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轨车辆的“脚”——轮对轴箱装置目录01轮对02车轴03车轮04轴箱轮对轴箱装置
一轮对
轮对是由一根车轴和两个同型号车轮通过过盈配合组装而成。轮对组装过程通常采用冷压或热套的工艺,使车轮与车轴牢固地结合在一起,使用过程中也不允许有松脱现象。轮对轴箱装置
一轮对
轮对的内侧距是保证车辆运行安全的一个重要参数。轮对在钢轨上滚动时,轮对内侧距应保证在最不利的条件下,车轮踏面在钢轨上仍有足够的安全搭接量,不致造成掉道,同时还应保证车辆在线路上运行时轮缘与钢轨之间有一定的游隙。轮缘与钢轨之间的游隙太小,可能会造成轮缘与钢轨的严重磨耗;轮缘与钢轨之间的游隙太大,会使轮对蛇行运动的振幅增大,影响车辆运行品质。轮对内侧距有严格的规定:我国地铁车辆轮对内侧距为1353±2mm。1车轴;2车轮
二车轴轮对轴箱装置轮对轴箱装置
三车轮轮对轴箱装置
三车轮
车轮踏面需要做成一定的斜度,踏面呈锥形。
锥形踏面的作用:
1、便于通过曲线。车辆在曲线上运行,由于离心力作用,轮对偏向外轨,由于踏面锥形的存在,外轨上滚动的车轮滚动圆直径较大,而沿内轨滚动的车轮滚动圆直径较小,这正好和曲线区间线路外轨长,内轨短相适应,使轮对顺利通过曲线,减少车轮在钢轨上的滑行。
2、在直线上运行时轮对能自动调中。车轮在直线线路上运行时,如果车辆中心线与轨道中心线不一致,轮对在滚动过程中能自动纠正偏离位置。
3、使磨耗踏面更为均匀。由于踏面与钢轨接触面的滚动直径在不断变化,致使轮轨的接触点也在不断的变换位置,从而使踏面磨耗沿宽度方向比较均匀。轮对轴箱装置
三车轮轮对轴箱装置
三车轮
广州地铁车辆车轮采用的踏面形式为磨耗形踏面,磨耗形踏面是在锥型踏面的基础上,一开始就把车轮踏面做成类似磨耗后的稳定形状,即磨耗型踏面。其优点如下:在相同的行走公里下,可明显减少踏面的磨耗量,延长了轮对的使用寿命,减少了换轮、选轮的工作。磨耗形踏面可减小轮轨接触应力,提高车辆运行的横向稳定性和抗脱轨安全性。轮对轴箱装置
三车轮广州地铁一号线轮对磨耗形踏面
轮对轴箱装置
三车轮由于车轮踏面有斜度,踏面各处直径不相同,按有关规定,离车轮内侧70mm处所测得的圆的直径作为车轮直径,简称轮径,该圆称为车轮滚动圆。广州地铁1、2号线车辆新轮滚动圆直径为840mm。轮径:
四车轴轮对轴箱装置轴箱装置
四车轴轮对轴箱装置轴箱装置轴承与轴箱的组合体,称为轴箱装置。
作用:1.连接轮对与转向架构架,支撑人字弹簧的底部、支撑转向架构架;2.承受和传递轮对与转向架之间的各种载荷,承受车体重力,传递牵引力、制动力;
四车轴轮对轴箱装置轴箱装置3.使轮对沿钢轨的滚动转化为车体沿线路的平动;4.给轴承内外圈定位,保持轴颈和轴承的正常位置,并从而保证车轴正常安装位置;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个人质押借款合同书范例正规范例
- 酒店大厅租赁合同书
- 职业成就与发展历程总结考核试卷
- 太阳能光伏支架设计与应用考核试卷
- 麻醉术前访视质控
- 电信服务在交通领域的融合考核试卷
- 橡胶加工助剂研究考核试卷
- 纺织设备能效测试与评价方法考核试卷
- 机织运动服装的智能纤维应用考核试卷
- 社交媒体的本地化策略考核试卷
- 冷却塔维修施工方案
- 航天发射场智能化-深度研究
- 信息时代背景下班主任提升班级管理工作效率的策略研究
- 旅游业员工工资保障措施建议
- 班组长、员工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记录表
- 老年康体指导职业教育79课件
- 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图集(2019版)
- 2025年江苏省江宁城建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辽宁广告职业学院
- 高钛渣及其产品深加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中国黄油行业供需态势及进出口状况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