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二轮复习题型突破练习专题38 声现象情景问题(含解析)_第1页
中考物理二轮复习题型突破练习专题38 声现象情景问题(含解析)_第2页
中考物理二轮复习题型突破练习专题38 声现象情景问题(含解析)_第3页
中考物理二轮复习题型突破练习专题38 声现象情景问题(含解析)_第4页
中考物理二轮复习题型突破练习专题38 声现象情景问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第四部分中考物理情景专题篇专题38声现象情景问题1.(2022湖南张家界)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和分析,正确的是()A.吹笛子时,按住不同的气孔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色B.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检查身体,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C.公路两旁的隔音蛟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拉奏二胡时,手在不同位置按弦,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答案】B【解析】A.吹笛子时,按住不同的气孔,空气柱的长短发生了变化,音调会改变,故A错误;B.声音可传递信息、能量。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检查身体,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B正确;C.公路两旁的隔音蛟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错误;D.拉奏二胡时,手在不同位置按弦,弦振动频率改变,音调改变,故D错误。故选B。2.(2022湖北天门)如图,盲人用手杖敲击不同的盲道导航地砖辨别不同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砖发声是由地砖振动产生的B.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108m/s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块地砖产生声音的音调不同D.导航地砖主要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答案】A【解析】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地砖发声是由地砖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B.15℃时,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340m/s,故B错误;C.响度是由振动幅度决定的,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块地砖,地砖的振动幅度不同,产生声音的响度不同,故C错误;D.导航地砖主要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而不是能量,故D错误。故选A。3.(2022哈尔滨)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戴耳罩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超声加湿器利用了声音能传递信息【答案】A【解析】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当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故A正确;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误;C.戴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D.超声加湿器利用了声音能传递能量,故D错误。故选A。4.(2022湖北荆州)中国龙舟公开赛荆州站在古城东门外九龙渊举行,比赛场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鼓手敲击鼓面越快,鼓声的响度越大B.鼓声的响度越大,鼓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也越大C.选手能从现场各种声音中分辨出鼓声,是通过音色来辨别D.选手听到鼓声齐心划船,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答案】C【解析】A.鼓面的振动幅度大,鼓声的响度大,与敲击鼓面的快慢无关,故A错误;B.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传播的介质和温度有关,与发声体的响度无关,故B错误;C.不同乐器的音色是不同的,选手能从现场各种声音中听出鼓声,主要是通过鼓声的音色来辨别的,故C正确;D.选手听到鼓声齐心划船,这一现象说明鼓面振动发声,声波能传递信息,故D错误。故选C。5.(2022山西)如图所示,是博物馆珍藏的古代青铜“鱼洗”,注入半盆水后,用双手搓把手,会发出嗡嗡声,盆内水花四溅。传说,众多“鱼洗”声能汇集成千军万马之势,曾吓退数十里外的敌军。这反映了我国古代高超的科学制器技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水花四溅”说明发声的“鱼洗”正在振动B.“鱼洗”发出嗡嗡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鱼洗”发出的声音只能靠盆中水传入人耳D.众多“鱼洗”声汇集改变了声音的传播速度【答案】A【解析】A.发声的“鱼洗”正在振动带动水振动使“水花四溅”,故A正确;B.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B错误;C.“鱼洗”发出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故C错误;D.声音的传播速度只与介质种类和温度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故D错误。故选A。6.(2022四川成都)如图所示的实验中,用不同的力敲响音叉,将叉股接触悬挂的小球,都能看到小球被弹开。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实验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B.声音通过空气传到人的耳朵里C.敲音叉的力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 D.敲音叉的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答案】D【解析】A.将叉股接触悬挂的小球,能观察到小球被弹开,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通过空气传到人的耳朵里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敲音叉的力越大,声音的振幅就越大,声音的响度也越大,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声音的音调与声音的振动频率有关,与声音的振幅无关,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7.(2022陕西)“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老师坚持“革命传统立校,红色文化育人”的教育理念,用知识为滇西北山区女孩创造美好未来,如图,张老师带领师生宣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B.师生宣誓的声音是声带振动产生的C.师生的声音音色相同D.洪亮的宣誓声表明声音的速度很大【答案】B【解析】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仅可以在空气中传播,还能在固体,液体中传播,故A错误;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师生宣誓的声音是由师生们的声带振动产生的,故B正确;C.音色是由材料和结构决定的,不同人的声带结构不同,音色也不相同,故C错误;D.洪亮的宣誓声表明声音的响度大,故D错误。故选B。8.(2022山东烟台)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图乙中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时,音调越高C.图丙中小白兔通过声音的音调判断出叫门的不是妈妈D.图丁中捕鱼船通过声呐确定鱼群位置利用了声波传递能量【答案】A【解析】A.图甲中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则音叉发声时同时也在振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B.音调高低与频率有关,频率高,音调高,频率低,音调低,图乙中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时,频率越低,则音调越低,故B错误;C.不同材料的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小白兔是通过音色判断出叫门的不是妈妈,故C错误;D.捕鱼船通过声呐确定鱼群位置是利用超声波的反射来传递信息,从而可以确定鱼群的位置,不是传递能量,故D错误。故选A。9.(2022山西)如图所示,是博物馆珍藏的古代青铜“鱼洗”,注入半盆水后,用双手搓把手,会发出嗡嗡声,盆内水花四溅。传说,众多“鱼洗”声能汇集成千军万马之势,曾吓退数十里外的敌军。这反映了我国古代高超的科学制器技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水花四溅”说明发声的“鱼洗”正在振动B.“鱼洗”发出嗡嗡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鱼洗”发出的声音只能靠盆中水传入人耳D.众多“鱼洗”声汇集改变了声音的传播速度【答案】A【解析】A.发声的“鱼洗”正在振动带动水振动使“水花四溅”,故A正确;B.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B错误;C.“鱼洗”发出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故C错误;D.声音的传播速度只与介质种类和温度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故D错误。故选A。10.(2022山东枣庄)在学校、医院和科学研究部门附近,有如图所示禁鸣喇叭的标志.这种控制噪声的措施属于()A.防止噪声产生 B.阻断噪声传播C.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D.减小噪声传播速度【答案】A【解析】控制噪声有三种方法:防止噪声的产生(即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即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和防止噪声进入耳朵(在人耳处减弱).禁止鸣喇叭是防止噪声的产生,即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只有A符合题意.11.(2022湖南湘西)湘西苗族鼓舞流传在湘西自治州境内的吉首、凤凰、泸溪、保靖、花垣和古丈等县市,每逢佳节,苗族同胞击鼓同庆,鼓声震天。这里描述的声音特征是指()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答案】A【解析】鼓声震天描述的是声音比较大,即响度大,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12.(2022苏州)在与声有关的四幅图中,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是()A.居民区街道禁鸣喇叭B.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C.街头设置的噪声监测仪 D.高架路某些路段两侧设有透明板墙【答案】A【解析】A.居民区街道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符合题意;B.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B不符合题意;C.街头设置的噪声监测仪,只能起监测作用,不能控制噪声,故C不符合题意;D.高架路某些路段两侧设有透明板墙,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13.(2022贵州黔东南州)如图所示的声现象中,分析正确的是()A.甲图:拨动伸出桌面的钢尺,钢尺振动得越快,音调就越高B.乙图:将扬声器对准烛焰,播放音乐,烛焰会跳动,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C.丙图: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闹钟的声音变小,说明声音的传播不是需要介质D.丁图:工厂车间工人佩戴耳罩,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答案】A【解析】A.发声体的音调与物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高,A说法正确;B.将扬声器对准烛焰,播放音乐,烛焰会跳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B说法错误;C.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闹钟的声音变小,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说法错误;D.工厂车间工人佩戴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说法错误。故选A。14.(2022江西省)如图所示,某同学在跳绳时听到“呜…呜…”声,这是绳子引起周围空气______而产生的,绳子转动越快,声音的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越高。

【答案】振动音调【解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跳绳时听到“呜…呜…”声,这是绳子引起周围空气振动而产生的。绳子转动越快,声源的振动频率越高,则声音的音调越高。15.(2022辽宁铁岭)观众通过电视收看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电视收到的卫星信号属于______波。朱德恩用小号吹响《我和我的祖国》,悠扬的号声是______产生的,吹号时用手按压不同键位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填“音色”“响度”或“音调”)。【答案】电磁空气柱的振动音调【解析】电视用电磁波传递图像信号和声音信号。摄像机将图像转换成电信号,发射机将电信号加载到频率很高的电流上,再通过天线产生的电磁波发射到空中,卫星做电磁波通信的中继站来发射和接收电磁波信号,因此电视收到的卫星信号属于电磁波。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悠扬的号声是号内空气柱振动产生的。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与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有关;音调指声音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题中吹号时用手按压不同键位改变了空气柱的长度,改变了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即改变了声音的音调,所以,吹号时用手按压不同键位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16.(2022江苏徐州)如图所示是用吸管和棉签制作的“鸟鸣器”,从管口吹气,能发出类似鸟叫的声音,鸟鸣器发声是由空气______产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