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论点的设置及其论证方式_第1页
分论点的设置及其论证方式_第2页
分论点的设置及其论证方式_第3页
分论点的设置及其论证方式_第4页
分论点的设置及其论证方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分论点的设置(一)分论点设置的原则合理设置分论点会使文章的角度更加多元化,结构更加清晰合理,逻辑更加严密。我们在设置分论点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扣得住分论点与中心论点是子与母的关系,分解出的分论点一定要扣住中心论点和作文题的主旨,分而不离。如《适时变通,英雄方有用武之地》(见后文)的三个分论点无一例外地围绕着“变通”与“审视”展开。2分得开分解出的分论点可以是并列关系、递进关系,也可以是对比关系;分论点以两三个为好,要多角度多层次,不重复不交叉,更不能互相矛盾。如《适时变通,英雄方有用武之地》(见后文)的三个分论点并列有致,互不交叉。3排得顺分解出的分论点要按恰当的顺序排列,如先后、古今、内外、表里、浅深、主次、轻重等。如《适时变通,英雄方有用武之地》(见后文)的三个分论点就是从个人到他人,再到时代,逻辑恰当。(二)分论点间的逻辑关系1并列式并列式比较适合阐述文章观点、解释中心论点的内涵,或提出不同对策的文章。如阐述观点时采用横向思维,分论为其一、其二、其三,解释中心论点内涵的不同方面和角度;对解决当前问题提出看法和对策时,从不同对象和立场提出解决方案等。2递进式递进式结构适合写作针对某个人物、事件发表意见、观点的议论文,这时拆分中心论点可以由浅层到深层、由个别到一般、由现象到本质等,使得论证层层深入。3对比式对比式结构适合将两种截然相反或有差异的人物、事件、现象、看法等进行比较分析式写作,也适合辩证式写作,两个部分或正反对比,或转折补充,或辩证分析。在写作时,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运用何种分论点逻辑。二、分论点的论证方式分层式论证:分层式论证,即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证明观点,可以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远到近、由个体到集体等,层层递进,对问题的关键或要害之处集中笔力,做到揭示有力、论证充分。分层式论证的关键在于“分层”,要根据论点或中心句的特征和内涵来确定如何分层。写作示范:劳动,是全人类共同遵循的准则,从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到文明辉煌的现代社会,是劳动推动历史车轮不断前进。自古以来,劳动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在土地上精耕细作,创造了绵延不绝的古国文明,开拓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创作了无与伦比的精神财富,“

耕读传家”的传统绵延了千载,“民生在勤,勤则不匮”的祖训萦绕耳畔,劳动,已是中国人血液中流淌的基因。(2019高考全国一卷《点滴劳动,共筑盛世》)辩证式论证:辩证式论证,即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定律进行分析和论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联系地看问题,发展地看问题。如此论证,往往能使文章全面、深刻、理性,闪耀思辨色彩。当下,高考作文命题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作文若呈现出思辨色彩,往往能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运用示范:也许有人会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历史上因为种种原因,行高于人而遭受非议的不乏其人,例如屈原、贾谊等。但我要说行高之人,哪怕一时受到不公平对待,也终将被后世仰视,历史最终会给他们以公道,他们的光辉必将照亮千秋万代。(《行高于人,众必仰之》)对比式论证:对比式论证,即运用求异的思维方式,从事物的相反或相异的属性的比较中凸显需论证的论点。这种方式能使文章的论证更加充分、鲜明。形式上是一正一反,内容上是对真与假、好与坏、美与丑、善与恶或其他对立的两方进行对比来强化观点。运用示范:一国之君,万民所仰,君王的气量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前景。齐桓公能听从鲍叔之谏,重用差点让自己丧命的管仲,将国家利益置于个人情感之上,此种气度,此种雅量,光照千古。......相比之下,我们熟知的周瑜等人立见器量之小,虽有谋世之才,却无龙虎之气。(2020高考全国I卷《以柔蕴刚执正气,胸吞山河成霸业》)假设式论证:假设式论证,即在叙述论据后,再从其对立面提出假设,从而证明论点。我们一般用“如果(倘若).....那么....表示假设关系的句式,也可以用“如果(倘若)......难道……吗‘的句式,后一个分句为反问句,这样可以增强论证的力量。运用示范:但追求个体价值过程中所言的“独立”并不是“孤立”,它需要与全局形成有机的联系。……社会的形成将人类的生活联系在了一起,不同的思想在碰撞中形成了文明的火花,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如果我们丧失了全局意识,便失去了与世界的天然联系,便会丧失在全局中判断是非、利弊以及吸收营养的机会,最终将无异于井底之蛙,狭隘了眼界,失掉了获取个体价值的源泉。(2020年高考北京卷《个体价值与全局意识》)排比式论证:排比式论证,可以分为叙述性排比和议论性排比。叙述性排比是在文章的核心段落用排比句陈述论据,将丰富的材料一口气列举出来,显得有气势,能够充分地证明论点,具事实胜于雄辩的力量,且文采斐然;

议论性排比是在叙述论据后,用排比句从不同的角度阐释论据的内涵,扩展论据的广度和深度,达到充分证明论点的目的。运用示范: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我们每一个人都渴望"被需要”。在茫茫人海中找一个心爱的人,用一颗真心换另一颗真心,这种“被需要”是甜蜜的;凌晨三点在魔都的写字楼里打拼,用青春、努力、汗水赢得他人的尊重,这种“被需要”是有尊严的;在公益平台上用微薄的捐助挽救一个陌生

人的生命,这种“被需要”充满善良,也是幸福的...(2018年高考上海卷《“被需要”是生命幸福的源泉》)比喻式论证:比喻式论证,即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论证观点。如荀子在《劝学》中为了证明学习可以使人得到发展和提高的道理,运用了“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两个比喻。由于这些喻体是人们熟知的物象,这样写就可以将抽象的道理具体化,将深奥的思想形象化,让文章显得鲜活有味,让读者容易接受。写作示范:在古代,车辖是一辆车上很重要的部分,它虽然小,却是连接车轮与车轴之间的销子,.一旦失去它,庞大的战车就寸步难行。鲍叔之于管仲,就像蔺相如之于廉颇,都能够以国家利益为重,将自己的私心放于一边。他们就如车辖,正是他们抛却一已私欲求共存,才使山河社稷的“战车”稳步前行。(2020高考全国I卷高分文《摒弃一己之私,成就丰功伟业》析因式论证:析因式论证,即抓住论据所述的事实并据此探寻形成原因,从而论证观点的论证方法。析因式论证可以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还可以用“之所以.....是因为....”这种因果倒置句来突出原因,强调论述的观点。运用析因式论证,不能停在一因一果的层次上,而要善于多角度地分析原因和结果。写作示范: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美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冰心的这两句诗,也正揭示了这一道理(指文章的中心论点“看到别人所看不到的,只有这样,才能防止一叶障目而不见泰山,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当我们评论成功者、评论残酷筛选下的“幸存者”时,我们应扪心自问,我们是否只看到了他们所展现的光鲜亮丽的一面,将他们的成功看成是唾手可得的,而忽略了他们取得的每一项成就的背后,都凝结着昔日的血与泪:德摩斯梯尼之所以成为名传千古的雄辩家,背后是十年如一日口含石头对着大风和波涛演讲的刻苦;“黑曼巴”科比之所以名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