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西川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_第1页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西川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_第2页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西川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_第3页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西川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_第4页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西川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九年级历史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的或是符合题意的选项,每小题2分,共48分)1.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写道:“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后的一逞。对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材料中“界碑”是指()A.近代史的开端B.人民禁烟斗争胜利C.近代化的起步D.完全沦为半殖民地2.1851年,中国爆发了以“废弃偶像,崇拜上帝;诛灭妖朝,创建新朝”为目标的农民运动。这次运动()A.彻底推翻了清朝反动统治B.提出了“扶清灭洋”口号C.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D.成为了中国近代史的开端3.1925年,孙中山先生病逝。蔡元培先生挥笔书写了如下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意为“我们”)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这里的“未竟之功”是()A.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B.结束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C.推翻满清王朝的反动统治D.创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4.下图均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的刊物。这表明,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A.认识到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B.成为队伍庞大的革命政党C.确定最低纲领是建设共产主义D.在全国各地建立了党组织5.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年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二者的共同点是()A.以武装斗争为主线B.实事求是,依据国情来选择道路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百废待兴,建设社会主义共和国6.1935年,由共产党员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问世,国民党禁止歌曲公开发行。1937年后,《义勇军进行曲》在各种公开场合频繁出现,成为国共军队中的流行歌曲。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是()A.共产党领导下革命根据地相继建立B.九一八事变揭开中国抗日战争序幕C.全民族抗战背景下国共合作的确立D.三大战役大大加快全国胜利的到来7.毛泽东说:“历史走到今天,总算出现一次和平民主的机会,我们不能放弃这个机会。重庆是刀山火海,我也得去啊!”这表明他赴重庆谈判是为了()A.争取国内和平民主B.实现全民族共同抗日C.达成国共第二次合作D.商讨成立人民政权8.观察下图,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出现了“黄金时代”,其主要原因是()A.清政府开始鼓励民间设厂B.有识之士掀起“实业救国”热潮C.一战期间,西方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D.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行保护工商业的措施9.“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事件,也是二十世纪世界最伟大的事件之一。它标志着中国已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开始了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中国历史揭开了新的篇章,”文中高度盛赞的事件是()A.中国共产党的建立B.抗日战争的胜利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10.如图反映了我国1956年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图中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土地改革完成B.三大改造的完成C.大跃进运动开展D.国民经济调整到位11.1980年,我国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1984年,开发14个沿海城市;1985年,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划海南岛为经济特区;1992年,决定开放内地部分省会城市、沿江沿边城市;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13年,设立上海自由贸易区。以上史实主要说明了我国()A.综合国力不断增强B.国际地位逐步提高C.体制改革走向深入D.扩大开放融入世界12.组图3是一组生动记录了香港回归祖国这一历史时刻的照片。它充分说明了,香港回归祖国()组图3A.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B.交接仪式在1999年12月举行C.是“九二共识”达成的结果D.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已经完成13.在某校“纵览时代风云,汇聚中国智慧”的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中,展示了如下大事年表。它所汇聚的“中国智慧”是()时间大事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第2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北京举办2016年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在杭州成功举办2017年金砖国家领导人在厦门会晤2019年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2022年第24届冬奥会与冬残奥会在北京举行A.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B.积极推动与西方国家建交C.争取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全球治理的共商共建共享14.以下示意图根据上海一个普通家庭的帐本制作,从一个视角反映了当代中国百姓生活的变迁。促使这一变迁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经济迅速发展B.生活方式的变化C.消费结构不断优化D.城市化进程加速15.某旅行社为配合中学生研学旅行,制作了下面的旅行广告,其中符合历史事实的一句广告词是()A.沿尼罗河而行,了解象形文字,领略胡夫金字塔的壮美B.在两河流域驻足,了解种姓制度,欣赏古巴比伦城遗址C.在恒河南岸观光,了解楔形文字,感受古代印度的风采D.参观罗马历史博物馆,看汉谟拉比石柱,感叹海洋文明的魅力.16.古希腊社会很重视体育竞技,人们也积极参加。主要项目有赛马、举哑铃、投掷标枪、投掷铁饼、格斗、摔跤等,竞技中名列前茅的人会获得极大的荣誉。这表明古希腊()A.和平时代来临B.崇尚力量之美C.生活方式朴素D.文化水平低下17.下面图示是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引发的变化。在空格处应填写的内容是()A.手工业生产合作社B.手工工场C.现代工厂D.手工业作坊18.“仿佛经过漫长的中世纪,沉睡的人文精神重新觉醒了……好像度过沉滞悠长的停顿死亡,生命再次诞生,喜悦光明重临人间。”美学家蒋勋在这里评价的是()A.百家争鸣B.文艺复兴C.启蒙运动D.宪章运动19.如图是某同学学习过程中绘制的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示意图,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资产阶级革命始于16世纪的英国B.各国革命因国情不同而各具特色C.法国大革命影响了美国独立战争D.资产阶级革命都清除了封建残余20.1831年,英国一本名为《机器的成绩》的书写道:“两个世纪以前,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个穿袜子;一个世纪以前,五百个人当中没有一个穿袜子;现在,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不穿袜子。”“现在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不穿袜子”缘于()A.工业革命B.第二次工业革命C.新航路的开辟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21.下图为某篇历史论文的写作主线,该论文的主题最有可能是()A.科技的进步与发展B.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C.经济全球化的进程D.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22.明治政府在地税改革过程中,设立了许多新税种,如地方税、户头税、酱油税等,农民不堪重负,纷纷破产,一部分流入城市。这些措施客观上()A.阻碍了经济结构调整B.推动废藩置县实施C.为工业化提供劳动力D.刺激日本海外扩张23.1932年经济大危机期间,美国出版了大量肯定苏联的书籍,如《苏联工人》、《社会主义计划》、《走向苏维埃美国》。这主要是基于苏联()A.新经济政策的成效B.农业集体化的成就C.工业化的高速推进D.社会主义模式形成24.“……我们已经商得同意:当于1945年4月25日在美利坚合众国旧金山召开联合国会议。……唯有我们三国之间以及一切爱好自由的各国之间,继续增进的合作与了解,才能够实现人类最崇高的愿望——一种安全而且持久的和平。”材料中提出实现“一种安全而且持久的和平”,是基于()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B.二战对人类文明浩劫的反思C.西方大国称霸世界的企图D.东西方冷战格局的结束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25.(22分)近代以来,为实现民族复兴,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探索,最后找到了一条自己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近代化的探索思维导图(1)根据材料一的思维导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辛亥革命主张建立怎样的政治制度?(2分)并总结中国早期近代化探索的特点。(4分)材料二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和仁人志士进行了一系列挽救国家危亡的斗争和近代化探索……19世纪末20世纪初,改良派和革命派发起的政治运动都归于失败……救国的任务历史性地落到了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中国工人阶级的身上……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全国掀起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摘编自曲青山《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政治运动都归于失败”的原因有哪些?(4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设立集中领导全国工人运动的机构是什么?(2分)材料三“边界的斗争,完全是军事的斗争……所谓割据,必须是武装的。”“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在全国政治上有重大意义。”——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1928年11月25日)(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通过“边界的斗争”创造了什么局面?(2分)开辟了一条什么革命道路?(2分)材料四邓小平依据对二十年社会主义经验教训的总结,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应当富裕……至此,中国人才彻底终结了自近代以来“走他人的路”的历史,开始独立自主地“走自己的路”。——摘编自《近代中国社会发展道路选择的历史考察及启示》(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国为实现“富裕”的目的实行了什么伟大决策?(2分)(5)百年求索路漫漫,华夏逐梦踏征程。你从中获得哪些启示?(4分)关于大国崛起的原因,史学界有以下观点:观点一与传统大国的崛起不同,后发国家的崛起既面临着“弯道赶超”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完成国家转型和应对既有大国竞争的双重挑战。及时地把握历史机遇、成功应对挑战,是后发国家崛起的关键。观点二一个大国之所以能够崛起,一个重要条件就是采取了一种新的经济和政治方式,从而能够更有效地增加财富和进行社会动员。观点三大国崛起的原因虽然不尽相同,但领袖的积极作用都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共同因素。面对新的挑战,需要领袖人物及时作出恰当的战略决断来,才能延续国家崛起的进程。——摘编自《大国崛起领袖因素透析》阅读以上材料,请任选一个观点,并自拟一个主题,结合所学的三个相关事件,予以阐释。(主题3分,相关史实及阐释的内容共9分,本题共12分)(要求:三个史实必须是三个不同国家的史实,可以选择中国的相关史实进行论述,史论结合,条理清楚)选取的观点:主题:相关史实阐释的内容27.(18分)足球是当今世界上最具神奇魔力的体育运动,是世界上公认的第一大运动,全球从事足球产业的人数达1亿人,其影响遍及全球。2004年国际足联正式确认足球起源于中国。【捷足先登——起源】材料一①小说《水浒传》中有关足球的情节②《史记·苏秦列传》中有关蹴鞠的文字记载③宋代蹴鞠纹青铜镜④唐代王维诗歌《寒食城东即事》有关蹴鞠的诗句以上有关足球起源于中国的史料中可信度最高的史料是(只写番号,2分)【新旧变迁——新生】材料二大约从1300年开始,足球运动在英国很多村镇作为庆典时的一种娱乐活动开展起来。活动没有成文规定,双方手脚并用,甚至故意殴打对手。由于玩法粗野,被称为“野蛮足球”。到了18世纪,大量的农村人口转移至城市,古足球运动由乡镇居民带入了城市的工厂与街道。1863年英格兰足球协会在伦敦成立,统一足球规则,现代足球诞生。——摘编自陈静姝《英国足球运动对城市文化影响的研究》(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足球运动的变化。(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变化的原因。(4分)【石破天惊——战争】材料三在主战场欧洲的西线,正打得难解难分,交战的英德两国士兵均已在此次战争中伤亡惨重。而在这年的圣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