章。诗情豪迈,语率惊人。识者以拟杜甫,故称“大杜”“小杜”以

别之。

(摘自《唐才子传•杜牧》,有删改)

1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牧刚直有奇节/敢论列大事/指陈利病/尤切兵法/戎机平昔尽意/尝以从兄惊更历将相/而己

困蹶不振/怏怏难平

B.牧刚直有奇节/敢论列大事/指陈利病尤切/兵法戎机/平昔尽意/尝以从兄惊更历将相/而己

困蹶不振/怏怏难平

C.牧刚直有奇节/敢论列大事/指陈利病/尤切兵法/戎机平昔尽意/尝以从兄惊更历/将相而己/

困蹶不振/怏怏难平

D.牧刚直有奇节/敢论列大事/指陈利病尤切/兵法戎机/平昔尽意/尝以从兄惊更历/将相而己/

困蹶不振/怏怏难平

17.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幸,封建时代皇帝到某处,叫“幸”。女子受皇帝宠爱,叫‘'得幸”,《鸿门宴》“妇女无

所幸”中的“幸”亦为此意。

B.锚铢,古代重量名,一锚等于六铢,一铁约等于后来的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锚、铢连用,

比喻极其微小的数量。

C.侍郎,古代官名。唐以后,中书、门下及尚书省所属各部皆以侍郎为长官之副。文中的科

举主试官崔哪应该是吏部侍郎。

D.博士,古代官名。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

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杜牧描写了阿房宫中宫女“开妆镜”“梳晓鬟”等生活细节,以排比和夸张手法形象地写

出了宫中美女之多,宫室之广。

B.杜牧借写阿房宫的兴建和毁灭,揭露了秦王朝统治者的穷奢极欲,并借古讽今,阐述了天

下兴亡的道理。

C.杜牧因为《阿房宫赋》被崔邸赞为“王佐才”赏识杜牧的人都把他比作杜甫,并用“大

杜”“小杜”来区别他们。

D.杜牧为人豪放不羁,不拘小节,性格刚强、正直,敢于议论国家大事,他写诗感情豪迈,

通常语出惊人。

1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逾迤。

(2)历黄、池、睦三州刺史,以考功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

【答案】16.B17.C18.C

19.(1)把宝鼎看作铁锅,把美玉看作石头,把黄金看作土块,把珍珠看作石子,随便丢弃,

遍地都是。(2)(杜牧)历任黄、池、睦三州刺史,凭借考功郎中的身份掌管起草诏令,后来升

迁为中书舍人。

【解析】

16.“兵法戎机”的意思是“兵法和军事”,是并列短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C两项;“从

兄惊更历将相”与“而己困蹶不振”是将杜牧与堂兄做对比,所以从“而前边断开”,排除D

项。故选B

17.C项,“文中的科举主试官崔鄙应该是吏部侍郎”分析错误,主管科举考试的应该是礼部。

故选C。

18.C项,“被崔娜赞为‘王佐才'”分析错误,从原文“太学博士吴武陵策蹇进谒曰:'侍

郎以峻德伟望,为明君选才,仆敢不薄施尘露。向偶见文士十数辈,扬眉抵掌,共读一卷文书,

览之,乃进士杜牧《阿房宫赋》。其人,王佐才也。'”可知称赞杜牧为“王佐才也”的人是太

学博士吴武陵。故选C。

19.本题第一句重点字词:“鼎”“玉”“金”“珠”名词活用为动词,翻译为“把宝鼎看

作……”

“把美玉看作……”“把黄金看作……”“把珍珠看作……”;“弃掷遮迤”,丢弃得到处接

都是:第二句重点字词:“历”,历任;“以”,凭借;“知制诰”,唐朝时指掌管起草诏令;

“迁”,官职升迁。

【参考译文】

(1)六国灭亡,秦始皇统一了天下。蜀山的树木被伐光了,阿房宫才盖起来。(从渭南到

咸阳)阿房宫占地三百多里,楼阁高耸,遮天蔽日。(它)从骊山向北建构,再往西转,一直延

伸到咸阳。渭水和樊水浩浩荡荡,水波荡漾地流入阿房宫的围墙。每隔五步(有)一栋楼,每

隔十步(有)一座阎。走廊宽而曲折,(突起的)屋檐(像鸟嘴)向上吸起。楼阁各依地势的高

下而建,像是互相环抱,各种建筑物都向中心区攒集,屋角互相对峙。盘旋地、曲折地,像蜂

房,像水涡,矗立着不知有几千万座。长桥横卧在渭水上,(人们看了要惊讶:)天上没有云,

怎么出现了龙?在楼阁之间架木筑成的通道横空而过,彩色斑斓,(人们看了要诧异:)不是雨

过天晴,哪里来的彩虹?楼阁随着地势高高低低,使人迷糊,辨不清东西方向。人们在台上唱

歌,歌乐声响起来,好像充满着暖意,如同春光那样融和。人们在殿中舞蹈,舞袖飘拂,好像

带来寒气,如同风雨交加那样凄冷。一天之内,一宫之中,而天气竟会如此不同。

六国王侯的宫妃、女儿、孙女,辞别本国的楼阁宫殿,乘着辇车来到秦国。早晚弹唱,成为

秦王朝的宫女。(光如)明星闪亮,是(宫女们)打开梳妆的镜子;乌云缭绕,原来是她们正在

早晨梳理发髻;渭水河面上浮起一层垢腻,原来是她们泼掉的脂粉水;空中烟雾弥漫,是她们

在焚烧椒兰香料。如雷霆般的声音响起使人骤然吃惊,是皇上的宫车驰过;听那车声渐远,也

不知驶到哪儿去了。任何一部分肌肤,任何一种姿容,都娇媚极了,耐心地久立远视,盼望皇

帝能亲自驾临。可是有许多宫女整整等了三十六年,还未见到皇帝。

燕、赵、韩、魏、齐、楚收藏的财宝,聚敛的金玉,搜求的珍奇,这都是多少世代、多少

年月以来,从人民那里掠夺来的,堆积得像山一样。旦夕之间国家灭亡,珠宝都被运进阿房宫。

把宝鼎当作铁锅,把美玉当作石头,把黄金当作土块,把珍珠当作沙石,随意丢弃,秦人看见

了也不觉得可惜。

唉!一个人的想法和千万人的想法是一样的(都想过好日子)。秦始皇喜爱奢侈,老百姓也

顾念自己的家业。为什么搜刮老百姓的财物一分一厘都不放过,挥霍时却像泥沙一样毫不珍惜

呢?让那(阿房宫中)负载大梁的柱子,比田里的农夫还多;架起侧梁的椽子,比织布机上的

女工还多;显眼的钉子,比谷仓里的稻米还多;横直密布的屋瓦,比(老百姓)身上的衣服上

的线还要多;纵横的栏杆,比天下的城郭还多;乐器的演奏声,比闹市的人说话声还多。秦统

治者穷奢极侈,使天下的老百姓敢怒但是不敢言。秦始皇却越来越骄横顽固。陈胜、吴广揭竿

而起,四方响应,函谷关被攻破,项羽放了一把火,可惜阿房宫变成了一片焦土。

唉!使六国灭亡的是六国自己,而不是秦国;使秦国灭亡的是秦国自己,而不是天下百姓。

唉!如果六国统治者都能爱护本国老百姓,那么就有足够的力量抗拒秦国。如果秦国统治者同

样能爱护六国的人民,那么秦就能从三世传下去,甚至可以传到万世都为君王,谁能够灭掉秦

国呢?秦人来不及为自己的灭亡哀叹,只好让后世的人为他们哀叹;后世的人如果只是哀叹而

不引以为鉴,那么又要再让后世的人为后世哀叹了。

(2)杜牧,字牧之,是京兆人,善于写文章。开始时参加科举考试未中,到东都洛阳,当

时的主考官是礼部侍郎崔邸,太学博士吴武陵骑着劣马拜见崔邸说:“您凭着崇高德行,巨大

声望,为圣明的君王选拔人才,我怎敢不略给予如微尘滴露般的微小帮助。前几日偶然看见十

几个文士,眉飞色舞,拍掌称快,共同阅读一卷文章,我一看,原来是考生杜牧写的《阿房宫

赋》。这个人是辅佐君王的人才。”接着拿出文章朗诵起来,崔邸大加赞赏。(吴武陵)说:“请

您给他第一名!”崔邸说:“已经有别人了。”(吴武陵)说:“如果不行,就给第五名。还

不行的话,就把赋还给我!”言辞面容很严肃。崔邸说:“许多人都说杜牧豪放不羁,不拘小

节,然而我尊重你的建议,不敢再改了。”后来(杜牧)又考中贤良方正科。沈传师上表请求

让杜牧担任江西团练府巡官。(杜牧)又担任牛僧孺淮南节度府学书记。他升迁为侍御史,多次

升迁为左补阙,曾担任黄、池、睦三州刺史,凭借考功郎中的身份掌管草拟诏令,后来升迁为

中书舍人。杜牧刚强、正直,有耿直的节操,敢于议论国家大事,指明和陈述其中的利弊得失

特别中肯。兵法和军事,平时都尽心留意。曾经因为堂兄杜惊出将入相,而自己仕途困顿挫折,

怏怏不乐,心气难平。死时五十岁,死前自己撰写墓志,焚烧了所写的许多文章。他写诗感情

豪迈,通常语出惊人。赏识他的人都把他比作杜甫,所以用“大杜”“小杜”来区别他们。

【考点拓展训练】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0-24题。(20分)

文段一(秦始皇)三十五年,除道,道九原抵云阳,堑山埋谷,直通之。于是始皇以为

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吾闻周文王都丰,武王都镐,丰镐之间,帝王之都也。乃营作朝宫

渭南上林考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

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以象天

极阎道绝汉抵营室①也。阿房宫未成:成,欲更择令名名之。作宫阿房,故天下谓之阿房宫。

隐宫徒刑者七十余万人,乃分作阿房宫,或作丽山。发北山石椁,乃写蜀、荆地材皆至。卷十

计宫三百,关外四百余。

卢生说始皇日:“臣等求芝奇药仙者常弗遇类物有害之者方中入主时为微行以辟恶鬼恶鬼辟

真人至。人主所居而人臣知之,则害于神。真人者,入水不濡,入火不蒸,陵云气,与天地久

长。今上治天下,未能恬淡。愿上所居宫毋令人知,然后不死之药殆可得也。”于是始皇日:“吾

慕真人,自谓‘真人',不称'朕'。"乃令咸阳之旁二百里内宫观二百七十复道甬道相连,帷

帐钟鼓美人充之,各案署不移徙。行所茅,有言其处者,罪死。始皇帝幸梁山宫,从山上见丞

相车骑众,弗善也。中人或告丞相,丞相后损车骑。始皇怒口:”此中人泄吾语。''案问莫服。

当是时,诏捕诸时在旁者,皆杀之。自是后莫知行之所在。

(节选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文段二妃嫔睡墙,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

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

车过也;镰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绶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见者,

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登如山。一旦不

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梆/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节选自《阿房宫赋》)

【注】①天极、阁道、营室皆为星宿名。

2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臣等求芝奇药仙者/常弗遇类物/有害之者方中/人主时为微行/以辟恶鬼/恶鬼辟/真人至

B.臣等求芝奇药仙者常弗遇/类物有害之者/方中人主时/为微行/以辟恶鬼/恶鬼辟/真人至

C.臣等求芝奇药仙者/常弗遇类物有害之者/方中人主时/为微行/以辟恶鬼/恶鬼辟真人至

D.臣等求芝奇药仙者常弗遇/类物有害之者/方中/人主时为微行/以辟恶鬼/恶鬼辟/真人至

2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苑,是古代帝王游玩、打猎的风景园林。上林苑是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苑囿之一,位于

长安郊外。

B.关中,指函谷关以东,泛指战国末期秦之故地:文中的“关中”与《鸿门宴》中的“欲王关中”

同义。

C.幸,指帝王到达某地,也泛指封建时代皇帝亲临。这与文段二中“而望幸焉”的“幸”是同一意

思。

D.媵,古代统治阶级嫁女时随嫁的人,也可能成为嫔、端。“妃嫔媵婿”在文中指六国王侯的宫

妃。

22.将《阿房宫赋》与《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关于阿房宫的记载进行比较阅读,下列说法不正

确的一项是(3分)

A.《阿房宫赋》写阿房宫“覆压三百余里”,从《史记・秦始皇本纪》的记载来看,实际上阿房宫

的规模并没有如此之大。

B.从《史记•秦始皇本纪》看来,秦始皇营建阿房宫,主要是因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

并非全由于“秦爱纷奢

C.从《史记•秦始皇本纪》看来,秦始皇在位第三十五年开始营建阿房宫,至其死(不过两年)

尚未建成,其名称也尚未确定。

D.从对比中,我们发现,关于建造阿房宫的原因、阿房宫的规模等二者的记载出入较大,我

们应以《阿房宫赋》的记载为准。

2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也。

(2)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逋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24.《阿房宫赋》与《史记•秦始皇本纪》关于阿房宫的描述有很大差别,如何理解这一现象?

(3分)

【答案】20.D21.B22.D

23.(1)又修造空中通道,从阿房渡渭水,与咸阳相连,以此象征天上的北极星、阁道星跨过

银河抵达营室星。(2)把宝鼎当作铁锅,把美玉看作石头,把黄金视为土块,把珍珠看作石子,

丢弃得到处都是,秦人看见这些,也不觉得可惜。

24.《阿房宫赋》体裁为“文赋”,是借写阿房宫的兴建和毁灭,揭露秦王朝的穷奢极欲,对当时

统治者提出警告,且文赋的写作手法里多有铺陈、夸张等。《史记》为史书,侧重于写实。

【解析】

2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我们之所以找不到长生之药和仙人,很像是有什么东西从中捣乱。仙方上说,人主应当

隐秘行踪远离恶鬼;远离了恶鬼,神仙真人才会到来。人主居住的地方如果被旁人知道,就妨

碍真人的到来。

“类物有害之者”,定语后置句,“有害之者'‘作"物''的定语,“者'’后断开,排除A。

“时”作第一个“为”的状语,之间不可断开;“方中”属于前置状语,表领属或地点,独立断开;“恶

鬼辟”“真人至”均为主谓结构的独立句子,结构对称,内容对应,之间断开。据以上信息排除

BC»

故选D。

21.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B.”指函谷关以东”错,应该是函谷关以西。

故选B,

22.本题考查学生比较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D.”我们应以《阿房宫赋》的记载为准”错,《史记》产生在西汉,距秦较近,且为史书,其记载

应该比较可靠。

故选D。

2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⑴“属”,连接;“绝”,跨越;“汉”,银河;“抵”,到达。

(2)“鼎”“玉”“金”“珠”,均为名词作状语;“铛”“石”“块”“砾”,均为名词意动用法,……当作锅、

石头、土块、石子;“弃掷”,丢弃;“遍迤”,屈曲相连的样子,这里指到处都是。

24.本题考查学生比较不同文章并分析理解写作特色的能力。

文段二写阿房宫里的美人和珍宝,揭露秦朝统治者奢侈的生活,为下文的议论设伏。先写“妃嫔”

的由来,说明是“六王毕,四海一”的结果,照应篇首。作者一连用了“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等

六组排比句式,写宫人梳妆打扮、“绳立远视,而望幸焉”的凄惨生活。镜如明星,鬟如绿云,“弃

脂''涨渭水,焚椒兰成烟雾。这些生动的描写,既表现了宫女命运的悲惨,也揭示了秦始皇生活

的骄奢淫逸。“燕赵之收藏“以下,由写人的被欺辱转而写物的被践踏。在这里,原来六国珍敏

的玉石金鼎,像土块、铁锅一样堆弃着,“秦人视之,亦不甚惜《阿房宫赋》是唐代文学家杜

牧创作的一篇借古讽今的赋体散文。杜牧通过描写阿房宫的兴建及其毁灭,生动形象地总结了

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经验,向唐朝统治者发出了警告,表现出一个封建时代正直的文人

忧国忧民、匡世济俗的情怀。全文运用了想象、比喻与夸张等手法以及描写、铺排与议论等方

式,骈句散行,错落有致。

《史记》为史书,侧重于写实,语言平时,比如文段一中交待时间为“(秦始皇)三十五年“,

地理位置“道九原抵云阳,堑山理谷,直通之“,面积大小为“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

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布局情况为“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

山之颠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也”等等。

参考译文:

文段一

(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兴修道路,经由九原郡一直修到云阳县,挖掉山峰填平河谷,

笔直贯通。这时始皇认为咸阳人口多,先王宫廷窄小,又听说周文王建都于丰,武王建都于镐,

丰、镐一带,是帝王建都的好地方。于是就在渭水南岸的上林苑内修建接受朝拜的宫殿。先在

阿房建前殿,东西长五百步,南北宽五十丈,宫中可以容纳一万人,下面可以树立五丈高的大

旗。环殿建有空中通道,此道从殿下一直通到终南山。在终南山的顶峰修建表作为朝宫的门阙。

又修造空中通道,从阿房渡渭水,与咸阳相连,以此象征天上的北极星、阁道星跨过银河抵达

营室星。阿房宫尚未修完;(故暂时以“阿房”称之,计划)等竣工之后,再选择一个好名字给

它命名。因为是在阿房修筑此宫,所以人们就称它为阿房宫。受过宫刑、徒刑的七十多万人,

他们一半修建阿房宫,一半修建骊山(的始皇陵)。他们把从北山开采的石头,从蜀地、荆地输

送的木料都运到这里(以备使用)。关中总共建造宫殿三百座,关外建四百多座。

卢生劝始皇说:“我们之所以找不到长生之药和仙人,很像是有什么东西从中捣乱。仙方

上说,人主应当隐秘行踪远离恶鬼;远离了恶鬼,神仙真人才会到来。人主居住的地方如果被

旁人知道,就妨碍真人的到来。真人,是入水不湿,入火不烧,能够乘驾云气,和天地共生的。

现在您治理天下(十分繁忙),不能清静寡欲。希望皇上所住的宫室不要让别人知道,这样不死

之药一定就能够得到。”于是始皇说:“我希望当神仙真人,(今后我要)自称‘真人’,不再

称,朕'了。”于是他就把咸阳周围二百里内的二百七十座宫观都用复道或甬道连接起来,把

帷帐、钟鼓和美人都安置在里面,全部按照所登记的位置不得移动。皇帝所到的地方,如有人

泄露行踪的,就判处死罪。(有一次)秦始皇幸临梁山宫,从山上望见丞相李斯的随从车马众多,

心中不快。宦官近臣里有人把这件事告诉了丞相,丞相以后就减少了车马数目。始皇知道后大

怒道:“这是宫中有人泄露了我的话。”经过审问没有人认罪。就在此时,下诏把当时跟随在

旁的人抓起来,全部杀掉。从此以后再没有人知道皇帝的行踪。

文段二

六国王侯的宫妃们、女儿孙女们,辞别六国的楼阁宫殿,坐着辇车来到秦国。从早到晚唱

歌弹率,成为秦始皇的宫人。星光闪耀,那是宫妃们打开了梳妆的镜子;乌云纷纷扰扰,那是

她们清晨在梳理发髻;渭水涨起一层脂膏,那是她们在泼掉含有脂粉的洗脸水;轻烟缭绕,香

雾弥漫,那是她们在焚烧椒兰等香料。雷霆般的声音突然响起,是宫车从这里驶过;辘辘的车

声越听越远,遥遥地不知它驶向何方。(宫人们的)每一处肌肤、每一副容貌,都极尽妩媚娇艳,

(她们)久久地伫立,远远地凝望,希望皇帝能宠幸自己。有的宫女甚至三十六年没能见到皇帝。

燕赵、韩魏、齐楚聚敛的珍宝,是多少代多少年,从百姓那里掠夺来的,堆叠得像山一样。一

朝不能保有,都运送到这里。把宝鼎当作铁锅,把美玉看作石头,把黄金视为土块,把珍珠看

作石子,丢弃得到处都是,秦人看见这些,也不觉得可惜。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29题。(20分)

甲文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辎铢,用之如

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

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使卒叫,人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

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

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乙文

牧,字牧之,善属文。第读古,复举艮岁耳。沈传师表为江西团练府巡官,又为牛僧孺

淮南节度府学书记。擢监察御吏,移疾分司东都,以弟肱病弃官。复为宣州团练判官,拜殿中

侍御史内供奉。

是时,刘从谏守泽路,何进滔据魏博,颇骄蹇不循法度。牧追咎长庆以来朝廷措置术,复

失山东,4巨封剧镇,所以系天下轻重不得承袭轻授皆国家大事嫌不当位而言实有罪故作《罪言》。

累迁左补阙、史馆修撰,改膳部员外郎。宰相李德裕素奇其才。会昌中,黠夏斯破回鹘,

回鹘种落溃入漠南,牧说德裕不如遵取之,以为:“两汉伐虏,常以秋冬,当匈奴劲弓折胶,重

马免乳,与之相校,故败多胜少。今若以俘县发幽、并突骑及酒泉兵,出其意外,一举无美矣。”

德裕善之。

会刘稹拒命,诏诸镇兵讨之,牧复移书于德裕,以“河阳西北去天井关强百里,用万人为垒,

窒其口,深壁勿与战。成德军世与昭义为敌,王元达思一雪以自奋,然不能长驱径捣上党,其

必取者在西面。今若以忠式、武宁两军益青州精甲五千、宣润弩手二千,道绛而入,不数月必

覆贼巢。昭义之食,尽仰山东,常日节度使率留食邢州,山西兵单少,可乘虑袭取。故兵闻拙

速,未睹巧之久也“。俄而泽潞平,略如牧策。历黄、池、睦三州刺史,入为司勋员外郎,常兼

史职。改更鹃复乞为湖州刺史。逾年,以考功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

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龊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至。少与李甘、李中敏、宋祁

善,其通古今,善处成败,甘等不及也。牧亦以疏直,时无右援者。从兄惊更历将相,而牧困

联不自振,颇怏怏不平。卒,年五十。初,牧梦人告曰:“尔应名毕。”复梦书"皎皎白驹’’字,

或曰"过隙也”。俄而炊甑裂,牧日:“不祥也。'‘乃自为墓志,悉取所为文章焚之。牧于诗,情

致豪迈,人号为“小杜”,以别杜甫云。

(节选自《新唐书》)

2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所以系天下轻重/不得承袭/轻授皆国家大事/嫌不当位/而言实有罪/故作《罪言》。

B.所以系天下轻重/不得承袭轻授/皆国家大事/嫌不当位而言/实有罪/故作《罪言》。

C.所以/系天下轻重/不得承袭/轻授皆国家大事/嫌不当位/而言实有罪/故作《罪言》。

D.所以/系天下轻重/不得承袭轻授/皆国家大事/嫌不当位而言/实有罪/故作《罪言》。

26.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进士,隋朝始设进士科。元、明、清时,进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出身,称进士,且分

为三甲,一甲赐进士及第,二、三甲,分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

B.贤良方正,汉武帝时推选的一种举荐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唐宋沿用,设贤良方正科,指

德才兼备的好人品。

C.仲夏,古历法习惯于把夏季分为孟夏、仲夏、季夏,由此可见,仲夏为夏季的中间月份,

即午月,一般也指农历五月。

D.吏部,是古代主管官员的官署。“吏”指文职官员。东汉始置吏曹,魏晋以后称吏部。隋唐、

五代列为六部之首,长官称为吏部侍郎。

2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杜牧专注于治乱,对漕镇问题有着独到的见解,反对藩王世袭,认为朝廷长庆年间以来对

藩镇处置不当,不能把重镇交给藩王。

B.杜牧对军事有独到的思考,黠戛斯打败回鹘之后,他认为朝廷要吸取汉军常在秋冬攻击匈

奴而败多胜少的教训,应在仲夏季节乘胜追击。

C.杜牧为人刚直坦率,不拘小节。博古通今,敢于纵论天下大事,善于剖析利弊,在官场上

很少有有人帮他,因而一生从未被重用。

D.杜牧临死之时,由梦境及甑裂之中感觉大限将至,自撰墓志铭,墓志铭写就,搜罗自己所

撰文章,对火焚之,以致他的很多诗文失传于世。

28.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成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2)河阳西北去天井关强百里,用万人为垒,窒其口,深壁勿与战。

29.根据乙文概括杜牧的品性特点。(3分)

【答案】25.B26.D27.C

28.(1)戍边的上卒(陈胜、吴广率领的起义军)呐喊(起来),函谷关被攻取,楚国人放了一

把火,可惜(富丽堂皇的阿房宫)化为一片焦土!(2)河阳西北距离天井关一百多里,用一

万兵修筑堡垒,截断路口,筑高壁垒不与他们交战。

29.行为自由,不拘细节;刚直(正直)有奇节;有担当,敢议论国家大事,指陈利弊特别中

肯;有奇才。

【解析】

25.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是关系到国家安危的地方,藩王不能世袭,朝廷不能轻率任命,这都是国家大计,(杜牧)

嫌怪自己不在其位却发表言论,实在有罪,所以写了《罪言》。

前面讲“银封剧镇”,为"系天下轻重”的主语,"所以”后面不能断开,如果断开,语句缺主语,

排除CD。

“嫌''的宾语为“不当位而言“,不是“不当位";"实''是实在的意思,修饰“有罪”,表判断,“实有

罪”可以独立成句,"言'’后面需要断开,排除A。

故选B。

26.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D.“长官称为吏部侍郎”错误。长官称为吏部尚书。

故选D。

2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一生从未被重用”概括不当。结合“累迁左补阙、史馆修撰,改膳部员外郎。宰相李德裕素

奇其才”“历黄、池、睦三州刺史,入为司勋员外郎,常兼史职。改吏部,复乞为湖州刺史。逾

年,以考功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而牧困蹑不自振,颇怏怏不平'’等分析,几次提拔为左补

阙、史馆修撰,改任膳部员外郎。宰相李德裕一向认为他是奇才;历任黄州、池州、睦州刺史,

回京担任司勋员外郎,常兼任史馆的职务。改任吏部员外郎,又请求担任湖州刺史。过了一年,

以考功员外郎的身份担任知制诰一职,升任中书舍人;杜牧官场受挫不能振作自己,心里很郁

郁不平。不能推断出杜牧“一生从未被重用

故选Co

2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举”,被攻占;“可怜”,可惜,遗憾;"焦土”,变成焦土,名词作动词。

(2)“去”,距离;“为”,修筑,修造;“窒”,截断;“勿与战”,应该是“勿与(之)战”,省略

句。

29.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进行评价探究的能力。

结合“不为龊龊小谨”分析,不做谨小慎微的事,不拘细节。

结合“牧刚直有奇节”“牧亦以疏直”分析,杜牧性格刚直,有奇特的气节,正直坦率。

结合“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至“分析,敢议论国家大计方针,剖析利害关系特别切中要害,

有担当。

结合“少与李甘、李中敏、宋祁善,其通古今,善处成败,甘等不及也。牧亦以疏直,时无右援

者”分析,年轻时与李甘、李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